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能源基本计划》是日本中长期能源政策指导方针,日本政府在计划中不断对氢能源定位进行战略性调整,从国家能源层面为其他氢能政策提供基础支持。截至 2018 年,日本共发布了 5 次《能源基本计划》。其中,第一次和第二次将氢能定位为“环保的二次能源”,将燃料电池技术与太阳能发电技术并列为战略领域;第三次将氢能定位为民用、产业部门分布式电力和运输用能重要来源之一,首次细化了推动“氢能源社会”建设具体措施,提出了从 2015 年开始普及的目标;第四次和第五次将氢能定位为“未来与电力、热力共同发挥核心作用的二次能源”,发展重点依次是固定式家用燃料电池、移动式燃料电池汽车和氢能发电;第五次将氢能描述为一种新的脱碳替代能源,提出了更加具体的发展路径和激励措施。
在5次《能源基本计划》中,日本对燃料电池技术的重视程度始终保持稳定,但文件中提及“氢”的次数从 2003 年的 20 次增至 2018 年的 138 次,对“氢能源社会”建设的表述也从最初的“实现”增强到“加快实现”,更在《第五次能源基本计划》中提出“从根本上加强实现”。这表明随着燃料电池技术的逐渐成熟,日本政府正在逐步细化政策内容,加强供应链建设和产业化推广,加快建设“氢能源社会”。
2013 年 12 月,日本经济产业省、国土交通省等政府部门,联合企业和研究机构组成氢能与燃料电池战略协议委员会,研究制定日本《氢能与燃料电池战略路线图》。该路线图全面阐述了日本氢能源政策、技术和发展方向,并制定出氢能源研发推广时间表,明确了扩大氢能源利用、建立氢能源发电和大规模氢气供应系统、确立 CO2零排放氢气供给系统 3 个发展阶段。2016 年 3 月,该委员会对路线图进行第一次修订,明确了家用燃料电池(Ene-farm)、燃料电池汽车和加氢站商业化定量目标。2019 年 3 月,路线图进行第二次修订,增加了《氢基本战略》《能源基本计划》相应内容要求,细化成本目标及措施,将削减成本作为氢能推广应用的重点。
2.3 持续出台财税激励政策,促进技术进步与产业化推广
在规划政策的引导下,日本政府出台配套财税政策,主要包括技术研发资助、商业化推广补贴和税收优惠,对日本氢能与燃料电池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化推广发挥了关键作用。目前,日本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专利持有数量全球第一,已步入燃料电池汽车和家用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的商业化推广初期。
过去 20 年,日本政府先后投入超过 46 亿美元用于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的研发和推广,研发资金预算在 2005 年和 2015 年分别高达 3.54 亿美元、4.07 亿美元。2002—2015 年,日本研发投入在日本、美国和欧盟的总投入中占比达 56%。日本各大能源企业服务于国家能源战略,开拓氢能业务,投入数倍于政府的资金用于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研发。
随着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的突破,日本政府开始对车用、家用、商业及工业用燃料电池以及加氢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持续全面补贴。设立了“清洁能源汽车补助金”和“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建设补助金”,目前可为每辆丰田 Mirai 和本田 Clarity 分别补贴 202 万日元、208 万日元。每座加氢站根据供氢能力、供应方式不同,可获得 0.6 亿~3.9 亿日元补贴。燃料电池车主可享受免缴汽车重量税和购置税等优惠政策。
在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的鼓励下,Ene-farm 家用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成效显著(图 2)。即使在补贴政策持续退坡的情况下,Ene-farm 的销量仍稳步增长。截至2019年6月,Ene-farm 家用燃料电池项目累计部署 27.4 万套,成本降至 94 万日元,比 2009 年下降 69%。
3 美国氢能产业政策
3.1 作为先进技术进行战略投资,政策支持的稳定性较差
与其他国家不同,随着美国页岩油气革命相关技术的逐步成熟,美国能源结构和能源安全等问 题并不突出,但美国重视对战略性新兴技术的占领,各届政府将氢能与燃料电池作为先进技术进行 战略投资,确保其技术经济领先地位。美国的氢能与燃料电池相关政策受制于不断变化的外部利益, 计划缺乏一致性,其支持政策根据每届政府的优先发展领域而变化。
克林顿政府重视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出台了《1990 年氢研究、开发及示范法案》《氢能前景法案》等支持政策。主要强调技术层面,总体投入较少(如 1994 年仅投入 1000 万美元用于氢能研发), 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组织管理和科研体系,氢能与市场的结合程度较低。
布什政府将氢能源纳入国家能源战略体系之中,发布了《国家能源政策报告》《美国向氢经济过 渡的 2030 年远景展望》等政策性报告,并提出《国家氢能发展路线图》,系统实施国家氢能计划。 2004—2008 年,美国能源部先后发布《氢能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行动计划》《先进能源倡议》《氢 立场计划》等政策,使氢能在国家能源政策相关法案中的地位不断巩固,用于氢能相关技术开发 的年度资金从 2004 年的 1.5 亿美元增加到 2008 年的 2.76 亿美元。
奥巴马政府对氢能与燃料电池的支持有所动摇。受 2008 年金融危机以及油价大幅震荡下滑等因 素影响,能源部曾计划大幅削减燃料电池研发项目资金,但在美国氢能协会、燃料电池协会等团 体争取下获得了能源部 1.7 亿美元研发资金。在燃料电池商业化推广示范方面,政府和企业共同 出资开展“氢能美国”“国家替代燃料与充电网络规划”等项目,助力汽车制造商建设加氢站。
特朗普政府对氢能发展持中立态度。2017 年,特朗普政府先后退出《巴黎协定》和《清洁能源 计划》,未发表任何替代燃料声明,但仍继续将氢能与燃料电池作为美国优先能源战略开展前沿技术 研究。2018 年,美国能源部投资约 5000 万美元用于资助氢能和燃料电池研发项目。
从以上政策可以看出,美国历届政府以占有关键核心技术为主要目标,辅以商业化推广项目。 近年来,美国政府出台相关规划政策逐渐减少,但持续保持对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的研发支持,构建了完备的氢能与燃料电池研发体系,确保美国在相关技术的领先地位。截至 2018 年 9 月,美国 氢能相关专利数共 2410 件,专利数仅次于日本和中国。
3.2 加州注重消费市场培育,成为全球最大的燃料电池车市场
美国燃料电池推广应用主要在加利福尼亚州(简称加州),已成为全球燃料电池车推广最为成熟 的地区。加州政府注重燃料电池消费市场的培育,持续给予多项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13 年,加州州长杰里·布朗审批通过加州第 8 号议会法案(AB 8),包括为 ARFVTP 项目每年投入 2000 万美元,持续支持至少 100 个加氢站的建设。目前,加州政府为每座加氢站提供 150 万美元建设投资资金,并在前 3 年给予 10 万美元/年的运行资金支持,加氢站在政府的补贴下基本可实现收支平 衡。消费市场方面,加州政府通过“清洁汽车返利项目(CVRP)”,为每辆燃料电池汽车提供 5000 美 元的购车补贴,低收入家庭还可额外获得 2000 美元补贴。燃料电池车车主可享有无条件使用拼车专 用道、免过桥费、免费加氢(预充 4000 美元)、免费租车等多项福利政策。
在各种政策支持下,截至 2019 年 4 月,美国累计销售燃料电池汽车 6315 辆,运营中的燃料电 池公交共计 30 辆,已成为全球燃料电池车最大单一市场;运营加氢站共计 30 余座,主要分布在洛 杉矶和旧金山地区。
4 欧盟氢能发展政策
4.1 脱碳决心大,利用氢能助力低碳能源转型
欧盟积极探索向脱碳能源系统转型,制定了相对完善的环境法与阶段性气候治理目标,在全球 气候治理进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欧盟在“气候与能源政策框架”中提出,相较1990年,2030 年在欧盟地区内将减少 4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这促使欧盟各国积极寻求更为低碳的能源。
欧盟认为,氢能不仅是交通和工业等领域理想的低碳替代能源,还可大规模消纳可再生能源, 在欧盟能源体系长期脱碳过程中可发挥重要作用。欧盟将氢能作为能源安全和能源转型的重要保 障、能源转型必须发展的领域,充分利用氢能实现工业、能源等各领域脱碳。
4.2 作为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一部分,发展形成合力
欧盟委员会将氢能作为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一部分,在颁发的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文件中 均提及支持氢能与燃料电池。在能源战略层面,制定了《2005 欧洲氢能研发与示范战略》《2020 气候和能源一揽子计划》《2030 气候和能源框架》《2050 低碳经济战略》等文件;在能源转型层面, 发布了《可再生能源指令》《新电力市场设计指令和规范》《气候行动和可再生能源》《所有欧盟人的 清洁能源》等文件。
欧盟的氢能发展力量已形成合力,对氢能的具体支持主要在框架计划(Framework Programme, 简称 FP)下进行。在第六个研究框架计划(FP6)下,由欧盟委员会、工业组织(Hydrogen Europe) 和研究组织(Hydrogen Europe Research)组成欧盟燃料电池和氢能联合组织(FCH JU),并在第八 个研究框架计划(Horizon 2020)下,成立了第二代欧盟燃料电池和氢能联合组织(FCH 2 JU)。2019年 1 月,FCH 2 JU 主导发布了《欧洲氢能路线图》[20],在为实现《巴黎协定》的 2DS(two-degree scenario) 和 BAU(business-as-usual scenario)两种情景下,展望欧盟 2050 年氢能发展前景,为欧盟监管 机构和行业制定明确、长期、现实、全面的脱碳路径提供依据。预计在 2DS 情景下,到 2050 年,氢 能可帮助欧盟实现 80%的深度减碳目标(减碳量约为 5.6×108 t/a),创造 540 万个就业机会,可为 欧盟工业创造巨大市场。
4.3 依托框架计划开展研究示范项目,全面激活氢能应用领域
在欧盟燃料电池和氢能联合组织的统筹下,依托框架计划支持的项目极大地促进了欧盟氢能和 燃料电池的技术研发及研究成果转化。欧盟在早期便非常关注氢气的供应链建设,第六个研究框架 计划期间(2003-2006 年)共计投资约 1 亿欧元,其中 32%的资金用于氢气储运技术开发。第七个 研究框架计划期间(2007-2013 年)在 154 个项目和行动计划中投资 4.4 亿欧元,年平均研究开发 支出和市场部署支出分别增长 8%和 6%,专利和年营业额平均增长 16%和 10%。第八个研究框架计 划期间(2014-2020 年)投资明显加大,总计投资预计达 13.3 亿欧元,加速推进欧盟氢能和燃料 电池应用的商业部署。
欧盟大力推进燃料电池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在欧盟燃料电池和氢能联合组织的支持下,通过开 展欧洲清洁城市运输工程(CUTE)、欧洲城市清洁氢能项目(CHIC)以及发起欧洲氢动力汽车联合倡 议(JIVE)等行动,成功部署 255 辆燃料电池巴士。截至 2018 年底,巴黎、伦敦和汉堡等城市约有 1080 辆燃料电池乘用车在运行,其中 380 辆由 FCH JU 项目资助。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欧盟通过 开展全欧交通网络(TENT-T)、欧洲氢能流动(H2ME)和加氢站审批手册(HyApproval)等项目,围 绕公路主干道建设加氢基础设施网络,目前在营加氢站 152 座,计划 2050 年达到 3.3 万座。欧盟还 积极拓展燃料电池应用方式,氢燃料电池自行车、火车已在法国和德国等地投入运营。欧盟一些国 家通过提供公共投资赠款(德国)或上网关税(英国),促进微型家用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装置(mCHP) 的销售,德国对单套装置最高补贴可达 2.8 万欧元,目前欧洲已累计安装 1 万台 mCHP,计划到 2040 年将部署超过 250 万套 mCHP。
为充分利用氢能脱碳减排,欧盟非常重视氢能在燃料电池以外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建筑供热供 电、工业原料、燃气轮机发电等。目前,欧盟在氢气制取、储运等供应链技术全球领先,拥有 1500km 长的专用输氢管道,率先开展了可再生能源制氢并掺入天然气管网的商业示范运营,计划利用可再 生能源和氢能协同发展,实现在工业领域脱碳减排。
5 韩国氢能产业政策
5.1 氢能作为三大战略投资领域之一,发展氢能振兴产业经济
韩国能源安全、能源结构、经济发展状况等内外部环境与日本类似,存在能源对外依存度高(93%)、 化石能源使用量占比高(占总能源使用量的 83%)以及经济增长减缓等问题。近年来,韩国密集出 台政策追赶领先国家。2008 年,韩国政府发布低碳绿色增长战略,先后投入 3500 亿韩元实施绿色 新政、百万绿色家庭、绿色氢城市等示范项目,并在《韩国新能源汽车规划》《氢燃料电池汽车产 业生态战略路线图》等规划政策中明确了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目标。2015 年韩国环境部确定,2030 年碳排放量降低 37%的目标,将氢能定位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引擎和发展清洁能源的核心。
2018 年韩国政府发布《创新发展战略投资计划》,将氢能产业列为三大战略投资方向之一,计 划未来 5 年投入 2.5 万亿韩元。2019 年,韩国工业部联合其他部门发布《氢能经济发展路线图》 , 其发展目标和重点与日本《氢能与燃料电池战略路线图》具有高度相似性。该路线图提出氢经济“准 备期、发展期和领导期”三步走战略,明确了氢气生产、储运、加氢站建设、氢能利用和安全等领 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目标和任务,提出在 2030 年进入氢能社会,率先成为世界氢经济领导者。
5.2 出台多项鼓励政策,加速燃料电池在交通和发电领域的推广应用
韩国政府出台财税补贴政策、放宽标准、修订法规等系列鼓励措施,重点在交通运输和固定式 发电领域,加速燃料电池商业化推广。
在交通运输领域,2016 年韩国环境部发布《氢燃料电池车和加氢站建设补贴指南》,为每辆现 代品牌燃料电池车提供购置补贴。2018 年末,燃料电池公交车开始在首尔、蔚山示范运行,每辆可 获得 2 亿韩元购车补贴。地方政府根据情况为每辆燃料电池车提供 1000 万~1250 万韩元补贴。此 外,韩国政府还通过车辆购置税、高速公路费、公共停车场停车费等税费减免政策培育消费者市场, 提出了放宽燃料电池汽车登记标准、制定公交安全标准、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租赁业务、加大公务用 车等支持措施。为加速基础设施建设,韩国政府对每座加氢站提供 30 亿韩元的建设补贴,以及上一 年运营费用 66%的运营补贴;减免加氢站国有土地 50%租赁费,并利用政策性资金投资,鼓励对民营 加氢站建设公司进行金融投资或长期低息融资。在相关政策鼓励支持下,韩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从 2016 年 30 辆增长至 2018 年 744 辆。截至 2018 年,韩国共有 889 辆在运行燃料电池汽车,建成加 氢站 14 座,主要分布在蔚山、昌原、光州、首尔、洪星五大城市。
在燃料电池发电领域,截至 2018 年底,韩国已累计有 3267 个家庭或公共建筑安装了燃料电池 装置,在运行燃料电池电站 41 个,装机能力达 307.6MW。
6 我国氢能产业政策现状
6.1 国家支持政策稳步推进,尚未形成体系
近年来国家支持政策稳步推进,鼓励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首次写入了 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 并明确了具体负责部门。截至 2019 年 6 月,国家层面提及“燃料电池”和“氢能”的规划文件共 21 个,发布相关财税补贴政策 14 个。但是,我国目前尚未出台国家层面氢能规划,相关支持政策 分散于鼓励科技创新、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的措施中,财税政策集中在消费端的车辆购置补贴上, 对燃料电池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链上游实际资金支持较少,支持政策尚未形成体系。
我国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政策不断调整完善,主要呈现以下 3 个特点:一是提高补贴技术门槛, 2017 年之前的补贴大多是按照续驶里程确定补贴额度,2017 年以后则从整车能耗、续驶里程、电池 性能、安全要求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确定补贴额度与系数;二是变普惠性补贴为侧重性补贴,削低补 高,将削减燃料电池轻型客货车的补贴,转移到燃料电池大中型客货车等高续航里程车型;三是随 着技术进步,对燃料电池乘用车的补贴呈现下降趋势,由 25 万元/辆下降至 16 万元/辆(图 3)。
2014 年,财政部等 4 部委发布《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奖励的通知》,首次提出对符合 国家技术标准且日加氢能力不少于 200kg的新建加氢站补贴 400万元。《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 等政策陆续提出免征燃料电池车车船税、购置税及燃料电池消费税。
6.2 地方政府积极性高,呈自下而上推动的态势
各地方政府积极寻找地方经济新增长点,依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等中央文件精神,密集出台相关支 持政策,制定氢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据不完全统计,2011 年以来,我国出台提及氢能和燃料电池的 地方规划政策多达 60 余项,燃料电池车和加氢站补贴政策 40 余项。2019 年,我国 17 个省市共出 台 30 个氢能相关规划和 8 个补贴政策,氢能与燃料电池专项政策共计 13 个,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及 沿海地区(表 1)。广东是地方政府明确发展氢能汽车最早的省份,佛山市出台支持政策最具体、补 贴力度最大、涉及产业链最全面。其他各省的新能源汽车政策、综合产业扶持或节能环保政策也不 同程度涉及氢能。
虽然地方发布的氢能产业政策对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由于缺少国家层面的顶层设 计,各地产业规划同质化严重,地区间产业协调不够,产业链各环节间协同不够,不能充分利用各 地资源围绕共同的发展目标形成发展合力。另外,相关补贴政策均主要集中在燃料电池车辆购置上, 对于核心技术研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中氢气的制、储、运的关注度不够。
7 对我国氢能产业政策的建议
7.1 明确氢气的能源属性,纳入国家能源管理体系
与氢能产业先发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将氢气仅作为危险品进行管理,氢气在制取、储运和应用 的全产业环节受到了较大制约。例如,我国不允许使用站内制氢方式,公路运输及车载储氢瓶压力 受限,这极大地影响产业链经济性,制约了产业发展。建议国家参照国际先进经验和天然气管理模 式,将氢气纳入国家能源管理体系中,作为终端能源供应体系的有益补充,消除社会接受氢技术和 基础设施作为安全技术的部署等非经济障碍,保障产业健康发展。
7.2 明确氢能源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定位,完善顶层设计
氢能产业发展在现阶段是典型的政策推动型产业,日本、韩国和欧盟等氢能产业先发国家和地 区均由政府牵头,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成立委员会或联合组织,出台氢能发展路线图,明确发 展目标和路径,取得了较好效果。我国应充分借鉴这些经验,将氢能与国家未来能源体系建设相结 合,从国家能源战略层面明确氢能在我国二次能源、新能源及未来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定位,组织利 用好氢能产业链不同环节龙头企业、研究机构、产业联盟的力量,由政府牵头编制国家氢能中长期 发展规划,制定中国特色的氢能产业发展路线图。
7.3 借鉴相关国家财税政策经验,加强氢能制、储、运环节和基础设施建设
氢能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发展,现阶段我国应借鉴相关国家财税激励政 策经验,对氢能产业链各环节给予有针对性的支持。一是加大对核心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支持,提 升自主研发能力,对燃料电池电堆、低成本制氢、储运氢和加氢站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和装备进行攻 关,并对燃料电池车辆示范性运营给予持续性资助;二是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补贴,包括加氢站、 大规模储运氢示范装置、纯氢管道等关键基础设施给予持续性资助。三是进一步加强对氢气制、储、 运环节的支持,改变目前以车辆购置补贴为主的支持方式,确保产业链的协同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Sgobbi A, Nijs W, Miglio R D, et al. How far away is hydrogen? Its role in the medium and long-term decarbonisation of the European energy system[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016,41(1):19-35.
[2]毕珍珍. 日本的“氢能源基本战略”与全球气候治理[J]. 国际论坛, 2019,21(2):140-154.Bi Zhenzhen. Japanese "basic strategy of hydrogen energy" and global climate governance[J]. International Forum,2019,21(3):140-154.
[3]Matsuo Y, Endo S, Nagatomi Y, et al.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Japan's optimal power generation mix in 2050 and the role of CO2 -free hydrogen[J]. Energy, 2018,165:1200-1219.
[4]顾阿伦, 孟翔宇, 刘滨, 等. 氢能在日本能源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J]. 中国经贸导刊(中), 2019(6):35-37.Gu Alun, Meng Xiangyu, Liu Bin, et al. The position and role of hydrogen energy in Japanese energy development strategy[J]. China Economic & Trade Herald, 2019(6):35-37.
[5]陈一匡. 日本的氢能研究和开发[J]. 能源工程,1986(2):37-38.Chen Yikua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hydrogen energy in Japan[J].Energy Engineering,1986(2):37-38.
[6]Japan's Ministry of Economy, Trade and Industry. Basic hydrogen strategy[EB/OL]. [2019-08-25].https://www.meti.go.jp/press/2017/12/20171226002/20171226002.html.
[7]Japan's Ministry of Economy, Trade and Industry. Strategic energy plan[EB/OL]. [2019-08-25].https://www.enecho.meti.go.jp/category/others/basic_plan/past.html.
[8]梁慧. 日本氢能源技术发展战略及启示[J]. 国际石油经济, 2016,24(8):87-95.Liang Hui.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Japanese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and enlightenment[J]. International Petroleum Economics, 2016,24(8):87-95.
[9] Japan's Ministry of Economy, Trade and Industry. The strategic road map for hydrogen and fuel cells[EB/OL].[2019-08-25]. https://www.enecho.meti.go.jp/category/saving_and_new/advanced_systems/hydrogen/efforts/#1.
[10]Behling N, Williams M C, Managi S. Fuel cells and the hydrogen revolution: Analysis of a strategic plan in Japan[J].Economic Analysis & Policy, 2015,48:204-221.
[11]张震, 万宏, 杜国敏, 等. 日本能源企业发展氢能业务经验与启示[J]. 石油科技论坛, 2019,38(4):34-39.Zhang zhen, Wan hong, Du Guomin, et al. Experience in hydrogen energy development from Japanese energy enterprises[J]. Oil Forum, 2019,38(4):34-39.
[12]Trencher G, van der Heijden J. Contradictory but also complementary: National and local imaginaries in Japan and Fukushima around transitions to hydrogen and renewables[J]. Energy Research & Social Science, 2019,49:209-218.
[13]Bakker S, Lente H V, Meeus M T H. Credible Expectations–th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s Hydrogen Program role as enactor and or of hydrogen technologies[J]. Technological Foreing & Social Change, 2012,79(6):1059-1071.
[14]王彦雨, 高璐, 刘益东. 美国国家氢能计划及其启示[J]. 未来与发展, 2015,39(12):22-29.Wang Yanyu, Gao lu, Liu Yidong. National hydrogen energy plan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enlightenment [J]. Future and Development, 2015,39(12):22-29.
[15]毛宗强, 李南岐. 对美国新氢能政策的思考[J]. 中外能源, 2009,14(8):27-32.Mao Zongqiang, Li Nanqi. Reflections on the new hydrogen energy policy of the United States [J]. Sino-Global Energy,2009,14(8):27-32.
[16]李昌, 吴红, 伊惠芳, 等. 基于改进LDA主题模型的中日美氢能产业链技术布局研究[J]. 情报杂志,2019,38(7):78-84.Li Cang, Wu Hong, Yi Huifang, et al. Research on technology layout of China-Japan-US hydrogen energy industry chain based on improved LDA theme model [J]. Journal of Intelligence, 2019,38(7):78-84.
[17]徐鹤笛. 欧盟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领导力研究[D]. 上海: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Xu Hedi. Research on the leadership of the European Union in global climate governance [D]. Shanghai: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2019.
[18]Sgobbi A, Nijs W, Miglio R D, et al. How far away is hydrogen? Its role in the medium and long-term decarbonisation of the European energy system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016,41(1):19-35.
[19]Bleischwitz R, Bader N. Policies for the transition towards a hydrogen economy: the EU case[J]. Energy Policy,2010,38(10):5388-5398.
[20]FCHJU. Hydrogen Roadmap Europe: A sustainable pathway for the European energy transition [EB/OL].(2019-02-11).[2019-09-04].https://www.fch.europa.eu/publications/hydrogen-roadmap-europe-sustainable-pathway-european-energy-transition.
[21]Ioan I, Karel B, Martin P, et al. The hydrogen context and vulnerabilities in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r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019,44(35):19036-19054.
[22]European FCH 2 JU launched, first call under Horizon 2020[J]. Fuel Cells Bulletin, 2014,2014(8):10-11.
[23]The South Korean government. Korea Hydrogen Economic Roadmap[EB/OL].(2019-01-07).[2019-09-04].https://www.gov.kr/portal/gvrnPolicy/view/G1901000000039267?policyType=G00301&srchTxt=수소경제%20활성화%20로드맵.
[24]凌文, 刘玮, 李育磊, 等. 中国氢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 中国工程科学, 2019,21(3):76-83.Ling Wen , Liu Wei , Li Yulei , et al.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hydrogen infrastructure industry in China[J]. EngineeringSciences, 2019,21(3):76-83.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通知指出,推进交通领域低碳转型,加快推进区属公交、出租服务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计划新能源公交车辆更新456辆,2025年底基本实现营运公交车全部新能源化。逐步推进货运车辆、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8日,无锡蠡湖增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蠡湖股份”)发布关于对控股子公司增资的公告,蠡湖股份控股子公司海大清能船舶(大连)有限公司(简称“海大清能”)基于业务发展需要,拟增加注册资本2,000万元,增资完成后海大清能注册资本变更为3,000万元,海大清能经营范围包括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7日,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发布二〇二五年度第二批招标招标公告,招标范围为国氢科技燃料电池巡检器和国氢科技燃料电池集流板采购,项目地点位于宁波、武汉、北京,投标截止时间为2025年5月13日。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DNYZC-2025-04-01-581-01】国氢科技燃料电池
为应对钢铁、化工等行业的需求,德国将氢能视为能源转型的关键支柱。根据该国氢能战略,2030年德国绿氢产能需要达到10吉瓦,可替代全国12%的工业用天然气。目前,德国政府已投入90亿欧元支持62个氢能项目,包括全球首条氢基直接还原铁生产线,即萨尔茨吉特钢铁厂项目,每年可减少8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时代电气”)自主研发的IGBT制氢电源设备累计交付突破100台,成为国内首家达成这一里程碑的装备制造企业。自2022年3月以来,中车时代电气顺利完成中石化组织的IGBT制氢电源“揭榜挂帅”实证测试项目,依托其在“轨道交通+新能源
法国经济、财政、工业和数字主权部16日发布新闻公报说,政府更新了《国家氢能战略》,将设立一项总额达40亿欧元的支持机制,在未来15年内保障低碳氢相较于化石燃料制氢的市场竞争力。公报说,尽管初步结果显示法国氢能产业前景广阔,但通过氢能手段实现二氧化碳减排仍需时间,同时氢能产业也面临诸多结
4月16日,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清洁能源首席科学家、太原理工大学校长孙宏斌表示,随着中国南极秦岭站首个规模化新能源系统启用、《南极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十二年发展纲要》发布等,中国技术和理念正推动南极考察快速进入绿色能源时代。“如何在南极实现清洁能源转型是全球科学界的重要议题。”孙宏斌在
4月18日,四川省经信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工作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7年,主要承载地和协同发展地融合态势基本形成,新能源产业链关键材料、核心技术和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市场机制、标准体系和管理体制更加健全,链主链核企业规模实力不断壮大,产
集邦储能获悉,摩洛哥国家电力水力局(ONEE)电力分公司近日发布招标意向书(AMI),计划招募BESS集成商(可与EPC公司联合投标),负责1600MWh-AC电池储能系统的设计、设备供应、施工、测试、调试及长期运维,项目将分为多个标段并在多个站点实施,计划于2025年底至2026年年中投运。此次招标不仅是摩洛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富氢能”)与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华煤气”)于3月28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绿氢供应、液氢应用、城燃掺氢及绿色甲醇生产展开深度协作,以香港与内地多区域市场为支点,共同拓展氢能商业化路径,为国富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据天眼查APP显示4月11日,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资1000万元成立张家口菱碳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00%,所属行业为研究和试验发展。资料显示,法定代表人为张国强,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公司位于张家口市,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研发;风电场相关系统研发;风力发电技术服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7日,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发布二〇二五年度第二批招标招标公告,招标范围为国氢科技燃料电池巡检器和国氢科技燃料电池集流板采购,项目地点位于宁波、武汉、北京,投标截止时间为2025年5月13日。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DNYZC-2025-04-01-581-01】国氢科技燃料电池
法国经济、财政、工业和数字主权部16日发布新闻公报说,政府更新了《国家氢能战略》,将设立一项总额达40亿欧元的支持机制,在未来15年内保障低碳氢相较于化石燃料制氢的市场竞争力。公报说,尽管初步结果显示法国氢能产业前景广阔,但通过氢能手段实现二氧化碳减排仍需时间,同时氢能产业也面临诸多结
4月18日,四川省经信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工作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7年,主要承载地和协同发展地融合态势基本形成,新能源产业链关键材料、核心技术和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市场机制、标准体系和管理体制更加健全,链主链核企业规模实力不断壮大,产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据天眼查APP显示4月11日,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资1000万元成立张家口菱碳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00%,所属行业为研究和试验发展。资料显示,法定代表人为张国强,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公司位于张家口市,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研发;风电场相关系统研发;风力发电技术服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6日,中国三峡电子采购平台发布三峡能源北海绿电制氢研究示范项目EPC总承包项目公告。公告显示,该项目依托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北海服务区开展建设,北海服务区距北海市15公里,总占地面积142亩。由三峡新能源天峨发电有限公司招标,该项目由分布式光储新能源供电系统(以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8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印发《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工作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进一步完善电力市场交易机制,促进省内发电企业充分竞争,推动电源企业和新能源制造业用户在更大范围内协商形成交易价格。鼓励“三州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7日晚间,亿纬锂能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亿纬锂能实现营业总收入486.15亿元,同比下降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76亿元,同比上升0.6%;其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1.62亿元,同比增长14.76%。亿纬锂能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4日,广东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重点支持光伏产业、新型储能产业、氢能产业、智能电网产业。氢能产业中包含原材料(电解催化剂、电堆组件等)、制氢装备(电解槽、制氢站等)、氢储运装备、氢利用装备(加氢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推进美丽丰台建设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通知显示,在蓝天保卫战2025年行动计划中,加快重点行业车新能源化,年底前完成研究制定快递车辆、轻型商超配送车辆新能源化工作方案。新增和更新的快递轻型配送车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期,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首批氢能环卫车在伊金霍洛旗正式投入示范运营。本次投运的氢能环卫车,采用国鸿氢能的燃料电池系统作为动力装置,实现环卫作业与环保理念的融合。相较于传统车型,该批氢能环卫车具有显著优势:仅需4-8分钟即可完成加氢,且燃料电池系统能量密度高、功率大,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4日,在“投资中国·2025海南自由贸易港全球产业招商大会”上,上海骥翀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骥翀氢能”)与儋州市人民政府签署《骥翀氢能产业项目投资协议》。该项目依托儋州洋浦丰富的海上风电、陆地光伏资源及应用场景,协同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共同打造“绿电制绿氢-储运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7日,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发布二〇二五年度第二批招标招标公告,招标范围为国氢科技燃料电池巡检器和国氢科技燃料电池集流板采购,项目地点位于宁波、武汉、北京,投标截止时间为2025年5月13日。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DNYZC-2025-04-01-581-01】国氢科技燃料电池
4月18日,四川省经信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工作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7年,主要承载地和协同发展地融合态势基本形成,新能源产业链关键材料、核心技术和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市场机制、标准体系和管理体制更加健全,链主链核企业规模实力不断壮大,产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6日,中国三峡电子采购平台发布三峡能源北海绿电制氢研究示范项目EPC总承包项目公告。公告显示,该项目依托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北海服务区开展建设,北海服务区距北海市15公里,总占地面积142亩。由三峡新能源天峨发电有限公司招标,该项目由分布式光储新能源供电系统(以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8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印发《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工作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进一步完善电力市场交易机制,促进省内发电企业充分竞争,推动电源企业和新能源制造业用户在更大范围内协商形成交易价格。鼓励“三州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7日晚间,亿纬锂能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亿纬锂能实现营业总收入486.15亿元,同比下降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76亿元,同比上升0.6%;其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1.62亿元,同比增长14.76%。亿纬锂能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4日,广东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重点支持光伏产业、新型储能产业、氢能产业、智能电网产业。氢能产业中包含原材料(电解催化剂、电堆组件等)、制氢装备(电解槽、制氢站等)、氢储运装备、氢利用装备(加氢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推进美丽丰台建设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通知显示,在蓝天保卫战2025年行动计划中,加快重点行业车新能源化,年底前完成研究制定快递车辆、轻型商超配送车辆新能源化工作方案。新增和更新的快递轻型配送车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4日,在“投资中国·2025海南自由贸易港全球产业招商大会”上,上海骥翀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骥翀氢能”)与儋州市人民政府签署《骥翀氢能产业项目投资协议》。该项目依托儋州洋浦丰富的海上风电、陆地光伏资源及应用场景,协同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共同打造“绿电制绿氢-储运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江西省九江市政府采购中心发布关于九江公交氢能源电池公交车采购项目的公告,计划采购15辆氢燃料公交车,预算金额2775万元,最高限价2636.25万元。详情如下:
守正创新担当作为奋力谱写河南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河南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夏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作出了系统部署,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进一步对能源重点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推动能源工作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良好开局指明了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2日,质子汽车与绿动重工(江苏)有限公司举行首批20辆氢燃料电池牵引车交车暨氢能产业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此次交付的帝江Re系氢燃料电池牵引车具有节能高效、安全可靠、管理智能、维护便利等多重优势,特别是长续航能力可大幅提升运输效率。同时,其搭载的智能管理系统可根据车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