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日前,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将现行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机制改为“基准价+上下浮动”的市场化价格机制,停止实施煤电价格联动制度,并要求从2020年1月1日起执行。实施多年的煤电价格联动制度即将停止,将对电力市场化改革和电力行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煤电价格联动政策沿革
回顾煤电价格联动政策的沿革历程,其展现出的是“市场煤”与“计划电”之间矛盾促发、调和、再升级的螺旋式发展历史,也见证了我国煤炭市场化和电力市场化的改革进程。
●“市场煤”诞生,煤、电矛盾爆发促使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出台
1994年,国务院全面放开煤炭价格,其中对电煤实施政府指导定价与市场定价双轨制。由于政府指导价低于市场价,煤炭企业不履行合同的情况时有发生,进而带来了利益输送、煤炭质量下降、铁路运力紧张等一系列问题。2002年国家停止发布电煤指导价,但并没有结束政府对电煤价格的临时干预。2004年,针对宏观经济迅速增长下持续上涨的煤炭价格,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建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意见的通知》,建立了以半年为一个调整周期、电力企业消化30%煤价上涨因素的煤电联动机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调整煤电价格联动机制
2012年年底,为解决电煤双轨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问题,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煤炭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于2013年起取消重点电煤合同与电煤价格双轨制,同时将煤电联动改成以年度为调整周期、电力企业消化10%煤价上涨因素。这一轮机制调整,并非由煤、电之间矛盾直接引发,而是在党的十八大指导下,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
●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中进一步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
2015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意在新一轮电力改革大背景下进一步理顺价格政策、完善联动机制,促进煤炭、电力行业协调发展。这次调整,围绕煤电基准价格分档设计了联动系数,在“市场煤”与“计划电”之间建立了更为客观的联动测算依据,使联动机制有效锚定了2014年电煤价格与煤电价格。如果说2004年出台煤电联动和2012年调整煤电联动主要是为煤炭(电煤)市场化改革服务的,那么2015年对机制的完善已表现出国家对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关注,将煤电联动作为坚持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重要过渡性政策之一。
●“撤标杆、断联动”,全力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
今年9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20年1月1日起取消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将燃煤标杆电价机制改为“基准价+上下浮动”的市场化机制。自此,实施15年、随煤价与电价矛盾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完善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正式结束历史使命。从时局来看,国家从2018年7月放开4个重点行业发用电计划到2019年6月全面放开经营性电力用户发用电计划,售电侧市场化在“用户储备”方面得到全力推进,发电侧价格放开可谓已经箭在弦上;同时,燃煤发电市场化交易电量已占约50%、市场电价明显低于标杆上网电价,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本已失去了执行的电量基础和价格基础。因此,取消煤电价格联动是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过程之必然。
取消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意义
●还原市场权力,助推电力高质量发展
长期以来,燃煤发电企业依赖于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缓解电煤价格上涨压力,特别是2016年至今煤炭价格高位运行,各大国有发电集团多次呼吁启动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疏解经营困难。但在宏观经济整体承受下行压力的环境下,将能源成本的增量向终端传递已很难实现,反倒是需要通过电力市场化改革进一步降低用户用电成本。取消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将对价格的调整权力由政府归还于市场,打破了以往政府主导协调的煤、电之困,发电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从成本侧向成本-收入双侧延展,既可加速落后的燃煤机组资产出清,还可鼓励发电企业进入市场展开竞争,对消解电力过剩产能和电力高质量发展形成助推作用。
●促进资产重组,助力能源清洁低碳发展
煤电联动机制取消后,盈利稳定性成为煤电企业关注的关键问题,寻求纵向和横向资产重组的需要将更为迫切。纵向而言,煤电联营成为煤炭产能过剩、煤价居高不下环境中降低发电成本的优选方式,“外部联动”转化为“内部联动”,将有利于缓解发电企业承受两头风险的压力,进而为经营重点向电力市场和电力用户转移提供战略空间。横向而言,燃煤发电企业将加大向清洁能源发电靠拢的步伐,加速吸收多元非煤机组进入资产组合,一方面切合绿色发展要求,另一方面提升风险应对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理顺价格机制,化解煤电经营“堰塞湖”
在社会降成本大环境下,政策明确提出了明年暂不上浮电价要求,但随着电力供需逐渐向均衡点回调以及价格机制顺畅后的补强作用发挥,燃煤发电企业可以主动通过市场交易方式合理传导发电成本甚至获取市场化利润,以往等待政府重启煤电联动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市场化机制实质上将为煤电企业化解近年来累积的经营困境提供“自助”选项,而更深入地触碰到用户需求,也将促使煤电企业丰富供电服务“自选”动作,打通经营环节,激发经营活力。
●进一步细化完善煤电上网价格机制,降低政策不确定性风险
问题与建议
一方面,“基准+浮动”制度需要与原有市场化交易机制有效衔接。目前经营性用户已全面放开进入市场,可选择与发电企业开展直接交易或者委托售电公司间接获得市场化供电。取消燃煤标杆电价后煤电全部进入市场,此时市场化用户如何在没有统一限价的长期协议合同(各省限价要求不同)与有统一浮动上下限的合同之间进行选择,其差异及影响还需要在各省细则出台后予以确定。只有打消参与市场的政策性风险念头,政府实施有效引导,才能真正提高用户进入市场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基准+浮动”制度需要与兜底用户价格机制有效衔接。政策提出“浮动范围为上浮不超过10%,下浮不超过15%,具体电价由发电企业、售电公司、电力用户等协商或竞价决定”。对于居民农业等管制用户、可进市场但暂未进市场用户、从市场中退出的用户,由于未明确电网企业可作为协商竞价主体,因此很可能要求按照基准价购电。如此一来,在目录电价被锁定条件下,未来基准价格的确定方式和定价频率都将直接影响到电网企业经营,对承担管制用户供电兜底责任、提高服务质量形成不确定性风险。
因此,建议尽快细化完善煤电上网价格机制,明确“基准价+上下浮动”市场化机制的具体执行方式。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制定本省管理细则,根据当地发电企业市场影响力、电源结构与成本情况、售电公司成熟度等,明确参与市场主体权责,规范协商或竞价流程,防范市场力,保障市场透明有效。
●电力市场化深入推进,亟待妥善解决电价交叉补贴问题
取消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建立基准加浮动价格机制,是深入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结果,更反映出国家加快推进电力市场化建设的决心。可以预见,未来市场化电量比重将继续快速增长。煤电标杆制度取消以及放开煤电进入市场后,对于平衡优发优购电力需求提出更大挑战,如何稳定来自发电侧低价电源的电价交叉补贴来源成为矛盾焦点之一;同时随着电能替代推进、再电气化发展,居民用电量在社会总用电量中的占比正迅速提高,加之工商业电价持续下降等政策性因素,电价交叉补贴需求持续增大、来源扰动却逐渐加强的矛盾更为突出。
因此建议针对电价交叉补贴问题推出一揽子政策,做好妥善处理工作。一是建立国家层面电力普遍服务制度,明确政府和电网企业在实现电力普遍服务中的权责关系;二是借机于输配电分电压等级核价,在测算电价交叉补贴总规模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交叉补贴的具体形式以及来源需求,将交叉补贴从输配电价中分离,推进“暗补”转“明补”工作;三是完善居民阶梯电价制度,将用户间电价交叉补贴形式逐步转化为居民内部交叉补贴形式。 (作者单位: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我们习惯把属于用户电力资产的部分称为表后,把归属于电网电力资产的部分称为表前。(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在表前,也就是公共电网的范围内,电力市场每个交易周期出清交易结果,连接到这个大电网上的电源和负荷都会出清本周期的电量,同时也伴有该周期的价格。基于集中竞价,统一出清的方
截至目前,五大发电集团旗舰上市公司已全部交出2024年成绩单。经统计,2024年五大发电集团旗舰上市公司累计营收7154.14亿元,净利润合计340.37亿元。根据年报,五家上市公司总净利创下近8年来最高,较2023年同期大增近50%。来源:微信公众号“能见”作者:李洋2024年,华能国际实现营业收入2455.51亿元
新能源全面入市后,其收益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但长远看,新能源长坡厚雪的投资价值不会轻易动摇,只是加了市场化交易这层滤镜之后,如何筛选优质的电站项目,需要新的评估方法。新能源电站一直是能源领域投资的热门标的,今年2月,136号文件发布后,其资产价值面临重估,相关评估方法的研究讨论也引发市
136号文件就市场体系、结算机制、政策协同三方面为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机制保障。136号文件以“价格市场形成、责任公平承担、区分存量增量、政策统筹协调”为总体思路,推动新能源公平参与市场交易,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完善电力市场体系。截至20
4月17日,南网储能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其中提到,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接入电网,电力系统对调节能力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迎来发展“黄金期”,抽水蓄能和各类新型储能依据系统需求和自身特性相互补充,共同服务系统调节需求,其总量大,
早在2022年1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便提出到2030年实现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以此为既定目标,新能源入市步伐明显加快。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2年,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达3465亿千瓦时,占新能源总发电量的38.4%,较2020年提高14个百分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7日,华电国际发布公告,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及其子公司第一季度累计完成发电量513.84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下降约8.51%;完成上网电量480.15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下降约8.50%。2025年第一季度发电量及上网电量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本公司所在区域电量供需宽松,新能源装机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6日,河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2025年4月份电力用户市场注册情况的公告(交易注册〔2025〕048号)。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发改价格〔2021〕1439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电网企业代理购电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随着业绩窗口逐渐打开,五大发电集团的主要上市主体2024年年报已悉数出炉。Wind数据统计显示,这五家上市公司中三家减收增利,但盈利增速均超过20%,净利润总和340.37亿元,较2023年同期大增47.79%。业绩TOP1:华能国际2024年,五大电力上市公司中四家营收突破千亿,一家盈利突破百亿。其中,华能国际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6日,广东韶关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韶关市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行动。文件明确,积极拓宽光伏多元化应用场景。大力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积极推动光伏与道路交通、5G基站、大数据中心、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融合。积极发展以分布式光伏为主的微电网、直流配电网,扩
一个说“提质增效任务十分艰巨”,一个说“要狠抓提质增效工作进度”,相较于年度工作会的“报喜”,各大电力央企在刚刚召开过的一季度工作会上透了底。01新能源入市影响企业利润4月14日,大唐集团在2025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议指出:“提质增效任务十分艰巨,高质量发展压力持续加大,新形势带来的
自2015年3月《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以下简称“电改9号文”)发布以来,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已走过十载峥嵘岁月。这份被誉为“新电改”纲领的文件,系统提出了“全面实施国家能源战略,加快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
我们习惯把属于用户电力资产的部分称为表后,把归属于电网电力资产的部分称为表前。(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在表前,也就是公共电网的范围内,电力市场每个交易周期出清交易结果,连接到这个大电网上的电源和负荷都会出清本周期的电量,同时也伴有该周期的价格。基于集中竞价,统一出清的方
刚刚过去的周末,席卷全国多地的极端大风天气成为热点话题。在气象部门的频繁预警下,人们不约而同地选择周末居家,躲避大风。气象监测显示,自4月11日以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出现大风天气,阵风风力8级以上,影响国土面积超过350万平方千米;内蒙古、华北、黄淮部分地区阵风11至13级,局地14至15级
2025年一季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创新,勇于担当作为,奋力开创国家电网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各单位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工作部署,抓紧抓实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支撑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电网头条今天
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电力市场交易规模逐步扩大,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程度进一步提高,对电力交易员从业者的要求不断提高。为切实提升电力交易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2025年电力交易员(中级)专项培训班(总第四期)将定于6月10-13日举办,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8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印发《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工作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进一步完善电力市场交易机制,促进省内发电企业充分竞争,推动电源企业和新能源制造业用户在更大范围内协商形成交易价格。鼓励“三州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7日,辽宁省发改委公布《辽宁省2025年第一批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方案》。根据《方案》,辽宁省2025年第一批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规模700万千瓦,其中风电200万千瓦,全部用于支持无补贴风电光伏项目建设。700万千瓦规模分解下放到沈阳市(100万千瓦风电),朝阳市(100万
新能源全面入市后,其收益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但长远看,新能源长坡厚雪的投资价值不会轻易动摇,只是加了市场化交易这层滤镜之后,如何筛选优质的电站项目,需要新的评估方法。新能源电站一直是能源领域投资的热门标的,今年2月,136号文件发布后,其资产价值面临重估,相关评估方法的研究讨论也引发市
136号文件就市场体系、结算机制、政策协同三方面为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机制保障。136号文件以“价格市场形成、责任公平承担、区分存量增量、政策统筹协调”为总体思路,推动新能源公平参与市场交易,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完善电力市场体系。截至20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河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暂停交易资格售电公司相关情况的公告。河南电力交易中心对河南驿诚售电有限公司等3家售电公司持续满足注册条件2025年度信息披露期间异议问题进行了核验,发现上述售电公司未按要求持续满足注册条件。按照《售电公司管理办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河南电力交易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江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退市市场经营主体名单,合计24家售电公司退市,其中4家售电公司被强制退市,20家售电公司自主注销。详情如下:退市市场经营主体名单活动推荐:2025年电力市场创新发展论坛为适应新形势、新业态下的电力市场,推动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中关村华电能源电力产业
自2015年3月《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以下简称“电改9号文”)发布以来,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已走过十载峥嵘岁月。这份被誉为“新电改”纲领的文件,系统提出了“全面实施国家能源战略,加快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甘肃能源公告,2024年,公司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控股股东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甘肃电投常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常乐公司”)66.00%股权,主营业务新增火力发电业务,已发电控股装机容量达到753.97万千瓦,同比增加113%。同时,不断强化对电力中
加强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全力保障经济社会用电需求;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全面提高服务品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用电需要;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激发动力活力……一季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持干字当头、开拓进取,推动各项工作开局良好
市场主体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作为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载体,市场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作用举足轻重。人才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市场的基石则在于培育先进的市场主体。当发电企业开始研究负荷曲线,当售电公司开始重视天气预测,当
“2024年,山东电力交易中心完成市场化电量42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服务经营主体数量超过4万家。绿电交易电量2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3月26日,在山东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召开的公司“三会”上,山东电力交易中心董事长、党委书记李锋全面总结2024年工作时,一组组亮眼数据,勾勒出其蓬勃
自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贵州列为全国第一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以来,经过近9年的探索与实践,贵州电力市场建设和市场化交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基本构建了体系完备、竞争充分、健康有序的中长期电力市场。同时,圆满完成7轮次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贵州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有序推进,为贵州能源
在山西电力交易大厅里,一场“春天的交易”正在进行——山西电力市场正式启动2025年3月至8月连续电力交易,这是全国首次开展的中长期多月连续撮合交易,标志着山西电力市场化建设又实现重要突破。“市场经营主体可提前6个月锁定电价,高频次博弈让价格发现更透明。”山西电力交易中心交易部主任弓建华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广东电力市场实现了从“价差传导”向“顺价联动”、从“只降不升”向“能升能降”、从现货“间断运行”向“连续运行”等根本性突破,从2015年全国第一个实现中长期集中交易,到2019年全国第一个开展现货结算试运行,再到2021年全国第一批现货市场“转正”,广东电力市场为电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南方区域勇担改革“试验田”使命,大胆探索、稳步实施,以广东起步开展现货市场试点,以省域市场积累的宝贵经验助力区域市场建设,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南方能源监管局以监管促改革、以创新破难题,为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从无到有、从省内到跨省协同的跨越
在当下电力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的进程中,尽管相关政策已明确赋予增量配电网与电网公司同等的公共电网主体地位,但在实际执行环节,这一政策精神的落地情况却差强人意。增量配电网在诸多方面未能真正彰显其电网身份,常被当作普通用户对待,尤其在调度权、电源接入权以及合理收入权等核心领域问题突出,亟
近日,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公室组织召开新疆区域2025年电力调度交易与市场秩序厂网联席会议,系统总结2024年新疆电力市场工作,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安排部署2025年电力市场重点工作。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公室、新疆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