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南京经济社会的发展带给电网更多机遇和挑战,也使得南京配电网有了规模大、负荷密度大、智能化程度高、电缆化率高的特点,主城区负荷密度达到2.88万千瓦/平方千米。南京配电网实现了配电自动化、电力无线专网全境覆盖,电缆化率达52%,其中,220千伏电缆线路长度占全省220千伏电缆线路总长度的一半以上、10(20)千伏电缆化率达62%。
2019年,南京供电公司贯彻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1135”新时代配电管理思路,推进世界一流配电网建设,提升配网精益运维水平,以“巡视智能化、操作程序化、检修精益化”为目标,构建“空-地-站-缆”立体智能巡检体系,同时,构建基于单兵综合巡检技术、电缆专题检测技术为架构的精益化检测体系,研发应用抢修工单全自动秒级派发系统,推动配网巡检质量、抢修效率双提升。
构建立体化智能巡检体系
11月19日,在溧水区凤麟水苑配电房,配电移动巡检机器人在自动运检过程中发现,开关柜运转异常。运检人员收到告警信息后,驾驶智能运检车立即前往现场,及时修复开关柜的放电缺陷,避免了一起配网故障。
同一天,位于溧水区的10千伏天生线凤凰小镇支线天生路1号杆的测温装置感知到发热异常,并将感知数据回传至无人机巡检智慧管控平台。平台随即对附近的南门变电站无人机固定机场下达巡检任务。无人机自动飞至2千米外的天生路1号杆开展精确巡检。运检人员在后台实时查看现场图像,发现螺栓松动导致发热,远程完成了缺陷巡查,并立即通知人员前往抢修。
“南京有4200余条配电线路,架空线路1.2万余千米,其中75%为郊区线路。传统的架空线路巡查,受视觉盲区和巡视路径限制,难以对设备状态开展准确分析。”南京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副主任刘国峰介绍,“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我们灵活配置‘固定机场+移动机场’,搭建无人机巡检路线三维模型,部署省、市两级无人机巡检智慧管控平台,实现全过程智能管控。”
南京供电公司围绕“巡”“检”“测”三个维度,构建了以无人机、智能运检车、站房机器人、隧道机器人为架构的“空-地-站-缆”立体智能巡检体系,实现了820条线路、1251座配电站所、全量电缆隧道的覆盖,替代人工巡检9840次,发现并消除设备隐患2875处,减少停电时户数6.888万时·户,推动被动抢修向主动运维模式转变。
南京供电公司先行先试,开展泛在电力物联网探索实践,投运全国首个全感知变电站,以南京溧水110千伏南门变电站为中心,完成了溧水电力物联网示范工程建设,在配电房等典型应用场景内安装76种感知元件,实现了核心设备关键状态参数全景、实时感知和展示。
在江北新区,220千伏城南河变电站将成为南门变电站的“2.0版”。220千伏城南河变电站将作为江北新区泛在电力物联网示范工程的核心,统一终端传输标准和组网方式,按照全新技术架构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实现统一物联管理和终端标准化接入,从设备、电网、作业、管理4个维度开发30余个输变配用业务场景,引领运检模式变革。
精准定位缺陷靶向消除
机器人、无人机巡检并非万能,很多设备巡检必须采用人工才万无一失。南京虽处平原地带,但多丘陵,紫金山等环绕其中,且水网纵横,人力巡检困难。
11月20日,南京供电公司配电运检班员工开展设备巡检。在10千伏雨夏线6号环网柜前,他戴着单兵巡检头盔,手持一体化检测仪开展单兵检测,发现环网柜终端头放电缺陷,及时消除了隐患。
面对设备体量的持续增大,南京供电公司提升单人检测能力,研发单兵巡检头盔,实现“所见即所得”,实时获得设备红外测温结果,提升单兵作业能力。
南京供电公司还研发了一体化手持检测仪。这种便携式设备避免了运检人员携带多个大型检测仪器,降低了配网检测作业复杂度,缩短了单次检测时间。
电缆绝缘老化、终端头放电等是电缆设备常见问题,南京供电公司依托先进的检测技术,有效诊断电缆异常情况,提前发现电缆设备缺陷及隐患,防范电缆设备故障;利用电缆精益化检测,准确定位缺陷位置,靶向消缺,突破传统手段只能整段评估的瓶颈,提升运维效率,提升对电缆质量、接头工艺等的运维能力。
“开展单兵综合巡检,深化检测技术应用‘单’的能力,开展电缆专项检测,提升电缆巡检‘专’的能力,推动电缆管理从事后抢修到主动运维的变革。”南京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沈培锋表示。
不仅在人工巡检方面有突破,南京供电公司还在数据上下功夫。近年来,地下空间资源的整合利用成为热点。南京的地下通道体量每年增幅超过10%,而电力电缆地下通道每年增幅高达20%。
在全国首个人工智能高压电缆隧道——220千伏宁莫线电缆隧道里,53类800多台感知设备实时采集的近千条信息通过边缘代理装置,被自动整合为11类监测信息。边缘代理装置对感知设备的信息就地进行计算处理,相关联的设备之间还可以相互校验、自主分析判断,得出更直观、立体、准确的信息。
“仅隧道防火这一项,就可以通过环境温度、隧道烟感、灭火机器人等多重设备进行综合分析处理,有效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负责该隧道运检工作的电缆室检修班班长邓鹏介绍。
综合运用不同的数据,南京供电公司已搭建出“人员定位与应急指挥”“电缆设备主动预警”“运行环境智能监控”等5个应用场景。“下一步我们将提升大数据分析、计算、整合能力,找到日常运检场景与能源物联场景的契合点,形成灵活组合的数据‘乐高’模型。” 南京供电公司电缆运检室项目负责人赵轩说。
率先实现工单秒级自动派发
11月20日23时31分,南京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接到鼓楼区建宁路178号卢龙山庄的紧急复电工单。该公司非抢修智能自动派发系统秒级完成工单采集透析,提炼工单热点词、客户编号、诉求地址,实现自动匹配,仅耗时5秒就将工单派发至相关部门。
按照人员集中、信息集成、管理集约的原则,南京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于2018年9月3日正式实体化运作。运作以来,在各类工单派发上,仍较多依赖于人工派单。“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人员工作负荷,而且工作中派发错误率也较高。”供电服务指挥中心主任殷鸣表示,“随着配电网的规模逐年扩大,客户需求日益增加,供电服务指挥中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抢修与非抢修工单智能自动派发程序分别于2018年5月29日和2019年5月27日运行上线。南京率先实现全量95598抢修与非抢修类工单智能派发。这两项功能实现接单零超时、派发零差错、响应零时差,有效缩短了工单流转时限,实现精准投递,大幅提高抢修指挥效率。目前,抢修类工单智能派发准确率达99.86%,平均派单时长仅需2.7秒,较人工派发时长缩短了97%;非抢修工单自动派发准确率100%,平均派单时长3秒,原来人工派发工单则需要13分钟。
“每年夏季都是工单暴增期。今年南京电网负荷创新高,日均工单量由150余张增至350余张。因此,两个系统都赶在迎峰度夏来临前上线,给我们减轻了不少压力。”殷鸣说。
南京供电公司牵头研发拥有自主学习能力的生产管理系统(PMS2.0)抢修工单自动派单程序,可根据95598下派抢修工单的客户号、地址、地理信息系统坐标,综合运用历史派工记录、抢修网格定位、地址模糊匹配等技术,自动分析并派发工单至所属责任工区、抢修网格、抢修人员。
非抢修智能自动派发系统同样能秒级完成工单采集透析,提炼工单热点词、客户编号、诉求地址,实现自动匹配,数秒内将工单派发至相关部门处理,目前已精准自动派发非抢修类工单8474起。
“对于派发错误的工单,责任单位将工单退回,由指挥中心人工重新核实派发。系统根据过程记录,自动更新派发逻辑索引库,确保‘最多错一次’,不断提升工单自动派发准确度。”供电服务指挥中心配网运营指挥班班长高淑婷说。
大数据应用提高运营质效
“自动派单功能的应用可以让班组员工有更多精力放在审单等工作环节上,提升工单的回复质量,避免错派、反馈、重派的时间消耗,加快客户抢修需求的环节进程;同时,也可以缓解因工单周期性波动引发的工作压力分配不均、人员调配困难等问题,提高了抢修指挥班组的应对能力。”殷鸣表示。
自动派单功能以大数据分析技术为核心,应用自主学习及边缘计算等新技术,根据自行研发的专有算法,保证派单的准确和快速。为了保障研发工作的顺利开展,南京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安排了多名骨干具体负责算法研究、数据整理、接口调试等工作。
机器虽然算得快,但也难免出错,必须有人把好最后一道关。为了提高工单自动派发的准确率,南京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设立专门指标,以95%的准确率、5秒的派发时间为最低基准,以最近一万张工单为样本,每提高或降低自动派发准确率,小组成员个人绩效均加减相应分值,激发专业小组运维积极性。
“自动派单功能可自适应各地区原有派单模式,推广应用非常方便。”该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副主任孙昕杰表示,有了自动派单系统,传统配电抢修值班人员只需监测运行结果,无需进行专业化培训,实现了以“数据贯通和信息共享”促进“专业协同和业务融合”,全面提升供电优质服务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数据中台建设、结构化停电管控、标准化抢修网点建设及营配调业务融合的工作成果,构建更加精准的‘工单—模型—接入点—网格—责任人’的辅助研判关系库,将派单精准性进一步提升至99.9%,使供电服务指挥派单向无人化演进,助力配网故障抢修效率和客户服务水平双提升。”孙昕杰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6日,广东韶关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韶关市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行动。文件明确,积极拓宽光伏多元化应用场景。大力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积极推动光伏与道路交通、5G基站、大数据中心、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融合。积极发展以分布式光伏为主的微电网、直流配电网,扩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4月16日,施工人员在哈密-重庆特高压工程渝北换流站建设现场对电容器塔设备进行调试验收。“疆电入渝”特高压工程是在重庆落地的首条直流特高压工程,线路全长约2290千米,起于新疆哈密巴里坤换流站,终于重庆渝北换流站。投运后,该工程每年可向重庆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有效
4月10日从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获悉,今年,该公司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电网建设工作,全年计划投资16.64亿元实施电网强化工程、农网巩固提升工程、离网光伏乡大电网延伸工程、线路综合整治工程等四大类重点工程,全面提升青海电网支撑能力,服务青海产业发展。国网青海电力计划投资5.68亿元实施电网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江苏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文件提出,到2027年,全省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水平显著提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程度加深,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1.8万亿元,形成一批适应数字化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紧迫性日益凸显,电力系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电力系统的能源结构也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的“源随荷动”模式正在向“源网荷储”一体化转型,这一转型不仅涉及技术革新,还包含了管理和运营模式的深刻变化。(来源:电联新媒作者:姜庆国)
当前,我国算力产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对电力供应与保障提出了新挑战,进而有观点认为“算力的尽头是电力”。在算力与电力协同优化发展的大趋势下,电力该如何更好赋能算力?数据中心是算力的主要物理载体,伴随着图形处理器芯片功率的不断提高,数据中心用电需求持续增长,成为“耗能大户”。近年来,
3月28日,南方电网云南曲靖供电局首个透明主动配电网示范智慧台区——河边村1号公变在马龙区建成投运,这也标志着曲靖配电网数字化转型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助力乡村振兴、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相较于传统台区,智慧台区采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通过加装众多新型智能设备,使得电网具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保定市将对特来电26座充电站实施智能化改造,重点升级莲池区、竞秀区等核心区域配电网,新增104台V2G终端,实现老旧充电站100%双向充放电能力覆盖,加快建设“3公里充电服务圈”。不仅围绕攻克车桩通信协议不统一、聚合控制响应延迟等行业痛点,还将加快“社区虚拟电厂”建设,聚
科技创新是激活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产业创新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载体。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围绕国家所需、南网所能、未来所向,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实际行动全力支撑公司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在这里,一项项科技创新成果破土而出,一个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起
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社会责任报告》,对外发布其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意愿、行动、绩效等情况,全面展现国网江苏电力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作为与显著成效,同时也勾勒出其在新一年的奋进蓝图,奋力服务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准备在今年新增2400万千瓦新能源接网消纳
2025年4月10日至12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本届展会以“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为主题,汇聚全球80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展览规模突破20万平方米,成为储能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飞毛腿能源科技携多款创新产品参展,与行业同仁
3月28日,南方电网云南曲靖供电局首个透明主动配电网示范智慧台区——河边村1号公变在马龙区建成投运,这也标志着曲靖配电网数字化转型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助力乡村振兴、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相较于传统台区,智慧台区采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通过加装众多新型智能设备,使得电网具
“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问世,光量子芯片首次实现多比特“连续变量”量子纠缠,基于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探索实现全球化量子通信的可行性……近年来,我国量子技术不断突破,应用场景逐渐向纵深拓展。电力行业正向智能化、自动化转型,对电力设备状态感知、数据传输安全性和计算能
记者近日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电网公司获悉,该公司在2024年已投资125.29亿元实施云南省农村电网巩固提升的基础上,2025年将投资96.78亿元加快推进现代化农村电网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电网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据介绍,云南电网2024年对农村电网共投产6238项建设项目,全省配电自动化线路故
经过3个月的试运行,4月1日,山东青岛供电公司自主研发的“配变停电精准监测”微应用在青岛供电公司上线,实现配电变压器停电“分钟级”感知。县(配)调人员依靠配电自动化系统调度和监控10千伏主干线和支线线路,但无法感知线路上连接的大量配电变压器的实时运行状态。青岛供电公司依托营配调数据贯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9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发布关于印发《北京市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5G+智慧电力。加速配电自动化、电力巡检、分布式能源信息采集等应用场景规模复制,推动5G在新能源并网控制、差
近日,山东淄博供电公司配网调度值班人员借助110千伏变电站全母线负荷“一键转供”功能,向110千伏学院变电站下达10千伏2号B母线6条线路运行方式调整指令。在两分钟内,现场运维人员确认110千伏学院变电站2号B母线6条出线联络环网箱负荷转供成功。这是该公司首次成功应用110千伏变电站全母线负荷“一键
最近,在首届全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职业技能竞赛(配电自动化专业)的赛场中,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代表队获团体一等奖,代表公司参赛的苏州公司刘晓林、泰州公司孙先灿、扬州公司罗航3名选手全部获个人一等奖,彰显出国网江苏电力在技能人才培育与专业素养锤炼方面的深厚功力。专业素养是电力行业从
3月19日,随着上海浦东供电公司调度员按下遥控合闸按钮,具备遥控功能的新一代一体化柱上断路器在浦东10千伏宣11正灵线成功送电。这是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开展“10千伏架空线馈线自动化全覆盖三年攻坚行动”以来,首次在架空线路投用完全配电自动化功能。该功能将切实提高浦东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应用水
3月11日,福建厦门供电公司实现思明区110千伏岭兜变电站10千伏观三Ⅰ回972馈出电缆故障50毫秒自愈。这是该公司“花瓣式”双环网建成后首次应用。2019年,厦门供电公司在思明区观音山中央商务区投运“花瓣式”双环网合环运行网架。该网架由110千伏塔埔变电站10千伏同母线的914、916馈线和110千伏岭兜变
算力电力协同发展既是国家电力与算力政策的方向指引,也是电力与算力系统建设的大势所趋。从当前算力电力的发展现状来看,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需要坚强的电力支撑,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也需要灵活算力的多维助力,因此有必要从电力系统与算力系统的规划、建设着手,从设施、运行、市场与商业模式等多个维
今年年初以来,宁夏石嘴山供电公司积极探索配电自动化发展新路径,聚焦关键场景,提升配电自动化水平,推动配网运行调度控制数智化转型,为宁夏地区配电网高质量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助力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加快配电网一二次融合发展。早在2019年年中,石嘴山供电公司便建起配电自动化实验室。该实验
在源荷两端,中国新能源发展取得了世界级的成就,也给电网带来了世界级的挑战。面对新型电力系统的不确定性,数智化加持的创新是核心关键手段,没有通信,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都无路可行。不认真对待通信网,通信就会成为电网的瓶颈,从而阻碍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与发展。1、引入通信目标网方法论只有
12月25日10点,国网合肥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值班员通过1.4G电力无线专网,将合肥虚拟电厂系统群调群控测试指令发送至6.8兆瓦美芝等13个光伏电站。目前,安徽省首条1.4G电力无线专网已正式建成并进入最后调试阶段,预计年内正式投运。电力系统的配电自动化、用电信息采集、分布式光伏调控等业务开
省级空调负荷“全感知、全预测、全调节”管控技术及应用巴山巍峨挺秀,渝水浩荡东流。火锅香气氤氲,吊脚楼岁月沧桑。重庆是西南经济重镇、交通枢纽。由于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四周被高山环绕,夏季热量难以散发,加之江河纵横,水汽丰富,空气湿度大,闷热成了它夏季的标签。暑季闷热之时,空调负荷持续
2024年12月12日,由IEEEPES电力系统通信与网络安全技术委员会(中国)主办的2024年电力信息通信与网络安全学术会议暨IEEEPES电力系统通信与网络安全技术委员会(中国)年会在北京召开。围绕会议“信息通信创新#xB7;赋能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主题,华为重点展示了面向新型电力系统打造的主配一体化通信
科技的出现,让我们出门在外更加方便。当你想从一个目的地到另一个目的地,你可以在手机上的地图APP,输入出发地和目的地,系统就会为你自动推荐公交、打车、步行等等不同的方案,目的地在哪个位置、走哪条路、乘那趟车、在哪里换一目了然。在便利背后,是无数数据的实时更新和无障碍交互。(文章来源
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目前,江苏省在运的高压GIS设备间隔约为1.8万个,数量居全国省级电网前列。2023年以来,江苏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开展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重大专项“超/特高压GIS绝缘可靠性提升”专项研究框架项目中的《GIS外施冲击振动下耐压和局放试验方法》
“在各项电力业务场景测试中,5G毫米波通信平均时延低至4毫秒以内,传输速率达6G比特率以上,网络传输成功率高于99.9999%,此次测试顺利通过。”9月12日,国网福建信通公司电力信息通信与安全可控技术研究实验室成功完成了全国首个能源行业5G毫米波技术应用实验测试,标志着该公司在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
“500千伏西锦三线一基铁塔大号侧右侧地线挂点螺栓销子缺失……”9月2日16时36分,在四川省凉山州银厂乡,国网四川超高压公司西昌运维分部员工李干、张波应用无人机完成西锦三线49~50号区段通道巡检后,立即将相关信息传回该分部集中监控中心。四川攀西地区穿越无人区的超高压、特高压外送线路长260千
编者按国家电网公司2024年“两会”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构建现代智慧配电网,建成35个国际一流城市配电网先行示范区。电网头条推出“现代智慧配电网·一线实践”系列主题报道,深入报道国际一流城市配电网先行示范区相关实践成果成效,展示公司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中的积极作为。镇江,
近日,由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低压分布式光伏县域级超短期预测模块在江苏省分布式光伏可观可测系统上线运行,使分布式光伏出力预测精度达到小时级,为市县两级调度人员及时调整机组出力、优化电网运行方式提供依据,支撑分布式光伏电力就地灵活消纳和主配微网高效协同运行。近年来,配电网
最近,盐城市10千伏射阳华能沿海光伏电站,率先在盐城地区以EPON方式接入,并成功通过调度自动化系统调试,这也是江苏省内率先实现调度分布式光伏自动化全方式接入的正确收发自动化系统两遥信息的光伏电站,这一光伏接入方式,有力地促进了能源生态圈的形成和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源网荷储”是一种可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