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政策研究经理 王思
以下为发言实录:
各位领导、专家大家上午好!刚才沈江主任已经把国家电网对未来储能发展的模式进行了分析,我结合联盟今年年初研究成果再对国内外电网侧储能商业模式进行分享。之所以分享这个主题是因为2018年底和2019年初国家能源局电力司立了专项课题研究,背对背国网也在做这个课题。两大电网公司对电网侧储能发展模式和未来储能发展方向保持一致。之所以研究电网侧储能,从数据上看,2018年我国新增电化学储能装机700MW,电网侧储能装机占比从3%增至21.4%,无论用户侧、发电侧还是独立储能系统最终价值要在电力系统中体现。电网公司对储能的关注是未来推动我国储能规模化发展的关键。
背景大家比较熟悉,年初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发布了储能指导意见,希望电网侧储能纳入电网规划并通过输配电价予以疏导,电网公司也提出,保证特定应用价值包括应急、安全、特别是替代输配电资产投资的成本希望纳入输配电价,但国家踩了一脚刹车,这里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站在产业或站在市场主体投资储能的角度,起初我们对电网介入储能投资有一些担忧,这是起初电网侧储能公开信息中提到的储能应用价值,包括削峰平谷+平抑波动+消纳可再生能源+调频调压。大家担心,电网侧储能规模扩大后,其他应用领域是否还有做储能的必要?此外,电网侧储能并未体现主业服务价值,即替代输配电资产投资的价值。
政府角度比较关注三点:1.电网侧储能之前做的项目,大部分是电网公司下属企业推动投资建设,为什么不能开放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大家关注这个问题。2.下属公司与电网企业签订合同,某些报价远高于社会资本投资项目的价格水平。5.政府监管与社会关注一致,即是否替代了输配电资产。
定位电网侧储能发展,借鉴国外经验,英国一段时间内把储能作为发电资产,输电运营商、配电运营商不能拥有发电资产。为扩大储能在能源系统中的应用,小规模储能系统可以为配网公司所有。同时,借鉴美国对储能定位的设计。物理属性上像美国,把储能分为表前储能和表后储能系统,表后储能系统包括用户侧储能系统、发电厂内低压侧储能系统,二者之间的是电网侧储能系统。我们认为,国内没有必要做相应的设定,这样会限制我国储能规模化应用。所以,我们提出定位电网侧储能,即一切可被电网调度的储能系统都可纳入电网侧储能范畴。这可以减少电网公司拥有储能资产的矛盾,且无论用户侧、发电侧还是电网投资的储能系统都可以被电网公平调用,消除市场主体对电网投资储能的顾虑。
另外,还可以转变电网侧公司拥有储能资产的模式,国外更多是电网去购买服务,并调用此类资源为电力系统提供服务。
按照上面的逻辑,分为两种储能系统,电网规划、非电网规划。非电网规划储能可由社会资本投资、履行备案制,通过参与电力市场获得收益。另外一种是政府授权的电网统一规划的储能电站。为什么这些电站要电网统一规划?这部分替代输变电资产投资的价值很难被市场主体发现,要由电网统一规划。从投资和收益方式上有几条原则:第一,即使时电网规划的储能项目,也要优先让市场、社会资本投资,如果社会资本不投资,电网公司可以兜底建设。设计模式希望电网侧储能优先参与电力市场,当电力市场无法弥补电网侧储能投资时,相应成本可以通过输变电价疏导。
国外电网侧储能监管模式,即使在国外开放市场30年过程中,像美国、英国、欧洲大部分地区对电网侧资产认定仍在讨论中。英国定义储能为发电资产,意大利推示范项目,储能纳入输配电成本属一事一议。美国,随着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载入加州储气库泄露使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受到威胁,它需要推动储能的快速部署,在现有对储能资产无法定位的情况下设计了过渡性政策,允许电网和社会资本共同投资储能系统,但电网公司拥有资产规模不能超过储能发展目标总额的50%。
加州市场纳入输变电成本的探讨,三个模式讨论了一年多的时间。原则两条:电网侧储能可以纳入输配电价成本,但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不能干预市场的公平竞争。在现有成本市场机制下,通过输配电价和电力市场回收成本不能使得电网公司获得超额收益,所以设计这三种监管机制供大家讨论。
第一,把大部分输配电价给你,通过输配电价和电力市场回收价值。第二,少部分输配电价支持,大部分风险收益由电网公司自担。第三种是第一种、第二种的融合,给你部分输配电价支持,额外的通过电力市场回收,通过电力市场回收的超额收益,要向用户返还。
从这个商业模式上讲总结三点,从电网能否拥有资产,或它从市场获取价值回报的方式上划分为三种:一是电网运营商拥有资产并获得电网服务价值。二是电网运营商拥有资产并获得成本定价和电力市场两类收益。三是像英国不允许电网公司拥有资产,只能向第三方采购服务,相应支付成本要在输配电价中予以体现。
从第三种商业模式来看还有细分商业模式,拿美国商业模式来看,以下这四种商业模式不同之处在于,它采购的服务内容不一样。一是储能设施使用协议更多是电网公司购买第三方储能系统的容量,这个容量为我电网公司所用,第三方主体既然卖了就不能拿储能系统干别的事。刚才第一种买的是容量,第二种类似于买电量,承诺充电或放电的电量,跟可再生能源做交易,有点像现在的青海做的共享型储能交易模式。第三种是储能容量服务协议,跟第一种相比,采购的也是容量,这个容量灵活性更高。第三方主体在电网公司不调用容量服务时,第三方主体可利用此部分容量参与其他市场服务。第四种公共事业服务协议,电网侧采购用户侧资源提供服务,类似需求响应。电网公司可以付出一些成本,当用户侧可以体现一些削峰填谷价值时,电网公司提供一些补偿,相应成本计入输配电价。
国内更多采用租用储能系统的商业模式。在江苏有两种商业模式,商业模式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获益方式的不同上。第一,电网公司与第三方主体签订租赁合同,第二,双方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进行利益分享。湖南跟江苏也有差异,它除电池系统以外,其他系统是一次性投资的。另外储能电池系统是通过租赁形式体现的,电网公司跟第三方签订租赁协议,第三方跟储能系统供应商签订租赁协议。
除刚才电网购买服务的商业模式,提到定义电网统一购买服务调用第三方储能系统这样的模式,在青海和甘肃有所体现。刚才已经介绍到青海辅助服务市场,通过一个储能系统跟更多光伏厂站进行交易,包括双边协商交易和一对多个电厂的交易。有调峰空间的项目还可以参与电网调用的调峰辅助服务。甘肃电网储能也有特殊性,这是我们提出电网侧储能要有电网规划的目的。即社会资本建设的储能系统是否真正体现了电网公司的实际需要,满足了电力系统的需要?如果没有满足电网公司的需求,那我为什么要调用此类资源,为什么要安排系统接入等服务?
最后这两页展望未来,因为现在是踩了刹车的,但电网侧储能是推动我国储能规模化发展的关键。第一句话是夏清教授在我们课题上提出的,我们对电网侧储能投资合理性判断,即单位电能供电成本,只有当这一指标相对历史没有增加时,我们认为电网侧储能资产是有效的,相应成本可以进入输配电价。但还要保证几条基本原则,即保证电网侧储能资产不能无限扩张,另外发挥成本有效性,其成本价格应与市场价格保持一致。第三,对各类电网侧储能要保持公平调度。第四,我如果真的把成本计入输配电价还不能干扰市场公平竞争,最好是以价格接受者方式参与市场。最后,未来电网侧储能成本回收不能有双重或额外收益。电网侧参与电力市场还存在矛盾,我们辅助服务市场包括现在储能可以参与的辅助市场还不是一个市场机制,当我们这个市场付费方还在发电企业间进行分摊,电网侧储能作为非付费方或用户侧储能作为非付费方参与辅助市场仍有问题,是不合理的。
对社会资本投资的储能项目来说,其要尽量参与电力市场。对电网规划的储能系统要优先开放社会资本投资,相应电网侧储能系统可以通过电力市场获得收益。如果电力市场不能弥补该部分投资,可以通过输配电价予以回收。
最后一页总结一下刚才说的这些观点。国外这么多年对电网侧储能资产纳入输配电价成本或参与电力市场获益的方式仍在争论中,保证参与电力市场的公平性也仍在讨论中。国内对于电网付出成本的储能系统并没有合理的商业模式。我们按照电力市场的不同阶段设计了三个电网侧储能未来发展的商业模式。一是电力市场未开放阶段,体现替代输配电资产投资的成本可以进入输配电价。二是电力市场有一定开放程度,辅助服务成本可以向用户侧传导,电网侧储能可以参与电力市场获得收益。在电力市场完全开放的阶段,争取把电网侧储扔到电力市场,接受电力市场考核获得收益,相应不足部分通过输配电价回收。站在联盟或产业发展角度储能面临几个重要问题:一是商业模式的问题,更多来自电力市场;另外是安全问题,站在我们的角度希望未来国家政策还是考虑电网侧储能价值替代的作用,只有电网公司认可储能技术应用的价值,我国储能的高可靠应用才可尽快实现。我们看到电网侧做的储能项目,无论在安全性、商业模式设计、还是电力市场规则的探讨上,都相比我们自下而上推动储能技术应用要更好。
电网侧储能最后用公允的市场价格评估它的计入标准,最后用科学的监管机制和有效的监管指标予以约束和激励。希望电网侧投资电网侧储能能项目的目标和我们的监管能力能够及时匹配,这样才能推动我国储能健康发展。谢谢大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广东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2.27亿千瓦,同比增长14.1%。广东发电装机电源类型涵盖传统与新兴能源,煤电、气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储能电源等多元互补,共同构建了百花齐放的能源格局,使得广东在应对不同能源需求和环境挑战时更具灵活性和稳定性。“风”“生”水起
4月17日,南网科技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其中指出,未来公司将实施“纵横战略”:纵向深耕低空经济领域,横向覆盖电网全场景作业,把机器人及无人机业务打造成新型电力系统的“智能管家”,推动能源电力产业向更高阶智能化阶段迈进,通过AI应用实现价值的全面提升。有投资者提问南网科技在储能方
4月15日下午,欣旺达智慧能源公司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苏州盐城沿海合作开发园区管理委员会正式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合作建设规模为200MW/400MWh的网侧独立储能项目。该项目作为当地的大型独立储能电站,是盐城乃至江苏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实践。本项目选址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沿海合作开发
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下,沙特正加速推进其可再生能源战略目标的实现。在能源部的监督下,沙特电力公司(SEC)宣布启动电池储能系统项目建设的第二阶段,总投资超过67.3亿沙特里亚尔,规划总装机2.5GW/10GWh。项目详情据报道,项目覆盖包括利雅得(Riyadh)、凯苏玛(Qaisumah)、达瓦米(Dawadmi)、焦夫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15日,吉林省能源局发布《吉林省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年)》,明确提出:到2027年新型储能规模不低于100万千瓦,提高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成效明显,新型储能年等效充放电循环达到300次,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坚实支撑。到2030年新型储能规模不低于300万千瓦。文件提到
4月15日,浙江能监办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浙江省新能源和新型并网主体涉网安全能力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文件提出,110kV及以上风电场、10(6)kV及以上光伏和10(6)kV及以上电化学储能应具备紧急控制、一次调频、有功控制、无功控制、高电压穿越、低电压穿越功能目满足相应的电压适应性、频率适应性要求
随着136号文取消强制配储,储能行业正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化竞争。在产能优化与技术创新成为行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之际,新政策如同一股清流,促使企业摒弃昔日以“价格战”为核心的竞争模式,转而聚焦于“价值竞争”的新赛道。高安全、长寿命的储能产品凭借卓越的性能与稳定的品质,正逐步成为市场的主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5日,甘肃省张掖市人民政府发布临泽县平川200MW/800MWh新型混合独立储能电站建设项目招商引资推介。据了解,项目占地面积约80亩,新建200MW/800MWh飞轮储能技术+磷酸铁锂电化学新型混合储能电站1座,同步配套建设110千伏升压站及其他相关附属设施,架设110千伏输出线路接入建
仅3个月,宁德时代收到800亿入账。4月14日晚间,全球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公布了2025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7.0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19%,结束了连续五个季度的营收同比下滑趋势;归母净利润139.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2.9%;实现经营性现金流达328.7亿元,同比增长15.91%;期末货币资金超3
136号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新能源从“计划+市场”双轨制向完全市场化过渡。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市场化交易量扩大后,系统需要更强的灵活性来平衡供需。136号文件的发布和实施不仅对新能源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对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灵活性调节资源提供更大发展空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5日,赣锋锂业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在谈到固态电池时,赣锋锂业表示,公司积极推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与某国际头部车企签订联合开发协议,高比能锂负极电池开发及装车验证工作正在推进。就目前的固态电池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金属锂作为固态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吉林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吉林省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规划》指出,持续优化完善储能政策体系和商业模式,全力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明确新型储能独立市场地位,健全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
2025年4月10日,全球储能行业顶级盛会——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ESIE2025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本届峰会以“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为主题,开幕式现场汇聚了国内外政府主
2025年4月10日,全球储能行业顶级盛会——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ESIE2025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本届峰会以“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为主题,开幕式现场汇聚了国内外政府主
4月11日,在ESIE2025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现场,阳光电源举办主题为“深耕场景x智慧赋能工商业储能发展更优解”PhDTalk博士分享会,活动邀请彭博新能源财经中国能源转型专家寇楠楠担任主持人,汇聚阳光电源工商业储能产品线总经理曹伟、WRI世界资源研究所可持续转型中心能源项目研究专家宋婧、
4月10日至12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作为储能领域的创新引领者,运达股份旗下品牌——运达智储,携VoltBlock-IL261浸没式一体柜、VoltBlock-SSM261半固态户外柜、VoltPack-L6250智慧液冷储能系统等6大新品“全家桶“亮相展会,通过技术展示、场
北极星储能网讯: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2月共发布81项储能相关政策。其中国家层面有7个,地方层面74个。地方政策中,补贴类8个、新能源配储类4个、发展规划类46个、管理规范类7个、电力市场类7个、技术装备类2个。总体来看,由于“136号文”规定不再对新能源项目进行强制配储要求,所以本月新能源配储类
文丨北极星储能网北极星储能网讯: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以下简称“136号文”)。136号文的出台,如同在新能源与储能行业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引发了行业广泛讨论。为了继续深入探讨
《2025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机遇与挑战》正式发布!本次储能白皮书将从中国新型储能市场概况、中国储能应用概况、新型储能技术发展趋势、数智化与储能产业融合发展、储能市场的机遇与挑战等五大方面深度剖析,精彩不容错过!白皮书主要内容速览全球储能市场方面,据EESA统计,2017年以来全球储
作者:王琢璞1,鲁刚2,岳芬3单位:1.郑州大学管理学院;2.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3.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0670引用:王琢璞,鲁刚,岳芬.中国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1):427-438.本文亮点:1.构建了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综
随着政策的调整,储能的应用正逐步走向市场化。2025年2月9日发布的通知减少了前置配储需求,促使储能技术升级和收益模型转型,也为储能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深圳易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林晓波2025年3月4日-5日,北极星电力网与北极星储能网在浙江杭州联合举办了“2025年中国储能技术创新应用研讨
为服务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并网接入,云南能源监管办围绕国家新型储能政策要求,锚定系统调节能力提升,聚焦项目发展堵点难点,全力助推新型储能加快开发建设。近日,全国规模最大的全钒液流储能项目—楚雄永仁全钒液流储能电站项目开工建设,云南新型储能发展取得新突破。永仁全钒液流储能电站项目项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0日,鹏辉能源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提出,对于,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新能源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并推出一系列配套机制包括取消强制配储政策。由于政策刚推出,为新能源强制
2024年9月20日,第九届储能西部论坛暨新疆储能科技创新体系化建设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隆重开幕。本届论坛是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高端区域储能论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
2024年9月20日,第九届储能西部论坛暨新疆储能科技创新体系化建设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隆重开幕。本届论坛是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高端区域储能论坛。9年来,“储能西部论坛”一
今年以来,随着储能系统成本的逐渐降低,工商业储能系统的经济性也越来越好。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1-6月,仅在项目备案方面,国内工商业储能项目备案总数就超过4200个,规模达6.2GW/14.7GWh,投资金额超240亿元,这表明工商业储能市场存量非常大,业内人士预计2024下半年或2025年上半年,工商业储能市
2024年上半年,广东、浙江、重庆、河北、北京多地迎来储能新政策,纷纷加码储能。随着工商业储能收益机制的愈加丰富,在政策端,包括广东、安徽、湖南、江苏、浙江等多个省份在内的地区政府均针对工商业储能推出了相关的补贴政策。受补贴政策的刺激和资本持续进场的影响,储能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11月2-4日,以“双碳赋能,科创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五届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暨展览会(CREC2023)举行。众多新能源行业嘉宾共聚一堂,围绕“碳中和”实现路径、先进光伏技术等行业热点话题展开深度研讨。华为数字能源也受邀参与“碳中和行动闭门会议”交流、“全球光伏产业峰会”及“分布式光伏+
第八届储能西部论坛圆满落幕,在产业同仁共同努力下,西部论坛已形成千人大会规模,研讨内容不断深入,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已成为推动西部储能发展的重要平台。本届论坛上重磅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储能数据和《双碳背景下发电侧储能综合价值评估及政策研究》专题报告,成立了全国首个长时储能专委会,设立
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新型储能出尽“风头”,各色储能论坛竞相开幕,相关嘉宾游走于各地“储能红毯”之上,恨无分身之术。即便不是储能专业论坛,也会将新型储能话题嵌入其中,用以招揽眼球,吸引“流量”,新型储能身价一夜暴涨。新型储能一般指除抽水蓄能以外的其他各种储能,主要包括电化学储能、压
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新型储能出尽“风头”,各色储能论坛竞相开幕,相关嘉宾游走于各地“储能红毯”之上,恨无分身之术。即便不是储能专业论坛,也会将新型储能话题嵌入其中,用以招揽眼球,吸引“流量”,新型储能身价一夜暴涨。新型储能一般指除抽水蓄能以外的其他各种储能,主要包括电化学储能、压
12月1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和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主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2022第七届中国储能西部论坛”成功举办。论坛以“大规模新能源应用与储能协同发展机制研讨”为主题,围绕储能应用、关键技术、市场机制等方面,共同探讨了西部储
11月16-19日,以“聚焦双碳目标,引领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第十四届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暨展览会(CREC2022)在无锡举行。众多新能源行业嘉宾共聚一堂,共同参与光伏产业峰会,共商行业发展大计,共划绿色低碳未来。华为数字能源也受邀参与“2022碳中和行动闭门会议”交流、“全球光伏产业峰会”及“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