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市场规则变化
广东在电力体制改革过程中,从无到有,从粗到细,经过几个阶段的规则调整优化,已初步形成“中长期为主,现货交易补充”的电量电力平衡机制。
当直购电扩大到“多点对多点”时,广东开始引入竞价机制,开创性地采用“价差传导”的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开创了“高低匹配,价差返还”交易机制,该机制设计了市场红利的分配方式,对于市场主体而言,每一个报价都对应着相应的风险与收益,因此也更注重博弈的策略。
2017年,广东改用边际价差统一出清模式,以最后一个成交的购电方与售电方申报价差的算术平均值为统一出清价差(后来又规定400万千瓦时以下的单笔交易不作为出清的依据)。理论上,这种方式将更激励发电商降低成本,按照边际成本报价并获益。但也因此出现了“搭便车”的懒人策略。
在中长期交易市场的基础上,广东积极探索电力现货市场相关机制。通过比较分析,并综合考虑广东电网的实际情况,最终采用了以“中长期差价合约为主,现货市场全电量竞价出清补充”的现货机制。该机制一是建立场内集中交易与场外协商交易互补、常用曲线合约与自定义曲线合约相结合的中长期电能量市场,提供多次组织的年、月、周交易品种;二是建立全电量竞价的日前、实时现货电能量市场交易机制以及调频辅助服务市场;三是逐步建立需求侧响应市场、容量市场及金融输电权、电力期货和衍生品等交易市场。
市场价格变化
价格是对市场供求关系的一种反映,供大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上升,这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规律。虽然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但也受到政策规则和市场力等因素的影响。
起步阶段,台山试点平均高达-100厘/千瓦时的优惠更多属于政策性的优惠,不具备可复制性。2013年扩大直购电范围后开始竞价,让利价差在-10厘/千瓦时以内,初步形成市场的价差期望。
2016年双边协商市场延续直购电行情,平均价差仅为-11.11厘/千瓦时;售电公司进场后,市场竞争进一步盘活,受规则设置和交易策略尚未成熟影响,开始一度让利都在-100厘/千瓦时以上,后期调整后才收窄到-40厘/千瓦时以内,最终全年平均价差为-33.59厘/千瓦时。
2017年市场价格更受供需情况和市场心态影响。双边协商市场供需较为宽松,售电公司抢量心态偏重,让利水平一路扩大,最后平均价差达到-64.5厘/千瓦时。月度竞价受规则调整及供需比设置影响,开盘数月让利达-100厘/千瓦时以上,调低供需比后价差收窄。但整体上,全年平均价差达-65.7厘/千瓦时。
2018年,双边协商交易供需比进一步收窄到1.1,用户进场也已相对充分,不过抢量心态仍很强,市场价差一路冲向-80厘/千瓦时以下。但受偏紧的供需形势和高企的煤价双重影响,批发价差在市场末期回调到-60厘/千瓦时以内,月度竞价价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回调,市场出现了严重的批零倒挂。受前期高价差影响,全年让利价差仍高达-65.5厘/千瓦时。
2019年市场规模放大到2000亿千瓦时,但双边协商规模却只有1200亿千瓦时,供需比仍设置为1.1。在市场普遍不看好月度竞价市场价差的心态下,双边协商市场的签约需求大幅提高,市场实际形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最终市场价差一路收窄,并在月竞阶段维持到-30厘/千瓦时左右的稳定局面;上半年整体平均价差仅为-42.2厘/千瓦时。
在经历了近乎疯狂的竞争和政策引导下的理性回归之后,市场让利幅度到了2019年也基本趋于稳定。不过现货市场的到来,或许又将迎来新的动荡局面。
南方区域(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作为全国8个现货市场试点之一,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进入了模拟运行阶段,并于2019年5月份开展了国内首次的试结算,为期两天;6月份将试结算扩大到4天。试结算期间,用户侧中标电量日前均价为303.5 厘/千瓦时,实时均价为308.9 厘/千瓦时。当然,该试结算的价格是基于发用双方已全部签订中长期合同,只对偏差部分进行现货结算的条件下竞出的价格,在未来的现货交易环境中,仍有多种因素会影响价格的走势。
市场心态变化
广东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的波动过程中,有市场收益,也承受了市场风险,不同阶段市场主体的心态也发生着不同的变化。
“多点对多点”直购电规模扩大后,初步形成市场基本的价格期望,虽然度电优惠不多,但初期参与的用户电量规模大,折算成电费优惠也相当可观,这个阶段参与者的心态理性、平和,改革的土壤进一步夯实。
售电侧试点落到广东,售电公司进场以后,一时吸引了多方资本关注。初期的高价差为售电公司轻松赚下第一桶金,更引起一片哗然,各路资本就像发现了大金矿一样疯狂涌入,到2016年年底时,广东售电公司已达148家,全国范围内更掀起了一阵售电公司注册潮,“淘金”心态是当时的典型。
广东售电公司经过两年短暂的春天后,被随着而来的“批零倒挂”和“价差收窄”当头一棒,毁约的、亏损的售电公司开始出现,售电市场开始洗牌的声音此起彼伏。也正是在这个阶段,市场才开始恢复本来就不该忽视的风险意识。
而现货市场的推进,将加速市场的分化。现货市场带来的新机遇和新风险,更让很多规模不大的售电公司左右为难。现货市场对售电公司的技术投入要求更高,直接的体现就是售电公司的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更高。加大投入还是退出经营,成为当前中小售电公司心中新的矛盾。
市场风险变化
市场在向前发展,售电公司的经营风险也在市场发展过程中发生变化。售电公司进入市场以后,初期的风险主要体现在竞价不中标或中标价格不理想的风险;市场执行偏差考核以后,用户用电的难以预测成为售电公司新的风险点;到了供需比受政策严格控制的阶段,电源成为经营中的关键环节,能否解决好批发电源,甚至决定着售电公司的生死存亡。而现货市场的到来,风险将在更多的环节出现,价格预判、交易组合、负荷预测、需求响应机制等,每个环节的风险控制不好,都可能极大影响企业的经营。
售电经营策略
售电公司作为广东电力市场的新兴产物,必然要经历野蛮生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摸着石头过河,紧跟政策节奏,借鉴成熟市场经验,控制好市场步伐,着眼长远发展,方为长久之计。
用户为王。在电改初期,做好用户教育,把用户引进来,迅速占有市场份额,打开市场知名度,形成市场影响力是首要任务。在具体的经营过程中,合理定位,错位开拓市场,效果更佳。作为大型发售一体化的售电公司,有价格优势,却受人员编制的约束,因此适合将有限的兵力和最强大的价格武器投入到大用户的竞争上,中小用户则可依托社会代理机构或代理人员进行补充;而独立售电公司更多依托自有的产业圈子或人脉圈子,先形成核心用户群体,再发挥灵活的市场机制,延伸市场覆盖面和服务品种,从而打造各具特色的市场品牌形象。
电源保障。从国外成熟的市场格局来看,发售一体化的企业将在市场中更有竞争力,或者,换句话说,有电源的保障将是售电公司持久经营的重要环节。
一方面,售电公司可自身布局电源,但电源属重资本投资,门槛较高;另一方面,可借国企混改的契机,参股发电资产,这同样需要较为强大的实力支持;再者,就是探索与发电集团建立牢固的战略合作关系,在合作与竞争中寻得合适的平衡点。
人才储备。电力是具有特殊属性的商品,这也意味着电力市场将是一个带有电力特殊属性的商品市场。在人才储备上,首先需要懂得电力系统的电力人才,懂得数据分析的数学人才;其次需要善于开拓市场的销售人才,善于品牌推广的营销人才;到了市场高级阶段,还需要擅长金融和熟悉资本市场的人才等等。当然,人才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是一种成本,售电公司在人才引进时需要结合市场的进展,合理搭配;人尽其用,人才才能从成本中心变成利润中心。
服务的延伸。广东售电公司经历了高收益到亏损的不同阶段,但成熟的商品市场,始终要回到围绕商品成本定价的阶段,竞争的充分最终会将利润锁定到合理的水平。如果售电公司只有单一的售电业务,其收益来源将面临较大的限制,公司前景想象空间有限,价值也将容易见顶。未来随着电价信号进一步精细化以及其他电力配套市场的完善,围绕综合能源服务、电力需求响应、电力金融等服务的商业模式将更加清晰。依托用户资源,进一步延伸其他服务,将是售电公司做强做大的必然选择。
广东电力体制改革从起步发展至今,通过不断试错、调整,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市场规模持续增大,交易机制趋于完善,价格信号更能反映供需情况,市场心态变得理性成熟,市场风险意识开始建立,售电公司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经营策略。相信大浪淘沙后剩下的售电主体,将是战略布局更加长远,经营更加稳健,发展更加全面的企业。但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机遇和风险将长时间并存,变化仍将是常态;而作为市场的参与者,不变的是不断完善优化经营策略,做好长足充分的准备,方能在电力体制改革中走得更远。
本文刊载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9年11期,作者郑宏城系广州易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作者吴泽杰系广州易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作者罗键鸿
系广州易电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主管、作者陈忠义系原广东电网汕头供电局信息部主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六大发电集团一季度报告日前陆续披露,国家能源集团在利润规模与资产扩张方面延续领跑优势;国家电投凭借持续增长动能,营收排名上升1个位次;华能集团喜迎“开门红”,利润总额排在第2。2025年一季度,国家电投营业收入超越华能集团,跻身六大发电集团第二位。营业总收入营业总收入
“受制于资源、气价、电价等多方面因素,投资大、成本高、效益差成为当下气电的独有标签,部分项目进入了‘气电价格倒挂、运行小时数下降、项目经济性下降、进一步压缩运行小时数’的恶性循环。”在日前召开的“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天然气产业发展大会”上,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天然气研究中心副经理
为构建虚拟电厂市场化运营体系,驱动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北极星电力网将于2025年5月22-23日在安徽合肥隆重举办“2025第三届虚拟电厂运营与未来发展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将邀请来自行业主管部门、高端智库、领军企业以及具有丰富落地案例的相关代表,共同就虚拟电厂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宁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签订《宁夏电力市场成员自律公约》的通知。文件明确,公约的适用范围涵盖所有参与宁夏电力市场的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户以及新型经营主体(新型储能企业、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等);同时,也包括电力交易机构、电力调度机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2日,山西电力交易中心公布参与山西电力市场售电公司(2025年第五批)名单,山西电力交易中心于2025年4月8日至9442025年5月7日对山西鑫泰聚汇能源有限公司等相关售电公司的注册申请材料进行了公示。详情如下:
5月12日,中节能太阳能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记录表。活动中,中节能太阳能表示,136号文明确新能源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电价由市场交易形成,标志着光伏发电行业向市场机制驱动的充分转变,从长远来看,亦有利于推动光伏行业不断通过技术进步来促进光伏发电度电成本的进一步下降,推动新
在“双碳”目标与新能源革命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电力系统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当风电、光伏装机占比突破35%,传统电网的调度瓶颈与新能源消纳矛盾日益尖锐,一种名为“虚拟电厂”的新型电力组织模式正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落地。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将突破5000万千瓦,
本专题的前面两篇文章,我们务务虚,探讨了一下在之前的目录电价计划时代和当下的交易电价市场时代,整个电力系统对于用户侧负荷调整的需求逻辑。在计划时代,过高的系统峰谷电量差一方面会影响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另一方面也会提高系统的整体运行成本。而通过用户侧分时定价的方式,弥合峰谷差减少运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贵州电力交易中心转发贵州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对《关于进一步明确贵州电力市场保底零售价格的请示》的批复,根据文件显示,原则同意中长期模式或非整月现货结算试运行下,保底零售价格按照电网企业上月对外公示的1.5倍代理购电价格执行;原则同意整月现货结算试运行或正式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贵州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贵州电力市场年度报告》。其中指出,2024年,贵州电力市场累计完成市场化交易电量941.1亿千瓦时,占省内售电量的62.9%。绿电交易结算电量完成33.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6%,在南方区域各省交易机构中率先实现100%消费绿电绿证。贵州电网继续保持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2日,海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印发《海南电力市场零售交易实施细则》的通知,为加强和规范海南电力零售市场交易管理,维护零售市场秩序,保护各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电力零售市场健康发展,海南电力交易中心结合零售市场运行实际修订形成了《海南电力市场零售交易实施细则
一、市场成员情况截至2025年4月底,内蒙古电力多边市场主体数量达到3459家,其中发电企业579家,电力用户2758家,售电公司122家。发电企业中,火电企业69家,风电企业221家,光伏企业260家,一体化项目2家,13家独立储能,13家六类市场化项目;发电企业参与市场容量:火电4047.5万千瓦,风电2851.826万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六大发电集团一季度报告日前陆续披露,国家能源集团在利润规模与资产扩张方面延续领跑优势;国家电投凭借持续增长动能,营收排名上升1个位次;华能集团喜迎“开门红”,利润总额排在第2。2025年一季度,国家电投营业收入超越华能集团,跻身六大发电集团第二位。营业总收入营业总收入
4月,甘肃省完成发电量189.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32%。1-4月,全省完成发电量791.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4%。4月,甘肃省全社会用电量141.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7%。1-4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92.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3%。一、全省全社会用电情况1.分产业用电4月,第一产业用电量1.36亿千瓦
科环集团国能水务河北地区电厂水岛项目建安工程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科环集团国能水务河北地区电厂水岛项目建安工程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204167,招标人为国能水务环保有限公司,项目单位为:国能水务环保有限公司,资金来源为自筹。招标代理机构为国家能源
四川公司(四川能源)江油热电公司#31、#32机组汽轮机通流改造EPC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四川公司(四川能源)江油热电公司#31、#32机组汽轮机通流改造EPC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504232,招标人为国能江油热电有限公司,项目单位为:国能江油热电有限公司,资金
国电电力胜利电厂2×660MW供热改造EPC项目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国电电力胜利电厂2×660MW供热改造EPC项目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004259,招标人为国能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项目单位为:国能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资金来源为自筹。招标代理机构为国家能源集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日前,粤电力A披露2025年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05.7亿元,同比下降17.3%;归母净利润亏损3.83亿元,同比下降403.2%。
人工智能加速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实践与思考——以华为数字解决方案为例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当前,人工智能(AI)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深刻改变着各行各业的运作方式。在能源电力行业,随着通用算力的飞速发展、算法模型的不断进化和行业数据的不断积累,AI技术的应用已深入到多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日前,晋控电力公告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0.06亿元,同比下降13.22%;归母净利润6072.3万元,同比增长111.95%。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深圳能源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7.8亿元,同比增长1.78%;归母净利润13.52亿元,同比增长22.31%。
在“双碳”目标与新能源革命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电力系统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当风电、光伏装机占比突破35%,传统电网的调度瓶颈与新能源消纳矛盾日益尖锐,一种名为“虚拟电厂”的新型电力组织模式正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落地。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将突破5000万千瓦,
近日,国能日新自研「旷冥」大模型完成了自正式发布以来的首次迭代升级,迎来了「旷冥」2.0版本。本次升级,除了对模型稳定性和整体性能进行优化,更是在技术层面全效升级。首先在大模型技术方面,创新采用了多维度patching注意力机制架构,并显式嵌入了平流、对流方程,构建物理驱动的深度神经网络模
136号文(《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和394号文(《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犹如两道耀眼的闪电划破夜空,照亮了新能源全面入市的道路,吹响了新能源市场化改革的号角,标志着新能源电价机制从“计划电”向“市场电”迈出了最关键的两步,预示
近日,重庆市经信委公开征求对《2025年重庆市电力需求响应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参与主体包括电网企业和电网企业经营区范围内的电力用户、虚拟电厂,按照本方案开展需求响应、削峰移峰。其中,电力用户自愿选择参与需求响应、削峰移峰,进行用户注册与响应能力申报,签订和履行协议;准确提
近日,国能日新自研「旷冥」大模型完成了自正式发布以来的首次迭代升级,迎来了「旷冥」2.0版本。本次升级,除了对模型稳定性和整体性能进行优化,更是在技术层面全效升级。首先在大模型技术方面,创新采用了多维度patching注意力机制架构,并显式嵌入了平流、对流方程,构建物理驱动的深度神经网络模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下文简称《规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对调频、备用等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需要通过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电网调节能力,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与高效。《规则》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4月20日,新疆办市场监管处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新疆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部分条款修订稿》意见的通知。关于公开征求《新疆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部分条款修订稿》意见的通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重要精神,进一步规范新疆电力中长期市场运营管理,维护市场经营
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公司推动构建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促进能源电力资源和相关要素市场化配置,助力畅通国内大循环,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下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加快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快全国统
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正崛起成为我国电力系统的主力电源。2025年以来,新能源全面入市步伐加快,灵活调节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也纷纷入市,电力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电力市场步入“3.0”全新时代!2025年4月24日-25日,由中关村华电能源电力产业联盟、
新型电力体制改革浪潮翻涌,市场形势复杂多变。面对挑战,国家电投集团河南公司持续深化改革,扎实开展“一分钱”提质增效专项工作,从“五个强化”全面发力,一季度同比增利1.52亿元。强化市场营销。面对省内电力需求疲软、全产业电价下调的严峻挑战,河南公司积极求变,深化国家电投集团“113”营销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积极推动虚拟电厂因地制宜发展,针对省级、地市级电力调节需要,培育不同特点的虚拟电厂主体,完善虚拟电厂发展体系。此前,多地已针对虚拟电厂建设和运营开展了积极探索。为了解当前虚拟电厂建设情况,中能传媒记者
在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战略指引下,2024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委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纲领性政策和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加强电网调峰储能、智能化调度、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等各电力关键环节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统筹发挥源网荷储各类调节资源作用,加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