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因此,数字经济下,数据中心的能源供应优化方案将成为焦点。一方面要降低负荷侧数据中心本身能耗,另一方面要多使用绿电。在夏热冬暖、经济发达地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更加适用于数字中心。同时,对于数据中心能源供应的顶层设计,应发挥好综合能源系统的潜力。
(来源:微信公众号 中国能源报 ID:cnenergy 作者:王永真 高峰 张靖)
“云大物移智链”趋势下的数据中心能耗将快速增长
2019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针对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集体学习,并肯定了区块链技术在经济发展和产业创新中的重要地位。事实上,区块链同“云大物移智”、5G技术一并,将与实体经济不断深度融合,是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发展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的重要支撑。而借助“去中心化”和“分布式账本”的理念,区块链能够被各行各业应用于解决“数字经济”下数据管理与交易的诚信问题,将助推“数字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而“云大物移智链”技术在金融、物流、能源、交通、公益、教育、版权和保险等行业的广泛应用,也存在诸如存储空间有限、处理数据量剧增导致能耗升高等问题。数据中心作为“云大物移智链”技术的主要运营载体,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在存放海量数据的同时,也为网络计算提供必要的管理与计算。
数据中心在支撑“云大物移智链”技术改造能源系统的同时,全年保持不间断运行,其能耗强度很高。作为能源行业解决方案从业者,除了关注区块链对能源系统的改造外,也需要从能源消费与供应视角关注区块链能耗需求的发展趋势,以及何种能源系统可支撑数据中心因应用区块链而带来的能源消耗。
近十年来,在数字化浪潮下,数字经济的发展对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高性能计算和存储、高速无损网络等技术的研发,提出了更高要求,数据中心的数量和能耗也持续快速增长。《全国数据中心应用发展指引2018》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在用数据中心的机架总规模达166万架,比2016年增长了33.4%。超大型数据中心共计36个,机架规模达到28.3万架;大型数据中心共计166个,机架规模达到54.5万架;《点亮绿色云端:中国数据中心能耗与可再生能源使用潜力研究》显示,2018年我国数据中心总用电量约160 TWh,比上海市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还多,已占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的2.4%。
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去中心化、分布式账本的区块链被很多人认为是打破信息孤岛、降低数据管理成本,进而改变商业生态的未来技术。随着信息系统冗余度的增加,数据中心的存储和交易量也将随之增长,相应的能耗将不断提高。据统计,区块链1.0的比特币模式,单个交易数据量虽仅为250b,单次存储、交易能耗却高达652 kWh。据预测,2023年我国产生的数据量或达10ZB,假设部分数据要应用“区块链技术”上链存储与交易,粗略估计,如前述1/220比例的数据量通过数据指纹的形式上链,那么,2023年中国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将新增能耗约536 TWh,将占到2023年我国电力预测消费的5.8%,是届时区块链技术未实现规模应用下的数据中心预测能耗的2倍左右,此时数据中心的总能耗将占到2023年全社会电力消费的8.8%。实际上,2010年,信息通讯技术领域消耗的能源已经占据了德国总能耗的11%。总的来说,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正处于“互联网+”带动的数字经济加速发展期,特别是区块链的应用,我国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也必将越来越突出。因此,需要重视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寻找合理的低成本、可持续的数据中心能源供应解决方案。
现有数据中心能源供应与消费存优化空间
数据中心一般由所在地电网或专用的发电设施提供电能,且多基于燃煤发电模式。电能主要用于IT系统及设备、空调散热系统、照明设备等三个部分。据《全国数据中心应用发展指引2018》报告,全国在用超大型数据中心平均PUE为1.63,大型数据中心平均PUE为1.54。
传统的数据中心有四大用能特征。
一是能耗强度高。数据中心机架的额定负荷在2 kW到8 kW之间,一个大型数据中心的机架数量可达3000个以上。数据机房单位面积能耗约为800-1000 W/㎡,能耗成本也是数据中心运行成本的主要部分。
二是冷负荷需求较大。机架主机消耗的电能95%以上变成了热能,加上其它建筑冷负荷,为了保障主机的安全运行,需要大量的冷能来维持数据中心的恒温恒湿环境,数据中心的热(冷)电比往往在1左右,甚至大于1。
三是供能可靠性要求高。数据中心几乎需要全年不间断运行,对电能、冷能供应的安全性要求极高,一般需要2路以上市电供应以及大量不间断电源做备用。
四是用能负荷及热电比稳定。数据中心能量一般用于较为恒定的计算量及空调系统,表现出全年及典型日较为稳定的负荷特征,同时空调冷负荷能耗与其他电力的能耗之比恒定。
在燃煤发电供应模式下,数据中心的高速发展导致能源极大消耗,增加数据中心运行成本的同时,也产生大量污染物。如,2018年全国数据中心使用火电约为117 TWh,造成SO2排放23436吨,NOx22264吨,CO29855万吨。
因此,数据中心的能源供应优化方案成为焦点。
一方面要降低负荷侧数据中心本身能耗。包括采用更节能的机架、服务器及机组运行策略和配电系统,空调散热系统能耗的优化,自然或免费冷源的使用。
另一方面要多使用源侧清洁、绿色的电力。我国贵州“数字经济”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也离不开其“凉爽、多水”的生态环境和能源资源优势,给数据中心的布置创造了天然的优良条件。
原因之一是贵州全年气温适中,夏季较为凉爽,喀斯特地貌丰富,可以降低数据中心的空调能耗和成本。
原因之二是丰富的水力资源以及较低的水电成本,降低了数据中心的耗电成本,为大数据及其相关企业的发展降低了运营成本。而对于在北方需要供暖的地区,可采取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数据中心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
天然气适用于为夏热冬暖、经济发达地区数据中心供能
位于夏热冬暖地区的广东省,是我国未来城市发展、数字经济发展的先行区,社会发展程度高,能源需求大且能源资源禀赋不足。
但相对于贵州,广东省,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大数据产业则没有上述“凉爽、多水”和“低成本绿电”的比较优势,且粤港澳大湾区地处夏热冬暖地区,能源供给对外依存度极高。这会导致数据中心的空调负荷、PUE值、运营电力成本都较高。
同时,不同于贵州,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指数高、城市化发展程度高,数据中心周边也存在大量的工业、办公及居民用能负荷刚需。同时此类经济发达地区往往也是“数字经济”规模比较靠前的区域。如继续按照原有数据中心市电供应方式,粤港澳大湾区数据中心的电力供应将会越来越紧张。
进而,构建匹配夏热冬暖负荷特性、计及数据中心用能特征的园区能源供应系统,也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综合能源系统就是通过能源的梯级利用、综合利用、耦合互补和互联互济等方式,实现区域用户能量的高效、清洁、经济和可靠供应。从综合能源系统效率来讲,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效率高,特别适合热电比稳定且适中的数据中心的负荷特征。
进而,应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构建基于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匹配资源和负荷特征的数据中心综合能源系统。
相较于传统的电力分供系统,构建的数据中心综合能源能源系统具备七大特点:
一是系统就近布置,采用天然气发电,余电可上网,是电力供应紧张、电网容量不足区域新建用电强度极高数据中心的优选方案。
二是系统分布式就近布置,可孤网运行,能源供应可靠性高,可提高数据中心能源供应抗风险能力,符合数据中心用能的可靠性要求。
三是能量梯级利用,既发电又供冷,且系统输出热电比与数据中心负荷热电比较匹配,供需之间损失小,系统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可达70%以上,符合区域发展的高效原则。
四是系统运行清洁环保,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年碳排放以及污染物较煤电分供排放低,符合区域清洁发展的环保倡议。
五是与煤电以及绿电分供系统相比,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投资虽高,但年运行费用低,保证了有效的投资回报率,降低了数据中心的运行成本,具备经济可行性。
六是系统运行灵活,可作为电网的调峰电源,并可设置储冷、储电等单元,结合当地分时、梯级电价以及天然气成本进行灵活运行。
七是具备良好的扩展互动功能,可与周边用能单元集成,共筑能源互联网生态,实现区域能源参与者的友好互动、多方共赢。
▲基于天然气联供的数据中心综合能源系统供能示意图
因此,如上图所示,当地数据中心能源系统基于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并引入原动机烟气余热回收有机朗肯热功循环和低品位热能利用的地源热泵系统,与电网供电和电压缩制冷相结合,构建天然气多能互补冷热电综合能源系统,将有力支撑数据中心及其周边区域的冷、热、电需求,保证综合能源系统较好的能量、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用综合能源系统做好数据中心能源供应“顶层设计”
实际上,虽然我国天然气大量依靠进口,但就国际天然气市场来看,天然气的资源端和供应端都是宽松的。自2016年以来,国家发布了相关政策鼓励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在数据中心的应用。如,上海腾讯青浦数据中心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供电量占整个数据中心供电量的39%,制冷量占到30%。但由于气价波动、气源供应、运行设计以及系统性规划的缺乏,以及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性能评价认识的不足,部分项目实际运行的效益也受到了一些争议,面临着气价波动、规划不合理导致设备利用率和系统经济效益低的问题。
因此,在数据中心规划前期,有必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基于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及绿色电力供应,打造天然气与绿色电力的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做好数据中心能源供应的“顶层规划”,才能有助于数据中心的高效、绿色、经济和可靠运行。将分布式能源系统提前纳入园区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规划,同时能源服务企业提前介入,有利于提升园区专业化高质量全生命周期的能源服务,提升园区环境品质和用户舒适度同时,对招商引资具促进作用。基于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打造面向数据中心及其园区的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的“顶层设计”。
在规划前期,做好相似负荷特征数据中心用能系统的案例调研,结合区域发展总规及控规(天然气管网、LNG门站和电网规划、绿电发展规划),从能的“量”和“质”视角,做好数据中心内部余热资源及其周边负荷特征、资源品质以及时空分布的辨识。在概念阶段,结合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余热回收系统、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及能源互联网的基本特征,基于网络耦合及启发式方法,统筹冷、热、电、气等能源供应设备的转化特性,架构满足计及数据中心及其周边能源负荷需求的能源供应拓扑。
在综合规划方面,确定数据中心用能的边界及约束条件。考虑灰色模型及能源价格,制定系统运行策略,基于能源枢纽规划方法,进行计及数据中心的综合能源系统的系统配置(容量及数量)、能量-经济-环境的多属性综合评价与比选,避免设备利用率低的问题。在场景刻画上,基于业主、政府、社会等多用户需求,基于区域供能短、中、长期规划及情景分析,设计考虑运营环境及用户感受的供能价格体制,刻画计及数据中心的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物理层、信息层和应用层的技术场景、建设模式和服务模式。
(作者均供职于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多家储能上市企业披露其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包括比亚迪、特斯拉、宁德时代、阳光电源、亿纬锂能、国轩高科、阿特斯阳光电力、远东股份、骆驼股份、平高电气、许继电气、鹏辉能源、科陆电子、南都电源、科士达、上能电气、通润装备、禾望电气、华宝新能、智光电气、同力日
据第一财经报道,受国际贸易摩擦中加征关税政策影响,算力中心建设成本显著攀升,服务器、冷却系统及电力设备等核心进口硬件面临价格波动、交付周期延长等挑战。近年来,我国"东数西算"战略持续推进算力设施自主化,明确要求扩大国产设备在数据中心的应用规模。双重因素驱动下,算力中心建设的国产化进
5月13日下午,伟明环保与中国移动温州分公司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中国移动温州分公司隆重举行。公司董事副总裁项奕豪、中国移动温州分公司副总经理王渊分别代表双方签约,项光明董事长、中国移动温州分公司总经理郑武积出席仪式并见证。本次战略合作,双方拟以温州龙湾垃圾处理项目周边区域为项目核心区
5月12日,中电联(北京)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专职副理事长王抒祥出席会议并讲话。王抒祥指出,在电力行业数字化、智能化高速发展的全新形势下,中电联党委作出成立中电联(北京)数智科技有限公司的决定恰逢其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数智科技公司要充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5月13日,以“让数字世界坚定运行”为主题的2025全球数据中心产业论坛在沙漠之城迪拜隆重召开。论坛期间,在阿里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支持下,华为联合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数据中心锂离子电池安全应用白皮书》,白皮书从七大维度全方位、系统性阐述如何提
今年春节期间,AI大模型DeepSeek的横空出世不知不觉搅动了长假归来的上班族的心情。往年这个时候,很多人仍然会在反复咀嚼乡情的余韵悠长,抑或谈论春晚的精彩桥段。(来源:电联新媒作者:管永生)而今年DeepSeek强势“置顶”春节期间的关键词排行榜,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社交硬通货”。不仅让刚复工的
5月13日,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申报材料提交截止时间为2025年5月23日。全文如下: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沈抚示范区产业创新局:为加快推广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加强重点
5月12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申报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此次申报范围包含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技术、用能低碳转型技术、工业减碳技术、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技术、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技术、高效节能装备五类,所申报技术装备已有成熟应用案例,
在碳中和背景下,解决算力增长带来的能耗和碳排放问题变得尤为迫切。随着全球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趋势进一步加深,尤其在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带动下,算力已成为最受重视的战略性生产力,市场需求快速攀升,预计未来五年内全球算力规模年均增速将超过50%。同时,由于算力产生于数据中心的运行,
在全球能源转型及“双碳”战略推动下,我国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迅猛增长,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储能行业电力储能装机累计规模突破百吉瓦大关,达到137GW。然而,安全事故频发成为行业痛点;据相关统计,2024年全球储能电站火灾事故超80起,其中热失控占主因的75%。传统储能温控系统存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8日,上海市长宁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对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117号“关于加强上海长宁区虚拟电厂在碳达峰进程中的引领作用的建议”提案的答复。文件明确,长宁区将积极推动虚拟电厂参与市场试点工作,一是针对目前上海商业建筑虚拟电厂“柔性调控、精准响应”特点不够突出的
电氢协同的价值是通过电能与氢能的深度耦合,构建电为主体、氢为纽带的新型能源体系,促进新能源消纳,支撑电力系统灵活性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对需要进一步深度脱碳的各用能体系的渗透。——国网上海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春雁4月23日,由北极星电力网联合北京碳中和学会共同主办的“2025第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团队牵头研制的海上风电制储氢系统实海试验在三亚崖州湾近海试验场顺利开展。本次海试是国内首次针对自主研制的海上风电制储氢系统开展长达720小时的连续、长时实海测试。海试期间,试验船舶遭遇罕见大风浪天气,海面波高超过4级,风力超过6级,船舶倾
智能充电桩连接着铺有光伏板的停车棚,每个充电桩由智能系统控制优先使用光伏电……在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工作的李政辉惊喜地发现,单位附近最近安装了6台配备光伏停车棚的充电桩。“这种充电桩实现电力自发自用,扫码就能启动,充电更高效。”李政辉说,以前在西宁开新能源车最头疼的就是充电问题,许
新型电力系统形态量化推演方法的总体框架与功能设计来源:中国电力作者:李健,张钧,韩新阳,靳晓凌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192引用本文Cited李健,张钧,韩新阳,等.新型电力系统形态量化推演方法的总体框架与功能设计[J].中国电力,2025,58(3):1-7,97.LIJian,ZHANGJun,HANXinyang,etal.Overallfram
近日,清源科技受邀参加“容领世界·继创未来”松下电子部品(江门)有限公司合作伙伴大会,并荣膺2024年度节能贡献大奖。三度携手树立行业标杆清源科技与松下江门展开深度合作,三度携手完成光伏项目建设:一期3.357MW分布式光伏项目、二期582.4KW光伏扩建项目以及光储一体化项目(4MW/8MWh)。这些项目
风电智慧运营荣誉3月18日,2024“北极星杯”风电影响力企业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大会公布了2024年度“北极星杯”风电影响力企业评选结果,国能日新凭借在“AI+新能源”的出色表现和多项科技创新成果,斩获“风电影响力智慧风场运营商”荣誉。2024年,全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7982万千瓦,同比增长6%,从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昆仑互联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怀平围绕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新型储能技术等话题,积极建言献策。刘怀平提出,钢铁行业需从单一能耗管理迈向系统性能源重构,新型储能的调节能力或是破局关键。行业应与新型储能深度协同,构建以绿电为核心、多元储能为支撑的新
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牵头申报的3项2024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批立项,这是该公司首次在同一年度新增3项牵头国重项目,数量居国网系统第一。今年的另外3项,还包括国家重大专项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项。这些成果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推动行业发展、保障能源供应的关键力量
来源:《中国电力》2025年第1期引文:鲁玲,苑涛,杨波,等.计及?效率和多重不确定性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双层优化[J].中国电力,2025,58(1):128-140.编者按为了推动可再生能源持续发展,助力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如期实现“双碳”目标任务,须加快构建完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energysystem,IES)。多能
2024年,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在政策的引领和推动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众多政策从不同维度为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推动着产业在多方面不断前行与变革。(来源:微信公众号“IESPlaza综合能源服务网”)一、国家层面1、宏观战略引导类宏观战略引导类政策从顶层设计出发,明确了综合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24日,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其中指出,当前公司已在发电侧、电网侧、用电侧、微网储能以及氢能等领域进行布局,拥有全系列、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2025年大力拓展国际市场将成为重要任务。在新能源方面,公司携全新一代S3-EStation2.0智慧液
近日,双登成功中标某头部互联网企业数据中心高倍率锂电项目。这是国内数据中心储能首批大规模招标锂电项目,双登凭借长期技术积累与市场验证,成为唯一中标厂商,持续巩固了在数据中心储能电池领域的全球领先优势。中标项目采用数据中心高倍率磷酸铁锂电池储能解决方案,具有高安全性、高功率密度、运
数据中心用锂电池正在崛起成为新的市场增量。近日,宁德时代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数据中心及配储需求较大将成为未来优质的增量市场,大型项目带动的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出货也将快速增长。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热潮,带动了云计算、大模型、AI智能体的发展,相应的对于算力需求也越来越高,根据市场
3月14日,宁德时代披露2024年度财报。电池销量进一步增长了近两成,但却罕见的出现了增利不增收的现象。增利不增收?毛利润在上升在2024年报告期内,宁德时代实现净利润507.45亿元,同比增长15.01%,但其营收却罕见下降了9.7%,为3620.13亿元。从销量来看,宁德时代全年实现电池销量475GWh,同比增长21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21日,工信部印发《关于组织开展算力强基揭榜行动的通知》,包含21项揭榜任务,其中算力电力协同应用任务提出,基于新能源、新型储能系统开展算力负荷与电力系统的协同优化,实现精准、动态、实时的能源调度与交易,实现算力与电力等能源的深度协同。企业绿色计算碳感知平台则提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12日,广东深圳市光明区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印发《深圳市光明区支持新型储能产业加快发展扶持计划操作规程》的通知。文件明确支持对象、方式、标准和项目申报条件包括:接入虚拟电厂奖励的支持对象、方式、标准和具体申报条件(《若干措施》第十一条)(一)虚拟电厂资源聚合平
近年来,全球能源革命与产业竞争格局的剧变,迫使传统制造业巨头加速转型。松下,这家被商学院与MBA奉为经典案例百年企业,也无法幸免。近日,松下控股公司表示,计划通过调整人员结构并削减低增长潜力业务的固定成本,推动公司转型,重点布局更具盈利潜力的领域,如为人工智能(AI)数据中心提供支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21日晚,云赛智联公告称,将对松江大数据计算中心(二期)项目追加投资7787万元,同时将通过储能手段化解电力成本上涨的压力。据悉,2023年5月,云赛智联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科技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取得数据中心建设第四批能耗指标18.3MW投资建设松江大数据计算中心(二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无锡方盛换热器股份有限公司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回答公司在储能领域的布局情况和订单获取情况。方盛股份表示,公司在储能领域的产品主要有液冷下壳体和PCS水冷系统,已通过多家单位认证并批量交付。公司2024年储能订单整体显著增长,随着市场开发力度加大,该领域销售收入会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4日,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提出重点聚集新能源(电动新能源汽车及其相关配套设备、光伏及储能等)、5G及数据中心(AI、通讯)、互联网-物联网(模组)三大爆发性行业;通过战略性布局汽车电子、数据中心、储能、光伏、工业控制、物联网、模块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6日下午,国家数据局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快推进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情况。国家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沈竹林,国家数据局数字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司司长杜巍,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赵志丹,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孙姬,国家数据局数字科技和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4日,隐功科技在其官方平台宣布完成近亿元级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IDG资本领投,襄禾资本及地方国有资本联合跟投,老股东光速光合持续加码。目前,隐功科技已成功开发高比能(隐峰)、高功率(隐速)、高安全(隐护)三个系列的钠电池电芯,广泛应用于3C产品、两轮车、电动工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