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来源:中国电力报发电报道 ID:zhongguodianlibao 作者:朱法华)
2013年1月有4次雾霾笼罩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都被雾霾笼罩,随着“大气十条”、“打赢蓝天保卫战”等政策的实施,大气环境逐年好转。但2020年的1月下旬在疫情期间,雾霾再次袭击京津冀地区,引起人们广泛思考。每次雾霾来袭,很多人都会想到电力行业对雾霾的贡献,因为电力行业消耗了全国46.5%的煤炭。
电力行业常规污染物大幅下降
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190012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容量114408万千瓦,火电发电量49249亿千瓦时,比未实施超低排放的2013年增长16%,但2018年全国火电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比2013年分别下降了86%、87%、88%,为常规大气污染物的总量减排做出了重要贡献,得到广泛认可。
根据华东地区3个火电大省99台各种容量等级的超低排放煤电机组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数据的统计,烟尘介于1~5毫克每立方米,平均2毫克每立方米,二氧化硫介于8~24毫克每立方米,平均16毫克每立方米,氮氧化物介于22~44毫克每立方米,平均33毫克每立方米,单位发电量的污染物当量数小于燃气电厂。
我国煤电发电量约占火电发电量的91%,美国煤电发电量约占火电发电量的50%(其余为燃气发电),在这种情况下,2015年以后我国单位火电发电量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即排放绩效全面低于美国,进一步说明我国燃煤电厂的低排放。
据生态环境部公布,截至2019年底,全国实现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约8.9亿千瓦。中国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与管理水平已处于世界先进行列,大幅削减了常规大气污染物排放,对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凝结颗粒物排放世界领先
燃煤电厂排放的一次颗粒物实质上包括可过滤颗粒物 (FPM) 与可凝结颗粒物 (CPM) , 目前我国燃煤电厂排放标准中的烟尘实际为FPM。美国环境署(EPA)对CPM的定义为:该物质在烟道温度状况下在采样位置为气态, 离开烟道后在环境状况下降温数秒内凝结成为液态或固态, 该类物质通常以冷凝核的形式存在, 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1μm, 属于微细颗粒物。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尚无任何国家出台燃煤电厂的可凝结颗粒物排放标准。
为了弄清超低排放后燃煤电厂烟气中可凝结颗粒物的排放,清华大学、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对京津冀地区的14座燃煤电厂烟气中的CPM按照美国EPA规定的标准方法(Method 202)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4座燃煤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入口的CPM平均值为13.38毫克每立方米,脱硫出口为6.68毫克每立方米,对外排放的平均值为5.62毫克每立方米。没有发现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大量产生CPM的现象,相反湿法脱硫对CPM有一定的脱除效果,平均脱除效率为50%。
通过整理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对上海、陕西、山西、新疆、浙江等13台超低排放燃煤机组CPM的监测结果,平均值为10.20毫克每立方米,最大值为19.86毫克每立方米。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邓建国等人对国内5座超低排放电厂可凝结颗粒物的测试,结果表明均小于2毫克每立方米。
美国EPA公布的188台锅炉烟气中CPM的排放数据平均值为18.61毫克每立方米,最大值为197.43毫克每立方米,在CPM的成分中无机组分占82.46%,有机组分占17.54%。可见,不论是京津冀地区还是全国,中国燃煤电厂可凝结颗粒物的排放水平均是世界领先的,京津冀地区14座电厂烟气中CPM平均值仅是美国相应平均值的30.2%。
燃煤电厂的烟气治理技术国际公认
中国是发展中大国,燃煤电厂的烟气治理技术经历了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跨越式发展的过程,吸收了全世界烟气治理的经验,自主研发出世界领先的治理技术与工艺路线,如在国外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出高效的pH值分区脱硫技术 (包括单塔双pH值、双塔双pH值、单塔双区等)和复合塔技术(包括旋汇耦合、沸腾泡沫、旋流鼓泡、双托盘、湍流管栅等),不仅将脱硫效率从原来的95%提高到99.7%以上,更为重要的是在抑制可凝结颗粒物生成的同时,高效脱除可凝结颗粒物。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对山西某电厂的旋汇耦合湿法脱硫系统的测试表明,旋汇耦合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对可凝结颗粒物中的主要成分三氧化硫的脱除效率高达87%。
大量的测试结果表明,用于超低排放的干式电除尘、湿法脱硫、湿式电除尘等对CPM都有一定的脱除效果,与早期的烟气治理技术相比,CPM的综合脱除效果可提高90%以上。近年来,我国燃煤电厂的超低排放技术及产品不仅在国内得到广泛使用,而且出口美国、德国、日本、土耳其、印度等40多个国家,推动了清洁煤电技术的全球应用。不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建燃煤电厂采用中国的烟气治理技术,而且欧美等发达国家燃煤电厂的改造也采用中国的烟气治理技术,且普遍采用湿烟气排放。
湿烟气排放是污染物低排放的通行做法
世界各国燃煤电厂普遍采用湿法脱硫,湿法脱硫后均是湿烟气,是否需对湿烟气进行加热排放,主要取决于污染物排放及景观要求。众所周知,干烟气抬升高度大,有利于大气污染物在更大范围内扩散,因此在没有进行烟气脱硝时,由于烟气中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高、排放总量大,湿烟气排放会造成氮氧化物地面浓度超标,必须对湿烟气进行加热后排放,这就是为什么早期的湿法脱硫都增加了烟气加热装置,为减少能源消耗,用原烟气加热脱硫后的净烟气,俗称GGH(Gas Gas Heater)。
安装烟气脱硝装置后,烟气中氮氧化物排放大幅下降,不需要借助烟气抬升来对氮氧化物进行稀释扩散,因此不需要对烟气进行加热,在烟气安装烟气脱硝装置的同时取消湿法脱硫系统中的GGH,这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如美国的燃煤电厂在安装烟气脱硝装置后,一般都取消湿法脱硫系统的GGH。德国在安装脱硝装置后,一般将处理后的烟气通过冷却塔排放,我国的河北三河电厂、江苏徐州电厂等数十座电厂也采用了该种方法,即超低排放后的烟气通过冷却塔排放。实践证明取消GGH后,湿烟气通过烟囱或冷却塔排放都没有引起局地污染物地面浓度超标,相反由于取消了GGH,脱硫系统故障率与能耗明显下降,在节能的同时,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只有所有污染物都低的烟气才能采取湿烟气排放,否则必然会引起某种或某些污染物局地浓度超标,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不可能获得批复。
湿烟气“消白”减少污染物是得不偿失
尽管中国燃煤电厂烟气中CPM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京津冀地区燃煤电厂烟气中CPM的排放平均值为5.62毫克每立方米,仅是美国相应平均值的30.2%,但依然有人将其与超低排放限值中的烟尘排放限值10毫克每立方米相比较,以说明深度治理CPM的必要性,如果这么容易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深度治理也太简单、太容易了。治理必须明确治理对象、排放标准、可行技术及实施环境效果,事实上现在有些地方政府除了要求燃煤电厂消除白色烟羽的视觉污染外,对治理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效果等是一无所知。
依法决策应是各级政府必须遵守的准绳,《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九条明确规定:“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以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为依据”。因此,是否进行烟气“消白”,应至少弄清烟气“消白”污染物的减排效果、对环境的改善效果、经济投入与运行费用、技术可行性及运行可靠性与稳定性等相关问题。
即使全国燃煤电厂烟气中CPM的平均排放水平按10毫克每立方米考虑,全国燃煤电厂每年排放的CPM总量大约只有12万吨,占全国PM2.5的总量不及1%,因此即使燃煤电厂的CPM实现零排放,区域性雾霾也不会有所改善。针对具体的电厂而言,无论通过什么样的大气模式,10毫克每立方米的CPM排放对地面PM2.5的影响都是微不足道的。可见,对于排放白色烟羽的超低排放电厂进行烟气“消白”对大气环境改善毫无意义。
烟气“消白”可以采用直接加热或者烟气冷凝再加热的方式,直接加热不减少任何污染物的排放,相反由于烟气加热增加能源消耗,反而增加污染物排放。烟气冷凝再加热,冷凝过程中会有部分CPM溶入冷凝水中而脱除,但由于总的CPM排放浓度很低,即使较高的脱除效率,脱除的总量依然很小。烟气加热及烟气“消白”过程中的阻力增加一般会提高供电煤耗1-3克每千瓦时。即使在超低排放条件下,也会使相应排放的总PM2.5浓度提高0.6-1.8毫克每立方米。多个实施烟气“消白”的燃煤电厂测试结果表明,超低排放后燃煤电厂的烟气“消白”,边际成本很高,得不偿失。
烟气“消白”单位千瓦的投资一般在70元左右,全国燃煤电厂进行烟气“消白”约需700亿元,每年的运行费用大约在200亿元左右,另外每年还会增加标煤消耗400-1200万吨。
根据多个完成烟气“消白”的电厂调研,烟气“消白”治理工艺和设备稳定性差,且对生产设备和系统造成多方面影响。如采用浆液冷凝技术存在影响脱硫系统水平衡问题、换热器易冲刷磨损造成泄漏问题、泄漏后消除故障难度大工期长问题,影响脱硫系统设备正常运行进而影响脱硫效率问题等,采用管式烟气换热器时,存在管束磨损、积灰、腐蚀等问题。
可见,烟气直接加热“消白”增加大气污染物排放,烟气冷凝再加热“消白”,基本不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但投资与运行费用均不低,治理的边际成本太高,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真是劳民伤财。
需要强调的是,个别三氧化硫排放浓度较高,在晴天烟气呈现蓝色的电厂,烟气是应该深度治理的,如河北某电厂的“蓝色烟羽”治理,要求治理后三氧化硫排放浓度小于5毫克每立方米,其环境效果就较为明显。
点赞生态环境部
生态环境部在委托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等单位对多个电厂进行现场实测、综合评估的基础上,收集了国内所有权威单位对超低排放电厂非常规污染物的监测结果,通过多次论证,以监测结果和实际调研结果为依据,进行环境、经济、技术综合决策,勇于担当,在生态环境部牵头印发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中明确规定:对稳定达到超低排放要求的电厂,不得强制要求治理“白色烟羽”。值得点赞。
毫无疑问,这一“行动方案”严重影响了“白色烟羽”治理企业的经济效益,召来一些人的非议,不足为怪。期待地方各级政府能够按照“行动方案”的要求,推行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而不能病急乱投医,受骗上当,让燃煤电厂无故买单。更希望有能力的地方政府,委托国内外权威单位深入系统地研究,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要求,以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为依据,进行科学地综合决策。
综上所述,中国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全面领先,烟气超低排放技术、CPM抑制与脱除技术国际公认,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清洁煤电供应体系,为雾霾治理做出了重要贡献。湿烟气排放是污染物低排放的通行做法,湿烟气“消白”减少污染物排放得不偿失、劳民伤财,生态环境部明确“对稳定达到超低排放要求的电厂,不得强制要求治理‘白色烟羽’”是有担当的科学决策。燃煤电厂应继续努力,保障烟气治理系统高效、安全、稳定运行,为大气环境改善持续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简介
朱法华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院长,国家环境保护大气物理模拟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级高工,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从事电力环保工作30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系统介绍了有色烟羽的定义及不同有色烟羽的成因,有色烟羽的治理应依据其成因及环境、政策需求进行针对性治理。
禧德工艺是中晶环境继福斯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协同治理技术后,研发的又一新技术。该技术是利用中晶环境自主研发的M系列脱硫脱硝剂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治理并且对VOCs、二噁英、汞、氟等多种污染物可协同治理的综合烟气治理技术。
随着国内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工作的基本完成,湿法脱硫后的有色烟羽现象开始成为深度治理的重点。经过国内外研究和实践证明,湿法脱硫对烟气中SO2氧化产生的SO3的吸收效率极为有限,烟囱排放的SO3/硫酸气溶胶是产生蓝色烟羽的主要原因,也是产生严重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张家港市艾尔环保有限公司是国
朱法华,孙尊强,申智勇.超低排放燃煤电厂有色烟羽成因及治理技术的经济与环境效益研究朱法华,孙尊强,申智勇.超低排放燃煤电厂有色烟羽成因及治理技术的经济与环境效益研究[J].中国电力,2019,52(8):1-7,25.ZHUFahua,SUNZunqiang,SHENZhiyong.Causeanalysisofcoloredsmokeplumeandrelatedstudiesoneconomi
我国的能源结构决定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然是我国最主要的一次能源。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中占比达66%,而我国煤炭消费总量占全球煤炭总量的50%。燃煤过程中产生大量的SO2,对环境危害巨大,是造成酸雨、土壤酸化及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国家出台政策,要求燃煤电厂进行“超低排放
摘要:为研究烟气“消白”工程的环境效益,采用RJ-SO3-M型便携式SO3分析仪对河北邯郸某电厂600MW机组烟气“消白”工程进行了现场测试,收集了烟气“消白”工程实施前后相近运行负荷、相近煤质、相同时间段的烟尘、SO2、NOx的连续监测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烟气“消白”工程中的冷却降温对FGD、WESP脱除S
紫朔环境,追梦蓝天。面对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安全环保检查以及去产能、调结构的新形势,淮北矿业集团紫朔环境公司始终践行“创新、绿色、成就、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技术强企,创新强企;坚定走绿色环保、相互成就、共享成果的发展之路。在方案设计、技术水平、项目实施及运维等方面全面升级,朝追梦
日前,随着6#7#烧结机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脱白系统成功对接投运,标志着日照钢铁完成了所有烧结机的超低排放改造,距离山东省钢企超低排放整改时间节点11月1日提前6个月。日照钢铁8台烧结机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脱白系统改造,集湿法脱硫、湿式电除尘、SCR脱硝、两降一升换热等技术于一体,总投资
2020年4月9日,中建材环保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中标信义光伏产业(安徽)控股有限公司芜湖光伏六期C、D线(2×1000t/d)玻璃窑炉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超低排放项目。此次中标的烟气超低排放项目采用中建材环保研究院自主研发的NDS脱硫(新型半干法脱硫)和SCR脱硝工艺,该工艺在高效脱硫、脱硝、除尘的同
对这次雾霾成因,有些“锅”电力行业、电力环保人不应该背。在全国人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特殊时期,有关春节期间雾霾天气形成原因的分析文章在新媒体平台大量传播。仔细一看,一些具有显著误导性的文章(论点)只是换了个标题老调重谈。这些文章发布是否合乎时宜,读者自有评判,但如果不正本
工厂停产、汽车停驶、餐饮停业,春节假期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各种生产生活排放大幅减少。然而,京津冀地区却多次出现严重雾霾天气。有观点认为是火电厂排放“白烟”所致,进而希望能够进行“消白”。究竟”白烟“是不是罪魁祸首?对此,一些业内人士给出了答案。成分以水雾为主不影响环境质量“白烟”就
项目概述敬业营口中板有限公司炼铁厂2#烧结机(180m)原配套有氧化镁湿法脱硫系统,根据国家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政策要求,烧结烟气需达到颗粒物≤10mg/m、SO≤35mg/m、NOx≤50mg/m的排放标准,经检测评估,原有系统在颗粒物、SO及NOx三项关键指标均无法满足新规要求。为此,企业决定实施烟气治理系统升级
日前,山西生态环境厅对国能山西河曲发电有限公司三期2×660MW煤电一体化扩建项目环评拟作出审批意见公示。国能山西河曲发电有限公司三期2×660MW煤电一体化扩建项位于忻州市河曲县西口镇,本次三期工程利用电厂二期工程北侧预留建设场地,建设2×660MW超超临界空冷凝气式汽轮发电机组,配套2×2100t/h
4月16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西北院(简称“西北院”)与三峡陆上新能源总部在呼和浩特成功签署三峡蒙能东胜热电近区(色连)4×1000MW扩建工程总承包项目(简称“东胜热电”)。西北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史东与三峡陆上新能源总部党委书记,三峡陆上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陈辉见证签约并致辞。
4月14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国能山西河曲发电有限公司三期2×660MW煤电一体化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详情如下:项目名称:国能山西河曲发电有限公司三期2×660MW煤电一体化扩建项目建设地点:忻州市河曲县建设单位:国能山西河曲发电有限公司环评机构: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拟批准日期:2025-04-1
3月21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受理了《国能铜陵电厂二期2×1000MW机组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名称:国能铜陵电厂二期2×1000MW机组工程建设地点:铜陵市义安区建设单位:国家能源集团安徽能源有限公司环评文件编制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项目投资:本项目由国家能源集团安
(吉林公司)长春二热退城进郊2X660MW煤电项目脱硫EP—煤电项目脱硫EP招标公告2.1招标编号:CWEME-202503CCERTLEP-W0012.2建设地点:德惠市米沙子镇永平村2.3建设规模:1320MW2.4建设工期:本项目计划2025年开工建设,2027年投产2.5设备名称:脱硫EP2.6数量:2套2.7技术规格:本工程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
浙江北高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于2024年10月完成恒力化纤生物质锅炉烟气综合治理项目,通过高温除尘-无尘高温SCR脱硝-湿法脱硫一体化技术,成功解决行业难题,为生物质能源清洁利用提供可复制的“中国方案”。该项目覆盖14台生物质热媒炉(含7台1400万大卡与7台1200万大卡热媒炉),经改造后尾气排放指标
项目编号:CCTC20250518招标方式:公开招标开标时间:2025年3月27日11:00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中煤伊犁2x66万千瓦热电联产工程脱硫系统EPC总承包,招标人为中煤伊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伊宁县分公司。该项目资金来源已落实,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委托中煤招标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招标代理机构”),就
1.引言2024年1月,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委研究发布了《关于推进实施焦化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推进实施炼焦行业的超低排放指标要求。GB16171.1-2024《炼焦化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在2024年12月发布,并且即将在2025年4月实施。继热电行业和钢铁行业后,炼焦行业势必成为下一个烟气“超低排放”治
日前,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云南省玉溪市太标钢铁有限公司烧结烟气深度治理及脱硫、脱硝项目节能报告的审查意见,原则同意该项目节能报告。该项目在云南省玉溪市太标钢铁有限公司120平方米烧结机现有机头干法电除尘、湿法脱硫环保系统基础上,建设烧结机烟气二级脱硫、深度湿法电除尘、脱硝
追风逐光拓链氢储——中国华电在青发展“换挡提速”初春的大美青海,乍暖还寒,但全省重点项目建设已按下全面开工的“快进键”。2月26日,由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全国规模最大、总投资最大、新能源占比最高、同批纳规基地项目获批速度最快的柴达木格尔木东沙漠基地电源项目开工;在格尔木昆仑经
近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25年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宣布了2024年度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士遴选名单,电科院集团首席科学家朱法华当选为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士。朱法华,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能源集团环保首席科学家,低碳智能燃煤发电与超净排放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
清晨,朝阳穿过电科院仙林院区低碳智能燃煤发电与超净排放全国重点实验室,为绿树掩映中的白色楼宇镀上了一层金辉。迎着朝晖,57岁的俄罗斯外籍院士朱法华带领他的团队,向着又一座世界级“高峰”登攀。“实验室瞄准‘化石能源开发与利用’领域‘燃煤发电’方向,聚焦燃煤发电‘低碳智能’与‘超净排放
全国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统筹规划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布局,建立和完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体系的重要支撑。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构建新型举国体制,组建国家实验室,分批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对实验室发展提出了新定位,要始终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
3月26日,申能安徽平山电厂二期工程(以下简称“平二工程”)会议室里人才济济。来自中国工程院的何多慧、薛禹胜、武强、余贻鑫4位院士及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朱法华和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等院校以及电力规划总院的12位专家学者就当前煤电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先进煤电的发展前景进行
“双碳”背景下煤电的机遇与挑战——访国家能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副总经理朱法华我国电力系统既面临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增加电力供应的需求,又面临为实现“双碳”目标持续减少碳排放的压力,一边是要面对缺煤可能带来的电力短缺等实际问题,另一边却是减煤的必由之路。在严控煤电和“双碳”目标的背景
11月17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发布关于征求团体标准《高温超净电袋复合除尘器(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详情如下: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
10月28日,江苏火电行业节能减排监控中心完成操作系统迁移、数据库替换等数据中台核心部件的升级改造,实现了火力发电主要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控的数据采集、模型运算、终端监测等全过程的国产化。自2006年开始,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指导下属企业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并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下称二十大报告)。二十大报告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
核心提示积极推进煤电“三改联动”是新时期煤电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支撑新能源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能源电力行业践行“双碳”目标的关键举措。本期内容聚焦近日召开的全国煤电“三改联动”典型案例和技术推介会,中国电力报记者五连发问,各级能源主管部门、各大发
根据4月25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的分析,一季度煤电企业持续大幅亏损,部分企业现金流异常紧张,大型发电集团有超过一半以上的煤电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推进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需要大量资金。在煤电企业资金吃紧的情
清洁低碳转型路径更加明确——“十四五”能源发展指标解读①从清洁低碳转型角度来看,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两个与“电”相关的发展指标值得关注。一是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目标:“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39%左右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