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2020年1月12日在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长 李国英作了安徽省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指出:2019年完成132万千瓦煤电机组节能升级改造,2020年将继续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推广清洁能源。
全文如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及中共安徽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饱满的爱国热情和奋进精神,稳中求进,攻坚克难,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着力推进五大发展行动计划,较好完成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进度符合预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预计,全省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6%,进出口总额增长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粮食总产达810.8亿斤,实现“十六连丰”。新增减税降费813.6亿元,财政收入增长6.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7%。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十三五”规划经济总量目标提前一年实现。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扎实开局。安徽正式成为长三角重要组成部分,并被赋予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和绿色发展样板区的战略使命。安徽行动计划全面展开,牵头组建G60科创走廊新能源等3个产业联盟和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联盟,合肥与沪苏浙9个城市实现地铁“一码通行”,长三角全部41个城市实现医保“一卡通”,与上海市实现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我省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
——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00家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4.7%,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8.8%。入选全国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家、居全国前列,海螺集团、铜陵有色首次双双跻身世界500强。合肥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人工智能和铜陵先进结构材料入列第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合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获批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不断显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日益增强。
——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取得新进展。7位科学家当选两院院士,人数为历年最多。8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1.7件,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全球率先达到48个量子比特的光与冷原子量子计算与模拟由中国科大实现,全国首块自主研制的8.5代超薄浮法玻璃基板在蚌埠下线,全国首次投产的自主研发动态随机存储芯片在合肥面世,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发的特种缓冲吸能材料成功应用于“嫦娥四号”,标志着我省原创性、首创性科技成果和产品获得重大突破。
——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预计9个贫困县摘帽、64个贫困村出列、40万贫困人口脱贫的年度目标全面完成,贫困发生率从上年的0.93%降至0.16%。重点领域风险得到有效防控。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全省PM 2.5平均浓度46微克/立方米,为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77.4%,提高1.9个百分点。长江流域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85%,为国家考核以来最好水平。
——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引江济淮工程全线推进。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改扩建启动实施。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合宁、合安、合芜高速公路改扩建实现八车道通行。合新、池黄、宣绩高铁及巢马、淮宿蚌城际铁路先行工程开工建设,商合杭高铁合肥以北段、郑阜高铁开通运营,我省成为全国第二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至此,安徽16个市全部迈入高铁时代!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增幅均居全国前列。城镇新增就业71.03万人,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5%以内。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23.11万套、基本建成13.74万套,“十三五”规划105万套棚户区改造任务提前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待遇实现统一。城乡统筹的民生事业不断发展,社会治理体系加快完善,全省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面落实中央“六稳”工作要求,经济保持稳定健康发展。面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出台实施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30条”等系列政策,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开展“四送一服”集中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2.7万个。实施“三比一增”专项行动,新登记注册企业33.9万家、增长15.2%,全省企业总数达145.9万家,创历史新高。推动金融精准服务实体经济,社会融资规模新增7011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11%。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7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5家,省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企业增加到5291家,其中新设立科创专板挂牌企业2043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增长14%,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6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以上。限额以上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28%,快递业务量突破15亿件。旅游总收入增长17.8%。启动实施稳投资十大重点工程包,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重点项目3185个、建成1540个。
(二)持续加强创新能力建设,“科创+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加快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创新主平台建设。能源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启动运行,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基本建成,离子医学中心加快建设。新组建“一室一中心”8家,新创建制造业创新中心9家。组织实施“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13项,开发省级新产品603个。深入实施新时代“江淮英才计划”,引进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50个。完善创新发展支撑体系,建成运行安徽创新馆,组建运行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科技融资担保覆盖所有县域。技术合同成交额稳定实现进大于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活跃度日益增强。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启动“高新基”全产业链项目建设,实施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新三年建设规划,启动第四批重大工程、重大专项建设。新能源汽车产量11.8万辆,占全国总产量的10%。“中国声谷”实现营业收入800亿元,增长23%。退出煤炭过剩产能165万吨。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1080项。中安煤化一体化项目建成投产。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5100台,新增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20个,“皖企登云”企业达5100家,传统产业智能化、网络化升级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新增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5个,与现代供应链相衔接的新型服务业不断生成。
(三)大力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整体效能不断提升。按照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规划纲要和安徽行动计划,着力扬皖所长,全面推进城乡区域、科创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等领域的一体化。建设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打通2条省际“断头路”,取消26个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合肥区域性航空枢纽和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建设付诸实施。成功举办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及系列活动,与沪苏浙签署13个合作协议,达成118个合作事项,其中5亿元以上产业类合作项目总投资1189亿元。
高质量推进“一圈五区”发展,全面推进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扩容升级合肥都市圈,加大对大别山革命老区和皖北地区振兴发展的支持,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转型升级,谋划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提升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生态和文化竞争力。在国家战略引领下,各展所长、区域联动的发展格局加快构建。
(四)扎实推进三大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进一步巩固。以大别山等革命老区、皖北地区和淮河行蓄洪区为重点,尽锐出战脱贫攻坚年度战役。全面排查并总体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突出问题,完成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和国家考核反馈等问题整改。建设特色产业扶贫园区3141个,实施到村产业扶贫项目2.24万个。帮扶4.27万贫困人口实现就业。全面启动淮河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完成174个庄台人居环境整治任务。全面完成“十三五”8.5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任务。已摘帽县后续帮扶和巩固提升措施得到加强。
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整治“散乱污”企业4549家,完成132万千瓦煤电机组节能升级改造。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超90%。巢湖综合治理成效明显,主要污染物浓度明显下降。扎实推进“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落实沿江“1515”岸线分级管控措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总体满足序时进度要求,国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现场会在马鞍山成功举办。
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深入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网贷在营机构数、存量业务规模分别下降90%和87%。压降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稳妥化解持牌金融机构风险、企业重大债务违约风险。依法打击非法集资。加强政府隐性债务动态监测,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政府债务风险继续下降。
(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呈现新局面。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稻渔综合种养157万亩,新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1390个。新增高标准农田380.8万亩。非洲猪瘟疫情得到有效防控,生猪稳产保供取得阶段性成效。启动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新增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3个、产值超50亿元农产品加工园区5个。优化升级农村电商,农村产品上行网络销售额536亿元、增长31.7%。秸秆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居全国领先水平。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村达93.7%、实现分红的村村均累计分红40.9万元。实施“三变”改革的村达52.8%、参改农户户均增收1100元。建成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812个,改造农村危房5.01万户,建成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2.5万公里。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农村水电供区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水电供区电网应急改造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68.2%。6个县(市)入选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面对近40年来最严重的伏秋冬连旱,制定实施有效措施,强化水资源供应和调度,确保了城乡居民饮水安全、规模养殖场供水安全、冬小麦等主要农作物的适时播种,最大限度降低了旱灾损失和影响。
(六)深度推进改革开放,发展动力活力持续增强。深化“放管服”改革,动态调整权责事项,省级行政权力事项、行政审批事项保持全国最少。省级政府透明度指数全国最高,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基本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82%个人事项实现全程网办。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互联网+监管”系统建成运行。完善和深化编制“周转池”制度,为教育、卫生领域统筹编制9万名。完成9户省属企业规范董事会建设,马钢集团与中国宝武战略重组顺利实现。实施民营经济上台阶行动计划,设立运行民营企业纾困救助基金。启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十大工程”,实施滁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完善河(湖)长制、林长制,全国首个林长制改革示范区落地我省。
全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合肥经开区综合保税区、铜陵(皖中南)保税物流中心(B型)、芜湖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建设,蚌埠港二类水运口岸实现对外开放。进口货物“两步申报”通关改革启动实施。芜湖、蚌埠至上海港口直达航线首次开通,芜湖港集装箱年吞吐量首次突破100万标箱。合肥中欧班列开行368列,发运列数和箱量分别增长102.2%和102.6%。皖港澳合作、对台工作、“侨梦苑”建设取得新进展。成功举办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首届世界显示产业大会、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在世界制造业大会上,我省共签约项目638个、投资总额7351亿元,分别增长46%和64%。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从国家层面赋予大会重要定位,必将引领安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跃上新台阶。
(七)切实加强民生建设,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启动实施安徽教育现代化2035。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537所,建成智慧学校2186所。启动本科教育“十大工程”和高峰学科建设计划,安徽艺术学院、马鞍山学院获批设立。高职扩招任务超额完成,90所职业院校入选国家“1+X”证书制度试点。新增技能人才33.15万人,我省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上首获金牌。加强援企稳岗和重点群体就业扶持,为2.04万户企业返还失业保险费33.42亿元。强化“三医”联动,37个县(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4个市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启动建设,“智医助理”推广到55个县(市、区),“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获批建设。中药配方颗粒“走出去”取得重大突破。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建成36个智慧养老试点,3个市入选国家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妥善保障215万城乡低保对象基本生活。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宗教事务规范管理深入推进。第四次经济普查高质量完成。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慈善、志愿服务等事业取得新进步,气象、地震、援藏援疆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新增4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个县进入第一批国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4部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哲学社会科学、参事文史、档案方志等工作得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蓬勃展开,“好人安徽”品牌越来越亮。李夏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3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6名个人和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集体荣膺新中国“最美奋斗者”,入列“中国好人榜”总数位列全国第一。一批又一批英雄楷模和先进典范在江淮大地不断涌现,挺起了安徽昂扬向上的风采和形象!
以保安全保大庆保稳定为重点,全面提升社会治理和平安安徽建设水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多元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信访形势平稳向好。建立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新体制,持续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建成并运行危险化学品、地质灾害安全监测信息系统,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大力推进国防动员能力建设,全面加强退役军人事务管理、人民防空、双拥优抚工作,启动建设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基本完成驻皖部队向军队资产管理公司移交资产任务,驻皖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为全省发展大局作出重要贡献。
(八)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政府履职能力水平不断提高。聚焦“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深入开展“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行动和“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扎实推进“8+2”专项整治和集中治理,解决了一大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全面完成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完成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制定修改废止省政府规章10件,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12件。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全省办理行政复议案件6876件、行政应诉案件7123件。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依法执行人大决议决定,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1111件。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开展各类民主协商9项,办理省政协委员提案761件。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强化审计监督,坚决惩治各类腐败行为。严格落实“基层减负年”工作举措,全面推行“四不两直”调研方式,省政府文件、全省性会议均减少三分之一以上,行政效能和政府公信力进一步提升。
各位代表!
过去的一年,让我们最难忘的是,7000万江淮儿女以爱国报国的真挚情怀和实际行动,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功举办安徽发展成就展,隆重举行系列庆祝活动,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激荡人心,奋进新时代的洪流在江淮大地澎湃向前!
各位代表!
过去一年的成绩,是在外部环境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取得的,的确来之不易。各级各方面和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决策部署,恪尽职守,担当作为,苦干实干,为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付出了艰辛汗水、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在各个岗位辛勤工作的全省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皖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政法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关心支持安徽改革发展的中央各部门、兄弟省市区、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我省发展和政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经济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新旧动能转换的步子还不够快,经济下行压力仍在加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就业结构、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显现,消费价格结构性上涨给人民生活带来一定影响。创新动能仍显不足,源头创新向产业创新延伸转化机制还不健全。中心城市能级和县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还不够强,资源型城市转型困难较大。“三农”领域短板突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短板较多,打好三大攻坚战还有不少硬骨头。政府工作存在不足,一些政策举措落实不到位,营商环境还不够优,少数干部思想不解放,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乱作为问题不同程度存在,遏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滋生的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个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仍有发生。我们要勇于直面问题,着力解决问题,靠攻坚克难的作为推动发展新跃升,以实干兴皖的担当回报人民新期待!
二、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
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我省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足做好应对更加困难局面的准备。同时更应当看到,安徽创新活跃强劲、制造特色鲜明、生态资源良好、内陆腹地广阔,在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等方面,都拥有许多重大机遇,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保持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擘画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省委十届十次全会作出了贯彻落实的决策部署,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安徽,一定能更好地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做好政府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高质量推进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
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财政收入增长保持上年水平,城镇新增就业63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以上,现行标准下剩余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降低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
上述目标安排,贯彻了新发展理念,体现了高质量发展要求,既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相衔接,也兼顾了需要与可能。实现这些目标并不轻松,关键要苦干实干加油干。工作中,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新时代新要求,紧紧扭住新发展理念推动发展,持续深化、一体推进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各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上,切实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贯穿到推动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各方面。
第二,稳中求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必须首先把经济稳住。精准落实宏观调控政策,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持续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加强各项政策的有效联动和精准落地,形成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合力,全面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努力保持全省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
第三,进一步抓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紧紧跟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快进键,对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新要求,把国家战略实施与优化全省空间布局、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能级更好结合起来,用好比较优势,办好安徽的事情,实现国家战略实施提速加力增效,加快培育区域发展新动力源。
第四,加快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方针,推进“科创+产业”发展,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深化市场化改革和高水平开放,让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两个轮子更快地转起来,努力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跑出安徽的好成绩。
第五,全面提升治理效能。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着力抓好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任务,在创新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强化改善民生关键性举措等方面下足功夫,全面提升政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管理社会事务、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第六,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质量和成色。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定性定量指标,扎扎实实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引导各地从实际出发,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尤其要筑牢“三农”压舱石,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提升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小康指数”,确保全面小康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三、2020年重点工作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高、挑战多、任务艰巨。必须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的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今年是脱贫攻坚战决胜之年,要全面检视已开展的工作,找准短板,理清弱项,精准施策,努力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特别要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抓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国家考核反馈问题整改,确保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按照逐村逐户逐人逐项要求,动态清零“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突出问题。加大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补短板项目的投入,加快淮河行蓄洪区安全建设,抓好直接建房外迁安置。实行“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落实特殊贫困人口保障政策。严格执行贫困退出标准和程序,及时做好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的监测帮扶。开展脱贫攻坚普查。探索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推进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实施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完善应对重污染天气差异化管控措施。推广城镇污水治理“三峡模式”,推进市政排水管网修复及雨污分流改造。基本消除设区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加快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深入开展长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治,巩固扩大巢湖综合治理成效,深化入河入湖排污口排查整治。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完善危险废物管理制度。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生活污水、垃圾日处理能力分别新增40万吨和3000吨。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白色污染。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推广清洁能源。推深做实河(湖)长制,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十大工程”,建立健全沱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建设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争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深入推进环巢湖十大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规划建设合肥骆岗中央公园。推动林业增绿增效,强化林业生态安全保护及松材线虫病防治,完成造林120万亩。完成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继续抓好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健全污染源监测管理长效机制。把加强监管和服务发展结合起来,促进企业绿色发展。
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深入实施“1+8+N”方案体系。稳妥有序化解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风险,妥善处置重点企业信用违约风险。有效防范、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基本化解互联网金融存量风险。促进存续交易场所合法合规经营。深化政府债务风险防控,健全规范的举债融资机制。
(二)扎实做好强实体稳增长工作
实施稳企强企增企行动。出台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意见,持续落实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坚决把该减的税减到位、把该降的费降到位。健全“敢贷、愿贷、能贷”引导激励机制,商业银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新型政银担业务新增放款1000亿元以上。加快省级股权投资基金募投运营。推进更多优质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提升省区域性股权市场服务能力。提升“四送一服”精准度,持续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和帮扶。大力实施“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培育行动,培育一批“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小巨人”企业。培育壮大高等级资质建筑企业。进一步加力新生市场主体培育,推进“个转企、小升规”,努力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我省迸发更强劲的活力。
稳定扩大有效投资。加强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建设,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800个以上、竣工700个以上。全线贯通商合杭高铁,开工建设阜阳—淮北、六安—安庆铁路,新增铁路运营里程255公里。开展“县县通高速”攻坚行动,加快实现从“县县通”到“县城通”。开工建设合肥—周口高速寿县颍上段、阜阳—淮滨高速安徽段,新增一级公路300公里。积极推进合肥新桥国际机场、阜阳机场、池州机场改扩建,建成芜湖宣州机场。开工建设15座重点易涝区排涝泵站、30条中小河流治理、107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引江济淮主体工程完成投资160亿元以上。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城镇老旧小区700个以上,新增城市公共停车泊位7.5万个、城市绿道600公里。推进5G网络建设,新建5G基站1万个以上。
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服务消费升级,鼓励引导汽车、家电、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消费。培育智能消费、定制消费等新模式。建立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的就近便捷托育服务。改造提升特色商业街区,繁荣活跃夜间经济。新增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1000家。扩大旅游精品供给,加快培育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等消费热点,实施全域旅游四级联建工程。
(三)加快提升创新能力
加强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提升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功能。建成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一期工程。大力推进国家实验室争创。加快建设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合肥先进计算中心,推进合肥先进光源、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研究设施等预研。建设未来技术综合研究基地。加快能源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建设,组建大健康研究院、环境科学研发平台。稳定运行和发展“一室一中心”,组织实施500项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突破一批核心技术,把更多创新链、产业链的“根”扎在安徽的土地上。
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等领域,统筹推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促进更多前沿科技研发“沿途下蛋”。积极在有条件的市布局建设产业创新中心,加快构建科技研发、技术熟化、产业孵化、企业对接、成果落地的完整机制。支持大中小企业和各类主体融通创新,发展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组建一批政产学研用金一体化新型研发机构。提升安徽创新馆运营水平,全省企业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0%以上。建立健全“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支持政策,构建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支持平台,努力让安徽成为创新动能成长壮大的肥沃土壤!
打造创新愉快的人才发展生态。健全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激励机制,完善首席科学家、岗位管理、科研人员股权激励、柔性引才等制度政策,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努力使各类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扶持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健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服务体系。加强联系服务专家和优秀人才工作,实行外国人才签证全流程在线办理,构筑起海内外英才向往汇聚的强大磁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在这个金秋送爽、硕果累累的季节里,9月12日,承载着未来发展方向与民生福祉重任的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小组,一行深入福建省仙游县,对紫京新能源三元前驱体项目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调研。此次调研,不仅是对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的一次深度剖析,更是对城乡建设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的一次重要探索。在
近日,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浙江、山西、云南等31个地方陆续发布政府工作报告,其中风光基地、分布式光伏、光伏+储能等被多地政府重点提及,光伏等新能源行业发展规划愈发清晰,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整理如下:1.山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亿千瓦2024年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着力强化
3月20日,在阳泉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山西省阳泉市人民政府市长刘文华作2024年阳泉市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平定中能建投风电、盂县粤电风电、盂县国能光伏等并网发电,高新区青于蓝储能电站建成投运,阳泉市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规模达到254万千瓦,新型能源体系雏形初现。
梅世彤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美丽河北建设迈出坚实步伐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改善”“深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河北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美丽河北建设,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2023年,河北省11个设区市空气质量全部位
3月17日,辽宁葫芦岛发布葫芦岛市落实2024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分解方案,其中提到,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抓好新型电网、新一代移动通信等设施建设,适度超前建设一批“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同时还提到,全力推进风电、光伏规模化开发利用,发展壮大氢能产业集群,稳步推进徐大堡核电
进入2024年,储能产业迎来新的发展特点。一面是“新型储能”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另一方面储能电池行业正面临结构性产能过剩、价格竞争加剧等问题。而最为亮眼的是,有不少电池企业已开启以创新、高质量发展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的竞争。日前,亿纬储能、德赛电池、比亚
3月12日,2024政府工作报告印发。报告指出,2023年,我国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2024年,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扎实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深入推进能源
新华社受权于12日全文播发李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批准了这个报告。报告指出,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
3月5日上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隆重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国家能源局系统、能源电力行业企业广大干部职工通过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平台,第一时间收听收看大会实况。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全年新增装机超过全球一半;新能源汽车产销量
初春三月,在绵绵细雨中,世界目光聚焦北京。3月5日上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能源电力相关内容多次被提及,既总结了过去一年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单,也描绘出了做好未来一段时间能源工作的
东风浩荡,万物生长,全国两会时间开启。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能源电力发展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强化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
近期,广东关于2025年中长期交易价格问题的讨论引起了行业内的关注。电力中长期,常被视为电力交易的“稳健之锚”,被赋予了“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在我国,电力市场建设以发用侧中长期交易起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长期交易发挥了稳定市场、凝聚共识的重要作用。每逢岁末年初,主管部门
长期以来,煤电一直是我国的主体性电源,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七十五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中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随之而来,煤电的角色也必然将在推进该目标实现的进程中而改变。(来源:能源新媒文/秦旗作者系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河南能监办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电容量电价执行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持续严格落实煤电容量电价政策要求、继续强化供热机组容量电价政策执行以及进一步加强容量电价执行监督和管理。详情如下:河南能源监管办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电容量电价执行有关工作的通知河南省电力公司,华能、大唐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国家能源集团天津公司盘山电厂创新升级及延寿改造项目日前并网发电,据了解,盘山电厂的一些主设备通过升级改造延寿了30年,改造完成后,机组供电煤耗降低了14%,供热能力提高了两倍以上。盘山电厂两台530兆瓦机组是我国最早一批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设备是苏联生产。创新升级及延寿
11月19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中煤宝山煤电项目核准的批复。据悉,中煤宝山2×650MW超超临界煤电(煤气掺烧)替代扩建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上海市宝山区宝钢股份宝山基地厂内,采用煤电联营、替代扩建的方式建设,计划对宝钢股份宝山基地厂内现有的3台350MW燃煤发电机组实施替代,新建2×650MW
近日,国家电投召开11月份生产经营工作例会,总结今年以来的生产经营成效,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问题,部署安排年底收官工作和明年工作计划。国家电投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主持会议,集团领导徐树彪、卢洪早、刘丰、高伯余出席会议。会议指出,1-10月,国家电投能源保供有力有序,安全环保总体
近日,徐州公司总经理李桂芳会见徐州市交通控股集团副总经理、徐州港务集团董事长郝大强一行,双方就进一步拓展煤炭领域合作等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李总对徐州港务集团长期以来给予华润电力徐州公司的支持表示感谢,简要介绍了华润集团六大业务、华润电力经营情况与发展规划及徐州公司的业务板块、生产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1月18日,由中国能建中南院牵头总承包的大别山电厂三期2×1000兆瓦清洁煤电扩建项目5号锅炉钢架第一根立柱吊装就位,标志着5号机组安装工作全面开始。大别山电厂三期扩建项目为中国中煤和国家电投“煤电联营”合作项目。规划在电厂原一、二期工程扩建端建设2×1000MW级超超临界燃煤
11月17日,随着第一块储热高温盐罐底板吊装就位,安徽公司宿州电厂熔盐储热高温盐罐主体安装工程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安徽公司宿州电厂1000兆瓦时熔盐储热示范项目是全国首个煤电机组熔盐储热项目,也是国内目前最大的煤电机组熔盐储热项目。该项目以宿州热电350兆瓦超临界燃煤汽轮发电机组为基础,通过
电力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和先导产业,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近年来,在大力践行“双碳”目标和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背景下,我国能源绿色转型加速推进,电力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电源结构持续优化,能源保障基础不断夯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尤其是《能源法》正式出台,为
为全面总结和分析全省煤电机组容量电价政策执行情况,进一步加强煤电机组最大出力申报、认定、考核和监督等各项工作,强化供热机组容量电价政策执行,减少发电机组非停和出力受阻,保障全省电力热力安全稳定供应,11月15日,河南能源监管办会同省发改委,组织河南省电力公司、河南电力交易中心、有关燃
近日,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安徽省首批零碳产业园区拟筹建名单的公示。此次公示的名单中共有10家产业园区入选,其中,固德威电源科技(广德)有限公司逆变器厂区凭借其卓越的光伏新能源技术和绿色生产实践,成功入围。此次入围标志着固德威广德产业园区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11月14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安徽省2024年重点项目清单(第二批)的通知,共430个项目入围,其中A类项目34个,B类项目396个。其中含芜湖天然气调峰电厂项目、安徽宁国龙潭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等多个电力项目,详情如下: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2024年重点项目清单(第二批)的通知各市、县人民政府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安徽省和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防控项目(EPC总承包)招标,项目工程总概算为9831.63万元,本项目最高投标限价为8235.90万元。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针对填埋库区及下游的污染地下水,开展修复和管控工程,涉及修复区域面积83324.84平方米。施工环节主要包括:施工准备工程
北极星环卫网获悉,11月11日,2024年阜阳市园林绿化市场化养护采购项目招标,项目预算金额为8780万元/年,服务期3年,总预算金额为26340万元,不接受联合体投标,招标详情如下:项目概况:2024年阜阳市园林绿化市场化养护采购项目的潜在供应商应在阜阳市公共资源交易网(http://jyzx.fy.gov.cn)网站获取
11月11日,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安徽省首批零碳产业园区拟筹建名单的公示。本次公示的名单共有10家产业园区入选。公示名单如下: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安徽省首批零碳产业园区拟筹建名单的公示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加快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根据《安徽省零碳产业园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安徽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安徽省首批零碳产业园区拟筹建名单的公示,安徽省首批零碳产业园区拟筹建名单中包含10家园区,涉及增量配电网项目。公示时间:2024年11月11日—15日。详情如下: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安徽省首批零碳产业园区拟筹建名单的公示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加
近日,安徽省能源集团阜阳正午镇60兆瓦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预计年发电量可达6900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9.7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2.58万吨,对优化当地能源结构,带动绿色产业链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该项目由皖能股份公司下属的安徽省皖能能源交易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自2022年10月开工以来,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6日,芜湖造船厂旗下三点水新能源为安徽省首艘氢能源公务船举行开工仪式,当前,国家深入推进绿色低碳战略,为新能源船舶行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氢能因其清洁、高效、可持续的特性,逐渐成为船舶行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国家能源转型的大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安徽省积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4日,安徽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征询社会公众对《安徽省加氢站管理办法(暂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共40条。原文如下:安徽省加氢站管理办法(暂行)(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发改高技
10月30日,《安徽省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实施方案》发布。全文如下:关于印发《安徽省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实施方案》的通知建科〔2024〕135号各有关单位,各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城乡建设局)、发展改革委: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高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安徽省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实施方案》于近日印发。2024年起,合肥、芜湖、滁州、马鞍山等市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执行75%节能标准,其他市2025年起执行。到2025年,全省新建民用建筑能效较2020年提升30%。(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省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支持滁州、芜湖、蚌埠等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