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从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增速与重点耗能企业综合能耗增速对比图看出,自2018年以来规上工业综合能耗增速大体呈上升趋势,而重点耗能企业综合能耗增速大体呈下降趋势。特别是自2018年8月以来,重点耗能企业综合能耗增速均小于规上工业综合能耗增速,并且两者差距逐渐增大。说明在节能降耗工作中,对重点耗能企业进行考核,促进其提高能效,从各方面降低能耗,节能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其他企业借鉴和改进。
(二)六大高耗能行业持续走高
2019年,我省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8253.43万吨标准煤,占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83.3%,能耗同比增长7.9%,拉动规上工业能耗增长6.5个百分点。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4.0%,拉动规上工业能耗增长0.4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6.9%,拉动规上工业能耗增长1.6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5.0%,拉动规上工业能耗增长0.3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5.5%,拉动规上工业能耗增长0.4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85.3%,拉动规上工业能耗增长2.7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3%,拉动规上工业能耗增长1.1个百分点。
(三)工业用电趋稳,建筑业和服务业用电增速较快
今年以来,全省全社会用电量保持平稳低速增长,进入9月以后各行业用电增速开始加快。分行业来看,农林牧渔业和城乡居民用电低位运行,服务业和建筑业保持较快增长,工业前低后高,全年保持平稳增长。2019年,全省全社会累计用电1682.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6%,其中农林牧渔业用电36.8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2%;工业用电1031.18亿千瓦时,增长5.4%;建筑业用电34.92亿千瓦时,增长9.8%;服务业用电317.69亿千瓦时,增长11.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62.19亿千瓦时,增长1.1%。
随着全省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全年服务业用电量增速高于工业用电量增速5.8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较工业增加值增速高1.4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达45%以上,高于工业8个百分点。尤其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高速增长,同比增长12.4%,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20.2%,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增长13.7%。工业行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量也保持高速增长,同比增长14.1%,高于工业用电增速8.7个百分点。
(四)煤炭消费持续增长,治污减霾需久久为功
治污减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2019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煤炭消费量19007.96万吨,较同期增加2473.31万吨,增长15.0%,增速较同期提高16.1个百分点。关中地区在铁腕治霾背景下,煤炭消费不降反升。全年关中地区煤炭消费量6746.51万吨,较同期增加353.54万吨,增长5.5%,增速较同期提高10.6个百分点;陕北地区煤炭消费量11907.73万吨,较同期增加2162.47万吨,增长22.2%,增速较同期提高20.3个百分点;陕南地区煤炭消费量353.72万吨,较同期削减42.69万吨,下降10.8%,增速较同期下降6.4个百分点。
二、能源生产趋势平稳
(一)戮力同心,原煤产量逆势发力
2019年年初以来,受百吉矿难影响,全省煤炭产量明显下降,为此省委省政府积极应对,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煤炭企业逐步有序复产复工,原煤产量逐渐回升,月度增速呈“前低后高”态势。当月增速由2月同比下降25.2%回升至5月下降10.6%,六月份,受复工企业增多、煤价持续高位等有利因素影响,原煤产量乘势而起,6月原煤当月增速止跌企稳。9月原煤产量达6547.18万吨,创历史新高。各月累计增速稳步向好,至11月份原煤累计增速由负转正,全年规上工业生产原煤6.34亿吨,同比1.7%。
(二)高开低走,原油产量平稳增长
2019年全省规上原油产量总体呈现“高开低走,震荡前行”态势。1-5月份,原油产量基本保持2%以上增速增长,6月原油产量虽达全年当月产量峰值,但与上年同期产量相比下降4.7%,7-9月原油产量增速略有回升,进入10月后产量不断下降。全年全省规上原油产量3543.23万吨,同比增长0.7%。
(三)承压前行,天然气产量持续增长
2019年,全省天然气产量受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榆林勘探开发指挥部退库影响,数据整体呈现前高后低,渐趋平稳的增长态势。分月度看,3月-6月规上天然气产量保持快速增长,3月产量达到今年单月产量峰值42.86亿立方米,6月增速达到峰值14.9%,7月增速稍有回落,8月起受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榆林勘探开发指挥部退库影响,增速有所下降。全年,全省规上天然气产量473.4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5%。
(四)奋楫前行,发电量持续攀升
2019年,受陕西能源赵石畔煤电有限公司、陕西清水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落成投产影响,全省规上发电量增速不断攀升。分月度看,2月平稳开局,当月发电量149.30亿千瓦时,增速2.1%,3月、4月受经济影响稍有下降,4月达今年增速最低值,而后一路奋楫前行,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全年规上工业累计发电量2118.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1%。其中,新能源产量中,全省规模以上风力发电量70.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1%,太阳能发电量51.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均保持较快速度增长。
三、陕西能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多年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业为全省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能源的大量开发利用又给全省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加之近年来能源产业增长日趋乏力,陕西经济亟需新动能。
(一)力挽狂澜,能源产业持续发挥经济发展稳定器作用
“十三五”以来,国家加大淘汰煤炭落后产能力度,同时加快推进煤炭优质产能释放。全省利用优质煤炭资源优势,煤炭产业乘势而起,原煤产量屡创新高。今年年初虽受矿难影响,煤炭产量大幅下降,但经过后期不断加力,年底力挽狂澜,全年原煤产量实现同比增长。从能源工业对全省经济的影响来看,2019年能源工业实现增加值4592.16亿元,拉动全省工业增长2.6个百分点,能源产业占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近50%,对GDP的贡献近20%,继续发挥着全省经济发展压舱石的作用。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开采行业具有低能耗、高增加值的特点,其发展对节能降耗具有较大促进作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25吨标准煤/万元,明显低于全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0.93吨标准煤/万元的标准,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0.18吨标准煤/万元的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亦差距不大。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0.65吨标准煤/万元,也显著低于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标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开采行业的发展将拉低全省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水平,有利于全省能耗“双控”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物尽其用,不断延伸煤化工产业链
一直以来,陕西依托能源优势,不断发展能源相关产业,煤化工、火力发电、炼焦等行业快速发展,但对煤炭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对煤炭的初加工和初级化工产品生产上,存在产业链短、综合利用效率低、能耗高、附加值低等问题。以煤炭为原材料生产甲醇、电石、合成氨等初级化工产品,由于原煤作为原材料直接消耗,导致企业能耗高、产值小。2019年全省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达6.41吨标准煤/万元,是工业行业标准的6.9倍,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25.6倍。以甲醇、合成氨等基础化工原料进一步向精细化工产品发展(参考图8),生产包括醋酸、甲酸等有机酸类,树脂、纤维、橡胶等各种合成材料,将进一步降低整个产业链单耗水平。2019年全省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制造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为1.27和0.32吨标准煤/万元,远低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如进一步向医药、机械、纺织服装、汽车产品等加工制造方面发展,增加值能耗还将大幅下降,医药制造业和纺织服装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为0.11和0.08吨标准煤/万元。随着煤化工产品朝着精细化、高端化发展,煤化工产业链不断向终端延伸,其附加值越大、能耗越小、竞争力越强,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水平也将随着煤化工全产业链的建成不断降低。
(三)乘风破浪,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近年来,全省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产量虽屡创新高,但增长势头渐缓,无法再现能源“黄金十年”的辉煌。以能源为依托的经济抗风险能力将越来越弱,在对能源吃干榨净的同时,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把握历史机遇,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以创新为引领和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加快形成,带动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2019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8.1%,占GDP的10.7%,高于GDP增速2.1个百分点,高于规模以上工业2.9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1%,高于规模以上工业5.9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10.8%,较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对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此外,部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工业新兴产品快速增长,其中单晶硅产量增长2.3倍,太阳能电池增长22.1%,工业机器人增长21.6%。
当前,我国经济正值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换的关键时期,全省要抢抓机遇,不断深化落实培育壮大新动能的举措,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优化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政策环境,不断壮大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谱写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如需报告PDF版报告全文,可添加微信领取(请备注:领取陕西能源报告)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规范了绿电直连相关主体的权责范围和相关要求,并从落地层面指导绿电直连在微观层面的有序发展。650号文总体体现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8日,国家能源局江苏监管办发布2025年6月江苏电力运行情况通报。详情如下:一、全省发电情况截至6月底,全省装机容量22816.93万千瓦,含统调电厂14961.82万千瓦,非统调电厂7855.11万千瓦。6月份,全省发电量567.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6%,年累计发电量3215.02亿千瓦时,同比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叫停新能源强制配储后,对市场新增主力的独立储能而言,新能源发电企业为了满足并网要求而购买/租赁储能设施调峰能力的支出或将显著减少。因此,出台新型储能容量补偿机制已迫在眉睫。
7月18日,大唐发电公布2025年半年度上网电量完成情况。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及子公司累计完成上网电量约1,239.934亿千瓦时,同比上升约1.30%,其中:大唐发电上网电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025年上半年,受全社会用电量增加、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增加影响,公司新能源上网电量同比大幅增长,公司电量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今年上半年,国网新疆电力累计为2216户乡村用电客户办理充电桩接电业务,数量同比增长628.95%。今年上半年,新疆电网供电营业区内,乡村客户办理充电桩报装容量达到3.56万千瓦,同比增长1033.86%;乡村充电设施用电量1167.8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59.32%。截至2025年6月底,新疆电网
7月17日,迁西县尹庄乡樊庄村村委的小广场上已是一片忙碌,国网迁西县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尹月民、刘彦东带着工具箱早早到场,有条不紊地开展共享扫码用电装置的装表接电工作。随着最后一根导线连接完毕,装置显示屏亮起绿色信号,全村首个共享用电点正式“上岗”。樊庄村村委小广场是村民日常休闲活动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河南能源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6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6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403.1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79%;年累计用电量2134.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7%。全省发电量335.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3%;年累计发电量1872.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9%。截至6月底,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遂宁市人民政府发布致全市人民节约用电倡议书,现向广大电力用户发出节约用电倡议,公共机构带头节约用电,家庭社区绿色低碳用电,商业场所科学高效用电,工业企业主动节能提效,景观照明科学合理用电,详情如下:致全市人民节约用电倡议书全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广大市民朋友:为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7日,大唐发电发布公告称,上半年累计完成上网电量约1239.9亿千瓦时,同比上升约1.3%。大唐发电表示,本公司上网电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025年上半年,受全社会用电量增加、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增加影响,公司新能源上网电量同比大幅增长,公司电量整体超同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各类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加,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81.6万家,同比增长8.9%。其中,发电企业3.5万家,电力用户77.7万家,售电公司4409家。发电侧燃煤机组全部进入市场,超过半数的新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8日,国家能源局江苏监管办发布2025年6月江苏电力运行情况通报。详情如下:一、全省发电情况截至6月底,全省装机容量22816.93万千瓦,含统调电厂14961.82万千瓦,非统调电厂7855.11万千瓦。6月份,全省发电量567.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6%,年累计发电量3215.02亿千瓦时,同比
7月18日,大唐发电公布2025年半年度上网电量完成情况。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及子公司累计完成上网电量约1,239.934亿千瓦时,同比上升约1.30%,其中:大唐发电上网电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025年上半年,受全社会用电量增加、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增加影响,公司新能源上网电量同比大幅增长,公司电量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河南能源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6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6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403.1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79%;年累计用电量2134.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7%。全省发电量335.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3%;年累计发电量1872.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9%。截至6月底,全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7日,大唐发电发布公告称,上半年累计完成上网电量约1239.9亿千瓦时,同比上升约1.3%。大唐发电表示,本公司上网电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025年上半年,受全社会用电量增加、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增加影响,公司新能源上网电量同比大幅增长,公司电量整体超同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各类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加,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81.6万家,同比增长8.9%。其中,发电企业3.5万家,电力用户77.7万家,售电公司4409家。发电侧燃煤机组全部进入市场,超过半数的新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河南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6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6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403.1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79%;年累计用电量2134.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7%。全省发电量335.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3%;年累计发电量1872.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9%。一、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广东深圳2025年1-6月全社会用电量56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26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第三产业用电量20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居民生活用电量8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2025年1-6月,深圳工业用电量26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其中,制造业
记者7月16日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获悉,受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影响,四川电网用电负荷快速攀升。7月16日21时25分,四川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达到7224万千瓦,首次突破7000万千瓦大关,创下历史新高。入夏以来,四川多地遭遇持续高温天气,居民制冷负荷显著增加,带动全省用电负荷不断攀升。为保障电力可靠供应
“命是空调给的”这句话,想必是每个浙江人最近的真实写照。外面热浪滚滚,屋里空调续命。当你我都在惬意享受着清凉时,浙江电网正在经历一场“年度大考”。就在今天中午12时40分,浙江全社会用电负荷飙升至1.26亿千瓦!是的,创历史新高了!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别慌,问题不大,电网稳稳的!你的空调
7月的浙江热浪袭人,电网负荷曲线持续攀升。7月4日,浙江全省最高用电负荷达12173万千瓦,冲破1.2亿千瓦大关的时间较去年提前了整整15天,杭州、绍兴等地电网负荷更是刷新历史纪录。据浙江省能源局预测,今夏浙江午峰和晚峰最高负荷将分别达到1.33亿千瓦和1.17亿千瓦,同比增长7.8%,电力保供面临“用
迎峰度夏以来,江苏用电负荷不断刷新历史最高纪录。7月15日,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公司二期扩建工程3号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较计划时间提前了44天,为区域能源供给提供重要电力保障。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加速推进,可再生能源装机比例大幅提升,火电的托底保障和
7月17日,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告陕西电力市场经营主体书。2025年1月1日起,陕西电力现货市场启动长周期结算试运行,叠加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及电煤价格下行因素影响,省内电力交易整体价格持续下探,售电公司在批发市场的累计购电均价从1月0.362元/度下降至6月0.339元/度,降幅达0.023元/度;但是零售
记者从国家电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受高温天气持续影响,7月16日16时49分,陕西电网负荷达4491万千瓦,连续三天创出新高。这一负荷比2024年最大负荷增长10%,比前一日最大负荷增长2.7%。受大陆高压影响,7月14日以来,陕西全域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局地气温突破42℃,全省用电负荷快速攀升
近日,陕西省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带动用电负荷快速增长。继7月14日全省用电负荷突破历史极值后,7月15日17时25分,陕西电网用电负荷达到4371万千瓦,今夏第二次创历史新高,较前一日增长3.0%。同日,西安、咸阳、宝鸡、渭南和西咸新区电网用电负荷也接连创历史新高,其中西安电网最大负荷达到1306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就拟废止《陕西电力市场合同电量偏差考核账户管理细则(试行)》等四项细则征求意见的通知。文件明确,经研究,拟废止《陕西电力市场合同电量偏差考核账户管理细则(试行)》(陕电交易〔2019〕22号)、《陕西电力市场新建发电机组参与市场化交易实施细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售电公司恢复交易资格公示结果的公告。陕西电力交易中心于2025年6月20日发布了售电公司恢复交易资格的公示公告,对以太能源管理(天津)有限公司等2家售电公司恢复交易资格进行了公示。公示期间,未收到市场有关方面提出的异议。按照国家发改委、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4日,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陕西电力交易中心2025年6月经营主体注销情况。2025年6月,在陕西电力交易平台完成注销的经营主体共2家,具体详见下表:
7月3日,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公示关于陕西电力市场信息披露监督员拟聘人选名单,包括15位。详情如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7日,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公示含负荷聚合商市场注销的公告。依据《电力市场注册基本规则》《售电公司管理办法》有关规定,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受理了2家含负荷聚合商的市场注销申请,上述2家负荷聚合商由于企业自身原因,自愿退出电力市场经核实,上述2家负荷聚合商不存在未履
6月26日,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印发《陕西电力市场履约保函、保险管理实施细则(2025年4月修订版)》的通知,细则适用于在陕西电力交易平台注册生效的,参与陕西电力市场交易的售电公司、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等经营主体。首次参与陕西电力市场交易的售电公司履约保函、保险额度根据售电公司预计
6月26日,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印发《陕西电力市场经营主体信用评价管理实施细则(2025年4月修订版)》的通知,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所有参与陕西电力市场的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和售电公司等经营主体。凡符合上述条件的经营主体均须按本细则规定参与信用评价。信用评价工作不向参与评价的经营主体收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17日,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发布售电公司市场注册公示结果的公告。按照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售电公司管理办法》(发改体改规〔2021】1595号)有关规定,上述4家售电公司在陕西电力交易中心的注册手续自动生效。详情如下: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