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3月12日,为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组织实施2020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5G领域共有7大5G创新提升工程。
(来源:5G通信 ID:tongxin5g 作者:5G哥)
①面向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5G智慧医疗系统建设
②面向互联网+协同制造的5G虚拟企业专网建设
③面向智能电网的5G新技术规模化应用
④基于5G的车路协同车辆网大规模验证和应用
⑤5G+智慧教育应用示范
⑥5G智慧港口应用系统建设
⑦5G+4K/8K超高清制播系统基础设施建设
以上为7大5G创新提升工程,是目前5G领域非常具有前景的发展方向,具体工程详细信息和指标要求如下:
面向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5G智慧医疗系统建设
开展基于5G新型网络架构的智慧医疗技术研发,建设5G智慧医疗示范网,构建评测验证环境,推动满足智慧医疗协同需求的网络关键设备和原型系统的产业化,加快5G在疫情预警、院前急救、远程实时会诊、远程手术、无线监护、移动查房等环节的应用推广,有效保障医护人员健康,为应对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等提供重要支撑。
指标要求:
(1)建设包括医院内部网络、远程医疗专网、应急救治网络的5G智慧医疗示范网,5G基站数量不少于30个,远程医疗专网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医疗机构不少于20家,医疗急救车信息化改造不少于10辆。
(2)建设智慧医疗平台系统,支撑诊断场景及手术类型不少于10种,服务医院和企业用户不少于80家。
(3)具备车载移动多方会诊能力,并发会诊量不少于100组,支持智能医学影像辅助诊断功能。
(4)开展移动查房、移动护理、多学科协同会诊、远程病理诊断等不少于8项示范应用,开展远程虚拟现实(VR)急救、急救车现场急救、无人机远程急救等不少于3种急救应用。
(5)支持相关行业标准的制修订,搭建5G智慧医疗评测验证环境,开展5G智能医疗健康产品与系统的评测验证。
(6)满足行业信息共享制度规范要求。
面向“互联网+”协同制造的5G虚拟企业专网建设
建设服务企业或园区的5G网络,搭建基于5G网络的工业协同制造平台,推动5G技术与工业网络、工业软件、控制系统融合,加快工业协同制造平台及解决方案的推广及应用,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指标要求:
(1)企业或园区内,部署服务于虚拟企业专网的5G基站不少于10个,边缘计算(MEC)平台不少于2个。
(2)在20类工业终端或装备上部署5G终端模组,终端部署规模达到1000台以上。
(3)充分利用现有平台资源,或建设协同制造操作系统云平台,与主流工业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实现5G网络、终端能力调用及监测,具备百万级以上规模终端的接入管理能力。
(4)实现30个以上特定场景的工业应用,支持相关行业标准的制修订。
面向智能电网的5G新技术规模化应用
基于5G新型网络架构及智能电网场景,开展5G端到端网络切片及资源调度系统研发,满足智能电网业务管理区隔离、业务隔离等网络需求。研发网络关键设备和原型系统,提供融合5G技术的智能电网整体解决方案。
指标要求:
(1)针对智能电网不同业务网络性能需求,满足业务安全隔离以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要求,5G承载电力业务不少于20个。
(2)研发并量产具备标准授时等功能的电力定制化终端不少于200台。
(3)搭建5G网络与智能电网业务系统结合的应用平台,部署5G基站数目不少于50个,边缘计算(MEC)平台不少于2个,终端数量达到1000台以上,示范应用场景数目不少于20个。
(4)支持5G与智能电网融合相关标准的制修订。
基于5G的车路协同车联网大规模验证与应用
建设C-V2X规模示范网络,验证典型应用场景下的C-V2X车路协同平台功能和交互能力,以及相关C-V2X/5G模组、设备的功能及性能,并对大规模测试数据进行规范和分析。开展满足C-V2X大规模测试结果要求的相关模组、终端产品及平台的产业化研发。
指标要求:
(1)完成支持C-V2X技术的模组、设备(车载端和路侧端)的产业化研发,实现至少200辆车载设备和200个路侧设备的安装,实现至少10个模组的车载测试验证。
(2)在1到2个地级市开展示范应用,部署C-V2X车路系统应用平台,支持百万级设备或千万级消息并发。
(3)制定车路协同大规模测试验证数据开放规范,构建测试数据库,制定车路协同C-V2X相关标准。
5G+智慧教育应用示范
基于5G、VR/AR、4K/8K超高清视频等技术,打造百校千课万人优秀案例,探索5G在远程教育、智慧课堂/教室、校园安全等场景下应用,重点开展5G+高清远程互动教学、AR/VR沉浸式教学、全息课堂、远程督导、高清视频安防监控等业务。
指标要求:
(1)部署5G基站不少于100个,边缘计算(MEC)平台不少于2个,支持网络切片功能。
(2)实现5G高清直播课堂、5G高清视频安防监控、5G AR/VR远程课堂等至少3类5G智慧教育典型应用示范,部署终端数量不少于500个。
(3)构建智慧教育AI大脑,实现个性化学习推荐、学生体质体能精准画像等功能。
(4)支持相关行业标准的制修订。
5G智慧港口应用系统建设
利用5G技术对港口信息化系统进行改造,实现对港口的水平运输、垂直运输以及船舶进出港等系统的智慧化转型升级。重点开展现场多路视频的回传及垂直运输港机的远程控制,完成港口自动理货、港口封闭区域内集卡自动驾驶等,提升港口理货的准确率及效率,实现降本增效。
指标要求:
(1)至少完成国内5个港口5G网络部署,部署基站数不少于30个,实现港口应用数不少于3项。
(2)建设基于5G的港区智能装卸体系,实现不少于30台龙门吊、岸桥的远程控制改造。
(3)开展基于5G+AI的岸桥智能理货系统研发,岸桥数量不少于20台。
(4)开展基于5G的港口无人运输车系统的研发,实现5个港口水平作业区共不少于15辆运输车自动路径规划、无人驾驶等。
(5)支持相关行业标准的制修订。
5G+4K/8K 超高清制播系统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5G+4K/8K超高清制播系统设施,完善5G超高清业务传输网络等基础设施体系,开展便携式5G+4K/8K直播编码总体方案设计,促进5G超高清设备规模商用。
指标要求:
(1)建设5G+4K/8K超高清视频制播平台,丰富4K/8K超高清视频内容。(2)支持5G场景下4K/8K超大码流的信源汇聚、信号调度、转码生产、内容播控和播出分发能力。
(3)支持4K/8K超高清视频H.265/HEVC、AVS2.0等编码格式,支持HDR主流技术,支持沉浸式音频。
(4)实现4K/8K视频码流的5G网络传输,开展SRT等互联网传输协议优化,支持相关行业标准的制修订。
(5)形成5G+4K/8K超高清视频规模化应用。
近日,发改委等23个部门联合发文件表示加快5G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商用步伐。
工信部也要求加快5G网络、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新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在建项目尽快投产达产。
2020年注定是5G商用元年。目前三大运营商也纷纷开启5G大型采购,下面来看看今年三大运营商的5G建网计划:
中国移动:力争2020年底5G基站数达到30万,确保年内在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提供5G商用服务。目前,中国移动已建设开通超8万个5G基站。
中国电信:上半年,要追回受疫情影响的建设进度,9月底,和中国联通共同完成25万个5G基站的建设,力争在年底前完成30万个5G基站建设的目标。目前,中国电信已累计开通7.4万个5G基站。
中国联通:要加快5G进度,上半年与中国电信力争完成47个地市、10万基站的建设任务,三季度力争完成全国25万基站建设,较原定计划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全年建设目标。目前,中国联通累计开通约6.6万站。
中国铁塔也表示正在协同各电信企业管控电费、场租等社会性费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13日,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申报材料提交截止时间为2025年5月23日。全文如下: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沈抚示范区产业创新局:为加快推广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加强重点
5月12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申报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此次申报范围包含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技术、用能低碳转型技术、工业减碳技术、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技术、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技术、高效节能装备五类,所申报技术装备已有成熟应用案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2日,上海崇明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张江高新区崇明园改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打造绿色低碳特色产业。推动绿色低碳技术产业化,依托上海碳中和技术创新联盟,设立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碳中和技术创新孵化基地和产业
在“双碳”目标与新能源革命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电力系统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当风电、光伏装机占比突破35%,传统电网的调度瓶颈与新能源消纳矛盾日益尖锐,一种名为“虚拟电厂”的新型电力组织模式正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落地。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将突破5000万千瓦,
2025年,青海省科技厅以“开局即冲刺”的奋进姿态,锚定省委省政府“一季度开门红”目标,围绕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建设产业“四地”,针对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堵点难点,突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百项计划攻坚行动”,加快组织实施一批科技项目,突破重点,带
和各个领域的人聊虚拟电厂,有三种不同的底层逻辑。发电企业:福特主义的虚拟电厂作为工业2.0的产物,现代电力系统和汽车产业的底层范式是一脉,即源自福特流水线制造、铁路的时间管理、和泰勒的工作管理。这种思维延伸到虚拟电厂,其特点是:1、强调流水线分工和协作即虚拟电厂就是电厂,电厂是电力系
近日,新能安亮相IntersolarEurope2025,正式发布革新性ONEN战略,并凭借智利储能项目入围TheSmarterEAwardOutstandingProject,向全球展示了“真安全、高价值”的硬核实力。ONEN战略发布:以“零”为基,向“无限”进发在5月7日的现场发布中,新能安首席技术官袁庆丰博士重磅阐释了ONEN战略的内涵:-Z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征集2025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的通知,征集范围包括高效储能、工业绿色微电网等可再生能源消纳技术。原文如下:关于征集2025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的通知各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关科研单位院所、行业协
日前,代表欧洲光伏制造商的欧洲光伏制造委员会(ESMC)抛出一项颇具争议的提议——限制“高风险”制造商对欧洲光伏逆变器的远程接入,而这里的“高风险”制造商主要矛头指向中国企业。ESMC认为,来自高风险的非欧洲制造商的光伏逆变器具备不受监管的远程控制能力,这正严重威胁着欧洲的能源主权。ESMC
发达国家用电量再现增长电气化进程加速推进从长时段的历史数据看,2010年前后,经合组织(OECD)国家,主要是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等老牌发达国家的用电量达到峰值,此后用电量呈下降趋势,主要源于产业结构服务化、终端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等共同作用。同时,发达国家终端电气化率当前基本稳定
5月6日,湖南省发改委关于征集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意向储备项目的通知。符合1014号文有关要求的项目均可申报,包括能源基础设施。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水力发电、天然气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储能设施项目;清洁低碳、灵活高效的燃煤发电(含热电联产煤电)项目;特
5月9日,上海浦东新区对夏叶斐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的建议》提案做出答复。其中指出,目前,公共充电场站市场竞争激励,充电价格稳中有降。为鼓励专用充电设施向社会开放共享,市级财政也对专用充电设施充电量给予补贴,并将补贴上限提高。原文如下:对浦东新区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第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广东深圳南山区印发《深圳市南山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新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应具备有序充电功能和接入虚拟电厂能力,鼓励存量充换电设施升级改造,示范建设光储超充和车网互动项目,促进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与智能电网间的能量和
2025年5月7日至9日,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光伏与储能专业展览交易会IntersolarEurope2025在德国慕尼黑隆重举行。展会期间,思格新能源展台捷报频传,连续完成多项重磅战略签约,累计签约储能规模超过1.2GWh,合作范围覆盖芬兰、丹麦、荷兰、保加利亚、西班牙、瑞典、英国、德国等多个国家。本次集中签约的
4月30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峰会在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召开。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自主开发的“电力数据服务大气污染防治”数字化应用场景,以及配合公司数字化部打造的“电力看水资源管理(以电折水)”数字化应用场景受邀参展,吸引了众多关注。“电力数据服务大气污染防治”数字化应用场景深度挖掘电
5月9日,南方电网基于全电磁暂态仿真的新能源并网主动支撑大系统仿真研究招标。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升,而新能源大量采用了电力电子设备,电力系统惯量水平持续降低,对系统频率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新能源中大量电力电子设备动作复杂且快速,设备故障前后系统特征变化较大,其电磁暂态过程对
4月28日,内蒙古电力集团迎来巴彦淖尔供电公司与巴运集团正式签署电动汽车充电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内蒙古电力集团首个集团化充电服务项目成功落地。这一创新合作不仅填补了内蒙古电力集团在电动汽车集中充电服务领域的空白,更为行业提供了“供电+增值服务”的全新样板。该项目依托巴彦淖尔供电公司95
随着欧洲能源转型进程加速和极端天气频发,区域内电网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当地时间4月28日中午,西班牙和葡萄牙突发大规模停电事故,导致交通、通信、医疗等关键领域陷入混乱,影响范围波及超过5000万民众,周边法国、意大利等国亦受影响。此次停电事件再次暴露了欧洲电网的脆弱性,同时更暴露出欧洲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快提升虚拟电厂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坚持开放包容,健全支持虚拟电厂发展的政策和市场体系”。什么是虚拟电厂?虚拟电厂是基于电力系统架构,运用现代信息通信、系统集成控制等技术,聚合分布式电源、可调节
当地时间5月7日,备受瞩目的IntersolarEurope2025在德国慕尼黑新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在本次汇聚全球顶尖能源企业的行业盛会上,林洋能源携创新成果惊艳亮相,通过全场景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的立体化展示,向世界展现中国企业在能源转型中的技术实力与战略担当。面对欧洲能源转型需求,林洋能源通过技术
5月7日,珠海高新区关于征集2025年珠海高新区黑科技产品的通知。要求符合珠海高新区“3+3+1”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方向。(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信创产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三大前沿产业链,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新能源与智能电网、数字经济三大特色产业集群,以及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命健康等1个未来产
“五一”假期期间,在河北省永清县圆通速递北方总部基地二期项目内,30条全自动分拣线高速运转。恰逢换季与出行游玩高峰期,消费者频繁网购服装、出行装备等商品,这几日,圆通速递北方总部基地的日均操作量高达550万件。“自去年底全自动分拣线投产以来,我们快递的日处理能力提升至1000万件,产能和
4月28日,天津滨海供电公司运维人员开展电网运行策略优化工作,利用滨海新区源网荷储自主智能调控系统在26秒内生成了虚拟电厂等调控对象运行优化方案。该系统依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电力智慧物联系统装置开发,可为开展电网运检、调度和营销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据介绍,该装置通信
4月28日,汉缆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在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25,973.53万元,同比下降4.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512.97万元,同比下降13.81%。报告期末,公司实现资产总额114.4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8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81.2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83%;报告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
4月25日晚间,林洋能源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42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3亿元。公司智能电网、新能源、储能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海外市场加速布局。受全球经济形势变化、产业政策调整、行业供需失衡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公司经营业绩虽然短期承压,但依旧
4月17日,南网科技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其中指出,未来公司将实施“纵横战略”:纵向深耕低空经济领域,横向覆盖电网全场景作业,把机器人及无人机业务打造成新型电力系统的“智能管家”,推动能源电力产业向更高阶智能化阶段迈进,通过AI应用实现价值的全面提升。有投资者提问南网科技在储能方
“十五五”推进电力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研究来源:中能源传媒研究院作者:赵云灏1王大为2龚钢军3陆俊3(1.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2.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3.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能源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推动我国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引
近期,DeepSeek开源和开放的特点引发了广泛关注。截至2月3日,DeepSeekV3的Github仓库的Star数已达到69.3k、Fork数已达到10.5k,且其热度还在持续走高,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扩大。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开源技术已然成为推动各行业创新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对于电力行业而言,电力开源技术生态体系建
3月14日,国网天津电科院协助河北区政府在天津市电力物联网重点实验室举办河北区所属天津市企业重点实验室政企参观交流活动。河北区政府副区长、区科技局、4家天津市企业重点实验室代表参加。政企交流活动代表到电科院天津市电力物联网重点实验室参观电力电缆分实验室、储能分实验室、网络与信息安全分
2024年,能源格局深刻变革,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为我们指明方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国家发布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为产业发展提供清晰路径。公司表示,随着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增长,能源协同优化需求呈现井喷之势,威胜信息将迎来新的行业契机
山东鲁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软科技公司)聚焦“数字化技术支撑”“智能装备制造”两大核心业务,将前沿IT技术应用于全环节电网业务及企业运营管理。2024年初,鲁软科技公司和华为达成合作意向,共同推进电力物联网建设及鸿蒙系统推广应用。近日,鲁软科技公司基于开源鸿蒙OpenHarmony研发的
为充分履行央企责任担当,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助力新兴产业、省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要求,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召开创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启航企业工作启动会,让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企业前行的关键驱动力,照亮了其在新时代产业发展道路上的前行方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
为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快数字化转型的相关部署,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在省公司数字化部的指导下,开展面向电力物联网场景的全面感知、高效协同智慧物联技术研究,实现海量感知终端设备统一接入、管控和应用,推动数据同源采集、互联互通。截至2024年年底,福建电网接入站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