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1 钠离子电池的优势
图2 几种铜基氧化物正极材料的典型首周充放电曲线
为了进一步提升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比容量,可以引入晶格氧的可逆氧化还原反应。作者团队首先以P3-Na0.6Li0.2Mn0.8O2为模型材料,研究了其可逆氧离子变价机理;基于该结果,在2019年作者团队报道了P2-Na0.72Li0.24Mn0.76O2,该材料首周充电容量可达约210 mA· h/g,在半电池中放电比容量可达约270 mA·h/g。经深入研究发现氧变价除了可以提高容量,还具有减小体积应变和抑制相变等反常行为,这些现象为新材料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的材料设计和优化正在开展中。
1.2 负极材料
碳材料如煤炭、石墨、沥青等已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中的诸多场景。石墨是目前在锂离子电池中应用最广泛的负极材料,具有低成本、高比容量(可达360 mA·h/g,理论372 mA·h/g)等优点。但是石墨在含有碳酸酯电解液的钠离子电池中的可逆比容量却不足50 mA·h/g,使其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与石墨不同,无定形碳类负极(包括硬碳和软碳)在钠离子电池中表现出较高的可逆比容量和较好的循环性能,自发现以来,研究人员对这类材料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
作者团队对石油化工原料和下游产品(煤炭、沥青、石油焦等)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这类原材料价格低廉且产碳率一般较高。2016年,作者团队报道了高温裂解无烟煤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该负极采用的无烟煤前驱体成本非常低廉,通过简单的粉碎和一步碳化便可制得(产碳率高达90%),具有较高的可逆比容量(220 mA·h/g,0~2.0 V)和优异的循环性能。
为了获得比容量更高的下一代碳类负极,作者团队深入研究了无定形碳的储Na机理,并基于对机理的理解,通过多种方式调控了碳的微结构,进一步提升了碳类材料的比容量。沥青是一种价格低廉的石油工业残渣,在公路铺设、房屋修补等方面有广泛使用,但按照传统高温处理法制备的样品可逆比容量不足100 mA·h/g。作者团队通过简单的在空气中低温预氧化和在惰性气氛中高温碳化的方法,可以将可逆比容量提高到约300 mA·h/g。预氧化过程中引入了含氧官能团,以抑制沥青高温结构有序重排,从而达到提升微结构无序度进而提升储钠容量的目的。进一步地,作者团队利用酚醛树脂(塑料、加工行业常用原材料,也称电木)作为前驱体、乙醇作为造孔剂,通过形成闭合孔隙的策略来精确调控硬碳微观结构,得到的硬碳负极可逆比容量约为410 mA·h/g,甚至超过了石墨的储锂容量。以上3代碳类负极材料的首周充放电曲线如图3所示。
图3 几种无定形碳负极材料的典型首周充放电曲线
2 电芯制造与示范应用
2.1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程化探索历程
作者团队于2015年试制了钠离子软包电池之后,持续推进工程化进程,并于2015年底实现了10公斤级电极材料试制,2016年实现了钠离子电池软包电池和圆柱电池的小批量制造(图4)。在发现和解决实际生产中所面临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钠离子电池性能的理解并积累了一些前期研制经验。2017年2月初,致力于开发低成本、高性能钠离子电池的北京中科海钠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中科海钠在2017年底开始了钠离子电池从电极材料、电解液、电池制造以及成组测试的整条生产与测试线的建设和初步运行。2017年底,作者团队推出了钠离子电池(48 V,10 A·h)驱动的电动自行车(图4);2018年6月作者团队推出了全球首辆钠离子电池(72 V,80 A·h)驱动的低速电动汽车(图4)。该车亮相于2018年6月9日物理所90周年所庆日,陈立泉院士亲自为该电动汽车揭幕并试驾了该车;2019年3月29日,作者团队发布了世界首座30 kW/100 kW·h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目前为中科院物理所长三角研究中心供电。储能电站可实现“谷电峰用”的用电模式,缓解电网供给侧的不平衡状况,利用峰谷电价差不仅可以降低用电成本,也可以减小风能、光能并网对电网带来的冲击,对于新能源的发展有推动作用。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支持下,作者团队计划于2021年推出1 MW·h的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
图4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科海钠钠离子电池研制及示范应用
2.2 现阶段技术进展
随着近些年作者团队对材料和电池工艺的不断优化,钠离子电池的综合性能逐步提高,已建成钠离子电池百吨级正负极材料中试线及MW·h级电芯中试线。现已取得的技术进展如下(其中1、2、4、5、7中充电和放电倍率均为0.2 C):
(1)电芯能量密度达到135 W·h/kg;
(2)单体电池首周充放电效率>85%;
(3)55 ℃放电容量保持率>99%,-20 ℃放电容量保持率>88%,高、低温放电性能良好;
(4)5 C/5 C 倍率容量是1 C/1 C倍率的90%,倍率性能优异;
(5)满电态电芯60 ℃存储7天,荷电保持率为92%,荷电恢复率为99%;
(6)满电态电芯85 ℃存储3天,荷电保持率为94%,荷电恢复率为99%;
(7)3 C/3 C、100% DOD循环1000次后容量保持率91%,循环性能优异;
(8)通过了一系列针刺、挤压、短路、过充、过放等适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测试,安全性能满足GB/T 31485—2015要求。
2.3 与其他二次电池对比
锂离子电池和铅酸电池,是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二次电池技术。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整理的数据,2019年我国电化学储能新装机技术分布中,锂离子电池占比70.7%,铅酸电池占比27.2%,剩余为液流电池、超级电容器、钠硫电池等。表1中列出了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以及钠离子电池的常见的技术指标,所涉及的值均基于单体电芯。诞生于19世纪的铅酸电池是一种技术成熟的二次电池,广泛应用于生活、军事的诸多领域,包括电动自行车动力电源、汽车启动电源、通讯基站应急电源等。经过一百多年的技术更新,其能量密度、使用寿命、成本等已经到了瓶颈。虽然铅酸电池与锂离子相比,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环境影响等方面存在明显劣势,但其售价较低且有回收价值,使铅酸电池仍然具有可观的市场占有率。锂离子电池有很多体系,根据正极可以分为钴酸锂、三元、磷酸铁锂、锰酸锂等体系,根据负极可以分为石墨、钛酸锂等。磷酸铁锂/石墨体系具有较低的成本、较高的能量密度、较好的安全性以及超长的循环寿命,和钠离子电池在高性价比、高安全性等方面的定位较为相似,故选择该体系进行对比。
表1 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性能对比
Table 1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lead-acid batteries, Li-ion batteries, and Na-ion batteries
注: ①单体电芯的对应值;②仅考虑原材料成本,原材料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和其他装配物件;③如果考虑回收,铅酸电池原材料成本约为0.2元/W·h。
由表1可以发现,目前铜基钠离子电池虽然在能量密度等方面与磷酸铁锂电池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在低温性能、安全性、环保等方面与磷酸铁锂相当甚至更好。在原材料成本方面,铜基钠离子电池[0.29元/(W·h)]相比磷酸铁锂电池[0.43元/(W·h)]有明显的优势(低约1/3);铅酸电池虽然售价便宜,但是如果不考虑回收的话,单位能量的价格[0.40元/(W·h)]和磷酸铁锂电池相差不大,这主要与其能量密度偏低有关。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与生产工序相似,成本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原材料的区别,而钠离子电池原材料成本更低的主要原因是:①铜铁锰氧化物原材料的成本为磷酸铁锂的1/2左右;②煤基碳负极相比石墨,其原料成本不到石墨原料成本的1/10;③钠离子电池可使用低浓度电解液,可降低电解液成本;④同等容量的钠离子电池中Al集流体成本是锂离子电池Al和Cu集流体的1/3。相比于铅酸电池,同等容量的钠离子电池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比能量高出2倍以上,且循环寿命更长,未来首先有可能取代铅酸电池并逐步实现低速电动车、储能等领域的无铅化。
3 结 语
钠离子电池是一种重要的储能技术,成本低、资源丰富且综合性能较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钠离子电池可以应用在生活、生产中多个领域,将促进能源互联网的建成。在国内,从事钠离子电池工程化探索的公司除了中科海钠,还有钠创新能源、星空钠电等公司,也都初步取得了重要进展。
我国钠离子电池相关研究单位和企业应注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新型电极材料的开发,以研制低成本、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高倍率和长寿命电池。既要针对已有的材料进行掺杂、包覆以优化其性能,也要注重新材料、新机理方面的工作;
(2)功能电解液的开发,寻找合适的盐、溶剂以及添加剂,以满足高电压、长循环、高倍率、耐高低温、阻燃等需求;
(3)开发固态电池技术,着重开发新型钠离子固体电解质,进一步提高钠离子电导率,并解决固固界面难题;引入双极性电池技术,进一步提高能量密度(图6);
图5 钠离子电池3 C/3 C倍率充放电曲线(1.5~4.0 V)(a)以及循环性能(b)
图6 分别使用单体电池串联和双极性电池方式成组的固态钠电池(相同电压和容量)体积对比示意图
(4)钠离子电池技术的开发,参考成熟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制造技术,结合钠离子电池的特点,针对性开发并优化适用的技术,以满足未来更大规模的生产制造需求;
(5)钠离子电池包技术的开发,开发钠离子电池无模组电池包(CTP)技术,并结合钠离子电池正负极集流体均可采用铝箔做成双极性电池的特点,将电池包成组效率提升到极致,避免钠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上的相对劣势,进一步发挥钠离子电池的低成本优势。
(6)电池管理系统的开发,在一些相对成熟的材料体系中针对钠离子电池的特性进行专门的开发,以进一步提升电池组整体寿命以及安全性;
(7)国际专利布局,既要注重国内专利的申请和布局,更要注重国际专利,以尽早使我国在该领域占据知识产权的有利地位;
(8)制定相关标准,尽早完成针对钠离子电池的制造、检测等必要标准的制定,为指导规范我国研发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有很大机会可将钠离子电池技术快速推进,这是我国能实现领跑的难得机遇。如要实现这一历史目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相关政策的引导;也依赖于广大的钠离子电池研发人员通力合作,着眼于解决关键基础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问题;另外特别需要社会资本能够将投资方向转到此类国家需要的重要技术上来,加快我国钠离子电池工程化进度。世界能源格局正在技术的引导下悄然发生变化,提前布局将会使我国在能源领域处于主动地位。为了提高钠离子电池的市场竞争力,需要开发具有更高性价比的产品,而提高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是降低单位成本的关键因素。进一步开发具有高比容量的正负极材料,进而有效减少非活性物质(导电剂、黏结剂、隔膜等)在总成本中的占比(目前约40%);同时开发新工艺,以降低生产制造成本,这些将是钠离子电池下一步在基础研究和工程化探索方面的重要突破方向。
引用本文: 容晓晖, 陆雅翔, 戚兴国,等.钠离子电池: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化探索[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0, 9(2): 515-522.
RONG Xiaohui, LU Yaxiang, QI Xingguo, et al.Na-ion batteries: From fundamental research to engineering exploration[J].Energy Stora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0,9(2):515-522.
第一作者:容晓晖(1990—),男,博士,研究方向为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E-mail:rong@iphy.ac.cn;联系人:胡勇胜,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新能源材料及其相关基础科学问题,E-mail:yshu@iphy.ac.cn。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8日,广西院贺州钟山200MW/400MWh集中共享新型储能项目钠电池储能系统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总容量11.25MW/22.5MWh。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广核新能源综合能源服务(深圳)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590万元,折合单价1.596元/Wh;第二中标候选人为北京昆兰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投标报
北极星电池网获悉,2月17日,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人民政府与江西东驰新能源产业有限公司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四川遂宁举行。据悉,双方此次合作的为钠转干电池项目,规划占地约500亩、固定资产投资约52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日产钠转干电池1500万支,年产值约100亿元。东驰新能源自2021年成立以来,锚定
2月12日上午,2025年新能源产业第一次工作专班会议在湖南省政协召开。省政协副主席、省新能源产业链链长胡伟林出席。会议听取了新能源产业工作专班办公室、新能源及电工装备小组、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小组、技术创新专项小组、招商引资专项小组、金融保障小组2024年主要工作和2025年工作初步打算等,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0日,鹏辉能源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提出,对于,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新能源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并推出一系列配套机制包括取消强制配储政策。由于政策刚推出,为新能源强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1日。交通运输行业标准《船舶载运锂电池安全技术要求》(2025年第2批)发布,标准编号为JT/T1543—2025,为推荐性标准,自2025年5月1日起实施。其中规定了船舶载运锂电池的分类和编号,锂电池的要求,以及锂电池的包装和货物运输组件、托运、装卸、承运和应急等安全技术要求。适
近日,国家能源局公布2024年度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广西电网公司牵头完成的“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入选,是南方电网公司唯一入选成果。该项成果突破了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和工艺难题,在核心材料体系、高性能电芯、系统集成、安全防控等方面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储能系统能量转化效
2月7日上午,湖南2025年“十大技术攻关项目”集中启动仪式在长沙举行,其中多个项目涉及能源。包括全场景氢能重卡研发、电网主配微协同调控技术及装备研发、宽温域高性能钠离子电池研发等项目。1.基于北斗导航的精密管道轨控卫星平台研发依托湖南赛德雷特卫星科技有限公司等,研发基于北斗导航的精密管
近日,武汉钠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武汉钠新材料”)在甘肃设立二大生产基地,2025年2月,万吨聚阴离子产线落成并逐步投入生产。据悉,2024年10月,武汉钠新材料全资子公司高能钠新(甘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规划建设年产3万吨钠离子电池关键正极材料项目,主要产品为钠电池正极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6日,中国贵州首届钠电技术及应用交流高峰研讨会近日在贵州镇远古城举办,同时黔钠科技在贵州镇远县钠电池生产及PACK集成配套项目的开工。该项目位于黔东经济开发区东西部协作产业园,占地面积达218亩,总建筑面积规划为16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22.43亿元,计划分两期进行建设: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月16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太原组织专家对“大功率钠离子电池煤矿应急电源系统”科技成果进行评审,经质询、讨论,一致同意通过鉴定,认定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本次鉴定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炭学会理事长刘峰参加,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世荣作为鉴定专家委员会主
首个、首次#x2026;#x2026;钠离子电池在2024年创下多个纪录!钠离子电池因其在成本、安全性和低温性能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在特定应用中富有竞争力。但随着锂电发展迅猛,碳酸锂价格下跌,钠电产业进入停滞期,不过,仍有企业相继布局钠电。海辰储能认为,钠电未能实现产业规模化应用,是因为钠电没有找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4年12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湖州)建设经验。资料显示,铅酸蓄电池行业在湖州有着较长的历史,曾靠着低门槛的工艺和蓬勃发展的市场,一度成为主要发展产业之一。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到湖州考察电池产业,鼓励湖州市走可持续发展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18,以下简称《技术规范》)修订工作,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就《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主要修订内容说明如下。一、为什么本次征求意见稿
斯里兰卡《晨报》9月13日报道,国家消费者阵线(NCF)近日敦促政府及相关部门立即停止进口使用铅酸电池的电动摩托车,原因是这些车辆对环境有害且耐用性不足。NCF领导人阿塞拉·桑帕斯表示,许多进口电动摩托车因铅酸电池不耐用,导致消费者面临诸多问题,呼吁政府严格监管此类车辆的进口。桑帕斯指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13日,美国政府发布声明,确定将于2024年9月27日起执行对中国开展的301关税政策,大幅度上调中国产品的进口关税,其中对电动汽车加征关税100%,新能源汽车用的动力锂电池加征关税25%。非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将于2026年1月1日起征收25%关税。此外,这版政策中新增对铅酸电池结构
北极星电池网获悉,7月25日晚间,茂化实华发布公告,公司控股孙公司山东艾瓦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终止投资建设年产100万KVAh环保铅酸(碳)电池项目。茂化实华董事会于2023年9月24日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控股孙公司山东艾瓦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年产100万KVAh环保铅酸(碳)电池项目的议案》,项目
北极星电池网获悉,7月20日,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海南省2024年电动自行车整车及其充电电池质量专项监督抽查结果公告》,共有20条不合格产品信息,不合格项目主要为标识与警示语、充电状态主回路保护、互认协同充电、整车质量等。不合格产品标称生产企业涉及广东、天津、江苏、河北、山东等5个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30日,南都电源发布2023年度业绩预告,净利润预计盈利2300万元~3450万元,同比下降89.59%~93.0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4200万元~63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1.67%~337.51%。对于报告期内净利润同比下降的原因,南都电源表示主要系去年剥离民用动力铅酸电池业务带来大
“储能品牌商,代表了纯正的储能。”储能行业竞争加剧,何去何从?正在成为储能企业的普遍困惑。只有从价值链低点的“制造商”,向价值链高点的“品牌商”进化,才能摆脱低层次内卷,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从容应对周期调整。如今,储能品牌商正在顺势崛起,且不乏佼佼者,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按照“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山东淄博张店区政府发布《张店区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其中提到,加快发展新型储能。要推进能量型锂电池、铅酸电池等储能项目建设。建设一批可再生能源制氢、氢气储能系统和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项目,新型储能规模达到10万千瓦。推动电网数字
7月28日,安徽省固镇县发布安徽省中新能锂电循环科技有限公司锂电池回收、打粉、梯次利用及铅酸电池回收存储项目(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详情如下:安徽省中新能锂电循环科技有限公司锂电池回收、打粉、梯次利用及铅酸电池回收存储项目(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安徽省中新能锂
近两年,随着锂电池原材料碳酸锂价格持续飙升、锂资源争夺战升级,很多企业为了控制产品成本和利润,不得不开始寻求其他出路。对比之下,钠离子电池因资源丰富、成本更优,吸引了广泛产学研单位和企业加码布局。7月14日,第二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上,江苏海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2025年2月中,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政府确认,作为发展促进计划(DFP)的一部分,该州东北部沃东加附近正在开发的400兆瓦/1800兆瓦时巴兰杜达独立储能项目规划已得到批准并被纳入规划快速车道。巴兰杜达电网侧储能项目额定容量高达1800兆瓦时,是目前澳洲已经被批准的独立储能项目中容量最大的一个,也是
2025年1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产量方面:1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07.8GWh,环比下降13.4%,同比增长63.2%。销量方面:1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为80.4GWh,环比下降36.5%,同比增长40.8%。其中,动力电池销量为62.9GWh,占总销量78.3%,环比下降34.7%,同比增长24.6%;其他电池销量为17.5GW
北极星储能网讯:2月14日,国家能源集团发布龙源电力祥云龙源新能源有限公司祥云县工业园区200MW/400MWh储能项目EPC总承包招标。该项目拟在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工业园区1号地1座容量为200MW/400MWh的配套共享储能电站,配套新建1座220kV升压站及2回220kV送出线路。储能系统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储能单元采
近日,由中建七局承建的高比能磷酸铁锂储能动力电池建设EPC工程总承包项目一期正式投产。项目位于湖北省荆门市,总占地面积约1300亩,建设内容涵盖工业厂房、仓储、生(非)产性配套用房、公共建筑等。项目一期建筑面积33.03万平方米,目前量产产品为MB56大铁锂储能电池,投产后荆门动力储能电池产能增
2月7日上午,万华化学与海阳市人民政府成功举行《万华绿电产业园项目投资协议》和《万华绿电产业园绿电开发投资协议》签约仪式。万华化学集团董事长廖增太、总裁寇光武,烟台市国资委副主任、丁字湾新型能源创新区筹建办副主任何兆勇,海阳市领导刘海彬、姜丹等出席签约仪式。刘海彬指出,万华绿电产业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储能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白皮书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369.8GWh,同比增长64.9%,其中中国企业储能电池出货量为345.8GWh,占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的93.5%,中国企业出货量全球占比进一步提升2.6个百分点。EVT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6日,德方纳米在与投资者活动中披露,公司与AmsterdamFertilizer签署《合资协议》,拟共同增资ICLBM,S.L.,在西班牙建设磷酸铁锂生产项目。目前项目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据了解,工厂的初始投资为2.85亿欧元,德方纳米将持有20%的股份,而ICL将控股剩余的80%。西班牙《国家报》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5日,华电源科技25GWh大圆柱储能电池项目一标段主车间工程进度已达100%,将陆续完成洁净、机电、消防等设备安装。该项目预计2025年6月份投产,项目一期建成4GWh大圆柱磷酸铁锂电芯生产能力,年产值可达22亿元,利税可达3亿元,可解决500余人就业。全面达产后可实现年产25GWh大圆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了2025年度锂离子电池四大主要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EVTank数据显示,2024年度,中国锂离子电池四大主要材料总产值3472.4亿元,同比下滑24.8%,已经连续两年出现同比下滑。据EVTank分析,2024年度,中国锂离子电池四大主要材料的出
储能创造价值,市场牵引发展。历经2023年来行业疯狂“内卷”和价格血拼,我国储能产业逐渐从“卷价格”、“卷产能”,开始走向“卷技术”、“卷价值”的新型竞争轨道。低端劣质产能的市场出清加速,头部与二三线企业的行业分化加剧,电力市场改革推动的储能市场化盈利机制亦正在形成,云计算、AI人工智
2月2日,锂源科技旗下印尼锂源二期项目在印尼三宝垄肯达尔经济特区盛大开工,印尼锂源负责人冯总、主要部门领导以及中建安装项目主要成员出席开工仪式,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在正式开工前,印尼锂源安全和综合管理部门向相关团队详细宣贯了安全管理制度和现场管理制度,强调安全在项目推进中的重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