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20-05-07 09:01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赵紫原关键词:综合能源服务源网荷储用综合能源服务商业模式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综合能源服务表现形式多样,但概念仍未明确,且各地项目总体进展缓慢,暂无可复制的盈利模式,研发路径也仍在探索之中。
近期,电力企业在综合能源服务领域动作频频。
4月初,南方电网综合能源股份有限公司A股IPO申请材料获得证监会接收;国家电投组建“综合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探索综合能源服务领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而在3月底,国网控股的涪陵电力也已率先试水综合能源服务。
近年来,国家政策相继出台、市场需求逐步扩大、关键技术不断突破,极大推动了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相关项目遍地开花。不过,包容性虽强,但业内对综合能源服务的概念仍无统一定论,未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相关企业研发也处于探索中,这些都给综合能源服务的未来打上了问号。
综合能源服务到底是啥?
综合能源服务横向可实现“电热冷气水”连接,纵向能打通“源网荷储用”互动,但正因表现形式包罗万象又模棱两可,业内对其概念没有定论。
国网(苏州)城市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霍沫霖公开撰文表示,综合能源服务是将能源销售服务、分布式能源服务、节能减排及需求响应服务等三大类组合在一起的能源服务模式,在中国这将是一个数万亿元级的巨大市场。
杭州数元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MO俞庆认为,从市场战略意义上看,综合能源服务可能是个伪命题。“综合能源是个‘筐’,啥都能往里装,似乎除了管制业务之外,所有与能源沾边的服务都可以算综合能源。一个概念一旦过于宽泛,也就意味着落地艰难。”
业内人士认为,综合能源服务包含两层含义,即“综合能源供应+综合能源服务”,销售商品和服务,包括能源规划设计、工程投资建设、多能源运营服务以及投融资服务等。从技术角度看,综合能源是“真命题”,而且是未来能源发展的刚需。
那么,综合能源服务的“筐”里装了什么?霍沫霖认为,对同一大类中的不同细分领域,可以称之为综合的专项服务,例如销售服务、节能服务等。“过去早已存在这样的业态,但没有带来跨界整合的影响力、市场发展的新动能等方面的巨大变化。”
综合能源服务能赚钱吗?
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综合智慧能源专家委员会2019年发布的《综合智慧能源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目前综合能源服务项目总体进展缓慢,这也引发业内普遍质疑——综合能源服务到底能不能赚钱?
《报告》显示,综合能源以天然气、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为基础,目前供能成本明显高于传统燃煤供能成本,仅局限于环保要求高、经济承受能力强的发达地区和工商业高端用户,缺乏可复制的盈利模式。
此外,入不敷出导致项目营收雪上加霜。以增量配网项目为例,政府为招商引资承诺园区内企业较低的用能价格,另一方面,又对配网建设自动化水平控制系统提出较高要求,导致整个项目高投入、高成本,无法盈利。
华东电力设计院智慧能源室主任吴俊宏认为,最优的综合能源服务,是以综合供能为基础、供给侧到需求侧一体化的区域型项目。
2016年,国家能源局发布一批多能互补示范项目,经测算收益率可观,但因电力市场建设不健全,进展并不理想。
针对单一用户侧的用能服务,吴俊宏表示:“部分节能公司毛利率可观,但具体到项目最终收益就未必了。这种服务开发成本很高,但又是改善型需求,并非刚需,这种情况下用户很难主动买单。”
综合能源服务咋搞研发?
在探索综合能源服务商业模式的过程中,企业最关心研发。
俞庆认为,未来综合能源企业分投资型、工程型、服务型、平台型,每类企业都有核心技术和资源,单纯靠客户关系的综合能源企业相对会面临较大竞争。“服务型综合能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产品技术、运营技术和数字化能力。”
对于数字化技术,能源专家童虎公开表示,目前综合能源服务企业转型的研发路线普遍存在“重自研、轻集成”的误区。“建议考虑采用集成路线完成技术研发,不必完全把技术放在外包厂商手里,而是缩短初期时间,实现快速积累与业务突破。但业务需求、集成系统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外面找不到可集成产品时,还是要自己大力气做研发。”
对此,俞庆表示赞同。他表示,数字化能力、数字化技术和软件,并不等于数字化平台,开发一套软件和开发一个可持续迭代的平台是两码事。“数字化的核心,在于能否基于商业价值逻辑,构建能源运营的核心业务,基于不同业务场景,思考需要什么样的服务。这些服务如何产生合同,客户价值实现过程中需要什么数据,这些数据如何获得、管理、支撑业务活动。在上述思考的基础上,才能确定自己开发还是技术合作。”
“当大多数综合能源企业都觉得自己可以开发一个软件,恰恰说明他们既没有想明白要干什么,也没想明白怎么合作才能利益最大化,这也是产业不成熟的表现。当下,服务型综合能源企业最需要积累的是能源运营技术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再考虑数字化落地的合作方式。”俞庆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为集聚源网荷储优势资源,建立行业协同创新机制,联合攻克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推进能源企业在源网荷储、综合能源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协同发展,拟在业内发起成立“源网荷储数智化发展产业联盟”。联盟宗旨开放合作互利共赢联盟作用集聚优势交流互鉴信息共享发起单位北极星电力网、周口市元坤供电有限公司
5月8日,在2025年德国慕尼黑智慧能源展览会(ThesmarterEEurope)期间,远景科技集团面向全球发布《2025零碳行动报告》(下称《报告》),宣布自2022年起连续第三年实现运营碳中和,并于2024年成功实现100%可再生电力使用,提前一年达成RE100承诺,彰显出其在绿色能源转型领域的卓越领导力与高效执行力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7日,中环新能源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中环低碳新能源(安徽)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环低碳”)与融捷投资控股集团旗下广州融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广州融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战略合作形式共同整合各自的科研、技术、产品、品牌及资源优势,为新能源及绿色
展会日期:2025年6月4-6日(星期三至星期五)展馆名称:上海丨国家会展中心(虹桥)地址:上海市青浦区盈港东路168号主办机构: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节能协会、中国膜工业协会、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上海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上海荷瑞展览服务(集团)有限公司、InformaMarkets协办
4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安县泗顶马田光伏项目在泗顶镇山贝村拉正屯举行开工仪式,标志着这一绿色能源项目正式进入建设阶段,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融安县副县长陈远昭参加活动。该项目是融安县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推动绿色能源产业升级的标杆工程。泗顶马田项目建设规模10
民营经济参与能源领域发展建设进入快车道电力规划设计总院能源政策与市场研究院院长凡鹏飞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民营企业具有发展运营灵活性和创新能力优势,近年来在引领科技创新方向、健全完
近期,华润电力云浮、中节能太阳能华东、浙江省新能源、长峡电能、通威太阳能最新招聘岗位,北极星整理如下: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华润电力”)成立于2001年8月,是世界500强华润集团旗下香港上市公司,是中国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综合能源公司之一,业务涉及风电、火电、水电、光伏发电、分布
4月28日,重庆市发改委将《关于合川双槐电厂三期扩建工程项目核准内容变更的批复》文件挂网。根据批复文件,该项目名称由“合川双槐电厂三期2×1050MW机组扩建工程项目”变更为“陕煤电力合川2×1000MW清洁煤电扩建项目”;项目业主从国家电投集团重庆电力有限公司变更为陕煤电力(重庆合川)有限公司
近期,全球贸易格局重塑。浙江政企抱团形成合力,既应对短期问题,也谋划长期转型。作为经济“血脉”的电力系统,通过加强电力数据监测分析,为各地政府制定政策、企业优化生产策略提供科学支撑。在“世界超市”义乌,当地供电公司通过电力数据每日监测企业生产动态,结合企业对美依赖度形成多维分析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9日,昇辉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昇辉科技”)发布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收购赫普能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赫普能源”)85%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剩余15%股权拟使用1.65亿元(暂定价)自有资金及/或自筹资金通过股份受让方式取得。此次收购旨在整合双方资源
编者按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规范虚拟电厂的定义和定位,进一步理顺了虚拟电厂建设运行管理、参与电力市场机制等问题。本报邀请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互联网研究所对《意见》进行解读。近年来,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装机高速增
盐城滨海县供电公司利用省委、省政府支持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为契机,积极推动风光火气氢一体化布局、源网荷储用一体化发展,最近,上海电气风电滨海基地首台机组同时下线,每年可形成生产8MW至20MW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制造能力,为我国风电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今年以来,滨海向“新
盐城滨海县供电公司利用省委、省政府支持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为契机,积极推动风光火气氢一体化布局、源网荷储用一体化发展,最近,上海电气风电滨海基地首台机组同时下线,每年可形成生产8MW至20MW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制造能力,为我国风电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今年以来,滨海向“新
由易事特提供全储能设备+集成解决方案的河南西部地区首家储能项目——三门峡湖滨区50MW/100MWh诺能储能电站于6月24日正式并网投运。当日,三门峡市副市长王照生宣布诺能储能电站正式并网。三门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薛蒲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魏斌、市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杨鲲鹏出席仪式;湖滨区
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材料与化工产业专题对接活动31日下午在成都举行。在现场签约环节,高纯钛、光伏、锂电等材料化工领域共47个产业化项目签约落地,签约金额达1105亿元。在现场签约项目中,四川大学联合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源-网-荷-储-用”制氢创新示范项目、四川大学高性能透
为进一步促进数字技术与电网业务深度融合,加大基层数字化服务推广力度和深度,激发全员数字化活力,推动数字化能力赋能基层减负增效和创新实践,江苏省电力公司在盐城公司举办了2023年全省第一期、第二期业数融合宣贯培训,会上对于盐城公司科数部以业数融合支撑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做法大加赞赏。
近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能效评估与用能优化技术实验室成立学术委员会,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翔受邀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汇集了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计量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高校院所9位知名专家,这将为实验室发展汇集众多优质人才、科研、技术、政策、产业、信息资源,推动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2月20日,广东印发《广东省培育发展未来绿色低碳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其中提到,支持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动能源供需全过程数字化升级,促进多能互补和“源网荷储用”灵活互动,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同时,强化智能电网、虚拟电厂、光储直柔等综合应用示范,创新打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4以来仅仅半个月,飞轮储能领域频频传来新消息:超2亿元的订单,首个冲击IPO企业,央企下沉试制飞轮储能系统……在锂电池之外,这个物理储能赛道似乎正迎来高光时刻!最大规模飞轮储能订单!2022年4月,国内首个兆瓦级飞轮储能项目投运,而2024年1月15日,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100M
浙江的秋天总是太短,一场断崖式降温,猝不及防地来了。随着气温下降,用电负荷也将迎来季节性高峰。小e不禁想到今年迎峰度夏期间,浙江省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就创下了历史新高。近年来,冬夏两季高热高湿气候导致电网负荷骤增,严重冲击浙江等能源紧缺型省份的用电安全。与此同时,在碳达峰、碳中和目
10月21日,大同市人民政府印发《大同市国资国企“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通知指出,与华电、京能等央企、省企合作,利用国资国企系统物业面积大(约3131万平米)、光伏发电售电有基础、充电桩业务多点开发有成效的有利条件,推动落地光伏组件、逆变器、汇流箱、配电柜、风筒、扇叶
当前,在能耗“双控”与江苏实行市场化电价改革的政策背景下,江苏很多企业纷纷向新能源领域转型。华为智能光伏联合信承瑞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承瑞”)建设了一期8MWh储能电站、1.6MW光伏电站的光储项目,也助力其成为江苏第一个实现“光储一体化”的民营企业。作为分布式光伏领域典型的优、光
2023年12月22日我国首个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运行,这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运行将为综合能源服务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综合能源服务商亟需深入把握电力现货市场特征,迭代综合能源系统运行逻辑,创新多元化商业模式。一、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运行的重要意义2023年10
“十四五”时期,经济要保增长,能源要保供应,环境要控排放,“发展、安全、低碳”是经济社会进步的关键点。随着双碳目标推进,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加速,综合能源服务产业以优化能源结构,提升用能能效等优势,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及电力改革进程加快下,进入快速成长期。开展综合
“十四五”时期,经济要保增长,能源要保供应,环境要控排放,“发展、安全、低碳”是经济社会进步的关键点。随着双碳目标推进,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加速,综合能源服务产业以优化能源结构,提升用能能效等优势,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及电力改革进程加快下,进入快速成长期。开展综合
“十四五”时期,经济要保增长,能源要保供应,环境要控排放,“发展、安全、低碳”是经济社会进步的关键点。随着双碳目标推进,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加速,综合能源服务产业以优化能源结构,提升用能能效等优势,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及电力改革进程加快下,进入快速成长期。开展综合
当下,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行业内大力推进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的深度融合大势所趋。“双碳”背景下,数字技术在能源革命战略中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引领能源产业变革,成为一种原动力。可以预见,未来能源生态体系各个方面会形成全链接的数字生态。
为进一步落实我国双碳目标重大决策部署,推动能源企业综合能源服务的转型与实践,为综合能源服务行业发展出谋划策,北极星学社组织培训聚焦碳中和背景下综合能源服务发展机遇以及实践过程中的难点与问题,充分探讨综合能源服务发展路径、智慧园区与多能互补、微电网、分布式能源以及能源数字化转型等课
近期国家对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积极表态,使得以电力为中心的综合能源服务迎来巨大发展机遇。在“十四五”这一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起步期,以电力为中心的综合能源服务将成为主要抓手。2030年前我国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将处于快速增长培育期。从综合能源服务的基础业务和能源需求两方面进行
近期国家对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积极表态,使得以电力为中心的综合能源服务迎来巨大发展机遇。在“十四五”这一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起步期,以电力为中心的综合能源服务将成为主要抓手。2030年前我国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将处于快速增长培育期。从综合能源服务的基础业务和能源需求两方面进行
行业也提出了电力系统降本增效的有效措施,比如通过电力市场机制降低发电成本、通过输配电价改革控制输配电网成本、通过用户互动提升电力系统效率、通过能源互联网以及综合能源服务商业模式创新降低用能成本。但这些似乎都不足以抵消发展新型电力系统投资成本上升带来的电价上涨压力。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倒逼能源结构转型加速,“十四五”时期,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战略下,新能源将迎来倍速增长。同时,由于风光等新能源的不稳定性以及大规模并网可能对电网造成的冲击,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等也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趋势,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的发展也迎来了巨大机遇。
综合能源服务提出几年来,各大阵营纷纷加入战团,提出了很多纷繁复杂的业态,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也眼花缭乱。但整体来看,仍存在技术门类复杂、项目收益低和风险管理难等问题。特别对于重资产项目,投资失败的高昂代价让企业望而却步。本文针对综合能源服务项目投资风险问题,进行原则性的探讨。(来源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