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谈到能源数字化,很多人和我的感受是一样的,那就是“冰火两重天”。一边是火热的“能源互联网”、“数字化能源未来”的美好畅想,各类仅存在于PPT的企业战略规划,缺钱需要及时收割韭菜的某些概念型公司。
(来源:微信公众号”鱼眼看电改“ 作者:俞庆)
另一边是冰冷的现实,电力市场化并未快速到来,售电业务竞争激烈,配电业务踌躇不前,用户对数字化能源接受度很低,政府态度积极就是不给钱。
所以今天想分享的就是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如何从现实走向理想。就思考的层级上看,能源互联网首先是个技术问题,然后是个业务问题,最后是个商业问题。
今天第一篇我们先谈谈技术层级的问题。
从技术上看,从单一功能软件到能源数字化平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单一功能软件叠加
现在很多的云平台,本质是一个或者若干功能的堆积。比如智能运维、电费优化、能耗监测。你把它拆看了看,本质上就是单一功能软件。
二、(云端)软件系统
从单一功能叠加到软件系统,最核心的区别在于:是否实现了数据模型抽象化、业务流程融合化。
1、数据模型对象化,就是物理的表计数据不是被存储为表计数据,而是变成一个“量测对象”,这个对象又能被别的对象所定义和调用。比如一个回路的测点数据,对应这个回路的量测对象,这个量测对象可以关联到某个“线路对象”,然后支持能耗监测,也能用来判断故障位置,还能拿来算线损。至少我见过的很多系统里,表计数据就是表计数据,是需要在代码级别去进行逻辑定义的,这种抽象层次关系的高级阶段就是CIM模型,极大的扩展了灵活性,减少代码量。
2、业务流程的融合化。举个例子,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智能用电”产品,本质就是电能计量叠加一些状态监测数据,用来判断线路上是否存在火灾隐患。很多类似的系统是政策性市场销售,但是这些系统一旦安装,除了告警以外,并没有实现流程闭环,缺乏对消缺的监督,所以意义不大,属于“烟囱型系统”。能否通过告警,进行故障研判和定位,确定缺陷以后,在运维管理模块里实现缺陷流程的跟踪,最终再通过信号确定消缺。这涉及到数据贯通、模型贯通和流程贯通这些问题。这才是从单一功能软件到(云端)软件系统的区别。
不要小看这三个贯通,电网公司搞了10多年信息化,现在还在艰难的实现和维持这三个贯通,比如泛在物联搞得火热的“营配贯通”,大把银子就在“贯通”二字。
三、软件云平台
软件云平台,之所以被成为平台,或者说的再时髦一点,现在叫做“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平台化或者中台化,本质是两个抽象复用,即数据对象抽象化,业务功能抽象化,抽象化的本质是为了复用。
1、数据对象抽象化,即把一些通用的数据进行对象化和抽象化,实现三个One(阿里的数据中台核心理论),One ID(所有对象只有唯一编码以供索引),One Data(所有数据以统一的模型格式进行集中存储),One Service(所有数据以统一的方式对外提供数据服务)。其实这也是电力信息化搞了这么多年走过的类似路径,One ID和One Data的标准就是IEC CIM模型,它定义了能源数据如何被理解,然后以此为基础通过一系列的数据架构和管理方法,才有了数据中台。
2、业务功能抽象化。即把一些常用功能,变成可以复用的功能化组件,比如图形引擎(接线图、地理信息图、甚至三维矢量图)、组织权限管理、工作流、工单表单、建模工具、规则库等等。还有非常重要的的一点,就是这些组件(不管是不是用第三方组件),需要被很好组合起来,调教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对外统一提供调用(甚至是配置方式),而不是散乱的各自为政。这也是平台的核心技术所在。
是否具备上述两个方面的抽象与有机整合,并把它变成软件平台底层的通用部分,这才是“软件平台”区别于“软件系统”的地方。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单一软件系统类似于电动自行车(能跑就行),软件系统类似于一个型号的小轿车(涉及到转向、发动机、变速箱、地盘、安全气囊等多个系统的整合与交互),云平台就类似于大众或者丰田的汽车底盘平台,通过标准化底盘平台,这个平台上面可以开发多种车型,提供各种标准的软硬件接口。
四、如何开发好的能源云平台
1、靠谱的,懂业务的团队。能源云平台需要靠谱的团队,团队里各个专业都需要有靠谱的人才配置,最稀缺的不是程序员,而是能理解业务的程序员、懂业务的架构师,以及能理解程序的业务分析师。能源是壁垒很高、专业性很强的行业,没有三五年的业务经验,连一个大的专业模块都理解不了,更不要说夸专业领域。会编程的人不少,懂能源业务的人很少。君不见某上市公司为了组建数字化团队,从国网南网五大,以几倍的公司挖人么。
2、深刻的理解价值和战略。光有人还不够,各路能源大企业一堆人才,目前能源云平台还处于落地的初期,架构不可谓不宏大,功能不可谓不繁复,能产生价值的不多,能持续优化价值的更少。因为如何在战略和战术层面把技术和业务价值整合,形成落地迭代的路径,非常考验管理团队的实战能力和战略视野,否则招了几百号研发团队,不知道战略重点和研发重心,眉毛胡子一把抓,容易“宽度一公里、深度一厘米”,你都不知道往哪挖。
3、持续投入最好别烧钱。电网公司信息化历时十余年,一个省公司每年大几十亿的数字化投入,才有了今天的智能电网。上面所说的功能融合、业务贯通、数据对象化、平台化复用,不是凭空而来的,因为没有人知道一开始该怎么干,曾经见过电网某个大的业务系统推倒重来三四次,你能说前面的钱白花了么,饭是一口口吃的。市场化的能源云平台因为业务属性不一样,客户价值不一样,决定了电网的经验都无法套用,更不要说缺乏电网信息化经验的其他能源企业了。烧一笔钱容易,要在平台上持续烧钱,据我所知已经有若干家上市公司撑不住了。
当然,烧钱不是必须的,云平台需要真正向互联网学习的是MVP,如何用简单架构去满足实用功能,先赚到钱再考虑下一次迭代是不是要推翻架构重来。当然,最理想的一种状态就是先做好一个大架构,然后按照MVP的方式去精化功能,形成小的价值迭代,只不过这样做对团队以往的技术经验要求极高,而且还不能被以前大系统的思维方式所束缚,我认为这才是“能源+互联网”的玩法。
持续烧钱,考验的不仅仅是团队本身,更重要的是考验整个公司最高决策者的战略眼光、战略定力和协调推进能力,这绝对不是数字化团队本身所能解决的问题。能源行业过去市场化程度很低,导致部分决策层对市场化业务的趋势、速度和路径理解不足,我认为这才是一家公司在开发和推进云平台中最大的战略风险,说白点就是老板看不懂,一开始被忽悠上船,现在觉得烧钱有点后悔,要么收手不敢(舍不得),要么继续烧钱(还是舍不得),这种两难境地的团队也有不少。所以这是涉及到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的问题,我们后文再谈。
无论在不在大公司,只要在云平台团队,你就是创业,创业维艰,且行且珍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甘肃电力交易中心发布甘肃电力市场运营报告(2025年5月),5月,甘肃省内中长期市场化交易电量8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4.88%,均价215.79元/兆瓦时,同比下降20.99%,其中省内直接交易54.18亿千瓦时,代理购电15.95亿千瓦时;跨省区外送电量57.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25%,外购电量4.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7月14日,甘肃发改委员发布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通知指出,本机制适用于不同类型机组,考虑到风电、光伏在用电高峰时段提供可靠电力供应的能力有限,抽水蓄能电站尚处于建设初期,实施范围暂包括合规在运的公用煤电机组、电网侧新型储能,均不含直流配套电源。容量
136号文在各地落地后,分布式光伏参与市场交易的方式。要么是找代理商聚合,以量价双报的形式参与交易,要么是量价双不报,接受市场价格。如果选择了报量报价,那么全电量要参与到实时市场的竞价中。其中非机制电量根据各地细则要求,可以参与中长期和日前市场。细究这个接受市场价格的方式,还需要进
近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指导下,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完成跨经营区电力交易核心功能建设及28项跨平台接口联调,实现市场注册、中长期交易、现货交易及结算等全业务流程贯通,标志着我国跨经营区电力交易在技术层面实现了互联互通。为了推进此项工作,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批复《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跨电网经营区中长期、绿电、现货等各品种和场景的交易规则。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打通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关键堵点的重要突破性举措,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建设正式迈入跨电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青海电力交易中心转发青海省能源局关于开展青海电力现货市场第三次结算试运行工作的通知(青能运行〔2025〕128号)。青海电力现货市场规则汇编(V4.0结算试运行稿)提到,现阶段,燃煤火电机组以“报量报价”的方式参与现货电能量市场;准入市场的新能源场站按照“报量报价”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青海电力交易中心转发青海省能源局关于开展青海电力现货市场第三次结算试运行工作的通知(青能运行〔2025〕128号)。《青海电力现货市场第三次结算试运行方案》提到,本次结算试运行时间为2025年7月16日至29日(2025年7月15日至28日分别组织7月16至29日的日前现货交易),7月1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4日,粤电力A披露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800万元至3600万元,同比下降96.01%-96.90%。业绩变动原因为2025年二季度,随着发电业务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盈利能力有所恢复,新能源业务的经营贡献进一步提升,整体业绩环比一季度扭亏为盈。但今年上半年由于电力市场
7月14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公布第一百一十五批列入售电公司目录企业名单。2025年6月11日至2025年7月10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对22家售电公司市场准入申请材料进行了公示。公示期间,交易中心受理了群众对其中15家售电公司准入申请材料提出的异议。按照《售电公司管理办法》(发改体改规〔2021〕1595号)
7月以来,华中区域持续晴热高温天气,用电负荷快速攀升,电力供需平衡紧张,华中电网最大用电负荷在7月7日达2.19亿千瓦,同比增长2.9%,今年首次创历史新高。截至10日,全网及四省用电负荷已累计7次创历史新高,河南、湖北、江西三省均两次创新高,分别达到8607、5612、3756万千瓦。华中省间电力互济交
近日,澳大利亚两项大型电池储能项目正式提交至《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审批,总储能规模达5.2GWh。两个项目分别由X-Elio与BIDEnergy主导开发,均位于新南威尔士州,建成后将进一步强化当地可再生能源电网的稳定性。300兆瓦/1200兆瓦时Canyonleigh电池储能项目该项目由西班牙可持续能源开发商X-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7月3日,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开封市汴东产业集聚区增量配电业务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储能电站设备采购项目结果公告,项目中标供应商为开封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标金额为2942万元。招标人为开封市东基电力有限公司,项目拟采购5MW/20MWh储能电站设备,含满足设备正常运转的全部电解液(5W/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3日,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增量配电网配电价格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明确,最高限价法。对于非招标方式确定投资主体的增量配电网项目,实行最高限价法。省级价格主管部门以用户承担的配电网配电价格与上一级电网输配电价之和不得高于其直接接入相同电压等级对应的现行省
源网荷储一体化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架构,正加速从政策蓝图迈向实践落地。这一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电力系统“发-输-变-配-用”的单向运行逻辑,通过电源、电网、负荷、储能四大要素的深度协同与互动,构建起能源高效利用的闭环体系。然而,在各地项目批复数量持续增长的繁荣表象下,实际落地进度却呈
2025年6月26日0时18分,随着最后一次110kV备自投试验结束,泸州航空航天产业园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项目110kV输变电工程一次带电成功,并顺利完成带电调试工作,各项参数运行正常,四川首家地方国有独资企业增量配电网正式投运。泸州航空航天产业园区增量配电业务试点项目是国家第四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
6月28日上午,临港高端不锈钢和先进特钢产业园区增量配电网业务试点项目成功投运。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市能源工作服务中心主任李晓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李现鹏出席投运仪式。李现鹏表示,临港区立足五大产业链发展,努力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升级迫在眉睫。
6月28日上午,奥德电力临港增量配电业务试点项目正式投运,奥德集团总裁林波出席活动。6月28日上午,奥德电力临港增量配电业务试点项目正式投运。临沂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市能源工作服务中心主任李晓峰,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李现鹏,奥德集团总裁林波,集团副总裁、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3日,山西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平鲁经济技术开发区增量配电网配电区域划分方案的公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增量配电业务配电区域划分实施办法》(发改能源规〔2024〕317号),我局现将平鲁经济技术开发区增量配电网配电区域范围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平鲁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高比例清洁能源并网已成为显著发展趋势。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风电、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14.82亿千瓦(风电5.36亿千瓦,光伏9.46亿千瓦),历史性超越火电装机规模(14.51亿千瓦)。随着风光新增装机持续放量,新能源装机规模领跑传
2025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厘清了绿电直连项目与公共电网的责任界面,并要求在项目内部发电、厂用电、自发自用、储能等关口安装分表计量装置,为后续完善社会责
近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十批采购(特高压项目第二次设备招标采购)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公示。本招标共14个物资,44个标包,共有28家企业成为候选人,投标报价共计5.19亿元。其中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最高,投标报价1.49亿元,入围1个标包,物资包括2间隔1000kVGIS组合电器。候选人
4月24日晚间,云涌科技披露2024年度业绩,实现营业总收入2.97亿元,同比增长5.18%;归母净利润亏损约3509.31万元。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分地区、分销售模式情况对于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紧密围绕客户需求加速重点产品、重要项目落地实施,在工业信息安全产品业务方面,公
近期,中能建、中电建、浙江新能、中润光能集团、京能国际、森特股份发布招聘信息,北极星整理如下:中能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公司)成立于1952年,总部位于合肥市,是世界500强特大型能源建设央企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能建)旗下唯一房屋建筑专业化平台公司,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
11月16日-17日,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24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在南昌成功举办。飞腾公司作为国产CPU领军企业受邀出席本次会议,并携手众多生态合作伙伴全方位展示了飞腾在电力数字化、信息化领域的丰硕成果。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李建成、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
近日,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24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本次年会以“乘×数而来,智+享电力”为主题。在本次年会上,华为携最新的基于fgOTN(细颗粒光传送网)技术的电力通信网解决方案亮相,致力于为电力打造骨干网更宽、配用电覆盖更广、台区更透明的电
10月27日晚,海联讯发布公告称,杭州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下称“杭州资本”)作为公司控股股东和B股上市公司杭汽轮的间接控股股东,拟筹划海联讯和杭汽轮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公司A股股票自10月28日(星期一)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截至目前,本次交易仍处于筹划阶段,交易
8月29日,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与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大数据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第七届电力大数据协同创新论坛”在贵阳召开。论坛以“激活数据新动能,赋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旨在推进算力、算法、数据及应用资源的集约化与服务化创新,助力电力行业的数字化升级和产业转型。紫
中核汇能贵州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简称中核汇能贵州公司),于2022年2月14日在贵阳注册成立,属于中核汇能有限公司/新华水力发电有限公司省级区域子公司。下辖集控中心、电力营销中心、5大区域检修中心、2个分公司和19个项目公司,资产总额超过100亿元,员工总数300余人。截至2024年4月,公司实控总装机
电网数字化是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核心环节。加快电网数字化进程成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4月28日,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委会举办的“新质生产力与电网数字化”专题研讨会在海南省琼海市召开,华为深度参与了此次会议。华为中国政企电力系统部
11月9日,国网数字化部组织举办2023年国双云平台沙盘演练。演练由国网冀北电力承办,国网江苏、冀北、河南、甘肃电力参演。演练形式、题目设置、风貌展现获得了观演各方的高度认可。此次云平台沙盘演练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国网甘肃电力云平台运维保障能力、风险排查能力及应急处置能力。演练前,
2023年11月1日,青岛纳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纳晖新能源)与日新鸿晟智慧能源(上海)有限公司在国能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总部签订工商业储能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并启动“用户侧储能普惠能源管理”新模式。双方在前期区域样板共建的基础上,彼此整合优势资源,共同聚焦用户侧储能及辅助服务市场高速发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