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充分发挥煤电对电源清洁发展的支撑作用
——在2020年燃煤电站生产运营管理第四十九届年会暨能效管理对标发布会上的讲话
(2020年8月19日)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于崇德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20年燃煤电站生产运营管理第四十九届年会暨能效管理对标发布会”,总结2019年全国火电机组能效对标工作,表彰2019年全国火电机组能效对标优胜机组,交流研讨燃煤发电机组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能效对标工作,展示煤电产业发展成果,加快推进煤电产业转型升级,共同推进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
在此,我代表会议的主办方---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对各位嘉宾、各位领导和与会代表表示欢迎!对获得优胜机组的电厂和优秀论文的作者表示祝贺!对国家能源局、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长期以来给予电力行业的关心指导支持表示感谢!对会议的承办方---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为会议提供的优质服务表示感谢!
下面就充分发挥煤电对电源清洁发展的支撑作用谈几点思考与建议: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电力报发电报道” ID:zhongguodianlibao)
01
煤电为电源清洁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十三五”以来,我国煤电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煤电结构不断优化,大容量、高参数机组比重逐步提高,单机效率、污染物控制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煤电作为电力供应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 煤电发挥了基础性调节性作用,为支持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煤电通过控制新增容量,为发展可再生能源电力腾出了发展空间,促进了电源结构的调整。“十三五”前四年煤电年均新增装机3416万千瓦,与“十二五”期间煤电年均新增装机4558万千瓦相比,增速放缓。“十三五”期间煤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长3.7%,远低于全国装机容量8.8%的增长速度。截至2019年底,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0.1亿千瓦,其中煤电10.4亿千瓦,占电源容量比重由“十二五”末的59%逐步降至52%,电源结构清洁低碳化迈出了新步伐。
在目前各类储能技术经济性差,抽水蓄能、燃气机组等调节性电源容量不足的前提下,煤电对清洁可再生能源电力电量消纳发挥了支撑作用,通过灵活性改造,提升了调峰调频调压的能力,通过备用容量服务,发挥了兜底保供的基础性作用,为电力热力系统的安全优质可靠运行提供了保障。
(二) 煤电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为促进煤炭清洁节约利用作出了积极贡献
电力行业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各项节能减排政策要求,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多轮设备改造,为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和污染物减排目标的实现,做出了突出贡献。“十三五”前四年,电力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从2016年的35万吨、170万吨和155万吨分别下降至2019年的18万吨、89万吨和93万吨,四年单位火电发电量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分别下降了52.5%、52.1%、45.8%。截止2019年底,全国达到超低排放限值的煤电机组容量8.9亿千瓦,占全国煤电总装机总容量的85%以上,大气污染物排放水平接近或达到燃气机组排放限值。我国煤电板块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水平,远远低于其他板块煤炭消费污染物排放水平,煤炭作为燃料用来发电是相对清洁高效便捷的利用方式,煤电为我国煤炭清洁节约利用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 煤电机组结构不断优化,为促进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些年来,煤电机组坚持高质量发展,通过“上大压小”持续优化结构,“十一五”“十二五”分别关停淘汰落后产能7683万千瓦和3218万千瓦,“十三五”前四年,淘汰关停落后产能3000万千瓦以上。大容量、高参数煤电机组比重稳步提升,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比例显著提高。截至2019年底,单机60万千瓦及以上煤电机组容量比重达到44.7%,比“十二五”末提高了7.9个百分点,在运百万千瓦煤电机组130台。
煤电机组节能改造持续加强,节能降耗工作成效明显。目前全国已超过7.5亿千瓦煤电机组实施了深度节能改造,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火电机组的平均供电煤耗由2015年的315克/千瓦时降至2019年的306.9克/千瓦时。据2019年火电机组能效对标数据显示,百万千瓦机组平均供电煤耗283.4克/千瓦时,60万千瓦机组平均煤耗304.26克/千瓦时,30万千瓦机组平均煤耗304.66克/千瓦时,先进的百万千瓦二次再热机组供电煤耗达到270.37克/千瓦时,我国煤电能耗及污染物排放水平走在了世界前列。
02
煤电面临的突出问题
环境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对的三大课题(人口、能源、环境)之一,近些年来,抑制气候变化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业内专家致力解决的重大问题,要下决心在能源领域加快推进电能替代和清洁替代(简称“两个替代”),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中的比重,形成清洁能源为主导的能源新格局,推动能源电力绿色低碳发展,从根本上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电力行业特别是煤电企业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目前看,我们工作中还存在煤电在建规模偏大、系统调节能力不足、煤电投资收益难以保证等问题。
(一) 煤电在建规模仍然偏大,与新形势下煤电定位结合不紧
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决定了煤炭和煤电在较长时期内是我国能源电力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但随着清洁可再生能源发电快速发展,煤电市场定位已由传统的提供电力、电量的主体电源,逐步转变为提供灵活性调节电源和兜底保供的基础电源。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0.5亿千瓦,其中煤电装机10.52亿千瓦,占比51.3%,煤电在建规模1.4亿千瓦以上,存在容量过剩风险。2019年全国煤电机组利用小时数4416小时,比上年降低79小时,适合带基荷的高参数、大容量机组高效低污染的作用得不到发挥,适合系统灵活性调节的机组参与调峰调频调压的能力还没有充分挖掘使用。
(二) 系统调节能力明显不足,与清洁能源发展不相适应
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的特点,为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需要配套相应的系统调节能力。目前我国电力系统峰谷差已达最大负荷的30%以上,部分地区高达40%以上,燃气、抽水蓄能等灵活调节电源比重不足6%,“三北”地区不足4%;水电以径流式电站为主,具有调节能力以及龙头电站建设滞后,调节能力有限;核电受安全和经济性约束,也不宜频繁调节;天然气发电受气源、气价限制,不具备大规模建设条件;储能受技术成熟度和经济性影响,尚不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明显不足。
综合看,煤电机组运行稳定可靠,经过改造可以在较大范围进行负荷变动,是现有技术条件和能源资源禀赋下最经济可靠的大型灵活调节电源,是目前参与电力系统调峰、调频、调压的主力军。但由于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进度严重滞后,截至2019年底,全国完成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5775万千瓦,仅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的27%(《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热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约1.33亿千瓦,纯凝机组改造约8200万千瓦)。为提升系统调节能力,应因地制宜对部分煤电机组加快实施灵活性改造。
(三) 煤电企业经营持续困难,投资收益难以保证
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煤价大幅上涨、电价逐年降低、机组利用小时不高,加之供暖热价低、环保成本增加得不到合理补偿等,煤电企业利润大幅度下滑,煤电板块大面积亏损,亏损面40%--60%。燃料占煤电成本的70%左右,电煤价格持续高位是煤电亏损的主要因素,2016年下半年5500大卡/公斤电煤市场价格由上半年的不足400元/吨快速上涨至600元/吨,2017、2018年分别在650-700元/吨、571-635元/吨高位徘徊,2019年绝大部分时间超过600元/吨,最高达到770元/吨,均超过国家规定的绿色区间上线。
今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煤电机组利用小时同比降低133小时,严重影响煤电企业经营收入和经济效益。据统计,主要发电集团煤电板块持续整体亏损局面,资产负债率超过100%的煤电企业比上年同期又有所增加。近几年来,煤电企业为清洁发展和降低社会用能成本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煤电企业持续大面积亏损,损害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基础,部分企业濒临资金链断裂,有的企业破产清算,投资收益风险加大。
03
几点建议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多,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在“十四五”、“十五五”甚至更长时期内,煤炭依然是我国的主要基础能源,煤炭作为燃料用来发电是相对安全、经济、清洁、便利的利用方式,煤电是清洁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的主要调节支撑力量。未来一段时期内,煤电机组仍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一)合理控制煤电规模,优化煤电结构布局
“十四五”电源发展规划中,应统筹协调常规能源与新能源的关系,从安全可靠、经济环保的角度,系统配置全国能源电力资源,科学规划不同地区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发电的规模配比,推进电力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具体讲,煤电产业应坚持“控制增量、用好存量、优化布局”的原则。“控制增量”,即严控新增规模,防控煤电产能过剩风险,认真平衡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电力电量的关系,把有限的新增容量用于全国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支撑项目。“用好存量”,即对寿命到期或即将到期的30万千瓦及以上煤电机组进行延寿评估,对安全可靠、经济环保达到要求的煤电机组可适度延寿10-15年,这样既替代了新增规模,又节省了大量煤电投资,还降低了投资收益风险。“优化布局”,即依据煤电的新定位扮演好新角色,科学合理布局灵活性调节机组、集中供热机组、带基荷机组,科学合理布局煤炭产地富集区煤电一体化项目,科学合理布局国内煤与国外煤协同供给渠道,提升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提升网源荷储协调发展能力,提升能源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能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电力工业清洁低碳安全高效高质量发展。
(二)加快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提升系统调节能力
近几年的实践证明,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技术成熟,单位容量技改成本相比新上抽蓄、气电、储能装置均具有比较优势,推进煤电灵活性改造,是目前快速提升系统灵活性调节能力的现实选择。应进一步完善辅助服务补偿政策,按照“成本+合理收益”和“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保障煤电灵活性改造项目取得合理收益,鼓励煤电企业积极参与灵活性改造。应认真研究系统调节需求和区域电厂机组的特点,优化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技术路线,加强规划引领,有序安排30万等级和部分60万等级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项目,合理把握改造容量和节奏,既满足系统调节需求,又防止灵活性改造过剩。应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逐步推动补偿政策向市场机制过渡,完善灵活性资源交易品种,做好现货市场与辅助服务政策衔接。
(三)推进煤电机组延寿工作,防控煤电投资收益风险
我国煤电机组设计运行寿命为30年,目前一些30万、60万等级煤电机组已到或接近设计寿命,这些机组在服役期间,经过多次安全、节能、环保改造,绝大多数健康状况良好,到期退役关停存在能源资源浪费问题。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统计数据,2008年以来美国退役的煤电机组平均服役时间为52年,现役煤电机组平均服役时间已达39年。我国在早些年间也曾开展过火电机组超期服役评估工作,1998年原电力工业部曾编发《火电厂超期服役机组寿命评估技术导则》,指导超期服役火电机组进行寿命评估,华能山东黄台发电厂上世纪60年代初投产的2.5万和5万千瓦机组服役期分别为47年和42年,现役的1987年和1990年投产的30万千瓦机组经过专业机构评估,报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审核,已取得延寿10年的许可。实践证明,经过评估挖掘煤电机组的潜在寿命是安全经济可行的。综合看,通过煤电机组延寿,减少新增规模,对节约能源资源,防控过剩风险,特别是防控煤电投资收益风险是必要的。当然,煤电机组延寿工作也应制定评估标准、支持政策、约束条件等,确保延寿工作健康稳妥的进行。
(四)深入开展对标工作,不断提升煤电机组能效水平
多年来,在国家能源局、中国能源化学工会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发电企业的积极参与下,火电机组能效水平对标竞赛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和污染物减排目标的实现作出了积极贡献,去年7月4日,全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将火电机组能效对标竞赛列入了全国能源化学系统11个重点劳动竞赛项目,进一步激发了做好全国火电机组能效对标竞赛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要进一步扩大能效对标覆盖面。2020年,参与火电机组对标的30万、60万和百万机组占全国运行一年以上机组比重分别为43.98%、69.77%和86.43%,对标覆盖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要继续加强能效对标工作的宣传和推广,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争取更多地方发电集团(投资公司)、自备电厂符合条件的机组参与能效对标工作,提高能效对标工作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要继续完善能效对标指标体系,深化机组可靠性对标工作,探索把机组灵活性调节能力纳入对标范围,促进行业能效水平整体提升。
二要进一步提升能效对标价值和影响力。火电机组能效对标指标涵盖了机组可靠性、经济性、环保性和技术监督等四大类17项主要运行指标,为政府宏观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为行业企业的设备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各发电企业将对标结果纳入了生产管理体系考核范围,能效对标工作已成为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抓手。下一步,要注意利用多种场合、多种渠道宣树能效对标的典型,更好的发挥标杆引领示范作用,促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推广应用。要加强能效数据的精益化管理,进一步提升能效对标的价值,为政府部门宏观管理和行业企业经济运行提供更精准有效的服务。
三是进一步开创能效对标新局面。多年来,特别是“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各发电企业通过能效对标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积累了很多先进经验,应认真总结推广。能效对标要适应“十四五”能源电力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努力开创新局面。要顺应行业产业发展的形势任务要求,完善能效对标的技术路线和工作方案,发挥好能效对标对行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要围绕国际一流企业创建活动,探索研究国际一流企业对标平台建设,发挥好能效对标对行业企业高水平管理的促进作用。要听取行业企业的建议意见,更好的体现能效对标的科学性、公平性和先进性,发挥好能效对标对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促进作用。
同志们,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主动顺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提升电力行业管理水平,努力开创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最后,再次感谢本次会议的承办单位——国家电投集团、上海电力公司、田集电厂为本次会议热情周到的服务,感谢国家能源局、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和各发电集团多年来对中电联工作的支持。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首季“开门红”一季度作为映照全年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的风向标,跑好“第一棒”至关重要。今年以来,集团公司煤电、工程建设两大板块以开局即奔跑、实干争春早的拼搏姿态,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跑出双轨并进的“加速度”——煤电板块以绿色转型之笔绘就能源保供新图景,工程建设板块以创新驱动之钥开启市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6日,华能国际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上网电量1,066.3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66%;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平均上网结算电价为488.19元/兆瓦时,同比下降1.96%。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市场化交易电量比例为84.85%,比去年
自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贵州列为全国第一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以来,经过近9年的探索与实践,贵州电力市场建设和市场化交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基本构建了体系完备、竞争充分、健康有序的中长期电力市场。同时,圆满完成7轮次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贵州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有序推进,为贵州能源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广东电力市场实现了从“价差传导”向“顺价联动”、从“只降不升”向“能升能降”、从现货“间断运行”向“连续运行”等根本性突破,从2015年全国第一个实现中长期集中交易,到2019年全国第一个开展现货结算试运行,再到2021年全国第一批现货市场“转正”,广东电力市场为电
守正创新担当作为奋力谱写河南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河南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夏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作出了系统部署,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进一步对能源重点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推动能源工作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良好开局指明了
近期,按照国家能源局有关要求,东北能源监管局分管领导带队,由市场处、行业处、稽查处相关人员组成督导组,在黑龙江业务办协调配合下,赴黑龙江省开展2024年电力领域综合监管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督导工作。根据督促整改内容,涉及的单位和部门,采取不同方式,分别对地方政府、电网企业、发电企业开展督
136号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新能源从“计划+市场”双轨制向完全市场化过渡。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市场化交易量扩大后,系统需要更强的灵活性来平衡供需。136号文件的发布和实施不仅对新能源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对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灵活性调节资源提供更大发展空间
4月14日,中国能建华东院、浙江火电等单位联合中标中煤宝山2×650MW超超临界煤电(煤气掺烧)替代扩建项目EPC总承包工程,中标金额约34亿元。项目位于上海宝钢股份宝山基地,规划建设2×65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同步关停宝钢自备电厂1号、2号老机组,计划2027年投产。作为国内煤电联营、产城融合的典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给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带来重大变革,在此转变中,需要实现顶层机制与底层技术的有机结合,为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入市提供有力支撑。在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的同时,行业面临两大挑战:顶层机制层面,需优化新能源与火电、新型经营主体同台竞价的制度设计;底层技术层面
助力我国能源转型加快构建新一代煤电体系怀柔实验室灵活燃煤发电团队副总师徐进良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落实《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有关要求,夯实煤电兜底保障作用,积极推进煤电转型升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制定了《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文件明确,积极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组织新型能源技术开发示范项目申报,推动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能源示范项目建设。开展电网建设计划管理和专项检查。配合市级部门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6日,华能国际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上网电量1,066.3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66%;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平均上网结算电价为488.19元/兆瓦时,同比下降1.96%。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市场化交易电量比例为84.85%,比去年
自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贵州列为全国第一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以来,经过近9年的探索与实践,贵州电力市场建设和市场化交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基本构建了体系完备、竞争充分、健康有序的中长期电力市场。同时,圆满完成7轮次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贵州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有序推进,为贵州能源
136号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新能源从“计划+市场”双轨制向完全市场化过渡。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市场化交易量扩大后,系统需要更强的灵活性来平衡供需。136号文件的发布和实施不仅对新能源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对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灵活性调节资源提供更大发展空间
助力我国能源转型加快构建新一代煤电体系怀柔实验室灵活燃煤发电团队副总师徐进良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落实《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有关要求,夯实煤电兜底保障作用,积极推进煤电转型升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制定了《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
推进新一代煤电高质量升级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勇平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部署新一代煤电转型升级工作,通过“锚定战略目标、健全指标体系、坚定攻关路径、配套保障政策”四个方面,
4月14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一2027年)》,提出推动开展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在创新技术应用方面因地制宜采用零碳低碳燃料掺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煤电与新能源耦合等技术,提升机组清洁降碳技术水平。《方案》明确清洁降碳技术要求。新建机组应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4日,河南郑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郑州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件提出,2025年全力推进能源绿色转型。加快推进连霍高速氢能管线、巩义大唐制氢和荥阳豫能制氢项目建设。开展登封大熊山、荥阳环翠峪抽水蓄能项目前期建设。推进巩义安投、东象电力、中谷智汇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重点科技创新项目“高水分褐煤锅炉大功率等离子体”在国电电力胜利电厂完成三年试运行,成功投入电厂应用,实现了燃用全水分38.6%褐煤锅炉的冷炉无油点火与全负荷稳燃,建成了世界首座燃用高水分褐煤机组无燃油电厂。与传统常规油枪点火相比,该项目开发出了用于提升高水分褐煤机组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问:《实施方案》出台的主要背景是什么?答: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支撑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新一代煤电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任
深入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奋力谱写陕西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陕西省能源局局长何钟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周年。陕西能源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感悟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思想伟力,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明确,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完善电力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和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合理体现煤电机组高效调节价值和环境价值。《方
推进新一代煤电高质量升级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勇平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部署新一代煤电转型升级工作,通过“锚定战略目标、健全指标体系、坚定攻关路径、配套保障政策”四个方面,
广东煤电清洁低碳转型思路及举措黄少中1汤泰1王浩浩2张葵叶1于立东1(1.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2.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在“双碳”战略目标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已是大势所趋。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指出,“2030
去年11月15日,时任大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的邹磊还以客人的身份前往国家能源集团总部进行合作交流。谁曾想到,短短3个月后,邹磊便完成了从“客”到“主”的转变。今年2月,邹磊履新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在履新后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邹磊以惊人的效率开展了超过30次公开活动,其行程之密
4月8日,中国华电召开党组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贵州和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集团公司实际,研究贯彻落实举措。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主持会议并讲话。公司领导叶向东、祖斌、吴敬凯、李旭红、赵晋山、曹海东、蒋方帅参加会议。会议指出,要认真学习中央政治局会
近日,河南能源监管办组织专家赴三门峡华阳发电公司和大唐洛阳首阳山发电公司,对设计寿命即将期满的煤电机组延寿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研,大唐中南电力试验研究院相关人员陪同调研。调研组深入生产现场,仔细查看机组运行情况,与发电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座谈交流,详细了解机组设备安全状况和延
为推动煤电行业向清洁高效、灵活调节方向转型,近期,华东能源监管局组织召开上海市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专题会议,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及各发电企业代表参会。与会各发电企业汇报了机组灵活性改造进展、技术路径及面临的困难,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结合电网运行需求,提出改造时序和闭环
煤电作为电力安全保障的“压舱石”,其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具有重大意义。自2004年电力用户直接购电试点起步,煤电企业电力交易已历经二十年发展。特别是自发改价格〔2021〕1439号文颁布后,煤电企业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比新能源企业经历了更长的市场化路程。本期文章将系统梳理煤电入市的政策和实
3月24日,从福建省总工会处获悉,国能(泉州)热电有限公司5项成果获2024年福建省百万职工“五小”创新奖,是历年来“五小”创新大赛获奖数量最多的一年。该公司申报的项目从58万余项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其中,《基于5G+AI及UWB融合定位技术的一体化智慧点巡检系统的应用研究》获得大赛一等奖,《在
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编制办公室发布的《CECI指数分析周报》(2025年第11期)显示,CECI沿海指数中高热值煤种现货成交价格小幅下降。曹妃甸指数小幅下行。进口指数高热值煤种现货成交价继续下行。CECI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十一期处于收缩区间,分项指数中,除航运分指数处于扩张区间外,其他分指
随着新能源装机的大量接入,全国电力供需紧张局面得以缓解,传统煤电机组的定位和经营也迎来了新的变化。(来源:能源新媒文/本刊记者武魏楠)2024年末到2025年初,或许在大众的视角中,煤电的遭遇并不太好。2024年11月,路透社报道称中国煤电占全国总发电量的比例有望在今年降至60%以下。而中电联在20
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编制办公室发布的《CECI指数分析周报》(2025年第10期)显示,CECI沿海指数中高热值煤种现货成交价格维稳运行。曹妃甸指数小幅振荡。进口指数中低热值煤种现货成交价小幅上涨。CECI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十期处于收缩区间,分项指数中,除航运分指数处于扩张区间外,其他分指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