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能源服务评论正文

能源互联网服务的小趋势与缓变量(二)

2020-09-09 09:41来源: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关键词:能源互联网售电公司电网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电力行业的增长逻辑改变

电力行业面临从第一曲线增长,向第二曲线增长的转型。这个转型背后是电力行业面临的基本矛盾改变。

过去20年电力行业形成高速增长的第一曲线,很多企业享受了这一波红利,这波红利的背后是一对支撑电力行业发展20年的主要矛盾: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因为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负荷的高速增长,而电网供电能力和电源能力不足。

(来源:微信公众号“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

即过去20年,电力行业主要解决:供用电矛盾。

要解决这对矛盾的手段:电力基建。所以我们看到电网公司从特高压,一直建到村村通,发电公司大干快上电源。

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到中高速增长阶段,这对矛盾基本得到了缓解:东中部地区的供电可靠性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每年有序用电的次数也慢慢减少了。

所以电力行业过去以老基建模式去驱动的第一曲线增长模型,基本上已经到了失速点。

当老的主要矛盾被缓解,新的主要矛盾随之出现:我国能源中长期发展的“绿色、安全、经济”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当下经济环境下,企业和政府更多的关注经济性矛盾。

无论是政策性降价、电力市场化交易、增量配电试点的配电成本核算、还是电力企业开拓能效服务市场,其实都是在围绕解决经济性矛盾。

个人认为这可能会构成电力行业未来5-10年的长期矛盾,既要绿色、又要安全、还要经济。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三角,能否以一种新的增长方式得到解决。

用第一曲线的模式是不可能解决的,你要绿色,那如何解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问题,必然要上更多的储能,这样肯定不经济;你要安全,那么搞N-2好了,用更多的设备冗余与解决,当然很不经济。

所以必须要转换发展思路,用信息化、数字化,用能源互联网的第二发展曲线去解决这个不可能三角,这也是新基建在电力行业的落地内涵。

但是商业历史告诉我们,第一曲线到第二曲线不是平滑过渡的,而是需要完成“跳变”,第一曲线活得越滋润,核心能力积累得越强,越难跨越到第二曲线。

Intel和微软这一对CP,在服务器和PC机的第一曲线里,市场占有率都超过70%,风光了20年,然而到了智能手机这个第二曲线里,目前市场占有率都是0。

大众汽车在内燃机汽车第一曲线里舒服了60年,做到世界第一,但是面对第二曲线的电动汽车挑战,目前看对特斯拉几乎没有招架之力,大众电动汽车的标杆车型ID.3目前麻烦一堆,尤其是软件系统,特斯拉的软件体系架构领先6年以上(这个话题我打算单独写篇文章分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电力行业很多企业,无论是器件商、成套厂还是工程公司,乃至电网企业、传统发电企业,第一曲线都活得很滋润,所以转型难度是不小的。

第二曲线的需求挑战

第一曲线到第二曲线,主要是因为客户的需求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过去电力行业更多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大规模制造的思路,提供的是标准产品,电表、断路器、开关柜都是标准化大批量产品。

电网公司过去是电力局,它向社会提供的并不是电力商品,而是一种公共服务产品——供电服务,所以电力局并不是严格经济学意义上的企业,而是一个局,它的服务对象不是企业、不是居民,而是社会,而是2S(To Society)。

本轮电改其实有个隐藏支线剧情,就是电网公司不再是电力局,局的职能划归到能源监管部门,电网公司回归公司属性,这时候电网公司不再是一家2S的企业,而是一家2B+2C的企业。

当然,未来电网公司其实并主要不提供电力这个商品,绝大多数的电作为商品是由售电公司卖的,电网公司其实主要承担的是商品的运输职责,并且收取相应的费用,所以严格意义上它是一家“电力输送服务”公司,就像管道公司,它的客户是卖电方和买电方(2B),这也是电网企业转型能源互联网企业的内在动力——害怕被管道化。

另外电网企业承担了保底供电服务的职责,这个是一种类政府属性,比如对居民、农业客户的供电,这里的电不是一种商品,而是一种供电局的公共服务义务,这个义务的成本,由交叉补贴来承担。

因为电网公司过去提供的是“供电服务”这个公共品,这个公共品是没有质量差异的,就像国防这个公共品一样,全国人民都享受这个公共品的价值,但是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而未来,电网公司转型成为能源互联网企业,除了“电力运输”和“保底供电”之外,还需要面对真正意义上的终端客户——B端C端客户,提供综合能源服务,这时的商品差异性,就由客户需求体现出来了,电力交易、能效服务、多能互补、设备管理等等。

当产品的需求差异化,产品本身也必须被差异化,竞争模式从低成本大规模,转向差异化竞争。

而对于过去在第一曲线里擅长提供标准化产品的各种企业,尤其是把标准化做到2S级别——完全没差异供电服务的电网企业来说,真正的挑战就来了:原来按照政府部门模式设置的,条块分明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文化,如何适应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灵活化、地域化的综合能源服务。

更大的挑战是,能源互联网的第二曲线目前还处于启动初期,放眼全世界都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业务模式、管理模式,即使你把A家、M家等大牌咨询公司请来也没用,人家擅长的是总结和复制,不擅长创新(我看了A家M家的综合能源或者能源互联网的一些咨询报告,基本处于概念很美,落地很空的状态)。

马云不是请了A家做咨询才有今天的淘宝。能源互联网的这种创新属性,本质上对第一曲线的成熟企业就是一种挑战。

原标题:能源互联网服务的小趋势与缓变量(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售电公司查看更多>电网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