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以下为发言实录: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代表我们华电数字电厂的建设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水电站智能巡检系统设计及思考。
我们华电在这块2015年就开始做数字电厂,当时还不叫数字电厂是智能电厂的概念,到后来也组织了一些会议,在行业内做一些专业论证,再加上一段时间的积累和行业标准的参考,把以前智能水电站的方式,到后来觉得还是起一个比较小一点的名字,就搞了一个数字电厂的建设叫做数字电厂。
今天分享的内容是东风发电厂试点的整个框架下的其中一个智能应用就是智能巡检,目前为止,其实从数字电厂的应用来讲,我们集团内部从整体数字电厂的架构,到水电里面的经济运行、巡检、大坝安全管理、技术监督还有一些其他的应用,大概有七八个应用,我们在前面的工作都是做了理论方面的研究和标准方面的制定,形成了系列的标准化体系。今天说的智能巡检只是其中的一个应用。
我从五个方面跟大家分享,东风发电长是乌江流域比较老的电厂了,机组是60多万千瓦的装机,因为说到智能巡检,跟它的水库或者是节水面积都有关系,这是简单的电厂介绍。
从巡检的现状来讲,我们为什么要去做这种智能巡检的工作,主要的理念就是要代替人工的巡检,其实我们在厂里面,水电站主要有几个方面,比如说设备运行指标和运行参数的符合方式,因为人去巡检,现在电厂基本上是两次,一天就是早晨再到另一个时间,每天两次巡检,其实人去巡检,每个人知识的结构过程是理解力是不太一样的,同样的时间段,有两个人巡检结果不太一样,虽然说是表面的现象有关系是差不多的,但是对巡检内容的理解到结论是不太一样的。比如说人去巡检,只是做了望闻问切的东西,看到、听到、再加上理解的。通过技术的发展,我想看的、听的、闻的这些东西是可以实现的,技术来讲没有问题。为了好实现一点,看的和听的在项目里面巡检考虑的,如果通过设备的系统或者设备去做巡检,基本上能替代人的方式,后面考虑到人去巡检,用机器替代他了,但是后台本身我在系统里面内置了人基本分析的方法,另外一点还有就是虽然我替代人,人不用现场跑了,关键的一些预警分析还是要人确认的方式。这里面有几个指标和运营方式是不是相符也是人解决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现场中设备是否符合正常状态下的运行要求,再就是一些跑、冒、滴、漏的问题,前面这些是厂里面巡检的内容。
在水电站有一个水工建筑物就是大坝和水库,这一块在前期的时候巡检比较麻烦,但是这个不是天天巡检,是一个月,分一个时段去上那么一两次的样子。比如说真是大坝这边还好一点,边坡跑一次要好几天的时间,是这样的问题,这是我们这一个系统建设所解决的问题。
巡检方式刚才说到了按照常规的巡检路线来巡检的,在智能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依赖于人工检修工作受到很大的影响,比如说人的因素、天气、危险因素等等。
其实在这一块巡检我们主要发现一些设备的缺陷以及预防设备事故重要手段。目前人工巡检周期比较长,我们水库那边就更长一点。还有一些厂房里面比如说晚上巡检也出现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再一个就是在计算机监控里面存在报警、预警的方式,难以和长期历史的对比。再加上就是效率的问题,主要是这几个。
智能巡检结合了工业电视的系统,无非就是原来的工业电视换成无人机、机器人,让它更灵活的做,我们在这个项目里面设计的时候就是GIS室,我看到表计、测温等一些状况,我们这一台机组来讲,我们的开关站就是GIS,我们根据一些巡检的需求是有97个点位要去判断的,要去测的点位,这个空间里面我们考虑,如果都用探头都是比这个房间大一点的,大概两个那么大,如果装了97个探头大家可以想想是什么情况。因为GIS相对比较规整我们做了机器人的方案,通过一个设备来回跑的方式。
从我们智能巡检,就是在原有的工业电视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监测手段、分析技术等组成了一个系统,这里面实现了可见光和表计识别、红外测温和状态识别。为什么大家都提智能巡检,从我们自己的理解,我们水电的需求是这样子的,首先表计的识别,我的表读数的方式,第二个就是红外测温方式,也是技术上比较成熟,很容易实现的,对于水电比较特殊一点的就是“找不同”,为什么叫“找不同”呢?水面上有一个船,有一堆漂浮物或者垃圾,我怎么去识别是一个船,还是一堆垃圾?这个不需要的,我只需要说水面上有东西,跟以前不一样了,这就可以了,这就是我们定义的找不同。还有库岸边坡也是找不同,还有另外一种库区边坡不能堆积一些东西,或者堆放其他的东西,这也是不允许的,我们是做了这方面的识别,它的识别跟表计识别是不一样的方式,这也是我们智能巡检里面智能分析的部分。
刚才还讲了巡检机器人,我们现在有点像水电站里面主要是用了GIS室里面,我们考虑是用轮式机器人,也考虑到轨道式机器人,这两种方式差不太多,但是从GIS室的巡检来讲,表计的安装也不像那种各个方向都有,但是确实是往一个面倾斜的,因为有一定的高度,高度就是人去看一下,但是机器人在地上跑确实一个机械臂,虽然是一个方向,但是不是那么好的角度,我不能说这个表拧一个方向,这个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是封闭气体,不可能动它。巡检机器人做这个项目的时候,也是做了一些功课,研究比较早一点,整个时间段比较长,国内来讲,电网公司那边做的相对好一点,这边也有一些科研机构、大学都在做,也相对比较成熟,其实就是载了一个什么样的装置。
无人机这块我们从变电站的巡线和变电站的角度主要是异物、状态、红外识别的方式,因为在这一块是电网公司用得比较多,我那天看了一下电网公司这边无人机比较多,将近2000架,2017年无人机巡检杆塔超过21万基,无人机是比较贵的,但是这个性价比高不高,电网公司运行统计来讲,对于发现问题或者解决缺陷用途是比较高的。
下面是我们巡检系统的建设,这个系统是我们业务应用的部分,建这个应用之前是做了前期的工作,首先在电厂建统一的基础平台来做,虽然智能巡检只是一个应用而已,但是为了实现这一个应用是一方面,我还有诊断、经济运行,还有智能预警这方面的东西,所以我要有一个统一的数据平台,至少把水电站的数据打通。巡检发现一个故障这来判断呢?人来判断,还有诊断系统做故障的诊断,要打通的是诊断和安全方面的分析,我们急需一个智能巡检系统平台,先建了平台又建了应用,将来基于这个平台做各种应用。
第二是满足电厂日常巡检要求以及增强电厂的设备监测内容和数据,工业电视的角度是为了生产服务的,但是为安全考虑的少一点,水电站的设备没有全部覆盖掉,通过智能巡检的方式把范围无死角的扩展到。
第三是提升巡检效率,降低人员工作强度。
第四就是实现与其他业务的节省,提升巡检效率。
巡检内容重要生产区域有几方面,水车室、发电机风洞、主变室、GIS室、开关站、坝区。水车室也需要人巡检,因为水电站很多是地下厂房,有一个对我的发电机下面就是高压水,我们防止的是泄露和漏水情况,还有水位的监测,怕一些故障的出现,作为巡检安全辅助的手段。
风洞主要是一些温度的监测,还有一些设备状态的监测,这个也是用到了红外和可见光的方式。
GIS室我们是安装了测量装置,是想把人巡检的振动、异响、噪声等等这些分析作为电厂频率比较分析。
其实主变主要是套管温度的东西还有表计的识别,这几个东西相差不大。我们在这个里面大概装了13台摄像机,就是固定的,比如说红外测温,我在两个角覆盖到就可以测到温度。
我们开关站是用了摄像机的边缘计算,这个比较简单,无非就是开和关,拍一些图片训练一下就可以实现了。
我们库区原来水电里面没有这方面的监测,这次通过项目引入了无人机的监测,大坝的上下游5公里吧,我们这块做的时候,可能无人机不是遥控的,是自主飞行的,机库比飞机还要贵,要换一些电池、调仓,这个调仓是红外可见光的和喊话器,因为我们水电站经常发现有人钓鱼,开一个船过去了,搞的比较疲惫,用喊话器进行驱离。
这个是拓扑结构,水电站有各个区域,离得不太远,但是我们属于厂房在山体里面打洞打进去的,这个到那个还是比较麻烦的,智能巡检是我其中应用的一个部分。我们整个建设内容是设备的安装和部署,我机器人、无人机是集成的,也不是我们自己做的,都是现成的东西,我集成在系统里面,后面我会说一些功能方面的东西。
再一个就是统一数据平台,这个也是我们认为数字电厂不管是应用的建设,还是数字电厂的建设比较重要的一块,这里面是数据的标准化、数据治理,是治理软件的开发。从我们集团公司来讲,通过统一数据平台这块已经有初步的眉目可以用了,但是数据质量治理这块有点缺陷,这一块还会继续的工作。
再就是智能巡检系统软件开发和部署,我们部署了电脑端的还有智能巡检APP的开发,智能巡检APP也叫数字电厂APP的小模块。
整个功能的话,巡检实时的监测,这块监测是对象的状态、数值、异常信息、可见光或者是分隔画面比例,就是实时看的,和监控有点类似。第二就是智能识别,包括图像识别、红外监测、音频识别,图像就包括表计、状态和找不同。取值分析主要是变化,就跟巡检和诊断,跟体检一样,前一次什么样,后一次怎么样搞一个关联分析,但是分析的数据模型不太一样,但是思路都大致差不多的。再就是巡检来讲,有一个对于电厂和管理上的需求,是巡检的结果和报告,这个通过报告报表的方式实现,为什么专门提这个事呢?因为巡检发现故障以后给前端提供一些数据,要和其他的系统联动。因为涉及到无人机机器人这方面,我就向前端设备的控制,我还要做的就是无人机机器人是不是没电了,我还要监测他的状态,检测设备的状态也要监测。状态监测是一方面,还有无人机的飞行的控制,路线规划有可能因为什么样的需求变化了巡检的内容,还要做一些调整,是想在这个上面做一些简单性嵌入的方式。
系统设置是数字电厂统一做的模块,不在这个系统里面专门开发,但是是基于统一平台做的权限管理、用户管理,再就是移动应用的设计。
其实这块预期效果和我的预测目标差不多,都是一一对应的。
现在说一下数字电厂的架构,咱们现在从前几年也有国网公司编的水电站叫1547的标准,行业标准我们也跑不了太远,我们集团也有自己的标准,我们大部分是老厂,新建的厂没有几个了,大概有十几个,可能开发周期比较长,我们服务的主要是老的电站,有的是几十年了,还有上百年了。在我们最初规划的时候,我们希望把一二三期都打通,后期发现老厂做动的,我们就框在三区里面。我们把一区、二区汇聚到三区去做的。我的智能巡检里面为什么没有人员定位的功能,我看很多大家的都有人员定位,我们水电站里面根据管理做了切分,其实巡检就是巡检,人员定位是在安防里面的,门禁各种方面的东西都放在智能安防里面了,侧重点不一样,因为有统一平台,把各个业务系统打通了,如果巡检想看哪一个人,机器是代替人,如果真是有人去也可以做定位,没有什么问题,因为数据都是共享的,都在平台上做的。所以我们在这块做了各个系统的区别,每个系统干专业的事。比如说我再东风做了巡检,我又把安防的门禁、智能钥匙、智能安全网都整进来,我这个系统就做不完了。
数字电厂平台里面有好几个系统,因为有一些老厂比较麻烦,还有一些老厂我建完了,厂家都没有了,我这个数据都捞不着了。刚才说了数据平台的状态,从各个系统里面抽取数据。
巡检在这个项目里面有统一平台,所有的硬件设备,比如说服务器或者是数据库这些东西都是在统一平台考虑的,我这个系统不建。假设过一段时间我又建了整件系统,我统一平台里面都提供这些条件,整个厂里面的管理来讲还是有一定的性价比,因为都是做虚拟机。现在也提到了云计算,但是我们对于一个厂里面来讲,其实实施那个东西有点没太必要搞一个云平台的方式,但是我们的思路就是在区域公司或者区域结构大的流域可以做一些云平台的建设。
业务我们分了几个层,这个图大家都差不多,只是做了一些调整,物理层、虚拟化层、数据中心层、服务层,还有应用层的方式,主要核心的东西,我认为就是自己的一些观念,应该说数据本身质量的治理工作,要形成数据资产其实还是有很大的工作去做的,我们实施的过程中,像乌江流域9个电站,33台机组,建设时期不同,厂家不同,我们数据不管是命名还是编码都不太一样,集合起来有坏的,也有不坏的,你都不知道哪儿的数据,这块工作大家都觉得建数据电厂,把数据接回来不就可以了,什么都可以用了,其实离数据的应用还有很远的距离。
再就是大家比较关心的,数据质量是一块,大家从管理的角度填各种各样的报告、报表,还有一种就是我要这个系统里面搞一下,那个系统里面又搞一下,系统之间联动,这是我认为数字电厂里面要关注的几个方面。
智能巡检应用设计思考有几个方面,第一个是技术融合,我想智能巡检边缘计算可以用到大数据,目前作为我们水电站来讲,这也是我个人观点,现在提大数据有点早,因为我建系统之前其他数据都不能用,何谈大数据分析呢?其实暂时的用一些取值预测可以做到,不是说技术达不到,而是说数据没有。再就是水电的故障不是特别多,我把一个电站,一个电站十年的故障搞出来也没有大的故障,没有故障也没有故障数据,只有正常数据,我只能做一些对比。
第二是模式拓展,我们是有搭了智能巡检的框架,比如说我们水下机器人是遥控的,我们厂里也有水下机器人,我们也去分析了一些原因,遥控下去,但是这些是单独的系统,没有接入,比较麻烦。
第三就是系统联动。巡检是一个系统,如果这几个系统还相对比较简单一点,不是特别多,如果从智能安防的角度就多了去了,定位的系统、门禁的系统、安防的系统等等,我们数字电厂里面推崇的是一个系统联动的,打通各个系统,其实数据上打通,功能上也要打通,这是我们在做智能巡检时候考虑的一个问题。
还有一些智能运检,这块刚才也说到了,最终的目的是做到数字电厂往智能电厂、智慧电厂的方式转变,像云大物移的技术肯定要用的,不是不用,只是什么时间用,慢慢的把水电站的智慧电厂的生态圈和技术做各方面的试点,慢慢的去推。其实有时候水电站运行那么多年,一下子从管理上改变认识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毕竟习惯性的动作是不太好改的,通过我们技术的发展来做这些事情。
这块是我们自己也做了好几年了,我们刚才也讲到了标准,我们是先做的标准,然后再做需求定制,我们考虑到新老电站的方式,改建是占一部分,新建少一点,这方面两个方面都考虑了,再就是集团的无人值守的方向发展的,从技术上来讲,我可以做到无人了,但是管理上和安全方面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比如说我们闸门提起来了,你说远程控制一下电机,没有问题,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说按一个按钮就把闸门提起来了,不可能的,都需要有领导在现场的。从咱们做方案,做理解,做实施,理解的可能比较理想化,整个电站实施来讲有很多问题,从管理上、安全方面有各种问题。谢谢大家!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如需转载请完整转载全文不允许删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29日,陕投召开集团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十大青年岗位能手”表彰暨优秀青年座谈会,君创科技刘瑞荣获“十大杰出青年”称号。让我们一同走近刘瑞,感受榜样的风采,汲取奋进的力量。作为新时代青年,刘瑞始终把“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作为座右铭,在新能源运维、数字化转型、核心技术攻关等领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人类社会快速迈入人工智能时代。当人工智能技术为千行百业深度赋能,既有的工作模式、生产流程、劳动效率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广泛应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快速重构行业生态,劳动力市场首当其冲受到波及。一方面,重复性、机械性的大量劳动岗位可能很快被
近期,国网甘肃数字化事业部组织全省红蓝队员积极探索“AI+安全”新路径,联合国网兰州供电公司人工智能攻坚团队自主研发的网络安全光明卫士——“兰小安”AI智能体正式投入试运行,标志着国网甘肃电力首个网络安全综合AI智能体成功落地应用。该智能体基于光明电力大模型深度构建,融合国网兰州供电公
近年来,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的推进和DeepSeek等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突破,浙江数据中心行业在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多重驱动下发展势头强劲。截至2024年年底,浙江已建成数据中心183个(含智算中心12个、超算中心2个),总体算力规模超每秒12百亿亿次浮点运算,约占全国总量的4%;用电量从2021
近日,在湖北省安陆市烟店镇陈河村,国网安陆市供电公司烟店供电所外勤组组员包新桥按下一巢三机式无人机启动按钮,三台无人机依次从机巢起飞,以10千伏德三线24号“T”接杆为起点,向德三线首、末两端及分支线3个方向沿线飞行。在德三线首、末两端,胶囊式无人机移动机场、固定式机巢无人机也同步对线
近几年,以ChatGPT、DeepSeek等为代表的大模型取得显著进展,人工智能逐渐从感知向认知、从分析判断向生成式、从专用向通用转变,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当人工智能发展进入热潮,我们或许也需要一些观察与思考,关于人工智能+电网,也关于电网转型发展。浪潮之下的起与落1897年爱迪生“点燃了”世界上
一键操作实现核电机组自动化启停,200万组/秒的数据流全天候捕捉设备“生命体征”,核电厂融合通信网络让信息传输驶入高速公路……记者从4月27日举办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展览会上获悉,我国首个核电工业操作系统——中广核“智能核电”正式发布,对我国核电工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4月24日,在2025能源网络通信创新应用大会期间,华为政企光领域总裁杨曦发表了“无光不AI,全光网加速AI赋能新型电力系统”主题演讲。他表示,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能源流、业务流、信息流、碳排流合一,对电力调度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需借助智能化手段提升电力生产和作业效率。电网公司发布并
4月21日,在浙江舟山嵊泗县大黄龙岛南港开关站,一架重型无人机悬停在空中,将背负智能设备的机器狗精准投放至无人机停机坪。这只四足机器狗一落地,便向开关站内的“机械狗专用通道”奔去,开始智能巡检作业。大黄龙岛的陆地面积仅5.12平方千米,岛上配电设施大多建在临海峭壁或石屋群落之间。浙江舟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9日,国华投资氢能厂站AI智能巡检机器人研发服务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该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根据招标公告,随着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逐渐暴露出效率低下、安全风险高、数据不准确等问题。特别是在氢能厂站这种需要频繁巡检的复杂环境中,
4月7日,在国网青海西宁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配网自动化运维人员安晓婷使用青海首个智能配电网调度系统巡检平台,对配网调度系统进行全天候全面的智能监测,确保配网调度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这一成功运用也标志着西宁电网调度系统运维正式迈入智能化新阶段。据了解,配网调度系统是集配电网数据采
4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全国168个万兆光网试点入围项目,覆盖“万兆小区”“万兆工厂”“万兆园区”三类试点。国能清远电厂成功入围试点名单,成为广东省5个“万兆工厂”试点之一,也是广东省唯一入围的电厂。全国仅有2家电厂入围。万兆光网是继千兆光纤网络之后的下一代光网络技术的升级演进方
“十五五”推进电力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研究来源:中能源传媒研究院作者:赵云灏1王大为2龚钢军3陆俊3(1.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2.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3.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能源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推动我国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引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全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坚决有力保障能源供应,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中国华电总装机容量2.21亿千瓦,境内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2.9%,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总投资比例达73.8%,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推进低碳转型,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一是绿色发展加力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全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坚决有力保障能源供应,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中国华电总装机容量2.21亿千瓦,境内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2.9%,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总投资比例达73.8%,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推进低碳转型,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一是绿色发展加力
近日,由中国能建广东火电承建的广东华电惠州东江2台535兆瓦燃机热电工程2号机组并网。项目位于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东江高新科技产业园东兴片区,规划建设2套535兆瓦F级重型燃气轮机机组,同步建设配套热网工程,是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也是目前国内同类机组中出力最大、效率最高的F级燃机M701F5型
国电南自8月23日披露2024年半年报。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4.19亿元,同比增长4.93%;归母净利润5348.20万元,同比增长42.38%;扣非净利润4846.98万元,同比增长39.5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218.79万元,上年同期为-5.46亿元。公司上半年实现订货54.20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17%
7月17日,南网储能公司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暨2024年年中工作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南方电网公司工作要求,围绕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总结工作成效,分析研判形势问题,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质量发展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保障能源安全加快绿色转型中国华电以深层次改革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电”)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作为服务国家战略,发展新
当前,我国在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能源电力安全保供重要性日益凸显,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对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人工智能技术随着算法和算力的提升,在状态监测、电力调度、用能管理等方面,大幅推动了数据、算法、算力、人力等生产要素深度融合,为电能质量管理提供了新
12月28日,格尔木煤电一体化项目可研收口审查会在北京召开。电规总院专家组组长王小京、西北电力设计院总设计师侯军、格尔木公司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会议听取了西北电力设计院可研审查收口报告相关内容的汇报。审查专家、项目单位和设计人员就收口报告分组逐条进行了详细讨论,重点对启备变接入系统
11月29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重组大会在京举行。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部署,扎实推进重组整合,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中央企业
为促进能源技术创新,推动成果转化应用,并在新型能源体系的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4月25日,备受瞩目的智慧电厂论坛在山东济南正式召开。论坛在华北电力大学指导下举办。优特科技作为此次论坛的协办单位参加并作主题报告,与现场600多位行业同仁共同探讨新型能源体系下的智慧电厂未来。论坛汇聚了众多业
智慧电厂的建设是国内能源集团数字化转型中最重要的一环,是电厂数字化转型的抓手。为进一步发挥华北电力大学在电力领域的学术集群效应和产学研深度融合优势,带头推进智慧电厂的行业级建设,华北电力大学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于4月25日在西安智慧电厂论坛大会上同步召开发布会,重磅发布《2022智慧电厂产
在2022年智慧电厂论坛(第一期)上,江苏国信扬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发电部集控运行副值长杨鹏发表了《基于专家经验和大数据分析的智慧监盘系统应用与分享》的主题演讲,全面解读智慧监盘的建设背景、核心技术及应用成效。破解传统监盘困局智慧监盘应运而生在“双碳”背景下,机组工况越来越复杂,加之电
针对集团200多台火电机组,不同类型,有新建,有老的机组,提出五大技术原则:1)重点推进高性价比数智化应用,有些考虑经济性,有些应用代价比较高,重点推进性价比比较高的应用。2)全面覆盖保障性基础功能。3)技改项目必须同步考虑数字化。4)分布推进高价值机组数智化建设。5)对于新建机组建议建
在智慧企业的建设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信息孤岛多,数据不能互联互通,缺少辅助决策,外围人员很多,对外围人员如何监管,做到监管没有死角,难度比较大。——国能浙江北仑第一(三)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志峰作《北仑电厂智慧企业建设汇报》林志峰: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
丰满水电站号称水电之母,水电摇篮,始建于1937年,是一座以发电煤主,兼顾防洪、养殖、灌溉、生态用水等多种功能大型水电站,受当时历史条件限制,丰满电站建成之后存在诸多先天缺陷。2009年7月,国家电网公司站在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高度,经过多次方案比选论证,聘请潘家铮院士担任会议的方案论证
当前浙江分公司正与国家电投2035一流战略和国家“双碳”目标位引领,加快推进国家电投在浙区域产业发展,加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布局。公司投产的新能源发电项目我们有164个,在浙163个,装机容量有123万千瓦,这全都是风电和光伏,其中海上风是20万千瓦,陆上风是10万,光伏是93万。自成立以来,
对于电厂来讲,无外乎资产、数据和人,让这三个很重要的因素达到最优的组合状态,这就是智慧电厂追求的目标。——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与信息化部信息化处副经理宋红旭作《面向数字化新时代,推进智慧电厂研究建设》的主题发言为了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探索行业发展思
搭建自动化平台、数据采集、实现信息化,通过生产数字中心,进行相应数据的分析。实现管理的智能化,我们期望目标通过电厂生产的数字化转型,生产决策到最后产业整体决策是数字化转型最终的目标。——中核集团新华水力发电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简斌作《水电智能管理服务云平台应用》的主题发言为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变革,将推动中国能源产业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发展范式的全面改变。在迈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服务双碳目标的新征程中,以绿色低碳、节能减排、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能源企业主流发展趋势。为了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探索行业发
“碳中和,碳达峰”、“新型电力系统”、“能源互联网”......我们处在被这些伟大战略深深烙印的时代,而数字化转型更是实现这些伟大战略的密钥。确定的理想之境,不确定的航途,5月17-18日,以“因聚而生,有能有为”为主题的华为中国生态大会2021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华为这场大会汇聚行业建设者、学者、企业家、伙伴于一堂探讨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这把密钥在众多不确定性的挑战中,创造更多确定性价值,共赴一场寻宝之旅。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