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10月20日下午14点05分,伴随转载着超导试验段电缆的盘架缓缓转动,国内首条35千伏高温超导电缆试拉试验环节正式启动。当天的试拉试验持续到傍晚17时许,收集到了第一批高温超导电缆在复杂环境下敷设时的牵引力、侧压力等关键数据,证实了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抢占科技高地 打造示范工程
国内首条35千伏公里级高温超导电缆示范工程是高温超导电缆输电技术在国内首次启动商业化应用,项目选址徐汇中心区域,总长1.2公里,核心技术国产化率达100%。
该项目充分利用高温超导电缆大容量、低损耗的特点,以35千伏高温超导电缆替代220千伏常规电缆,提升城区地下通道利用效率,届时将成为世界上输送容量最大、距离最长、全商业化运行的35千伏超导电缆工程。项目的建设将在装备制造、建设、运行、维护、试验、评价等方面形成全球领先的标准体系。
推进试拉试验 攻克敷设难点
目前国内乃至国际上投运的超导电缆中,全部为短距离实验或直线点对点供电用途,无需考虑复杂环境下的电缆敷设需求及技术标准,间接导致了该领域的参数空白。
在徐汇区核心区内总长1.2公里的电缆路径上,除去复杂的地下管道环境。弯曲半径在多少才能确保敷设时电缆本体不受损?垂直落差控制在什么范围内才能确保液氮循环的顺畅?这些都是未知数。
为了确保正式施工段的顺利进行,超导电缆试拉试验项目应运而生。整个试验区域位于闵行区吴泾镇,现场包括一段纵向高差明显的90米电缆沟桥及1个90度横向转角,完全复原了实际敷设线路中难度最大的路段。
应用多维采集 积累关键参数
除输送机、卷扬机等常规电缆敷设设备,当天的试验现场还配备了多套辅助输送设备和数据监测装置。
试拉试验过程中,现场的90度转角电缆井及直线井内都均匀分布着安装上压力传感器的辅助滚轮,不间断地测量并记录每一个转弯前后、穿管前后、模拟过桥前后的牵引张力及侧压力大小。现场工作人员则根据数据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输送机及卷扬机输出比率,确保整个试拉过程中电缆本体的安全、可控。
同时,通过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可视电缆头及测温光纤的应用,工作人员可以即时获取通道内部的影像资料及缆芯温度、伸缩变化情况。下阶段,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将对当天采集到的关键重要参数进行系统分析,进一步优化施工工艺及环节,并在已经形成的《高温超导电缆安装规程(试行)》等具有首创意义的建设标准上完善提升,为后续正式段现场敷设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及数据参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月22日,35千伏春漕超导3E346的设备主人通过高温超导电缆监测平台开展巡视,温度、振动等信号均未报警,超导电缆运行一切正常。截至这天,世界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已在上海平稳运行了整整两个月,总计输送电能4618.6万千瓦时。虽然只有短短的1.2千米,但超导电缆无疑已成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12月22日,世界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示范工程在上海正式投运。这是国内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领域一项重大核心技术突破,标志着我国超导输电应用迈入全球领先行列。
9月28日,我国首条自主研制的新型超导电缆在深圳投入使用,这也是全球首个应用于超大型城市中心区的超导电缆,标志着我国已全面掌握新型超导电缆设计、制造、建设的关键核心技术。
最近,一种神奇的“电线”试验成功了!它既能输电,又能送气,叫高温超导电缆。
7月28日,记者从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了解到,国内首条10千伏400米级三相同轴高温交流超导电缆在深圳完成敷设,这标志着全球首个应用于高负荷密度供电区域的超导电缆示范工程取得又一重要进展,为实现2021年内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介绍,电力与液化天然气混输超导直流能源管道研究属于前瞻性技术,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超导直流能源管道的基础研究”展开。该样机具备超导电缆输电与液化天然气输送两种功能。高温超导电缆输电主要采用液氮冷却真空绝热管道内的高温超导电缆缆芯,技术较成熟,但超导材料价格昂贵且制冷费用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温超导电缆输电技术的实用进程。氢气、天然气、乙烯等以液化形式输送,需要先进行超低温液化处理,要求输送管道低温且恒定。两种能源的输送在低温制冷方面的共同需求为混输能源管道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近日,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宣布,国内首条10千伏三相同轴高温交流超导电缆型式试验成功,这标志着深圳即将建成全球首个应用于高负荷密度供电区域的超导电缆示范工程。据悉,该工程是南方电网公司重大科技专项,预计今年内建成投产。北京交通大学应用超导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戴少涛教授告诉记者,高温超导输
由国家电网兴建的国内首条35千伏公里级高温超导电缆示范工程4月30日在上海开工。这是高温超导电缆输电技术在国内首次启动商业化应用。该项目核心技术国产化率达100%,预计将于2020年底建成投产,届时将成为世界上输送容量最大、距离最长、全商业化运行的35千伏超导电缆工程。高温超导电缆是采用无阻的
4月30日,国内首条35千伏公里级高温超导电缆示范工程在上海开工。这是高温超导电缆输电技术在国内的首次商业化应用。该项目核心技术国产化率达100%,并填补多项国际标准空白,标志着我国在高温超导输电领域已居于国际领先地位。高温超导输电是当前电力行业最具革命性意义的工程技术之一。高温超导,是
2月21日下午,中国首条公里级高温超导电缆示范工程启动大会在上海宝山城市工业园区举行。这意味着,高温超导电缆示范工程作为上海加快超导技术产业化的重要突破口,已经做好了技术储备、工程建设、人才团队、产业承载的各项准备,标志着我国超导电缆实用产业化正式起步。颠覆传统电线电缆高温超导体是2
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厦门±320千伏柔性直流输电科技示范工程、舟山±200千伏五端柔性直流输电科技示范工程、上海南汇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在能源电力领域,这一个个具有重大科技示范意义的创新工程,都应用了一项共同的先进技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是以电压源
5月10日,国网浙江电力召开“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重点专项“柔性低频输电关键技术”项目启动会,论证项目总体实施方案,明确各课题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该项目围绕海上风电高效汇集送出的迫切需求,以柔性低频输电“系统机理研究-设备开发研制-工程示范应用”为研究主线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新型输电技术及储能工程研究部以攻克“双碳目标”所需的关键技术为己任,致力于在未来电力系统的构建和新型储能技术方面取得创新突破,重点围绕新型物理储能技术、未来输电网结构与安全稳定性、新型输电技术与装备开展研究。研究部的科研工作涉及电机控制与电力电子、电力系统、机
5月8日,国网浙江电科院在台州柔性低频输电示范工程盐场换频站内完成了柔性交流换频阀解锁运行试验,标志着国内首个柔性低频输电示范工程首次实现50赫兹工频交流电和20赫兹低频交流电间的转换,迈出了柔性低频输电技术应用关键一步。本次柔性交流换频阀解锁运行试验中,技术人员采用5~1000毫秒短时解锁
近日,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随着最后一根导线缓缓牵引到达N4536号塔位,“西电东送”核心枢纽工程——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鄂5标段)历经近一年的时间,安全、高效实现全线贯通,完成主体建设。本工程起于四川布拖换流站,止于浙江杭州市浙北换流站,线路全长超2000公里。该段工
德国当地时间2月14日,欧洲输电网运营商Tennet发出中标通知,确认由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美国McDermott、南瑞集团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为Borwin6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EPC总包商。此次中标是推进国家电网公司“一体四翼”发展布局落地实践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我国高端输电
智利当地时间12月13日上午9时(北京时间13日20时),智利国家电力协调局召开智利首个高压直流输电项目——Kimal-LoAguirre高压直流输电项目授标仪式,将项目执行和开发权授予由南网国际公司、智利川斯莱科公司与哥伦比亚国家电力公司组成的三方联营体。
为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未来电网将形成“跨省区主干电网+中小型区域电网+配网及微网”的柔性互联形态,实现新能源按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广泛接入、多元化负荷用能需求,电网作为消纳高比例新能源的核心枢纽作用更加显著。直流输电是实现远距离大容量电力输送、增强电网互联灵活性和可控性、提升电网对新能源接纳能力的重要手段。
11月8日20时08分,三峡集团江苏如东海上风电项目(简称三峡如东项目)首台机组正式向江苏电网送电,标志着我国首个柔性直流海上风电项目首批机组成功并网。
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长距离大规模外送新能源来讲,传统的交流和直流输电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要求,而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突破,可有效解决新能源远距离、大规模外送仅能依靠与火电打捆外送或就地近距离消纳的瓶颈问题。
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已成功应用的电压最高、容量最大、经济输电距离最远的输电技术,代表了国际高电压、大容量、远距离、经济高效输电的最高技术水平,是实施我国西电东送战略的重大关键技术。
在今天(27日)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总经理阮前途介绍,近期,随着复工复产进程的加快,上海本地企业的用电水平也在持续回升。根据5月份前三周的数据统计,上海市总用电量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的78%以上,5月以来周用电量环比平均涨幅为2.25%,其中第二产业周用电量环比
4月21日,随着4座高达80米的新铁塔及相连的导线、地线、接地极线全部通过验收并具备投运条件,位于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的±500千伏宜都—华新直流线路迁改工程现场传出一阵欢呼。沪苏湖铁路是上海市重大建设项目,计划于2024年7月建成通车。由于沪苏湖铁路将在运行中的宜华线下方通过,按电力安全规范要
连日来,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抓紧抓实电网安全生产工作,全力保障全市防疫和民生供电万无一失。4月3日14时40分,国网上海超高压公司输电数字监控中心的监控画面出现告警:在嘉定至普陀的输电走廊上,有两条几十米长的遮阳纱分别缠绕在了两根220千伏高压输电导线上,随时有引发线路跳闸的危险!为确保顺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2022年第二次物资招标采购招标公告招标编号:2203-GK0051.招标条件本(批)招标项目已由相应政府发展部门同意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或其所属单位(以下简称“项目单位”),建设资金来自项目单位自有资金,招标人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2022年第一次电力配套工程框架服务公开招标采购中标候选人(招标编号:092220)
2月22日,35千伏春漕超导3E346的设备主人通过高温超导电缆监测平台开展巡视,温度、振动等信号均未报警,超导电缆运行一切正常。截至这天,世界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已在上海平稳运行了整整两个月,总计输送电能4618.6万千瓦时。虽然只有短短的1.2千米,但超导电缆无疑已成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2022年第一次配网物资协议库存招标采购招标编号:2203-GK0041.招标条件本(批)招标项目已由相应政府发展部门同意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或其所属单位(以下简称“项目单位”),建设资金来自项目单位自有资金,招标人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
国网上海2022年第一次物资招标采购中标候选人(招标编号:2201-GK001)
2月10日,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2021年技改、大修造价分析文件出炉。该公司加强技改大修项目造价管控,以工程造价为抓手,推动数字驱动下生产技改大修项目管理的精准投资能力、管控能力、支撑能力全面升级,稳步提升项目精益化管理水平,支撑企业提质增效。2021年,该公司节约技改工程总投资的2.81%。国网
随着越来越多的分布式新能源电源和新能源汽车接入配电网,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面临挑战。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联合13家单位开展基于微型同步相量测量的智能配电网运行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应用。1月19日,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基于微型同步相量测量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2021年第三次用户接入工程物资协议库存招标采购的中标人名单(招标编号:2112-GK019)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