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1 2019、2020年分月全社会用电量及其增速
1-9月份,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0.5%,增速同比回落2.3个百分点。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0.7%,增速同比回落2.5个百分点。制造业中,四大高载能行业合计用电量同比增长1.7%,其中,有色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4%,黑色行业同比增长2.2%,建材行业同比增长0.9%,化工行业同比下降0.6%;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合计用电同比增长1.1%,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13.5%、10.4%、5.5%、3.0%和2.9%,其余4个行业用电量均为负增长;消费品制造业合计用电同比下降4.3%,其中,食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实现正增长,同比分别增长8.5%、2.6%、0.4%和0.1%。
1-9月份,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下降0.2%。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6.5%,而住宿和餐饮业用电量同比下降9.9%。
1-9月,17个省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9月份,第一产业用电量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6%;第二产业用电量41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第三产业用电量11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0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
9月份,全国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8.7%,增速同比提高5.3个百分点。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8.9%,增速同比提高6.6个百分点。制造业中,四大高载能行业合计用电量同比增长8.8%,其中,有色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0.3%,建材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0.3%,黑色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8.9%,化工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2%。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合计用电同比增长11.8%,其中,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速超10%,同比分别增长22.6%、21.7%、18.1%和16.5%。消费品制造业合计用电同比增长4.9%,其中,家具制造业和食品制造业增速超10%,同比分别增长15.7%和11.5%,烟草制品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用电量为负增长。
9月份,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1%。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1.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比增长8.5%,批发和零售业同比增长6.8%。
9月份,12个省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个省份负增速,分别为北京、宁夏和湖北。
二、发电生产情况
截至9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0.9亿千瓦,同比增长5.9%。水电3.7亿千瓦,同比增长2.9%,其中,常规水电3.3亿千瓦,同比增长2.9%。火电12.3亿千瓦,同比增长3.9%,其中,燃煤发电10.7亿千瓦,同比增长3.0%,燃气发电9637万千瓦,同比增长7.5%。核电4989万千瓦,同比增长2.4%。风电2.2亿千瓦,同比增长13.2%。太阳能发电2.2亿千瓦,同比增长17.3%。
截至9月底,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装机容量19.7亿千瓦,同比增长5.6%,比上月增加1158万千瓦,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1个百分点。水电3.2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2.9亿千瓦;火电12.2亿千瓦,其中,燃煤发电10.6亿千瓦、燃气发电9502万千瓦;核电4989万千瓦;并网风电2.2亿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1.6亿千瓦。
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540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
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水电发电量90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7.0个百分点。全国水电发电量前三位的省份为四川(2476亿千瓦时)、云南(1932亿千瓦时)和湖北(1213亿千瓦时),其合计水电发电量占全国水电发电量的62.3%,同比分别增长7.7%、-5.5%和17.7%。
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火电发电量3831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3%,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分省份看,全国共有16个省份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其中,增速超过10%的省份有云南(49.5%)、西藏(16.9%)、新疆(16.2%)、福建(13.6%)、广西(12.6%)、陕西(11.8%)和甘肃(10.4%);在15个火电发电量增速为负的省份中,湖北(-21.9%)同比下降超10%。
1-9月份,全国核电发电量27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4.7个百分点。
1-9月份,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风电厂发电量33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
三、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情况
1-9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2758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98小时。
图2 2005年以来历年1-9月份利用小时情况
分类型看,1-9月份,全国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2894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9小时。在水电装机容量排前10的省份中,除湖北、青海、四川、湖南和贵州外,其他省份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均同比降低,其中,福建、浙江、广东、广西和云南同比降低超过200小时,分别降低1185、391、363、362和218小时;全国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3047小时(其中,燃煤发电和燃气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分别为3119和1934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127小时。分省份看,全国共有14个省份火电设备利用小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内蒙古和江西超过3700小时,分别为3884和3729小时,而西藏仅为221小时。与上年同期相比,共有22个省份火电利用小时同比降低,其中湖北、海南、河北、贵州、安徽、河南、宁夏、山东和重庆同比降低超200小时,分别降低913、425、401、391、360、275、268、260和253小时,陕西、北京、湖南、江苏、辽宁、浙江、内蒙古和天津同比降低超100小时,而云南、广西、福建、甘肃、新疆和吉林同比增加超100小时,分别增加840、330、303、302、202和115小时;全国核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5521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69小时;全国并网风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1549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30小时;全国太阳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1009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1小时。
图3 1-9月份风电装机较多省份风电装机容量和设备利用小时
四、全国跨区、跨省送出电量情况
1-9月份,全国跨区送电完成45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2%。其中,华北送华中(特高压)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华北送华东4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东北送华北3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华中送华东3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9%;华中送南方2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3%;西北送华北和华中合计10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西南送华东75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0%。
1-9月份,全国各省送出电量合计113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其中,内蒙古送出电量151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3%;云南送出电量125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5%;四川送出电量10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山西送出电量9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宁夏送出电量8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0%;湖北送出电量7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3%;新疆送出电量7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1%;安徽送出电量5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5%;甘肃送出电量5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8%;贵州送出电量52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8%;陕西送出电量4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河北送出电量4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6%;吉林送出电量2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7%。
9月份,全国跨区送电完成6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0%。其中,华北送华东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0%;东北送华北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3.8%;华中送华东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3%;华中送南方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5%;西北送华北和华中合计1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8%;西南送华东1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
9月份,全国各省送出电量合计15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5%。其中,云南送出电量2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9%;四川送出电量2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内蒙古送出电量16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2.2%;山西送出电量1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1%;湖北送出电量1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9%;新疆送出电量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2.8%;甘肃送出电量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7%;宁夏送出电量7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5.7%;贵州送出电量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安徽送出电量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2%。
五、新增装机情况
1-9月份,全国基建新增发电生产能力7224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769万千瓦。其中,水电827万千瓦、火电②3183万千瓦(其中燃煤2269万千瓦、燃气507万千瓦)、核电112万千瓦、风电1306万千瓦、太阳能发电1771万千瓦。水电、火电和太阳能发电比上年同期多投产547、335和159万千瓦,核电和风电比上年同期少投产297和2万千瓦。
六、电力投资完成情况
1-9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3082亿元,同比增长51.6%。其中,水电666亿元,同比增长21.0%;火电330亿元,同比下降27.2%;核电235亿元,同比下降2.3%;风电1619亿元,同比增长138.4%。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完成投资占电源完成投资的92.2%,比上年同期提高11.5个百分点。
1-9月份,全国电网工程完成投资2899亿元,同比下降1.8%。
注
① 从2018年5月份开始,三次产业划分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修订<三次产业划分规定(2012)>的通知》(国统设管函〔2018〕74号)调整,为保证数据可比,同期数据根据新标准重新进行了分类。
② 本年新增火电装机统计口径包含应急调峰储备电源。
相关阅读:
2020年1-8月份电力工业运行简况:全社会用电量年内首次实现正增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主要观点:从长期趋势看,我国电力弹性系数将逐步降低。长期而言,我国宏观产业结构转型和内部升级将极大重塑用电结构,经济增长对电力的依赖程度持续降低。进入后工业阶段,电力消费增速与GDP增速比值降至1以下。随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比重下降、服务业比重上升,以及技术进步和环保意识增强,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8日,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一季度全省能源运行情况。一季度,安徽省用能需求逐步企稳,电力、天然气供应整体宽裕,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深入实施,能源运行实现良好开局。全社会用电需求回暖。一季度,全社会累计用电量85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增速较前2个月提高了2.6个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重点工作研讨班提出,“要提前做好迎峰度夏准备”“按期投产140项度夏重点工程”。公司坚决扛牢电力保供首要责任,统筹部署、稳步推进迎峰度夏重点工程建设,持续提升电网供电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各单位落实落地落细各项目标任务,抓紧电网建设黄金期,深
一、我国经济与用电增长的历史变化趋势我国用电总量与经济总量长期高度相关,用电的变化趋势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周期基本一致。电力弹性系数(同一时期用电增速与经济增速的比值)是表征经济与用电量增长关系、反映我国产业和用电结构发展变化趋势的重要指标。“十五”末至“十二五”,随着我国由重化工
5月6日零时,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圆满完成2025年“五一”节日期间的电力保供各项工作,全力保障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辽宁电力优化电网运行方式,加强电网运行监控,针对“五一”期间电网运行特点完善事故处置预案,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评估分析电网运行风险,做好事故预想和处置方案。
山西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山西省全社会用电量80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一季度,山西全省第一、二、三产业和居民用电量全部呈现增长态势。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1%;第二产业用电量564.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9%;第三产业用电量128.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82%;居
节后,市场无改善,预计煤价将在五月中旬触底,在下旬走出谷底。今年,国民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延续稳中回升态势。聚焦煤炭行业,年初至今,煤炭市场持续下行,煤价累计下跌了111元/吨。目前,市场基本面处于恢复阶段,非电需求和民用电负荷的复苏将成为煤价主要支撑点。预计经过上旬积极去库,中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一季度,内蒙古自治区发电量达2127亿度、增长4.5%,用电量达1344亿度、增长3.1%。新能源发电量达732亿度、增长40.8%,占总发电量34.4%;可再生能源消纳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6%,高于国家下达目标值5个点以上,相当于每用3度电里有1度多是绿电。
一季度全国能源供应充足,消费保持增长,供需总体宽松,价格稳中有降,能源生产和用电增速呈现积极信号。在4月28日举行的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能源生产稳步增长,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2亿吨,同比增长8.1%;规上工业原油产量5409万吨,
广东电网公司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广东省全社会用电量1870.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9%。其中:广东“三新”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2.9%,新质生产力带动作用持续显现。每10台有4台“广东造”典型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用电量同比增长近10%据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统计,2024年,广东省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河南能源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3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3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342.5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3%;年累计用电量1058.81亿千瓦时,同比增加0.65%。全省发电量300.92亿千瓦时,同比增加5.23%;年累计发电量935.3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42%。一、电力生产情况
山西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山西省全社会用电量80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一季度,山西全省第一、二、三产业和居民用电量全部呈现增长态势。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1%;第二产业用电量564.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9%;第三产业用电量128.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82%;居
一季度全国能源供应充足,消费保持增长,供需总体宽松,价格稳中有降,能源生产和用电增速呈现积极信号。在4月28日举行的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能源生产稳步增长,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2亿吨,同比增长8.1%;规上工业原油产量5409万吨,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季度能源形势、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解读《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并回答记者提问。文字实录如下:【综合司副司长张星】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家能源局例行新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原文如下;今年以来,国家能源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统筹能源安全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可再生能源装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季度能源形势、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解读《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回复了2025年一季度用电量增速相关问题。记者:我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今年以来,国家能源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统筹能源安全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可再生能源
记者27日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获悉,今年一季度山西省全社会用电量80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全省第一、二、三产业和居民用电量全部呈现增长态势。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1%;第二产业用电量564.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9%;第三产业用电量128.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82%
4月25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2025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报告全文如下:一季度,电力行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电力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弘扬电力精神,攻坚克难,统筹做好保供电、
1-3月,青海省发电量2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其中:水电8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2%;火电37.9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6.6%;风电4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4%;太阳能9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9%。1-3月,全社会用电量264.1亿千瓦时,同比减少4.3%,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1
一季度,南方电网经营区域全社会用电量38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增速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较1-2月累计增速提高1个百分点,体现南方区域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开局良好,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巩固。从分产业看,一季度,南方电网经营区域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用电量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7.4%
一季度,南方电网经营区域全社会用电量38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增速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较1-2月累计增速提高1个百分点,体现南方区域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开局良好,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巩固。从分产业看,一季度,南方电网经营区域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用电量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7.4%
人工智能加速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实践与思考——以华为数字解决方案为例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当前,人工智能(AI)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深刻改变着各行各业的运作方式。在能源电力行业,随着通用算力的飞速发展、算法模型的不断进化和行业数据的不断积累,AI技术的应用已深入到多
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电力市场交易规模逐步扩大,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程度进一步提高,对电力交易员从业者的要求不断提高。为切实提升电力交易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2025年电力交易员(中级)专项培训班(总第五期)将定于6月24-27日举办,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
技术驱动、机制护航,助力破解电网灵活调节难题——《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解读一、政策背景和市场环境为贯彻落实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指导和规范全国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运营管理,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和能源电力安全供应,国家发展
1-3月,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1457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1.1%,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占售电量比重为75.3%,同比下降0.35个百分点。其中,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合计为11100.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4%。3月份,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完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引导民营经济在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中做大做优做强。在国家政策与技术创新双重驱动下,中国光伏行业正加速构建政策-技术-市场三维联动发展新格局,以突破性技术革新引领全
氢启绿色未来!新能源制氢不仅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引擎,更是解决新能源消纳的破局利器。凭借电氢灵活转化与储能调节的双重优势,可以大幅提升系统调节能力,精准平衡电力供需,助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2025年4月24日,由南瑞继保牵头编制的《新能源制氢一体化控制技术导则》初稿讨论会在北京顺利
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编制办公室发布的《CECI指数分析周报》(2025年第15期)显示,CECI沿海指数中高热值煤种现货成交价格小幅上扬。曹妃甸指数小幅下行。进口指数高热值煤种现货成交价继续下行。CECI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15期处于收缩区间,分项指数中,供给、库存和航运分指数处于扩张区间,需
4月24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燃料分会(以下简称“中电联燃料分会”)在京组织召开2025年第一季度电力燃料形势分析座谈会。中电联党委委员、专职副理事长、燃料分会会长安洪光出席会议并讲话,中电联燃料分会轮值会长、中国华能生产环保部主任罗发青主持会议。会议通报了CECI2024年度指数编制和发电天
4月25日下午,厦门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于杭州举办“做时间的朋友”工商业储能全生命周期闭环解决方案发布会。此次发布会上,厦门新能安联合生态合作伙伴发布了集“开发,建设,投资,设备,运营,保险,回收”于一体的全生命周期闭环解决方案,得到了行业极大的认可。60余家企业现场完成战略合作签约,
独立储能的风,会在136号文之后刮的更大。相比地方性的强制配储,独立储能可以凭借独立主体身份直接与电力调度机构签订并网调度协议,不受地理位置限制,可跨区域共享资源,提升新能源消纳效率。从投建规模上看,中电联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年底,独立储能累计投运34.58GW。2024年新增装机23.22GW,同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25日,中电联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中指出,全国煤电装机12.0亿千瓦、同比增长2.5%,煤电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34.9%,同比降低4.1个百分点,全国所有省份的煤电装机占比均已降至50%以下。3月底,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指数为115.5,“十四五”以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