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车白会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已建和在建的加氢站有130座以上,其中61座已经建成,投入运营的共计52座。
产业变化方面。在政策、政府、企业以及投资机构的共同推动下,我国氢能产业从去年到今年在多个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
氢源环节。去年主流声音为化石能源制氢和工业副产氢,通过可再生能源制取绿氢虽是终极方向,但支持声音相对较少;进入2020年尤其是下半年,绿氢呼声明显增多,其认可度大幅增加。
氢储运环节。车载储氢瓶逐步从三型瓶向四型瓶发展,多数企业已有四型瓶技术储备并生产出样品,个别企业在展会上展示出了四型瓶样品。甚至有合资公司展出了五型瓶(无内胆纯碳纤维缠绕)。此外,运输长管也逐步向30MPa钢内胆碳纤维缠绕发展,最快年底将出现在市场。
电堆环节。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燃料电池核心电堆的功率普遍在40-80kw之间,进入2020年电堆功率上升到80-150kw之间;电堆价格也实现了大幅度下降,2019年国内电堆价格区间约5000-12000元/kW,今年电堆价格下降到3000-8000元/kW,平均下降30%以上。
氢燃料电池汽车环节。去年各大展会很少有重卡的身影,今年随着政策的倾斜,各种重卡产品相继亮相,俨然已成为了主角。
加氢站建设方面。我国35MPa的加氢站技术已趋于成熟,加氢站的设计、建设以及三大关键设备:45MPa大容积储氢罐、35MPa加氢机和45MPa隔膜式压缩机均已实现国产化,目前开始主攻70MPa加氢站技术。
此外,从2020年的几个大型氢能展会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非氢能主体企业在进入氢能行业,例如有传统气体压缩机企业开始布局氢气压缩机,传统燃油车空气滤清、尾气处理设备企业开始布局燃料电池空气过滤设备,光伏、锂电等测试设备供应商开始做燃料电池测试系统等。氢燃料电池产业的参与企业在逐步多元化、丰富化。
氢能产业之“虚”
氢能产业的进步是实际可见的,但也存在、产生了产业关注分化、电堆功率密度虚高、核心研究缺失、地方产业保护、行业验证不足等问题,也因此会埋下一些隐患。
首先我们看国鸿最新发布的低价电堆。国鸿氢能于10月18日在以“中国鸿•芯时代”为主题的活动上推出了“王炸新品”鸿芯电堆。第一元素网了解到,该电堆单堆输出功率达到了75kw,从膜电极、模压石墨板到所有零部件实现了100%国产化,更爆炸的是该产品行业指导价仅为2999元/kw,并给与战略合作伙伴1999元/kw的价格。
对此,作者与行业内头部电堆及系统厂家相关资深专业人员进行了咨询和交流,观点之一认为:“根据目前国产零部件和材料的大概价格,对该电堆产品能够达到如此低的价格持怀疑态度,存在低价抢占市场的可能,在自主化技术还不是很成熟的情况下市场将提前进入价格战,这对行业和市场也许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观点之二认为:“粗略计算,这个数量级的价格有可能实现,国内基础材料方面是有进步的,相关材料逐渐都可以用了。但燃料电池电堆不光要考虑材料,整堆的设计理念国内与国外差距更大。此外,价格现在还不是决定因素,电堆的综合性能仍然是王道,纯国产电堆的实测数据还比较缺乏,该新品吸引眼球的成分多一点。”
产业关注分化。整个2019年直至今年上半年,氢能产业的关注度基本集中在了燃料电池这条应用链,下半年逐渐意识到了以氢为核心能源链的重要性。氢资源地区性差异巨大以及储运难导致氢气成本高昂等问题极大限制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在最近的一次大会上表示:“我们目前对‘氢气从哪里来’这个问题研究与关注非常不够,尤其是难以形成全国性整体概念。”
飞驰汽车董事总经理江勇有着同样看法,他认为:“国内很多地方都说有着丰富的副产氢资源,但实际上能用的非常少,整体上我国氢能产业的用氢是非常紧张的。”
电堆功率密度虚高。进入2020年,从相关媒体报道以及外部曝光的数据来看,国产电堆的功率和功率密度提升极为明显,不少厂商新发布的电堆产品的额定功率都超过了100kW,均在向150kW进发,并且功率密度也超过了丰田的3.1kW/L。
新研氢能首席技术官齐志刚博士对此表示:“缺乏统一评价标准的数据对比毫无意义。奖补意见征求稿在积分测试中,并没有提到是额定功率还是峰值功率,也没有对电堆的体积提出统一的算法,这导致企业发布的产品数据混乱不堪。”
技术进步关键在于研发投入。丰田从1998年甚至更早就开始投入巨大财力研发燃料电池技术,光金属双极板的密封性方面,丰田就投入了1亿美元。国内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有此投入,因此核心参数赶超丰田有待商榷。相反,在没有统一标准评价下的数据可能对企业选择产品时产生一定迷惑性,不利于产业良性发展。
核心研究缺失。我国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的发展从目前的整体情况来看仍属于逆向发展,通过引进产线、设备及相关零部件来集成,这将造成很多核心环节长期受到国外制约,导致很难在短期内降低产业的整体成本,从而拖累行业发展。
此外,通过今年国内主要展会可以发现,燃料电池应用链端存在资源配置失衡,主攻燃料电池膜电极、电堆的企业数量远大于布局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等基础材料环节的企业。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郭烈锦旗表示:“我国氢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还没布局呢就热炒,热炒的都是不懂行的;抓不到点子上,热没有任何意义。再这样下去,我国与国外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地方产业保护。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目前严重依赖政府买单来推动,未来财政以及综合条件较好的地方一定会着力培养本地企业,地方保护将阻碍优秀技术和产品的跨地区流动。
相关业内专家表示:“前期政府采购只是一个过渡时期的‘市场’,在保护主义下,就算一个地区可以形成封闭生态链,短期内可以满足正常运转,将来一旦补贴退出将进入完全市场化阶段,如果不能以开放的心态构建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和生态链,最终损害的是整个产业的进步。”
行业验证不足。虽然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数据增长较快,相关环节自主化技术进步明显,但大部分搭载自主化技术的燃料电池汽车运营时间不够,导致很多潜在的问题尚未爆发出来,这可能是一个极大的隐患。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银广对此表示:“在燃料电池领域,我们现在的自主技术已经具备了推动产业向前发展的条件,与国外的差距主要在技术和装备的成熟度上,我们的自主技术还缺乏大量验证,不够成熟。”
中国工程院院士衣宝廉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国内优秀的研究结果制出的样品很少得以应用,自主技术与装备只有通过装车运行的材料才是可信的,才能提高市场占有率,代替进口。”
燃料电池汽车验证不足也影响到了氢能产业标准的制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标准所总工程师刘桂彬表示:“目前纯电动汽车已经有了安全性强制标准,但燃料电池汽车还没有,并不是燃料电池汽车的安全不重要,主要是因为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目前产业还不成熟,样品数量太少,制作标准极其困难。”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新疆俊瑞玮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新疆俊瑞米东区新能源规模化制绿氢项目全过程项目管理、监理招标公告。公告显示,该项目位于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甘泉堡工业园区,项目资金来源为自筹资金25.64亿元。该项目建设规模为新建年产3万吨绿电制氢工厂,配套安装额定电解槽总量10600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新疆生态环保产业协会发布新疆恒泰绿能金属铸造有限公司建设的太阳能光伏风能发电制氢气在氢基竖炉加工DRI(120万吨/年)绿色高纯精密铸件项目环评公示,该项目总投资39.2亿元。该项目位于阿克陶江西工业园区,建设规模:年产9万吨绿能碱性电解水制氢气,太阳能光伏风能发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据爱企查信息显示,大唐(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于4月10日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吴永刚,注册资本5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储能技术服务;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站用加氢及储氢设施销售等。该公司由大唐发电全资持股。据了解,2024年12月29日,大唐多伦1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在绿色低碳领域,技术创新阶段。围绕退役动力电池、废塑料等资源循环方向,开展重大技术、装备和工艺研发,最高给予市财政资金500万元项目支持;围绕绿色氢能、前沿储能、碳捕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金风绿能化工(兴安盟)有限公司绿氢制5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一期25万吨)气化炉吊装成功,该气化炉是北京清创晋华科技有限公司最新研制的,专用于生物质气化的“复朋炉”。金风绿能化工(兴安盟)采用复朋炉气化技术,一开不备,气化压力3.0MpaG,总气量70000Nm/h(CO+H2)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4日,广东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重点支持光伏产业、新型储能产业、氢能产业、智能电网产业。氢能产业中包含原材料(电解催化剂、电堆组件等)、制氢装备(电解槽、制氢站等)、氢储运装备、氢利用装备(加氢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期,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首批氢能环卫车在伊金霍洛旗正式投入示范运营。本次投运的氢能环卫车,采用国鸿氢能的燃料电池系统作为动力装置,实现环卫作业与环保理念的融合。相较于传统车型,该批氢能环卫车具有显著优势:仅需4-8分钟即可完成加氢,且燃料电池系统能量密度高、功率大,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安徽省2025年重点项目清单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据项目清单,安徽省2025年重点建设氢能项目有1个,为宿州经开区大盘氢能源装备制造项目。详情如下: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2025年重点项目清单的通知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4日,在“投资中国·2025海南自由贸易港全球产业招商大会”上,上海骥翀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骥翀氢能”)与儋州市人民政府签署《骥翀氢能产业项目投资协议》。该项目依托儋州洋浦丰富的海上风电、陆地光伏资源及应用场景,协同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共同打造“绿电制绿氢-储运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4日,在西部陆海新通道“氢走廊”渝黔桂贯通首发仪式上,中国船级社(CCS)海南分社北海办事处与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石油分公司、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广西氢能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四方将共建漓江氢能游船试点项目,通过氢
4月16日,在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上汽集团与华为联合发布了全新品牌“SAIC尚界”。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与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携手登台,揭晓这一最新战略合作成果,标志着双方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合作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SAIC尚界采用了华为智选车模式,将成为面向主流市场的鸿蒙智行生态
关税和本地化制造都会推高项目成本,同时延缓脱碳进程。根据测算,在“本地制造”情境下,欧盟和美国都会面临更高的项目资本支出,到2050年,欧盟电力行业脱碳可能会额外增加数千亿美元的支出。(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作者:汤思斯)文/汤思斯当前,尽管世界范围内,能源转型已经成为一场势不可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6日,第十五届中国清洁能源博览会上,兰石重装总工程师乔小丽接受新华网专访,分享了公司在氢能领域的技术突破与战略布局。作为中国石化装备制造业的先行者,兰石重装以加氢反应器起家,如今已形成覆盖制氢、储氢、加氢、用氢装备全产业链的自主核心技术。从“制”到“用”全产
2025年3月25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氢能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化工出版社出版的《氢能手册》新书发布会在中国有研大厦成功举行。中国有研科技集团作为氢能专委会的依托单位,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专委会秘书处的挂靠单位为本次发布会的成功召开给予了大力支持。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
3月26日,国家能源集团亮相2025国际氢能大会暨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作为国内最大的一次能源供应企业,国家能源集团将氢能作为拟培育主业重点孵化,依托“中国氢能联盟+国家级创新平台+启航企业”创新生态和“煤电化运”一体化核心优势,着力构建“绿色氢能产业链”和“氢能创新服务链”,打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10日国富氢能发布盈利公告,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财年内,预期年度亏损约1.9亿元至2.32亿元,较2023年度增幅约为159%至217%。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归纳为:行业波动、成本增加、资产减值、上市开支等,具体如下:1、中国氢能行业处于商业化的早期阶段,基础设施不断发展,市场竞争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7日,国氢科技与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锦能源”)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国氢科技党委副书记张银广、美锦(北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姚锦丽出席签约仪式,国氢科技总经理助理、技术总监陈平、美锦能源氢能与可持续发展部副总经理吴浩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
从两会提案看中国氢能的“黄金三年”——一场关于“钱”的能源革命“氢能源是个烧钱的大玩具”这句话在氢能圈流传已久。过去三年,中国氢能行业上演了一场史诗级“逆袭”:加氢站数量从2022年的270座增至2024年的超450座,2025年预计将突破1000座;氢燃料重卡价格从180万元降到120万元,绿氢生产成本从
据国际能源署网站报道,该机构于近期发布的《全球氢能综述》2024年度报告旨在全面系统跟踪分析全球氢能供需情况,以及基础设施发展、贸易、政策、法规、投资和创新等关键领域进展,帮助决策者调整相关政策和战略以吸引投资并促进氢能技术部署,同时创造对氢能和氢基燃料的需求。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
2025年3月5日,北京明阳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明阳氢能”)与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代码:02570.HK,下称“重塑能源”)在上海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结合各自在氢能领域的优势资源和发展愿景开展全方位合作,以“技术驱动+生态共建”为核心理念,共绘氢能发展新蓝图。此次合作是两
2025年全国“两会”,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代表计划提交的27件议案和建议中,三分之一聚焦在新能源产业上。他重点关注储能、氢能、铅蓄电池消费税、动力电池碳足迹、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等领域,向大会提交9件建议。关于与氢能的建议如下:关于加快氢能规模化应用进程,推动氢能产业发展的建议目前我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司长刘德顺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任务目标的关键一年。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以下简称“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
在当前全球能源结构深刻转型的浪潮中,我国的氢能产业,尤其是绿氢领域,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一环,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被视为塑造未来产业格局中具有前瞻性和潜力的培育方向。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紧迫挑战,“加速构建以绿色低碳为核心的新型能源体系”已成为国家层面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1日,由上汽集团牵头、捷氢科技参与的“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基于先进技术的燃料电池系统及整车研发和技术创新”项目顺利通过验收。项目建立起燃料电池纵向一体化研发体系及制造能力,圆满完成“商乘并举”应用推广1000辆任务目标。该项目在研发创新、生产制造、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天眼查App显示,3月25日,安徽华清大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安徽省六安市注册成立,公司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法人代表为祝捷。是一家以从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为主的企业。该公司由北京华清大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从注册信息可知该公司涉及业务较为广泛,新兴能源技术研发;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6日,第十五届中国清洁能源博览会上,兰石重装总工程师乔小丽接受新华网专访,分享了公司在氢能领域的技术突破与战略布局。作为中国石化装备制造业的先行者,兰石重装以加氢反应器起家,如今已形成覆盖制氢、储氢、加氢、用氢装备全产业链的自主核心技术。从“制”到“用”全产
据北极星氢能网不完全统计,2025年3月,国家以及各地方共出台20条氢能政策。从国家层面来看,3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鼓励企业参与氢能、储能系统开发建设。从地方层面看,3月,新疆哈密市、河南濮阳市、山西吕梁市分别发文宣布正式加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汽研)联合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和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潍柴动力)实施的国内首次35MPa车载氢系统碰撞试验顺利完成,标志着中国汽研在氢能安全领域的研究迈上了新台阶。试验采用2×260L(35MPa)燃料电池轻
3月26日,天合元氢亮相第四届中国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重磅推出自主研发的“天擎系列第二代碱性电解水制氢装备”。作为全球产能最大的电解水制氢设备制造商之一,天合元氢以“更安全、更稳定、更高效、更经济”为核心的新一代产品,突破规模化制氢场景中的技术瓶颈,为绿氢规模化发展提供核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3月21日,北京市昌平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了《昌平区促进氢能产业创新发展支持措施实施细则(修订稿)》(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指出: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推动氢能与燃料电池领域的“卡脖子”工程突破,鼓励各类主体或创新联合体面向产业链关键环节,开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18日,可口可乐公司在日本大阪关西世博会场内推出了全球首台以氢气发电运行的自动售货机。这一创新设备旨在通过“未来社会实验场”的世博会,向参观者展示运行时不排放二氧化碳的环保技术。该售货机由可口可乐与富士电机联合开发,其内置燃料电池通过氢气与氧气反应产生电力。目
据北极星氢能网不完全统计,2025年2月,国家以及各地方共出台16条氢能政策。从国家层面来看,在国家能源局印发《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指出,加强氢能、绿色液体燃料等领域标准供给,稳步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及可持续燃料产业,稳步推动燃料电池汽车试点应用,有序推进全国氢能信息平台建设,稳妥
据北极星氢能网不完全统计,2025年1月,国家以及各地方共出台20条氢能政策。其中,国家级政策就有5条提及氢能,涉及氢能各个领域。此外,氢能免高速费的省份在添一军,河南连续发布两条政策明确了氢货车和电动货车减免高速费的一系列流程。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京发布的汽车以旧换新实施方案中也指出氢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