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能源服务评论正文

“十四五”我国农村如何推进能源转型

2020-12-08 08:44来源:国家电网报作者:冯凯辉 闫湖 张红宪关键词:能源转型电价可再生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核心提示 农村能源是农业农村发展的物质基础。面向“十四五”,我国农村能源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国网能源研究院专家认为,应因地制宜利用农村可再生能源资源,发展能源农业,加强农村能源工作的组织管理,积极推进我国农村能源转型

我国农村能源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农村能源是农业农村发展的物质基础。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十四五”即将到来,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加快推进,我国农村能源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是在推动绿色发展要求下,农村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将逐步加强。目前我国农村可再生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不符合推动绿色发展的要求。如2018年,我国农村秸秆、薪柴等非商品能源消费量为1.11亿吨标准煤当量(tce),占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总量的35.1%,但利用方式粗放,大部分是直接燃烧,利用效率低,产生大量烟尘,污染环境,加重雾霾。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小水电等资源,但由于农村分布分散、新能源技术开发成本较高、农村对新能源技术认识不足等,农村地区新能源开发利用水平较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生态宜居是关键。生态宜居要求优化农村能源结构,加强农村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动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环境。绿色发展要求将进一步推进我国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是在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农村地区电气化水平将逐步提升。目前我国农村和城镇地区人均生活用能量相当,但由于农村地区用能设备落后,农村能源商品化和优质化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农村能源消费中虽有电力、液化气、天然气等优质能源,但商品能源占比不足70%,传统生物质能源、劣质散煤利用总量大,特别是在一些农业大省及偏远地区,仍有大部分农户以秸秆、薪柴为燃料。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推进农村能源消费升级,大幅提高电能在农村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加快实施北方农村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积极稳妥推进散煤替代。在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农村地区将进一步开展居民电气化宣传,推广智能家居、节能家用电器、新能源汽车等,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质,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三是在农村能源生产和消费转型推动下,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将逐步完善。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与城镇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现象。目前,电力基础设施在农村地区较为完善(农户通电率基本达到了100%,且电价稳定在较低水平),其他能源基础设施在农村未能全面普及,电网与天然气管网、热力管网等能源网络互补衔接不足。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完善农村能源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推动供气设施向农村延伸。随着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及能源消费水平的逐步提升,我国农村能源生产和消费转型将进一步推动农村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

四是在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下,农村能源社会化服务能力将逐步提升。长期以来,农村能源管理职能分散在各个部门,联动、合作机制仍待加强,资金投入较为有限,缺少技术和市场相结合的创新机制。在能源资源评价、技术标准、产品检测和认证等方面体系不完善,人才队伍等也不能满足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当前,在农村能源管理上,我国还未形成一套可持续发展且完善的市场激励机制和技术服务体系,以适应城乡一体化能源供应体系建设及清洁能源发展的需要。未来,我国农村能源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将逐步完善。

不同区域农村能源资源和用能结构各具特点

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农村能源资源条件、用能需求等因素,我国农村生活用能可以划分为4个区域,分别是华北平原寒冷地区、东北西北等严寒地区、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四季温和地区。以2017年各区域农村生活能源利用构成及数量分析为例,可发现每个区域的能源资源特征和用能结构各具特点。

●华北平原寒冷地区

农村生活用能以煤、电力为主,两者超过本区用能总量的60%。能源商品化程度较高,煤、天然气和煤气的利用量在4个区域中均居首位。非商品能源利用以秸秆、薪柴为主,利用量分别占本区非商品能源利用总量的41%和30%。

●东北西北等严寒地区

农村生活用能中煤、秸秆和薪柴常规能源利用比例占80%以上。商品化能源利用量稍高于非商品能源利用量,分别占53%和47%。非商品能源利用以秸秆、薪柴为主,利用量分别为713.3万和525.8万tce,占52%和38%。

●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农村生活用能以煤炭、电力和薪柴为主,电力、液化石油气、薪柴和沼气消费量为4个区域中最高。商品化能源利用以油品和电力为主,分别占39%和31%。非商品能源利用以薪柴和秸秆为主,利用量分别为2343.7万和1346万tce,分别占52%和30%。

●西南四季温和地区

农村生活用能以煤炭和薪柴为主,占该区域农村生活能源利用总量的64%。商品能源利用以煤为主,利用量占商品能源利用量的64%。非商品能源利用以薪柴为主,利用量为1500万tce,占非商品能源利用量的65%。

多措并举促进我国农村能源转型

未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推进能源转型,应从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利用、能源农业发展、试点示范建设、能源工作组织管理等方面入手。

因地制宜利用农村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我国农村不同地区气候条件、能源资源禀赋、能源供应和消费现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情况不同,生活习惯和住宅类型也不尽相同。在农村不同地区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条件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因地制宜推广应用不同的能源技术,促进当地农村能源转型。

发展能源农业,谋求能源、农业和生态的多赢。积极发展能源农业,开发农村生物质能产业,打造“绿色油田”和“绿色煤田”,替代对传统化石能源的需求,争取实现农村能源的“自给自足”。有目的地生产生物质能含量大、利用价值高的农作物,并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将凝结在农作物及农业副产品、剩余物、废弃物等中的生物质能开发出来,将其转化为可直接利用的能源。发展能源农业,既可以利用生物质能,又能保护环境,实现能源、农业、生态的多赢。

积极发挥试点示范作用。优先选择具有种植养殖规模较大、有电气改造升级需求、地方有积极性等要素的省份,开展农村能源综合试点示范工作。以省市、县、乡镇各自侧重、职责划分等为基础,开展相关试点示范。省市层面开展农村能源基础数据摸底调查工作,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为下级试点提供数据决策支撑;县级层面结合城镇化、美丽乡村、产业布局等要求,开展农村能源开发利用规划布局;乡镇层面根据当地资源、用能需求等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关键技术、商业模式试点工作。

加强地区能源工作的组织管理。各地能源主管部门要建立重大任务协同推进机制、重大政策协同研究机制、重大项目协同服务机制,发挥行政管理、政务服务整体效能。加强能源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规划的衔接,促进能源项目协调布局、顺利落地。通过规划、政策相互衔接和部门之间相互配合,促进用地集约、环境改善、能源发展。

(作者单位:国网能源研究院)

原标题:“十四五”我国农村如何推进能源转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转型查看更多>电价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