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请注意!88、89号蓄电池电压异常!”。2月13日,在安徽合肥供电公司220千伏植物园变电站,“智能运检”平台发出报警信息,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前往现场确认,并顺利消除缺陷。
随着合肥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电网规模迅速扩大,城区变电站数量从2012年的78座,增至当前的124座。加之广大用户对可靠供电需求不断提升,对供电企业的运维管理提出更高要求。自2020年初以来,合肥供电公司与国内知名院校、高新技术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将人工智能全面应用于电网的输、变、配、缆四个环节,让电网“主动思考”、“主动分析”,大幅提升了供电可靠性。
变电站里有了“类脑分析”
“28分贝,419开关柜内超声波局放数值超标!”。2月9日,220千伏游乐变电站局放在线监测系统经过智能分析判断,向相距10公里外的控制中心值班员杨勇发送信息。
在过去,变电站内各类采集系统获取的数据体量大、关联性弱、缺乏智能研判分析;如需掌握局部放电等关键的运行数据,工作人员必须驱车分别前往各电站实地测试,后期由人工研判。这不仅工作效率低,受主观影响大,同时也给运维人员带来较大负担。
2020年6月,合肥供电公司与中国科大先研院孵化企业—中科类脑公司,国网继远软件等单位开展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电力业务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挖掘数据价值,先后建设完成合肥市变电运行大数据融通平台、“智能运检”平台等人工智能系统。
220千伏锦绣变电站是安徽电网首批试点应用“智能运检”平台中的核心技术之一的“电力人工智能与类脑分析”的变电站。部署于站内的504个物联网传感装置、6类在线监测和巡检机器人、红外测温等装置,布置巡视点位8236个,实现了99.5%的例行巡视覆盖。
不到两小时,各类传感、测温等装置就可完成一次全站例行巡视,较人工至少需要4小时的巡视时间缩短一半,现场人工巡视工作量降低80%,效率提升显著。
“相比之前的周期性检测,现在的实时在线监测会‘思考’、精准定位故障,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隐患。”张福建说。
前端设备不间断巡视,后台“类脑分析”主机将采集来的数据和图片信息进行透视分析,在显示屏幕上进行全面的可视化展示。一旦发现故障缺陷,第一时间发出报警。
试点成功基础之上,合肥供电公司正加快“变站一体化智慧平台”建设,在2021年内将完成城区123座变电站“电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全覆盖,实现自动全面监视、远程在线立体巡检、故障诊断联动分析等,不断提升城市供电可靠性。
输电迈入“多维度传感”新时代
“上方有高压线路,请保持6米安全距离,注意安全施工!”2月16日,在合肥市畅通二环新宁国路工程现场,“全景管控平台”向施工单位中铁二十四局工程公司进行喊话提醒,同步发送安全预警通知至合肥供电线路运维人员手机端。
截至今年2月初,合肥地区共有3066公里高压输电线路和400公里高压电缆,它们像人体“主动脉”一样,将绿色电能源源不断输送至千家万户。由于涉及高压输电线路的城市大建设与日俱增,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仅依靠人工管理起来难度极大。
为此,自2017年起,合肥供电公司在全市高压输电网上装设了938台微拍监控、52套防钓卡口等1315台在线监测设备,全面构建了高压输电实时监控网络,对于电力设施保护防控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系统无法判断有用信息,会将现场采集所有图片一起发送回来,存在着数据量庞大、易造成传输拥堵、报警延迟等弊端。”合肥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负责人路健介绍。
2020年7月,合肥供电公司与合肥西格玛电力运检技术有限公司深度合作,通过对微拍装置获取的数十万张图片进行深度识别,在图像终端配置AI人工智能芯片,进一步优化输电监控系统,全新开发与投运了新一代的智能输电平台系统。
自2020年7月底开始,合肥地区输电通道实现了图像监控全覆盖,其“精准”智能识别度达95%以上。一旦发生输电通道周边不安全施工、异物侵入等现象,前端监控装置自主分析,推送预警图片至后台,同步提醒距离隐患点最近的线路运维人员。
系统运行半年多来,精准推送各类有效预警信息18000余次,有效制止大型机械临时吊装320次,驱离线下垂钓130人次。2020年下半年,合肥高压输电网运行可靠率较上半年大幅度提升四成以上,收获成效显著。
2月16日,在位于地下12米的合肥市裕溪路110千伏地下电缆隧道内,智能机器人依据提前安排的春节保供电特巡计划,对隧道内设备开展自动巡检。同一时刻,在工作人员韩磊的手持电脑屏幕上,清晰地呈现出设备运行实时数据。
2020年11月初,这里依托人工智能全面升级为安徽电网首条智慧电缆隧道。机器人、在线监测设备24小时不间断巡视、分析数据,发现隐患“自动消除”。
据介绍,由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与中科大先研院合作、自主研发的超早期火灾预警装置“闻烟识火”技术运用在安徽电网属首次。一旦发生设备受热、热释离子浓度超标,系统立刻发出警报,自动定位隐患,迅速启动气溶胶灭火弹进行灭火。
“最后一公里”主动精准服务
2月14日上午8时20分,合肥市滨湖新区广西路变电站20千伏22线路发生故障,“自愈型”配电自动化系统仅用时36秒完成故障点查找和隔离,顺利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
配电网是直接为广大市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截至今年2月初,合肥市共有3173座配电站房,31287套变压器、环网柜等设备,广泛分布于全市各地,如果采用用常规的人工巡视、运维的方式已很难满足广大用户需求。
2020年1月起,合肥供电公司围绕“自动化控制、数字化分析、智能化决策”三条主线开展智能化建设,通过部署多类型的自动化智能设备,实现了远程监控。当年2月,建成电网数字化融通平台,在该市滨湖新区试点打造全省首个智慧能源示范区。
在自动化控制方面,合肥市滨湖新区在安徽省率先完成了配电自动化基础建设。2020年6月,通过光纤、5G通信等一系列新技术,实现了系统“再升级”,并试点投运安徽电网首批5条自愈型配电线路。
“故障研判和供电恢复全程时间进一步缩短,自愈型线路更无需人工辅助,处置速度由原来的数分钟提升至一分钟内、甚至秒级。”合肥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负责人韩光介绍。
在数字化分析方面,首批75座配电站进行了全面的“智能化”改造,敷设了传感、监控等装置,从而实现“24小时”感知化运维。运行数据实时上传至电网数字化融通平台,合肥供电公司数智配网工作室同步开展分析,总结问题,“对症下药”进行处置。
在智能化决策方面,滨湖示范区试点依托HPLC智能电表、智能融合终端等设备,对海量信息进行边缘计算与智能分析决策,核心区6.8万用户实现了停电主动感知和智慧派单,达到主动抢修目的。
“最大的感受就是服务速度快!效率高!”2月18日上午,家住滨湖康园小区9栋的市民王强家中发生停电,在他还没有拨打供电服务热线,就有工作人员主动联系,对接进行抢修工作。
截至2021年1月底,合肥市滨湖智慧能源示范区故障报修工单量同比降低30%,抢修平均达到时间由过去的32分钟,降低至目前的20分钟以内,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由96分钟降低至51分钟,供电可靠性大大提升。
变电“全科医生”平台故障处置有力
2月10日,合肥供电公司全科医生工作室首席专家王峰和同事们在220千伏云谷变电站,利用红外测温、局放等仪器,对全站进行冬季特巡,确保春节期间平稳可靠供电。
院企、政企合作建设电网和技术开发,这在全国电网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深度专业衔接、业务融合、人才联合培养“多管齐下”,合肥供电公司创新的脚步走在了安徽乃至全国前列。
2020年4月17日,中科类脑公司和合肥供电公司联合成立变电运维“全科医生”工作室。双方专业融合探索,成功实现“类脑分析”等一批人工智能技术和传统电力业务的融合项目落地。
2020年7月18日,合肥市单日降雨量达247毫米,打破历史记录,造成城市严重内涝。由于雨势过猛,城市排水站失用等原因,220千伏云谷变电站全站部分场地被洪水淹没。
水退后,云谷站迅速进入全面恢复期。接踵而至的夏季高温大负荷给安全运维造成较大压力。“二次自动化和通信系统损坏严重,工作人员无法进行远方监控。”合肥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室副主任曹涛介绍。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支持下,“全科医生”工作室立刻开出“药方”——通过布设移动互联网和视频探头,及时恢复站内主要区域监控功能;加装使用太阳能的微拍装置,对云谷变电站内重点设备进行定点、定时监控…
仅七天,一套“重症监护”应急监控平台全面构建完成。云谷变电站在高温期间“坚守一线”,圆满完成了迎峰度夏平稳供电任务。
依托“全科医生工作室”,合肥供电公司计划加快技术攻关和项目落地,在2022年底前完成119项业务的“智能化运维”全覆盖,与此同时进一步提升企业员工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思路,实现“变电值班员”到“变电全科医生”的巨大转变。
未来,合肥供电公司还将从智能运检、运营调度等六大方向同时发力,加快推进“全科医生”智能分析会诊平台建设,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始信路多站融合等“数字新基建”任务升级,以人工智能助力电网发展新动能,服务美好安徽“加速跑”。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2月6日至2月14日电网项目动态。其中包括10项110kV电网工程、3项220kV电网工程、5项500kV电网工程2项、750kV电网工程、5项±800kV电网工程。广东韶关220千伏华韶输变电工程2月7日,韶关220千伏华韶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的函发布。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韶关供电局拟投资39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2月13日,16届93次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广州市面向2035年电力供应保障规划》。规划明确,以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源电力供应保障为底线,以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为重点,系统电网供电能力在2024年2680万千瓦的基础上,力争到2027年、2030年、2035年分别提升达
近日,西门子能源与香港中华电力举行合约签署仪式,承接中华电力青山发电厂400千伏变电站重大更新工程。青山发电厂位于香港新界屯门,是中华电力在香港的主要发电中心之一。青山发电厂400千伏变电站设在青山发电厂内,承担了香港主干电网电能传输的枢纽功能,为香港用电需求提供可靠保障。该变电站于19
2月12日,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市长贺海东与内蒙古电力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海峰一行座谈。座谈中,贺海东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张海峰一行表示欢迎,感谢内蒙古电力集团给予首府的大力支持。他说,当前首府正全力培育“六大产业集群”,加快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这离不开电力的重要支撑。希望双方
1月23日21时47分,云南电网公司投资建设的500千伏圭山变扩建主变工程4号主变冲击正常,工程第一阶段顺利完成投运,标志着南方电网西部地区2025年首个500千伏项目建成投产。该工程位于昆明、曲靖、红河三个地区交界处,兼顾三地用电需求,本期扩建2台1000兆伏安主变压器及配套设备,由云南电网公司投资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2月12日,北京丰台举办2025年党建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会议指出,聚焦重点交通枢纽强化站城融合发展,推动丰台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实施80项配网工程。据了解,丰台500千伏输变电站工程是丰台区第一座500千伏输变电站,2月6日,丰台区城管委组织召开500千伏变
广州供电局2024年第11批专项主网一次(预装式预制舱式模块化变电站等)、配网设备材料(安全工器具、仪器仪表(电缆隧道综合监控装置)物资公开招标中标公示
2月12日,在江西南昌江纺110千伏变电站,运维专业员工清理运维场地,擦拭端子箱灰尘,整理工器具。这是南昌供电公司开展文明生产专项整治行动的其中一项工作。为解决部分老旧变电站基础设施构架锈蚀、标识标牌模糊、墙面屋面渗水等问题,更好保障变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南昌供电公司发起“文明生产我先
近日,国网湖南益阳供电公司110千伏瞎公塘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进一步完善了益阳沅江市供电网架结构,满足了当地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等重要客户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该工程新建的110千伏竹莲变电站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110千伏全预制舱式变电站试点工程,也是湖南省首座全预制舱式变电站。据悉,全预制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2024年,国家电网投资首次超过6000亿元,建成投运3项特高压工程,累计建成“22交16直”38项特高压工程,同时全年投产110千伏及以上线路4.38万公里。这3项特高压工程分别是分别是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武汉-南昌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张北—胜利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交流项
2月11日,重庆奉节新民永乐光伏发电项目送出工程核准获批。一、为了满足奉节新民永乐光伏发电项目送出项目建设需求,优化光伏场区内电网架构,提高供电可靠性,依据《行政许可法》《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同意实施该项目。二、项目代码:2501-500236-04-01-155410。三、项目单位:重庆绿
2月6日,在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数据中心,数字化专业人员密切监控数据管理设备状态,为电力保供、防灾抗灾、优质服务等数字化应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2024年,国网河南电力加快电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打造统一技术路线的企业中台。该公司创新开发业务数字化应用平台,提升基层数据服务能力,确保电力安全
“10千伏碱新线柱上一二次融合断路器跳闸,故障区间位于10千伏碱新线51号杆支线7至10号杆之间。”近日,国网乌鲁木齐米东区供电公司运维人员于忆珩收到故障短信通知。运维人员根据故障定位,快速排除故障,恢复了供电。这是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配电自动化系统实时监测、故障快速定位、快速处置的应用
聚焦配网薄弱环节治理,积极开展低压供电能力提升行动,新建改造10千伏配电线路98.5千米、配电变压器70台,持续提升配网设备安全运行水平。深化配电自动化应用,安装柱上开关150台,提升电网抗风险能力。科学规划城区网格化供电模式,破解城区供电短板问题。
最近,第二届能源电子产业创新大赛配电自动化技术创新应用赛道决赛圆满落幕,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荣获配电自动化典型场景应用赛道团体一等奖,其背后蕴含着独特的“创新方程式”,值得我们深入解析与认真探讨。这一“创新方程式”的首要“因子”是人才选拔与团队协作。江苏公司通过精心组织的技能比
1月9日10时,福建厦门供电公司调度台响起告警声,提示位于思明区厦门大学南门的2号环网柜10千伏大学八环912开关因电缆本体故障跳闸,影响大学周边及沙坡尾等旅游景点区域客户正常用电。随即,该公司配网馈线自动化动作成功,用时13秒完成故障区域判定、隔离、复电及故障电缆隔离,思明区110千伏曾厝垵
近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设备部、数字化部组织完成公司系统27家省级电力公司设备全过程贯通实用化评估工作,标志着公司2024年设备全过程贯通建设及应用工作全面完成。设备全过程贯通是公司数字化转型重点工作之一,贯穿规划设计、物资采购、工程建设、运行维护、退役报废等设备全生命周期。公司各部门协
“220千伏普庆变电站10千伏普纬线部分负荷转由110千伏万春变电站10千伏万东一线供电,倒电操作启动。”1月6日,安徽芜湖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员工首次通过配电自动化灵活转供技术在12秒内完成负荷转移。当天,该公司按照检修计划对10千伏汤沟线实施设备升级。为压降停电时户数,缩小停电范围,芜湖
1月6日,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围绕“一型四化”配电网建设,实施供电可靠性及配电自动化提升行动,全面建优建强配电网,2024年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4969.55千米、新增配电容量119.83万千伏安,全省配电网供电可靠率达99.954%、同比提升了0.0282个百分点。湖北地理环境复杂,兼具山地、
湖南株洲将北斗产业纳入地方现代产业体系,正加快打造“北斗之城”。依托当地产业发展基础和技术优势,株洲供电公司探索推进北斗技术与电网业务融合,在配电线路运行监测、输电线路通道隐患排查、机械施工安全管控等工作中应用北斗短报文通信、北斗遥感、北斗高精度定位等技术手段,推进电网数字化转型
12月27日,电力专用应急无线通信网在安徽合肥供电公司正式投运。当天10时,该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值班员通过电力专用应急无线通信网,将合肥虚拟电厂系统群调群控测试指令发送至6.8兆瓦美芝分布式光伏电站等13座光伏电站。不同于公共无线网络,电力专用应急无线通信网使用的网络基础设施是独享的,可
为实现配网台区侧基础数据的精准性智能调控要求,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配网部积极推广配电自动化终端运维线上管控,通过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自动派发运维工单,现场运维人员通过i国网运维助手App接收工单信息,完成验收、运维及消缺等工单线上闭环,大幅提升了终端运维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今年以来,国
1月6日,国网山西超高压输电公司完成山西主网线路观冰防冰一张图功能的部署应用,实现防冰观冰信息在全景监控平台中的汇集和呈现。山西电网观冰防冰一张图汇集了固定与流动观冰点、应急抢修人员驻点和除冰材料存放位置等数据。管理人员可实时掌握观冰防冰现场的一手信息,并通过实时监控和资源调配,提
1月3日,从国网浙江电力获悉,“西电入浙”特高压输电工程2024年度累计输电量达1025亿千瓦时,突破10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有效优化了东西部资源配置,保障了浙江电力稳定供应,为浙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能源保障。三大“西电入浙”特高压工程包括±800千伏溪洛渡左岸-浙江金华特
2023年9月21日,河北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河北省新能源发展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自2023年11月1日起施行。《条例》实施一年来,河北加速能源转型进程,努力建设新能源强省。截至11月30日,河北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占全省电力总装机超六成,位居
12月5日13时30分,湖北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调度监控员梁曦通过智能监控系统发现一处山火隐患,随即通知运维人员赶到现场处置。15分钟后,运维人员到达指定地点,操控无人机飞巡检查后反馈,烟雾点为线路通道内农田烧荒,未对电力线路造成影响,后续将通过铁塔上的可视化监测装置持续关注。国网湖北省电
11月19日,山西省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十八场新闻发布会,忻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建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依托与保定等地共建绿色能源经济廊道,积极谋划“忻州—京津冀”特高压输电通道;进一步延伸能源发展产业链,孵化带动高端能源装备产业落地。王建峰补充道,今
11月8日,国网宁夏超高压公司利用直升机绞车吊椅法顺利完成±1100千伏吉泉线地线接头补强工作,系全国首次使用该工法开展电压等级高、地线截面大且防护材料长的补强作业,有力保障了“西电东送”大动脉安全运行。±1100千伏吉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西电东送”重点工程,也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
11月4日,新疆送变电公司运维人员在750千伏亚达一线054号塔,使用“无人机+X射线探伤检测机器人”对超高压开展耐张线夹检测。这是新疆超高压输电线路首次实现无人机带电X射线探伤检测。这一技术突破,标志着新疆主网输电线路运维向全数字化管理迈出了重要一步。750千伏亚达一线处于戈壁荒原地区,是新
11月6日,在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跨雄商高铁唯一一条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顺利完成迁改。至此,河北省境内对雄商高铁建设构成影响的电力路障全部迁改完成。中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雄商高铁三电迁改项目总工程师侯少辉介绍说,此次迁改的电力线路为台泉Ⅰ、Ⅱ线特高压输电线路,是雄商高铁全线
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二期项目于2019年投运,2020年获第六届中国工业大奖。项目有效解决了巴西清洁水电外送和消纳难题,有力支撑和服务巴西经济社会发展。01南北互联互通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二期项目是巴西境内最大的水电站——美丽山水电站的送出工程,是巴西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输电工程,是巴西电网南
10月10日,青海省能源局对姚小彦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海南州第二条特高压输电通道建设助力青海新能源输送消纳的建议”做出答复。答复提出,关于推动海南第二条通道纳入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开工建设类项目的建议,将会同国家电网公司等相关单位全力推动海南清洁能源基地外送工程前期工作,力争20
20日,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青海电力运检人员对青藏联网工程±400千伏柴拉直流输电线路358号塔首次开展等电位带电作业,创造了中国超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海拔新高度。据介绍,青藏联网工程是首条进藏的“电力天路”工程,该工程±400千伏柴拉直流输电线路358号塔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西大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