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报告期内,公司取得了如下经营成果:
1、通信产业创新升级,全系列覆盖5G通信网络建设
公司围绕“产品由有线向无线延伸、产品由无源向有源拓展、产品由弱电向强电发展、单一产品向系统商提升”的通信业务发展战略,积极助力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发展,提前布局物理基础设施、无线网、承载网、物联网应用与平台四大产品群,专注打造“5G﹢”硬核能力体系,紧抓新
基建机遇,赋能数字化城市,真正践行“光电网联美好生活”的使命。
公司充分利用完整产业链,为5G网络连接提供业务覆盖接入能力、多方案传送回传能力、物理基础设施能力服务,以分布系统的网关、pRRU、终端、室分漏缆、网管、光传送网以及模块化数据中心产品,打造无源室分、皮基站+无源室分及有源室分等多种方式覆盖的5G通信网络解决方案,包括数据中心、5G承载网、5G物联网产品解决方案,在供给侧形成以数据中心、智慧暖通及动力等产品为核心的物理基础设施群;以特种预制棒、光纤、光缆、ODN、25/100G高速率光模块以及10GPON等业务为核心的承载网群;以4/5G天线、小基站及射频漏缆等产品为核心的无线网群和以智慧安防为核心的物联网终和平台等方向的产品群,共计近300种产品。同时,跻身2020年全球光纤光缆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中国光通信最具综合竞争力企业10强、中国光纤光缆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并荣获中国光通信最佳技术创新奖。
公司将继续围绕光通信、5G、工业互联网等领域,从云、管、端多维度发力,深度布局光模块、光器件、数据中心、有源终端、天线射频、漏泄同轴电缆、广角室分漏缆、物联网、高性能原材料等ICT技术产业集群,进一步推动经济、教育、环境等的可持续发展。
2、电力传输行业保持领先地位,引领特种导线、高端电缆发展趋势
紧随电网发展,围绕低碳、节能、安全、智能致力于为电网输配电建设提供全系列产品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凭借公司在电力传输领域的技术水平及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能力,在国家电网公司总部招标项目中取得优异市场份额,普通导线、特种导线、OPGW、ADSS、电力金具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奠定了公司在电力传输行业的领先地位,市场竞争优势明显。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新基建的持续推进,用电负荷急剧增加,城市电网改造、大型水核电站和抽水蓄能电站等工程的建设,对电力系统提出更高要求。为提供更多解决方案,公司加快研发超高压、大长度电力电缆,创造性地将高压海缆系统的大截面、大长度、高阻水等核心研发技术和工艺控制延伸应用于陆上电力电缆系统。在保证材料洁净度、大长度绝缘挤出工艺、除气工艺、皱纹铝套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技术攻关,国际上首次研制成功500kV3000mm2大截面电缆,并且一次性通过了型式试验和预鉴定试验,其综合性能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公司将持续专注于高端电力设备产品技术领域的研发,为电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引擎。
3、紧抓海上风电发展机遇,产业链持续高效增长
1)首个海上风电项目EPC总承包业绩
中天海洋工程与中国电建(601669)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电气(601727)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分别与如东和风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签署了《国家电投江苏如东H4#海上风电场项目EPC总承包合同》合同金额为598,445万元人民币,中天海洋工程占326,795万元人民币;与如东海翔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签署了《国家电投江苏如东H7#海上风电场项目EPC总承包合同》合同金额为651,019万元人民币,中天海洋工程占379,370万元人民币。上述合同中天海洋工程总价共计706,165万元人民币。该项目是公司首次与国电投集团进行海上风电领域的项目总包(EPC)合作,公司首次涉及海上升压站建造与安装领域,为公司向海上风电工程总包(EPC)的发展迈出新的步伐,有利于提升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
2)中天海缆在中海油流花29-1脐带缆敷设项目上刷新我国自主敷设深水脐带缆记录
历经80个昼夜作业,中天海缆运维团队圆满完成了荔湾平台至流花29-1深水气田所有脐带缆/飞线及终端设备的接收测试(其中一根场内缆全长39.5km,作业水深达700m.刷新我国自主敷设深水脐带缆记录)、施工过程在线监测、大水深海底预调试、CEP联调测试等工作,确保系统联调成功,为加快气田快速复产做出重要贡献,获得业主和中海油的高度评价。
整个测试作业还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不仅集成升级了高压力、大流量的液压循环泵站,交付了国际首个脐带缆深水环境用水下测试管汇,并在铺设过程中实现无线监测,保障了整个测试过程的安全、经济与高效。
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充分验证了国产测试设备的可靠性,彰显了中天海缆运维团队在应对特种海缆施工项目上的综合能力。未来,中天海缆将更积极配合海上油气工程建设,抒写国内深水海底生产系统建设新篇章。
3)中天海缆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分中心
2020年12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2020年(第27批)新认定及全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的通知》,中天海缆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分中心,成为继2013年中天科技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后,又一个国家级创新平台。
此次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是对中天海缆技术创新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的充分肯定,也是公司综合能力的体现。中天海缆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中心的支撑作用,不断完善创新体系,在高端引领、人才聚集、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等方面实现突破,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争取更大的进步。
4)海缆交付刷新纪录,技术创新引发欧洲关注
圆满交付的如东三峡±400kV柔性直流海缆项目,其直流海缆输电距离约100公里,是目前国内电压等级最高、输送距离最长的柔性直流输电海上风电项目;公司还收到欧洲领先的电力供应商荷兰TenneT的邀请,受邀成为其±525kV柔性直流海底电缆系统的研发合作厂家之一。这是中天海缆继2017年参与德国TenneT±525kV直流电力电缆系统研发后,逐鹿欧洲高端市场的又一重大突破。
4、储能系统持续打造核心竞争力,市场占有率提升
储能系统领域,中天科技承建的全球最大的电网侧储能电站江苏二期昆山48.4MWh储能电站于8月份投入运营;中天科技承建的国家863重点研发项目,动力电池规模化梯次利用工程储能电站是全国最大的用户侧梯次利用储能电站项目,亦于2020年末投入试运行。后续又陆续中标多项如湖南龙山大灵山等电网侧、发电侧、用户侧储能系统及EPC总包项目,装机量超103MWh。
报告期内,锂电池后备电源产品在通信领域重大集采项目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其中中国移动集采第一名中标,且中标份额执行率领先同行,市场地位颇具上风;中国铁塔集采第四名中标,且中标份额执行速度快,供货效率优势显著;另有铁塔多个省、市级招标项目中标,全年累计中标逾800MWh,为锂电池产品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海外市场,在原有巴西、印度、缅甸、俄罗斯、越南等海外国家供货的基础上,新开拓印尼、土耳其、波兰等新区域市场,使产品覆盖东南亚主要国家并突入拉美、欧洲地区,逐步实施先开拓重点市场,并以重点市场带动周边国家的市场战略。
5、出口和全球产业布局双擎并驱,坚持制造业服务化,向系统集成方向发展
公司以“千方百计扩大出口”为己任,不断激发组织活力和团队狼性,深耕成熟市场,突破空白市场,巩固一般贸易,拓展工程总包,同时,充分依托6大海外生产基地,全面发挥原产地优势,提升产品的本地份额占比,持续为全球通信、电力、海洋等行业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此外,公司还不断优化产品出口、工程总包和境外投资三个领域的业务结构,将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全面向国际延伸。
报告期内,面对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的重压,公司实现逆向扩张,在54个海外办事处和10家海外营销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增设澳大利亚、墨西哥、越南三家营销中心,并快速推进人员本土化进程,为海外业务的持续拓展保驾护航。报告期内,公司顺利中标尼日利亚阿布贾周边2461公里330kV高压输电环网改造项目,该项目是公司截至目前海外最大的间隙型增容导线项目;先后与阿根廷电信、法国电信、沃达丰等客户保持长期合作,在全球主流运营商客户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在海外生产基地方面,中天摩洛哥成功通过德国电信认证并实现批量供货,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持续发力国际高端市场;中天印度顺利获得印度NABL国际级实验室认证,坚持制造业服务化,有序推动检测业务市场化。在工程总包方面,公司逐步从电力总包向通信总包和融资总包等新领域延伸,先后中标多个总包项目,充分发挥集成优势,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一、光通信行业
1、通信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发展动力持续加大
2020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6%,增速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行业发展呈稳中向好局面。随着消费互联网流量带来的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增速放缓,对行业增长带动作用明显下降,电信运营商大力推进“云网融合”等战略,积极与系统集成商、设备制造商等产业链各方合作,面向数字政府、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提供各类应用解决方案,服务于政企客户的云服务、数据中心等ICT解决方案方面的收入显著增长,已成为增长第一引擎。2020年,以IPTV、云计算、大数据为主的固定增值电信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26.9%,增速同比提高5.7个百分点,对收入增长贡献率达79.1%,其中,云服务收入增长高达85.8%。
2、全球通信网络市场需求增加,产业链布局有望加速
在国家宽带战略推动下,东南亚、欧洲、印度等地区的主流运营商纷纷加快固网宽带规模建设。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流量的快速增长对数据中心内外部连接提出了更大容量和新的光纤路由需求,包括数据中心内部光纤化、数据中心节点光纤互联、国际海缆连接,将成为光纤光缆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从CRU的预测数据来看,到2021年,全球及中国光缆需求量将分别达到5.58亿芯公里和2.90亿芯公里。表明未来光通信行业市场需求大,将带动产业链加速布局。
3、光通信需求的上升,拉动数据中心及光模块的增长
2020年工信部大力推动5G发展应用,加快5G网络建设,取得了较好效果。中国2020年新增58万个5G基站,共建共享33万个,所有地市都实现了5G覆盖。2021年将有序推进5G网络建设及应用,加快主要城市5G覆盖,推进共建共享,新建5G基站60万个以上。基站数量增加意味着对光通信需求上升,光模块需求将会逐渐放量。全球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化技术持续快速发展,并不断促进通信网络及网络设备的优化和完善。数据流量的快速增长及5G的大规模铺设部署,数据中心产业有望持续以较快速度发展,带动多模光纤、数据中心综合布线及光模块的需求增长。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信息通信业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网络强国建设为统领,以“十四五”规划为指引,推动5G网络深度覆盖,加快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丰富5G+VR/AR等消费应用,推动医疗、教育等应用与千兆宽带融合,创新发展多元化信息服务,努力实现信息通信业持续向高质量发展。
二、电力传输
1、特高压工程建设进一步加码
从发电侧来看,结合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地理分配情况,与我国主要负荷中心的区位差异,电网通过大范围联网,提高电网跨区域调配能力,扩大新能源消纳范围及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推进抽水蓄能与储能建设,提高系统灵活调节能力,为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提供配置平台的
需求亦较为突出;预计“十四五”期间,配套清洁能源大规模外输调配的外输电力通道(特高压工程等)及储能建设有望进一步加码。
2、城市群建设提速,中心城市配电网投资将不断加大
2019年2月21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2年,都市圈同城化取得明显进展,梯次形成若干空间结构清晰、城市功能互补、要素流动有序、产业分工协调、交通往来顺畅、公共服务均衡、环境和谐宜居的现代化都市圈;到2035年,现代化都市圈格局更加成熟,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都市圈。都市圈建设将成为未来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
以重点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迅速发展,带来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需求的大幅提升,为了避免电网建设前瞻性不足带来的扩建、改造工程浪费,都市圈内配网工程将按照终期规模适度超前建设,重点城市城网投资将保持一定规模增速。
3、新基建提升核心城区负荷密度,配电网改造加大投入
5G、数据中心、云计算、电动汽车等新基建成效逐步显现,中心城区负荷密度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区出现负荷大幅增长的情况时,需要利用现有站址廊道资源,对设备进行整体更换升级,投资规模大。随着新基建类项目投产逐步发挥效力后,中心城区供电能力不足问题将逐步显现,中心城区配网改造投资将逐步升高。
2020年以来,国网推广“不停电”作业,减少计划停电时间和次数。杭州、上海、南京、苏州等城市在核心区域率先取消计划停电,预计国内其他城市将纷纷效仿。取消计划停电,需要提高带电作业能力,加强配网网架,提升配网自动化水平。加强配网网架、提升配网自动化水平均需要加大中心城区配网改造力度,将会促进城区配电网投资。
4、提高电力普遍服务水平,农网投入或继续加大
2010年至2019年,国网区域城网供电可靠性由99.906%升至99.955%,农网供电可靠性由99.636%升至99.815%。农网供电可靠性提升幅度虽然很大,但与2010年城网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城网综合电压合格率由9.498%提升至99.995%,农网综合电压合格率由97.477%提升至99.802%。农网综合电压合格率显著升高,但仍低于城网2012年水平。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由于城网和农网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扩内需、补短板将成为“十四五”发展重点,预计未来农网投资将继续加大。
三、海洋装备
1、“3060目标”引领行业高需求、高景气度
去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向全球庄严承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12月,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指出,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去年10月,在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期间,来自全球400余家风能企业的代表共同签署并发布了《风能北京宣言:开发30亿风电,引领绿色发展,落实“30-60”目标》,郑重提出在“十四五”规划中,须为风电设定与碳中和国家战略相适应的发展空间:保证年均新增装机5000万千瓦以上。2025年后,中国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应不低于6000万千瓦,到2030年至少达到8亿千瓦,到2060年至少达到30亿千瓦。
此前广东、江苏、浙江分别公示了十四五期间合计29GW的海上风电发展规划。据专业证券经济研究人士预测,计未来福建、山东、辽宁三省也将出台专项规划,合计容量在6-10GW,全国十四五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将超过36GW,2021年新增海上风电装机9GW以上。2022-2025国补退出后的4年内,年均建设量也近7GW。各省十四五规划容量详见如下:
综上所述,十四五期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规模是值得期待的,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指引下,风电将拥有持续性发展。
2、央补明确退出,呼吁地方出台相应补贴政策
前景是光明的,但道路其实也是曲折的。我国风电产业链虽然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但离平价仍有一定距离,随着央补的明确退出,呼吁地方补贴出台以谋求平稳过渡至平价时代的声音此起彼伏。
目前,广东能源局定向发布《关于促进我省海上风电有序开发和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为首例国家退补后由省份提供经济扶持的潜在方案。该意见特别提及,于2021年底前,“确保13个项目、力争6个项目全容量并网”。事实上,截止2020年末,广东省共计约32GW的海上风电项目已获得审批(未并网),减去该意见中“确保”2021年并网的3.9GW项目,仍有28.1GW的项目无法进入中央补贴目录。针对这28.1GW未能获得央补的项目,此次广东能源局计划分两年补贴不超过4.5GW。也就意味着至少还有23.6GW项目将错过国家补贴及广东省地方经济扶持。
事实上,地方补贴的出台有利有弊。补贴的出台可提升投资意愿避免出现行业低谷,然而过多的“呵护”又会延缓平价技术的发展。可以预见的是:2021年各地方政府会陆续出台相应的“精准”补贴政策,标准不会太高也不很低,既能刺激到投资意愿也能催生技术升级,以实现平稳过渡至平价时代。
四、新能源产业
随着我国碳中和工作加速推进,国家能源转型摁下快进键。2020年9月22日,习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12月,习主席参加气候雄心峰会,宣布进一步减排目标,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2021年的八项重点任务之一。政策频繁发声,体现出我国降低碳排放强度的决心,为国家能源转型发展摁下快进键。
碳中和目标下,一次能源消费量有望得到控制,非化石能源的消耗占比也有望提升。国家电网在《中国能源电力发展展望2020》报告中,结合碳达峰、碳中和愿景,通过模型对我国中长期能源转型路径进行测算。报告分析结果表明,在常规转型情景和电气化加速情境下,一次能源需求有望在“十六五”前期达峰,峰值约为58亿~59亿吨标准煤。此外,206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将达到63%~81%左右。
2030年“风光”装机总量有望达22亿千瓦,碳中和目标加速新能源转型。在《中国能源电力发展展望2020》报告的研究基础上,我们假定203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58.5亿吨标准煤,非化石能源占比由2019年15%逐年提升1.4%至2060年72%。经测算,我们预计到2030年,风电、光伏发电量分别由2019年0.4/0.2万亿度提升至1.6/1.6万亿度;装机容量分别由2019年2.1/2.0亿千瓦提升至7.7/13.8亿千瓦,合计22亿千瓦,高于2020年12月气候雄心峰会上提出的12亿千瓦最低目标。
碳中和加速中国电力企业转型,十四五期间新能源发展步伐提速。碳中和目标下,大型发电企业也纷纷加大十四五期间新能源布局力度。如华能集团表示十四五期间要新增8000-10000万千瓦的清洁能源,初步估算投资额在7000亿元左右。据阳光工匠光伏网统计,九大央企十四五期间光伏装机至少170GW。
成本下降+智能电网等技术发展,“风光”发电未来可期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伴随着光伏发电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以及中国风电全产业链逐步实现国产化、风电机组设计和制造技术的不断改进,我国光伏、风电行业造电成本呈明显下降趋势。2018年中国光伏组件平均为1.8元/W,光伏电站造价约为4.2元/W,相较10年前下降90%;2018年陆上风电造价约为7500元/kW,同比下降6%。据WoodMackenzie机构预测,未来我国风光发电成本有望持续下降,将于2026年低于煤电成本。此外,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受益于硅片大型化、电池转换效率提升等因素,光伏行业成本下降空间较大。据《中国“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研究》报告披露,
预计到2025年,光伏电站初投资有望从2019年4200元/千瓦下降至3360元/千瓦,其中,组件成本有望从由1900元/千瓦下降至1400元/千瓦。
储能成本下降,有望驱动储能装机规模增长。2007年,我国大规模锂电池储能系统的成本大约是8000~10000元/Kwh,2019年锂电池储能系统的成本已下降至1500元/Kwh左右。2020年初,我国多个风电配套储能项目陆续开标,据北极星储能网统计,1C的电池储能成本价格从1月份最高2.549元/Wh到5月最低1.643元/Wh。光伏配储能领域来看,2020年11月开标的青海光伏竞价项目,储能投标价格均价约1.134元/Wh,较7月下降约28.6%。伴随着储能成本下降,国外光储用户侧已实现,国内也有望逐步迈向“光储平价”,驱动储能装机规模增长。
智能电网项目快速落地,为可再生能源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正由装机规模高速增长向高比例消纳时代迈进,通过构建广泛互联的新一代电力系统、升级新能源等智能电网技术来支撑电网电压、频率稳定成为趋势。在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大背景下,智能电网通过融合电力网、天然气网、氢能源网等多能源网及电气化交通网,形成多种能源高效利用和多元主体参与的能源互联共享网络,消纳高渗透率可再生清洁能源。国家973计划项目“提高大型互联电网运行可靠性的基础研究”为智能电网动态调度与控制提供了基本的分析工具,国内一些地区已经准备开始规划建设数字化变电站、高级调度中心,为可再生能源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以通威、晶澳科技(002459)、晶科科技(601778)、隆基股份(601012)、天合光能以及东方日升(300118)等龙头企业为核心,光伏行业集中度将呈现快速提升态势。
①双面组件成为市场主流:2020年单面组件市场占比下降为70.3%,但仍然是市场主流;随着下游应用端对于双面组件发电增益的认可,以及受到美国豁免双面组件201关税影响,双面组件市场占比较2019年上涨15.7个百分点达到29.7%,如果没有玻璃价格上涨影响,其市场占比增长空间或将更大。2021年,玻璃供应紧张的局面将逐步缓解,双面发电组件的应用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预计到2023年,两者市占率相当,随后双面组件成为市场主流。
2020年,随着双面组件市场份额的增长,透明背板与光伏玻璃市场份额大幅增长,分别同比增加1.5个百分点和14.9个百分点,未来呈继续增长的态势。KPK/KPF/KPE结构背板市场与TPT/TPF/TPE结构背板市场占有率均有所下降,未来呈继续下降的态势。其中KPK/KPF/KPE结构背板市场占比约为44.2%,同比下降15.3个百分点;TPT/TPF/TPE结构背板市场占比约为10.8%,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
②多组栅占比逐渐增加:在不影响电池遮光面积及串联工艺的前提下,提高主栅数目有利于减少电池功率损失,提高电池应力分布的均匀性以降低碎片率,提高导电性。2020年,随着主流电池片尺寸增大,9主栅技术代替5主栅技术成为新的市场主流,相较2019年上升42.8个百分点至59.3%。9主栅电池片相较5主栅电池片,银浆用量下降25%,同样60片电池片的全片组件,其功率可以提升2-3W,间接使得组件成本下降。随着未来大尺寸化的发展,预计到2030年,9主栅以上电池片市场占有率将逐持续增加。
③新型电池种类增多:2020年,新建量产产线仍以PERC电池产线为主,随着PERC电池片新产能持续释放,PERC电池片市场占比进一步提升达到78.9%。随着国内户用项目的产品需求开始转向高效产品以及原本对常规多晶产品需求较高的印度、巴西等海外市场因疫情导致需求量减弱,2020年常规电池片(BSF电池)市场占比下降至14.5%,较2019年下降17个百分点。N型电池(异质结电池和TOPCon电池)市场占比约为5.2%,较2019年小幅提升。目前,异质结电池和TOPCon电池成本较高,量产规模仍较少。可以根据电池种类的不同,储备对应的材料开发技术,保证技术和产品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④封装胶膜的新发展:目前,市场上封装材料主要有透明EVA胶膜、白色EVA胶膜、聚烯烃(POE)胶膜、共挤型聚烯烃(POE)胶膜与其他封装胶膜(包括PDMS/Silicon胶膜、PVB胶膜、TPU胶膜)等。
其中,POE胶膜具有高抗PID的性能,双玻组件通常采用的是POE胶膜;共挤型聚烯烃胶膜(EVA-POE-EVA)不仅有POE胶膜的性能,还可以降低成本。2020年,组件封装材料仍以透明EVA胶膜为主,约占56.4%的市场份额,较2019年下降13.2个百分点,主要是双玻组件市场占比的提升和EVA粒子涨价导致,其下降部分由共挤型POE胶膜和POE胶膜替代。2020年POE胶膜和共挤型POE胶膜合计市场占比提升至25.5%,随着未来双玻组件市场占比的提升,其市场
占比将进一步增大。白色EVA胶膜具有提高反射率的作用,采用白色EVA胶膜可用成本较低的玻璃背板替代成本较高的有机背板,2020年市场占比约17.6%,较2019年提升2.1个百分点。封装胶膜由于市场体量大,且随着双面组件占比的增加,其对胶膜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封装胶膜现阶段的技术储备可作为未来的利润增长点。
五、新材料产业
1、高性能PI薄膜
高性能PI薄膜因其重要战略意义和高附加值,近年来受到国家众多产业政策的扶持,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对该材料表现出浓厚的投资兴趣,行业技术也在快速进步。但高性能PI薄膜技术门槛非常高,核心设备依赖于进口,研发投入大周期长,工艺十分复杂,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所以实际落地的项目并不多。
①人工石墨导热膜用PI薄膜:使用该产品生产人工石墨导热膜的企业纷纷进入扩产阶段,并且有新的投资者进入,国内市场需求量将会迅速超过3000吨/年,会出现供不应求局面。国产供应能力会进一步提高,进口比例会下降。在产品规格供应能力和需求方面,50、62.5μmPI原膜生产成熟度高,下游加工能力强,供应和需求量占更大份额;100、125μmPI原膜在生产技术和下游加工方面正在迅速突破,供应和需求量上升会更迅速。
②FCCL基板用PI薄膜:伴随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FCCL的产业化规模还将不断扩大,作为基材的高性能PI薄膜国内市场需求量将会在1000吨/年基础上迅速上升,2021年预计将会达到1200吨以上。在市场供应方面,中天电子将会提高供应量和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满足电子行业核心材料国产化趋势要求,但更多部分还是依赖进口,主要供应商为韩国PI尖端、美国杜邦、日本钟渊和日本宇部等。
③高频高速传输用PI薄膜:伴随5G技术的发展,低介电常数和低介电损耗的高频高速传输用PI薄膜需求也越来越迫切,PI行业将会加大研发和试生产进度,中天电子也会加快这方面工作,以满足市场所需,善尽社会责任。
2、超级电容及电容活性炭行业
近年来,全国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始从事超级电容器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主要集中于新型超级电容器体系开发以及关键材料、器件的制备。考虑到中国市场应用的巨潜力,我国于2016
年在国家工信部的支持下,率先成立了中国超级电容产业联盟,该联盟现已拥有164个成员单位,涵盖了超级电容器相关领域的材料、电解液、器件与电源管理、应用等厂商,整个行业体系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①超级电容器因其优异的性能,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全球超容市场在2014至2020年间,以复合年增长率20%以上的速度快速发展。中天超容公司研发的新型超级电容器突破了传统超容电压无法突破2.7V的技术瓶颈,在同等寿命下,将双电层超级电容器的工作电压提升至3.0~3.2V,体积能量密度提升80%以上,应用前景广泛。
②通孔型泡沫铝的国产化制造尚处于空白状态,产业化技术长期为日本住友、美国ERG、德国IWU、匈牙利Admtis等少数欧美企业垄断。
③介孔活性炭纤维(MACF)制备技术,是在高端碳纤维技术和成熟的活性炭活化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与传统粉状活性炭相比,MACF具有吸附比表面积大、介孔结构发达、吸附速度快、导电性好、传输性能优异等特点,有利于提高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学纤维生产与消费国,中天碳基在前躯体原料本土化方面将占据优势;国产原料纯度与结构特性可控,产品在工业化量产与性能一致性方面,将显著优于其它活性炭产品。此外,MACF可作为载体与金属氧化物复合,从而提高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总之,介孔活性炭纤维因其独特且优异的性能,势必成为超级电容器的新一代高端电极材料。
3、超导行业
超导技术被认为是当代凝聚态物理中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是当代材料科学一个十分
活跃的重要前沿,它与一系列有重大意义的基本科学问题都有紧密联系,并将推动功能材料科学的深入发展。超导技术可广泛应用于能源、医疗、交通、科学研究等重大工程方面,并将对国民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被认为是21世纪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美国能源部认为高温超导电力技术是21世纪电力工业唯一的高技术储备,是检验美国将科学发现转化为应用技术的能力的重大实践;日本认为超导电力技术是在21世纪全球竞争中保持尖端优势的关键所在;专家认为21世纪的超导技术会如同20世纪的半导体技术一样具有重要意义,预计2025年全球超导产业将达到260亿美元,到2030年,将达到2400亿美元以上。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将“制造业数字化升级”和“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作为重点工作,以国际化的站位聚焦组织变革和重大项目创新,共同擘画宏伟蓝图。同时,围绕“顺势双循环,制胜高质量”的经营方针,巩固和发展通光通信、电网、新能源、海洋、新材料等主营业务,坚持产业链一体化和产品线特色化的发展战略,成为新兴战略产业智能制造的行业领先企业。
(三)经营计划
1、持续推进5G网络建设、大型数据中心助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结合国家宏观环境判断,国家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大循环”、“双循环”需求和市场催生下,将加速了技术的行业渗透,尤其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国内5G建设如期推进的双重催化下,
国产替代在产业链的各个细分体现,各环节迫切需要建立起可循环的软硬件生态,也需要行业渗透反哺技术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国产技术应用到各行业,8大基础物理设施硬件先行建设,将支撑行业的交叉应用和融合。运营商将实现盈利模式从人口红利向产业的流量红利迁移,模式从传统管道向智能管道转型,运营商将成为对接各行业的重要节点,因此流量承载能力、全区域连接能力及大规模数据的计算能力等基础建设将是运营商业务转型重要支点。企业用户将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企业级别的前、中、后台的业务,促进应用反哺网络能力发展。新基建的建设光通信、物联网等环节将长期处于需求爆发的关键节点,IDC、硬件设备也在云化的趋势下加速渗透到传统行业未来5年将维持高速的增长,5G和云在技术上的更迭,使得云化、平台化成为产品和服务交付的重要方式,从而拉长了行业渗透的周期,带动软硬件以及行业融合应用的发展。
新业态运营涵盖了各个行业领域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个不同领域的建设都是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涉及的参与方众多、投资规模巨大。因此中天科技通信产业集团需要完善的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合理的商业模式、充分保障的资金,关注相关方的职责和回报。建设技术开放式商业生态圈,吸引不同垂直领域中的利益相关方加入,带动其建设和运营的积极性。
(1)无线网技术发展趋势及规划
十四五期间,无线网络建设从满足基础网络建设导入期向成长期、成熟期发展。无线网络建设初期网络建设电联以及移动+广电共建、性能增强、网络优化、绿色节能、多场景建设、4/5G网络系统和优化;中期建设面向未来演进包括新技术引入、新架构应用、新型站点部署、新材料应用以及新频段布局;远期建设将实现网络全面发展原有频率重耕、无线网络云化以及智慧无线网络等技术发展。
天线产品发展技术及规划
SUB6天线:(1)轻量化:天线单元采用新结构新工艺实现小型化,轻量化,介质滤波器取代传统腔体滤波器便于与天线集成一体化,实现整机的低剖面,轻量化。(2)多制式:5G将与2G、4G长期共存,将不同频段、不同性能要求的天线进行融合设计将成为移动通信天线一个重要的技术演进方向。(3)多形态:天线的设计要求将会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而变化,因此未来几年将会产生越来越多新形态、新要求的新型天线需求。
毫米波天线:(1)基站侧利用大规模天线阵列(阵子数高达128或以上)形成多发多收的系统,可形成更窄波束,基于波束赋形和MU-MIMO,提高频谱效率,降低干扰提升信噪比。(2)将5G高频锚在4G低频或者5G低频上,实现一个高低频的混合组网。(3)受限制与器件以及实现难度投入成本,现有毫米波系统采用混合波束赋形方案,未来将有包括龙伯透镜在内的新型天
线方案出现并使用,带来全新的技术发展方向。
(2)承载网技术发展趋势
①光纤光缆网络技术发展趋势及规划
我国运营商经过多年网络建设和优化,已形成较为稳定的城域光缆网,5G的高速率、低时延等对光纤容量及连接密度提出更高要求,对网络拓扑优化提出挑战,光纤基础设施架构、功能、拓扑和光纤类型都将发生变化。光缆网架构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其中,接入层由主干光缆、配线光缆和引入光缆构成,方便快捷的边缘接入层有利于低成本、高带宽业务的快速接入和开通。为提高基础资源利用率,城域网将逐渐向一张网络同时承载多种业务的方向发展演进,以实现包括无线、固定宽带、专线、数据中心互联等在内的综合业务承载。F5G将实现光联万物的需求,光纤下沉至客户侧,将成为必然的趋势,实现光纤向桌面和机台延伸,解决最后一米的距离,承载网络建设将夯实全光城域网、数据中心、边缘计算机房、核心汇聚接入机房、管道网络、光缆网络、配套设施基础设施。
F5G+5G网络建设初期,前传以光纤直驱方式为主,配线光缆压力尚不明显,主干光缆面临较大纤芯压力,可考虑采用WDM技术或新建光缆方式进行纤芯扩容。随着5G网络发展演进或F5G网络向家庭、园区以及工厂机台延伸,配线光缆也将存在扩容需求。新型光纤光缆方面,5G带来海量光纤需求,有限的管道资源内布放大量光纤将带来光纤尺寸和弯曲性能等挑战,高抗弯光纤、小型化和高密度光缆需求迫切。多模光纤配合多模光模块可有效降低成本及功耗,更长传输距离的新一代多模光纤需要适用于前传的单模和多模通用光纤以及多模和单模光纤共缆的新需求。此外,充分利用已有FTTH光纤基础设施资源,实现固定和移动基础资源将ODN网络建设带来新的网络产品需求。
随着数据中心流量增长,未来400Gb/s及以上光互联的应用,尤其激光器速率为25Gb/s以上,对光纤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宽、更均匀的带宽多模光纤,为满足综合布线要求,要求光纤具有指标、敷设方便以及安全性更高。
对于单模光纤,①低衰减是永恒的发展趋势,如超低损耗G.652/G.654E;②为应用于高密度光缆,小尺寸光纤技术;③FTTx应用,抗弯曲光纤。如G.657B3、兼容G.652的A2光纤等;④特种光纤,如传感器件用超强抗弯曲光纤、油井监测用耐高温光纤、海洋等恶劣环境用高强度光纤等。
对于多模光纤,高带宽的OM3/OM4光纤,以及适用于波分复用的OM5光纤。
②传送网网络技术趋势及规划
电信传送网技术分析,面向5G承载,25/50/100Gb/s新型高速光模块将逐步在前传、中传和回传接入层引入,N×100/200/400Gb/s高速光模块将在回传汇聚和核心层引入。5G光模块在传输距离、调制方式、工作温度和封装等方面存在不同方案,需结合应用场景、成本等因素适需选择。前传方面,AAU侧光模块涉及室外应用,需要工业级(-40~85℃)光模块。由于前传光模块需求规模在5G相关光模块整体市场中占比较大,主流模块和设备商也在广泛尝试DMT、超频等其他低成本实现路径。数千万的基站站点部署于户外对光模块的接收灵敏度、故障预定位,稳定运行管理提出挑战。中传和回传方面,光模块应用于散热条件好的机房环境,可采用商业级芯片。80km以下传输距离,包括25Gb/sNRZ、50/100/200/400Gb/sPAM4光模块等方案。5G中传和回传也可能采用WDM环网结构,低成本彩光模块有待研发。80km及以上传输距离,相干光模块将成为主流。
为满足F5G发展的需求,接入PON以10GPON+WIFI6为基础的千兆宽带接入网络,以200G/400G为基础的全光传送交换网络
数据中心光互联技术发展趋势,数据中心内的链路距离较短,大多在几米到几百米的范围内。有的大型数据中心包括几个大的建筑物,建筑物和建筑物间的连接距离相对较长,但最长距离在2km之内。数据中心的正从40Gbit/s向100Gbit/s至200Gbit/s演进到400Gbit/s。
(3)基础物理设施技术发展趋势及规划
数据中心技术发展趋势,数据中心基础物理设施朝着高密度、绿色化、智能化需求发展,大规模、高流量加速数据中心网络设备与技术演进。
电源系统:随着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数据中心建设成本和能耗激增,可靠性高、成本低的高压直流(HVDC),成为数据中心供电系统的新选择,采用“HVDC+市电直供”相结合的模式,供电系统逐渐由交流/集中式向直流/分布式转变,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简化运维。
制冷系统:业务量扩大和功率密度提升,促使液冷成为数据中心制冷新风尚。数据中心制冷技术不断革新,空调机组从风冷型、水冷型向冷冻水型、双冷源型过渡,气流组织也从传统的机房级向更精准的机柜行级演进。数据中心逐渐向高密度、超大规模转变,对制冷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风冷已无法达到所需的散热能力,液冷逐渐成为数据中心制冷的新模式。模块化系统:传统2-3年的建设周期,并且以模块为单位,可按照需求快速灵活部署。模块化数据中心高效、灵活、快速、节能的特点解决了数据中心建设运营中的大量问题,节能降支效果非常明显,对数据中心产业模块化、绿色化具有很强的带动和引领作用。
智能化系统:随着数据中心规模化的建设,对资产的管理、电源以及制冷系统的进行管理和管控,结合业务预测,实现深度学习技术
光互联技术:数据中心交换机互联技术,光模块经历了10Gb/s->40Gb/s->100Gb/s的变迁,目前新建或改造数据中心较多的应用40Gb/s和100Gb/s光模块。400Gb/s及以上光模块将规模化部署。
(4)共性技术和产品研发平台好
争在十四五期间建设3大技术平台,技术平台实现同类关键技术共享,提升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
2、电网建设系统解决方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公司抓住新基建、内外双循环的机遇,强化主营产品,继续保持技术国际领先,保持市场和产品竞争力优势。现有生产线产品向高端发展,做强做深铜铝加工产品,实现绝缘材料、特种导体国产化,向高端、特色、特种方向发展。面向未来智能配电网及电网高端智能运维发展需求,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技术平台、关键技术装备,产品向直流、智能、免维护发展。
推进高端产品、特色产品实现数字化,利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仿真分析等技术方法实现两化融合,打造国内电力线缆行业数字工厂标杆企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制造业服务能力水平,单一产品向集成服务商发展,同时技术服务输出、产品增值服务协调发展,做强、做大集成总包服务,建立“电力产品工程设计、生产供货、施工安装、检修、抢修及运维”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
3、制造业服务化海洋全产业链,助力海上风电建设
2021年海洋版块将围绕产品多元化多方位布局,海洋工程向深远海延伸的思想筹划战略布局。
在制造业数字化方面,采用数字孪生与仿真技术,重点打造南海海缆数字化工厂,建立数字孪生工厂。对整个工厂,主要生产设备参数,设备状态,实时数字孪生与仿真分析。建立数字化平台,支撑车间和设备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围绕生产效率和设备预警初步建立起基于人工智能的预警分析模型,实现生产过程虚实结合的数据可视化。
在制造业服务化,我们在以下六个方面提升:
(1)研发针对深远海或特殊观测区域的海洋动力环境立体监测系统,实现覆盖海气交换界面、海水剖面梯次分布界面、海床区域源发界面的立体观测的技术能力;
(2)打造海缆及特缆系统综合运维服务平台,集运维检测、故障排查、紧急抢修于一体;
(3)基于研发的水下测试管汇进行中海油流花项目、惠州项目、白云项目等水下井口测试;
(4)基于脐带缆综合测试设备,进行中海油脐带缆到场测试服务。包括压力测试、光电性能检测等;
(5)研发动态缆、脐带缆及特殊环境的定制海缆维修接头盒;
(6)建设江苏省领先海洋能源与信息传输的重点实验室,结合现有装备线缆CNAS资质,承接外部检测业务。
4、深度布局新能源产业,提供全方位绿色能源解决方案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天科技新能源以“3060”低碳绿色为指引,秉承“顺势双循环,制胜高质量”经营方针,以实现“强化光伏产业集成,扩大储能产业优势”为发展目标,通过数字化与服务化双向融合,深度布局新能源产业,为客户量身定制全方位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助力绿色清洁能源发展。
(1)光伏产业
产品布局方面,以氟膜板块(氟膜+应用)、复合板块(背板+反光膜)、胶膜板块(EVA+POE)及胶带板块(修补+辅助胶带)为核心的四大板块,重点布局光伏组件原辅材料领域,实现产品的多元化应用。
经营目标方面,氟膜工厂以氟膜、反光膜和彩钢瓦为三大核心产品,光伏背板通过KPC、益客背板以及禅意背板实现销售收入和利润正增长。
(2)储能产业
后备电源领域以高性能、低成本优势持续占据头部企业市场地位;储能系统领域,以国家政策推动为助力,五大四小电力企业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高效、安全的系统集成服务,力争行业前五。产品布局方面以锂离子电池以其电池组系统为核心产品,产能方面以三条锂电产线满产为基本条件,全面催动产能,提升产线开动率,实现1.3GWh。上游原材料磷酸铁锂受政策和电池技术突破的双重助力,市场快速回暖,头部企业加速扩产,业内预计2021年磷酸铁锂产能达到32.5万吨,相对于市场需求量(预估22~25万吨),存在总体产能过剩、优质产能不足的问题。对此,我们客观分析自身与龙头企业的差距,从产品结构上优化周全,从成本劣势上克服攻关。充实研发工艺重点突出材料评测与开发,通过收集同行新品发展趋势及对标开发、产线稳定性管控、制造与工艺持续创新降本等,同时细化技术部职能,加大外销配套支援、强化专利布局。
5、全球化运营管理体系
公司始终贯彻“以品质立尊严、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实现“为客户、员工、社会创造价值”的愿景。坚持产业链一体化和产品线特色化的发展战略,推进国际研发、生产基地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化运营管理体系。
2021年,公司将进一步优化海外销售网络布局,加强海外风险防控,完善产业基地和产品布局;海外EPC领域将借助已交付项目,深耕市场,提升海外市场份额和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公司将紧跟国家产业政策,紧抓“新基建”、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电力物联网建设思路、建设新能源、海上风电等市场机遇,优化产品结构,增强盈利能力。坚持光通信、电力传输、海洋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多元化经营,推动产业链提质升级,增强抗风险能力。预计未来可能面对以下风险:
1、市场风险
公司主营业务覆盖领域广,其中光通信网络建设拉动光纤光缆及接入设备需求快速增长,国内主流供应商进一步扩大光棒、光纤、光缆生产规模,下游产能呈快速增长趋势,行业面临市场供需结构变化的风险。此外,输配电产品本身存在市场集中度低、竞争激烈的问题,再加行业资源整合进程缓慢,未来供需失衡风险可能加大。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带动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动力电池领域,行业产能快速提升,可能存在市场需求增长不达预期、产能过剩的风险。同时,新产品的市场开拓存在不确定性风险。
为此,公司将坚持差异化发展,在多元化经营和巩固主要市场竞争地位基础上,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特色产品,培育细分市场,合理匹配产能,同时加强新产品销售队伍的建设。
2、竞争风险
公司是国内主流光纤光缆制造商,拥有全合成光纤预制棒自主知识产权和100%控股的光纤
预制棒子公司,实现“棒-纤-缆”一体化;公司是国内特种光缆、特种导线第一品牌。高压柔性直流电缆引领行业“输配一体化”,公司是首批国家级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承建企业,分布式业务全国领先,示范经验被学习推广。公司以高标准进入动力电池领域,研发力量雄厚,产能快速提升。公司在国内最早大规模进入海缆领域,最早通过UJ、UQJ国际认证,打破国际垄断。但随着行业技术成熟和研发突破、市场需求扩大和产能提升,公司将面对越来越强大的竞争对手和竞争压力,同时技术升级也面临着风险,传统竞争优势可能不复存在。
为此,公司坚持科技创新不动摇,不断研发前沿核心新产品新技术,践行精细文化,加强品牌建设,巩固竞争地位。
3、海外风险
公司是国内光缆、电缆企业中最早走出去的制造商之一。“一带一路”倡议为企业“走出去”带来新机遇,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制建设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国家存在政局不稳、经济波动等风险,金融、法律、财税、政策等与中国存在较大差异,汇率波动幅度大,海外业务和海外投资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和风险。
为此,公司在加快“走出去”的同时,将多管齐下不断提升海外人员专业水平,增强风险预判和把控能力,化挑战为机遇。
4、政策风险
公司紧跟国家产业政策进行投资布局,并根据市场需求建设产能,但在光通信、电力领域存在客户集中度高带来的对客户过度依赖的风险,三大通信运营商、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投资进度变化将对行业需求造成影响。由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往往会根据国民经济及行业实际的发展情况进行相应调整,这种调整将对企业投资布局和产能设置、技术方向造成较大影响。
为此,公司将加大对国家宏观行业政策的解读和把握,提升对市场趋势的预判能力,对调整及影响拥有充分的预备方案。
5、疫情风险
预防突发疫情在全球蔓延所带来金融市场波动的风险,以及由此引起的海外经济环境变化,对国际产业布局带经营风险等。
为此,公司将制定严密的安全生产防护措施,同时密切关注国内、国际动态疫情,提前做好订单、采购、生产、交付的协调,并保护好员工人生安全。
核心竞争力分析
1、确立制造业数字化战略,实现“智”赢未来
制造业数字化是制造业根本出路,是新时代制造业的潮流与趋势,是制造业自身的提档、升级。中天科技顺势而为,开展“制造业数字化”2025规划。
制造业数字化是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础,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将带来生产方式变革,即从业务驱动转变为数字驱动(业务怎么变为数据,数据如何加工形成新业务、新价值);也将带来企业形态变革,即从经验决策转向数字决策、科学决策。
制造业数字化主要就是“自动化”+“信息化”。这个过程就是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其中涉及需要大带宽,高速率,多连接,智能化应用的就需要5G、AI。借助AI人工智能与5G提供的低时延高宽带来实现数字化生产、经营全球接轨。
在精细制造理念下,公司积极发展智能制造,现已获得2个省级智能工厂、2个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17个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两项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两项国家级智能制造新模式示范,正逐步成为“中国智造”的代表品牌。
2、推行制造业服务化,为客户增值
“制造业服务化”即从单一的产品制造向系统集成、方案设计、工程总包方向发展,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鼓励企业储备和布局服务化项目,从设计咨询、施工安装、附件配套、测试检验、故障修复等环节出发,分析自己的能力、条件、人才基础,找准服务对象。2020年完成14个项目孵化,基本形成了四大服务化方向:即智慧园区、数据中心两大系统集成、海外架空输电线路/海外融资/海外电力电缆三大工程总包、海缆故障/储能电站两大施工运维、装备电缆检测服务。累计产生服务化收入近亿元。
3、“补短板、强弱项”,科技创新引领发展
科技创新是中天科技不断发展的基因,公司在“为客户、员工、社会创造价值”的文化引领下,硕果累累。
公司从“两轮并驱”向“三足鼎立”的产业格局转变,是科技创新驱动使然。“十四五”乃至中天3.0时代的发展,公司的通信、电力、海洋、新能源、服务、新材料产业将向更广、更深、更难领域进军,实施“强主线、锻长链”、“补短板、强弱项”,“增能力、提层次”的技术战略举措,公司仍将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坚持“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跟踪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做实技术发展战略研究,寻找高技术来源和合作伙伴。
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和信息技术研究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多个中科院研究所、国家级研究所及国内重点大学建立了创新合作平台、研发合作平台及产学研合作关系,在技术开发、市场开拓、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公司是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拥有34个省级研发平台及22家高新技术企业。2020年承担了11项省部级重大专项,25项新产品、新技术通过鉴定,“5G边缘数据中心”等6项目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同时,公司积极参与国际/国家/行业/团体标准制定、申
报发明专利,截至目前,累计发布各类标准364项,拥有有效发明专利468项。公司始终贯彻“需求引领、创新驱动”的技术创新工作理念,研发核心竞争力的先进产品和技术,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4、人才与技术优势,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公司从创立至今,始终贯彻“崇善厚德、人尽其才”的人才理念,持续加强战略性人才队伍规划建设,坚持以技术驱动创新,通过北京研发中心、上海科创中心、科技研究所等平台,吸引国内外行业权威人士、专家学者、博士人才加盟,共克时艰、携手科研。公司坚持“以品质立尊严、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核心价值观,着眼组织变革和人才发展,提升核心人才竞争力;坚持通过全球化产业布局加强自主创新,持续打造勇于开拓的先锋部队,加速整合海外资源,发挥优势服务大局。此外,公司积极打造技术精湛的产业工人队伍,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培育,通过“技能培养认证”、“技工之星大赛”、“三能员工”活动,打造企业新工匠,为公司稳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5、海外布局,提升全球化产业竞争力
公司践行“全球配置经济发展空间”战略,不断加快从“产品销售走出去”到“工程服务走出去”,再到“产业资本走出去”的步伐,为企业走向海外探索出有效路径。公司布局全球营销网络,设有9个海外营销中心,6家海外生产基地,在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代表处,产品销往全球147个国家及地区,销售覆盖156家电力公司,为全球62家通信运营商提供优质解决方案,全球前十大油气公司已有6家使用中天海缆。
公司不断推进产品出口、工程总包和境外投资三个方面的内在结构优化,从“产品销售走出去”到“工程服务走出去”再到“产业资本走出去”,将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全面向全球延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2月11日,全球最大单体容量16.6MW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正式投运,中天科技承担了该项目全部动态海缆及附件系统化设计、交付与施工安装服务,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并网发电。有别于传统风机结构,“明阳天成号”呈“V”字型排列,其风机基础偏移大、360°回转等难点对海缆设计与施工提出了挑战。中
11月26日~30日,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简称“链博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办。中天科技集团董事长薛济萍、总裁薛驰等出席。链博会是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本次中天科技携“风光储充全局解决方案”“深远海清洁能源系统解
11月26日~30日,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简称“链博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办。中天科技集团董事长薛济萍、总裁薛驰等出席。链博会是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本次中天科技携“风光储充全局解决方案”“深远海清洁能源系统解
11月2日,中天科技海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天海缆”)成立20周年“新技术、新产品、新理念”成果发布会在南通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行业专家、客户代表等嘉宾,中天科技集团薛济萍董事长、薛驰总裁等集团高管和员工代表出席活动。大会回顾了中天海缆二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发布高压海缆、高压陆缆新产品
日前,BloombergNewEnergyFinance彭博新能源财经(简称BNEF)公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Tier1全球一级储能厂商名单,中天科技凭借优异的市场表现上榜,进入全球一级储能厂商行列。BNEF是全球新能源市场最具公信力的第三方研究机构之一,极具知名度和权威性,广受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商以及国际金融机构的认可。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0月17日,中天科技公告称,将原计划投资10.78亿的“分布式储能电站项目”变更,募集资金转为投向电缆、绝缘子及避雷器生产和工商业储能电站。储能规模由950MWh减少250MWh据北极星储能网了解,2019年储能商业化刚起步之时,中天科技就公告表示募资39.65亿元,用于支持“分布式储能电
北极星储能网从企查查获悉,近日,南通中天蓄川储能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祥,注册资本2亿元,经营范围包含生物质燃气生产和供应;光伏发电设备租赁;物联网设备制造;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制造等。据股权穿透图显示,南通中天蓄川储能有限公司中天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近日,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江苏国信大丰85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35kV海缆及相关附件设备供货及施工中标结果公告》。公告显示,中天科技海缆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中标该项目,中标价格为38486.9969万元。至此,中天科技共中标江苏国信大丰85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三份大单。其中,控股子公司中天科技海
近日,华润电力苍南1#海上风电二期扩建工程项目220kV海缆采购及敷设中标结果公布,中天科技成功中标,投标报价为146772592.57元。华润电力苍南1#海上风电二期扩建工程项目位于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东部海域,项目规模200MW,拟安装24台8.5MW的风力发电机组,并配套建设一座海上升压站和陆上集控中心。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天眼查显示,近日,江苏中天新能源电力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刘丽君,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含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光伏发电设备租赁、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储能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新能源原动设备销售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中天科技全资持股。
7月25日,《江苏国信大丰85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220kV海缆(含220kV陆缆)及相关附件设备供货及施工中标候选人公示》,中天科技为第一中标候选人,投标报价91599.9171万元。江苏国信大丰85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外海域。项目中心离岸距离约33km,水深范围为1m~42m,共包含4个海上风
国网雅中—江西±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投运,该工程全长1696公里,是国家电网公司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建设的一条清洁能源大通道,由亨通特种导线保驾护航,在美丽的鄱阳湖畔点亮千家万户。
近日,江苏省工信厅公布了2020年省级质量标杆企业名单,本次共遴选出25家省级质量标杆,其中亨通共有2家企业入围,分别是亨通电力产业集团江苏亨通高压海缆有限公司的“以智能化提升全面质量管理的先进案例”、江苏亨通电力特种导线有限公司“导入1-3-4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标杆经验”。随着国家级、省级质
近日,亨通电力产业集团旗下江苏亨通电力电缆有限公司、江苏亨通特种导线有限公司双双传来捷报,在项目国家电网公司2017年输电线路材料导地线第五次集中招标活动,两家公司中标总金额逾7000万元。亨通力缆所中标包铺设区域为江西,线路经赣州、文山、雷公山等山区地区,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江西赣州
近日,亨通电力产业集团收到两份中标通知书,下属公司江苏亨通电力特种导线有限公司与江苏亨通电力电缆有限公司参与国家电网公司2017年输电线路材料导地线第三批集中招标活动,并成功中标包5和包16。一直以来,亨通积极响应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号召,着力节能、环保高端产品与技术的研发推广,此次中标,
2014年国家电网公司首次将节能型铝合金导线列入重点推广新技术目录,节能型导线因其独特的优势,在输配电领域崭露头角。作为节能型导线研发的先行者,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天科技)在高导电率钢芯铝绞线、铝合金芯铝绞线和中强度铝合金绞线等重点领域全面布局,屡获大单。前不久,中天科技就接
5月17日晚间,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下属子公司江苏亨通电力特种导线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通知,确认亨通特导中标国家电网公司2017年输电线路材料导地线第二次集中招标项目,中标金额共计1.23亿元。特种导线是亨通电力电缆产品结构调整方向之一。近三年来,亨通特种导线收入稳步增长,2016
近日,亨通通信产业集团江苏亨通光网科技有限公司,亨通电力产业集团江苏亨通电力特种导线有限公司及苏州亨通智能精工装备有限公司分别收到由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国家税务局、江苏省地方税务局联合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正式跻身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行列。至此,亨通拥有的江
10月31日,亨通电力产业集团江苏亨通电力特种导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亨通特导)顺利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现场审核。中规(北京)认证有限公司通过对亨通特导知识产权管理手册、管理制度、知识产权控制程序文件以及各部门相关知识产权管理记录材料等的现场审核,对公司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估
10月10日,亨通电力产业集团江苏亨通电力特种导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亨通特导)成功中标国家电网公司2016年扎鲁特-青州800kv特高压直流工程导地线集中招标项目,总金额逾6000万元。扎鲁特青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设计全长1234千米,是推动东北电力协调发展的重大工程。项目设计额定输送容量1000万千瓦
9月20日,亨通电力产业集团旗下江苏亨通电力特种导线有限公司传来捷报,公司架空电力传输用铝型绞线产品喜获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410834741.X。本次获得专利的绞线产品采用T型型线铝单线,可以大幅提高单位截面导线的有效容量,从而提升导线的整体传输容量,降低导线交流电阻,具有优越的节能环保性
在我国,电线电缆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型行业之一,是各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已较为成熟,总量增速较为平稳,但市场竞争格局和内部需求结构在近年来正发生着快速调整。2017-2022年间,线缆行业头部代表企业销售收入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经查阅各上市公司历
4月24日,特锐德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特锐德实现营业总收入146.0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4.9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0.4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45亿,较上年同期增长10.62%。年报中提到,特锐德业务主要分为电力设备“智能制造+集成服务”业务以及电
4月24日,中熔电气发布2023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营收10.6亿元,较上年增长40.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7亿,较上年减少23.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4亿,较上年减少22.32%。中熔电气在年报中提到,公司主营业务为熔断器及相关配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
4月26日,金冠股份发布2023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当;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550.62万元,同比下降47.45%。报告期内,公司获取订单总额为16.70亿元,同比增长11.8%。报告期内,公司获取订单总额为16.70亿元,同比增长11.8%。金冠电气提到,公司主营业务主
4月24日,三友联众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为1,836,392,280.35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394,465.44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8.84%。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有小幅下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主要
4月24日,通光线缆发布2023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4711.85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2.6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43.46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24.13%。通光线缆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产品包括光纤光缆、输电线缆、装备线缆三大类别。通关线缆还表示,公司全资子公司通光光缆、通
4月24日,美硕科技发布2023年报,2023年营业收入5.33亿,较上年减少0.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385288.5元,较上年减少33.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2119420.54元,较上年减少25.53%。报告期内,美硕科技的主营业务为继电器类控制件及其衍生执行件流体电磁阀类产品
4月23日,西典新能发布2023年度报告,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3533.7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812.0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8.23%。其中电池连接系统业务板块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电化学储能需求的持续增长,全年实现收入14.6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90%。电
海兴电力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2023年,海兴电力实现营收42亿元,较上年增长26.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82亿,较上年增加47.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41亿,较上年增长60.08%。海兴电力在年报中披露,报告期内公司智能用电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95亿元,同比增
杭电股份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杭电股份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73.6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52%;净利润140653185.48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35545659.95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11%,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20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2019549.90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5.14%
4月25日,中能电气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2023年,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5950.5万元,同比增长26.47%。主营业务收入165198.55万元,同比增长26.79%。实现净利润5216.43万元,同比增长26.9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20.37万元,同比增长26.97%,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