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构建一个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出了明确时间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电力行业应如何把握重点,集中发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舒印彪在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电能既是清洁高效的能源载体,也是现阶段减排的关键领域,必须做出更大贡献。
Q1
您认为电力行业应为实现“3060”目标发挥怎样的作用?对更好推进“3060”目标实现有何建议?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党中央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展示了我国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和大国担当,也为我国能源转型发展指明了新的努力方向。能源行业是主要碳排放源,电力是能源转型的中心环节,应在实现“3060”目标中发挥好主力军作用,展现更大担当。
一是大力推动能源生产低碳化。实施非化石能源倍增式发展计划,大力推动新能源基地型规模化开发,因地制宜促进东中部分布式新能源开发;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实施“投资建设运维”一体化;加快推动西南地区水电开发,重点推进沿海核电建设;积极实施减煤化发展,严控新增产能,发挥存量煤电兜底保供和应急备用调峰作用,实现由电量提供主体向电力提供主体的功能转变。
二是全面推进能源消费侧电能替代。鼓励在工业、建筑供暖和交通等终端部门深入实现电气化,最大限度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的消费比重,促进零碳消费。
三是加快建立新一代电力系统。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利用“大云物移智链”等现代技术,在发电侧引导企业加快智慧电厂建设,电网侧推动合理网络结构,用户侧推广智慧用能管理,积极构建“广泛互联、智能互动、灵活柔性、安全可控、开放共享”的新一代电力系统。
四是大力推动低碳能源技术自主创新。聚焦能源行业“卡脖子”问题和前沿技术,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发挥联合攻关作用,以创新成果引领行业转型。
五是加快推动能源体制机制建设。构建全国统一、灵活高效的电力市场,完善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建立健全煤电机组容量补偿机制和辅助服务分担机制,不断完善碳市场、绿色金融等政策体系,鼓励、支持和引导新能源项目和产业发展。
Q2
高质量发展海上风电产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中国华能在发展海上风电方面做了重点部署。目前,海上风电发展主要存在哪些困难,应如何破解?
当前我国海上风电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海上风电装机规模仅次于英国,位居世界第二位,新增容量连续两年全球第一。要抓住海上风电发展新的历史机遇,必须破解行业发展面临的整体规划、技术创新、政策支持等问题。应进一步推进海上风电规模化、集约化、可持续开发,加大对海上风电发展的宏观统筹和整体规划,加快形成统一规划、整体化布局、规模化滚动开发态势。深远海是未来海上风电发展的制高点,英国、德国等海上风电大国均积极发展深远海项目。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尽快发布深远海开发政策与管理机制,推进我国海上风电由近海向远海发展。
在核心技术攻关方面,正如政府工作报告“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的要求,“卡脖子”问题要通过联合攻关提升全产业链整体创新水平,拓展产学研用融合通道,加快核心技术部件研发,提高装备国产化率,提升全产业链自主、安全、可控能力;结合海上风电基地打造风能、氢能、海水淡化、储能及海洋牧场等集成的海上“能源岛”重大示范工程;支持建成一批深远海领域的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型龙头企业,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健全海上风电相关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提升国际话语权,推进我国由海上风电大国向强国迈进。
Q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煤电在未来发展中可对减污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我国拥有世界最大的清洁高效煤电体系,利用煤电机组对污泥、垃圾等进行耦合发电,是对固废进行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规模化处理的重要技术手段。“煤电+”固废耦合发电可节约垃圾焚烧电厂建设费用,实现超低排放,缓解固废处置压力,实现固废由低效处置走向高值化利用,有效解决“垃圾围城”的困境,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目前,“煤电+”耦合发电还面临缺乏系统规划、行业标准化建设不够完善等问题。对此我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加强对“煤电+”固废耦合发电的集中统一规划,充分发挥现役煤电机组优势,加快地理位置条件较好的城市周边煤电机组耦合发电项目建设,使燃煤电厂从污染物集中排放单位转变成为城市废弃物处理中心,推动煤电机组在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中更好发挥作用。
二是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进耦合发电项目建设,从设备补贴、电价制度、碳市场交易等方面,建立健全耦合发电市场,形成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
三是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推动行业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优化升级,依托科技创新和工程示范,完善技术体系,形成行业和国家标准,推动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加快耦合发电领域“卡脖子”技术攻关,形成产业引导和反哺科研、科研支撑和提升产业的良性互动模式,推动技术加速迭代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30日,中核三门200兆瓦滩涂光伏项目正式并网,标志着全国首个“核光储多能耦合”及中核汇能首个自主开发建设的滩涂光伏项目正式并网发电。中核三门200兆瓦滩涂光伏项目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健跳镇,用海面积约2560亩,总装机容量200MW,项目投资总额达10亿元。项目可将包括太
为进一步推进落实《电网公平开放监管办法》,近期,南方能源监管局在广东省有关地市组织开展电网公平开放现场监管检查。现场检查组认真检查电网企业公平无歧视提供接入服务情况,电网企业建立电源项目接入电网工作制度情况,电源项目接入电网并网意向申请、接入系统设计、设计方案研究、接入工程前期、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23年系统运行货物类第四批专项招标(科技项目设备试制)(招标编号:CG0300022001646189),已由项目审批机关批准,项目资金来源为自筹资金,招标人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进行公开招标。招标项目所在地区:广东省内一、项目信息1.1.项目名称:广东电
新型储能产业是当之无愧的“明星赛道”,引得各类企业扎堆布局。然而,目前锂电燃爆特质没有实现根本性改变,产品“价格战”愈演愈烈,行业标准仍然滞后,项目施工质量良莠不齐,都为储能产业长远发展埋下安全隐患。驶入发展快车道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装备,是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应用的必要
11月26日,在位于甘肃庆阳的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陇东能源大数据中心,工作人员在日常监测中发现云创智慧大数据有限公司的数据中心综合能耗数据异常,对比分析历史监测数据后联系云创智慧公司相关负责人,提出了合理安排制冷等设备使用时间的建议。应用企业用能数据,为企业提供合理化用能建议是庆阳供电
11月29日,江苏省容量最大的独立共享储能项目——江苏丰储200兆瓦/400兆瓦时(即额定功率200兆瓦,最大容量400兆瓦时)储能电站在南通市如东县正式并网。该项目是三峡集团积极助力江苏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大举措,由三峡集团所属长江电力投资建设,将为当地装机规模为2000兆瓦的新能源项目提供配套
11月29日,国网天津经研院规划评审中心完成“十四五”电网滚动规划独立二次项目入库工作,天津公司“十四五”规划期内31个独立二次项目全部录入网上电网。按照国网发展部统一安排部署,根据2023年4月审定的《天津公司“十四五”电网智能化滚动规划报告》及2023年6月审定的《天津公司“十四五”通信网滚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创新实践分析——以福建示范项目建设为例一、福建提出“三大三先”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模式新型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是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今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
11月24日,由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和北京市公安局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中心联合挂牌的网络安全技术联合实训实验基地正式投入使用。该基地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总规划面积739平米,建有电力系统仿真网络靶场、实验室等软硬件设施,可满足保障支撑、人才培养、技术研究等实际需求。在该基地,双方可通过仿真
11月27日14时23分、18时50分,贵州金元首批独立共享储能示范项目(纳雍100兆瓦/200兆瓦时、瓮安100兆瓦/200兆瓦时)一次性并网成功,标志着贵州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入加速推进的重要阶段。图片纳雍100兆瓦/200兆瓦时独立共享储能示范项目位于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石板河社区,项目占地面积约25.6亩,总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1月28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组织开展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申报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申报条件:(一)申报项目应属于国内率先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尚未批量取得市场业绩的能源领域关键技术装备,包括前三台(套)或前三批(次)成套设备、
【亚太电协大会】国际电工委员会第36届主席、中国电机工程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再电气化是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选择再电气化是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选择—亚太电协大会主旨演讲电力是能源系统的核心,实施再电气化,以电为中心、新型电力系统为平台、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将在实现“双
10月20日,第24届东亚及西太平洋电力工业协会大会召开。亚太电协主席、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辛保安,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邹磊,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余兵,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栗宝卿,国际电工委员会第36届主席、中国电机工程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中国南
10月18日,由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科协共同主办的第二十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暨2023年江苏科技论坛在江苏省溧阳市开幕。论坛以“凝聚创新动能共筑科创高地—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探讨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重点任务,推动长三角地
9月27日,首届卓越工程师培养国际会议在北京举行。由重庆大学等承办的大会分会“智慧能源领域卓越工程师培养国际会议”同期举行,会议以“同心共担高远使命协力共建卓越联合体”为主题。会上,智慧能源领域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揭牌并发布智慧能源领域卓越工程师培养核心课程和能力标准。记者了解到,
9月13日,中国工程院“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若干重大问题研究”项目组在内蒙古电力集团调研,围绕内蒙古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电力集团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深入交流。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怀柔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汤广福参加调研,内蒙古电力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贾振国,
5月10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第十次会议暨2023年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IEC第36届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出席会议并作题为《自信自强创一流守正创新促发展引领广大能源电力科技工作者奋进新征程》的工作报告。学会副理事长贺锡强、金耀华、王良友、郭剑波,中国
电气化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成为衡量现代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社会各领域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再电气化是必然选择。再电气化将引领能源变革、产业变革和社会变革电力是
2月8日,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雷鸣山,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韩君在汉与来访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国际电工委员会主席舒印彪一行座谈,双方就共同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动能源电力行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进行深入交流。座谈后,雷鸣山向舒印
2月8日,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雷鸣山,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韩君在汉与来访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国际电工委员会主席舒印彪一行座谈,双方就共同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动能源电力行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进行深入交流。座谈后,雷鸣山向舒印
2月8日,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雷鸣山,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韩君在汉与来访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国际电工委员会主席舒印彪一行座谈,双方就共同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动能源电力行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进行深入交流。座谈后,雷鸣山向舒印
1月28日,华能集团披露《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2021年度薪酬情况》。原党组书记、董事长舒印彪在2021年度从华能集团获得的税前应付年薪为87.62万元。
以更大力度打造现代新国企——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国有企业是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力量,能源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能源央企肩负着职责使命,也大有作为。”全国两会开幕会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党
近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能源”一词频繁出现,从2019年的5处增长到2023年的14处,成为名副其实的热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亦提及了能源安全、增储上产等能源相关内容。近年来,油气行业持续加大勘探开发投入力度,2022年石油产量重回2亿吨以上,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但当前油气行业发展中仍有许多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锂离子电池作为当前最主流的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其回收和利用是实现双碳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如何建立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也成为业界聚焦的方向。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长虹控股集
全国两会擘画出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蓝图。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023年是全面
巴西致力于成为中国可靠的能源供应商——访巴西驻华大使高望近日,巴西驻华大使高望接受专访表示,过去几年以来,巴西都饶有兴趣地关注着中国在能源领域取得的进展,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也不例外。在受访时,高望着重介绍了他对两国能源合作和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看法,他认为现代生物能源、构建碳排放贸易
“‘双碳’目标下,能源化工企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既是我国产业转型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任务。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我们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供了重要依据。”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党委书记、董
发挥煤电与新能源资源优势——访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政涛山西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电力基地,承载着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试验区和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重任。在我国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山西省应如何发挥煤电与新能源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电力保供能力?应该采取哪些举
今年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时明确,将加快构建以“清洁型电源、友好型电网、灵活型负荷、主动型储能”为主体的吉林特色新型电力系统,积极服务能源清洁低碳转型。随着吉林省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新能源随机性、波动性等特点和电力电子化特征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新的挑战,电网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电网广西钦州供电局供电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苏圆圆近日表示,为充分发挥平陆运河作为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综合效应,更好地平衡项目投入与产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必要尽快启动开展运河沿线综合开发,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平陆运河经济带。她建议,国家层面研究赋予平陆运河综合
“煤炭在未来能源转型中应该发挥两方面作用,一方面是提供清洁高效低碳的基础能源保障;另一方面是为高端制造提供基础化工原材料支撑,这也是煤炭转型的切入点和方向。”日前,全国人大代表、陕煤集团神南产业发展公司副总经理马晓燕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区、市)的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青海、云南、新疆等地新能源市场化比例超50%。但各省在新能源是否参与现货市场上表现不一。2021年吉林首次提出生物质发电(农林生物质发电和垃圾发电)的部分电量参与市场化交易,2023年初,新疆明确将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发电企业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