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应用发电侧政策正文

甘肃十四五规划:推动储能成本进一步降低和多元利用 开展风储/光储/大电网储等一体化

2021-03-12 09:25来源:甘肃省政府关键词:储能抽水蓄能电站微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甘肃省十四五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开工建设玉门昌马等抽水蓄能电站,谋划实施黄河、白龙江干流甘肃段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加快推进光热示范项目建设,实现光热发电与风光电协同无补贴发展。推动储能成本进一步降低和多元利用,开展风储、光储、分布式微电网储和大电网储等发储用一体化商业应用试点示范。建设清洁能源交易大数据中心。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到2025年,全省风光电装机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可再生能源装机占电源总装机比例接近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超过30%,外送电新能源占比达到30%以上。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

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甘政发〔2021〕18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各单位:

现将《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甘肃省人民政府

2021年2月22日

(此件公开发布)

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依据《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制定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研究编制《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规划纲要主要贯彻党和国家战略意图,落实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明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

第一篇 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十四五”时期是甘肃胜利完成脱贫攻坚历史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统揽,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科学研判甘肃发展阶段性特征,结合省情实际,找准定位、明确方向,扬长补短、加快发展,为甘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第一章 发展成就

“十三五”时期是甘肃发展进程中殊为不易、极不寻常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面对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遭到破坏、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不利局面,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多发频发的自然灾害影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始终用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牢牢抓住脱贫攻坚和生态环保两大底线性任务,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负重自强、顽强拼搏,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全省呈现出经济发展持续向好、改革开放有序推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民生福祉稳步提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的良好局面。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五年累计减贫325万人,55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26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序列,75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涉藏州县实现整体脱贫。易地扶贫搬迁成效明显,49.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搬迁入住,产业扶持政策实现全覆盖,10.3万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户实现至少一人就业。扶贫投入逐年加大,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光伏扶贫成效逐步显现,脱贫帮扶力度不断加大。贫困地区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困扰甘肃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

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加强。祁连山生态保护“由乱到治、大见成效”,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森林、湿地保护,荒漠化、退化草原生态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黄河、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高水平起步,祁连山、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有序实施,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逐步理顺。污染防治三年攻坚行动如期完成,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现目标要求,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高质量发展迈出重要步伐。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地区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6557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9016.7亿元。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深入推进,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稳定在1200万吨以上,现代丝路寒旱农业蓬勃发展,以“牛羊菜果薯药”为代表的优势特色产业种养规模不断扩大,“厚道甘肃·地道甘味”美誉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传统产业“三化”改造步伐加快,外送电量大幅增长,常乐电厂、酒钢7号高炉、宝方炭材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线等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竣工投产;兰州新区等增长极快速成长,产业人口集聚初具规模;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4.2%,服务业占比超过55%。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宝兰高铁、银西高铁、兰渝铁路、敦格铁路、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白明、景中、两徽、张扁高速公路,陇南成县机场等一大批标志性工程建成投运;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中川至武威高铁、西成铁路、天陇铁路,敦当、彭大、平天、武九高速公路,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等重大工程项目相继开工;全省互联网出口带宽五年增加828%,农村地区光纤和4G网络覆盖率均达到99%以上。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积极推进,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显著增加。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0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榆中生态创新城规划全面完成,基础设施和科创中心等重点项目加快实施。丝绸之路信息港、国际知识产权港加快建设。全省区块链基础设施平台“如意之链”上线运行,兰州新区国际互联网专用通道顺利建成。新能源、新材料、石化装备等技术处在全国前列。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5%左右。

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政务环境、营商环境、开放环境持续改善。“放管服”改革步伐加快,“不见面”审批、“不来即享”全面推开。国资国企改革深入展开,组建十大企业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稳步推进。财政金融改革有力深化,“千企纾困行动”有效推开,“信易贷”平台上线运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推进,电价、水价、气价形成机制改革成效明显。现代流通体系逐步完善,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跨省区合作、对外交流更加密切。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超过205万人,累计帮助78万失业人员、24万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23767元提高到2020年的3382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6936元提高到2020年的10344元。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95%,高等教育提质扩容稳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建立,防控救治能力明显增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以及医疗救助水平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甘肃简牍博物馆、黄河流域兰州白塔山段综合提升改造等工程有序推进。体育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七里河体育场、兰州奥体中心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拥军优属、养老、托幼、助残等事业全面发展。

社会治理扎实推进。法治甘肃、平安甘肃建设全面深化,国家安全持续加强,扫黑除恶等专项整治行动成效显著,“百日追逃”行动和“云剑”行动成果位居全国前列。基层社会治理明显加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有序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实现全覆盖。全省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群体性事件大幅下降,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群众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意识形态阵地不断巩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初步建立。兰州、金昌、嘉峪关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民族工作创新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建立运行,军政军民关系更加密切,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扎实开展,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各级干部执行力明显增强,政府效能进一步提高。

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和影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生产生活秩序快速恢复,经济发展由降转升、企稳向好。经过全省上下的艰苦努力,“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为开启甘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年来,甘肃各项事业能够稳步推进,最根本的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把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全省上下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作为全部工作的统揽,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方向团结一致奋斗。这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更是甘肃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

第二章 机遇挑战

当前,我们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两个大局之中。放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确定不稳定性明显增加。立足国内,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经过“十三五”时期的艰苦奋斗,甘肃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从发展方位看,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将步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补短板、锻长板、固底板,夯基础、育产业、扩增量,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和综合实力。从发展机遇看,共建“一带一路”、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将进一步拓宽我省发展空间;国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两新一重”建设等重大举措,有利于我省扩大有效投资、改善发展条件;国家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有利于我省优化经济结构、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从发展基础看,我省能源、矿产、文化、旅游、农业等资源富集,科技、人才、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西部地区具有相对优势,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区域增长极带动作用逐步显现,这些都为我省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也必须清醒认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集中表现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而且是各地发展普遍不充分基础上的不平衡、各种不平衡问题叠加基础上的不充分,特别是产业结构还不合理,基础设施瓶颈制约仍然明显,科技创新能力有待加强,民营经济发展比较滞后,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弱项,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尚未破除。

综合判断,我省是一个发展潜力和困难都比较突出,优势和劣势都比较明显的省份。“十四五”时期,全省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总体上处在多重发展机遇的叠加期、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期、弥补基础短板的突破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缩小发展差距的窗口期。只要我们始终胸怀“两个大局”,立足我省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方位,紧紧抓住重大历史机遇,就一定能够拓展势能、增添动能、发挥潜能,一定能够增强信心、大有作为、加快发展,不断把各项事业向前推进。

第三章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统筹经济和生态、城镇和乡村、发展和安全,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更加注重生态优先,更加注重培植动能,更加注重提质增效,更加注重固强补弱,更加注重系统治理,朝着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目标奋勇前进,努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时代篇章,为甘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基本原则:

——坚持把牢正确政治方向,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站位,站稳政治立场,服从服务大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作为全部工作的统揽,时刻对标对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指引的方向前进。

——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切实强化根本保证。发挥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作用,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锻造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要求的过硬本领,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能力和水平,在新征程中焕发新气象、展示新作为。

——坚持稳中求进,努力跟上全国现代化进程。充分考虑发展基础和现实条件,坚持生态立省、文化强省、制造兴省,谋事、干事、成事相统一,把必须干、应该干、能干成的事情干好,紧盯亟待破解的瓶颈制约,谋划实施一批重大政策、重大举措、重大工程、重大行动,着力打基础、补短板、强动能、增后劲,在新起点上扎实推进现代化建设,不断缩小与全国的发展差距。

——坚持人民至上,持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适应人民群众需求变化,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办好各项民生事业,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共同富裕,让人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

——坚持解放思想,善于用改革创新办法破解难题。把解放思想作为发展的先导,树牢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导向,鼓励敢闯敢试,勇于自我革新,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全面推动体制、机制、政策、工作和科技、产业、业态、模式创新,以思想大解放推动经济社会大发展。

——坚持系统观念,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把系统观念作为基础性思想和工作方法,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注重各项工作、各个环节、各种要素的关联性,增强政策配套和制度衔接,在统筹兼顾中促进协同发展,在扬长避短中提升整体效能,在应对风险挑战中守牢发展底线,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第四章 发展目标

二〇三五年现代化建设远景目标:经济综合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更高台阶,进入创新型省份行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民营经济和新兴产业占比大幅提升,建成甘肃特色现代化经济体系;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文化强省和旅游大省基本实现;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方面制度和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基本建成法治甘肃、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平安甘肃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巩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才与发展需求更加适应,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国家碳排放达峰目标任务全面落实,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美丽甘肃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十四五”发展目标:

——经济发展取得重要成效。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体系更加完善,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到6.5%。创新发展能力、内需拉动能力显著增强。产业绿色化、规模化、集群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基础更加稳固,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大幅增强,现代流通体系日益健全,城乡公共服务设施整体优化。

——改革开放迈出重大步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突破,市场体系不断健全,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重要成效,营商环境全面优化,市场主体活力有效激发。“一带一路”建设高水平推进,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更好融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

——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蔚然成风,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基础更加牢固,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更加深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加快推进,实现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旅游大省迈进。

——生态文明建设达到新水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得到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高,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快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水耗显著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经济结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加快向绿色低碳转型,城乡人居环境更为整洁优美,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人民生活品质普遍改善。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持续提升,卫生健康体系日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得到更好实现。

——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全面依法治省迈出坚实步伐,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政府职能加快转变,行政效能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断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逐步健全,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加快形成。

第二篇 强化创新核心地位,努力建设创新甘肃

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企业主体、需求牵引、产业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努力把我省打造成西部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地。

第五章 培育创新支撑体系

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发挥各级政府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激发企业投入潜能,撬动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支持创新发展,形成财政资金、企业资金、金融资本等多元投入新格局。提高财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十四五”期间全省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1.3%。加快发展科技金融,支持风投资金进入种子期和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银行、保险、担保等金融机构开发知识产权质押、科技保险、投贷联动等金融产品。

建设创新平台。积极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争取构建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关键控制力的新平台。加强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和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优化体制机制,完善发展模式,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用好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试验区、兰州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敦煌研究院文物领域国家工程中心和重点科研基地、金川集团镍钴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张掖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等创新平台。持续夯实原始创新基础,支持兰州建设国家重要的区域创新中心,争取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同位素实验室、国家镍钴新材料创新示范中心等在甘布局,在生态环境、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领域争取国家级创新平台。优化整合一批省级创新平台,布局建设省级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支持国家级开发区打造创新支撑平台,加快推进国家级科创孵化器建设。深化产学研用合作,建设大学研究院、产学研联盟、产教融合基地等创新平台,提升创新全链条支撑能力。

实施核心关键技术攻坚行动。在地学、寒旱农业、石化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领域,大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应用场景建设。瞄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生态产业提质增效的“卡脖子”技术,集中有限资源,提高经费支持强度,每年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补齐航空与燃机整机、关键大部件和零部件、电子信息装备、高端材料等重点领域技术短板,锻造高原生态修复、冰川冻土保护、荒漠沙漠治理、气候变化应对等重点领域技术长板。推动科技产业化,发展镍钴技术等产业化技术,推广应用节水、生物医药技术等。加大育种核心技术创新,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提升基础研究能力。瞄准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未来产业发展变革型技术,强化基础研究的系统部署。稳定支持基础学科研究,放大基础学科优势,积极争取国家在我省布局基础学科研究中心,鼓励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

第六章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发挥规模以上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群体。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企业在关键技术攻关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联合建立创新平台,支持若干大型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辐射带动中小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实施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加快培育一批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强行业领军创新型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加大企业创新支持力度。引导创新资源加速向企业集聚,构建便利宽松的企业创新发展机制和环境。积极构建科技、产业、金融协同促进的政策体系,建立快捷的新技术新产品准入机制。发挥政府购买和公共财政引导功能,落实创新产品与服务远期约定政府购买政策,建立和完善自主创新产品优先采购、首购和订购制度,支持自主创新产品的推广、示范和应用。完善“政企云”和丝绸之路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技术交易、产品展示和创客空间等综合服务。

第七章 大力培育创新人才

着力聚集创新人才。把人才作为甘肃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大力培养和引进各类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紧扣特色产业、重大项目、优势学科需求,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壮大高水平工程师、高技能人才队伍。支持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和应用型大学,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更多依靠市场机制和发挥企业作用,促进人才要素市场化配置。大力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加大青年人才集聚、培养力度,壮大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鼓励开展柔性引才引智,促进外部智力与我省需求对接,提高科技创新产出效益。重点支持优秀科技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培育覆盖全省所有乡镇、服务全省乡村振兴的科技特派员队伍。发挥欧美同学会作用,助力生物医药和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赋予用人单位和创新主体更大自主权,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分类推进人才评价,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给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完善科技奖励奖项设置,提高奖励标准和奖励人数。加大对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人才创新创业的激励力度。健全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全面落实“陇原人才服务卡”制度,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环境。

第八章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深化科技管理改革。健全科技创新治理体系,促进科技供给侧和需求侧、研发端和落地端畅通对接。优化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行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强化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与共性技术研究项目的支持。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改革,扩大科研自主权。鼓励科研人员面向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活动,促进科技创新与创业深度融合。改进科技成果奖励办法,规范科研伦理,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形成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移转化。公平公开吸收全社会优势研发资源,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形成更加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采取“揭榜挂帅”制等新的科技项目组织模式,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支持企业牵头组织高校、科研院所承担重大科技项目,促进科技成果直接就地向企业转化,支持兰州争创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进一步强化政策引领保障,注重激励约束并举,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健康有序发展。

加强科技合作交流。积极融入国家创新链条,面向国内外组织集聚创新资源,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支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引进、转移、示范先进适用技术。探索建立联动高效的东西部合作机制,吸引东部发达地区科研院校参与甘肃重大问题论证和重大科技攻关。加强和中央在甘科研机构在承担国家区域科技创新战略、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等方面的合作,推进丝绸之路“科技走廊”建设。建立各级政府、科研单位和企业科技成果供需对接机制,促进政产学研紧密合作,支持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学院建设。推动国产重离子治疗设备产业化,建设兰州重离子治疗示范基地。

第三篇 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

坚持产业兴省、工业强省,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积极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激发实体经济活力,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产业综合竞争力。

第九章 促进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加快推动由基础原材料大省向新材料大省转变。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增强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传统优势产业活力和竞争力,大力推进延链补链,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开发石化延伸产品、精细化工产品、镍铜钴新材料、特种不锈钢、高端铝制品等。聚焦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装备需求,加大对传统产业基础零部件、工业软件、检验检测平台等领域的投入,补齐产业基础短板。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标准计量、专利等体系和能力建设,开展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强化质量保障能力。

做大做强生态产业。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增量提质为目标,突出省属十大企业集团带动作用,促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推动生态产业潜力不断释放,产业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加强生态产业项目储备和动态调整,用好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基金,引进科技企业合作,着力提升生态产业科技含量,打造生态产业品牌,增强生态产业的全国示范性和影响力。“十四五”期间,力争生态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

第十章 发展壮大新兴产业

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动新兴产业特色化、专业化、集群化发展,大力发展半导体材料、氢能、电池、储能和分布式能源、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壮大碳纤维产业,发展航空航天配套及飞机拆解产业。发展区域应急产业。引进和培育无人机产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新兴产业专项资金,引导带动社会资本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建立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积极谋划未来产业。在有基础、有优势、有市场、有空间的产业领域提前谋划,率先布局,抢占发展先机。加快推进大健康产业系统设计和实施、靶向药物开发、真空镀膜技术延伸利用、凹凸棒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上下游配套的产业发展体系。对接国家石墨烯“一条龙”应用计划,发展功能齐备、可靠性好、性价比优的石墨烯化工材料、晶质石墨产业。积极加强高分卫星、北斗导航技术延伸应用开发,培育一批未来产业。积极对接量子通信等尖端产业,抢占发展制高点。

第十一章 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培育千亿产业集群。实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开展重点和优势产业链培育攻坚行动,促进优势产业链由低端向高端迈进、由短链向长链发展。集中土地、人才、资本等要素资源,综合运用财政、金融、税收、产业等政策,在巩固提升石油化工、有色冶金产业集群基础上,着力培育特色农产品、数字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文旅康养、路衍经济等千亿级产业集群。

打造百亿园区。依托各级开发区等重大平台和载体,全面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吸纳“飞地经济”。抓住承接产业转移重要窗口期,建立承接产业转移协调落实机制,完善信息对接、权益分享、税收分成体系,千方百计承接符合产业政策、环保政策、适合我省发展的产业。充分发挥要素成本、资源和通道等优势,集中优质要素向园区配置,引导产业项目在园区落地。加强衔接对接、定点招商、精准招商,落地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推动产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重点打造12个百亿园区。积极培育发展潜力较大的陇西经济开发区、武威民勤能源化工工业集中区、金塔工业集中区、定西经济开发区、平凉工业园区、陇南经济开发区、甘南合作生态产业园区等,成为区域产业集聚重要平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储能查看更多>抽水蓄能电站查看更多>微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