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设备与材料报道正文

敢立潮头唱大风——领略时代新材风电叶片基地动力谷工厂“风采”

2021-04-16 09:32来源:红网时刻关键词:时代新材风电叶片基地海上风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高耸的吊车挥着巨臂,将一片片数十米长的风叶安放到特制的车架上;厂门外道路上,一辆辆装载着“巨大叶片”的汽车,正整装待发……近日,记者走进时代新材风电产品事业部动力谷工厂,领略这个风电叶片生产基地的“风采”。

下线国内首支 疫情复产后的风电叶片

走进车间,工人们有的铺层,有的灌胶,有的合模,有的打磨,都在有条不紊地工作。

2020年以来,时代新材株洲动力谷厂抗疫复工夺高产,创造了该厂月单模产出的最新纪录。风电叶片生产和交付月月告捷,2020年全厂生产风电叶片2300余支,比2019年增长65%。

时间回到2020年的3月,工人正在加班赶制叶片,产品将发往海内外不同地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该工厂复工后的第三天,株洲两个工厂分别下线首支叶片,这也是2020年国内风电叶片产业复工后最先下线的两支叶片。随后,风电异地工厂也陆续复工,各工厂火力全开,复工一周内下线叶片达到40支。2020年3月上旬,风电叶片发货数量超过60套。

风电人勇于拼搏、一丝不苟;胸怀大局,攻坚克难;敢立潮头唱大风,谱写了一曲动人的篇章。

风电总部的“黄埔军校”

动力谷工厂作为时代新材的中心工厂,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工厂采取措施培训人才、研制新材、展示新品,不断增强本身的“造血功能”,源源不断地驰援兄弟新厂,被誉为风电总部的“黄埔军校”。

伊始,厂里除原来的老职工外,不少是新聘和来自其他厂的分流人员,职工技术参差不齐,培训人才无疑成了动力谷工厂的当务之急。人力资源部坚持对新来的职工进行为期2个月左右的理论、技能培训,再参加几个月的实际操作,把他们培养成了独当一面的熟练工。当蒙西、射阳等兄弟新厂需要时,总部就从动力谷工厂成建制地调去支援,彰显出动力谷工厂风电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识大体、顾全局的无私精神。

为我国风电行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随着“双海战略”的深入推进,时代新材早已获得风电叶片出口海外的订单,与上海电气共同研发的海陆两栖风电叶片取得重大突破。作为我国首款S72海陆两栖风电叶片,该叶片在设计上利用多项新技术,既有海上风电的安全可靠耐腐蚀性能,又能满足陆地风电的低成本以及轻量化要求。这种新型海陆两栖叶片的研制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动力谷工厂的肩上。

为了保质保量完成第一支S72海陆两栖叶片的研制,动力谷工厂针对该叶片超大超长超重、结构比较复杂、工艺要求严格等难点,成立了专门小组进行攻关。承担该叶片试制任务的团队,之前一直主攻37.5小型叶片的生产,这次是首次接触大型叶片的研制。

该叶片采用钝尾缘翼型族、弯扭耦合、尾缘锯齿等先进设计,由于叶片结构变异,加之叶缘、弧度大,使灌注、打磨等工序增加了难度。他们以临战的姿态投入生产,培训先行,定岗定位,责任到人,奖惩分明。操作中坚持工艺挂帅、质量优先,尽力消除产品的缺陷……最后克服困难,如期试制成功首支S72海陆两栖叶片,为我国风电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原标题:敢立潮头唱大风——探访时代新材风电产品事业部动力谷工厂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时代新材查看更多>风电叶片基地查看更多>海上风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