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从地图上可以看到,开阳高速是珠三角连接粤西地区的主要通道。2020年12月底,开阳高速实现双向八车道通行后,进一步改善了江门、阳江、茂名等地区投资环境,对促进粤西地区融入珠三角、发挥粤港澳大湾区辐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4月27日,“沿着高速看中国(广东)”主题采访团的大巴驶离佛开高速,沿开阳高速继续西进直抵阳江,记者可亲身感受通达的高速路网给阳江旅游业、工业、农业带来的巨大变化。通过不断筑牢外联大路网,阳江积极承接珠三角向粤西的产业辐射,集聚自身发展优势,积极发展沿海旅游业,以阳江高新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加快打造千亿级合金材料产业集群、世界级风电产业基地,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彰显。
看旅游业
“六澳之首”尽显渔家民俗风情
2020年大澳渔村游客接待量达12万人次
“大澳赚钱大澳花,未到大澳莫归家……”在阳江市阳东区东平镇大澳渔村,记者在大澳村口听到了渔民正在唱着这首疍家咸水歌,歌词一语道尽了大澳渔村当年的繁华盛况。
大澳渔村是我国现存为数不多较为完整保持古渔村古渔港风貌的旅游景区,具有深厚的海洋历史文化。它是中国古代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必经的重要港口,史称“六澳之首”。目前,大澳渔村内保存着380多米长的具有明清特色的前店后坊商业街古建筑,沿街有古商会旧址和80多座完整的疍家民居。“渔家民俗风情馆”是全国首个渔家文化专题馆,也是阳江著名博物馆之一,馆内收藏了500多件历代渔民生产生活用具、服饰和婚嫁器物等用品。
阳东区东平镇宣传委员洪倩章告诉记者,从西部沿海高速三山出口到东平镇只需要15分钟,几乎每个周末都有超过2000名游客来到大澳渔村游玩,2020年,整个大澳渔村的游客接待量达到12万人次之多。
“近年来,大澳渔村结合乡村振兴工作,投入大量资金对渔村进行更新改造和整体提升,并充分发挥人文特色,将疍家文化元素融入到渔村的建设中来。” 大澳村党支部书记杨怀键说。
以大澳渔村为代表,阳江市正不断推动滨海旅游发展,目前已成功打造了一批以滨海旅游为龙头、以海丝文化为重点的旅游项目。2019年1-8月,全市接待游客1913.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32.6亿元,增长12.3%。
“音乐与刀”刚柔并济相融合
阳江十八子挖掘文化内涵助推产业升级
音乐如何与刀建立联系?这一切都源于十八子集团的总经理李积回,身为成功企业家的他,兴趣爱好则是收藏音响。他在阳江十八子工业旅游示范点的二、三楼建起了一座超3000平方米的世界发烧音响博物馆,收藏经典音响达上千件,名器遍及全球,横跨中外300多年音响历史,见证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数百年音响发展历程。该博物馆免费对游客开放。
“在我们刀具的生产过程中,会碰撞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就像是美妙的音乐。”对于音乐与刀的关系,阳江十八子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佩月如是说。
作为“中国刀剪之都”的阳江已有1000多年的制刀史,五金刀剪是阳江市首个年产值突破500亿元的产业集群。目前,阳江五金刀剪产业产量约占全国的70%,出口量约占全国的85%,产品远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其中龙头企业发挥的带动作用不容忽视,而创建于1983年的阳江十八子就是其一。
阳江十八子注重挖掘工业文化内涵,找准文化与旅游的切入点,音乐与刀的融合让十八子刀剪文化产业实现了转型、升级。2020年,“音乐与刀”研学基地被评为“广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陈佩月透露,据不完全统计,研学基地近三个月的接团人数达1万多人。
“音乐与刀”是刚柔并济的,如果说阳江十八子工业旅游示范点是其柔和的一面,那么阳江十八子产业的发展就代表着其“刚硬”的一面。30多年间,阳江十八子持续进行改革创新,生产规格上千种刀具产品,其主打产品“十八子作”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重点培育和发展出口名牌”。
陈佩月认为,阳江十八子品牌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与交通发展紧密相连。开阳高速建成通车后,从广州至阳江仅需2个多小时,阳江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阳江十八子刀也随之被越来越多人熟知、认可。此外,交通的改善还吸引了大量广深等地的相关人才,为传统刀剪产业注入了新活力。
看农业
现代农业技术赋能
稻瘟病抗性鉴定影响力扩大至世界
阳江之行的最后一站,记者来到阳江市(白沙)省级现代农业园。该园区总面积200亩,含旱地180亩、水田20亩,由阳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承建,2010年被评定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018年被定为阳江市科普教育基地。
阳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黄显良告诉记者,该园区承担着国家玉米区域试验,省水稻、甘薯、花生等农作物区域试验,稻瘟病抗性鉴定和监测等科研任务。“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潜在威胁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稻瘟病抗性鉴定主要应用于水稻品种和新品种选育过程中的抗病筛选。” 黄显良解释道。
通过努力,该园区已成功成为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稻、甘薯(马铃薯)创新团队综合试验站。通过充分发挥园区小气候环境优势,稻瘟病抗性鉴定已成为本园区的一大特色,在全省,乃至国内外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长期与国际水稻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科院和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等院校保持着紧密的合作联系,目前,每年参试品种达300多个,稻瘟病参鉴材料达2000多份,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稻瘟病抗性鉴定工作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阳江有省级‘菜篮子’生产基地23个,13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是广东省粮食、蔬菜、水果、花卉、南药、水产、畜牧、林业的重要产区之一。”谈及阳江农产品的生产运输问题,阳江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钟保迁表示,目前阳江的农产品市场主要面向珠三角地区,通过高速公路,即可将农产品运往全国各地,运至广深地区只需两个半至三个小时。
看工业
国内首条冷轧不锈钢行业“智能化”机组建成
阳江全力打造千亿级合金材料产业集群
在一个不锈钢生产车间内,几乎没有人,由智能控制的无人天车轻松地即可把钢卷吊放到生产线上。智能无人行车、上下卷、焊接、磨辊、轧钢、加酸、打包等智能化技术一应俱全。这不是设想,而是记者在阳江高新区的阳江宏旺实业有限公司所看到的情景。
该公司由宏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是宏旺集团在华南区域的战略布局项目。实现全厂集中控制,产线“无人化”运行是其最主要的生产特点。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车间内有一个控制室,数十个屏幕上可以实时监控生产的各个环节。原来一个车间需要六七百人作业,智能化改造后只需要250人左右。
记者了解到,2019年10月,阳江宏旺实业有限公司一期年产70万吨四机架连轧连退酸洗联合机组顺利试产,该机组将轧制、退火、酸洗等传统分段式工艺全部串联起来,成为国内首条冷轧不锈钢行业“智能化”机组。二期年产50万吨精密不锈钢冷轧板带项目于2020年10月完成试产。全面建成后,将形成120万吨精密不锈钢冷轧卷板的生产规模。
“高速公路对阳江发展的带动十分明显,目前阳江千亿级合金材料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产业链全部贯通,集群引进项目10家,总投资168.9亿元,全部达产产值可达1030亿元。” 阳江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谢彦举告诉记者,未来,阳江高新区将围绕打造广东沿海经济带的战略支点,瞄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攻方向,全力打造千亿级合金材料产业集群。
2025年阳江风电整机年产将超500套产值达750亿
全国最大风电装备制造集聚区正在形成
在阳江高新区港口工业园,阳江市规划了7.4平方公里的风电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基地,彰显着其举全市之力打造世界级风电产业基地建设的决心。日前,记者踏入风电产业基地,入眼所见是长达80多米的巨型风力发电叶片,它们像银白色的机翼,整齐排列在大地上。据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副总裁王冬冬介绍,这些风电机所产生的电量将经过海底电缆返回陆地,经变压后汇入电网最终输送至千家万户。
海上风力发电是什么概念?王冬冬告诉记者,海上风力发电的能量巨大,一台11兆瓦风力发电机一小时额定发1.1万度电,一台这样的机组可为1.5万户三口之家供电。
目前,阳江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初具规模。高新区内已有21个总投资近200亿元的装备制造产业项目落户,其中明阳整机、明阳叶片、金风整机、中水电塔筒、粤水电塔架等7个项目已经建成投产,中车电机、东方电气、东方海缆、禾望变流器等14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高速路网的建成对风力发电叶片的运输十分重要,叶片长达80多米,只有高速才有足够大的转弯半径和足够高的限高,通过高速陆运才能将叶片运输到相应的码头。”在交通路网的完善建成以及产业集群带动下,王冬冬预计,到2025年,阳江风电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基地将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风电装备制造规模最大的集聚区。
“现在整个阳江的海上风电配套服务也在加快完善。”阳江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黄锐国表示,科技支撑方面,正在启动“大功率风电机组高加速寿命试验平台”等20多项重大课题研究,为解决风电和合金材料产业“卡脖子”问题提供科技支撑;资金保障方面,总规模120亿元、首期规模19.8亿元的广东(阳江)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基金正式运营,将有力推动全市风电产业投资建设;人才培养方面,设立了世界首家海上风电学院和金风培训基地,将为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提供重要人才支持和技术保障。
如今,在7.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正在建设的风电装备制造项目基本涵盖了全产业链条,集群效应和规模效应不断显现。黄锐国透露,预计2020年阳江风电整机年产超300套,风电装备制造业产值达350亿元;到2025年,整机年产500套以上,产值达750亿元。届时,阳江将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2021-05-11 00:00:00:0李竹阳江不断筑牢外联大路网,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辐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8日,四川省经信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工作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7年,主要承载地和协同发展地融合态势基本形成,新能源产业链关键材料、核心技术和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市场机制、标准体系和管理体制更加健全,链主链核企业规模实力不断壮大,产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8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印发《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工作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进一步完善电力市场交易机制,促进省内发电企业充分竞争,推动电源企业和新能源制造业用户在更大范围内协商形成交易价格。鼓励“三州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下发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的立项通知。由华润电力牵头,鉴衡认证作为项目负责人单位,联合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州中海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华润新能源(汕头)有限公
2024年9月,位于昌都市八宿县邦达镇的全球最高海拔风电项目——西藏八宿10万千瓦保障性并网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如今,项目已稳定运行半年,在平均海拔5050米、最高海拔5200米极端气候频发的“世界屋脊”上,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洲所”)研制的风电机组以卓越的可靠
我国的风电产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场围绕叶片长度的“军备竞赛”。近年来,风电叶片长度不断突破纪录,百米级的叶片不断更新迭代,一次次刷新人们的认知。叶片长度不断刷新2024年1月,三一重能131米陆上风电叶片在巴彦淖尔零碳数智产业园成功下线,刷新当时全球最长陆上风电叶片纪录。2024年9月,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期,辽宁省发改委、农业厅、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助力辽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要统筹风能资源、接入能力、乡村基础条件,按照“能建则建、试点先行、条件成熟一个就实施一个,不一窝蜂、不一哄而上”的基本原则
4月,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沉寂一冬的牡丹江逐渐苏醒过来,奏响春日的盛大序曲。与此同时,百里之外的华电穆棱十文字风电项目也在“以大代小”改造升级后,迎来了“新生”——在总装机容量不变的前提下,年发电量翻两番。01前世今生,见证中国风电的辉煌巨变20年前,正值中国风电产业从商业化探索向规
美国关税战对中国风电影响如何?美国自2018年起对中国部分产品加征关税,试图遏制中国制造业发展,早期阶段,对中风电产业确实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近期,美国特朗普政府变本加厉,在全球实施所谓的“对等关税”,挑起关税战,令全球股市“哀鸿遍野”,很多人因此担心中国风电产业会不会受到关税战的直接
近日,智利能源部部长迭戈·帕尔多(DiegoPardow)、智利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万岚苏(SergioValenzuela)、智利驻华使馆商务参赞安德烈斯·格鲍尔(AndrésGebauerMillas)携智利能源部、智利外交部及智利矿业能源委员会一行到访金风科技。金风科技集团副总裁兼金风国际董事长吴凯、金风国际副总经理周
受全球经济局势等因素影响,今日,风电板块也遭遇了一场大跳水。雪球数据显示,4月7日盘中,风电(CN:BK0527)暴跌10.32%,中环海陆、宏德股份领跌超15%,双一科技下跌13.93%;龙源技术、盘古智能、金雷股份、天能重工等下跌超10%;恒润股份、大连重工、泰胜风能、杭齿前进、麦加芯彩、海得控制、振江
近日,运达国际总经理余永表示,维斯塔斯在中国装有数千台风机,却没有人会去指责他们从事间谍活动。他指出,中国品牌风机已经在美国和澳大利亚运行,但在欧洲被认为“风险要高得多”。中国风机对欧洲构成安全风险的说法,可能是躲避竞争的“借口”。余永进一步表示,各方可以“从上到下”检查这些风机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8日,由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风电投建的东方电气高海拔风电产业基地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正式开工建设。作为西藏大型风电装备制造基地,该项目构建了“研发-制造-运维”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00万千瓦陆上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的制造能力,将成为藏东南首个风电
近日,山东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2025年海洋强省建设重点项目名单的通知》。《通知》显示,为加快推进山东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经各市择优推荐、专家评审等程序,确定79个项目作为海洋强省建设重点项目库新入库项目,动态调整后,2025年共有在库项目201个。根据《2025年海洋强省建设重点项目名单》
近日,新疆党政领导班子对金风科技展开调研和座谈,深入了解企业在塔城的最新产业发展成果,并对金风科技带动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2月1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第一书记、第一政委马兴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来到塔城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四川省政府印发四川省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其中提出,2024年,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下线,世界首台500兆瓦冲击式水电机组完成交付。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出台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改革方案,注册市场电
2月5日,广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主题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是广东连续第三年在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2024年,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4万亿元新台阶,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已形成基础雄厚、门类齐全、体系完整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年,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指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其中包括支持新能源汽车骨干企业扩量提质,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水平,完善充换电、车网协同等基础设施,推进广州、深圳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
1月7日,运达股份湛江风电总装百万千瓦智能制造中心首台机组下线暨投产仪式顺利举行,标志着湛江地区首家风电制造企业落地,为湛江绿色能源发展再添强劲动力。湛江是广东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主阵地,集中式陆上风电并网规模位列全省首位,电力供应体系已由传统煤电向新能源转变。该中心的建成投产,将充
近日,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变更部分募投项目暨投资建设河北唐山曹妃甸海工基地一期的公告》。公告披露,大金重工将终止“大金重工阜新基地技改项目”,产生节余募集资金5,534.11万元(不含银行利息和理财收益);此外,“辽宁阜新彰武西六家子250MW风电场项目”、“大金重工蓬莱基地产线升
12月23日,海上风电“单30”靴子落地。自然资源部2024年273号文正式明确新增海上风电项目应在离岸30千米以外或水深大于30米的海域布局。不过,新政落地给业内带来的影响已显然没有早期“双30”悬而未决时的隐忧情绪。站在“十四五”的收官之年,辽宁、山东、福建、浙江、广东、海南等沿海省区市密集推
11月12日,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风电)联合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湘安(蒙城)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以下简称:东方风电蒙城基地),举行“一期产品下线暨二期企业入园签约仪式”。亳州市人大副主任、蒙城县委书记孔祥永对本次活动表示热烈祝贺,
11月5日,2024年新民市秋季重点项目建设动员大会暨金风科技新民风电产业制造基地项目启动仪式在辽宁省新民市成功举办。沈阳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党组书记吕志成,沈阳市委常委、新民市委书记马原,沈阳市委常委、副市长段继阳,新民市委副书记、市长魏鹏,金风科技总裁曹志刚等政府、企业领导嘉宾
2月5日,广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主题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是广东连续第三年在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2024年,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4万亿元新台阶,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已形成基础雄厚、门类齐全、体系完整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年,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5日,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广东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报告(2023-2024)。文件提出,2024年,全省新能源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11163.18亿元。阳江风电全产业链基地初具规模,粤东风电运维、海工基地加快建设,储能产业快速发展。智能电网高质量发展工程。重点发展智能电网基
近日,由东方风电自主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20米海上风电叶片在鉴衡阳江风电叶片检测中心一次性顺利通过疲劳后静力试验。至此,该叶片静力测试、疲劳测试和疲劳后静力测试均顺利完成,成功验证了该叶片的设计制造技术和结构安全可靠性。
8月8日至9日,三峡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李富民一行赴阳江市调研三峡集团广东区域工作,看望慰问干部职工,主持召开区域工作推进会,对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作出部署。李富民一行深入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升压站、“三峡引领号”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白鹤滩”号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和阳江风电产业园等重点
11月21日,由国家能源局、江苏省人民政府指导,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中国欧盟商会和盐城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以“海上风光助力低碳发展,中欧合作共享绿色未来”为主题的2023中欧海上新能源发展合作论坛在江苏盐城成功召开。在主旨对话环节,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驻会副主席刘泽洪作题为《构建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自“珠海国资”获悉,在近日召开的海陵岛国际风能大会(2023)上,格力集团旗下珠海格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盛科技)与三峡新能源阳江风电有限公司、阳西县人民政府签订《“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据了解,根据协议,格盛科技将立足半潜式波浪能专利授权技术服
近日,阳江日报发文中提及,2023年1月12日,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场址(1000万千瓦)经国家能源局批复同意,纳入《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17-2030年)(修编)》,阳江市规划装机容量达2000万千瓦。此前2022年5月,阳江市人民政府发布《阳江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
“达到100%测试载荷,卸载!”近日,在广东鉴衡阳江风电叶片检测中心,双瑞风电自主设计制造的SR260叶片,一次性顺利完成四个方向的静力试验考察,率先通过静力测试,有效验证该款叶片设计和制造的可靠性,印证了双瑞风电可靠的研发设计能力与工艺质量控制水平。自SR260叶片进入静力试验车间准备测试工
3月30日上午,3辆载着海上风电机组配件的运输车辆从明阳智能阳江海上风电智能制造中心驶出,首批5套风电机组预计4月5日在阳江港完成装船。4月8日凌晨1点30分,产自阳江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的5套海上风电机组起航,向着越南隆安港缓缓驶去···这批运往越南金瓯WTO海上风电项目装备均由明阳智能、水电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阳江市政府近日发布《关于印发阳江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方案指出,数字化转型重点方向(一)海上风电装备产业集群加快推动海上风电装备产业集群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支持开展智能工厂建设,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借助工业互联网平台,将多系统
12月25日上午,“三峡广东阳江17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仪式”在三峡阳江风电集控中心举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