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也就3年时间,一个世界级的全产业链海上风电基地正在广东阳江崛起。
来自阳江的消息显示,阳江海上风电装备出运母港已满足风电整机等设备和大部件的出运需求,尤其海上风电装备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等产业基础平台已投入使用,不仅为阳江在建3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提供便捷高效服务,也为全国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产业和技术支撑。
自2017年以来,阳江市委市政府积极抢抓国家和省能源发展战略转型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通过“链长制”制度建设持续打造更具竞争力的营商环境,为来阳江的海上风电企业及参与者提供了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和可确定的发展未来。
一个集研发设计、装备制造与出运、检测认证、运营维护于一体的阳江海上风电母港和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据了解,目前已有6家大型海上风电开发企业、17家风电装备制造企业落户阳江。明阳整机、明阳叶片、中水电塔筒、粤水电塔架等4个项目已经投产;金风整机、山东龙马铸造、鉴衡检测认证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车电机、东方海缆等12个项目将于近期陆续动工。阳江产业基地基本涵盖了从风电整机设计开发到叶片、电机、变桨系统、塔筒、润滑系统、风机基础、海底电缆等全链条风电装备部件,这些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广东乃至全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阳江港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作为海上风电南中国海母港,阳江港辐射半径1000公里,可覆盖广东、福建、海南、台湾(部分)等省地,可覆盖南海沿岸、台湾海峡、琼州海峡、北部湾等海域,还可覆盖菲律宾、越南等其他国家。基于未来发展,阳江市委市政府通过“四中心”建设,持续打造互动融合的创新生态圈,为阳江海上风电母港和产业集群添加基础创新和应用创新动力。
据介绍,“国家海上风电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国内唯一国家级海上风电装备公共技术研发实验平台,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叶片检测实验室,可以开展150米级叶片全尺寸试验的实验室,其试验和验证将为海上风电技术创新与发展提供基础支撑。除了叶片全尺寸实验室已开展叶片测试业务,整机实验室也于今年1月投入运行,未来可满足15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认证检测需求。
“技术创新中心”重点突破10兆瓦及以上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及叶片等装备关键技术,推进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打造近海深水区输电集中送出示范区。“大数据监控中心”将利用“大数据应用”和“云计算”等前沿技术为海上风电产业提供全面详实的基础数据。“服务交流中心”主要是为海上风电提供人才培训、金融服务、风险管理、国际交流等方面服务。
阳江市委副书记、市长温湛滨表示,市委市政府将进一步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建立机制、出台政策,加大对开发企业、装备企业、工程企业、服务机构等支持服务力度,为中国乃至世界海上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阳江贡献。
据预测,到2025年底,阳江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可达1000万千瓦,产业年产值将可达1000亿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28日,华能蒙东新能源公司岭东二期100万千瓦基地项目首台风机吊装完成,为后续工程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该项目是呼伦贝尔地区首个开工建设的国家第三批大基地项目,也是华能蒙东公司在呼伦贝尔地区的第二个百万千瓦新能源基地项目。项目位于阿荣旗境内,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建设60台单机容量8.3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4月30日,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子公司对外投资的公告》表示,根据公司主营业务发展需要,中船科技子公司拟投资建设日照基地项目、通榆一期项目,总投资金额预计约为54.8889亿元。其中,日照基地项目总投资金额约为30.6098亿元,通榆一期项目总投资金额约为24.2791亿元。
4月28日、29日,东方电气(若羌)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首支风电叶片、东方电气(怀化)风电装备制造基地首台风电机组相继下线,标志着正式具备投产能力。作为东方电气集团深化全国产业布局的重要落子,位于新疆、湖南两大基地的投产,将助力东方电气集团进一步拓展区域市场,提升新能源装备制造与服务能
作为中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内蒙古多年来将防沙治沙作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任务,持续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近日,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举办的“走进新国企·中广核青山绿水行”采访活动走进内蒙古,探寻中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如何在这原野群山间种下万亩星河。
4月25日,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公司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现场42号风机叶轮缓缓转动,标志着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公司首个大型风电项目正式投运。该项目属国家第二批大基地项目,采用风光同场建设模式,总装机容量达100万千瓦,其中70万千瓦光伏工程已于2024年底率先实现全容量并网。此次投产的30万千瓦风
近日,在埃及总理穆斯塔法·马德布利等政府高层见证下,金风科技在埃及首个风电项目——红海风能公司(RedSeaWindEnergy)苏伊士湾2号项目(下称:GOSII项目)全场并网,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该项目为非洲已投运的最大单体风电项目,较原计划提前6个月投入商业运营,创造了埃及风电产业“加速度”。埃及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8,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风电机组及塔架附属设备采购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中车株洲所预中标,中标价格为32.26亿元。4月15日,河北建投祥云岛25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含塔筒)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三一重能预中标,中标价格
放眼东海之滨,国家电投集团山东公司半岛南风电基地的235台风机叶片迎风起舞。通过开展风电机组整改58台次,大型技改4次,预计减少损失电量568万千瓦时。一季度,该风电基地首次创下单季度发电量超10亿千瓦时的佳绩。遥瞰三湘大地,国家电投集团在湘322万千瓦装机规模的新能源场站已全部接入五凌电力长
4月18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莫旗与国华投资蒙东分公司、万邦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签约仪式在莫旗举行。签约前,国华投资蒙东分公司莫旗项目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当前在莫旗实施的60万千瓦风电基地工程建设情况,相关部门提出了工作建议。国华投资蒙东分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权介绍100万千瓦风电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聚焦推动能源绿色转型,落实落细服务新能源各项举措,确保符合政策、纳入规划的新能源项目应并尽并,促进新能源消纳和利用,全力服务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聚焦推动能源绿色转型,落实落细服务新能源各项举措,确保符合政策、纳入规划的新能源项目应并尽并,促进新能源消纳和利用,全力服务新
近日,中国能建东北院成功中标华电丹东金山热电二期1台660兆瓦热电联产扩建工程勘察设计服务项目。项目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在丹东金山热电有限公司一期2台300兆瓦机组扩建端规划场地,建设1台660兆瓦超超临界热电联产机组,该项目与丹东东港2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以及配套绿色海洋经济产业园、海上风电
1、80千米!我国离岸距离最远海上风电项目开建2月28日,三峡集团江苏大丰8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全面启动建设,项目位于盐城市大丰区东北方向海域,由H8-1#、H9#、H15#、H17#四个场址组成。其中,H8-1#场址中心离岸距离80千米、最远点离岸距离85.5千米,是我国当前离岸距离最远海上风电项目。江苏大丰800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期,丹东新区合作区管委会主任由远飞赴京参加丹东市招商引资推介会暨北京丹东企业商会成立大会,并代表合作区与华电(丹东)海上风电产业有限公司就华电丹东海上风电母港项目成功签约。据悉,此次签约项目总投资规模约13亿元,将在丹东港区内新建一个5万吨级通用泊位,完善配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据宁波海经区发布消息称,11月29日,浙江省宁波市海经区三个项目在浙江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推介会暨项目合作签约仪式上现场签约,分别是海洋波浪能发电产业化项目、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宁波片区一期项目市场化运营合作项目、浙江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象山片区)项目。其中,浙江
近日,由中交四航局承建的揭阳港前詹作业区通用码头一期工程(一标段)项目顺利通过交工验收,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988米的东南防波堤、555米的东护岸,均采用斜坡式结构型式和陆推结合水抛的施工工艺。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强化揭阳港“海上风电母港”功能定位,以粤东区域为立足点,依托粤港澳大湾
《浙江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全省海上风电新增装机455万千瓦以上,力争达到500万千瓦。在宁波、温州、舟山、台州等海域,打造3个以上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如今,“十四五”已经过半。据浙江省能源局数据,截至2024年5月底,浙江海上风电累计并网容量473万千瓦,相当于“十
向“海”争“风”,向海图强,挺进深蓝。连年来,万亿级海上风电产业集群正在揭阳惠来百里海岸线上雄势崛起,国家电投揭阳前詹风电、慈航风电、神泉风电等奋力加快清洁能源全产业链发展,为揭阳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看到海上风机所发电能通过陆上集控中心输送至电网。工作人员正在对输出线路进行巡
东海之滨,天阔风劲。6月21日,备受瞩目的第九届全球海上风电大会在浙江宁波盛大启幕。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浙江省能源局局长俞奉庆,浙江省机电集团总经理杨震宇,运达股份董事长高玲出席。本届盛会紧扣“科技赋能,融合发展,推进深远海风电平稳有序发展”主题,聚焦时下海
海上风电作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正在成为国际社会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完成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全球海上风电产业逐步走向成熟,中国海上风电产业更是在近几年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年度新增装机容量和累计装机容量均居世界第一,成为推动全球风电发展的关键力量。当前
5月7日上午,一支长143米、重60吨的MySE292型全球最大风轮叶片,顺利在八所港第一装卸区6号泊位吊装成功,将运往广东阳江进行检测,此次成功吊装刷新了全球口岸最长风电叶片吊装纪录,极大提升八所港重件设备装卸作业的品牌效应。在八所港第一装卸区,国内最大吨位1000吨级可移动桅杆式起重机和汽车吊
2024年3月14-15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主办的“第三届风电运维技改大会”在北京圆满举办,上海玻璃钢研究院高级技术顾问赵航宇对海上风电运维模式及运维母港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他认为,我们国家的风电行业在过去的几年中历经了高速的发展,但也有亟需认识解决的发展中的问题——海上风
2月5日,广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主题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是广东连续第三年在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2024年,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4万亿元新台阶,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已形成基础雄厚、门类齐全、体系完整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年,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5日,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广东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报告(2023-2024)。文件提出,2024年,全省新能源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11163.18亿元。阳江风电全产业链基地初具规模,粤东风电运维、海工基地加快建设,储能产业快速发展。智能电网高质量发展工程。重点发展智能电网基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自“珠海国资”获悉,在近日召开的海陵岛国际风能大会(2023)上,格力集团旗下珠海格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盛科技)与三峡新能源阳江风电有限公司、阳西县人民政府签订《“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据了解,根据协议,格盛科技将立足半潜式波浪能专利授权技术服
近日,阳江日报发文中提及,2023年1月12日,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场址(1000万千瓦)经国家能源局批复同意,纳入《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17-2030年)(修编)》,阳江市规划装机容量达2000万千瓦。此前2022年5月,阳江市人民政府发布《阳江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阳江市政府近日发布《关于印发阳江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方案指出,数字化转型重点方向(一)海上风电装备产业集群加快推动海上风电装备产业集群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支持开展智能工厂建设,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借助工业互联网平台,将多系统
10月21日,《广东(阳江)国际风电城规划》顺利通过专家组评审,这标志着“广东(阳江)国际风电城”建设将进入快车道。对此,广东鉴衡海上风电检测认证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借助国家海上风电装备检验检测中心在行业内的龙头地位,携全国之力助力阳江风电城高质量发展。
近日,阳江市委书记林道平主持召开海上风电工作推进会,专题听取全市海上风电工作总体情况及广东(阳江)国际风电城规划等情况汇报...
7月22日,阳江市政府与中交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拟合作的项目总投资额超500亿元。中交集团粤港澳区域总部副总经理程鹏表示,中交集团将利用自身的产业优势,全力支持阳江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
7月8日,在阳江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阳江高新区现场会上,国家海上风电装备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能源风能太阳能仿真与检测认证技术重点实验室(阳江检测实验基地)、可再生能源投融资研究中心等三大风电产业相关平台正式揭牌成立。
近年来,广东海上风电实现跨越式发展。全省已开工项目超过20个,完成风机吊装容量超过200万千瓦,其中5个项目总装机132万千瓦实现全容量并网。预计至今年底,将累计建成投产约400万千瓦。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