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电力金融评论正文

“买碳” 你准备好了吗?初期碳价会是多少?

2021-05-25 08:30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朱妍关键词:碳市场碳排放碳交易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5月19日,生态环境部连发三份文件——《碳排放权登记管理规则(试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规则(试行)》《碳排放权结算管理规则(试行)》,为即将启动的全国碳市场提供依据。

按照计划,全国碳市场将于6月底前启动上线交易。记者独家获悉,在位于湖北武汉的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首批电力企业已全部完成资料审核、开户等工作;由生态环境部牵头、面向各省市,也已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的配额预分配工作。至此,每吨碳排放量可在全国范围内,像商品一样自由买卖与置换。未来要花多少钱“买碳”,成为参与企业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朱妍)

现行碳价被严重低估

根据规则,全国碳市场的交易产品为碳排放配额。碳配额交易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价格”为计价单位,买卖申报量的最小变动计量为1吨二氧化碳当量,申报价格的最小变动计量为0.01元人民币。

“我们最关心的就是碳价走势。”广东某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其所在电厂地处试点碳市场,也是较早参与碳交易的企业之一,“以每年分配的排放指标为界,超出部分需要从碳市场中购买,结余可卖出创收。但实际,碳价长期偏低,真正通过买卖配额获取的收益十分有限。不少积极落实减排的企业,并未在节能减排上如期取得回报。”

处于非试点碳市场的企业,心里更加没底。“我们从未参与过碳交易,只能参考试点市场的成交价格。”安徽一家国有电厂负责人坦言,以2019年为例,7个试点市场的价格从10元/吨到80元/吨左右不等,让其感到迷茫。“同样是碳配额,不同地区为何价差巨大?减排成本真的可以低至10元/吨吗?”

而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现行碳价整体是偏低的。“以上海为例,当前平均碳价约为40元/吨,在我国碳市场已处在相对高位。参考国际市场,欧盟碳价近期突破了50欧元/吨,二者严重倒挂。”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志青认为,试点碳价被严重低估的问题,在全国碳市场需引起重视。

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北京绿色金融协会秘书长梅德文表示,截至去年底,试点碳市场7年累计交易金额104.51亿元、交易量4.45亿吨,平均成交价格约为23.5元/吨。“作为发展中国家,这一碳价可以理解。但该价格是否科学、公允地反映减排成本,值得商榷。因为我国是世界最大碳排放国家,碳中和压力前所未有,从碳市场低成本、高效率促进碳中和的角度来说,当前碳价有点低。”

难以真实反映减排成本

价格信号强不强,是碳交易体系能否有效配置资源的重要体现。“基于市场交易的碳定价,可以有效识别不同企业的排放及生产效率,进而形成优胜劣汰,高碳产品、企业将面临越来越多压力。”李志青表示,要让全国碳市场真正“活”起来,提高资源稀缺性是前提。“但目前,价格杠杆难以发挥作用,企业减排多少、好坏都是一个样,难免影响积极性。”

梅德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燃烧1吨标煤排放大约2.6吨二氧化碳,煤炭价格大约在400-800元/吨,1度煤电大约排放0.838公斤二氧化碳,工业用电价格大约在0.4-1.2元/度,如果按照23.5元/吨的碳成交均价计算,相当于度电碳成本不到2分钱。“既无法起到约束化石能源排放的作用,也难以激励新能源大步发展,如此一来碳市场有效性大打折扣,很难起到资源配置、风险管理、价格发现、引导投资的市场机制作用。”

碳市场起步10年之久,价格为何长期偏低?梅德文表示,试点市场分布在不同省市,缺乏严格立法、没有总量控制、配额发放过多且基本上是免费发放,系统独立、区域分割,加上缺乏碳金融产品等问题,导致交易规模小、市场流动性差、交易价格偏低、投融资功能弱等问题。“但随着全国碳市场启动交易,上述状况有望得到缓解。”

除了客观因素,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教授王科认为,其与企业减排态度也有直接关系。“企业参与积极性与碳价走势息息相关。我们发现,很多企业减排意识不强,平时不积极、不关注,每年一到核查、履约前期,扎堆购买配额,进而导致短期供小于求、推高价格,长期却鲜有人问津、价格偏低。真正将减排当作一项日常工作,将交易行为平摊到全年,才能真实反映减排成本。”

初期碳价会是多少?

梅德文进一步指出,一个完善的碳市场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绝对总量减排;二是配额分配同时涵盖免费分配与有偿拍卖分配,而免费过多将导致控排企业对价格不敏感;三是合理定价机制。“有效的市场定价机制取决于市场主体是否多元化,因为不同类型市场主体的风险偏好、预期、信息来源不同,这样才能形成相对公允的价格。同时,市场规模要足够大,兼顾持续性、有序性、成熟性和稳健性。”

基于此,梅德文判断,在首批电力企业的基础上,全国碳市场逐步纳入石化、化工、钢铁等8大行业,配额规模预计将达到50亿吨。“目前乃至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在配额免费发放为主的方式下,碳价估计很难突破200元/吨。综合推算预测,2021年我国碳价大约在50元/吨左右,2030年碳达峰时大约达到100元/吨左右,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时候大约在200元/吨左右。”

李志青认为,在全国碳市场启动初期,碳价维持在80—100元/吨是相对合理的区间。“在此过程中,既要防止全国碳市场的流动性不足,无法形成有效的价格,从而失去有效配置资源的积极作用;也要防范流动性过剩,避免价格大起大落,可能使得碳排放资产出现快速贬值。由此,让碳市场真正发挥出节能减排的最大效用。”

在王科看来,由于初始配额免费发放,且分配相对宽松,全国碳市场启动初期的买卖需求不会特别旺盛,短期碳价仍有可能偏低。随着全国碳市场逐步完善,不排除初始配额也需花钱购买,或者说企业获取排放指标的成本越来越高。“作为初始环节,配额分配直接影响减排成本及交易价格。分配过松,对控排企业约束力不够;分配过紧,将造成企业成本上升过快。企业不妨换一种视角,将碳配额作为一种资产进行管理,深度参与碳市场并从中获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市场查看更多>碳排放查看更多>碳交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