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编者按:5月11日上午,在山东海阳核电“水热同产同送”技术验证示范工程观摩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业内知名核能专家齐聚一堂,聚焦核能综合利用支招献策,提出了许多专业化、建设性的宝贵意见及建议。现集纳其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本报通讯员 马向阳 成亚光 蒋宏阳 张发东
本报记者 左丰岐
提升核能利用效率
拓展淡水资源供应
随着城镇化建设带来的人口聚集和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量持续增加,导致我国北方地区淡水资源愈发匮乏。在山东等沿海省份,充分利用丰富的海水资源,向海取水,通过海水淡化拓展水资源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手段。为同步解决北方沿海城市淡水资源缺乏、清洁取暖等民生问题,清华大学与山东核电有限公司等单位通力合作,共同研发建设了海阳核电“水热同产同送”科技示范工程,该工程于5月11日正式投运。
海阳核电“水热同产同送”科技示范工程利用核电机组抽汽和余热作为动力,驱动水热同产装置生产出95摄氏度的高温淡水,再通过一根管道输送到用户端,并在此进行水热分离,热量进入热力系统,放热后的淡水进入供水系统使用。通过这项技术,同步解决城市淡水需求与冬季居民清洁取暖需求。
“水热同产同送”过程中,所消耗的热量与城市供热所需热量相同,所以基本实现“零能耗”产水,并且是热法制水,产出的水是高品质的纯净水,可以满足居民生活用水、医疗用水、工业用水等多种用水需求。同时,该技术大幅降低海水淡化成本、装置成本和运行成本,延长了海水淡化的经济传输距离。
我国北方地区东部沿海在丹东到连云港长达1500公里的海岸线上,目前已建成装机容量约为8000万千瓦的核电和火电,相关规划数据显示,未来预计会有1亿千瓦的核电,若规模化配套“水热同产同送”技术,再加上跨季节蓄能,每年能够生产100亿吨的高品质淡水,同时为70亿平方米—100亿平方米的建筑供热,可同步解决沿海向内陆延伸150公里——200公里范围内生产生活用水及冬季供热供暖需求。这个范围覆盖了包括沈阳、大连、唐山、秦皇岛以及北京等大中型城市,为北方地区摆脱长期受水资源短缺制约,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有力支撑。
海阳核电“水热同产同送”科技示范工程建成投运,是我国核能综合利用领域科研攻关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充分验证了该技术在提高能源效率方面的先进性和可行性,为提升核能利用效率、拓展淡水资源领域、解决我国北方城市清洁取暖等民生问题提供新方案、开辟新路径,具有重要示范与推广价值。
加快核能综合利用
助力能源绿色转型
聚焦“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实现,从能源行业来看,必须统筹规划、多措并举。要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绿色低碳能源,着力提高能源利用效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从能源品类看,核能具有能量密度高、清洁低碳等优势,也是世界众多发达经济体长期以来的低碳能源选项。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核能在低碳电力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降低了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增速,也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碳达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核能发电量占全社会发电量不到5%,与世界平均水平10%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山东核电厂址资源丰富,技术起步较高,具有后发优势。在谋划山东核能发展时,要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采用最先进技术、最严格标准,积极有序发展核电。要充分认识到核能发电只是核能开发利用中的一个方面,在做好发电的同时,要统筹推进核能多元化综合利用,稳妥推进核能供热、海水淡化、制氢等产业项目发展,不断提升核能利用效率。
海阳核电“水热同产同送”项目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为加快推进核能综合利用,助推能源结构绿色转型起到了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特别是通过核能发电、制水、供暖多次梯级高效利用,大幅度提升了对核电机组低品位蒸汽热量的有效利用,极大提高了核能整体利用效率,为后续核能综合利用拓展了新思路,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展“产城结合”
实现能源多梯级高效利用
核电是绿色低碳清洁能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实现对核能的高效利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随着能源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创新,核能综合利用日益成为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成为今后的能源发展、结构调优的大趋势。海阳核电“水热同产同送”科技示范工程的投运,完全符合当今全球核能发展大趋势,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探索与实践,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示范。
围绕我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这个目标,在碳排放体量方面,最大的是工业,第二是交通,第三是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城市居民社会用能。如何减少碳排放?首先要调整产业结构,其次要整合形成智能化、数字化的绿色交通,最后要打造绿色建筑。在打造绿色建筑方面,一方面要提高建筑节能防护水平,减少建筑能耗;另一方面要发展“产城结合”,即把工业、制造业、能源生产与城市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实现能源的多梯级高效利用。海阳核电“水热同产同送”科技示范工程是一个很好的现例,为解决大区域“低碳”甚至“零碳”水热供给提供了新路径。
后续,核电企业应顺应用能方式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深入探索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在核能综合利用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推广海阳核电“水热同产同送”科技示范工程应用,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能源结构绿色转型作出更大贡献。
向海要“淡水”
按下海水淡化“快进键”
淡水资源的匮乏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地球上有77亿人口,人均每年占有7350立方米的水资源。中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每年只占有2070立方米水资源,在全世界192个有水统计的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27位。此外,中国水资源分布南北差异大,总体上,北方水少地多,淡水缺乏尤为突出。
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一方面要建设国家水网,把西南国际河流这些各大水系都串联起来,丰枯调节,余缺互补,形成国家“四横三纵”的总体水网构架。另一方面,各地方要因地制宜,基于区域地理环境和资源分布特点,多渠道拓展水资源。尤其是我国沿海缺水地区,要将海水淡化作为解决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海阳核电“水热同产同送”科技示范工程将传统单独产热供热、单独制水供水两套系统合二为一,实现了在“零碳”供热的同时,“零能耗”制水,对于缓解清洁供暖与水资源紧缺等尖锐民生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水热同产,充分利用了核电机组抽汽热量以及原本排入大海的机组余热,通过多级闪蒸、多效蒸馏等工艺,生产出95℃高品质高温淡水,在有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减小了温排水导致的热污染。水热同送,创新使用一根水热同传管线替代常规三根(2热1水)管线,提高了能源及设施利用率,节约了国土资源特别是城市土地资源,可有效降低投资和运营成本,延长海水淡化的经济传输距离,把高品质淡水输送至胶东半岛等缺水地区,减少沿海缺水地区对引黄、引长的依赖。通过水热分离产生的淡水,电导率小于2微西门子每厘米,水质纯净,可满足居民生活用水、医疗用水、工业用水等多种用途需求;热量进入城市热力管网系统,满足建筑供热取暖需求。
从“碳达峰、碳中和”的角度来讲,海阳核电“水热同产同送”技术示范工程是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与范例,为全国沿海缺水地区按下了海水淡化“快进键”。
共享技术优势
破解缺水难题
目前,水资源紧缺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比如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水资源需求量持续增加,短缺矛盾日益突出。
解决水资源短缺有多种途径,如跨区域长距离调水、生产生活节水、循环利用水、海水淡化等。每种途径都存在相应的制约因素,比如跨区域长距离调水存在成本高、水质难控制、枯水期水量不足等问题,影响供水稳定性,因此必须因地制宜,综合施策。
对于山东等沿海地区来说,“水热同产同送”技术具有多方面优势。一是海水资源丰富,不受原料供应和自然条件影响,获取成本小、供应稳定;二是可以从增量上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三是淡化水水质纯净,可作为高端用水,比如医药用水、高端饮用水、高端工业用水等。四是重复使用核能发电余热,实现制水、供热同步进行,相当于在当前“零碳”供热的基础上,不增加能耗,实现“零能耗”制水,有效提升了核能综合利用效率。
此外,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取暖主要以燃煤热电联产机组和区域锅炉为主,每年消耗超过4亿吨标准煤,大规模、高强度煤炭消费导致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长期居高不下。为提高冬季取暖供热清洁化水平,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和满足用户清洁供热取暖需求,在加快煤炭等传统能源清洁化利用的同时,迫切需要推进可再生能源、核能等清洁能源替代燃煤。
总体来看,“水热同产同送”技术具有系统性、战略性、长远性,巧妙为清洁供热、水资源短缺两个问题同时提供了经济、环保的解决方案。海阳核电“水热同产同送”科技示范工程为后续向青烟威地区长距离供热、输水做好了技术验证和经验积累,也为我国京津冀等北方地区破解缺水难题提供了一个示范样板,发展潜力大,未来前景广阔。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在此次国常会上获批的新项目分别是广西防城港核电三期(5、6号机组),广东台山核电二期(3、4号机组),浙江三门核电三期(5、6号机组),山东海阳核电三期(5、6号机组),福建霞浦核电一期(1、2号机组),共计5个工程、
4月27日,国常会审议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共10台机组,分别是:1、广西防城港核电5、6号机组业主单位:中广核地点:广西机型:华龙一号防城港核电项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港口区光坡镇,其中,防城港核电3、4号机组已分别于2023年、2024年并网发电,在技术路线上,3、4号机组以及此
作为此次获得核准的核电项目之一,国家电投集团山东海阳核电5、6号机组工程是海阳核电项目扩建工程,已纳入国家“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和山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单台机组额定电功率1300兆瓦,并将同步具备单机组不低于900兆瓦的供热能力。海阳核电是山东省首座开工建设并投运的核电站,由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国务院总理李强4月2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相关阅读:中广核4台新核电机组获国家核准国家电投集团山东海阳核电5、6号机组工程获批核准中核集团三门核电项目5、6号机组获批国常会决定核准华能福建霞浦核电站一期工程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
4月25日,海阳核电3号机组主控室可用节点圆满完成,标志着3号机组迈向全面调试新阶段。主控室作为核电站的“智慧中枢”,其投用为后续3号机组泵房进水、送冷风、冷试等节点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控室作为核电站的“智慧核心”,承担着所有设备与系统数据交互枢纽的重要角色。在主控室,值班人员借
2025年4月16日16点18分,海阳核电4号机组发电机定子吊装就位。本次吊装历时4小时1分,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和精细化施工逻辑,较3号机组缩短1小时,整个过程安全、有序、可控。发电机定子是汽轮发电机本体首个就位的关键部件,是常规岛最重的单体设备。本次吊装采用发电机定子液压提升装置专用设备,该专用
4月9日,国家电投集团山东核电海阳核电3号机组220千伏倒送电圆满完成,拉开了3号机组现场大规模调试的序幕,为后续机组高质量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3号机组220千伏倒送电是海阳核电二期工程首个调试重大里程碑节点,风险高,作业面广,工作难度大。山东核电与总包方上海核工院海阳项目部联合成立专项组
上海核工院山东海阳核电项目5、6号机组核岛安装施工招标公告
海核工院山东海阳核电项目5、6号机组核岛土建施工招标公告
海阳核电5、6号机组常规岛及BOP设计技术支持服务项目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4200000.00元。第二中标候选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4270000.00元。
3月31日16时39分,海阳核电4号机组核岛钢制安全壳筒体三环顺利吊装就位,为年内实现4号核岛反应堆厂房封顶重要里程碑节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次吊装的模块由3圈共36块筒体板组成,直径约40米,高约12米,总吊装重量约764吨。同时,集成安装了300余块附板、SP02平台、环形风管、管道、空气导流板支架、
作为此次获得核准的核电项目之一,国家电投集团山东海阳核电5、6号机组工程是海阳核电项目扩建工程,已纳入国家“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和山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单台机组额定电功率1300兆瓦,并将同步具备单机组不低于900兆瓦的供热能力。海阳核电是山东省首座开工建设并投运的核电站,由
中核集团近日发布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1、2号机组核岛及其配套BOP安装工程中标结果公告,中标人为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414235138.81元。据悉,江苏徐圩一期核能供热工程项目是全球首个第三代核电压水堆机组和高温气冷堆机组的双堆耦合示范工程,也是国内首个以供汽供热为主要目
放眼东海之滨,国家电投集团山东公司半岛南风电基地的235台风机叶片迎风起舞。通过开展风电机组整改58台次,大型技改4次,预计减少损失电量568万千瓦时。一季度,该风电基地首次创下单季度发电量超10亿千瓦时的佳绩。遥瞰三湘大地,国家电投集团在湘322万千瓦装机规模的新能源场站已全部接入五凌电力长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中国能建西北城建中标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1、2、3号机组自然通风冷却塔建安工程(标段二)项目。徐圩核能供热项目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本期规划建设2台华龙一号和1台高温气冷堆核电机组,装机容量为2台1000兆瓦+1台600兆瓦级核电机组,据悉,该项目是全球首个将高
近日,我国最大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国家电投“暖核一号”完成第六个供暖季任务,有力保障了山东烟台、威海城区40万居民清洁温暖过冬。从2019年首次投运以来,“暖核一号”供热能力不断提升,清洁效益不断放大,关键技术不断突破。本供暖季,“暖核一号”供热能力进一步增强,总供热面积近1300万平
3月26日,中核集团在连云港徐圩新区组织召开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项目融资启动会。中国核电(股票代码:601985)旗下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项目于2024年8月获得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规划建设2台华龙一号和1台高温气冷堆核电机组。江苏徐圩项目是“全球首个”将高温气冷堆与压水堆耦
3月21日,我国最大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国家电投集团“暖核一号”完成第六个供暖季任务,有力保障了烟台海阳市、威海乳山市城区40万居民清洁温暖过冬。从2019年首次投运以来,“暖核一号”供热能力不断提升,清洁效益不断放大,关键技术不断突破,品牌效应不断凸显,成为烟威两地重要清洁热源、核
近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江苏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若干政策举措》,通知中对全面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加速推进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扎实推动资源全面节约战略、前瞻布局绿色技术创新赛道、积极推动消费模式绿色转型、持续完善绿色转型政策体系做了详细说明。通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核能作为高效、清洁的低碳能源,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核能,无所不能”,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总经理助理,中国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卢铁忠说,“当核能供暖取代燃煤锅炉,当海水淡化解决缺水危机,当AI算力驱动绿色转型……你会发现,核能早已渗透进高质量发展的每个
日前,江苏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若干政策举措的通知。根据通知,打造世界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大力培育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培育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速能源供给低碳转型。推动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
2月15日,江苏省政府印发《江苏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若干政策举措》。文件提出,大力培育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培育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氢能、新型储能、零碳负碳、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支持苏州、南京等城市积极争创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6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印发《关于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的通知。《措施》指出,加强电力配套保障。鼓励符合条件的算力中心参加省内电力中长期交易,与新能源、核电等低价优质电源直接达成交易。贴近万卡算力集群布局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通过微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5月12日至2025年5月16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榆神榆横2×350MW热电联产工程1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5月9日,榆神榆横2×350MW热电联产工程迎来重大节点——1号机组首次并网一次成功。详情点击浙能滨海热电四期工程9号机组并网一
2025年5月15日,在法国南部小镇卡达拉舍ITER组织总部,中核工程联合体与ITER组织签署真空室模块坑内焊接准备(WPP)合同。这是继2019年9月30日签署主机安装(TAC1)合同、2024年2月29日签署真空模块式组装(SMSA)合同、2024年11月4日签署真空室模块坑内组装(SMPA)合同之后,中核工程联合体与ITER组
2025年5月15日16:40,中核工程总包的田湾核电站7号机组3台主变压器和2台厂用变压器送电完成,各项技术参数符合标准要求,网调许可7号机组主变进入24小时试运行,标志着500kV倒送电目标圆满完成。为保证500kV倒送电安装工作顺利推进,项目部党委坚持党建引领,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与工程建设的深度融合,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6日,截至5月14日,海南省新能源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大关,占全省总装机比例升至45.6%,成为第一大电源。作为热带岛屿省份,海南具备发展清洁能源的天然优势。海南电网统计显示,目前海南省新能源装机达到1053万千瓦。其中,风电209万千瓦,光伏798万千瓦,生物质46万千瓦。为确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中国神华5月15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回答“公司一季度发售电量降幅是否大于行业?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时表示,公司发电机组基本是火电机组,一季度发电量504.2亿度,同比下降10.7%。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全国火电发电量同比下降;二是公司电厂所处的大部分地区一季度火电
5月15日,青海省投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栋,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振林在公司本部会见了国核电力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成立一行,双方围绕推进3×660MW火电项目建设、积极拓展合作领域等进行深入交流。周栋对王成立一行到访表示热烈欢迎,感谢国核电力院长期以来的关心支持,并介绍了公司基本情况。他表示
1网友:投资者_1745718333142今年中国核电预计会有新的核电机组投入运行吗?“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公司控股的漳州核电1号机组已于2025年1月1日正式投入商运,漳州核电2号机组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具备商运条件,具体时间敬请关注公司公告。2网友:投资者_1710048600000贵司4月8号公告说4月7号贵公司董事长
核心要点•核能开发公司ElementlPower宣布与谷歌达成协议,共同推进三处先进核反应堆项目的选址开发。•谷歌将为这三个项目提供前期开发资金,每个项目发电容量至少达600兆瓦。•这是科技巨头与核能行业合作的最新案例,旨在满足数据中心庞大的能源需求。(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据CN
“一只亚马逊雨林中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后引起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句关于“蝴蝶效应”的描述用来形容当今全球的电力系统并不为过。(来源:电联新媒作者:赵紫原李天娇)近期,突如其来的大停电让位于欧洲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超5000万人口受到影响,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西班牙国
全球能源结构向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加速转型,核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的作用愈发凸显。国际社会就核能在应对气候变化、确保能源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达成广共识,全球迎来新一轮核电复兴周期。欧盟、美国、俄罗斯等,通过组建产业联盟、立法支持及大规模资金投入,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