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绿色低碳领域发展的重要基地,在绿色发展方面已经有了扎实基础,如长三角地区是中国光伏制造产业链最完整、产量最大、企业和从业人员集聚度最高的区域;在技术创新方面,该地区光伏、氢能、储能等碳中和相关领域的产业规模和技术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因此,林伯强建议,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应率先示范,形成规模效应,成熟之后逐步向全国推广。
为如期兑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各省市均正积极研究和探索城市实施方案与路线图。《中国城市能源周刊》梳理截至目前各省市公开披露的信息,多个省份均表态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
如上海、北京、广东、海南等地表示在2025年前争取实现达峰。四川省提出,成都、广元等已经作出承诺的地区要锚定目标推进达峰;攀枝花、眉山等具备条件的地区要加快达峰;多数城市应于2029年及之前达峰。
由于城市是经济产出占比较高,同时也是高排放经济部门高度密集的区域。因此,城市对于“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的探索与实践无疑对全国至关重要。近日,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接受《中国城市能源周刊》采访时强调,低碳产业集群的投资、建设或将是实现城市层面“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
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
脱碳势在必行
《中国城市能源周刊》:怎么理解产业集群?目前主要有哪些类型?
林伯强:通常来说,产业集群的所在地及周边存在刚性且规模化的能源需求。不同行业、多个主要产业实体的集聚,可方便实现跨行业分工协作,并实施清洁、低碳、高效能源解决方案的大规模部署。
从规模上看,产业集群比工业/产业园区还要大;从类型上看,产业集群主要有两种——跨部门产业集聚和特定部门产业集聚。产业集群的成功在于群内公司实体追求规模经济和利益最大化。
首先,群内公司的分工协作提高了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其次,产业集聚降低了群内公司的经营成本,如地理位置的相近可直接降低运输成本。此外,产业集聚可以通过人们近距离的相互沟通促进知识的快速流通,以达到刺激创新的目的。而群内公司相互支撑所带来的竞争力提升也会对群外公司产生影响。
然而,在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集约使用和环境保护等约束。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脱碳势在必行。
《中国城市能源周刊》:为何通过产业集群能够加速实现城市“碳中和、碳达峰”?
林伯强:首先,全国碳排放主要来源于第二、三产业的能源消费,各种高排放部门在地理位置的产业集聚,可以通过大规模部署、环环相扣的多元解决方案将加速这些部门的脱碳。单一的能源解决方案成本较高,但是在产业集群内部署能源方案可以实现规模化以降低成本,同时也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产业集聚更有利于通过在集群内回收和再利用废弃的能源和材料,推动集群内的循环经济。传统产业通常采用一种“利用资源,生产产品,排放污染”的单向模式,特点是高生产、高消耗、高排放。产业集群则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将生产的废弃物实现群内的循环利用,例如在中国内蒙古和陕西地区的铝化工产业集群,采用煤发电、用电炼铝、以铝带电、以电促煤的循环发展模式。
最后,产业集聚更有利于低碳技术的大规模布置和创新升级。当前中国低碳技术,例如碳捕捉利用与储存(CCUS),在技术上可行,但是在经济可行性上有待提升。产业集聚则可以通过大规模布置这些低碳技术,提高其经济可行性,从而为这些低碳技术提供一个孵化的温室。同时,产业集群作为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有利于低碳技术未来的创新升级。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
可先行先试
《中国城市能源周刊》:目前,我国主要适合在哪些地区开展产业集群脱碳?
林伯强:个人认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都可以尝试开展。
如,长三角地区作为当前国家碳排放的一个重点区域,区域高耗能、高碳化的能源特征非常显著。
但与此同时,长三角地区也是中国绿色低碳领域发展的重要基地。在绿色发展方面已经有了扎实基础,如长三角地区是中国光伏制造产业链最完整、产量最大、企业和从业人员最集聚的区域;在技术创新方面,该地区光伏、氢能、储能等碳中和相关领域的产业规模和技术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因此,我个人建议,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率先示范,形成规模效应,成熟之后逐步向全国推广。
《中国城市能源周刊》:当下,推行产业集群化降碳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林伯强:我个人认为,目前最大挑战是缺乏政府引导,决策层在理念层面普遍还没有意识到产业集群化脱碳的重要性。据我了解,在国外已经开始重视产业集群化降碳,而在中国其还仅是一个方向,还只处于实践初期,面临各种挑战在所难免。
综合能源系统建设
要提上日程
《中国城市能源周刊》:在您看来,应如何对产业集群进行脱碳?
林伯强: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源于能源的消费。一个可行思路是针对同地产业集群,通过创建一个灵活、有弹性和可持续的综合能源系统,来帮助产业集群实现脱碳。
该综合能源系统不仅包括清洁电气化、城市高效建筑和智慧能源基础设施,也需要包含水、废物和材料的循环经济利用。
首先,需要提升综合能源系统数字化水平,这是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要素;其次,提升产业群内电气化和可再生能源应用水平。
具体而言,可将一些中低温度、压力的工业工艺直接电气化,以提高群内电气化水平;充分利用周围生产成本较低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和热能,例如光伏屋顶、生物质发电和风力发电等,确保电力和热源的绿色化;重视发展共享智慧基础设施,例如微电网和储能,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电力的灵活调度。
再次,重视发展氢能,将氢能作为无法实现电气化的工业过程、建筑供暖和运输的替代燃料。同时,氢能也可作为可再生能源的缓冲器,降低可再生能源电力供应的波动性,方便能源供应商跨部门调配和整合能源。需要注意的是,生产氢气所需能源应尽可能利用最经济的资源生产近零排放的氢气(绿氢)。
最后,在产业集聚群内大规模布局低碳技术,将生产电力和氢气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捉,再将捕捉到的二氧化碳重新利用到工业生产过程当中去,实现产业集群内的循环经济。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7日,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杭州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支持政策(试行)》,政策提出,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通过政府性资金建设项目优先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财政资金补助(奖励)等综合措施,力争到2026年全市工程渣土(泥浆)资源化利用率不低于5%,到2030年不低于10%。文件提出
当前,我国现有工业园区数量超1.5万个,国家级和省级园区超过2500个,贡献了全国工业产值的50%以上,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30%以上。作为产业聚集的载体,零碳园区对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有着重要意义。7月8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明确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相关部委正式发布《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在此次修订中,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路径首次以完整链条形式被系统纳入,为我国加快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实金融支撑。在新版目录中,“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被列为第1.5.1条,涵盖捕集、运输、利
7月17日,福建省泉州市林业局等七部门发布印发《泉州市林业碳票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通知明确,申请条件共4项,分别是:1.申请碳票的林地、林木权属清晰,有合法有效的林权证明文件。2.森林经营活动符合国家和地方林业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技术标准,拟在监测期内采伐的林地、林木不得申请制发林
节能降碳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十四五”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地区、各部门持续提升重点领域能源利用效率,大力推进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节能降碳取得新成效。2024年,全国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同比分别降低3.8%、3.4%,“十四五
2025年11月24-26日,深圳会展中心(福田)将迎来三场国家级环境领域盛会——第三届深圳国际生态环境监测产业博览会(EMIE2025)、深圳国际水务科技博览会(IWTE2025)、国际(深圳)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博览会(环交会),三展首次同期同地举办,形成“技术研发-应用落地-国际转移”全产业链闭环,为全球生态环境
近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浙江院中标平阳润洋新能源有限公司浙江温州平阳1号海上风电项目EPC总承包工程标段三。该项目拟安装38台单机容量16.2兆瓦风电机组,采用500千伏海上升压站,风电场由8回66千伏海底电缆汇流至海上升压站,经500/66千伏变压器升压至500千伏后通过1回500千伏三芯海底电缆敷设至瑞安
日前,上海市崇明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发布关于公开征集生活垃圾焚烧炉渣资源化处理设施项目意向投资单位的公告。为推进生活垃圾焚烧炉渣资源化利用,上海市崇明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以下简称“区绿化市容局”)计划在崇明区港沿镇北端固废园区内建设生活垃圾焚烧炉渣资源化处理设施。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在6月举行的2025年伦敦能源科技峰会上,一场跨越欧亚大陆的能源合作引发全球储能行业关注。乌克兰民营能源巨头DTEK与英国清洁能源科技领军企业OctopusEnergy集团共同推出的“RISE计划”(ResilientIndependentSolarEnergy),以分布式光伏+储能为核心,正式开启这个饱经战火国家的能源重构进程。这项计
日前,中信博与上海电气正式签署沙特Sadawi光伏项目合作订单,项目容量2.3GW。上海电气电站工程公司总经理裘名华,中信博董事长蔡浩、高级副总裁周石俊等共同见证签约,上海电气电站工程公司沙特分公司总经理刘又旸、中信博中国区总裁郭菲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协议。双方将强强联手,为沙特能源结构转型注
北极星能碳圈获悉,作为碳达峰试点城市的常州,在双碳管理上进行了制度性创新,在政府、企业率先引入“首席双碳官制度”,分两个阶段推进首席双碳官制度:第一阶段:2025年12月底前,常州市上市公司和工业、建筑、能源、交通等重点领域市属国有企业力争实现首席双碳官制度全覆盖。第二阶段:2026年6月
7月17日,山东省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联合印发《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并在附件提出省级零碳园区14项指标:1、整体目标坚持“高标准、少而精”原则,加强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和要素保障,分期分批,有序推进我省零碳园区建设,逐步达到国家级零碳园区标准要求。到2027年,全省建成15个左右省级
近日,中电建协储能建设分会组织召开储能行业头部企业座谈会,来自14家储能系统商的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如何落实中央“整治‘内卷式’竞争”精神,引导储能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远景高级副总裁、远景储能总裁田庆军受邀参会。他表示,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未来前景不可限量。
7月11日,南方电网公司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决胜十四五、准备十五五”,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参会代表
7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态势良好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部总
7月16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的首个聚焦全球产供链合作,为期5天的国家级展会——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简称“链博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盛大举行。本届链博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首设创新链专区,旨在展示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中储国能作为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7月14日-2025年7月18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蓝晓科技陕西西安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7月11日,蓝晓科技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该项目位于西安市高陵区渭阳九路999号蓝晓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园区内部。储能总装机0.875MW/1.7
2025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规范了绿电直连相关主体的权责范围和相关要求,并从落地层面指导绿电直连在微观层面的有序发展。650号文总体体现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7月17日,山东省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联合印发《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方案明确:坚持“高标准、少而精”原则,加强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和要素保障,分期分批,有序推进我省零碳园区建设,逐步达到国家级零碳园区标准要求。到2027年,全省建成15个左右省级零碳园区,形成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在西北地区新能源高比例并网的技术攻坚中,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松山滩风电场的实践具有标杆意义。该风电场虽坐拥优质风能资源,却长期受风电间歇性、不稳定性导致的并网难题制约。通过配套30MW/120MWh储能系统,依托国能日新的储能智慧EMS⁺系统,项目成功实现绿电高效消纳与灵活调度,此外,国能日新储
随着户用光伏市场的发展节奏逐渐放缓,众多经销商开始积极探寻新的业务增长点,阳台光伏这一新兴领域由此进入了大家的视野。国内的阳台光伏市场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呈现出加速崛起的态势。那么,这一市场具有哪些特点呢?商用场景为主,大功率需求显著从已安装的一些项目来看,国内阳台光伏的主要应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7日,国蒙氢能科技(巴彦淖尔)有限公司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绿电制氢项目(一期)EPC招标结果公示:项目名称:国蒙氢能科技(巴彦淖尔)有限公司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绿电制氢项目(一期)。建设地点: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经四路西,中轴路北,经三路东,远鑫公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7月15日,康明斯恩泽(广东)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康明斯恩泽”)完成企业名称变更,正式更名为“恩泽(广东)氢能源有限公司”(简称“恩泽氢能”)。康明斯恩泽氢能成立于2021年12月,由中国石化资本公司发起设立的恩泽基金与康明斯按50:50比例共同出资组建。康明斯恩
7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态势良好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部总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三——创新驱动十年间,国家电投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研发投入强度从0.91%跃升至3.5%,累计建成一支1.3万人的科技研发队伍,形成央企领先的创新力量。十年间,肩负“国之大者”,锻造“国之重器”,作为同时牵头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能源央企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5日,安徽省第三批氢能环卫车批量投运交付仪式在六安市金安区举行。本批共交付8辆18吨氢能环卫洗扫车,开创了安徽省氢能环卫批量化运营的新局面。运营车辆为18吨燃料电池洗扫车,由明天氢能联合中联重科盈峰环境联合开发,搭载明天氢能公司101kW高性能燃料电池系统,百公里氢耗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由北方稀土贮氢公司主导开发的氢能电动两轮车正式上线。记者走进该公司,率先一睹这款新车的独特风采。在北方稀土贮氢公司办公楼门前,一排排氢能电动两轮车整齐列队。蓝绿相间的车体色彩明快亮眼,车筐里的橙色头盔尤为醒目,车身一侧的包钢集团标志格外引人注目。车头嵌入的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绿氨技术创新企业中科亿氨新能源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简称“中科亿氨”)宣布完成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由中科创星投资。此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设备采购、市场推广和团队扩充。据悉,中科亿氨成立于2025年2月,以“做绿氨行业引领者,用世界领先科技,创造洁净环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6日,国华投资国华(如东)新能源有限公司国华如东光氢储一体化制氢项目EPC总承包公开招标:本项目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洋口港经济开发区豫东垦区老海堤东侧、内部农路南侧。制氢规模为1500Nm³/h,制氢站与集中式光伏就近布置,采用集中式光伏所发绿色电力进行制氢,提升绿氢制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
当前,能源产业生态正经历从“供给侧资源主导”向“需求侧价值创造”的范式跃迁。现代能源服务业通过构建“用户需求-能效服务-价值共享”的新型商业闭环,催生出涵盖规划咨询、系统集成、智慧运维的全周期解决方案。为把握产业变革机遇,北极星电力网拟于2025年8月7-8日在上海举办2025第七届综合能源服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6日,江苏南通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文件明确,探索低碳节能服务发展路径。积极引进国内外权威认证组织在通设立分支(合作)机构,提供“一站式”涉碳类认证和咨询服务,推动重点产品碳足迹的国际衔接互认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