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1 全球平均陆地和海表综合温度异常变化
Fig.1 Abnormal variation of global average land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图2 全球平均海平面变化
Fig.2 Global average sea levels
图3 全球平均温室气体体积分数变化
Fig.3 Global average GHG volume fractions
图4 所有来源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
Fig.4 Global GHG emissions from all sources
要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 ℃甚至1.5 ℃以内,需要紧急并彻底远离“一切照常”的做法,尽早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体积分数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越晚采取行动,成本将越高,而且面临的技术、经济、社会和体制方面的风险也将越高[2,3]。
为应对由于人类活动大幅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体积分数而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在联合国框架下进行了一系列气候变化谈判,先后达成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协定》《巴黎协定》等条约或协定(如图5所示),奠定了世界各国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法律基础。
图5 UNFCCC及其相关系列活动时间表
Fig.5 Time-table of UNFCCC and its activities
《巴黎协定》第2条提出“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 ℃之内,并努力将气温升幅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1.5 ℃之内”的目标;其第4条要求各缔约方尽快做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在21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源的人为排放与汇的清除之间的平衡[4]。《巴黎协定》生效后,各缔约国先后制定了各自的碳中和行动目标。截至2021年4月,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正式通过、宣布或承诺在21世纪中叶左右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当前,全球已有不丹、苏里南2个国家实现了碳负排放,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碳中和目标见表1[5,6]。
表1 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碳中和目标
Tab.1 Carbon neutrality targets of major ries/regions
1.2 国内背景及形势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0年排放差距报告》,中国绝对温室气体排放量处于全球第1位(如图6所示),人均排放量处于全球第4位且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如图7所示)[3],中国碳减排压力巨大。计及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了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
图6 排名前6位的排放国家或地区及国际运输绝对温室气体排放量(不包括土地利用变化排放量)
Fig.6 Absolute GHG emissions of the top 6 emitters (excluding emission of LUC) and international transport
图7 排名前6位排放国或地区的人均排放量及全球平均排放水平
Fig.7 Per capita emissions of the top six emitters and the global average
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世界各国都需要做出巨大努力,而发展中国家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中国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1)时间紧、难度大。就碳达峰到碳中和过渡期而言,欧盟和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为50 [Math Processing Error]70 a,而我国仅有30 a(如图8所示);就减排量而言,我国碳排放量占全球的30%左右,超过美国、欧盟、日本的总和;预计2030—2050年中国年均减排率将达到8% [Math Processing Error]10%,远超发达国家的减排速度和力度[31]。
图8 全球及主要国家碳中和路径
Fig.8 Carbon neutrality process of the world and major ries
(2)发展与碳排放强耦合。发达国家已完成工业化,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弱耦合;我国尚处于工业化阶段,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仍为强耦合。
正如党中央所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是一场硬仗,也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能力的一场大考。
2 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概念及常识
2.1 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自然存在的和由于人类活动所产生的能够吸收并重新发射由地球表面、大气和云层所发射的、波长在红外光谱范围内的辐射的气态成分,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等。温室气体排放是指温室气体和/或其前体在一个特定地区和时期内向大气的释放。
不同温室气体对地球温室效应的贡献程度不同。为统一度量各类温室气体的温室效应,同时考虑到温室气体总增温效应中CO2贡献最大,故规定二氧化碳当量(CO2e)为度量温室效应的基本单位。各类常见温室气体辐射效率及相对于CO2在给定时间范围内的全球变暖潜能值(GWP)见表2[32]。
表2 常见温室气体辐射效率及相对于CO2的GWP
Tab.2 Radiative efficiencies and GWPs relative to CO2 for common GHGs
2.2 碳达峰
碳达峰(Carbon Peaking)即碳排放达峰,是指在某个时间点(段)人为向大气环境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或包括其他主要温室气体)量达峰。简而言之,即指二氧化碳(或包括其他主要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如图9所示,碳达峰并不是指在某一日达到最大排放量,而是一个过程。碳排放先经过迅猛或平缓增长后进入平台期并可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然后进入平稳或快速下降阶段。C40是2005年成立的一个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性城市气候领导联盟,其成员包括北京、上海、香港、广州、东京、首尔、纽约、芝加哥、伦敦、巴黎、柏林等近百个城市。C40要求必须在5年或更长时间内(可理解为平台期取值为5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并且与峰值排放量相比至少减少10%,才能称之为碳达峰[33]。
图9 碳达峰过程示例
Fig.9 A typical carbon peaking process
2.3 碳中和及其相关概念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Carbon Neutral)有时亦称净零碳排放(Net Zero Carbon Emission)或净零碳足迹(Net Zero Carbon Footprint),其概念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碳中和是指:(1)在规定的时间段和规定的区域内(如某个国家、地区或组织内),人为向大气环境中释放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人为的二氧化碳去除量相平衡,即做到二氧化碳“源”与“汇”的平衡;(2)从规定的时间起,在规定的区域内,直接完全消除人为二氧化碳排放,即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广义碳中和是指不仅二氧化碳(CO2)要达到净零排放,其他主要温室气体(如CH4,N2O,SF6等)也要达到净零排放。
碳源(Carbon Source)是指任何自然或人工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甲烷等含碳化合物类温室气体,气溶胶或温室气体前体的过程或活动。燃烧化石燃料、森林火灾、动物呼吸和植物降解等都是常见的碳源示例。
碳汇(Carbon Sink)是指通过物理或生物机制等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甲烷等含碳化合物类温室气体,气溶胶或温室气体前体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光合作用植物、浮游生物、海洋、森林等即为常见的碳汇示例。
碳库(Carbon Reservoir)是指气候系统内存储二氧化碳、甲烷等含碳化合物类温室气体或其前体的一个或多个组成部分。碳在地球上有四大储层体,即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和大气。
碳封存(Carbon Sequestration)也称固碳,指捕获和储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过程或方式,碳封存可细分为3种类型。(1)生物封存:指在植被、土壤、树木和水生生态系统中储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过程或方式;(2)地质封存:指二氧化碳被储存在地质构造中的过程,如化石燃料的形成、提高石油采收率(EOR);(3)技术封存:指将二氧化碳捕获并储存起来的人工过程,如碳捕集及储存(CCS),碳捕集、利用及储存(CCUS),直接空气捕集及储存(DACS),带碳捕集及储存的生物能(BECCS)等。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年来,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科学指引下,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25年5月28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在京隆重发布《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报告2024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造价管理报告2024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建设质
日前,甘肃生态环境厅印发《甘肃省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工作方案》。文件提出,到2027年,制定出台3-5个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省级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初步构建,产品碳标识认证和分级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全省碳足迹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全文如下:关于印发《甘肃省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工作方案》的通知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初步名单,英利发展光伏组件智能制造中试平台凭借在光伏领域的深厚底蕴以及领先的技术实力和产业转化能力脱颖而出,成功入选。河北省上榜6家,英利发展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光伏领域中试平台。中试平台也被称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是科研
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威胁日益严峻。在中国,绿色发展意识正深入人心,低碳转型已成为全社会共识。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面临着能源结构偏煤、产业结构偏重、开发空间偏密、生态碳汇偏小等多重挑战,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空间广阔。2024年,全省深入贯彻习近
5月27日晚,中成股份发布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购买中国技术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中技江苏清洁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同步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募集配套资金,标志着公司在绿色能源领域的战略布局迈出关键一步。根据公告,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价格确定为11.19元/股,较公司最新收盘价14.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氢氨醇一体化逐渐成为了我国清洁能源消纳与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相关示范项目在国内密集落地。以绿氨为例,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统计,截至2024年底,我国在建的绿氨项目产能约190万吨/年,规划产能约1780万吨/年。蓬勃发展的现象背后,欧盟绿色认证体系与碳核算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27日,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发布关于印发数字广东建设202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文件明确,加强能源数据融合创新,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探索省市县一体化碳达峰、碳中和数智化管理,推广建设零碳智慧园区、绿色智能建筑。完善林业综合管理平台和林业监测数据管理平台,上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5月26日,湖南湘潭县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开展湘潭县“十五五”风电项目投资主体竞争性谈判的邀请公告。公告显示,本次风电项目建设分两个片区即以湘潭县中路铺镇为核心,涉及茶恩寺镇、白石镇、花石镇等区域,集中建设风机15至20台,总建设规模约150兆瓦(以审批为准);以湘潭
去年6月21日,河南省发改委印发了《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实施第一批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通知》(豫发改能综〔2024〕348号),63个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正式启动。随后的7月24日、8月30日、11月4日、12月20日、2025年2月8日、3月20日、4月18日和最近的5月22日,除去国庆和春节假期,河南省发改委几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做出重要部署,强调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明确了我国电力转型发展的方向。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重要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的第二次会议时提出,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
5月27日,贵州省能源局印发关于公开征求《贵州省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验收规范》意见的通知。燃煤机组灵活性改造后,除满足《电网运行准则》(GB/T31464)要求外,还应满足调峰能力等要求。改造后机组纯凝工况下最小发电出力不超过额定容量35%,热电联产机组在供热期间最小发电出力不超过额定容量40%。详
近年来,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科学指引下,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25年5月28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在京隆重发布《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报告2024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造价管理报告2024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建设质
日前,甘肃生态环境厅印发《甘肃省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工作方案》。文件提出,到2027年,制定出台3-5个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省级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初步构建,产品碳标识认证和分级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全省碳足迹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全文如下:关于印发《甘肃省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工作方案》的通知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初步名单,英利发展光伏组件智能制造中试平台凭借在光伏领域的深厚底蕴以及领先的技术实力和产业转化能力脱颖而出,成功入选。河北省上榜6家,英利发展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光伏领域中试平台。中试平台也被称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是科研
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威胁日益严峻。在中国,绿色发展意识正深入人心,低碳转型已成为全社会共识。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面临着能源结构偏煤、产业结构偏重、开发空间偏密、生态碳汇偏小等多重挑战,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空间广阔。2024年,全省深入贯彻习近
5月27日晚,中成股份发布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购买中国技术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中技江苏清洁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同步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募集配套资金,标志着公司在绿色能源领域的战略布局迈出关键一步。根据公告,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价格确定为11.19元/股,较公司最新收盘价14.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27日,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发布关于印发数字广东建设202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文件明确,加强能源数据融合创新,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探索省市县一体化碳达峰、碳中和数智化管理,推广建设零碳智慧园区、绿色智能建筑。完善林业综合管理平台和林业监测数据管理平台,上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5月26日,湖南湘潭县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开展湘潭县“十五五”风电项目投资主体竞争性谈判的邀请公告。公告显示,本次风电项目建设分两个片区即以湘潭县中路铺镇为核心,涉及茶恩寺镇、白石镇、花石镇等区域,集中建设风机15至20台,总建设规模约150兆瓦(以审批为准);以湘潭
去年6月21日,河南省发改委印发了《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实施第一批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通知》(豫发改能综〔2024〕348号),63个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正式启动。随后的7月24日、8月30日、11月4日、12月20日、2025年2月8日、3月20日、4月18日和最近的5月22日,除去国庆和春节假期,河南省发改委几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做出重要部署,强调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明确了我国电力转型发展的方向。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重要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的第二次会议时提出,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
5月27日,贵州省能源局印发关于公开征求《贵州省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验收规范》意见的通知。燃煤机组灵活性改造后,除满足《电网运行准则》(GB/T31464)要求外,还应满足调峰能力等要求。改造后机组纯凝工况下最小发电出力不超过额定容量35%,热电联产机组在供热期间最小发电出力不超过额定容量40%。详
伏排排照水乡鱼游禾茂两相彰板上光伏组件不断吸纳太阳能板下逆变器不停逆变“绿色”电睢宁县沙集镇5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顺利并网发电。正泰电源为其提供了320kW组串式逆变器,板上发电,板下养鱼,不仅展示了最前沿的光伏技术,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科技与渔业水乳交融的完美画卷。据悉,该项目位于
近年来,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科学指引下,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25年5月28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在京隆重发布《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报告2024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造价管理报告2024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建设质
5月27日,上海融和元储能源有限公司与襄阳国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国铁轨道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分别简称为襄阳国铁、湖北国铁)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襄阳国铁董事长曾建勇、副董事长鲁再平、湖北国铁总经理王金陡、融和元储董事长张涛、总经理施婕和副总经理夏雨、融和元储绿电交通事业部总
日前,甘肃生态环境厅印发《甘肃省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工作方案》。文件提出,到2027年,制定出台3-5个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省级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初步构建,产品碳标识认证和分级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全省碳足迹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全文如下:关于印发《甘肃省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工作方案》的通知
5月27日,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ACWAPower)首席运维官兼NOMAC公司首席执行官StefanVerlee率代表团到访协合运维北京总部,开展参观交流活动。协合运维董事长陆一川,董事、总经理胥佳,董事、副总经理朱永峰陪同参观并举行会谈。ACWAPower高层代表团参观了全球监控中心、电力交易中心,双方围绕规模
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威胁日益严峻。在中国,绿色发展意识正深入人心,低碳转型已成为全社会共识。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面临着能源结构偏煤、产业结构偏重、开发空间偏密、生态碳汇偏小等多重挑战,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空间广阔。2024年,全省深入贯彻习近
如何让百公里外的巨量风能跨过波涛汹涌的大海,可靠高效地接入电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历经十余年研发了“海上电力高速公路”——海上风电柔性直流并网技术与装备,为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提供坚实保障。近年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推进能源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我国海上风电资源丰富,预计到2030年,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国家能源局能源法贯彻实施工作会议精神,推动能源法在全省能源系统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5月26日,河南省能源法宣传贯彻实施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夏兴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能源法是深入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的重大成
随着新型能源体系的加快构建,华中区域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正在加快,绿色电力占比逐年提升,今年截至4月底,新能源装机达到1.90亿千瓦,占比43.7%,为第一大装机电源,新能源发电量815亿千瓦时,占比达到23.8%。在《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绿色电力交易专章》的指导下,华中各省绿电交易规则逐步
5月26日,浙江华昱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昱欣”)与永荣(深圳)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荣能源”)在广东清远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围绕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的技术与应用,在分布式光伏、储能、虚拟电厂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联合开发推动项目落地,共同构建新能源产业生态新格局。永荣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氢氨醇一体化逐渐成为了我国清洁能源消纳与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相关示范项目在国内密集落地。以绿氨为例,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统计,截至2024年底,我国在建的绿氨项目产能约190万吨/年,规划产能约1780万吨/年。蓬勃发展的现象背后,欧盟绿色认证体系与碳核算
2025年5月26-28日,GFC2025(第八届)绿色工厂厂务大会暨国际绿色工厂设计、建设与运维新产品新技术展览会在江苏省南京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办。大会立足“为我国建设更好的工厂”,持续助力我国工业绿色化、低碳化、安全化、智慧化发展。科士达携【全场景工业制造业解决方案】亮相现场,并以自研自产、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