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产业报道正文

从“电力弱国”到“电力强国” 中国做对了什么?|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2021-07-12 17:09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贾科华 朱学蕊关键词:电力行业发电量煤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数千座大型火电厂星罗棋布;2000多条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奔腾江河上,数万座水电站连点成线;绵延近两万公里的蓝色海岸线上,数十座大型核电基地串珠成链……装机规模分别高达12.5亿千瓦的火电、3.7亿千瓦的水电和0.5亿千瓦的核电,共同编织出中国电力工业的壮美画卷。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报”  ID:cnenergy  作者:贾科华 朱学蕊)

电力的广泛使用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回首百年路,从连基本的照明用电都无法满足,到生产生活巨量用电供应无忧;从全国绝大多数人无法通电,到成为发展中国家中率先实现人人有电用的国家,我国电力工业走出了一条追赶之路、崛起之路、飞跃之路,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腾飞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数据显示,我国发电量在2011年超越美国跃居世界首位,并且至今仍保持着快速增长态势;截至2020年底,我国发电量高达7.6万亿千瓦时,是发电量排名第二国家的近两倍。其中,以火电、水电、核电为主的传统电源发电量占比长期维持在90%以上,成为我国电力保供的绝对主力。

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成长为当之无愧的世界最大电力生产国,从全面落后的“电力弱国”蜕变成名副其实的“电力强国”,中国到底做对了什么?答案写在火电、水电、核电的大规模创新建设,以及立志挺起中国电力工业脊梁、铸造“大国重器”的不懈探索之中。

建成世界最大清洁煤电供应体系

“左前方就是电厂了。今天风有点大,水汽都吹散了。在风小的时候,机组排出的水汽会在电厂上方形成一团漂亮的云,我们都叫它祥云。”从呼和浩特市区到托克托电厂需要驱车1个半小时,一路上都是开阔的平原,记者老远就能看到电厂,工作人员说,“我们厂发的电通过专线全部送往北京,总量约占北京全部用电量的30%,是京津唐电网重要的电源支撑点。”

托克托电厂所在的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阴山南麓、黄河“几”字的右上拐角北岸,与“煤城”鄂尔多斯市的准格尔旗隔河相望。明嘉靖年间,蒙古西土默特部阿拉坦汗的义子“妥妥”驻此,托克托由此得名。

作为“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能源战略的重点工程,托克托电厂于2000年8月1日开建,2017年共建成投产8台60万千瓦机组及2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612万千瓦,是世界在役最大火力发电厂。

10年建成世界最大火电厂,是我国火电行业迅猛发展的缩影。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发电总装机仅有184.9万千瓦,发电量也只有43.1亿千瓦时。截至2020年底,我国发电总装机已超过22亿千瓦,发电量达到7.6万亿千瓦时,其中火电装机12.5亿千瓦,发电量5.17万亿千瓦时,占比分别达到57%和68%,是我国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顶梁柱、压舱石。

2015年至2017年,托克托电厂陆续对10台机组进行了超低排放改造,成为我国火电行业绿色发展的真实写照。

生态环境部今年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十三五”末,我国煤电超低排放改造累计完成9.5亿千瓦。超低排放机组占比高达88%,标志着我国煤电机组排放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世界最大清洁煤电供应体系就此建成。

但作为高碳能源,在全社会大力减碳的时代背景下,煤电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合理控制煤电建设规模和发展节奏”。

“未来中国电力需求仍呈持续增长趋势,但煤电发展除了能源战略布局和电力系统安全上的需要,以及局部地区还有一定增长外,总体上不再是增量型发展,而是由优化型逐步向减量型发展。煤电的总体功能将由电力、电量的主体作用向多元、复合功能转变。”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原专职副理事长王志轩说,“在持续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的过程中,为提高电力系统调峰、调频能力,煤电要发挥灵活性电源作用;同时,建议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智能化改造等手段,进一步挖掘我国10.8亿千瓦煤电装机系统的低碳发展潜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世界第一煤电大国正在开启新征程。

全面持续刷新世界水电建设纪录

从四川省凉山州首府西昌市到锦屏水电站需要2个半小时车程。锦屏山,锦绣屏障之意,山势险峻,两侧高山挤出一条又深又窄的峡谷,雅砻江从谷底奔腾而过。锦屏水电站在这山高水急之处拔地而起,其所建设的双曲拱坝高305米,刷新了世界纪录。

气势磅礴的锦屏水电厂共安装有14台机组,总装机840万千瓦,是“西电东送”战略的标志性工程。自2012年12月30日首台机组投产发电至今,已实现安全生产超3100天、累计发电量超3246亿千瓦时。每一天,在这里生产出的1亿千瓦时清洁电能,通过特高压线路跨越千山,源源不断地输送至东部沿海地区,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电行业标志性项目密集开建、捷报频传:2012年建成世界第一大水电站——三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单机容量达到70万千瓦;2014年建成世界第四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386万千瓦,单机容量达到77万千瓦;2014年建成总装机容量640万千瓦的向家坝水电站,单机容量达到80万千瓦;世界第七大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今年6月17日全部机组建成投产,总装机容量1020万千瓦,单机容量达到85万千瓦;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总装机1600万千瓦,今年6月28日实现首批机组投产,单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一……

截至2020年底,我国水电装机容量累计达到3.7亿千瓦,稳居世界第一;发电量1.36万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18%,是当之无愧的主力电源。

雅砻江在全国规划的十三大水电基地中规模排名第三,规划装机约3000万千瓦。据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流域未来的发展空间远不止于此:流域将以水电为基础,开发建设水风光互补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基地总装机将达8000万千瓦;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绿色清洁能源基地之一。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建设9座大型清洁能源基地,除雅砻江流域外,还包括黄河上游、金沙江上游、金沙江下游三个以水电开发为基础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这也意味着,随着“大型水电基地”向“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升级,以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的“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目标的落地,水电将迎来新使命、扮演新角色。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世界第一水电大国正在续写新篇章。

安全高效打造核电建设国家名片

东海之滨,福建福清核电基地内,六台机组一字排开,矗立其间的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历时近69个月的建设后,于今年1月如期投入商运;距离福清1700多公里的山东威海,我国三代压水堆核电重大科技专项国和一号建设现场,焊花飞溅,一座超级工程正在核电建设者手中加速孕育。

华龙一号与国和一号所取得的新突破,不仅是我国核电技术实现由二代向三代历史性跨越的标志性工程,更是我国在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新跨越的代表性工程。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1985年,核工业人白手起家,自主设计建造了被称为“国之光荣”的秦山核电站,奏响了中国核电事业的“报春曲”;1987年,我国大陆首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开建,中国高起点发展核电事业的大幕由此开启。

“后续30多年来,历经适度发展、积极发展和安全高效发展等阶段,核电在我国尤其是沿海地区发电量占比不断提高,为能源安全供给和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廷克说。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底,我国商运核电机组达50台,总装机容量5214.5万千瓦,居全球第三;核准及在建核电机组23台,总装机约2480万千瓦,居全球首位。2020年,核能发电装机占比约2.3%,发电量占比约4.9%。自1994年首台核电机组投入商运以来,我国核能发电量累计已达2.6万亿千瓦时以上,等效减排二氧化碳约21亿吨。

回望华龙一号与国和一号的研发历程,其对中国核电产业链发展所发挥出的巨大推动作用有目共睹,“中国创造”的印记深刻又清晰。

张廷克告诉记者,我国目前已全面掌握了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保护控制系统和核级焊材、核级密封件等关键设备、材料制造技术,部分领域填补了国内空白,具备了每年8—10台/套核电主设备制造能力,自主三代核电综合国产化率已达88%以上。“另外,作为世界上唯一30多年不间断建设核电的国家,我国核电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和总承包能力持续提升,工程建造技术水平保持国际先进行列,成功实现了多项目、多基地同步建设,全面掌握了三代压水堆、高温气冷堆、快堆等多种先进堆型建造技术,具备了同时建造30台以上核电机组的工程施工能力。”

从1970年国家决定发展核电事业到成功跻身世界核电大国行列,四十年来,几代核电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只为将先进核电技术牢牢握在手中。如今,分布于八个省区的数十个核电基地,正成为中国绿色发展和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强劲助力。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自主先进的中国核电必将作出更大贡献。

评论 |续写电力强国新篇章

文 | 本报评论员

建成总装机高达10.8亿千瓦的世界最大清洁煤电供应体系、在运在建的一批世界级水电站不断刷新全球水电建设纪录、在建及核准的核电机组数量居世界首位……基荷电源火、水、核的旺盛发展势头,充分彰显出中国电力工业的强大。

我国电力工业的百年跨越史,就是一部火电、水电、核电等传统电力唱主角的奋斗史、追赶史、崛起史。没有这三大主力电源的飞跃式发展,“电力弱国”向“电力强国”的蜕变将是天方夜谭。

从蜡烛作为生活必需品,家家户户常年必备,到如今蜡烛成为平常不容易买到的“稀缺品”;从照明主要靠洋油灯,豆大的火苗照不亮小小的房间,三五步外一片昏暗,到洋油灯成了“文物”,被摆进了博物馆;从电灯是城市的专享,“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只是一份美好愿景,到如今最偏远的乡村都实现了“电”亮光明……奋斗百年,我国终于实现了“14亿人有电用”的伟大壮举,成为发展中国家中率先做到人人有电用的国家。这样的成就,离不开“火水核”等传统电源的强劲支撑。

大国重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新中国成立以来,火电、水电、核电行业之所以能迅猛崛起,关键就在于具备了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从1994年三峡工程建设开启单机容量70万千瓦大型水电机组的自主化之路,到2014年溪洛渡电站单机77万千瓦机组、向家坝电站单机80万千瓦机组全部顺利投产,再到今年白鹤滩电站首批单机100万千瓦机组发电,我国水电设备制造一步一个台阶,不断刷新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从2007年浙江玉环电厂单机百万千瓦煤电机组国产化依托工程投产,到2015年世界首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完成性能试验,再到2020年百万千瓦煤电机组软件控制系统实现完全自主,我国煤电技术自主化突飞猛进,稳居世界前列;从1985年核工业人白手起家自主设计建造的秦山核电站开工,到1997年大亚湾核电站实现自主运营,再到当前国产化率已近九成的华龙一号、国和一号自主三代核电成功建设,我国已跻身世界核电大国行列,并率先实现由二代向三代核电技术的全面跨越。

技术进步无止境,攀登高峰不止步。在能源转型和碳减排目标的指引下,在打造新型电力系统的时代要求下,火电、水电和核电依然需要借助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作为高碳能源,火电面临的挑战之大前所未有,只有依靠革命性、颠覆性的技术,才能绝处逢生;水电站数量众多、大坝类型各异,保证大坝安全,尤其是库容高达数十亿乃至超百亿立方米的高坝大库的安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挑战,同样离不开更先进的建造和运维技术保驾护航;安全是核电的生命线,从设计、设备制造到建造运维,从铀矿开采到整个核燃料循环体系建设,容不得半点闪失,唯有不懈的创新优化和迭代升级,才能实现安全高效发展目标。

“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回首百年创业路,中国电力人奋起直追,补短板强弱项,将核心技术牢牢握在手心;启航新征程,中国电力人重整行装,勇闯“无人区”,继续向全球电力科技新“珠峰”挺进。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纵观人类科技发展史,创新从未是一件易事,但站在电力强国的雄厚基础上,拥有世界最大的电力市场和能源革命的宏伟愿景,中国电力行业更加强大、美好的未来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实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行业查看更多>发电量查看更多>煤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