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中华文明充满智慧与哲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更是对当今世界解决气候变化等人类发展重大议题有着重要指导价值与启示作用。古人做事情非常重视“天时地利人和”。古人作战时,非常重视自然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人心向背。一个人想要做好一件事(如创业、做生意等),除了自身意愿与主观因素外,还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相关方、时机选择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样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以下简称“双碳”变革)过程中,如何认识“天时地利人和”这样的中华传统智慧的价值和作用?是不是在“摩尔定律”“光速传播”“人工智能”大行其道的数据信息时代,中华传统智慧的价值和作用就应该被弱化?笔者出于探究现实问题新出路的好奇,尝试从中华传统智慧中找到些线索与启示。
(来源:微信公众号“先思录” ID:foresight-thinking 作者:尹明)
一、“双碳”变革本身就包含丰富的“天时地利人和”因素
应对气候变化本身就是一个包含时间、空间和人等要素的复杂过程。应对气候变化行动通过调整和改变人类社会自身的行为,减少对生态和大自然的破坏,这个过程本身就涉及到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国与国的关系、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以及从时间维度(分为两类,包括以同一时间截面为标志的绝对时间维度、以不同发展阶段为标志的相对时间维度)、地理空间维度(分为两类,包括以现实地理空间纽带为特征的物理地理空间,以意识形态相似为特征的意识地理空间)上对人、企业、国家及其他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的重新定义、评估和调整。
当前,全球碳减排大势已经形成,围绕二氧化碳排放的国际规则正在建立,欧盟提出“European Green Deal”,拟通过实施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等,影响国际贸易格局与规则。美国现政府也正在重塑气候变化“斗士”形象,参与国际碳规则制定。
对我国而言,“双碳”变革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应有之义,是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我国作为一个整体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表率的必然选择。
在时间尺度上,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立足当前和现实条件,系统谋划,扎实推进,也要着眼长远,将减污降碳与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形成新发展动能、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国内空间上,处理好不同地区人们之间的关系,不仅东部发达地区要实现青山绿水、民生幸福,西部地区也要通过“双碳”变革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和民生的协同发展,共享祖国发展成果。
在国际空间上,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顺应国际碳减排大势,扎实做好自身的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树立减排良好国际形象,积极参与全球碳排放国际规则制定,重视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碳机制衔接,防范和反对国际碳规则被滥用于阻碍、破坏我国正常发展,维护国家利益。
“双碳”变革本身就含有丰富的“天时地利人和”因素,包括:近中远期的“双碳”变革的主要工作;国内,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双碳”变革的主要矛盾;国际上,与不同国家或经济体在不同时期的关系、主要矛盾等。因此,我国的“双碳”变革不但不应该忽略,反而应该更加重视“天时地利人和”。
“双碳”变革是逆水行舟,说明了其在突破旧模式、打破旧利益格局方面会遇到巨大阻力,这些阻力多是来自于内部。而“双碳”变革要重视“天时地利人和”,说明其在方案设计、路径选择和时机把握上,要充分考虑各种外部条件和因素的影响。
我们在开展“双碳”变革过程中,在推进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双碳”工作时,应重视分析其所蕴含的“天时地利人和”因素,借助科技发展、市场发展与国际发展的大势,多做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因时而动、顺应民心之举。
对内,把握好重大战略与政策的启动、调整、退出的时机,避免出台不切实际、脱离国情与发展阶段、以局部获利破坏整体发展的政策与目标,避免出现急功近利、事倍功半的情况,将“双碳”变革有效融入到国内大循环建设工作之中,促进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调发展。
对外,开展“双碳”变革,倒逼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定位,借助国内大循环和国内消费大市场作用,吸引全球优质资源聚集,不断增强我国创新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我国在供给、消费两端对全球市场的贡献,确保我国具有与自身体量相匹配的国际发展空间。
总之,我国“双碳”变革是一场包含近中远期战略、地理空间布局、各种生产关系调整、生活习惯改变以及国际关系重构的复杂过程,机遇与挑战并存。如果能做到主观与客观结合、近期与远期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在合适的时期、合适的地方做适合的事,将有助于这场变革平稳致远,确保经济社会体系调整到位高效。
二、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应重视“天时地利人和”
我国八成的二氧化碳排放与能源有关,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在于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当前,我国煤炭、油气、电力等能源条块分割明显,更多采用的是“竖井”式、“胡同”式的发展思路与方案,同时,各大能源央企、国企纷纷编制各自的“双碳”方案,逐渐形成了“煤双碳”“油气双碳”“电双碳”等行业甚至企业“双碳”目标和方案。“你十年达峰,我七年达峰;你二十年中和,我十五年中和”,攀比哗众的成分渐多。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苗头。
即使这些方案是可行的,我们还要注意,一家企业的成功,不能代表整个行业的成功;一个行业的成功,不能代表中国整个经济体系的成功。同样,一个省份的实现“双碳”目标,并不能代表全国目标的成功。道理很简单,我们需要的是国家整体实现“双碳”目标。
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又将很多原本分散在相关行业的不同企业链接起来,事实上形成了由横向能源品种维度和纵向价值实现维度(即能源转化与利用)相互链接的“大能源”体系。
我们知道,煤炭、油气和电力等能源形式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替代、互补关系的,而这种关系的转化大多是以“电气化”为枢纽得以实现,如交通电气化可以影响成品油的消费、电采暖可以影响天然气或煤炭的消费等。电气化、电能替代就是“大能源”体系已经事实上存在了的很好证明。同时,人类社会正在从工业时代向数字信息时代转向,电力系统是数字信息时代的“基础设施之基础设施”,这也说明“大能源”体系的核心是电气化,价值实现路径主要是电能替代。
从能源动力角度而言,新型能源体系就是“大能源”体系,而“大能源”体系就是一个包含丰富的“天时地利人和”因素的复杂系统。脱离开这些因素,新型能源体系或“大能源”体系将变得苍白无力,也将成为没有灵魂的空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和价值。
不同类型能源之间的替代、互补关系的实现,是受到技术发展、资源禀赋、消费偏好、综合成本、存量资产、地理位置等外部多因素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过程中,需要重视“天时地利人和”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天时地利人和”对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有哪些具体要求?
未完待续。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对节能降碳部分,摘录如下:深挖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潜力推动传统产业“扩绿
近日,以“共筑绿色算力大生态共创人工智能新未来”为主题的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开幕。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绿色算力发展研究报告(2025年)》,揭示我国算力产业正以“绿”为底,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数据显示,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凭借自然禀赋与技术创新,成
7月21日,广东省新能源循环经济零碳智慧产业园广州总部项目在广州花都奠基,预计2027年6月前投产,预计为大湾区提供不少于40%的动力电池再生材料。该项目由中恒源集团与花都汽车城发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中恒智联(广州)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广东省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广东省新能源产业强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工作怎么干?这次会议提出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崇德向善的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中发[2024]13号)和中共海南省委八届六次全会关于全面谋划打造低碳岛的工作部署,加快海南自贸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相关阅读: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到2045年,零碳能源供给系统全面建成!
2025年,“零碳园区”正式从“民间概念”驶入国家战略蓝图规划落地快车道。年初,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其列为年度重点任务;年中,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火速推出“1#x2B;4”核心政策体系(发改环资〔2025〕910号),首次明确定义、划定标准、部署任务!这意味着什么?对于地方政府、园区管理者和企
北极星能碳圈获悉,据江苏发改官微最新消息,为做好国家级零碳园区申报推荐工作,扎实推进江苏省零碳园区建设,近日,江苏省发改委、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印发《关于组织申报国家级零碳园区及推进全省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申报主体:应为省级及以上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原则上应列入最新版《中国开
7月21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组织申报国家级零碳园区及推进全省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通知指出,以应用场景为驱动,加速低碳零碳产品、装备和技术的应用推广。鼓励园区根据自身特色,推行可用屋顶光伏全覆盖、光储充一体化、车网互动、氢能交通等典型应用场景。探索多能互补、多
2021年,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深圳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实施方案》(深环〔2021〕212号),自此,深圳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工作拉开序幕。2024年,深圳近零碳试点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不仅距离2025年建成100个试点目标更近一步,更以高质量示范项目与实践经验,为全国绿
日前,国家能源局公开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0443号建议的答复。答复文件指出持续深化配电机制创新,不断拓展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模式,推动配电环节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激活配电侧活力,提升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和配电网新能源承载力。持续完善绿色能源消费制度体系,深化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和绿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国家能源局官网近日发布了对“关于加快全国能源体制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答复,关于健全绿色能源消费制度体系,明确下一步将持续完善绿色能源消费制度体系,深化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和绿电市场化交易机制,不断健全绿证制度体系,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办法
7月21日,黄浦区人民政府与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举行。黄浦区委书记杲云,区委副书记、区长徐惠丽,上海电力设计院党委书记、董事长蔡光宗,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宇卫共同见证签约。杲云指出,黄浦区正紧扣“功能新高峰、品质新标杆”主线推动“3+3+X”重点产业体系发展,聚焦
从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建立一批零碳园区,到今年3月零碳园区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再到7月三部门推出“1+4”核心政策体系,我国零碳园区建设走上正轨。相关阅读:国家动真格!零碳园区从概念到落地,关键年开启→昨日,四川省经信厅与四川省生态厅公布了首批零碳工业园区试点建设名单。4家园
日前,国家能源局公开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0443号建议的答复。答复文件指出持续深化配电机制创新,不断拓展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模式,推动配电环节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激活配电侧活力,提升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和配电网新能源承载力。持续完善绿色能源消费制度体系,深化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和绿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国家能源局官网近日发布了对“关于加快全国能源体制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答复,关于健全绿色能源消费制度体系,明确下一步将持续完善绿色能源消费制度体系,深化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和绿电市场化交易机制,不断健全绿证制度体系,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办法
7月18日,广东德庆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德庆县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提到,加快培育低碳新兴产业。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绿色产业,加快培育低碳零碳负碳等新兴产业。着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无碳技术与装备,以及热电联产、化工、陶瓷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8654号建议的答复。答复文件提到,绿电直连、智能微电网、零碳园区等协同发展模式,对促进源网荷储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我们支持古雷石化基地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因地制宜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21日,广东省广州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局、广州市黄埔区发展和改革局发布了关于印发广州开发区广州市黄埔区关于促进新能源产业与节能环保领域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积极有序推进存量煤电机组节能降耗、供热、灵活性“三改联动”改造升级工作,鼓励电厂建设集分布式
7月20日,大唐惠州博罗燃气热电联产项目2号机组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2×460兆瓦级燃机项目全面投产,中国大唐在粤在役机组容量突破千万千瓦大关。项目介绍该项目是广东省“十四五”重点工程,总投资27亿元,2023年9月28日全面开工。项目积极践行“双碳”目标,建设用地较同类型项目节省45亩
7月18日,住建部公开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5694号建议的答复。该答复针对钟宝申代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建议。住建部表示历来高度重视建筑光伏有关工作,从不断完善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政策以及加快完善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体系标准等两个方面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发展。住建部提出,
近日,浙江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东阳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规划(2025-2030年)》意见的通知,为满足东阳市集中供热需求,贯彻执行《浙江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等相关要求,合理分配供热分区,在热用户相对集中区域实行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满足各类热用户的热能
苏州海明包装作为高端化妆品包装供应商,面临双重挑战:用能成本激增——产线运转,峰期用电占比大;碳中和压力——国际品牌商要求供应链2030年实现零碳排。为了迈出能源转型的关键第一步,有效降低用能成本并开启绿色化进程,海明包装经过审慎评估,选择了在光伏领域拥有深厚技术积累和丰富项目经验的
7月21日,黄浦区人民政府与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举行。黄浦区委书记杲云,区委副书记、区长徐惠丽,上海电力设计院党委书记、董事长蔡光宗,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宇卫共同见证签约。杲云指出,黄浦区正紧扣“功能新高峰、品质新标杆”主线推动“3+3+X”重点产业体系发展,聚焦
从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建立一批零碳园区,到今年3月零碳园区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再到7月三部门推出“1+4”核心政策体系,我国零碳园区建设走上正轨。相关阅读:国家动真格!零碳园区从概念到落地,关键年开启→昨日,四川省经信厅与四川省生态厅公布了首批零碳工业园区试点建设名单。4家园
7月21日,广东省新能源循环经济零碳智慧产业园广州总部项目在广州花都奠基,预计2027年6月前投产,预计为大湾区提供不少于40%的动力电池再生材料。该项目由中恒源集团与花都汽车城发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中恒智联(广州)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广东省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广东省新能源产业强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工作怎么干?这次会议提出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崇德向善的
日前,国家能源局公开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0443号建议的答复。答复文件指出持续深化配电机制创新,不断拓展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模式,推动配电环节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激活配电侧活力,提升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和配电网新能源承载力。持续完善绿色能源消费制度体系,深化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和绿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国家能源局官网近日发布了对“关于加快全国能源体制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答复,关于健全绿色能源消费制度体系,明确下一步将持续完善绿色能源消费制度体系,深化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和绿电市场化交易机制,不断健全绿证制度体系,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办法
7月18日,广东德庆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德庆县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提到,加快培育低碳新兴产业。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绿色产业,加快培育低碳零碳负碳等新兴产业。着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无碳技术与装备,以及热电联产、化工、陶瓷
中新网广州7月21日电(记者蔡敏婕)广东省新能源循环经济零碳智慧产业园广州总部项目21日在广州花都奠基,预计2027年6月前投产,预计为大湾区提供不少于40%的动力电池再生材料。该项目由中恒源集团与花都汽车城发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中恒智联(广州)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广东省2025年重点建设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21日,广东省广州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局、广州市黄埔区发展和改革局发布了关于印发广州开发区广州市黄埔区关于促进新能源产业与节能环保领域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积极有序推进存量煤电机组节能降耗、供热、灵活性“三改联动”改造升级工作,鼓励电厂建设集分布式
7月16日至2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届链博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设立包括清洁能源链在内的六大产业链和一个供应链服务展区。当前,中国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全球80%光伏组件和70%的风电关键零部件都由中国生
走进美的集团旗下佛山市威灵洗涤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园区,5万平方米的屋顶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屋顶光伏每年可产生约870万千瓦时清洁电能,约占园区总用电量的27%,相当于每年减少8500吨碳排放。”该企业负责人肖先生表示,“利用光伏发电不仅让产品获得了国际低碳认证,每年还可节省电费超390万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