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区域性、阶段性、时段性的电力紧张,还远未到“电荒”的程度,但不能掉以轻心。当前,我国电力供应结构多元、网架系统复杂、变革压力交织,巧合情况与偶发因素概率大幅增加,需要警惕电力紧张向“电荒”演变。
警惕局部“电荒”再来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ID:nyqbyj)
作者:蒋学林
(能源情报研究中心)
颇有些意外,电力再次紧张了,而且预计波及的范围较大。刚刚过去的十年,我国电力工业飞速发展,年均新增发电能力超过1.2亿千瓦,似乎不该出现电力短缺问题。
但并非完全无迹可寻。去冬今春,湖南、江西实行有序用电引发广泛关注,而全国层面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出现了22亿千瓦装机却带不起12亿千瓦用电负荷的尴尬局面。
当然,区域性、阶段性、时段性的电力紧张,还远未到“电荒”的程度,但不能掉以轻心。当前,我国电力供应结构多元、网架系统复杂、变革压力交织,巧合情况与偶发因素概率大幅增加,需要警惕电力紧张向“电荒”演变。
首先,切实把保供作为首要目标。电力发展的目标日益多样化,但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应是满足人们美好生活对电力的需要,即保障人民安全稳定可靠用电。对此,认识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强化。2010年,河北安平县为完成节能减排目标搞起了全县“大限电”,引起了轩然大波。十年后的2020年,个别地区为完成“双控”目标发起了“限电令”,与安平县做法其实如出一辙。可见,面对其他目标干扰时,切实把电力保供摆在首位需要更多智慧、勇气和定力。
其次,充分发挥煤电保供压舱石作用。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煤电的处境着实显得有些尴尬,业内对此应保持清醒、准确把握、认真对待。煤电装机占比2020年首次历史性下降到50%以下,但煤电发电量占比依然超过六成,依然是我国电力供应的第一功臣。即使今后由电量型电源向容量型电源转变、为新能源腾挪更多发展空间,煤电保供的“头把交椅”短期内也尚难以交班,因为其他电源品种客观上还需要成长时间。稳供应必须稳煤电,不能有所闪失、含糊和马虎。
再次,不能忽视水电“巨头”。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把风光新能源推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风光无限。相比之下,水电似乎提及颇少,门前冷落鞍马稀,沉寂到容易为人无视了。与风能、太阳能相比,水电资源“有限”得多,长远看在新型电力系统中未有其长袖善舞的辽阔舞台,但短期内水电的作用却不能小视。2020年,我国水电装机达到3.7亿千瓦,相当于风电、光电、核电合计装机的六成;年发电量达到1.36万亿千瓦时,远超风电、光电、核电合计发电量,稳坐电力供应的“第二把交椅”,是当前最稳定可靠的清洁可再生能源。
第四,合理引导能源电力需求。能源资源不可能无限满足需要,“两高”项目作为能源消耗大户需要格外关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能耗强度“十四五”时期要降低13.5%,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推动绿色转型实现积极发展。今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召开部分节能形势严峻地区谈话提醒视频会议,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强调不符合要求的“两高”项目要坚决拿下来。“两高”项目盲目抬头的治理有待持续发力。
第五,以经济手段更好引导用户响应。最新消息显示,为应对今夏可能出现的供电缺口,湖北省将首次开展电力需求响应,目前该省已有500多户用电客户签订响应协议,初步储备可调节负荷约180万千瓦。电力需求响应逐步成为重要选项,江苏、山东、河南、江西等地都进行了有效探索,但总体上需求响应的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掘。需要进一步完善峰谷电价政策,强化市场调节手段,激发更多用户响应积极性、主动性。居民生活用电分时电价政策的完善,或许可以让家庭也能为电力削峰填谷略尽绵薄之力。
第六,面向未来作更长远打算。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需要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本次电力短缺,不能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疲于应付的局面。碳达峰、碳中和为电力改革发展设定了新边界,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提出了新要求,未来的10年、40年如何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需要系统研究、顶层设计,形成现实科学的整体解决方案,落地落实并持续动态评估调整完善。
电力短缺来了,但希望不会有“电荒”。未雨绸缪,多措并举,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电力需求之路前景可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21日,贵州省能源局印发《贵州省电力需求响应交易方案》,明确,邀约型削峰补偿价格上限为2.0元/千瓦时,最终补偿价格通过市场化方式竞价形成。邀约型填谷补偿价格上限为0.45元/千瓦时,最终补偿价格通过市场化方式竞价形成。实时型削峰、实时填谷补偿价格上限分别按照邀约型削峰、
7月20日下午3时58分,华电望亭发电厂二期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工程6号机组通过168小时试运行,宣告实现商运。试运行期间,主辅设备运行稳定,各项经济指标、技术性能指标优良。电站集团为该项目提供燃气轮机、汽轮机、发电机以及凝汽器设备。相较于传统火力发电设备,重型燃机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启动
2025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通知》),从政策层面打通发用两侧“点对点”绿色电力供应的通道,明确了绿电直连的责任界面、运行机制、价格机制和结算机制,创新了“物理直连+市场化”的直连定义,拓
7月2日13时18分、7月19日11时18分,华润电力浙江公司温州电厂二期项目3号机组、深汕公司3号机组分别成功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转入商业运营。温州电厂二期温州电厂二期项目是浙江省“十四五”期间重大支撑性煤电工程、省“千项万亿”工程、“绿保稳”工程,承载着保障电力供应、促进绿色转型的
2025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136号文”)明确,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价格。在此背景下,我国新能源行业迈入发展新阶段。(来源: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
摘要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推动下,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在许多国家的电力系统中占比持续攀升。然而,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的扩大,如何有效提升新能源的消纳水平和利用率成为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首先选取了美国加州与德国两个地区,分析梳理新能源市场化消纳的一般规律;其次回溯了中国新能源消纳历程,
晶科能源的高效TigerNeo组件,成功应用于东芝三菱合资企业TMEIC在日本长崎创新中心的屋顶光伏项目。作为专注于电力转换系统(PCS)技术的行业领军企业,TMEIC在其自有屋顶部署晶科组件,充分体现了其对晶科产品与技术实力的高度认可。这次合作也进一步夯实了晶科能源在日本市场的领导地位——公司已连
7月17-18日,中电联在北戴河培训中心召开本部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年初理事长办公会议、本部工作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和各项要求,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研判面临形势,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当地时间7月19日,开发商SkybornRenewables宣布,西门子歌美飒(SiemensGamesa)已被正式确认为Gennaker海上风电场的风机供应商。该项目总装机容量达945兆瓦,将采用63台SG14-236DD海上风机,单机功率通过功率提升模式可达15兆瓦,预计2028年初启动安装,建成后将成为德国波罗的
2025年上半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系统各单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真抓实干、开拓进取,推动国家电网高质量发展,更好保障电力供应、促进能
文丨三峡小微作者丨雷海超韩强北极星储能网讯:近期,我国多地高温闷热,局部地区温度超过40摄氏度。高温闷热天气导致能源消耗增多,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初步预计,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同比增加约1亿千瓦。三峡集团各“风光”场站聚焦提升电力保供能力,以安全生产为抓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发挥省间市场作用筑牢电力保供基石——访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常青当前,我国多地电力负荷持续攀升,能源资源逆向分布的国情与新能源波动性、负荷尖峰化带来的供需挑战交织,省区电力资源调配作用的重要性凸显。作为推动全国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平台,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如何利用省间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1日,黑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7月份第2周黑龙江电网发电偏差情况及未来一周影响发电相关情况的说明。根据新能源、水电、火电发电能力及电力平衡预测,2025年7月11日-7月18日(周五至下周五),省内电力供需总体平衡。7月14日-15日,部分时段阶段性存在电力紧张情况,预计需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浙江温州平阳县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印发《平阳县迎峰度夏(冬)电力保供补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根据市级指令在规定时段内使用用户侧柴油发电机组顶峰发电的工业企业用户,给予2元/千瓦时的补贴。根据市级指令在规定时段内使用电化学储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7日,黑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7月份第1周黑龙江电网发电偏差情况及未来一周影响发电相关情况。根据新能源、水电、火电发电能力及电力平衡预测,2025年7月4日-7月11日(周五至下周五),省内电力供需总体平衡。7月4日-5日、7月7日、7月9日,部分时段阶段性存在电力紧张情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7日,黑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6月份第4周黑龙江电网发电偏差情况及未来一周影响发电相关情况的说明。根据新能源、水电、火电发电能力及电力平衡预测,2025年6月27日-7月4日(周五至下周五),省内电力供需总体平衡。6月27日-7月3日,部分时段阶段性存在电力紧张情况,预计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30日,浙江温州平阳县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平阳县迎峰度夏(冬)电力保供补贴实施方案》意见的通知。文件提出,省级电力保供前置措施(移峰填谷、集中检修,下同)执行期间,对工商业企业开展电力保供用电生产进行补助。1.错避峰补贴:对参与电力紧张时段有效压降的工
6月26日,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等4部门发布关于印发《景宁畲族自治县电力负荷管控措施和绿电近零碳微电网群建设补贴实施办法》的通知,对2025年至2028年迎峰度夏(冬)期间,注册地在景宁县,企业有效参与由供电公司发起的移峰填谷、集中检修且拥有独立用电户号、满足计量采集要求的
6月23日,浙江省瑞安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瑞安市本级2025年度迎峰度夏(冬)电力保供补贴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瑞安市电力保供前置措施(移峰填谷、集中检修,下同)执行期间,对工业企业开展电力保供用电生产进行补助。错避峰补贴:对参与电力紧张时段有效压降的工业企业
北极星储能网讯:6月17日,温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温州市本级迎峰度夏(冬)电力保供补贴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的公示,提到,用户侧储能顶峰补贴根据市级指令在规定时段内使用电化学储能顶峰放电的工业企业用户,给予1元/千瓦时的补贴。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政策新增了空调管理补贴,对参与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6日,浙江杭州市富阳区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征求2025年迎峰度夏(冬)电力保供补贴实施方案及实施细则意见建议的通知。移峰填谷补贴。2025年7月1日-2026年2月28日期间,对供电电压等级在10千伏及以上,参与电力紧张时段移峰(具体以省、市能源主管部门要求为准,不含需求响应、有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3日,黑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5月份第5周黑龙江电网发电偏差情况及未来一周响发电相关情况的说明。文件显示,根据新能源预测、水电、火电发电能力预测及电力平衡预测,5月30日-6月6日,省内电力供需总体平衡,阶段性存在新能源消纳困难、电力紧张情况。详情如下:
限电停产,可能是近期能源热词之一,亦料将成为行业年度热词。
限电停产,可能是近期能源热词之一,亦料将成为行业年度热词。犹记今年夏天,在全国较大范围出现电力缺口,媒体上“电荒”一度有风声鹤唳之势。尽管心存疑惑,但由于正处夏季用电高峰、多地用电负荷记录刷新,对于“缺电”的理解并不十分困难。
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十四五”时期深化价格机制改革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完善居民阶梯电价机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明确有条件的地方要按程序推广居民峰谷电价机制,总的看对居民用电价格的影响较小。我国居民阶梯电价已经实行多年,有必要进一步总结和完善居民阶梯电价制度,形成更加充分反映用电成本、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的居民电价机制。
我国居民阶梯电价已经实行多年,有必要进一步总结和完善居民阶梯电价制度,形成更加充分反映用电成本、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的居民电价机制。
那么从近十年看,我国电力工业运行呈现什么特点,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现象?以年度数据为分析对象的研究报告较多,以半年数据为分析对象的相对较少,事实上半年数据可以为我们提供不同的观察视角、分析维度。为此,我们基于收集整理的官方当时所发布上半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探析我国电力工业2011~2021年的运行特点。
2021年7月16日,国家能源局官方网站发布了今年上半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6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为22.6亿千瓦,同比增长9.5%。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为2.9亿千瓦,同比增长34.7%。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为2.7亿千瓦,同比增长23.7%。可见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增长速度远超发电能力整体增速,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已经进入实操阶段。
区域性、阶段性、时段性的电力紧张,还远未到“电荒”的程度,但不能掉以轻心。当前,我国电力供应结构多元、网架系统复杂、变革压力交织,巧合情况与偶发因素概率大幅增加,需要警惕电力紧张向“电荒”演变。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市场化交易电量比重逐年提高,2020年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31663亿千瓦时,在全年全社会用电总量中占比超过四成。但我们的电力市场还不是健全完善的市场,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等尚在摸着石头过河,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的切割划分也不尽清晰,“降电价”成为普遍追求,略有波动即可能被视若“猛虎”。煤电作为兜底电源、“配合”新能源的电源,地位作用从电量型往容量型转变,在不健全的市场环境中很容易成为“牺牲品”。需要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让煤电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双碳”目标之下,煤电所面临的尴尬局面,恐怕是发展到了无以复加的历史高度,可能也是其他任何电源种类都难以想象的。煤电以其巨大的体量,扮演着基础电源的角色;以其出力稳定可控性,是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的压舱石;以其高碳特性,让不少人恨不能去之而后快。
事实上,关于新型储能的基本把握应当形成共识。从当前情况看,至少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促成共识的达成和巩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