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21年7月16日,国家能源局官方网站发布了今年上半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6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为22.6亿千瓦,同比增长9.5%。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为2.9亿千瓦,同比增长34.7%。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为2.7亿千瓦,同比增长23.7%。可见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增长速度远超发电能力整体增速,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已经进入实操阶段。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研究俱乐部” ID:nyqbyj 作者:蒋学林)
那么从近十年看,我国电力工业运行呈现什么特点,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现象?以年度数据为分析对象的研究报告较多,以半年数据为分析对象的相对较少,事实上半年数据可以为我们提供不同的观察视角、分析维度。为此,我们基于收集整理的官方当时所发布上半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探析我国电力工业2011~2021年的运行特点。
一、电力消费:总量大增,结构优化
(一)全社会用电总量大增,各年份增幅波动较大。2021年上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9339亿千瓦时,较2011年同期增长16824亿千瓦时、增幅达到74.7%。整体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但各年份增幅波动较为明显,刨除因疫情影响的两个极值(2020年上半年负增长1.3%、2021年上半年增长16.2%),其他年份上半年全社会用电增速为1.3%至9.4%,低点出现于2015年上半年、高点出现于2018年上半年,其中六年上半年用电增速高于5%。与当年全国经济增速相比,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具体数值对应关系不尽一致,呈现出“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脱钩”之势。
(二)用电结构持续优化调整,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长最快。2021年上半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为451亿千瓦时、26610亿千瓦时、6710亿千瓦时、5568亿千瓦时,占比分别为1.1%、67.6%、17.1%、14.2%。其中,第二产业用电保持较快增长,十年增幅为56.9%,绝对增量仍居首位,但占比与2011年同期相比减少了7.7个百分点。由于国家于2018年对三次产业划分进行了调整,对用电量数据会造成一定影响,十年的对比口径不尽一致,但大体趋势还是比较清晰。第一产业用电量2017年前经历了三连降和三连升,2018年口径调整后再次出现三连升,但在用电总量中占比始终有限。第三产业上半年用电量于2017年超过居民生活用电后持续高于后者,即使去除口径调整影响其差距也呈现拉大态势,今年上半年差距已超过1100亿千瓦时。
二、生产能力:快速扩张,品种差异
(一)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翻番,半年新增量存在较大差异。截至2021年6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2.6亿千瓦,与2011年同期9.6亿千瓦相比增长了1.4倍,年均增长达到1.3亿千瓦,堪称我国电力装机增长最快的十年。从新增发电能力看,今年上半年增长5187万千瓦,时隔两年再次回到5000万千瓦以上的高位,此前2016~2018年连续三个半年新增量超过5000万千瓦,2016年上半年以新增5699万千瓦居十年高点。十年新增发电能力的低点出现于2012年,其上半年新增发电能力仅2585万千瓦,与当时的投资意愿不足不无关系。
(二)火电装机基数大、增长快,但占比下降。2011年上半年,全国火电装机7.2亿千瓦,占比达到75.3%。十年来,除个别年份(2017年)上半年新增装机略低外,其他年度半年新增火力发电均高于1500万千瓦,2016年上半年以新增2711万千瓦居十年之首。截至2021年6月,全国火电装机12.7亿千瓦,较2011年同期净增长5.4亿千瓦;占比56.1%,与2011年同期相比大幅降低了19.2个百分点。刨除天然气发电等其他火力发电品种,煤电作为主力火电,其装机容量2020年已历史性降至50%以下。
(三)水电发电能力翻番,核电装机增长约四倍。除火电外,统计表中的水电、核电装机总量也具有完整的十年数据,但半年新增数据仅火电、水电具有完整数据,核电自2018年起方有数据。全国水电发电能力从2011年6月底1.9亿千瓦倍增至2021年6月底3.8亿千瓦,半年新增量在182万千瓦(2019年)至1301万千瓦(2014年)之间,其中六个年份半年增量超过500万千瓦。今年上半年新增水电812万千瓦,是2015年以来同期水平的高点。尽管受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影响,我国多年未新开工建设核电项目,但对近年新增核电装机未造成过多影响,由1082万千瓦增至5216万千瓦,十年增长约四倍。
(四)风电、太阳能发电成为香饽饽,发电装机大增。相对而言,风电、太阳能发电尚属于新能源,数据的发布不如水电、火电齐全。从十年来发布的半年统计表看,风电装机容量自2014年出现,当时装机为8275万千瓦;半年新增容量自2018年出现,其中今年上半年新增1084万千瓦,是有独立数据的四年中首次超过10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和半年新增装机,均为今年表格中新增内容,此前无独立数据,今年上半年新增达到1301万千瓦。截至2021年6月底,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2.9亿千瓦、2.7亿千瓦,同比增速分别达到34.7%、23.7%,远高于发电装机整体增速。
三、投资情况:网源新变,热土大热
(一)电网投资整体高于电源,但近两年来呈现不同情况。十个年份中,电网上半年投资高于1600亿元的年份达到九个,而电源投资有八个年份低于1500亿元,且垫底的2018年上半年投资不足千亿元。各年对比看,前期只有2012年上半年电源投资略高于电网投资,而后连续七年大幅低于电网投资,以2017、2018年电源不及电网投资五成差距最大。但去年上半年,主要受新能源投资增加影响,电源投资由上年同期1002亿元猛增至1738亿元,今年上半年进一步增至1893亿元,超过同期电网投资100亿元以上。对比全年数据看,网源投资的高低关系与半年基本一致,今后电源投资高于电网投资是否成为常态还需观察。
(二)电网投资半年数据波动大,大体呈现倒V字型。十年来的上半年电网投资均高于2011年同期,连升两年至2013年上半年1659亿元后,两年微挫到2015年上半年1636亿元,而后大幅升到2180亿元、再至十年最高点2398亿元,2018年上半年以2036亿元连续三年处于2000亿元以上投资规模,2019年大幅下挫至1644亿元,再连续两年涨至2021年上半年1734亿元。除2012年上半年投资1393亿元,其他年份同期电网投资均高于1600亿元。
(三)电源投资高点出现在首尾,大体呈现正V字型。与2011年上半年电源投资1501亿元相比,2012~2019年同期电源投资较为疲软,头两年尚能保持1400亿元以上规模,而后除个别年份(2015年)略有回升外,电源投资基本呈现降势,以2018年上半年970亿元为最低点,2019年同期1002亿元投资也起色不大。但2020年以来,上半年电源投资出现了大幅增长,形成了十年来电源投资的新高潮,且今年上半年投资额已达2018年同期的近两倍。
(四)新能源成电源投资热土,火电投资再腰斩。今年上半年,尽管风电投资同比微降,但仍以826亿元居各电源品种之首,加上太阳能发电投资165亿元,风光新能源发电投资合计占比超过一半。光电半年投资仅见一个独立数据,无法进行同期对比。风电投资有四个上半年独立数据,2018年起,由190亿元到294亿元,继而854亿元并连续两个上半年保持在800亿元以上高位。水电投资呈现V字型,由2012年上半年553亿元持续降低至2017年同期214亿元,再逐步攀升到今年上半年475亿元。核电投资由2012年上半年321亿元波动降至2019年同期143亿元,再恢复至今年上半年226亿元。火电投资以去年上半年183亿元居十年低位,目前恢复至202亿元,但仍不及2011年同期482亿元投资的一半,而2011年全年火电投资不及2005年2270亿元之一半、更只相当于2010年历史高点的四分之一。
四、设备利用:降势为主,火电最显
(一)设备利用小时整体前高后低,后期波动明显。十年来,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于2015年上半年以1936小时跌破2000小时后,后面虽有波动,但再未站上2000小时的关口。2012~2017年连跌六年至第一个低点,2018年略有抬升后再跌两年至十年最低点(1727小时),今年上半年提升至1853小时,但尚略低于2018年同期。整体利用小时偏低,是电力供需整体宽松的真实反映,但与新能源可利用小时数低也不无关系。
(二)各类电源利用小时变化不一,火电以降为主。水电利用小时在1500小时左右波动,低点1430小时、高点1674小时,主要受来水和局部弃水影响。受到今年电力供应紧张影响,火电利用小时有所提高,达到2015年以来的高点,但与2011年同期相比减少了406小时、降幅达到15.7%;十年中有两年火电半年利用小时甚至低于2000小时。核电今年上半年利用小时达到3805小时,为发布数据的四年最高,且比前三年同期高出约300小时。风电可见非持续六年数据,以2014年上半年986小时为低点,以今年上半年1212小时为高点,且近四年持续保持1100小时以上,表明弃风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五、节能降耗:成效显著,部分波动
(一)全国供电煤耗率持续降低,总体呈现前快后慢。全国供电煤耗自2011年上半年328克/千瓦时,持续降至今年同期301.4克/千瓦时,累计降低了26.6克/千瓦时。其中,前五年累计下降17克/千瓦时,在十年所降煤耗中占六成以上;后五年累计下降9.6克/千瓦时,占比不到四成,但2020年上半年以下降3.6克/千瓦时的降幅,为2014年以来同期最好成绩。
(二)全国线路损失率整体下降,形成两个“先涨后降”。线损情况近两年未在表格中发布上半年数据,仅有2019年及以前数据。2011年上半年全国线损5.65%,2012年跳涨至6.12%,继而缓降三年至5.83%后,再次跳涨到2016年上半年6.1%,而后又连降三年至2019年上半年4.94%,这也是所见数据中唯一低于5%的数据。我国电网已是全球最大规模电网,线损空间可能已经处于饱和状态。
(三)全国发电厂用电率整体下降,水电火电情况略有差异。十年来,全国厂用电率除个别年份外基本呈下降趋势,自2011年上半年5.52%开始,到2016年上半年降至4.9%,此后持续在5%以内运行,今年上半年降至4.5%,十年累计降低一个百分点。水电厂用电率从2011年上半年0.41%起步,前四年略有波动,自2016年开始稳定于0.3%的水平。火电半年厂用电率2016年上半年前在6%左右波动,自2017年上半年开始持续运行在6%以内。
六、未来展望:边界更新,新能至上
(一)电力发展面临全新的边界条件。去年,我国郑重对外宣布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占总排放量的近90%,而电力工业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又占能源领域的四成以上。“双碳”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键看能源领域,进而也重点要看电力领域,这成为电力工业今后发展的新边界条件。
(二)装机容量还将延续快速扩张态势。随着能源供应侧非化石能源替代、消费侧电力替代,电力的中心地位将进一步突显。国网能源研究院预测,2050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14.8亿千瓦时,较2020年翻一番;届时全国电力装机总量将达到68.7亿千瓦,达到2020年全国发电能力的3.1倍。尽管具体数据不一,但多数机构预测电力装机增长态势趋同。我国也已对外宣布,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12亿千瓦以上。
(三)各类电源投资出现不同发展走向。我们已提出了“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目标,也明确要求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煤电无可避免地将走向没落,风光新能源发电则将走向巅峰,近十年来的电源投资情况也较为清晰地反映了这一趋势。水电随着雅鲁藏布江下游开发启动,投资可能迎来新的小高潮,但总体水能资源就那么多,投资空间相对有限。核电投资关键在于其定位,目前比较公开的信息是希望每年开工6~8台百万机组,投资力度远远超过当前。
(四)储能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新宠。新型电力系统所面临的新能源波动性、间歇性、随机性冲击,除了采用柔性技术、需求侧响应、分时电价机制等技术、政策措施外,以储能来进行平衡成为不二之选。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最新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与此同时,相关能源电力企业公布的储能发展计划,目标任务更显勃勃雄心。
(五)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可能逐步演变。当前出现了较大范围的电力供应紧张,权威机构预计“十四五”期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趋紧,面临系统性硬缺电风险。在此情况下,火电作为最为关键的电源品种,其利用小时可能延续今年上半年势头,保持较好设备利用率,但后续可能更多给新能源让位,自身作为支撑性和调节性电源存在。核电作为基荷性电源具有优势,而水电可能需要在作为调节性电源上贡献更多力量。新能源发电作为新宠,兼有保障性全额收购加持,设备利用前景可期,不过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过程中面临部分不确定因素。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7日,广东省能源局关于做好全省充电基础设施高质量接入广东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智能服务平台的通知。其中明确,全面推进全省公共充换电设施高质量接入。各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企业、新能源汽车企业运营的公共充换电设施要按照新版《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智能服务平台互联互通接口说明书》要求,全面实现
英国能源智库“未烧尽的煤”日前发布最新报告说,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实现创纪录增长,助推清洁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发电量在全球发电总量中占比超过40%。这份题为《2025年全球电力评论》的报告分析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力数据,包括占全球电力需求90%以上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7%(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44%。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分三大门类看,3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制造业增长7.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
2025年1—3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3174亿元,同比增长4.2%(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7),增速比1—2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4%,增速加快0.4个百分点。从环比看,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1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081亿元,同比增长16.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电力生产增速加快。一、原煤、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及相关情况原煤生产增速加快。3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4亿吨,同比增长9.6%,增速比1—2月份加快1.9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421万吨。1—3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2.0亿吨,同比增长8.1%。原油
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浪潮下,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数字化部迎来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一行交流研讨“双碳”工作,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注入新动力,也为双方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合作与发展开辟了新路径。中规院一行参观公司运营监测大厅,了解江苏
2025年3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5%,环比下降0.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4%,环比下降0.2%。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比上年同期均下降2.3%。一、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变动情况3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8%,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
英国能源智库“未烧尽的煤”8日发布最新报告说,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实现创纪录增长,助推清洁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发电量在全球发电总量中占比超过40%。这份题为《2025年全球电力评论》的报告分析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力数据,包括占全球电力需求90%以上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的
2024年我国发电设备行业发展情况及形势展望(2025年3月)机械工业发电设备中心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5.0%。全社会用电量9.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全国主要发电企
3月31日,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推出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六项举措,通过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深化数字服务、强化政企协同等措施,全面提升民营企业用电保障水平与能源服务效能,进一步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降本增效、绿色转型,助力山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供电更可靠。聚焦民营经济
4月3日,河南省统计局发布2024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4.4%;股份制企业增长8.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4.5%;私营企业增长8.6%。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4.7%,制造业增长9.1%,电力、热力、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7日,国家能源局江苏监管办发布2025年3月江苏电力运行情况通报。详情如下:一、全省发电情况截至3月底,全省装机容量21196.66万千瓦,含统调电厂14512.59万千瓦,非统调电厂6684.07万千瓦。3月份,全省发电量555.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3%,年累计发电量1565.94亿千瓦时,同比
日前,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浙江电力市场年报》,“绿保稳”成效显著。绿电绿证交易活跃,分布式绿电成交总量、绿证成交总量在国网经营区中位列第一,完成年度外购电目标的107%,充分发挥电力保供作用,全面深化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省间、省内价格保持稳定。自2015年9号文发布开启新一轮电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广东电力市场实现了从“价差传导”向“顺价联动”、从“只降不升”向“能升能降”、从现货“间断运行”向“连续运行”等根本性突破,从2015年全国第一个实现中长期集中交易,到2019年全国第一个开展现货结算试运行,再到2021年全国第一批现货市场“转正”,广东电力市场为电
走进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川硐街道的铜仁福建天翔纺织实业有限公司,只见生产车间里设备飞速运转。经过清花、梳棉、并条等一系列工序,纺纱产品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作为当地的纺织行业重点企业,今年一季度以来,铜仁福建天翔纺织实业有限公司火力全开,满负荷生产,每天能生产近17吨产品。数据显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深化分时电价改革,促进新能源消纳和惠企利民情况。国网能源研究院同日发布《山东省分时电价政策创新与实践蓝皮书》。山东省作为我国经济大省和用电大省,电价市场化改革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深入分析山东分时电价政策近年来的创新与
重大项目加速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消费市场供需两旺......今年一季度,山东经济实现良好开局。数据显示,山东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达206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实现开局稳、开门红。电力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风向标,反映经济活力,彰显发展潜力,折射经济韧性。一季度,山东第一产业用电量37.8
4月14日,从国网浙江电力了解到,今年一季度,浙江全社会用电量1526.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4%,显示经济运行开局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数据显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及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为7.18亿千瓦时、987.19亿千瓦时、280.95亿千瓦时和251.63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2.03%、5.35%
4月14日,甘肃省电力处发布《2025年3月份全省电力运行情况》。其中,3月份甘肃省完成发电量210.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48%,环比增长14.51%。其中,水电18.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09%,占总发电量比重(下同)为8.82%;火电109.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49%,占51.9%;风电47.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82
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14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16年实施电力市场化交易以来,截至目前,新疆电力市场主体注册用户达到1.3万家,市场化交易电量累计达到9009亿千瓦时,突破9000亿千瓦时大关;市场化交易电量由2016年的196亿千瓦时增长至2024年的1500亿千瓦时,占新疆电网经营区内全社会用电量的
近日,随着宁夏送浙江外来电协议的签订,浙江已和多个能源大省签订中长期协议,全年计划外购电量2050亿千瓦时,较上年增加50亿千瓦时,规模创历史新高。其中,浙江计划外购中长期清洁能源电量1117亿千瓦时,占比54.5%,同样创历史新高。浙江是能源资源小省和消费大省,电力供应对外依存度高。2024年,
4月4日,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截至3月底,江苏依托龙政、锦苏、建苏三条直流输电线路累计接收中西部清洁水电超7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6亿吨。2003年,国家“西电东送”主动脉、三峡首条外送输电通道——±500千伏龙政直流工程投运,至今年3月底已累计向江苏输电超2500亿千瓦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7日,国家能源局江苏监管办发布2025年3月江苏电力运行情况通报。详情如下:一、全省发电情况截至3月底,全省装机容量21196.66万千瓦,含统调电厂14512.59万千瓦,非统调电厂6684.07万千瓦。3月份,全省发电量555.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3%,年累计发电量1565.94亿千瓦时,同比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7日,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高质量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琼发改能源〔2025〕440号),文件提到,一般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年自发自用电量占发电量的比例不低于50%。海南省光伏发展规划以分布式为主,对电力用户负荷发生
2024年1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中对于“支持各类经营主体依法按照市场规则公平参与能源领域竞争性业务”的要求,强调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作用,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促进可再生能源
日前,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浙江电力市场年报》,“绿保稳”成效显著。绿电绿证交易活跃,分布式绿电成交总量、绿证成交总量在国网经营区中位列第一,完成年度外购电目标的107%,充分发挥电力保供作用,全面深化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省间、省内价格保持稳定。自2015年9号文发布开启新一轮电
4月17日,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高质量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指出,建立分布式光伏简便高效管理机制:(一)规范开展项目备案管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由市县发展改革或行政审批部门备案,备案机关应按照《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海南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管
4月16日22时,秦山核电秦二厂2号机组功率提升改造顺利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验,标志着秦二厂首个实施的常规岛功率提升项目取得圆满成功。秦二厂2号机组此次功率提升改造,在不增加核功率的前提下,通过全面更换发电机定转子部件、对汽轮机高低压缸及转子等通流部件进行技术升级与更新、同步对励磁、主变
根据德国EUPDResearch与插拔式光储系统制造商Anker的最新联合研究揭示:阳台光伏+储能组合正成为德国家庭降低能源支出的高效解决方案。数据显示:一套2kW插拔式阳台光伏系统搭配2kWh储能电池,可减少64%的电网用电成本,投资回收期仅需4年。随着阳台光伏在德国市场的持续升温,配套储能电池的安装量呈
记者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走访了解到,今年以来当地数据中心、算力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的电力需求激增。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京津冀枢纽的核心节点,张家口市凭借独特能源和区位优势,正加速崛起为全国重要的“算力之都”。绿电的高速增长得益于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地处河北北部的冀北清洁能源基地是
4月16日,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堆——中核集团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玲龙一号”首台主泵成功就位,这进一步彰显了我国在新型核能系统设计、高端装备制造及复杂工程协同管理上的综合实力,对巩固我国在小堆国际竞争中先发优势、形成我国模块式小型堆先进品牌具有重要意义,为
记者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走访了解到,今年以来当地数据中心、算力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的电力需求激增。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京津冀枢纽的核心节点,张家口市凭借独特能源和区位优势,正加速崛起为全国重要的“算力之都”。绿电的高速增长得益于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地处河北北部的冀北清洁能源基地是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紧迫性日益凸显,电力系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电力系统的能源结构也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的“源随荷动”模式正在向“源网荷储”一体化转型,这一转型不仅涉及技术革新,还包含了管理和运营模式的深刻变化。(来源:电联新媒作者:姜庆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