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发展初期,选用成本较低且技术成熟的工业副 产氢加速氢能产业布局; 中后期,利用海上风电及核 能制氢,可真正做到零排放、零污染。大规模制取的氢可直接以气态形式短距离运送至附近需氢用户, 也可输往氢液化基地转换至液态以便进行远距离运 输。类似 LNG 接收站,沿海可建造液氢集散中心, 从廉价氢源地进口氢,亦可将氢出口获利。依托 LNG 接收站,可利用 LNG 气化冷能有效降低氢液化 系统能耗[4]。
2 沿海特色新能源制氢技术
2. 1 风电制氢
氢因其能量密度高、寿命长、便于储运的优点, 适于风电规模化综合开发利用及储存[5-6]。风氢耦 合发电已成为一些国家解决风电上网“瓶颈”问题 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提升电力输出品质,还可提供 绿色环保的氢,供进一步综合利用[7]。 风氢耦合发电的初衷是为了解决风电的间歇性 问题,将其作为一种储能方式。2004 年,美国启动 了 Wind2H2 计划,致力于研究适用于风电的氢储能 技术[8]。利用“废弃”风电来电解水制氢储能,不仅 可解决弃风问题,还能反过来利用氢气再发电增强 电网的协调性和可靠性,并且整个过程清洁环保,几 乎不产生二氧化碳。然而,风氢耦合发电系统的能 量转换效率较低,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风电-氢- 电”的转换效率低于 40%[9],不适合规模化推广应 用[10]。因此,今后风氢耦合的重点应是更具前景的 “风电-氢-用”的模式。
未来随着氢能应用的多样化及普遍化,氢需求 量大幅增大后,风电制氢将从废风制氢的辅助并网 模式转变为专一制氢的非并网模式。去除并网设备 成本后,大规模风电制氢的经济性将会进一步提升。
风电制氢的技术关键在于水电解制氢,水电解 制氢技术主要有三种: 碱性水电解制氢、纯水质子交 换膜 ( PEM) 水 电 解 制 氢、固 态 氧 化 物 电 解 池 ( SOEC) 电解水制氢。如表 1 所示,碱性水电解制氢 技术和 PEM 水电解制氢技术现已有商业化运行,前者较为成熟,而后者由于成本较高暂处于早期商业 化试验阶段,SOEC 虽然效率较高但还处于研发示 范阶段。
在辅助并网的风氢耦合模式下,采用弃风弃电 制氢,因风电间歇性和随机波动性特点,要求水电解 装置具有不稳定电能条件下安全、可靠、高效的制氢 能力。现阶段技术水平的碱性水电解制氢设备的冷 启动响应以及功率波动情况下制氢品质欠佳。而 PEM 可快速响应,可匹配适应风电场的功率波动 性,但投资成本较高,目前不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未来大规模的风电制氢若采用专一 制氢的非并网模式,可考虑碱性水电解技术和 PEM 水电解技术协同使用: 以碱性水电解设备为主,发挥 其成本低的优势大规模装机; PEM 水电解设备辅助 使用,利用其快速响应优势以匹配风能功率波动。
2. 2 核能制氢
利用核能,可以实现氢气的高效、大规模、无碳 排放制氢。核能制氢技术研发为未来氢气的大规模 供应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可为高温堆 工艺热应用开辟新的用途,对实现我国未来的能源 战略转变具有重大意义[12]。
未来核能在非发电领域的应用备受瞩目,第四 代核能系统的 6 种堆型( 钠冷快堆、气冷快堆、铅冷 快堆、熔盐堆、超临界水堆、超/高温气冷堆) 中,具 有固有安全性、高出口温度、功率适宜等特点的超/高 温气冷堆,被认为是非常适合用于制氢的堆型[13]。
核能制氢所利用的主要是核反应产生的热量。 如图 2[12]所示,核能制氢技术路线包括: 高温重整烃类制氢、高温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氢、高温蒸汽电 解制氢、核电电解水制氢。
利用核热代替常规技术中由燃烧化石燃料产生 的热源进行烃类的高温重整制氢,可减少 CO2 排 放,但仍无法做到零排放。剩下的 3 种零排放技术 路线中,利用核能发电再进行常规电解水制氢,与其 他新能源发电电解水制氢路线类似,虽技术较为成 熟,但效率较低,不适合未来大规模制氢场景。与间 接使用核热的电解水路线不同,高温热化学循环分 解水( 碘硫循环和混合硫循环) 制氢和高温蒸汽电 解制氢可全部或部分地直接利用反应堆提供的工艺 热,减少了热-电转换过程中的效率损失,可实现核 能到氢能的高效转化。
碘硫循环被认为是最具应用前景的核能制氢技 术。碘硫循环由三步反应相耦合组成闭合过程[14], 反应温度条件为 800 ~ 900℃,反应的净结果为水分 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第一步为 Bunsen 反应, 温度为 20 ~ -120℃ ; 第二步为硫酸分解反应,温度 为 830 ~ 900℃ ; 第三步为氢碘酸分解反应,温度为 400~500℃。碘硫循环制氢效率可达 50%以上,且 易于实现放大和连续操作,适合大规模制氢场景。
混合硫循环反应的净结果同样为水分解生成氢 气和氧气。混合硫循环由二步反应组成[15]: 第一步 为 SO2 去极化电解反应,温度为 30 ~ 120℃ ; 第二步 为硫酸分解反应,温度为 850℃。混合硫循环的第 一步为电解反应,因此反应流程需要同时利用高温 热和碘,其效率要远高于常规电解。
高温蒸汽电解 利 用 固 体 氧 化 物 燃 料 电 解 池 ( SOEC) 实现高温水蒸气的电解。SOEC 与常规电 解技术相比,反应需要在高温条件( 一般在 700℃ 以 上) 下进行,因此利用核热可显著提高制氢效率[16]。
3 液氢港口与 LNG 接收站冷能回收
日本提出了利用海运进口液氢的方案并一直在 积极进行实质性探索,神户大学联合岩谷气体以及 日本材料科学研究所于 2017 年在大阪成功进行了 小型液氢船运载试验[17]。日本计划在 2020—2030 年期间实现氢的商业进口,氢源地为澳大利亚。根 据计划,澳大利亚将利用作为闲置能源的褐煤进行 气化制氢( 含碳捕集) 并进行液化处理,日本无碳氢 供应链技术研究协会将在 2020 年利用搭载 2 个 1 250 m3 容量储罐的液氢槽船进行海上液氢转运[18]。
参考日本的思路,我国沿海地区具有建设 LNG 接收站条件的地区可以考虑建设液氢港口。与LNG 接收站的单一接收功能不同,液氢港口可同时 担负液氢进口或液氢出口的责任。在缺氢源的阶 段,可仿照日本的进口端模式,进口国际上较为廉价 的液氢作为补充备用; 在大规模制氢铺开后产能充 足的阶段,可仿照澳大利亚的出口端模式,向周边氢 资源紧缺的国家出口液氢以获取利润。
在 LNG 接收站,LNG 气化过程中存在大量具有 回收价值的冷量,若是将氢出口港和 LNG 接收站联 合建设,可考虑利用 LNG 气化过程的大量冷能对氢 液化循环进行预冷,可在解决 LNG 冷能利用问题的 同时,有效降低氢液化的能源需求和资本成本[4,19]。
4 结论与展望
根据沿海地区能源特点,建立风电制氢和核能 制氢基地可满足未来绿色氢能的发展趋势,大规模 供应无碳氢。风电制氢从弃风制氢的辅助并网模式 转变为专一制氢的非并网模式,可提升制氢的转换 效率和经济性。非并网模式下,综合考虑不同水电 解制氢的设备成本及技术特点,碱性水电解设备为 主并以 PEM 水电解设备辅助的方案或许具有较好 应用前景,可深入研究分析。利用第四代核能系统 的高温核热,高温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氢和高温蒸 汽电解制氢可实现核能到氢能的高效转化,可在未 来应用于大规模无碳产氢。
依托 LNG 接收站经验建立液氢港口,成为国际 液氢集散中心,有利于发展国际氢能贸易。
联合风电制氢、核能制氢、液氢港口,耦合形成 沿海特色氢源基地,可发挥氢作为实体能源的优势, 助于氢实现对石油的替代,有利于向无碳社会过渡。
参考文献
[1]刘江华.氢能源———未来的绿色能源[J].现代化工,2006,26 ( z2) : 10-15.
[2]裴一,倪红军,吕帅帅,等.制氢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J].现代化工,2013,33( 5) : 31-35.
[3]Forsberg C W. Hydrogen,nuclear energy and the advanced high- temperature reacto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003,28( 10) : 1073-1081.
[4]Kramer G J,Huijsmans J,Austgen D. Clean and green hydrogen [C]. 16th World Hydrogen Energy Conference. Lyon,France: s. n.,2006.
[5]Moriarty P,Honnery D. Intermittent renewable energy: The only future source of hydroge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 ergy,2007,32( 12) : 1616-1624.
[6]Beccali M,Brunone S,Finocchiaro P,et al.Method for size optimis- ation of large wind-hydrogen systems with high penetration on power grids[J].Applied Energy,2013,102: 534-544.
[7]蔡国伟,孔令国,薛宇,等.风氢耦合发电技术研究综述[J].电 力系统自动化,2014,38( 21) : 127-135.
[8]Haarrison K W,Martin G D,Rmsden T G,et al.The wind-to-hydro- gen project: Operational experience,performance testing,and systems integration[R].Washington DC,USA: 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2009.
[9]Jorgensen C,Ropenus S. Production price of hydrogen from grid connected electrolysis in a power market with high wind penetra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2008,33 ( 20 ) : 5335-5344.
[10]王赓,郑津洋,蒋利军,等.中国氢能发展的思考[J].科技导报, 2019,35( 22) : 105-110.
[11]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Technology roadmap: Hydrogen and fuel cells[R].Paris: IEA,2015.
[12]张平,徐景明,石磊,等.中国高温气冷堆制氢发展战略研究 [J].中国工程科学,2019,21( 1) : 20-28.
[13]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Hydrogen as an energy carrier and its production by nuclear power[R]. Vienna: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1999.
[14]Funk J E.Thermochemical hydrogen production: Past and pres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2001,26( 3) : 185-190.
[15]O'Brien J A,Hinkley J T,Donne S W.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of aqueous sulfur dioxide Ⅱ. Comparative studies on platinum and gold electrodes[J].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2012, 159( 9) : 585-593.
[16]O'Brien J E,Herring J S,Stoots C M,et al.Progress in high-temper- ature electrolysis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using planar SOFC tech- nolog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2007,32( 4) : 440-450.
[17]Maekawa K,Takeda M,Hamaura T,et al.First experiment on liquid hydrogen transportation by ship inside Osaka bay[C]. The 2017 Cryogenic Engineering Conference and International Cryogenic Ma- terials Conference.Madison,Wisconsin.USA,2017.
[18]Shoji Kamiya,Motohiko Nishimura,Eichi Harada. Study on intro- duction of CO2 free energy to Japan with liquid hydrogen[J]. Physics Procedia,2015,67: 11-19.
[19]Andres K,Karl L,Gert J,et al.Large scale hydrogen liquefac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LNG re-gasification.Available from: http: / /www. cder.dz/A2H2 /Medias/Download; 2006.■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整理了4月14日~4月18日的一周氢能项目动态。全程1150公里!我国首条跨区域氢能重卡干线正式贯通中国石化14日宣布,我国首条跨区域氢能重卡干线当日正式贯通,并将开始常态化运营。这条西部陆海“氢走廊”始于重庆,最终抵达广西钦州港,全程约1150公里,中途设有4座加氢站,将带动重庆、贵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团队牵头研制的海上风电制储氢系统实海试验在三亚崖州湾近海试验场顺利开展。本次海试是国内首次针对自主研制的海上风电制储氢系统开展长达720小时的连续、长时实海测试。海试期间,试验船舶遭遇罕见大风浪天气,海面波高超过4级,风力超过6级,船舶倾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8日,黑龙江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信息显示,桦南风电制氢合成绿色甲醇一体化项目通过备案。总投资59.87亿元,该项目法人单位为黑龙江粤桦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桦南风电制氢合成绿色甲醇一体化项目总规划建设50万吨/年绿色甲醇项目,分为两期建设,本期建设规模及内容包括集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9日,法国纳博讷市市政府秘书长让·勒内·勒努瓦一行来蓝昆氢能考察,双方就风电离网直接制氢技术与合作方向进行了深入交流。日照市对外友协副会长陈洪玉陪同了考察。蓝昆氢能董事长张浩详细介绍了蓝昆氢能方形常压电解制氢系统技术路线与适配风电光伏等不稳定电源离网制氢的独特
海洋氢能是指利用海洋资源(如海水、海上可再生能源等)生产、储存或利用氢能的技术路线与产业体系。近年来,海洋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新前沿,正成为全球低碳转型战略的重要支柱。日前,由中国氢能联盟主办的CIHC2025国际氢能大会分论坛——海洋氢能开发技术与应用国际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召开
2025年一季度,又一批氢能项目传来消息,据北极星氢能网不完全统计,这一季度获批、签约、开工、投产的氢能项目共计28个,其中获批和签约的氢能项目分别占据10个,迎来一批热潮。此外,这一季度项目涉及到中国能建、中广核等多家企业。详情如下:获批1月,中能建敖汉旗及元宝山区风光制氢氨一体化项目
2025年3月底,国际能源巨头壳牌(Shell)宣布终止在巴西的太阳能与陆上风电大型电站投资项目,理由是“调整投资组合”,保留其子公司PrimeEnergy分布式光伏业务,进一步引发新能源投资企业思考。(来源:微信公众号“走出去情报”作者:国复咨询)这一决策的背后,一方面是巴西可再生能源市场近年来投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8日,由福建能源石化集团主办的福建省绿氢中试基地项目动工仪式暨氢能产业链座谈会,在漳州市古雷经济开发区隆重举行。该项目的动工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将加快推进福建省氢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推动绿色能源转型、科技成果转化,
日前,《环球时报》聚焦上海电气在积极推进“双碳”战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位于吉林洮南的全球首个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纯氧加压循环流化床气化等国际领先技术,将农林废弃物与绿电高效转化为绿色甲醇,填补国内规模化生产空白。项目创新“绿电制氢+生物质气化”耦
3月22日,由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装备分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风能装备重点企业领导人峰会”在杭州召开,大会以“协同突破·生态共建”为主题,探讨新形势下风电行业高质量发展之路。金风科技总裁曹志刚受邀参会,分享对新能源价值体现的核心思考。谈及风电制
2025年,塔城地区按照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关于进一步发挥风光资源优势促进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积极推进地区氢能产业发展,拟建项目10个,一是充分发挥地区氢能产业发展协调机制作用。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强化工作力量,抽调地区相关部门人员,发挥国华投资公司(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19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江苏省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苏发改能源发〔2025〕101号),其中提到,推动管理模式创新。允许在化工园区外建设制氢加氢一体站,允许在化工园区外满足安全生产条件前提下开展为其他行业配套的可再生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法国政府推出首个清洁氢招标项目,作为差价合约(CfD)计划的一部分。法国生态转型部长AgnèsPannier-Runacher宣布,法国计划在15年内为每公斤氢提供4欧元补贴,目标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制氢。这一举措旨在增加直接工业级氢气供应。此次竞争性招标定于2025年3月14日截止,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2月24日凌晨,田湾核电PEM核能制氢示范项目成套系统成功完成启动试运行,制备氢气浓度经纯化后达到99.999%,满足设计要求。PEM核能制氢示范项目采用先进的PEM膜(质子交换膜)电解技术制备氢气,电解槽以质子交换膜作为隔膜,起到传递质子的作用,同时隔绝氢气和氧气,膜两侧分别涂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威海市人民政府日前发布关于对《美丽威海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公告提出,构建“核风光储”新能源体系。坚持海陆并进、加快推动清洁能源基地化、大规模、高比例发展。有序推进荣成总装机容量806万千瓦核电项目建设,打造荣成核电核能基地。加快推进半岛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关于组织申报第二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的通知,为进一步指导地方和企业做好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申报,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实施方案》中包括的30个具体技术方向提出细化要求,并新增热电联产解耦改造示范项目等9项支持方向及技术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
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江苏徐圩一期工程等五个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安全是核电发展的生命线,要不断提升核电安全技术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加强全链条全领域安全监管,确保核电安全万无一失,促进行业长期健康发展。(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作者:武魏楠)11台
近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同意建设2024年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的通知》,中国核电旗下江苏核电申报的“江苏省核能多用途利用工程研究中心”成功获批建设。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是由省发展改革委负责管理和指导建设的省级重大创新平台,是全省区域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平台紧紧围绕战略
5月22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聚力链式发展”主题系列发布会第五场,烟台市政协副主席、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市清洁能源产业链链长王松杰,莱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钢,海阳市委常委、副市长梁景俊,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郝宏生就媒体关心的问题,回答记者提问。问:中国网:202
“核能是低碳能源,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仅约12克/千瓦时,同时具有装机容量大,运行稳定可靠、换料周期长等特点,具备较强的频率和电压调节能力,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4月15日,在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举办的2024春季核能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顾问、中
董秘问答|新机组投运、碳排放交易、投资者分红、核电产销电量1网友:guest_XGrdIFlVT请问公司每年的年报里都会写减排了多少吨,那么公司有没有参与碳排放交易呢?现在市场上一吨售价达77元。谢谢您对公司的关注。中国核电作为低碳清洁能源服务商,积极响应国家“30·60”战略。一直以来,公司对碳市场
2023年12月6日,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山东荣成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商业示范工程圆满完成168小时连续运行考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标志着我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研发和应用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国际原子能机构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上联合40余个成员国共同发表《净
北极星氢能网整理了4月14日~4月18日的一周氢能项目动态。全程1150公里!我国首条跨区域氢能重卡干线正式贯通中国石化14日宣布,我国首条跨区域氢能重卡干线当日正式贯通,并将开始常态化运营。这条西部陆海“氢走廊”始于重庆,最终抵达广西钦州港,全程约1150公里,中途设有4座加氢站,将带动重庆、贵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7日,位于内蒙古包头市的水木明拓绿氢制60万吨绿氨项目备案获准,该项目由水木明拓(达茂)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实施,计划总投资12亿元。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包头市达茂零碳园区巴润产业园,建设规模为年产60万吨绿氢合成氨,建设60万吨绿氢合成氨生产线,
4月18日,明阳与巴斯夫签署谅解备忘录,携手共进,致力于研发适应行业可持续需求的先进材料与技术解决方案,共同推动创新进程。此次合作,双方将重点关注电转X(Power-to-X)材料与技术的创新,积极推进在技术和商业等多个领域合作。巴斯夫将充分发挥其在催化材料与技术领域的研发优势,而明阳将以其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8日,明阳与巴斯夫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共同推动绿色氢氨醇在中国的规模化应用场景落地。巴斯夫的创新产品,如高效催化剂和吸附剂,将成为明阳生产绿氢氨醇的优选解决方案。此次合作,双方将重点关注电转X(Power-to-X)材料与技术的创新,积极推进在技术和商业等多个领域合作
为应对钢铁、化工等行业的需求,德国将氢能视为能源转型的关键支柱。根据该国氢能战略,2030年德国绿氢产能需要达到10吉瓦,可替代全国12%的工业用天然气。目前,德国政府已投入90亿欧元支持62个氢能项目,包括全球首条氢基直接还原铁生产线,即萨尔茨吉特钢铁厂项目,每年可减少8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时代电气”)自主研发的IGBT制氢电源设备累计交付突破100台,成为国内首家达成这一里程碑的装备制造企业。自2022年3月以来,中车时代电气顺利完成中石化组织的IGBT制氢电源“揭榜挂帅”实证测试项目,依托其在“轨道交通+新能源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富氢能”)与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华煤气”)于3月28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绿氢供应、液氢应用、城燃掺氢及绿色甲醇生产展开深度协作,以香港与内地多区域市场为支点,共同拓展氢能商业化路径,为国富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6日,中国三峡电子采购平台发布三峡能源北海绿电制氢研究示范项目EPC总承包项目公告。公告显示,该项目依托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北海服务区开展建设,北海服务区距北海市15公里,总占地面积142亩。由三峡新能源天峨发电有限公司招标,该项目由分布式光储新能源供电系统(以下
“截至2024年底,我国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599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083亿千瓦时,生物质供热约5亿吉焦。生物天然气产量约5亿立方米,生物柴油、生物燃料乙醇、生物甲醇、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在4月10日召开的“2025生物质能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于彤说。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新疆俊瑞玮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新疆俊瑞米东区新能源规模化制绿氢项目全过程项目管理、监理招标公告。公告显示,该项目位于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甘泉堡工业园区,项目资金来源为自筹资金25.64亿元。该项目建设规模为新建年产3万吨绿电制氢工厂,配套安装额定电解槽总量10600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新疆生态环保产业协会发布新疆恒泰绿能金属铸造有限公司建设的太阳能光伏风能发电制氢气在氢基竖炉加工DRI(120万吨/年)绿色高纯精密铸件项目环评公示,该项目总投资39.2亿元。该项目位于阿克陶江西工业园区,建设规模:年产9万吨绿能碱性电解水制氢气,太阳能光伏风能发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