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8月10日,包钢集团、西部天然气和亿利集团三家企业就在库布其沙漠推动实施“光伏治沙、光伏制氢、管道输氢和绿氢冶炼”一体化项目签署《绿氢低碳冶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达成合作共识的三家企业表示,此次签署相关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充分发挥包钢集团氢冶金的工艺技术需求与产业优势、西部天然气集团的氢储运技术与管网运营优势以及亿利库布其光伏治沙和光伏制氢综合发展的模式和平台优势,共同推动内蒙古自治区双碳战略目标落地。
对于三方签署的《绿氢低碳冶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亿利集团董事长王文彪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三方强强联手,可以助力包钢集团在绿色低碳氢冶金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助力西部天然气建成国内大规模、长距离的标杆输氢管道,助力亿利集团光伏治沙、光伏制氢产业纵深加快转型,切实实现互利共赢。”与此同时记者获悉,亿利洁能将负责母公司亿利集团协议完成的相关项目和内容。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向记者分析道:“氢能作为公认最清洁的能源之一,被多个国家列为实现脱碳的重要解决方案。在‘双碳’背景下,氢能是国家能源转型的重大战略方向之一。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制氢大国,2020年氢能产量和消费量均已突破2500万吨。光伏制氢通过太阳能电力的转换装置直接制氢,大大减少污染,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此次三方合作,有望进一步降低自身光伏制氢成本,从何找到适合公司发展的新道路。”
包钢集团董事长魏栓师表示,近年来,包钢集团始终高度重视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特别是2020年以来,全面启动实施了包括超低排放改造在内的一系列环境治理工程,系统谋划推动碳达峰、碳排放工作。今年在全区率先发布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规划,明确2023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超前部署碳汇合作、开展氢冶金等技术研究,为实现节能低碳发展做出了表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在7月18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表示,深挖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潜力,推动传统产业“扩绿增效”。她表示,落实《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要求,未来要将传统产业深度绿色转型作为首要任务,聚焦钢铁、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8日,内蒙古陕耀新能源有限公司磴口县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EPC工程总承包(1标段)招标。据悉,磴口县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总投资30.17亿元,由磴口陕耀氢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建设。新能源侧风电30万千瓦、光伏20万千瓦,建设完成后预计年均发电量为11.96亿度,其中上网电量1.02亿度。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6日,山东发改委发布《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到2027年,全省建成15个左右省级零碳园区。文件明确零碳园区主要包括以下10方面内容:(一)大力实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替代。强化园区与周边光伏、光热、风电、生物质能等发电资源匹配对接,积极有序推进园区及周边新能源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7日,国蒙氢能科技(巴彦淖尔)有限公司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绿电制氢项目(一期)EPC招标结果公示:项目名称:国蒙氢能科技(巴彦淖尔)有限公司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绿电制氢项目(一期)。建设地点: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经四路西,中轴路北,经三路东,远鑫公
7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态势良好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部总
2025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规范了绿电直连相关主体的权责范围和相关要求,并从落地层面指导绿电直连在微观层面的有序发展。650号文总体体现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近日,由中国电力科学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5千伏/60千伏安双极三端中压直流实证系统通过壳牌石油公司(Shell)与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的联合验收。该系统通过了50余项现场试验,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要求,获得业主方高度认可。三端中压直流实证系统为欧盟于2021年启动的柔性离岸风电制氢动力装置模块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三——创新驱动十年间,国家电投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研发投入强度从0.91%跃升至3.5%,累计建成一支1.3万人的科技研发队伍,形成央企领先的创新力量。十年间,肩负“国之大者”,锻造“国之重器”,作为同时牵头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能源央企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绿氨技术创新企业中科亿氨新能源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简称“中科亿氨”)宣布完成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由中科创星投资。此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设备采购、市场推广和团队扩充。据悉,中科亿氨成立于2025年2月,以“做绿氨行业引领者,用世界领先科技,创造洁净环
7月15日晚,国务院总理李强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共同出席第八届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议。会议聚焦中澳经贸合作新机遇,特别是在绿色经济、清洁能源、产业协同等领域的深入合作。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受邀出席,与中澳两国近30位工商界领袖就未来合作进行了充分交流与探讨。两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由北方稀土贮氢公司主导开发的氢能电动两轮车正式上线。记者走进该公司,率先一睹这款新车的独特风采。在北方稀土贮氢公司办公楼门前,一排排氢能电动两轮车整齐列队。蓝绿相间的车体色彩明快亮眼,车筐里的橙色头盔尤为醒目,车身一侧的包钢集团标志格外引人注目。车头嵌入的
为深入推进业务发展规划,加强对新型储能领域的实践探索,中关村院士专家工作委员会综合办公室近日组织开展了新型储能实验实证实测实训绿色试验科研基地建设的调研工作。5月7日,调研组走进高泰昊能。此次调研由北京市工商联常委、中关村院士专家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王文胜带队,成员包括内蒙古电力集团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4年12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4年国家碳达峰试点(包头)建设经验。资料显示,打造四个新能源发电基地。通过基地化整体开发与分散式开发并举的发展模式,重点打造四个500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基地。2024年12月已实现新能源装机877.13万千瓦,占全市装机容量的44.24%,风
包钢电子采购交易平台发布包钢集团稀土钢板材公司7#、8#高炉热风炉脱硫脱硝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废气处理合作谈判成交公示说明,包钢集团节能环保科技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成交,报价335473745元。该项目由包钢集团节能环保科技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为稀土钢板材公司7#、8#高炉热风炉脱硫脱硝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投资
7月22日,新余钢铁厚板事业部(轧钢区)超低排放改造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候选人情况如下:第一中标候选人:包钢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体成员:内蒙古森鼎环保节能股份有限公司、包钢西北创业建设有限公司),报价:26757885元;第二中标候选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报价:2795600
7月9日,包钢集团节能环保科技产业公司与北京科技大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包钢会展中心举行。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杨仁树,包钢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晓出席仪式并见证签约。李晓在致辞中表示,包钢集团与北京科技大学多年来建立并保持着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在产品研发、高层次人才
近日,内蒙古首个铁渣山分布式光伏项目——包钢集团冶金渣综合利用5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成功并网。项目通过“光伏发电+渣山生态治理”模式,深度开发渣山资源,在海拔1300米、占地面积105.67公顷的铁渣山上建设分布式光伏电场,充分利用包头市太阳能资源,高效利用闲置土地资源,治理修复渣山生态。5兆
近日,包钢7号、8号高炉热风炉废气脱硫脱硝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成功投运,该项目是钢铁行业首批在热风炉外采用固定床干法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新兴工艺技术的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同时也是包钢节能环保科技产业公司为“带着技术走出去”不断积累的重要一步。据了解,固定床干法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新兴技术,工
12月25日,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与青达低碳绿氢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达研究院”)在包头市签订稀土氢能应用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商务洽谈交流会。青岛达能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勇,青达低碳绿氢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连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内蒙古工信厅发布对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305号建议的答复。其中提到,绿电直供可替代29.06亿千瓦时购网火电电量,按照新能源电量到户电价0.3元/千瓦时计算,年可节约用电成本5亿元;“绿电直供+绿证交易替代”的方式,可为包钢减少能耗186万吨标准煤(等价值),减少碳排放25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首家省级钢铁行业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实战实训基地在包头市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郝庆文与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胜平共同为实战实训基地揭牌。包钢集团实战实训基地是全区首批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实战实训
内蒙古库布其沙漠,曾是黄沙漫天的不毛之地。如今却在这片沙漠之中,绽放出一片璀璨的“光伏海”。而在这片“海”的深处,采日能源的储能系统如同稳固的“锚”,为这片新能源“光伏海”提供坚实后盾。这个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蒙西基地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由三峡集团携手亿利集团联合打造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自5月6日复牌以来,亿利洁能股价连日暴跌,近23个交易日内已经有22个跌停,ST亿利多次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6月3日,ST亿利公告,截至2023年末,公司及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分、子公司在亿利财务公司的存款余额为39.06亿元,已计提减值准备金额为4.2亿元。因亿利财务公司被列为失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日前,蒙西基地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实现全容量并网,该项目由三峡能源和亿利洁能联合投资建设,是目前我国单体规模最大的生态光伏治沙项目。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库布其沙漠腹地,由三峡集团所属三峡能源联合亿利集团投资建设。项
春日暖阳,微风阵阵。俯瞰库布齐沙漠,此起彼伏的沙丘与成片列队的光伏板构成金光闪闪的深蓝色海洋。走进这片深海,光伏板下历经一个秋冬的枯黄草叶间和光秃树干上钻出了千千万万的嫩绿色枝叶。在蒙西基地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现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这14个红色大字在深蓝色的
随着前两批项目相关各类招投标信息的不断披露,目前,已有超1.5亿千瓦的风光大基地明确了业主单位。根据公开信息统计,目前,国家能源集团手握的风光大基地规模已超过4000万千瓦。此外,国家电投、华能集团、三峡集团规模也均在2000万千瓦左右,大唐集团目前已知规模也在1000万千瓦以上。大型央国企何
规划规模约4.5亿千瓦的风光大基地,业主单位都是谁?随着前两批项目相关各类招投标信息的不断披露,目前,已有超1.5亿千瓦的风光大基地明确了业主单位。根据公开信息统计,目前,国家能源集团手握的风光大基地规模已超过4000万千瓦。此外,国家电投、华能集团、三峡集团规模也均在2000万千瓦左右,大唐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近期,国内最大的光储融合治沙电站“甘肃武威500MW+103.5MW/207MWh新能源示范项目”完成了一期并网。据了解,该项目位于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交界,由亿利集团投资建造,电站配套了103.5MW/207MWh储能,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光伏治沙配储项目。武威“光伏+储能+治沙”一体化项
随着“沙戈荒”风光能源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西北地区的新能源配储走到了全国前列。近期,国内最大的光储融合治沙电站“甘肃武威500MW+103.5MW/207MWh新能源示范项目”完成了一期并网。项目位于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交界(全国荒漠化最严重地区之一),是“全球治沙领导者”亿利集团继库布齐沙漠新
12月25日,甘肃古浪县黄花滩330千伏汇集升压站内设备正式启动,标志着武威市“十四五”第一批新能源项目配套建设的首座330千伏汇集站投入运行,国家第一批大基地项目亿利集团30万千瓦光伏治沙工程和嘉寓集团30万千瓦、新华水电15万千瓦2个省内“十四五”第一批新能源指标光伏发电项目实现并网发电,武
当前氢能产业处于发展初期,成立合资可以很好的整合优化企业间的资源,近日来,多家企业通过成立氢能子公司来扩大氢能产业布局或跨界氢能,分别涉及国家电投、亿利集团、阳光电源等企业。详情如下:表:北极星氢能网整理10月31日,青达低碳绿氢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
国内氨年产量超过5000万吨,其中80%用于化肥原料。据公开资料显示,国内有近78%的氨来源于煤炭,面临绿色转型压力。数据显示,若以煤为原料,每吨合成氨在原料生产和氨生成过程中将排放2.3吨二氧化碳,以天然气为原料则可减少近一半的碳排放,近日,欧洲碳价已突破99欧元/吨。未来碳排放将成为稀缺资源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