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公告称,拟与多家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低温堆平台公司“中核燕龙科技有限公司”,以布局低温供热堆技术市场。在此之前,秦山核电与海盐县合作的核能供暖节能工程示范项目于7月28日在海盐开工,成为中核集团首个核能供暖节能工程示范项目。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报” ID:cnenergy 作者:卢彬)
从商用核电站供热到低温供热堆商业化推广,中核集团近期在核能供热领域的举动,引起业内对于核能清洁、低碳供热的关注。记者注意到,无论是大型商业核电站的热电联产,还是池式、壳式小型供热堆,都已有较为成熟的技术积累,但目前,真正“开花结果”的核能供热项目只有山东海阳核电站一例。
究竟是哪些难题制约了核能供热的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引下,核能行业能否把握机遇,尽快实现核能供热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
01
标准未明确,小堆供热落地艰难
根据中核集团此前发布的测算数据,一座40万千瓦的“燕龙”低温供热堆,供暖建筑面积可达约2000万平方米,相当于20万户三居室;运行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为零,相比燃煤供暖可以显著降低二氧化碳和污染物的大气排放。
纵观国内外,核能供热技术发展至今已超过50年,核电站厂区内供热、试验堆供热也早已实现,为何大面积的工程应用少之又少?
记者了解到,出于对安全性等问题的考虑,大型商用核电站在规划、选址、建设过程中受一系列严苛标准的制约。包括“燕龙”在内,国内核电企业研发的专门用于生产热能的各类供热堆,在常压下运行,安全性高、技术成熟,但在实际工程中,却因为没有自身标准,不得不采用大型核电站的标准,致使项目推进异常艰难。
“主管部门认为,现在没有落地的项目,标准制定没有依托,想建标准要先做出项目。”某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但是,项目推进要开展前期工作,前期工作中的各项审查因为没有供热堆的标准,就只能参照大型核电站,这种‘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局面一直没有突破。”
在建设定位上的差异,也使大型商业核电站供热比供热堆项目建设走得更快。
“核电站本身已经通过了一系列作为发电定位的标准审批,再开展供热改造的流程就相对简单。”清华大学教授付林认为,“换个角度说,国家每年核准一定规模的核电项目,也为大型核电站开展热电联产这种供热模式提供了保障。根据现有规划,2030年-2040年,连云港以北的北方沿海地区按照1亿千瓦核电装机测算,就可满足50亿平方米的供暖需求,可覆盖北方地区1/4的冬季取暖需求。相比之下,小型供热堆的应用还存在不确定性。”
02
机制不顺畅 基层缺乏推动意愿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小型堆供热呼声持续多年,很多项目正在立项或已完成立项,但没有实质进展。“国家能源局在积极推进,但地方往往十分谨慎。”
“按照目前的流程,前期工作一年、建设周期两三年,核能供热堆工程周期过长,难以像燃煤、生物质锅炉等其他供暖形式一样立竿见影,这也使各地普遍缺乏上马核能供热项目以解决供暖问题的意愿。”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核能分会副会长田力告诉记者,目前相关部门正在推进相关课题研究,在安全标准不降低的前提下,为供热堆项目打造“绿色通道”,设计单位也在优化设计,希望让供热堆项目在未来像卖锅炉一样,能以商品化的方式快速建设应用。
“供热堆本身是成熟技术的组合,但是核工业出于安全考虑,依然要求其在工程上完成各项试验流程。如果这些成本最后都集中在第一个示范项目中,而不是通过落地多个项目来摊薄成本,第一个示范工程的业主单位很难承受这个压力。”田力说。
“生产关系没有理顺,也制约了供热堆的发展。”一位核电行业专家指出,“核电企业主要力量集中在核电及其他领域,在供热堆投入的力量相对较小,设计方案不科学、工程造价虚高等问题,近年来都曾出现。企业应该凝心聚力,好好做一批项目出来,才能打开这片市场。”
03
成本待降低 ,供热价值应受重视
采访中,多位专家均指出核能供热在成本方面需进一步降低,抓住发展机遇的同时,保证企业平稳经营。
付林指出,单从经济性角度看,虽然供热堆在常压下运行,安全性有保障,但其只生产热能只用于供热,不像核电站的供热是利用余热,因此会对其投资经济性产生影响;池式堆承担基础热负荷时效率最高,但非供暖季以及供暖季、热负荷高与低的工况变化会影响其运行经济性,需要与其他常规采暖方式结合。”
“总体而言,消耗价格不菲的核燃料来替代烧煤,最终只用来做民生供热,基本没什么经济性。”一位从事设计的核电专家表示,“现在核能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安全性,而是经济性。核能供热要想谋求经济性,有必要向工业领域延伸,例如小型供热堆可以建在接近工厂的地方,这是大型核电站不具备的优势,在各地减碳目标的激励下,供热堆或将迎来发展契机。”
“能源企业经常把更多注意力集中在‘电’上,‘热’往往被忽略。实际上热能不仅涉及民生,在工业生产中也不可缺少,核能供热可取代企业自备电厂,保证工业蒸汽供应的同时压减化石能源消耗。除了池式堆可用于民生供暖,壳式堆也能满足低品位工业用热需求,比如高温气冷堆就可以探索供应高品位工业蒸汽,在电力市场之外拓展新的发展空间。”田力表示,“内陆地区若能放开中小型核电站建设,就可以同时解决热和电的供应问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作为此次获得核准的核电项目之一,国家电投集团山东海阳核电5、6号机组工程是海阳核电项目扩建工程,已纳入国家“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和山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单台机组额定电功率1300兆瓦,并将同步具备单机组不低于900兆瓦的供热能力。海阳核电是山东省首座开工建设并投运的核电站,由
中核集团近日发布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1、2号机组核岛及其配套BOP安装工程中标结果公告,中标人为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414235138.81元。据悉,江苏徐圩一期核能供热工程项目是全球首个第三代核电压水堆机组和高温气冷堆机组的双堆耦合示范工程,也是国内首个以供汽供热为主要目
放眼东海之滨,国家电投集团山东公司半岛南风电基地的235台风机叶片迎风起舞。通过开展风电机组整改58台次,大型技改4次,预计减少损失电量568万千瓦时。一季度,该风电基地首次创下单季度发电量超10亿千瓦时的佳绩。遥瞰三湘大地,国家电投集团在湘322万千瓦装机规模的新能源场站已全部接入五凌电力长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中国能建西北城建中标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1、2、3号机组自然通风冷却塔建安工程(标段二)项目。徐圩核能供热项目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本期规划建设2台华龙一号和1台高温气冷堆核电机组,装机容量为2台1000兆瓦+1台600兆瓦级核电机组,据悉,该项目是全球首个将高
近日,我国最大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国家电投“暖核一号”完成第六个供暖季任务,有力保障了山东烟台、威海城区40万居民清洁温暖过冬。从2019年首次投运以来,“暖核一号”供热能力不断提升,清洁效益不断放大,关键技术不断突破。本供暖季,“暖核一号”供热能力进一步增强,总供热面积近1300万平
3月26日,中核集团在连云港徐圩新区组织召开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项目融资启动会。中国核电(股票代码:601985)旗下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项目于2024年8月获得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规划建设2台华龙一号和1台高温气冷堆核电机组。江苏徐圩项目是“全球首个”将高温气冷堆与压水堆耦
3月21日,我国最大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国家电投集团“暖核一号”完成第六个供暖季任务,有力保障了烟台海阳市、威海乳山市城区40万居民清洁温暖过冬。从2019年首次投运以来,“暖核一号”供热能力不断提升,清洁效益不断放大,关键技术不断突破,品牌效应不断凸显,成为烟威两地重要清洁热源、核
近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江苏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若干政策举措》,通知中对全面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加速推进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扎实推动资源全面节约战略、前瞻布局绿色技术创新赛道、积极推动消费模式绿色转型、持续完善绿色转型政策体系做了详细说明。通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核能作为高效、清洁的低碳能源,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核能,无所不能”,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总经理助理,中国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卢铁忠说,“当核能供暖取代燃煤锅炉,当海水淡化解决缺水危机,当AI算力驱动绿色转型……你会发现,核能早已渗透进高质量发展的每个
日前,江苏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若干政策举措的通知。根据通知,打造世界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大力培育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培育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速能源供给低碳转型。推动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
2月15日,江苏省政府印发《江苏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若干政策举措》。文件提出,大力培育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培育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氢能、新型储能、零碳负碳、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支持苏州、南京等城市积极争创
贝盛控股投资开发的中国甘肃300兆瓦风电项目目前已经正式开工建设。据报道,此项目是中国西北地区目前正在建设的最大的单体风电项目之一。项目采用3.6兆瓦风机56台,3.4兆瓦风机29台,以及新建2个110kV升压站。
7月23日,长高集团公告称,公司四个全资子公司在国家电网组合电器、隔离开关、开关柜等三大类产品招标中合计中标4.8亿元,占公司2018年合并营业收入的45.61%。值得一提的是,长高集团近日发布的半年度业绩预告也让投资者眼前一亮。预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盈利5000万元至6000万元,而上年同
长高集团10月24日最新公布的2018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79亿元,同比下降41.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26万元,同比下降145.48%。基本每股收益-0.063元。湖南长高高压开关集团股份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电力设备制造、工程服务、新能源汽车运营及电力交易运营等产业链齐全的综合
一年,在岁月的长河中不过匆匆一瞬,在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简称国家电投)的追梦征程中,却镌刻下永恒的标注。2015年7月至今整满一年。一年来,以王炳华为党组书记的国家电投党组带领13万员工,以只争朝夕、统筹兼顾、奋发有为的精神,开创了发展新局面。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我们的战略目
连日来,风电圈被惊艳的数字频频刷屏:中国风电累计装机量一举超越欧盟;中国风电制造商年新增装机量首次夺得全球第一;2015年全球前十大风电整机制造商中,中国企业占据四席中国风电产业取得的每个点滴进步,固然可喜,但对于发展大规模并网风电历史并不长的中国来说,进步的同时更应看到差距,中国风
连日来,风电圈被惊艳的数字频频刷屏:中国风电累计装机量一举超越欧盟;中国风电制造商年新增装机量首次夺得全球第一;2015年全球前十大风电整机制造商中,中国企业占据四席中国风电产业取得的每个点滴进步,固然可喜,但对于发展大规模并网风电历史并不长的中国来说,进步的同时更应看到差距,中国风电
湘能楚天电力集团以“服务电力事业,智造美好生活”为使命,在经过多年的沉淀及创新的发展,成为全国首家提供智能输配电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专家,也是全国首家打通电力咨询设计、电力安装调试、设备研发制造全产业链的电力综合集团。集团整合旗下湖南湘能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湖南湘能电力强弱电实业有限公司、湖南楚天电力工业有限公司在院士工作站强大技术支撑下,共同研发制造了集成式智能变电站,实现变电站由工程承建到工厂生产的重大转变。[$NewPage$]第五代集成式智能变电站产品简介 集成式智能变电站是采用先进、可靠、集成和环保的智能设备,
1、西门子获全球最大海上风电项目供应合同北京时间12月23日晚间消息,德国工业综合集团西门子周一称,该公司已经与鳕鱼岬海上风电场项目(Cape Wind project)签署了一项合同,将在美国建造第一个公用事业级的海上风电场。更多详情2、华锐风电市值蒸发700亿 安信证券成监管漏洞华锐风电700亿元市值蒸发的飓风并未能撼动保荐人安信证券一丝一毫。创主板单股最贵发行价90元/股,2011年1月13日,华锐风电高调亮相上交所。当日收盘,华锐风电的股价滑落至81.37元,成了“IPO重启以来大盘新股首日最差表现”。就此,华锐风电跌跌
韶能股份是一家以电力为主的综合集团企业。电力主业,公司着力发展清洁能源,目前在建广东省第一个生物质发电项目;非电行业,公司曾涉足多个行业,未来将精选具有潜力和良好发展前景的行业,打造区域龙头,提升综合盈利能力。水火盈利同步向上。水电装机容量67万千瓦,是公司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盈利取决于电价和来水;2012年电价上调将显著增厚2013年利润,进入四月后,公司水电站所在区域来水充沛,整体盈利稳步增长可以期待。火电方面,电煤采购成本已降至低位,机组利用率也有所回升,今年有望摆脱亏损的局面,实现小幅盈利。生物质发电将是公司未来发展电力主业的主要可行方向。不
日前,记者从枣庄市峄城区政府获悉,经过多次考察,日本出光株式会社和峄城区政府就风能发电项目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届时,如风力达到要求,出光株式会社将在峄城风电开发上投资10亿元,将创下我市新能源产业开发的先河。 据了解,日本出光株式会社创立于1911年,是日本最大的石油综合集团之一,是世界500强之一。针对峄城区榴园镇的地理位置、山峪结构、风力风速等各项指标,十分符合风能发电要求的实际,出光株式会社此前经过了多次实地考察。本次合作协议的签定,主要是在榴园
4月,全球核电发展史迎来里程碑时刻——中国自主研发的“玲龙一号”(ACP100)全球首堆主泵在海南昌江成功吊装就位。这一直径仅3.36米的核心设备,不仅是反应堆冷却系统的“心脏”,更标志着我国在模块化小型堆(SMR)领域实现了从设计到工程实施的跨越式突破。(来源:能源新媒文/范珊珊)作为全球首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19日,浙富控股集团在投资调研活动回应了关于抽水蓄能业务相关情况。关于抽水蓄能订单收入确认周期,浙富控股称正常情况在2-3年内交货,交货后货款回收70~80%,后续调试过程回收90~95%,余下5~10%作为后续一两年内的质保金。公司已于2023年12月中标浙江松阳4台套单机容量350MW单
4月15日,在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举办的2024春季核能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廷克表示:“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进核能技术研发及示范取得重大成果。”他说,中国已形成了自主化三代压水堆“华龙一号”“国和一号”国产化品牌,具有四代特征的高温气冷堆、快堆,
2023年我国核电发电量居全球第二。《中国能源报》记者4月15日在中国核能行业协会2024春季核能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获悉,截至目前,我国商运核电机组共55台,总装机容量5703万千瓦,居全球第三;在建及已核准核电机组38台,总装机容量4480万千瓦。“2023年,中国核电机组发电量为4334亿千瓦时,位居全
核能供热是实现工业用热与居民集中供暖低碳经济替代的重要途径,是落实浙江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清洁能源示范省的重要抓手,有助于浙江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顺利实现。核能或为最优低碳电源根据《浙江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预计从2020年到2025年,浙江省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4.36%,全社会用
11月28日,中核集团在第五届世界核工业展(WNE2023)举办了“TurnDesigntoDelivery”(从设计到交付)主题推介会,中国驻法国公使陈力、核能行业协会秘书长张廷克、中核集团副总经理马文军出席活动并致辞。陈力表示,中法作为全球能源转型的积极倡导者和重要贡献者,对能源发展趋势判断一致,对核能在
浙江省核能供热技术与应用研究(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王莞珏1秦亥琦2孙士恩1王洁1岳子静1罗一凡1丰米宁11.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2.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一、浙江省核能供热的必要性(一)能源消费需求稳步增长与能源“双控”矛盾突出根据《浙江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预
我国小型堆研发成果丰硕,已高质量推进多个小型模块堆技术与产业发展,工业耦合方案日益成熟,为小型模块堆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杨晓冉近日,《中国能源报》记者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小型模块堆技术发展和应用跨地区研讨会上了解到,由于更安全、更灵活、更多元、
4月11日,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在深圳中广核大厦会见了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核研院院长兼总工张作义一行,双方就发挥各自优势,加快推进陆上小堆等领域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清华大学核研院党委书记唐亚平,集团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庞松涛参加活动。杨长利对张作义一行
我国核能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进一步提升安全性、经济性并加快综合利用,需要核能技术加快创新。“双碳”目标和数字化转型浪潮下的中国核能产业,正朝着更安全、更先进、更经济、更灵活的方向换挡升级。记者3月15日从中国核学会“先进核电”论坛上了解到,目前我
“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核电产业迈入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新阶段,核能综合利用渐入佳境。两会期间,围绕核能产业的新机遇新挑战、发展节奏、升级优化及数字核电等话题,本报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鹏飞。以下为专访实录中国能源报:“双碳”目标下,包括核能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