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作为除双馈与直驱外的第三大主流技术路线,中速传动正快速兴起,这源于风电行业对更低度电成本的主动探索。
种种迹象表明,中速传动(也称“半直驱、混合”)技术的春天来了。
一位部件制造商生产负责人向本刊记者透露,他所在的企业正为20余款中速传动产品进行部件生产或试制,当然,这其中不乏一家整机商的多款机型。另据了解,国内排名靠前的整机商,大多数在评估是否转向或添加这一技术路线,实际上已有整机商立起样机,有的正在开发此类产品。
这种热火朝天的景象,在一年前还难以想象。曾经被无数业内人士奚落的“半吊子”,如今成了“香馍馍”,风电技术路线除双馈、直驱外的第三势力正迅速崛起。
全球数据也呈现出同样的趋势。能源调研机构Wood Mackenzie预测,到2029年中速传动机组在全球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市场的占有率将分别达到45%、34%。稍加时日,中速传动甚至可能坐上风电技术路线的“第二把交椅”。
市场需求说了算
“从企业经营角度来说,技术是为市场服务的,市场需要什么,技术就怎么跟。在不同市场条件下,技术需要持续跟踪、动态调整。任何技术路线没有谁领先谁的问题,只有市场适应性问题。”对于愈演愈烈的中速传动热潮,某整机商产品总监李辉认为。
市场与技术确实在不断演进,受技术进步与成本控制影响,在颠覆性技术出现之前,风电机组大型化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据李辉预测,未来5年海上机组单机容量将以年均1MW的速度递增,这意味着单机容量将由如今的10MW左右,在5年内发展到15MW以上。陆上机组单机容量相对较小,但在大型化方面也不会放慢脚步,已有不少整机商喊出了“海陆同款”的产品推广计划。
在目前技术条件下,随着机组的体积与重量不断增加,机组运输难度将由量变引发质变;出于对成本与可靠性的考虑,一些机型的发电机不断增大,其发电效率也将受到挑战;更高的运维难度则要求大型海上机组运行必须足够可靠,这给采用传统技术路线的整机商出了难题。
如果说大型化对于整机商技术提升与变革的要求还不是火烧眉毛,那么,成本倒逼可能是催促其立即行动的导火索。
近期我国陆上风电主机的平均价格快速下降,由2020年6月的3450元/千瓦,快速下降至2021年5月的2580元/千瓦。而铜价、螺纹钢价则分别由同期的4万元/吨、3600元/吨,分别上升到6.8万元/吨、6000元/吨。有整机商的主机销售价格,已经接近甚至低于成本。
对此,李辉认为,中速传动机组的体积与重量相对较小,成本也具有较强竞争力,可靠性能够得到有效把控,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与技术发展趋势下,不失为一条解决机组大型化技术难题的有效途径。
据李辉介绍,某3.xMW机型中速传动机组机舱的重量仅为105吨,其发电机磁钢用量不足300公斤;某6MW机型的发电机与齿轮箱的径向尺寸仅为2.2米,整个传动链的最大直径处位于塔架轴心,也仅为3米。另据一家正在研发中速传动技术的整机商透露,当单机容量达到15MW时,中速传动机组与传统机组的重量或将相差100余吨。主机重量轻、体积小的一个显而易见好处是,能够降低整机载荷,使用原材料更少,以实现更低的生产与运输成本。
“随着头部制造商的不懈努力,除主轴承与PLC外,我国已形成完整且开放的中速传动技术国产零部件供应链体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品成本。”李辉认为。
此外,中速传动机型的可靠性同样更易把控,其齿轮箱普遍采用两级行星轮传动,主流机型发电机与齿轮箱通过壳体的刚性联接而无需对中,为机组的可靠运行打下基础。
自主研发并不晚
中速传动并不是一项新技术,只是形成大规模应用的时间较短。
“中速传动是从双馈与直驱技术派生的,吸收了双方的特点,机械传动部分类似双馈,电气传动部分类似直驱。”李辉谈到:“因此,它在国外也被称为混合传动,在国内为方便理解冠以‘半直驱’多年。”
有信息显示,最早进行中速传动技术研究的是德国风电整机设计公司aerodyn。1998年前后,直驱技术已出现约10年,双馈技术逐渐兴起,设计工程师们发现,这两项技术的差异明显,且各有所长,便尝试将双方中和,做出中间的技术路线,寄望鱼与熊掌兼得。通过进行大量技术研究,aerodyn最终形成4套可对比方案。第一套方案由Multbird于2003年完成5MW样机,并实现批量化生产。第二套由Winwind开发为3MW和1MW两款机型,3MW机型实现小批量投运,1MW机型被国内整机商引进。第三套为超紧凑型方案,由我国另一家整机商引进,并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等不断努力,实现了对该中速传动技术路线的自主研发能力,开发出多款具备里程碑意义的机型,实现批量应用。第四套方案则未能实现成品落地。
更值得关注的是,我国首台中速传动样机并非来自于aerodyn方案,而是由我国头部整机商纯自主研发的产品。
据此前媒体报道,这款单机容量为3MW的中速传动机型,肇始于2006年的国家科技部立项,在2009年研制成功并实现样机并网,是全球第三款实现样机的中速传动机型。
一位参与相关研发的工程师,在与本刊记者谈及该样机的研发过程时提到,工程师们首先考虑的是中速传统系的主轴系、齿轮箱、发电机三大组成部分应如何选择,谁来制造,如何连接为一体等问题。
“在样机研发过程中,我们解决了一系列挑战,现在看来仍是这类技术路线产品所普遍采用的方案。比如双主轴承,一体化轴承座,大约40的传动比,纯自主研发的三大件联接装置,以及国产永磁发电机等。”这位工程师说:“这些问题解决了,3MW中速传动样机也就成功了。”
谈及该样机的运行情况时,这位工程师表达更多的是认可:“样机运行比较稳定,测试数据比设计预期要好。”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实现中速传动机组样机的整机商与设计公司,包括明阳智能、金风科技、三力新能、哈电风能、华创风能、南京中人等。
有差距但能追赶
即便是中速传动技术路线阵营本身,根据主轴系、齿轮箱与发电机的集成度与组合关系,也可分为多种形式技术方案。
首先是三者之间均有中间轴相连的中速传动机组,传动系统集成度较低,相对而言更接近双馈机组的布局。这可以算作是第一种形式,但目前采用该形式的机型已屈指可数。
随着技术发展,齿轮箱与发电机之间的中间轴逐渐被设计工程师去除,但两者仍相对独立,由联轴器连接在一起,实现了传动系统的中度集成。在此基础上,日前有国际齿轮箱制造商公开表示,其进一步集成了发电机与齿轮箱,将“发电机的转子通过空心轴和轴承直接挂在齿轮箱的输出太阳轴上,定子可以直接安装在齿轮箱上”。这可以统归为第二种形式的中速传动技术。
而将主轴系、齿轮箱、发电机全部集成在一起的超紧凑型机型,则可归结为第三类中速传动机型,是目前我国装机容量最大、实现样机单机容量最大的中速传动形式。
在谈及中速传动技术的未来发展时,李辉认为关键在于齿轮箱。“在由发电机与齿轮箱所组成的发电单元中,齿轮箱的重量占到三分之二,优化它的意义更大。”
上述国际齿轮箱制造商的理解则更深层次地解释了李辉的观点:当机组单机容量与风轮直径不断增加时,扭矩增加速度将远远大于功率增加速度,这对于成本、重量、扭矩为正相关关系的齿轮箱是一项关键挑战,如果齿轮箱想满足三项目标,就必须提升自身扭矩密度。例如,如果两个齿轮箱都是25吨,一个可以传递3MW功率,另一个可传递4MW功率,那么第二个齿轮箱的扭矩密度更大。
另据李辉介绍,目前提升扭矩密度的主流方式有两种:一是增加行星轮数量;二是功率分流技术。
“齿轮箱行星轮数量越多,能够分担的总功率就越大,在同样功率下齿轮箱重量就越轻。打个比方,同样装一车煤,5个人肯定比4个人装省力。”李辉进一步解释道:“常规齿轮箱能做到4个行星轮,而有国际齿轮箱企业宣传最多能做到8个,这是需要我国厂家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的地方。”
功率分流则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分担扭矩,简而言之是将第一级的输入功率分为两路输入,就如同一个重物需要由200千克的大胖子扛,但由两个80千克的人一起承担也能够搬动。这项技术的挑战在于,对设计要求较高,目前我国还没有团队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事实上,对于齿轮箱扭矩密度的提升,上述国际齿轮箱制造商已给出了明确的目标,即达到200牛米/千克以上。而据李辉介绍,目前我国传统齿轮箱扭矩密度仍相差较远,相关企业正努力通过工艺与技术进步实现提升。这或许就是中速传动技术进一步实现内生性竞争力提升,所重点角力的地方。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的渤海海域,中车株洲所最新研制的12MW海上风电机组进入吊装倒计时。从2021年首台10MW样机“海平面一号”开始设计研发,到2024年27台8.5MW海上风电机组百日交付并网,再到2025年全球领先的20MW漂浮式机组“启航号”成功吊装,中车株洲所仅用四年时间,便完成了从“海上风电新兵”到“海上风电中坚力
7月2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主办的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在山东烟台盛大召开,会议以“逐风深蓝·创新赋能”为主题,围绕最新风电政策市场、聚焦大兆瓦长叶片、核心设备国产化、深远海漂浮式、海上风电+X融合、数字化转型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突破与实践应用展开探讨。吸引了来自行
2024年10月12日,福建省福清市海上风电产业园,东方电气集团研制的全球最大26MW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震撼下线。这台机组不仅单机容量全球最大、叶轮直径最长,且供应链完全自主可控,关键部套技术世界领先。而在2025年6月20日上午,位于福建省福清市的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传来捷报,经过1个
6月25日,第26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在西宁开幕,明阳集团董事长张传卫应邀出席大会并作为企业代表作主旨发言。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东川主持大会,青海省委书记吴晓军致辞。张传卫在发言中指出,明阳是青海新能源的拓荒者和坚守者,15年前就开始了在青藏高原制造风机、建设风场的“追
长期以来,海上风电直驱式、双馈式和半直驱式三种技术路线分庭抗礼,各有优劣。但在海上风电技术路线的竞争中,半直驱技术凭借独特的性能优势,正逐步脱颖而出,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据CWEA统计的2024年中国下线的海上风电机型数据显示,在2024年下线的全部海上风电机型中,技术路线越发单一,全部为半
6月20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和全球风能理事会联合主办的2025海上风电大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开幕。作为全球海上风电领军企业,明阳集团受邀出席大会,与行业同仁共同探讨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关键议题。数据显示,全球近80%的海上风能资源分布于水深超过60米的深远海域,中国近海水深5-50米
据《风能》统计,2024年中国宣布下线的陆上风电机型有8款,由6家整机企业推出。这些新下线的机型中,最大单机容量达到15MW,比2023年提升4MW;平均单机容量达到9.87MW,比2023年提升0.87MW。可见,目前风电整机企业在陆上风电机组大型化上具有较强共识,下线的产品基本保持步调一致。相关阅读:【收藏
6月1日,明阳集团在广东中山举办“文化铸魂、生态赋能”32周年庆祝大会并发布“新领军计划”。会上,明阳集团发布了“质量强基”、“创新驱动”、“战略引领”、“挺进深蓝”和“文化铸魂”五项重大行动在内的“新领军计划”,旨在向世界一流企业奋进。明阳集团董事长张传卫在大会发言中指出,明阳集团
5月28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举办年度报告发布会。会上发布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报告2024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造价管理报告2024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报告2024年度》。其中,《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造价管理报告2024年度》为专业的技术
10月20日#x2014;22日,全球风电盛会#x2014;#x2014;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5)将在北京#xB7;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办,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风电”)将盛装亮相CWP,展位号:E3-A28。作为全球风电盛会,CWP致力于为业内企业搭建展览展示、技术交流、产业对接
10月20日#x2014;22日,全球风电盛会#x2014;#x2014;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5)将在北京#xB7;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办,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气风电”)将第14次盛装亮相CWP,展位号:E1-B15。电气风电践行“精于风,不止于风”的发展理念,以新能源为核心主
1、投资6.56亿元!广西100MW风电项目开工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太平风电项目举行开工仪式。武鸣太平风电项目总投资约6.56亿元,规划总装机容量100MW,将安装16台单机容量6250kW的风电机组。2、1300MW!中石油某海上风电项目中标结果公布7月1日,中国石油某海上风电项目第一阶段前期技术咨询及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11日,兴宾岜王山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及附属设备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规模共计150MW,明阳智能预中标,投标报价34185万元,含塔筒单价2279元/kW。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10日,国家电投发布《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二四年度第69批集中招标(广西钦州海上风电示范项目220kV/66kV海缆和220kV陆缆及附件)中标候选人公示》。《公示》显示,第一中标候选人:江苏亨通高压海缆有限公司,投标报价:82126.380577万元。第二中标候选人:青岛汉缆
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含公开数据及企业提供信息)数据显示,我国11家风电整机制造商在1-6月期间,中标风电机组总规模突破107GW(107096.08MW),其中国内中标87584.38MW,海外中标19511.7MW,呈现出国内国际双轮驱动的强劲发展态势。相关阅读:一季度风机中标规模超38.5GW!中国风电“亿千瓦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10日,国家电投二〇二五年度第32批集中招标(2025年第二陆上风力发电机组规模化采购)发布中标候选人公示。本次公布共21个项目的招标中标结果,总规模为1987.25MW。其中,电气风电中标项目规模最大,中标总容量为814.2MW,运达股份中标项目总容量为810MW,东方风电中标112.65
海上风电走向深远海后,对传统的固定式基础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而漂浮式基础目前成本还相对较高,演讲嘉宾们探讨了不同基础结构形式技术发展现状和应对策略。上海交大高震:《深远海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应用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国家级人才,挪威技术科学院(NTVA)
日前,明阳智能发布《关于公司副董事长离任的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公司副董事长葛长新先生提交的书面申请,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副董事长职务和审计委员会委员职务。根据《公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的相关规定,因葛长新先生的辞任将导致公司审计委员会成
近日,中广核宁夏香山第二风电场大代小项目、国投全州光绪岭风电场(120MW)工程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设备采购中标结果公布。公告显示,中车株洲所成功中标中广核宁夏香山第二风电场大代小项目,中标价格为37,901,241.00元。明阳智能成功中标国投全州光绪岭风电场(120MW)工程,中标价格为258840000
1、华电签约柬埔寨蒙多基里150MW风电项目近日,华电海投董事长仇甜根应邀在宁波参加上海合作组织能源部长会议开幕式,活动期间出席并见证了柬埔寨蒙多基里150MW风电项目合作协议签约,项目预计于2027年底建成投产。2、总投资近300亿元!新疆超7GW风电项目签约近日,在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期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3日,中核集团2025-2026年度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一级集中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根据公示,明阳智能、金风科技、东方风电、远景能源、电气风电、三一重能6家整机商入围。最高投标报价为三一重能1397.83元/kW,最低投标报价为明阳智能1263元/kW。据悉,6月4日,中核集团2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1日,国投全州光绪岭风电场(120MW)工程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及其附属设备采购候选人公示,明阳智能预中标,投标报价25884万元。项目概况:国投全州光绪岭风电场(以下简称“光绪岭风电场”)规划场址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龙水镇、永岁镇、黄沙河镇、全州镇一
近日,哈萨克斯坦广袤的草原上传来捷报——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洲所)供货的阿尔卡雷克50MW风电项目(以下简称:哈萨克斯坦项目)首台风电机组于当地时间7月13日10时成功完成吊装。这一关键节点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主体设备安装阶段,中车株洲所深耕“一带一路”新能
海上风电走向深远海后,对传统的固定式基础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而漂浮式基础目前成本还相对较高,演讲嘉宾们探讨了不同基础结构形式技术发展现状和应对策略。上海交大高震:《深远海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应用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国家级人才,挪威技术科学院(NTVA)
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要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发展现代化远洋捕捞,发展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制品,打造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推动海运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为中国经济发
6月30日,历时5天的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圆满落幕。博览会上,中国华电“矩阵式”集中发布了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暨社会责任报告、6家上市公司2024年度ESG报告、16家直属单位和1家基层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受到众多中外利益相关方的关注与青睐。为此,中国华电微信公众号推出
6月26日,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20周年庆典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来自全球的优秀风电企业齐聚一堂,共商风电发展未来。会上,金风科技荣获GWEC颁发的“行业领军者”奖项。该奖项旨在表彰在全球风电行业中持续推动市场增长与技术创新的标杆企业,彰显了获奖企业在风电行业跨越式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贡献。G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6月26日,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20周年庆典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远景能源凭借在再生能源领域持续的创新、卓越的全球市场领导力及对全球零碳转型的坚定承诺,荣获GWEC“行业领军者”大奖(SegmentChampionsAward)。这一殊荣不仅是对远景能源技术实力的有力认可,更是对其推动全球
长期以来,海上风电直驱式、双馈式和半直驱式三种技术路线分庭抗礼,各有优劣。但在海上风电技术路线的竞争中,半直驱技术凭借独特的性能优势,正逐步脱颖而出,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据CWEA统计的2024年中国下线的海上风电机型数据显示,在2024年下线的全部海上风电机型中,技术路线越发单一,全部为半
近日,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强势登陆我国海南、广东等地。明阳集团位于上述地区及广西区域的36个风电项目、包括“明阳天成号”、“明渔一号”等在内的1205台风电机组受到直接影响。凭借机组过硬的抗台风技术和运维团队周密的应急部署,“蝴蝶”过境期间,1205台风机全部经受住考验,实现了设备零重大
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运达股份”),是国内最早从事风电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的大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智慧能源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省海上风电技术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等多个高能级创新平台,承担
行业挑战:混塔安全和锚索张力监测当前,随着风电机组向更大容量、更高塔筒方向演进,越来越多项目采用“混凝土基座+钢制塔身”的混合塔筒结构以提升整体稳定性与经济性。在这一结构体系中,锚索系统作为连接地基与塔身的“结构筋骨”,其健康状况直接决定着整机的安全命脉。锚索实际运行中存在四大核
第七届(2025)风资源技术论坛会议通知各相关单位:风资源技术作为贯穿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支撑风电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当前行业面临风电市场化交易、开发环境条件多样、理论研究迈向无人区、供应链与标准化体系不完善等多重挑战;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等新技术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