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摘要:外方和中方性能试验单位独立测试结果表明,徐州华润电厂3号机组改造前额定工况热耗超8100kJ/kWh;经高温亚临界综合升级改造后,额定工况供电煤耗平均值为285.1g/kWh,节能量平均值34.7g/kWh,其中专项技改的7g/kWh节能设计值也在试验中得到验证;并且机组改造的成效已得到了两年的运行检验。机组还同步实现了20%-100%深调能力认证。针对如此优异的结果,朱小令专家却提出了诸多不合理“质疑”和否定,本文摘选其中三处明显曲解论点进行澄清,呼吁业内同行明辨科学质疑和故意曲解,一起推动煤电技术创新,为“30/60双碳目标”共同奋斗。
笔者作为华润徐州电厂3号机组高温亚临界综合升级改造项目(以下简称“徐州项目”)的项目经理,在两年前即2019年9月曾经撰文回应过资深汽轮机专家朱小令署名的《质疑(之一)“高温亚临界”机组改造效果40问》。在那篇《40问》中,朱专家一开始就把我们把项目的设计指标从287g/kWh说成是280g/kWh,然后推导出这样的煤耗指标需要93%这样不可能实现的汽轮机内效率,进而给徐州项目扣上了“连科学技术都可以造假,是对人民的犯罪……典型的黑恶乱势力”等等骇人听闻的罪名。
此次朱专家发表的名为《亚临界机组提高蒸汽温度改造后技术经济性到底如何?》文章,与两年前相比文风改观、语气平和,但就其分析论证的方法逻辑这一核心要素,与之前并无本质区别,仍然充斥着移花接木和主观臆断,往往先下结论、再凑证据,实在与科学的探讨质疑精神南辕北辙。例如:
1) 朱小令文中认定徐州华润电厂3号机组“改造前THA热耗率7898kJ/(kW·h)”,并以此作为后续所有论证分析的前提。
2) “根据相关理论和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无论是采用什么“技术”,各类技术的效果已经在锅炉效率、热耗率、厂用电率等性能技术指标中得到充分体现[1~3]。再单列所谓“专项技改收益”7g/(kW·h),无论在理论计算,还是经实践检验中,均已证明并不存在。”
3) “如果比改造前供电煤耗率降低35g/(kW·h)成立,则改造后供电煤耗率要达到273.2g/(kW·h)及以下。”
而真实情况是:
1. 徐州项目改造前机组设计和性能试验相关指标情况
作为国内800多台30万千瓦等级亚临界机组之一,2004年投产的徐州华润电厂3号机组的基本配置是较有代表性的:高中压合缸、两缸两排汽的纯凝湿冷汽轮机;Π型汽包炉,中速磨正压直吹加四角切圆燃烧。由于国内30万千瓦亚临界机组的汽轮机和锅炉设计的技术源头大都是引进美国Westinghouse汽轮机和CE锅炉,因此亚临界机组尤其是汽轮机的一些问题也具有普遍共性,在性能指标方面较为突出的就是汽轮机内效率无法达到设计值,导致热耗明显偏高。
为提高汽轮机通流效率,降低机组能耗,徐州华润电厂在2012年对该机组的高中压缸实施了通流改造,改造后主机厂提供的额定工况热耗参考值为7898kJ/kWh,但是厂家也明确标注“各工况热力计算均是基于额定工况下低压缸效率为88.79%考虑”。而实际上,由于未改造的低压缸效率远未达到原始设计值88.79%,因此汽轮机通流改造后的实际热耗也明显高于7898kJ/kWh。
2017年6月,徐州华润电厂邀请西门子/GE对3号机组开展了性能试验;8月,徐州华润电厂又邀请江苏方天(原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所)开展了性能试验。西门子试验所得汽机额定工况热耗经修正后为8106kJ/kWh;江苏方天热耗为8103.8kJ/kWh,两者高度吻合,但比7898kJ/kWh高了208/205.8kJ/kWh,相当于高8g/kWh煤耗。
2. 徐州项目改造后机组设计和性能试验相关指标情况
对于3号机组实施高温亚临界综合升级改造的技术路径,我们在一开始就提出:主再热汽温升温至600℃,主再热蒸汽压力基本不变,汽轮机实施基于升温后的定制化高效通流改造和热力系统优化,然后加载我们的系列专项节能技术,如烟气余热利用技术、广义回热系列技术和空预器优化技术等等,进一步降低机组煤耗。
在反复研究和测算后,我们于2017年10月开展的改造可研评审中正式提出:改造后额定工况下汽机热耗设计值为7526kJ/kWh,锅炉效率92.5%,厂用电率4.6%,对应供电煤耗为294g/kWh。在此基础上,考虑7g/kWh专项节能收益,因此改造后额定工况供电煤耗设计值为287g/kWh,改造节能量设计值为31g/kWh。值得强调的是,徐州项目7g/kWh专项节能收益是根据相关技术在外三电厂、华润铜山项目等成功实施的结果评估得到,是有充分依据和相对保守的。
徐州项目于2019年8月10日一次性成功通过改造后168试运。当年12月份,仍然由西门子/GE、江苏方天分别独立地开展了改造后性能试验,为严谨起见,两批试验单位在额定工况均实施了重复性试验,重复性试验结果吻合度达到规程要求才认定为有效结果。改造后在额定工况下,两方试验供电煤耗平均值为285.1g/kWh,节能量平均值为34.7g/kWh。
不少同行对于亚临界机组600℃升温提效改造后能达到现役超超临界机组煤耗水平感觉不可思议,其实背后的逻辑很清晰:现役亚临界机组和超超临界机组在参数上的主要差别就是主蒸汽压力(16.7MPa对应26MPa等级)和主再热蒸汽温度(537℃对应600℃等级)。亚临界机组主再热温度提升至600℃后(给水温度亦相应提升),结合定制化的高效通流改造,汽轮机内效率也可达到与超超临界机组相当的水平,此时导致效率差别的就只剩主蒸汽压力,经测算对应热耗差约180kJ/kWh,即约7g/kWh煤耗,而这部分煤耗差距经一系列专项节能技术的弥补,即可使高温亚临界综合升级改造后的机组性能达到现役超超临界机组水平,徐州项目的实践也完全证实了这一点。
3. 徐州项目改造后实际运行情况
对于徐州项目投运后的实际运行指标,笔者可以给出一些由徐州华润电厂提供的月度和年度统计指标供参考:
2020年4月,环境参数(气温、湿度)平均值基本为设计值,1、2、4号机组停机,3号机组单机运行(故用煤和厂用电统计完全不会受到其他机组干扰),月均负荷率70.29%,月均供电煤耗297.9g/kWh。
2020年全年,在启停次数多,机组运行时间分布不利(一季度由于疫情导致负荷率很低,四季度进入供暖季,本机作为纯凝机组需停机,二三季度气温较高机组经济性较差反而运行小时数多),下半年受煤价影响燃用明显偏离改造设计的难燃煤种等诸多不利条件下,3号机组年均负荷率70%,年均供电煤耗305g/kWh。
实事求是地说,作为世界首例,徐州项目也有其不完美之处。经过总结分析,我们发现仍然有进一步优化提升的空间,也必然会在后续项目中更进一步。但项目已经达到的节能效果是客观存在的,经过多方单位和多个角度验证,不会因任何人的主观猜测或臆断而或有或无、或大或小。事实上,除了大幅节能降耗,徐州项目还有其他重要创新突破,例如改造同步实现了20%-100%深度调峰,并经过正规试验认证,提前11年达到了科技部和国家能源局制定的煤电发展2030年目标,对于煤电机组护航“风光”新能源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此外,徐州项目在可研阶段依据31g/kWh的节能量设计值,仅考虑节能收益带来的燃料成本降低效益,静态投资回收年限也仅为约7年。由于改造实际节能量35g/kWh超过设计值,且同步实现的20%-100%深调能力可带来深调收益,机组具备大幅延寿30年的技术条件的潜在收益,以及近期高企的煤价,均使得项目的实际性价比明显高于当初策划。
4. 对朱小令文中三处关键论点的探讨
依据上述三部分数据资料,想必各位读者对于徐州项目的真实情况已经能够做出基本判断。对于朱专家《到底如何?》文中的不实数据,笔者无意逐一予以澄清。然而朱小令文中至少有三处关键论点,笔者认为有明显的错误,特提出与各位读者探讨:
第一处,是文章开篇摘要的第一句“热力学基本原理认为,火电厂蒸汽轮机组初、终参数一旦确定,机组的经济性就基本确定。”为了强调这句话的权威性,朱专家还引用了3本业内有名的专著——《热力发电厂》、《蒸汽轮机》、《火电厂热系统节能理论》——为该论点背书。笔者也曾学习过这3本专著,但却从未在书中看到过这一论述。事实上,这一论述根本站不住脚,在机组初、终参数确定的前提下,还有太多因素会影响机组的经济性,如汽缸效率、再热次数和回热级数,等等。眼前就有一个现成的例子,日本效率排名第一,额定工况设计供电煤耗285g/kWh的新矶子电厂1号机组,是6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其汽轮机引进自西门子。该机组的初、终参数和上海外三电厂(汽轮机技术引进自西门子)基本相同,然而新矶子1号机组在2009年全年负荷率超过90%,日负荷经常在满负荷一条线运行的情况下,年均供电煤耗约304g/kWh,而外三电厂投产后负荷率最高的2011年,其年负荷率才81%,年均供电煤耗276.02g/kWh。初、终参数基本相同的机组年均运行煤耗差距竟高达28g/kWh,若负荷率相同则差距更大!(而相同设备和系统配置的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的煤耗差也不到11g/kWh),按照朱专家的论断该如何解释?换个角度,按照朱专家的论点,这么多年来我国众多在煤电节能减排领域奋斗的专家和技术人员,除了提升初参数和降低终参数,其他节能降耗的研究和实践均属于白费功夫、毫无建树?此外,近年来业内普遍开展的汽轮机通流改造,由于没有改变初、终参数,是否也就不存在节能效果?
第二处,朱专家认为徐州项目“专项技改收益”7g/(kW·h),无论在理论计算,还是经实践检验中,均已证明并不存在”。作为项目经理,我很好奇并不是我们项目参与者的朱专家,是如何判断专项节能技术的效果均已在分项指标中体现?又是在哪里的实践检验中,证明了节能收益并不存在?举一个同行们比较熟悉的例子,低温省煤器,利用空预器后的烟气余热排挤汽轮机抽汽额外做功,是否可以有效降低机组煤耗?这个效益按朱专家的理论是归在了锅炉效率,还是汽轮机效率抑或厂用电率?如果都不是,那这个效益是不是就不存在了?再如,华润铜山电厂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曾实施了一部分在外三成功应用的专项节能技术,经第三方试验单位测定,节能量超过10g/kWh煤耗,相当于机组被提升了一代技术,又该作何解释?
第三处,在质疑徐州项目的实际运行煤耗时,朱专家直接采用了所谓实时“正平衡”法:在线读取机组发电负荷,在线读取给煤机皮带秤的总煤量,在线读取“入炉煤热值”,推算出机组实时煤耗为334.6g/kWh,与徐州华润电厂的机组“KPI考评实时监测”系统通过在线数据“反平衡”计算出的305.78g/kWh相差很大,于是朱专家直接用前者否定了后者,裁定后者“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检验结果,则显然绝对是达不到的”。然而问题在于,先不论其他因素干扰,对于电厂运行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一个常识:“在线入炉煤热值”并不是实时热值。由于煤的热值测定需要取样、制样和化验等一系列操作,因此运行人员能够看到的热值数据,一般都是一两天前某次上煤加仓时取样化验的结果。近年来由于成本控制的原因,国内电厂来煤不稳定、燃用煤种较多较杂是普遍情况,例如徐州华润电厂登记在册的煤种就超过100种,往往是来什么烧什么,煤的热值波动10%以上很常见。而对于煤耗,这就意味着所谓实时“正平衡”计算出来的煤耗会偏差10%以上,即30g/kWh以上。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所以电厂用“正平衡”方法统计出的日煤耗往往波动很大,一般以月为时间尺度得到的结果才较为准确,实时正平衡煤耗更不靠谱,并不具备实际运行煤耗的参考性。换一个角度看,如果朱专家认为实时“正平衡”方法可作为判据,为何国内国际规范都以反平衡试验作为对机组的性能测定的试验标准呢?放着简单的办法不用,非要去做相对复杂的反平衡性能试验,岂不是劳民伤财、自讨苦吃?
5. 结束语
笔者本人参与接待国内同行参观徐州项目的次数已经不下10次,在参观过程中,绝大多数同行对于项目所取得的巨大成效一开始都觉得不可思议,当面提出质疑的人也不在少数,但是经过交流讨论后基本都能释疑解惑,说到底: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科学的事物必然经得起推敲质疑,也经得起时间检验。况且,全国碳交易市场已经上线,对于须参与碳交易的电厂,若煤耗有假,需承担法律责任。
然而发表《到底如何?》一文的朱小令专家,并未向作为改造实施单位的我们咨询交流,也并未向作为使用单位的电厂咨询交流,仅仅依靠一些网上找到的或者不明渠道获得的片面材料,又杜撰了一些莫须有的前提和结果,然后对此进行所谓的“技术质疑”,让人不禁疑惑,其动机是什么?
在“30/60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正发生着广泛和深刻的能源和电力发展转型。在此过程中,为护航“风光”新能源更好发展,总装机近11亿千瓦的煤电机组的节能降耗和灵活性改造,显得尤为重要。而占煤电机组容量约1/3的亚临界机组更是首当其冲,任务紧迫。徐州项目以实践成果为亚临界机组的提效和灵活性改造做出了示范,树立了标杆,已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同。
“创新”这个名词的定义,就决定了它要打破常规、突破现有。从这个角度看,对创新技术成果的不解和疑问实属正常。我们非常欢迎探讨,也由衷地欢迎质疑。然而对于朱小令专家的如此“质疑”,我们既不欢迎,也无意纠缠,更不会受干扰,因为我们深知,在“30/60双碳目标”下,我国煤电行业低碳发展的转型之路任重道远、只争朝夕,唯有坚持技术创新,方可开创未来。无论对我们的创新有多少抹黑,我们“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国家能源局公告,2025年第1号,发布《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其中包括:灵活高效660MW对冲燃烧塔式锅炉、630℃等级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700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灵活智慧发电机组等。详情如下:国家能源局公告2025年第1号为持续推进能源领
近日,中国华能牵头修订的两项工业冷却水防腐蚀领域国际标准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在相关技术领域实现世界领先将为全球工业冷却水系统的腐蚀和污垢控制提供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该两项国际标准由西安热工院和华能南方分公司联合主导修订。《工业冷却水系统的腐蚀和污垢控制——第1部分:开式循环冷却水
近日,中电联公示2024年度电力创新奖拟授奖成果。根据《电力创新奖奖励办法》规定,现将2024年度电力创新奖拟授奖成果的成果名称、主要完成人、完成单位等予以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12月20日至12月26日)。[$NewPage$][$NewPage$][$NewPage$][$NewPage$]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能源供给量增质升,结构持续优化,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坚实的能源保障,我国成为世界能源生产第一大国。(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评论#x2022;首席能源观”nbsp;作者:王伟特约撰稿人陈光贾雪枫)如今,能源行业正在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升级。8月公
一边是传统发电企业为了转型收紧煤电投资,一边是清洁能源企业为了更多的配额重投煤电。为了拿下千万千瓦级的新能源基地项目,大量配置煤电装机已是发电巨头不得不做出的选择。9月28日,全球最大的水电开发运营企业及清洁能源发电巨头三峡集团旗下两大项目开工,分别是国内首批首个千万千瓦级“沙戈荒
记者28日从中国三峡集团获悉,当日,由三峡集团投资建设的南疆首个千万千瓦级“沙戈荒”风光火储外送基地项目——“疆电外送”第四通道电源项目在新疆巴州若羌县开工。“疆电外送”第四通道总投资约1000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电源项目规划总装机超1900万千瓦,包括风电400万千瓦、光伏850万千瓦,配
近日,北京热电厂“F级燃机大容量烟气余热深度利用系统研发及工程示范”和“微通道板式换热器用于燃机进气温度调节系统技术研究及应用”两个项目通过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并颁发鉴定证书,鉴定结论分别达到了国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经第三方性能考核测试,在燃机75%负荷背压工况下两个项
近日,石家庄市财政局和科学技术局联合发布《关于下达2024年科技创新平台等后补助奖励的通知》,其中,能科院负责建设的“河北省火力发电清洁高效热电联产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功获得100万元资金扶持。中心2020年获批建设,2023年6月通过河北省科学技术厅验收,正式纳入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序
为促进我国重大技术装备质量提升,支撑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知识产权局5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中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检测评定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重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一批)》,包括:2GW新型高效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一期)、深远海浮式风电国产化研制及示范应用项目、山东海阳核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第一批)、基于熔盐储热的煤电灵活性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项目、重型燃气轮机示范
阳春时节,惠风和畅。4月12日,在江苏南京,国家能源集团首次举办的科技成果转化现场交流会上,国能“龙膜”备受瞩目。科环集团龙源环保公司负责人表示,“龙膜”是我们的拳头产品,在集团电力、煤炭、化工等产业沃土上广泛应用,实现“龙膜中国制造”,可无缝替换国内所有进口反渗透膜。膜元件稳定脱
新版《燃煤发电机组单位产品能耗限额》(GB21258—2024)强制性国家标准已于4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于2007年首次制定,先后于2013年和2017年进行修订,本次为第三次修订。新标准不仅适用于常规燃煤发电机组及热电联产机组,还将循环流化床机组纳入范围,基本实现煤电的全覆盖。标准修订后,能耗准入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3月24日至2025年3月28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新疆6×66万千瓦煤电项目开工3月22日,中新建电力兵准园区6×66万千瓦煤电项目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准东产业园将军庙片区正式开工。该项目投资约173亿元,占地规模达114公顷,建设周期预计为38个月。项目规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3月24日至2025年3月28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新疆6×66万千瓦煤电项目开工3月22日,中新建电力兵准园区6×66万千瓦煤电项目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准东产业园将军庙片区正式开工。该项目投资约173亿元,占地规模达114公顷,建设
3月20日,西子洁能旗下浙江西子联合工程有限公司总承包建设的亚临界机组—神木市钧凯尾气发电项目烘炉点火一次性成功!该机组是国内首台应用于兰炭尾气发电领域的小型亚临界机组,为兰炭产业的绿色发展树立全新标杆,标志着我国在兰炭尾气高效利用方面取得新突破。项目背景与概况神木市钧凯煤电化公司
据悉,华电邹县电厂将对旗下4台30万机组进行“上大压小”立项。消息来自华电邹县电厂官媒体,非常权威。(来源:微信公众号“跟着风行走”)华电旗舰,傲视群雄华电邹县电厂是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旗下的大型火力发电厂,它在华电的地位一如华能的玉环,国家能源的北仑,国家电投的平圩,大唐的托克托电厂
一年之计在于春,加速发展看开局。哈电锅炉锚定“首季开门红”目标,聚焦用户需求,高水平履约践诺,齐心协力推动合同兑现。近期,一批项目迎来新节点。新疆兵准信泓项目1号机组通过168小时试运行日前,哈电锅炉研制的新疆兵准信泓2×60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1号锅炉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上海电力交易中心转发上海电力现货市场第二次结算试运行工作方案,根据《上海电力现货市场第二次结算试运行工作方案》,本次结算试运行时间拟定于2025年1月26日开始,为期6天,1月26日为首个申报日,1月27日至31日为运行日。根据电网实际运行情况,在满足电网安全运行、电力可靠供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第一个10年,它发出了宁夏第一度电;2001年,它被评为“全国燃煤示范电厂”;2011年,它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它就是国能宁夏石嘴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石嘴山电厂)。作为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同龄的“功勋电厂”,为宁夏的经济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却在省间高参数、大容
随着我国作出“碳达峰、碳中和”承诺,并要求到2030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火电机组由传统提供电力、电量的主体性电源,向提供可靠电力、调峰调频能力的基础性电源转变,火电机组“压舱石”托底作用日益凸显。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于2024年12月20日印发了《电力系统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月10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会上,山东省能源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学军表示,将统筹推动大型清洁高效煤电项目建设和小煤电机组关停并转,在确保电力、热力稳定接续供应前提下,到2025年,全省30万千瓦以下发电抽凝机组基本退出,大型清洁高效煤电装机占
国家能源集团2024年第四季度第一批分散控制系统(DCS)集中采购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国家能源集团2024年第四季度第一批分散控制系统(DCS)集中采购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40213219,招标人为国能(北京)国际经贸有限公司,项目单位为:国能安庆能源有限责任公
8月15日上午,陕煤电力集团召开陕煤运电“三改联动”技术路线研讨会。陕煤集团总经理助理、电力集团董事长李强林出席会议。会议由电力集团生产技术部负责人晁建荣主持,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西安热工研究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等单位相关专家应邀参加会议。会议听
11月17日,河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组织报送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专项202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的通知,污染治理方向包括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危险废物处置等项目、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项目、节水和海水淡化项目,节能减碳方向包括煤电机组“三改联动”项目、产业园区综合能
11月17日,河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组织报送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专项202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的通知,节能减碳方向包括煤电机组“三改联动”项目、产业园区综合能效提升项目、重点领域和用能产品设备节能增效项目、低碳零碳负碳先进示范项目、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助力降碳项目、资源循环利用助力降
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近日公布的一季度“成绩单”显示,常乐电厂1、2号煤电机组完成发电量28亿千瓦时,其作为祁韶直流唯一配套调峰电源,有效填补了该输电工程的调峰缺口,带动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向华中地区外送电量57.7亿千瓦时。煤电深度调峰作用显现,让河西走廊的“风光”照亮更多家庭。可再生能源发
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近日公布的一季度“成绩单”显示,常乐电厂1、2号煤电机组完成发电量28亿千瓦时,其作为祁韶直流唯一配套调峰电源,有效填补了该输电工程的调峰缺口,带动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向华中地区外送电量57.7亿千瓦时。煤电深度调峰作用显现,让河西走廊的“风光”照亮更多家庭。可再生能源发
因效率相对较低、煤耗居高难下,平均供电煤耗目前普遍高于330克/千瓦时,亚临界机组已成为上述“三改”联动面临的最大短板。截至2020年底,这部分机组仍占全国煤电总装机的1/3左右,改造数量之大,进一步加剧了提质增效的难度。找到确保安全、降耗减碳、经济可行的技术方案迫在眉睫。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