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政策正文

山东省会经济圈“十四五”:建设一批工业副产氢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等示范项目

2021-09-06 17:00来源:北极星氢能网关键词:氢能山东氢能氢能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9月2日,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省会经济圈“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胶东经济圈“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鲁南经济圈“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

《省会经济圈“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中提到:

(1)要联动胶东经济圈,加强与青岛港、烟台港、日照港等港口的高效衔接和快速联通,以“济南—淄博—潍坊—青岛—烟台—威海”为主轴,在轨道交通装备、氢能等重点领域,增强长期技术优势与产品标准话语权,打造济青科创智造廊带。

(2)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实行科技攻关“揭榜制”、首席专家“组阁制”,以“赛马”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共同编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动态清单,聚焦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新材料、氢能等领域,开展科技创新联合攻关。到2025年,力争取得100项左右填补国内空白、具有牵引性的重大科研成果。

(3)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支持淄博重点发展新型功能材料、氢能生产利用等产业集群。支持聊城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铜铝新材料、高端化工等产业集群。支持德州重点发展康养体育、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产业集群。

(4)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加快油气电氢交通能源设施融合,引导加油站、加气站增加充电、加氢功能。谋划建设一批工业副产氢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等示范项目,实现经济、低碳、安全稳定的氢气供给。支持济南打造“中国氢谷”,淄博打造燃料电池及氢燃料发动机产业集群,聊城打造燃料电池整车及氢能制储装备产业集群。

(5)推进基础设施联通,共同推进济青高速中线等高速公路规划建设。实施经十路东延工程,推进济淄城际公交一体化,加快建设济淄氢能开发利用示范城市。

原文如下:

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省会经济圈“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的通知

济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东营市人民政府,省有关部门:

《省会经济圈“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7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

省会经济圈“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发展背景

第一节 发展基础

第二节 机遇挑战

第三节 重大意义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主要原则

第三节 战略定位

第四节 任务目标

第三章 推动形成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 构建区域新型发展格局

第二节 强化区域联动发展

第三节 统筹城乡融合发展

第四节 扩大内需战略基点

第四章 增强协同创新能力

第一节 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

第二节 优化区域创新环境

第五章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培育现代优势产业集群

第二节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第三节 建设数字经济高地

第四节 打造优良产业生态

第六章 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第一节 完善综合交通网络

第二节 共筑区域能源体系

第三节 布局新型基础设施

第七章 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第一节 加强生态同保共育

第二节 推进环境协同防治

第三节 推动生态环境协同监管

第八章 共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

第一节 传承弘扬优秀文化

第二节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第三节 推动文化和旅游合作发展

第九章 增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第一节 推进公共卫生高效协同

第二节 深化教育人才融合融通

第三节 实现社会保障有序接轨

第四节 促进社会环境公平包容

第五节 推动应急管理联防联治

第十章 推进更高水平协同开放

第一节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第二节 共建高水平开放平台

第三节 协同推进开放合作

第四节 合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第十一章 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第一节 高水平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

第二节 共建黄河下游绿色生态走廊

第三节 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第四节 保障黄河下游长治久安

第五节 加强沿黄城市交流合作

第十二章 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第一节 健全运行高效的合作机制

第二节 促进要素市场一体化

第十三章 推进重点区域同城化

第一节 加快推进济淄同城化

第二节 加快推进济泰同城化

第三节 加快推进济德同城化

第十四章 高水平建设省会经济圈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第一节 打造绿色一体化发展样板

第二节 加强改革举措集成创新

第十五章 推进规划实施

第一节 强化组织领导

第二节 完善推进机制

第三节 跟踪督导落实

前 言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提出,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强调,要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将其作为八大发展战略之一,构建了“一群两心三圈”的区域发展总体布局,加快推动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2020年6月,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2020年11月,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明确提出实施“强省会”战略,做强省会经济圈。

省会经济圈7市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通、经济相融,是我国北方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高水平建设现代化省会经济圈,编制本规划。

规划范围包括济南市、淄博市、泰安市、聊城市、德州市、滨州市、东营市全域,陆地面积约6.09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6700平方公里。以济南为核心,加快推动济淄、济泰、济德同城化,打造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辐射带动省会经济圈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淄博周村区、齐河县、邹平市为主体,高水平建设省会经济圈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引领省会经济圈绿色融合发展。

本规划是指导省会经济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体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的重要依据。规划期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

第一章 发展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省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构建“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发展总体布局的决策部署,省会经济圈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一体化发展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合作路径持续创新,省会经济圈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站上了新起点,进入了新阶段。

第一节 发展基础

省会经济圈战略地位重要,资源禀赋良好,产业基础坚实,文化积淀深厚,在承接产业转移、配置生产要素、拓展经济腹地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

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地处黄河下游、山东腹地,北接京津冀,南连长三角,串联两大世界级城市群;向东连接胶东经济圈,与日韩隔海相望;向西连接中原城市群,引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山东半岛与中西部地区联结的重要门户,是“一带一路”陆海重要枢纽。

经济发展动能强劲。2020年,常住人口3706万,地区生产总值2746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69.5亿元,分别占全省的36.5%、37.6%、36.1%。“四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3.6%,新动能主导的经济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设施联通提档增速。以济南为中心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完善。济泰高速建成运营,济齐大道改建竣工通车,济淄潍、济高等高速公路加快建设。济郑、济莱、黄台联络线等高速铁路加速推进。小清河复航工程进展顺利,东营港、滨州港、广利港改扩建提速。济南遥墙国际机场北指廊建成投用,东营胜利机场改扩建加快实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大幅提升。

科技创新实力雄厚。借助省会优势,省会经济圈的科创资源在三大经济圈中最丰富。全省152所高校中,省会经济圈有90所,集聚了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科创平台,培育“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27个。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5市分院建成运营,协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孕育了黄河文化、齐鲁文化、龙山文化、泰山文化、运河文化、孙子文化,拥有黄河、泰山、泉水等世界知名文化旅游资源。省会经济圈城市文化旅游联盟成立,旅游一体化营销战略合作协议签署,文旅联合推介持续开展,国有景区门票联动优惠,黄河三角洲等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文旅一体化发展态势持续巩固。

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减少。建立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立体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体系,开展黄河流域河湖治理工程,打造黄河生态保护带。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等国家级重点工程扎实推进,济西国家湿地公园、齐河黄河水乡湿地公园一体规划、统筹推进。

公共服务高效推进。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加快建设。互联互通公交卡正式发行,济南至齐河、茌平、高唐、禹城、邹平、肥城等城际公交先后开通。公积金实现异地接续转移、信息核查共享、异地缴存互认。企业开办实现“全域通办”。普通门诊异地联网直接结算试点启动。人力资源、药品采购、法治协作、商事登记等一批利民惠企行业联盟组建成立,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第二节 机遇挑战

重要机遇。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长期向好,持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为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作出明确部署,对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等战略深入实施,为加快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我省开启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征程,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加快建设,为省会经济圈扩大对外开放和积聚资源要素提供了新平台;国家批复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为省会经济圈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新引擎。

主要挑战。国际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国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区域经济分化严重、资源配置失衡、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影响着区域经济布局。圈内各市发展仍处在转型升级的紧要关口,新旧动能转换任务依然艰巨,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能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城乡区域发展仍然不充分不平衡,民生领域短板弱项亟需补齐。打破行政界限、推进产业协同、畅通要素流动、建设统一市场、利益分配补偿、共享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需要持续深化。

第三节 重大意义

省会经济圈是山东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主要阵地,是山东“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重要支撑,是引领山东半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推进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打造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塑强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展现省会经济圈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担当作为;有利于健全跨市域、跨区域合作机制,探索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为全国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山东样本;有利于充分发挥各市比较优势,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提升整体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助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着力增强协同创新能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着力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着力共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着力增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着力推进更高水平协同开放,着力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济淄、济泰、济德同城化,高水平建设省会经济圈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打造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全国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全国数字经济高地、世界级产业基地、国际医养中心、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成中国北方强劲增长极。

第二节 主要原则

坚持创新共建。深入实施科教强鲁人才兴鲁战略,推动科教产深度融合,促进人才流动和科研资源共享,联合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营造创新生态,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提高源头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能力和水平。

坚持协调共进。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进一步明确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促进城乡区域一体规划建设管理,构建分工合理、区域联动、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协调发展格局。

坚持绿色共保。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积极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新路径。

坚持开放共赢。强化对黄河流域对外开放的引领带动作用,高质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对接国际通行的投资贸易规则,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增强全球资源要素集聚配置能力,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坚持民生共享。以人民为中心,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使一体化发展成果更加普惠便利,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以高质量和一体化为主题,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挑战,增强一体化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第三节 战略定位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坚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统筹黄河三角洲、黄河河道、岸线和滩区生态建设,加强沿黄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系统保护,建设黄河下游绿色生态走廊,构建引领黄河流域的现代化创新体系和产业体系,坚定走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全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齐鲁样板。

全国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完善共商共建共享机制,坚决破除城市之间行政和市场壁垒,纵深推进一体化发展,聚力实现规划编制共绘一幅图、交通设施共织一张网、科技创新共闯一条路、产业发展共强一基地、文化旅游共唱一台戏、公共服务共扫一个码、要素资源共下一盘棋、生态环保共算一本账、市场开放共打一副牌,为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探索路径、提供示范。

全国数字经济高地。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优化数字经济生态,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集成电路、光电子、高端软件等关键领域创新突破,深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世界级产业基地。坚决淘汰落后动能,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制造业比重,协同打造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做大做强“雁阵形”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加快构建以新动能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区域全产业链整体跃升。

国际医养中心。发挥高端医疗康养资源优势,统筹布局医学、医养、医药、医疗器械制造,推动健康生活、健康服务、健康保障、健康环境、健康产业协调发展,培育医疗康养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高标准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北方),规划建设济南中医药国际科技园,打造特色鲜明、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健康宜居康养地。

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发挥文化旅游资源集聚优势,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区域旅游品牌和服务整合,丰富“旅游+”业态,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培育品牌化、国际化、体验化文化窗口,打造“山水圣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旅游带、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

第四节 任务目标

到2025年,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各市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城市间高效联动、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基本实现一体化发展,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全面起势。

经济人口承载能力显著提升。济南中心城市能级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区域辐射力、流域带动力更加凸显。圈内各市发展更加均衡,区域经济活力持续迸发。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万亿元以上,年均增长6%左右,常住人口达到3800万人左右,城镇化率达到65%以上。

基础设施联通水平显著提升。轨道上的经济圈基本建成,公路网络日益完善,高标准建设现代化机场群,河海联运高效衔接。能源安全供应和互济互保能力明显提高,新一代信息设施率先布局成网,安全可控的水网工程体系基本建成。

科教产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基本形成,成为全国重要创新策源地。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优势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形成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8%左右。

生态环境共保联治能力显著提升。环境污染联防联治机制有效运行,区域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协同监管体系基本建立,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有效构建。

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水平显著提升。教育、文化、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商品、资本等要素统一流通市场初具规模,医保联网结算全覆盖,社保关系转移接续便利化水平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联通互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基本满足。

一体化体制机制效能显著提升。行政和市场壁垒基本消除,一体化制度体系更加健全。资源要素自主有序流动,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营商环境持续改善,诚信社会建设成效明显,市场主体活力得到最大程度激发。省会经济圈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成为区域绿色融合发展的样板。

到2035年,省会济南建成全国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科创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文化中心,初步建成“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城乡区域差距明显缩小,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面实现,公共服务水平更加均衡,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在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参与度和竞争力大幅跃升,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经济圈。

第三章 推动形成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发挥济南核心引领作用,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东营6市各扬所长,加强跨区域合作交流,提升一体化水平,着力构建区域联动协作、城乡融合发展、优势充分发挥的高质量发展布局。

第一节 构建区域新型发展格局

强化济南集聚和辐射功能,加快培育发展轴带和增长极、增长点,推动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功能互补,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构建“一心两圈层、一带两枢轴”发展格局。

“一心”,即省会核心。锚定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目标,实施“强省会”战略,省市一体化推进济南加快发展,建设科创济南、智造济南、文化济南、生态济南、康养济南,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提升济南省会城市首位度,带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率先突破,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当好引领,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作出示范。支持济南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聚焦“大”,构建“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发展框架,加快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推进莱芜区、钢城区和中心城区融合发展,打造城市副中心。聚焦“强”,加快发展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生物制药与医养健康、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等支柱产业。聚焦“美”,依托泰山、黄河两大生态系统和泉城、历史文化名城两大靓丽名片,彰显山水园林生态之美、历史传承人文之美、魅力城市品质之美。聚焦“富”,优化创新创业创富生态,建设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全龄友好城市,实现物质生活富、精神文化富、城乡共同富。聚焦“通”,完善城市综合立体交通网和现代流通体系,集聚外国领事机构、国际组织和国际商会,建设欧亚班列枢纽城市,构筑联通东北亚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支点。

“两圈层”,即内核圈层和联动圈层。(1)以济南为中心,率先推进济淄、济泰同城化,构筑以服务业和人口集聚区为内核和中枢,制造业集聚区、生态旅游区和物流基地为外围和支撑,形成引领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核心区。加快实现交通同城化、要素同城化、科创同城化、市场同城化、公共服务同城化,充分释放同城化红利,尽快形成“同城效应”,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2)加强济南与周边各市的全方位对接和融合互动,辐射带动聊城、德州、滨州、东营全域协同发展,形成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联动圈层。全面推进设施共联、人才共用、产业共兴、市场共建、开放共赢、生态共保、社会共治、服务共享,共同做大做强省会经济圈。

“一带”,即沿黄文化旅游生态带。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发挥东营、滨州临海优势,联动沿黄各市,统筹河海联动,高标准规划建设沿黄达海大通道,加密跨黄河通道,贯通左右岸、上下游,合力打造中华文化标识集聚带、绿色生态走廊、特色产业发展带。深度挖掘黄河文化资源,推进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以绿色经济培育、产业转型发展、生态价值实现为重点,增强全域要素集聚流通和经济发展活力,实现黄河由地理阻隔向发展枢轴转变。

“两枢轴”,即“泰安—济南—德州”发展枢轴和“淄博—济南—聊城”发展枢轴。(1)依托京沪高铁、京台高速、G104线等交通走廊,打造南北向“泰安—济南—德州”发展枢轴。支持泰安对接济南“南美”战略,共建“大美泰山”生态文化共同体,共同打造绿色生态之城。支持德州对接济南“北起”战略,加快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推进济南齐河全面融合,共同打造未来希望之城。(2)依托济青、胶济、济郑、邯济铁路和济青、济聊高速公路、G309线等交通走廊,打造东西向“淄博—济南—聊城”发展枢轴。支持淄博对接济南“东强”战略,联合建设齐鲁科创、智造两大走廊,共同打造科创智造之城。支持聊城对接济南“西兴”战略,整合两地医疗康养资源,加快建设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共同打造活力康养之城。

第二节 强化区域联动发展

增强济南组织经济活动和配置资源要素的中枢功能,带动区域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提升,发挥圈内其他6市比较优势,推动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发挥比较优势。树立“一盘棋”意识,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强化分工合作,推动错位发展、融合发展、一体发展。支持淄博加快建设全国新型工业化强市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打造省会经济圈副中心城市、联通“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布局的桥梁纽带。支持泰安加快建设智能低碳发展示范区,打造山水宜居典范城市和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支持聊城加快建设文旅融合的江北水城,打造对接冀豫新型战略枢纽。支持德州加快建设面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开放门户,推动齐河全面融入济南发展。支持滨州加快建设渤海科创城,打造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支持东营加快建设国家绿色循环能源石化基地,打造大江大河三角洲保护示范区和现代化湿地城市。

推动毗邻县域一体化发展。强化毗邻县(市、区)合作,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发展新模式。加强规划衔接,统筹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共享公共服务设施,强化社会协同治理,加强重大污染、安全事故等联合管控与应急处置,打造一批区域融合发展战略支点。支持济南章丘—滨州邹平—淄博周村、济南平阴—聊城东阿、济南商河—德州乐陵和临邑—滨州惠民、泰安新泰—济南钢城—淄博沂源—济宁泗水—临沂蒙阴和平邑、东营广饶—潍坊寿光等探索跨市域毗邻县(市、区)一体化发展路径,支持新泰建设连接省会经济圈和鲁南经济圈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支持商河建设连接内核圈层和联动圈层的节点城市。

引领山东半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推动省会经济圈与胶东、鲁南经济圈分工合作、一体建设、联动发展,构建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绿色协调、融合互动的区域合作发展新机制。(1)完善济青联动发展机制。推进济南与青岛交通设施、户口迁移、就业社保、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共建共享,强化两市互认互通互连互补,携手唱好推动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双城记”。(2)联动胶东经济圈。加强与青岛港、烟台港、日照港等港口的高效衔接和快速联通,以“济南—淄博—潍坊—青岛—烟台—威海”为主轴,在工业互联网、轨道交通装备、氢能、医养健康、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增强长期技术优势与产品标准话语权,打造济青科创智造廊带。(3)联动鲁南经济圈。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抓手,以“菏泽—济宁—泰安—聊城—济南—德州—滨州—淄博—东营”为主轴,依托京沪、济郑等高铁带动鲁西、鲁南地区发展,挖掘黄河、大运河、泰山、“三孔”、齐长城等世界级优质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沿黄达海设施联通大通道、科技创新大走廊、产业合作大平台。支持新泰、沂源加快振兴发展,建设新时代革命老区样板。

第三节 统筹城乡融合发展

着眼更高水平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差距,促进城乡全面融合、共同繁荣。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统筹推进区域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协同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联动帮扶机制,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援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高标准打造“泉水人家”“东阿阿胶”“平阴玫瑰”“周村烧饼”“高青黑牛”“泰山茶”“新泰百合”“聊·胜一筹!”“德州味”“德州扒鸡”“乐陵小枣”“食域滨州”“黄河口”等区域特色品牌,建设一批高端区域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推动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电网升级改造、天然气管网延伸布局、宽带网络建设应用、垃圾污水集中处置,加强农村饮水安全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稳步推进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探索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全面落实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政策,加快推动已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探索推动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户口通迁、居住证互认,引导劳动力合理畅通有序流动。强化大城市和节点城市功能,增强各市中心城区资源配置、科技创新、产业引领能力,带动郊区、毗邻地区实现产城融合、职住平衡。依托国家级园区,支持德州试点建设省级新区,打造区域发展战略支点。加快补齐县城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短板弱项。推进齐河、桓台、宁阳、广饶、新泰等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建设。

健全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协同建立健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政策体系,促进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完善农村承包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制度。统筹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完善金融支农激励机制,扩大农村资产抵押担保融资范围,发展农业保险。允许入乡就业创业人员在原籍地或就业创业地落户并享受相关权益,建立科研人员入乡兼职兼薪和离岗创业制度。加快建设济南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和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依托省级以上各类园区,建设一批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先行区。

第四节 扩大内需战略基点

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提升传统消费,加快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健全强制报废制度和废旧家电、消费电子等耐用消费品回收处理体系,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培育新型消费,协同发展信息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鼓励定制、体验、智能、时尚消费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发展服务消费,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推动教育培训、医疗健康、养老托育、文旅体育等消费提质扩容,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适当增加公共消费,提高公共服务支出效率。扩大节假日消费,完善节假日制度,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快推进济南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淄博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布局建设新型消费网络节点,加快建设济南泉城路金街、泰安老街等一批标志性商圈。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推进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提升重大工程项目谋划能力,完善竣工、开工、储备、谋划“四个一批”项目工作机制。落实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加强土地、能耗指标等要素全省统筹和精准对接。共同推进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施,完善环保、能耗、安全、效益和行业准入标准体系,依靠市场化、法治化手段,稳定企业投资预期和生产信心。一体化规范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协同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健康发展,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

第四章 增强协同创新能力

突出科技创新核心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第一节 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

优化创新制度和政策环境,联合推动源头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打造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策源地。

协同打造创新平台。发挥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济南微生态生物医学山东省实验室等高端科研机构平台作用,搭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打造新型研发机构群。推进重大科研平台和大型试验设施开放共享,并入网山东省大型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平台)。支持滨州提升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魏桥国科研究院功能,加快推进渤海科技大学建设,打造渤海科创中心。支持德州建设山东省体育用品技术创新中心和山东省马铃薯技术创新中心。支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山东省生物技术与制造创新创业共同体。

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加强科技创新前瞻布局和资源共享,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实行科技攻关“揭榜制”、首席专家“组阁制”,以“赛马”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共同编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动态清单,聚焦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氢能等领域,开展科技创新联合攻关,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到2025年,力争取得100项左右填补国内空白、具有牵引性的重大科研成果。

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建立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打通原始创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通道,推动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支持各类开发区主动对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协作攻关,深化产学研合作,形成教产研无缝对接机制。支持高校加强内设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专业化建设,提高成果转化市场化水平。健全科技成果常态化路演机制。加快济南、泰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支持济南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以山东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济南)为核心,以科技成果评估鉴定、挂牌交易、知识产权、科技金融、园区落地、技术经纪业态培育服务为支撑,集聚高校院所优质资源,打造济南科技成果转化新型平台。

第二节 优化区域创新环境

优化科技运行机制,推动重点科技领域项目、基地、人才一体化配置,促进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价值充分体现。

完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以“高精尖缺”为导向,协同完善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并举机制,面向全球广聚顶尖创新创业人才,加快培养引进产业发展急需高层次人才。加强海外离岸研发基地建设。研究实施促进出入境、工作、居住等更加便利化的政策措施,鼓励科技和学术人才交往交流。建立一体化人才保障服务标准,实行人才评价标准互认制度,鼓励高校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自主开展人才引进和职称评聘。加强高层次人才安居、医疗、子女教育、配偶安置等政策配套,全方位提供高质量服务。

健全企业创新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领军企业牵头建设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究中心、创新中心等创新联合体,实现大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梯次培育更多“单项冠军”“瞪羚”“独角兽”企业,推动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策源地。完善创业辅导、技术支持、融资担保、成果交易等服务体系,支持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保险等创新品种。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组建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市场监管协同合作联盟,推进各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专业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开展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培育和“正版正货”承诺活动。促进高端知识产权服务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支持济南设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

第五章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推动“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深化产业分工协作,构建以新动能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培育现代优势产业集群

坚定不移落实“三个坚决”,加快培育形成“雁阵形”产业集群,提升现代产业体系竞争力引领力。

打造全国现代农业高地。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完善粮食安全责任制和“菜篮子”负责制,确保粮、棉、油、糖、肉等供给安全,夯实农产品联合保障能力。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和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打好种业翻身仗。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支持聊城、德州、滨州、东营联合培育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农业全产业链培育计划,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功能农业、精致农业、体验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业,打造沿黄乡村振兴产业带。紧扣乡村人才需求,坚持“应培尽培”“愿培则培”“需培就培”,拓宽培养途径,加大培养力度,培育一批掌握先进实用技术的“蓝领”农民。

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中心。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协同发展制造业,推动汽车制造、高端化工、高端铝材、轻工纺织等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建设济南高端软件和先进半导体、淄博MEMS(微机电系统)等信息产业基地。实施未来产业引领计划,重点突破量子科技、区块链、空天信息、石墨烯材料等前沿技术创新领域,率先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的梯次培育体系,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高成长性的创新型领军企业群。

打造现代服务经济中心。推进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文体旅游、医养健康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共同培育高端服务品牌,联合打造一批高水平服务业集聚区和创新平台。做强做优总部经济,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支持济南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服务经济中心城市,支持淄博发展科创金融,形成金融集聚优势。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研发设计、软件信息、人力资本等领域探索跨区域合作新模式。

第二节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分行业加强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形成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程,绘制主要产业生态图谱,推动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能力全面提质升级,促进全产业链整体跃升。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完善激励和风险补偿机制,推动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示范应用。赋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滚动实施“万项技改”“万企转型”。支持济南等市创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推动产业链现代化。全面推行链长制,实施“强链”“建链”“补链”“保链”工程,打造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产业链。支持骨干企业协同上下游企业,推动产业链双向延伸和配套协作。优先发展先进适用技术,推动多元化发展,努力形成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加强国内国际产业安全合作,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实施应急产品生产能力储备工程,建设区域性应急物资生产保障基地。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化。聚焦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应用型技术,建立政产学研金服用多方参与机制,开展跨学科跨领域协作攻关,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创新全流程创新产业链。支持有条件企业联合转制科研院所组建行业研究院,提供公益性共性技术服务。鼓励各市依托产业集群创办混合所有制产业技术研究院,服务区域关键共性技术研发。

第三节 建设数字经济高地

实施“数字+”战略,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加快数字产业化。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开展试点示范。加快建设济南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打造“人工智能+”融合开放平台。实施数字经济园区建设突破行动,推进济南高新区大数据产业园、聊云数据湖产业园、国际文化大数据(泰山)产业园等建设。支持山东区块链研究院发展,建设一批区块链基础平台型重大项目,推进区块链与实体经济、社会治理等领域深度融合应用。支持数字经济龙头企业组建产业生态联盟,建设一批虚拟现实产业基地、物联网产业基地。

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建立政府、金融机构、平台、企业联动机制,促进工业设备联网、生产环节数字化连接和供应链协同响应。在化工、纺织、机械、冶金等行业建设一批智能车间、工厂、园区,形成一批全链条数字化应用场景。深入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培育发展数字贸易、智慧物流、数字医疗、智慧文旅等新业态。运用“互联网+”技术,推进商业模式创新,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细分领域平台企业。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支持淄博开展国家数字农业农村改革试点,加快济南、德州智慧农业试验区建设。

第四节 打造优良产业生态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要素合理流动,建立联合招商、共同开发、利益共享的产业合作发展机制,打造错位协同、优势互补的产业生态格局。

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统筹7市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制定区域产业发展引导目录,提升产业规模化、特色化、集群化水平。支持济南重点发展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等产业集群,培育人工智能、超级计算、集成电路等高端产业。支持淄博重点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化学新药及高端医疗器械、氢能生产利用等产业集群。支持泰安重点发展建材新材料、医养健康、精品旅游等产业集群。支持聊城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铜铝新材料、高端化工等产业集群。支持德州重点发展康养体育、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现代高效农业等产业集群。支持滨州重点发展轻量化铝新材料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新材料、高端纺织家纺服装等产业集群。支持东营重点发展高端石化、石油装备、现代高效农业等产业集群。

创新产业合作模式。探索“双向飞地”“异地孵化”“共管园区”等跨区域产业合作新模式,建立与产业转移承接地间利益分享机制,逐步形成“省会总部+周边制造”“省会研发+周边转化”格局,共同打造优势互补、紧密协作、联动发展的世界级产业基地。加大对产业转移重大项目土地、融资等政策支持力度。依托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泰山汽车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等重大项目,吸引集聚国内国际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在省会经济圈布局,打造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生态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氢能查看更多>山东氢能查看更多>氢能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