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燃料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转化率,如图1所示。各类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约为40%~60%,若实现热电联供,燃料的总利用率可达80%以上。
当燃料电池以富氢气体为燃料时,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热机减少40%以上;若以纯氢气为燃料,其化学反应产物仅为水。同时,由于燃料电池生成水的反应是个放热反应,会产生大量热水、热蒸汽,不仅可以供电,还可以供暖。
燃料电池动力的主要特点如下:
(1)生成物为水,使用过程无CO2、SOx、NOx等有害物质排放,如以氢气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可实现零排放;低温燃料电池的工作温度小于200℃,安全、可靠、污染甚微;
(2)在运行过程中不产生任何机械噪音。燃料电池没有传统内燃机的运动部件,其噪声源仅来自于空气压缩机与冷却系统等辅助部件;
(3)能效转换率高。普通柴油机或燃气轮机的能效转换率在25%~40%范围内,而燃料电池的能效转换率在40%~50%之间,部分甚至可达到60%以上;
(4)适合批量化生产、模块化配置、适用功率范围广。燃料电池组由不同数量的单体燃料电池串联而成,可以根据要求配置成不同功率的电池组。
3氢燃料电池发展现状
3.1国外现状
全球主要国家高度重视氢能与燃料电池的发展,不断加大对氢能及燃料电池研发和产业化的扶持力度。美国是最早将氢能及燃料电池作为能源战略的国家;欧盟将氢能作为能源安全和能源转型的重要保障;日本提出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氢能社会的国家,政府先后发布了《日本复兴战略》、《能源战略计划》、《氢能源基本战略》和《氢能及燃料电池战略路线图》,规划了实现氢能社会战略的技术路线。
目前,对于船用燃料电池系统及应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自2003年挪威平台供应船“VikingLady”(见图2)成为全球第一艘以燃料电池作为混合动力的商业运营船舶以来,欧洲及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先后开展船舶氢燃料电池应用研究,部分研究已进入商业营运阶段。2018年7月,美国在旧金山湾区开工建造了首艘氢燃料电池客船“Water-Go-Round”(见图3),该船长21m,最高航速可达22kn,可装载84名乘客。
3.2国内现状
中国是全球氢能利用的大国,已制定《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提出了氢工业(氢的制取、储运及加氢站)、先进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等3个战略发展方向;2019年首次将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我国目前已形成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华中、西北、西南和东北等7个氢能产业集群。燃料电池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国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关键材料和部件的开发取得了重大进展,为氢燃料电池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牵头开展了国内首艘氢燃料电池动力船研发工作,目前已完成基本设计工作(见图4),并获得了中国船级社的原则认可(AIP)。
4氢燃料电池动力船用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燃料电池主要应用于车辆以及热电等陆用装置,而船舶与陆用装置运行工况存在很大的差别,见表2。
船舶由于特殊的使用条件,对燃料电池的功率需求、储氢条件、安全、产品特性等要求均不同于汽车。经分析,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在应用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船用氢燃料电池标准规范尚不完善
虽然各国已有了多项实船应用的案例,但目前国际海事组织尚未制定氢燃料电池动力船适用的行业准则。中国船级社(CCS)颁布的《船舶应用替代燃料指南》(2017)对氢燃料电池的使用做出了指导和规定,但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如对船用燃料电池作为主电源以及船用产品取证等相关要求尚未明确,亟需通过项目专项研究,完善设计、制造及检验的技术标准,以填补我国规范在氢燃料动力船舶领域的空白。
(2)船用氢燃料电池技术研究不足
我国船用氢燃料电池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与部分科研院所,缺少工程化应用研究。目前,燃料电池模块和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主要为车用产品,而船舶与车辆在工作环境以及作业工况要求方面存在巨大区别,尤其在安全性上,亟需开展船用燃料电池系统研究工作,以推进氢燃料船舶工程应用进程。
(3)船用氢气存储及加注技术亟待突破
船用氢气存储和加注是制约氢燃料电池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目前,氢气存储和加注技术已在车用燃料电池领域初步实现产业化,但船舶有续航力长、氢气耗量大、环境因素复杂、安全要求高等特点,船用氢气存储和加注技术应用尚不成熟。此外,由于燃料补给限制条件多,加注设施选址困难、审批难度大等问题亟待突破。
从储氢环节来看,氢气能够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状态进行储存,为了满足船舶的使用需求,需在储氢密度、安全性和成本三者之间寻找平衡,对适用船舶的高性能储氢技术进行研究,国内船用氢燃料加注尚无先例。目前国外采用的槽车式移动加注方式,由于存在加注作业随意性较大,不利于安全监管等因素,国内相关规范已禁止使用移动式加氢。因此,需要对船用氢气加注技术进行研究,解决我国船用氢燃料加注技术难题,并需规划在岸边建立、合理布置氢燃料加注站。
(4)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安全性及管理技术滞后
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改变了传统船舶内燃机推进理念,其可行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氢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氢燃料上船。
会给船舶安全管理、船员培训、应急防护处理和危险品监管等海事业务带来较大影响。目前与之相关的船员培训要求、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配套管理办法都暂未出台。为推进零排放的燃料电池在我国船舶上的商业应用,弥补我国燃料电池船舶应用领域的空白,需要对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的管理技术进行研究,共同推进绿色航运的发展。
5氢燃料电池船用化的应用前景展望
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的组合是世界能源转型和动力转型的重大战略方向,是应对全球能源短缺和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战略举措。氢燃料电池既可作为船舶的推进动力,又可用于船舶电源,适用于渡船、供给船、巡逻船、货运船和观光船等船舶。相比于其它能源方案,氢燃料电池具有高效、无污染、噪音低等特点,其优势吸引着世界各国和各大船舶企业的关注,将会成为继内燃机之后的优选动力源之一。
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是多个设备、部件及分系统的集成,涉及的产业范围广泛,不仅可以带动船舶交通运输业,而且可以带动相关装备制造业及其它产业领域的蓬勃发展。
随着世界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以及氢燃料的成本降低,氢燃料电池广泛应用于船舶产业领域指日可待,将引领船舶动力系统的换代革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27日,氢动科技湖北氢动“氢车万里行”汉宜高速氢能冷链示范运行启动活动在国家电投华中氢能产业基地隆重举行,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代表及专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氢能冷链运输迈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一步,为我国“双碳”目标下的绿色物流转型提供创新样本。自2020年国家
5月25日,珠海市政府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合理控制煤炭消费量。推进现有煤电机组节能降耗。原则上不再新增自备燃煤机组,鼓励自备电厂转为公用电厂。按需逐步扩大Ⅲ类(严格)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对支撑电力稳定供应、电网安全运行、清洁能源大规模并网消纳的煤电项目及其用煤
5月26日,《珠海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工作方案》印发。文件提出,到2025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18.6微克/立方米以内,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完成省下达的NOx和VOCs减排目标;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稳定控制在现有水平以下。全文如下:珠海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国氢科技紧跟国家“双碳”目标引领构建氢能全产业链生态布局全国6大核心制造基地从研发创新到规模化生产这些基地如何赋能绿氢时代?让我们一探究竟!国家电投华中氢能产业基地国内规模最大、产品链最完整的氢能产业基地依托长江经济带区位优势,打造“制-储-运-用”一体化闭环自主研发的质子交换膜突破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26日,山西省科技厅对《关于“切实加大新能源的政策支持力度尽快出台全省支持氢能源应用市场的政策”的建议》进行答复,其中指出下一步工作将着力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提升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加速氢能科技成果转化。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827号建议的答复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6日,四方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储能方面,公司坚以“产品全栈自研、系统全域支撑”为目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构网型控制技术、高压级联储能技术、高安全储能集成等先进技术的研究及工程应用。“大容量高压级联储能技术研究及应用”和“高安全锂电储能系统集成关键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2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新能源”项目申报指南,提到新型储能有储能电池本体技术、新型储能系统安全防护与智能测控技术2个方向可以申报。其中,高性能液流电池技术的考核指标为全钒液流电池额定功率≥70kW,体积功率密度≥160kW/m³,储能时长≥4
5月2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新能源”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通知指出,涉及光伏技术方向有4项:1.新型光伏电池制备技术1.AI同步辐射的钙钛矿光伏材料与器件高通量协同研发与设计技术研究内容:开发60亿+参数的钙钛矿光伏电池专用大语言及材料生成式AI开源科学基础模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日前,苏州科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辅导备案报告发布。辅导备案报告显示,科润新材5月9日与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签署IPO辅导协议,法务和财务中介分别由国浩律师(苏州)事务所和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担任。科润集团于2008年在江苏淮安成立,总部位于苏州市吴江开发区,地理区位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9日,北京经开区印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出:针对市场需求端应用新技术时了解不足、渠道不畅等情况,着重在新型储能、碳中和、碳足迹及循环利用等方面,初步构建路演、推广和试点的应用体系。持续推进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发展,新建工业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2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新能源”项目申报指南》,征集范围包括:绿色燃料、可再生能源、新型储能、新型电力系统。其中绿色燃料领域包括电催化合成氨关键技术、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高性能膜电极开发及批量化制造技术、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27日,氢动科技湖北氢动“氢车万里行”汉宜高速氢能冷链示范运行启动活动在国家电投华中氢能产业基地隆重举行,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代表及专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氢能冷链运输迈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一步,为我国“双碳”目标下的绿色物流转型提供创新样本。自2020年国家
5月25日,珠海市政府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合理控制煤炭消费量。推进现有煤电机组节能降耗。原则上不再新增自备燃煤机组,鼓励自备电厂转为公用电厂。按需逐步扩大Ⅲ类(严格)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对支撑电力稳定供应、电网安全运行、清洁能源大规模并网消纳的煤电项目及其用煤
5月26日,《珠海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工作方案》印发。文件提出,到2025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18.6微克/立方米以内,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完成省下达的NOx和VOCs减排目标;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稳定控制在现有水平以下。全文如下:珠海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26日,山西省科技厅对《关于“切实加大新能源的政策支持力度尽快出台全省支持氢能源应用市场的政策”的建议》进行答复,其中指出下一步工作将着力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提升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加速氢能科技成果转化。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827号建议的答复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6日,四方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储能方面,公司坚以“产品全栈自研、系统全域支撑”为目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构网型控制技术、高压级联储能技术、高安全储能集成等先进技术的研究及工程应用。“大容量高压级联储能技术研究及应用”和“高安全锂电储能系统集成关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9日,北京经开区印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出:针对市场需求端应用新技术时了解不足、渠道不畅等情况,着重在新型储能、碳中和、碳足迹及循环利用等方面,初步构建路演、推广和试点的应用体系。持续推进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发展,新建工业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19日,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政府发布《对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53号建议的答复》。镇海区将利用在氢能交通应用和化工应用上的潜在优势,借助镇海危化品港口码头和镇海港区,积极研究绿氢、绿醇、绿氨替代,力争成为国际性的绿色船舶停靠基地、绿色能源贸易基地和重要消纳基地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12日至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湖北调研。5月12日,在位于宜昌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丁薛祥调研有关“两重”项目规划论证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情况。在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丁薛祥调研有关“两重”项目规划论证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情况,登上“三峡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长庆油田第二口“氢代油”钻井先导试验在靖32-40井圆满完成。这次现场试验首次实现钻井过程100%“氢代油”作业,氢能设备连续稳定运行200余小时。在国家“双碳”战略引领下,长庆油田积极探索“油气热电氢”融合发展新模式。2024年12月,长庆油田在国内率先开展“氢代油”钻井
“十五五”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的重要时期。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能源电力将持续处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型的大趋势大环境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发展耐心资本。中央企业金融工作会议将科技金融列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完善科技金融标准体系和基础制度。当前,电力行业承担着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
近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分别于2025年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盛大启幕,能源领域相关提案一跃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而氢能,这一被视作撬动能源结构转型、助力实现“双碳”宏伟目标的关键力量,已然成为各省市布局政策、推动产业升级的重中之重。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4日,安徽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征询社会公众对《安徽省加氢站管理办法(暂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共40条。原文如下:安徽省加氢站管理办法(暂行)(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发改高技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4年8月25日上午,我国首艘氢燃料电池海上交通船——“蠡湖未来”号的下水活动暨应急船舶产品发布会在大连海事大学码头隆重举行,这标志着我国在氢燃料电池船舶领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据悉,“蠡湖未来”号,船体采用全铝合金结构,总长20.5米,型宽5.2米,额定乘员20人,最大可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16日,福建工信厅发布了归于人大代表关于推动氢能船舶发展的建议答复。福建工信厅表示,目前,我省落地电动船舶示范项目23型75艘,涵盖“江河湖海”多个应用场景。福建工信厅称,下一步,将鼓励企业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开展氢燃料电池动力等新能源船舶应用试点示范,加大力度推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9日,九江市人民政府发布《九江市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以下简称“《措施》”)。根据《措施》,九江市将在企业落户、氢能船舶应用、氢能车船运营、燃料电池及氢能船舶研发、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财政补贴。其中指出支持氢燃料电池船舶示范应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9日,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主办,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北京国发智慧能源技术研究院承办的第九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论坛在京召开。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徐晓健在“氢能与绿色燃料分论坛”分论坛上表示,“近年来,清洁能源船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LNG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苏交科3月20日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我们目前正在开展内河氢燃料电池船舶的研发,同时研究绿电分布式制氢在交通场景中的应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0月7日,广东省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深圳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其中多处提及氢能相关内容。稳步推动天然气调峰电站发展,加快建设光明燃机、能东二期等天然气发电项目,鼓励建设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支持老旧气电升级改造,推动天然气加氢发电。推进氢能在交通运输、分布式发电、
“双碳”背景下,氢燃料电池在船舶领域的应用迎来巨大机遇。如何抓住这个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当前燃料电池企业重点思考的问题。近期,国内外多个氢燃料电池船舶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如国内首艘500kW级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运抵三峡,开始进行首航前的调试、实验等工作;国外由巴拉德燃料电池模组提供动力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8月4日,浙江湖州市发改委印发《湖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5年)》。文件明确发展氢燃料电池制造、制储运加装备制造、氢能生产性服务产业。到2027年,培育和引进氢能产业相关领域企业50家以上,培育上市企业2家以上,氢能及相关产业年产值突破100亿元,形成具备湖州特色的产
近日,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淮北市产业扶持政策清单的通知,支持氢能产业发展。支持加氢站建设。对建成投用的日加氢能力1000公斤及以上(对应用于工业用等特殊场景的撬装站和氢燃料电池船舶场景的加氢站,日加氢能力300公斤及以上)、500公斤及以上的加氢站(对应用于工业用等特殊场景的撬装站和氢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