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水电学会张博庭的发言如下:
一、电力双碳是社会双碳的前提、关键
我们人类社会实现零碳(碳中和)的出路在于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实现百分之百使用可再生能源,才是人类的希望所在。然而,人类大规模开发和利用水、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渠道是发电。所以,全社会要实现零碳(碳中和),首先应该实现电力的零碳。然后利用零碳的电力,通过电能替代解决交通、建筑、化工、冶金等其它领域的零碳问题。
目前,发达国家普遍把电力碳中和的时间,定在社会碳中和的前十年到十五年。例如,美国承诺要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为此,他们要求在2035年就实现电力碳中和。所以,电力零碳,是社会零碳的前提,不仅是必须的,而且也是世界各国公认的。
由于各国的能源结构不同,对于碳达峰的问题,电力是否应该也提前?国际上目前没有统一的结论。但是,我们国家情况,却已经用事实证明这一现像的存在。
2009年由于我国的煤价高企,国内煤电企业普遍亏损,使得电力企业都不愿意再新建煤电。因此,当时整个电力系统对水电、核电以及当时已经比较成熟的风电开发鼎力支持。虽然后来因为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我国的核电大发展没有实现,但是,当时我国水电、风电的大发展,不仅完全满足了社会对电力增长的需求,而且还让我国在2013年首先实现电力的碳达峰,以及全社会的碳达峰。
此后几年,随着我国煤电发电量的减少,我国的全社会碳排放也持续下降。直到2017年由于电力行业中的煤电发电量开始恢复增长,全社会的碳排放量也就随着恢复增长。终结了我国开始减碳的大好势头。
这个碳达峰之后又被逆转的原因主要是由于2012年前后我国煤炭行业由于产能严重过剩,开始了恶性循环的煤炭降价。煤电企业新建煤电的积极性再次高涨。加上2014年我国煤电的审批权下放,大批新建的煤电投产。不过,我国首次碳达峰的事实已经证明,电力的碳达峰立刻就带动了社会的碳达峰。
这一现像似乎也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所以,我们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为了实现双碳目标,已经专门对我国电力行业的双碳,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二、总书记提出了电力双碳的关键性指标
2020年12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2021年4月22日,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强调:中国将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
根据习主席的指示,中国工程院(舒印彪院士介绍)的相关研究认为:我国电力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着严峻挑战。建议:电力转型须经:达峰、深度低碳,零碳三个阶段。并强调:在目前的达峰阶段(2021-2030),“新增电力需求,将全部由清洁能源满足。”
三、如何确保习主席提出的电力双碳的指示得到落实?
3.1、我国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现状和前景
我国当前的风、光装机总共才5亿多kW。然而,为满足这5亿多风、光装机的入网,我国现有除风、光外的约16亿装机(其中11亿煤电)几乎都要为风电光伏的入网,提供调峰服务保障。接下来不到十年,我国风、光的装机要增加近1.5倍,然而,相应其它各类电源显然都不可能再同比例的增加。如何满足今后新增的风光发电的入网需求,我们需要通过仔细的分析,做出决策。
3.2、各种发电形式接纳新能源发电的能力估算
1、煤电:假设某电网的峰谷负荷的波动范围是上下30%。煤电机组的压负荷稳定的极限是40%。那么我们就要在用煤电调峰的电网中,建设130万千瓦的煤电机组。因为,新能源的随机性可能会在某一时段是出力为零。而这130万千瓦的煤电机组全都把负荷都压到最低的时候,也要出力52万千瓦。这时候,如果要想保障新能源发电的全额入网,那么我们只能建设(70减去52)18万千瓦的新能源机组。综合起来看(18/130=14),每百万千瓦的煤电机组,最多也只能保证14万千瓦的新能源入网。
2、煤电灵活性改造:假设进行煤电机组的灵活性改造之后,煤电压负荷可以稳定在20%。那么130万千瓦煤电机组的最低符合是26万千瓦。可以保障的新能源装机为44万千瓦。(44/130)这样改造后每百万煤电的最大调峰能力是接近34万千瓦。因此,每百万千瓦煤电改造所增加的调峰能力大约为20万千瓦。
3、水电、汽电:由于水电、汽电等可以压负荷到零,随时可以启动的优质调峰电源。同样假设电网的峰谷负荷的波动范围是上下30%,水电、汽电机组的压负荷的极限是0。那么我们也要在电网中,建设130万千的水电(汽电)机组。在低谷时期电网的最低的负荷为70%时,我们可以保证70万瓦的新能源机组入网。这样用水电、汽电调峰的电网,保证新能源入网的极限就是70/130(大约为54%)
4、抽水蓄能(包括化学储能)的调峰能力:若装机130万千瓦,可调节保证200万千瓦的新能源入网。假定低谷时新能源满发,经抽水蓄能调节后可满足负荷70万千瓦。当高峰新能源不发电时,抽水蓄满发,能满足130万千瓦的高峰用电。所以,200/130=1.54。不过,由于抽水蓄能的精准调度难度很大,因此,在实际中往往未必能总能达到抽蓄调度的理想状态。所以,抽水蓄能的调峰能力通常可以表示为:100%--154%。
这样各种传统电源可接纳新能源的调峰能力分别为:
煤电(未改造)14%;
煤电灵活性改造20%;
水电、汽电54%;
抽水蓄能、化学储能100%--154%;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国水电的龙头水库建设滞后,导致我国水电的季节性发电能力差距较大,往往不能像欧美那样很好的发挥调蓄作用。欧洲的库容系数是0.9多,美国的库容系数是0.66,我们国家才有0.35左右。水库调节能力的不足,不仅威胁国家的水安全,也威胁着我国的能源安全。目前,我国的几大主要水电基地金沙江(龙盘,未建设)、大渡河(双江口,在建)、雅砻江(两河口,在建)的主要龙头水库,都未能建成投运。所以,我国应该加速龙头水库电站的建设,保证我国的水安全和能源安全。
3.3、发展何种电源最有利于增加新能源入网
面对大量的新能源需要入网,我们必须要尽快提高电网的调峰接纳能力的现实,以上各种电源的调峰作用,已经非常明显的告诉我们调峰效率最高的是抽水蓄能(包括化学储能);其次是水电、汽电等优质的常规能源;最后才是煤电。
不过,客观地说,由于我国电力行业的主流(煤电)有很大的发展惯性。因此,以往不仅的社会宣传,都是倡导增加煤电,而且实际情况也大都是靠增加煤电装机,来解决新能源入网的难题。但是,由于最近习近平主席已经给出了“十四五严控煤电,十五五要逐年下降”的明确指示,所以,今后再想通过大量的增加煤电,来满足新能源入网的路,显然已经走不通了。
然而,即便如此,我们业内还是有不少人强调应该把重点放在对现有的煤电机组进行灵活性改造。从而满足大量新能源入网的需求。其理由是“煤电灵活性改造单位千瓦调峰容量成本约在500—1500元。其调峰的成本要比建抽水蓄能电站低很多。”。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事实上,每千瓦煤电灵活性改造所获得的调峰能力,只有20%千瓦。所以,煤电改造的实际费用,通常要比新建抽水蓄能更高。此外,如果考虑抽水蓄能的双向调峰作用,每增加一百千瓦抽水蓄能可让电网增加154千瓦的新能源接纳能力。也就是说,煤电灵活性改造的实际调峰作用还不及抽水蓄能的七分之一。所以即使从经济上看,通过煤电灵活性改造增加调峰能力也是各种方案中比较昂贵的方式。不宜提倡。
3.4、当前最高效、最经济的储能还是抽水蓄能
如前所述,提高电网对新能源的接纳能力的最优的方式,显然是建设抽水蓄能或者电化学储能。不过,目前我们的电化学储能技术水平还难以满足电网大规模使用的需求。锂电池技术虽然成本上已经问题不大,但是其安全性和耐久性还难以满足需要大规模电网的储能要求。近一年内,不仅北京的丰台储能电站曾发生火灾,澳洲最大的化学储能也同样发生过火灾事故。
氢能也是一种很好的储能方式,不过目前电解水制氢(绿氢)的成本还比较高。大规模的利用也存在着巨大障碍。
也许到未来的某一天,锂电池储能技术能出现重大突破,解决了安全性和耐久性的致命弱点,或者氢能的储能成本会出现大幅的下降。但是,就目前而言,电网中最经济、最有效的储能方式,还是抽水蓄能。这也是当前国际社会一致的结论。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会发现国家能源局最新发布的《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于我们实现双碳目标,是多么的必要、重要,多么的及时。
四、须特别重视常规水电站蓄能改造
中长期规划中所提到的“常规水电站的抽水蓄能改造”,非常重要。首先,这种混合式的抽水蓄能对于服务新能源非常具有优势。以往我们传统的抽水蓄能主要是为煤电、核电调峰的。所以,功率大、作用单一纯抽水蓄能的优势,非常明显。不过如果要是为新能源入网服务,有些特点就需要注意。例如,新能源发电可能由于天气的变化,偶尔出现较长时间电力短缺,针对这种情况,纯抽水蓄能还能不能保证长时间的供电?是一个大问题。为此,现在各国的科技界都在探讨解决“长时蓄能”的问题。事实上,混合式的抽水蓄能,就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长时蓄能”方式。
其次,现阶段由于我们电网中还有大量的过剩煤电机组,在很多地方新建的抽水蓄能电站的经济性可能难予保证。而由常规水电站改造的混合式抽水蓄能,往往运行成本比较低。因为,其运行人员和送出线路等都可以利用原有水电站,无需增加额外费用。所以,其经济竞争力肯定会好于新建的纯抽水蓄能。
此外,所有的具备条件的水、风、光互补的发电系统的最后发展趋势,一般都会要求加装抽蓄功能,提高整个系统对风光的接纳能力。龙羊峡是全球水光互补的典型样板,他们对常规电站进行抽蓄改造的愿望就十分迫切。这其实非常有代表性。今后所有具备条件的水风光互补基地,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几乎都会提出这种要求。再加上我国的水能资源非常丰富,已开发的梯级水电站众多。所以,这种抽蓄改造的余地和作用将会非常巨大。特别是在冬季的枯水期,虽然常规水电站的发电能力普遍会有所下降,但却是发挥其抽蓄功能的大好时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30日,随着一声爆破声响,湖北南漳抽水蓄能电站正式启动主厂房开挖,标志着电站正式迈入主体工程建设新阶段。湖北南漳抽水蓄能电站主副厂房长233.8米、宽27米、高57.4米。为实现电站下水库主体工程早日开工建设,自3月下旬主标合同签订以来,三峡建工所属南漳项目部主动作为,逐项落实开工准备清单
5月2日,浙江天台抽水蓄能电站1号机组顺利完成转子吊装,标志着目前我国首台单机容量最大抽水蓄能机组正式进入总装阶段。天台抽蓄电站是国家“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浙江省“十四五”重大建设项目。电站具有在建抽蓄额定水头世界最高、单级斜井国内最长、单机容量国内最大等三项行业第一。电站总装机
春和景明启新程,乘势而上谱华章。4月29日,安徽芜湖西形冲抽水蓄能电站顺利通过集团公司董事会决策,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工程建设实施阶段。该项目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峨桥镇、新疆昌吉-安徽古泉±1100千伏高压受端,装机容量120万千瓦,是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十四
近期,华润电力云浮、中节能太阳能华东、浙江省新能源、长峡电能、通威太阳能最新招聘岗位,北极星整理如下: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华润电力”)成立于2001年8月,是世界500强华润集团旗下香港上市公司,是中国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综合能源公司之一,业务涉及风电、火电、水电、光伏发电、分布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又一地方能源集团——重庆发展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近两年来,全国各地已有多家省级能源集团揭牌成立。四川能源发展集团2025年2月26日,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是经省委、省政府批准,战略性重组川投集团、四川能投集团,通过新设合并方式组建的省级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四川能
4月29日,华电集团公司召开董事会2025年第三次会议。董事长、党组书记江毅主持会议,公司董事叶向东、祖斌,外部董事王琳、陈元先、冯树臣、刘智全、栾军,职工董事王锦军出席会议。公司领导吴敬凯、李旭红、曹海东、蒋方帅列席会议。会议审议了部分项目投资决策、财务决算、利润分配、内控体系工作报
2025年4月28日,西班牙与葡萄牙遭遇了欧洲近20年来最严重的全国性停电事故,5000万人陷入黑暗,交通瘫痪、医疗停摆、社会秩序一度混乱。这场持续近20小时的大停电不仅暴露了西班牙能源转型的深层矛盾,也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敲响警钟。一、西班牙电力系统的现状: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与脆弱性并存西班牙
浅议水电站及抽水蓄能电站机组的综合难度系数(来源:抽水蓄能行业分会作者:宗万波)摘要:为了方便对比不同项目间机组设计、加工制造等的难易程度,大体掌握水力发电机组的发展水平,本文通过探讨水电站及抽水蓄能电站机组设计、加工制造的关键点,提出机组综合难度系数。在业内常用的加工难度系数基
4月29日下午13点48分,随着第44仓面板混凝土振捣收面,浙江天台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主坝面板全部浇筑完成。天台抽蓄电站上水库主坝采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高程956.5米,最大坝高62.5米,坝顶长566.0米,混凝土面板共分为44块,浇筑方量1.54万立方米,单块宽度12米,单块最长103.3米,设计坡比1:1.4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25日,甘肃皇城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上水库大坝填筑施工正式启动,标志着项目上水库全面进入主体建设新阶段。作为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电站坐落于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皇城镇,总装机容量140万千瓦,预计2030年全部机组投产发电
4月29日,国电南瑞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4.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1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6%,基本每股收益0.95元。报告提到,报告期内抢抓特高压、抽水蓄能发展机遇,中标甘肃-浙江等特高压、辽宁大雅河等抽水蓄能工程。新一代调控中标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青岛康普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青岛氢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氢启科技”)对外投资进展暨注销其全资子公司氢启(淄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氢启淄博”)的公告。公告显示,因市场环境的变化,同淄博市桓台县人民政府签署氢启燃料电池电堆项目投资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公告,公告显示,金能科技全资子公司金能化学近日与华旺(青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重点在工业副产氢气采销方面深度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开展“全方位、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6日,河北省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武安新质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关于集装箱式氢能撬装设备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公示显示从5月6日开始,5月9日结束。中标候选人为北京派瑞华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标价格2025万元)、正星氢电科技郑州有限公司(投标价格1988万元)和江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9日,国氢科技武汉绿动、氢动科技湖北氢动到访中交冷链(武汉)智慧产业园,同中交四航(武汉)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进行党建联建共建、开展冷链物流业务交流会。湖北氢动与中交冷链同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进双方将通过此次合作,共同促进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根据协议,湖北氢动
近日,福建省绿氢中试基地风电制氢技术验证平台公示风电机组(含附属设备、储能系统)设备采购中标候选。公告显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东方风电,其投标报价为6895万元。该项目位于福建省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古雷石化基地,由福建省氢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开发。招标公告显示,招标范围为采购2台总装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30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2025年环卫设备(第一批次)采购项目招标公告,公告显示,1200万预算,需采购6台氢能源18吨洒水作业车。详情如下:
为经济绿色转型提供零碳方案来源:中国能源观察记者刘光林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作为连接国家宏观政策与地方微观实践的桥梁,零碳示范区、产业园区、工厂既是能源消耗与碳排放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吕梁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发布吕梁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型材料产业园区光电制氢一体化建设项目设计招标公告,公告显示,该项目位于山西省吕梁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型材料产业园区,本次招标为其中的056第1标段,标段(包)内容为该项目的初步设计及与本工程相关概算服务。据了解,该项
民营经济参与能源领域发展建设进入快车道电力规划设计总院能源政策与市场研究院院长凡鹏飞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民营企业具有发展运营灵活性和创新能力优势,近年来在引领科技创新方向、健全完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上海亿维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成员:厚普清洁能源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标绿色氢能一体化示范基地技术改造项目设计施工工程总承包(EPC),中标金额为1545万元。该项目拟新建一套规模为2000Nm/h生物质天然气制氢装置,项目使用的原料天然气为沼气制取获得的生物天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郑州航空港醇氢动力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总承包中标结果公告,公告显示,河南五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牵头人)与河南省公路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成员)联合中标该项目,中标金额为176230693.46元。投标范围:本项
“加快发展抽水蓄能,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迫切需要,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是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重要保障。”2021年9月17日,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路振刚在“抽水蓄能产业发展座谈会”上表示。
“建议出台相关政策,统筹协调抽水蓄能发展,根据新能源电力规划及建设情况,配套跟进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及建设规模,确保抽蓄电站有序、健康发展,保障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接入电网,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速实现。”2021年9月17日,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锦锋在“抽水蓄能产业发展座谈会”上表示。
“建议国家积极引导行业主体加强科技创新,用更多创新的手段全方位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2021年9月17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战略发展部(抽水蓄能办公室)主任、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斌在“抽水蓄能产业发展座谈会”上表示。
“抽水蓄能作为当前技术最成熟、碳减排效益最显著、综合经济性最优、且最具大规模开发条件的电力系统灵活调节电源,加快抽水蓄能发展恰逢其时。”2021年9月17日,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尹国军在“抽水蓄能产业发展座谈会”上表示。
“抽水蓄能的开发重点应该集中在电力系统调节需求度高及绿电受端,随着送电线路及经济性研究问题的逐渐明朗,适时加大绿电送端的开发力度。”2021年9月17日,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永兴在“抽水蓄能产业发展座谈会”上表示。
“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的《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双碳”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形势下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路线,为我国抽水蓄能行业发展按下了‘快进键’。”2021年9月17日,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定林在“抽水蓄能产业发展座谈会”上表示。
“传统的优质可再生能源-包括常规水电和抽水蓄能,仍然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2021年9月17日,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理事长张野张野在“抽水蓄能产业发展座谈会”上表示。
“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对加快抽水蓄能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作用。”2021年9月17日,水规总院院长郑声安在“抽水蓄能产业发展座谈会”上表示。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发言:《大力发展抽水蓄能是落实“双碳”目标的当务之急》。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理事长张野出席会议并致辞。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