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以下为发言全文:
苏成功:各位同行、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拉挤技术在风电行业里面的应用。拉挤就是在行业里已经应用了很多年,但在国内刚热门起来,据我所知,目前是各个主机厂家、叶片厂家都投入精力来运用拉挤这个产业化应用。
从三个方面来讲,第一,拉挤在叶片上的应用背景。第二,拉挤技术在叶片上应用的案例。第三,在拉挤应用当中一些问题。
去年我们国家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要2030年达到碳达峰,2060年达到一个碳中和的目标,宣布之后,风电行业已经快速的发展了十几年,我觉得可能以后50年甚至更长,风电行业是一直会更好的继续发展下去,然后至少是最近20年风电行业还有持续高速发展情况。但现在风电行业高速发展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就是在风电发展的时候叶片越做越大,重量是越做越重,怎么去解决这个叶片的长度跟叶片重量的矛盾,这也是整个行业里面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当时是做40米的叶片,现在开始做80多米、90多米,甚至现在研发100多米的叶片,叶片长度是越来越大,叶片的基础也是,就是根据(2103)海上研究就是有8兆瓦10兆瓦,可能再过几年,基础功率会越做越大,突破20兆瓦也有可能。叶片越做越大,功率越做越大的情况下,叶片轻量化的需求,就成为了非常关键的方面。
下面这张图可以看一下,这是我公司叶片的长度和重量的关系曲线,第一条曲线是在小型化的时用普通玻纤做的叶片重量和长度的曲线。第二个曲线是高度玻纤做的重量和长度的曲线,这个重量和长度是呈一个指数和关系。第三个曲线是我们超高的玻纤。第四个是我们公司做的拉挤叶片的曲线,可以看到随着叶片的长度越大,它的重量肯定是越大的,但是这个叶片里面选用的材料对这个叶片的曲线是起到了非常关键的影响,材料性能越高,材料本身的密度对叶片的重量是非常关键的。
叶片到底需要什么材料呢?这里我总结了一下,一是,对于模量的需求,玻纤发展它最开始的模量是90个Gpa左右,发展到现在大概是在100Gpa,做成我们灌注的玻璃钢筋大概是超高玻纤,52最多到55Gpa左右,玻纤的拉挤可以突破到60Gpa以上,60Gpa到66Gpa之间,碳纤维也是一样,我们碳纤维的灌注第一点是(2348)150个Gpa,另外叶片的成本方面,需要比较好的性价比。拉挤现在我们公司研究,应用还少,等到批量化,大规模的应用之后,相信拉挤的材料成本会快速下降,特别是碳纤维拉挤,碳纤维拉挤现在都是小数,将来大数据投产拉挤之后,会降到100以下这个价格。
下面分享一下拉挤在我们运用的一个案例,首先分析一下拉挤的灌注和拉挤三个工艺方案的一个对比。灌注它的经验比较成熟,也是目前科技灌注还有一些部位型号最常用的手段,然后预浸料它的成本还有储存的缺点,调整碳这个占比,然后调整材料的性能,玻纤拉挤在我们公司运用,基本上通过我们的分析,能够降低整个叶片10%左右的重量,然后组量本身重量降低大概是在10%,有些型号到12%左右,组量对比的话,好几个型号都在应用拉挤的技术,玻纤叶片就是我们从2018年底开始介入,通过实验室灌注的,还有就是拉挤版的小部件、中部件还有就是半个研究,我们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制造经验,一个完善的验证是降低我们拉挤生产曲线非常关键的技术。我们在设计上面,做了测试的研究,从材料方面的测试、界面的测试,材料研速进行全面的验证,达到技术方面的一个创新。碳纤方面拉挤在我们公司也做了设计的研究和叶片的验证,据我们研究用碳纤维拉挤对于组量的减用是非常可观的,因为叶片上其他地方做了振动措施,整个叶片减到8%左右,碳纤维拉挤它主要应用的一个特点就是,可以应用到拉挤能够降低碳纤维材料本身的缺陷水平,我们认为碳纤维这个拉挤技术是碳纤维应用的最佳的方案。碳纤维整个拉挤,拉挤板在行业里面应用的趋势,我们分析了国内的多家应用公司,目前据我所知,几大主基厂商还有就是我们叶片厂商对于碳纤维拉挤都有应用了,玻纤拉挤是我们公司应用是最多的,碳纤维拉挤就是将来在行业里面可以看到这个报告,可能在未来十年之内碳纤维拉挤在主量上的应用是普遍化的发展趋势。
第三,讲一下拉挤技术在叶片上应用的一个问题。我们自己做这个研究时也发现了,拉挤板它的本质上是预制的材料,埋在叶片之中,因为它提前预制好了,有一些界面是失效分析的观点,这个界面总结几个方面,一个是拉挤板之间承接的失效,第二个拼接缝的失效,还有就是拉挤板厚度倒角是有一个倾斜的斜面,倾斜的斜面也是有一个失效。这几个失效特别是带有缺陷比方说会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可能是灌注到发白或者是有一些局部包的气孔,还有一些其他的缺陷。像拼接缝一般来说没有打磨是光面的,这是我们分析的时候是个难点,我们也跟清华大学的老师教授也一块研究过这些问题,这是将来可能还要超过更大的精力来去分析,另外拉挤板本身好处就是可以定制化的纤维含量,纤维含量越高,它越高,但是纤维含量高了之后疲劳怎么解决,一般就是纤维含量特别高,疲劳才会下降,所以我们根据疲劳怎么平衡这是需要我们里面做一些研究的。
碳玻混(3342)目前我觉得是行业里面应用的一个热点,碳纤维本身压缩强度比拉伸强度普遍偏低,我们自己测试的碳纤维的数据,特别是压缩数据稳定性比较差,这也是碳纤维的缺点,碳纤维和玻纤本身材质也不同,在热膨胀系数它的一些碳纤维是比较细的,要比玻纤细好多,它的界面性能要更差一点,这里面在碳玻混合的时候机理上的研究要做更多的分析。另外我们碳纤维跟玻纤它的混合形式到底是依存性的混还是不同的混也是非常关键的。另外就是我们拉挤板在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问题,失效以后有一些褶皱,还有一些残余,表面起泡等等,另外再生产过程中,可能还有叶片问题灌注不良的缺陷,怎么去更好控制缺陷,是我们研究的关键。第四个拉挤在我们的正常生产过程中,它的缺陷的检测和维修的问题,特别是特纤维拉挤板,它的可见性比较差,目前检测的方法以及检测缺陷的数量,可能不同的检测工具检测出来的数量不一样,所以说这一方面是非常关键的。另外就是维修,板材用什么方式维修能达到最好的维修效果,以及维修之后怎么去验证它的强度。这方面除了理论研究之外,还要做一些测试,包括整个叶片的测试。
最后一个是碳纤维拉挤板以及碳玻混拉挤板运用防雷设计的难题,碳纤维是导电的,在碳玻混应用的时候,玻纤的介入以及里面电流的分布,会对里面电流产生影响,这样的话它的防雷击的时候,怎么去用保护方案,我们公司也做了多个方案的一个尝试。目前是雷击审查,还有雷击审查修护,这是非常关键的问题。我的演讲就这些,谢谢大家。
(根据演讲速记整理,未经演讲人审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我国第一个全容量并网的海上风电项目诞生于2010年,距今已经14年。发展至今,我国也已跃升为全球海上风电装机第一,海上风电的蓬勃发展势不可挡。作为行业领先的全球能源互联解决方案服务商,亨通集团在电力传输、海洋能源开发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日前举办的CWP2024展会上,亨通电力产业集团(以下简称
近年来印度光伏装机需求快速增长,加上印度政府对光伏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通过国家电力计划(NationalElectricityPlan,NEP)和国家太阳能任务(NationalSolarMission,NSM)等政策,推动了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印度成为全球光伏产业的重要增长点。根据现行目标,到2030年,印度非化石燃料装机容量达5
在祖国西北边陲新疆广袤的土地上,蕴藏着无尽的能源宝藏。作为中央确定的“三基地一通道”,新疆正以强大的能源实力,通过“疆电外送”工程,为全国的经济发展和能源保障贡献着力量。“外送通道”展实力新疆是能源的宝库,拥有丰富的煤炭、太阳能、风能资源。累计探明煤炭资源量居全国第二,风能资源位
6月13日,SNEC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简称“SNEC光伏展”)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正式拉开序幕。作为光伏届的顶流盛会,15个展馆,展览面积40万平方米,共云集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3500+企业参展,规模空前。伴随近年来光伏装机量的爆发式增长,土地资源的紧张、用地
现代汽车日前在2024年CES消费电子展上公布,全新Nexo将于2025年正式发布,新车定位氢燃料电池中型SUV,搭载氢燃料电池系统。据了解,现行Nexo于2018年首发,截至2023年10月底,全球累计销量超3.7万辆,成为全球最畅销的氢燃料电池车型之一。商用车市场已成为氢燃料电池技术应用重要领域之一,但氢燃料
商用车市场已成为氢燃料电池技术应用重要领域之一,但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发展相对较慢。未来,氢燃料电池如果更多应用于乘用车,还要突破哪些瓶颈?现代汽车日前在2024年CES消费电子展上公布,全新Nexo将于2025年正式发布,新车定位氢燃料电池中型SUV,搭载氢燃料电池系统。据了解,现行Nexo于2018年首发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南到广东、北到大连,江苏龙源振华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源振华”)从江苏如东海上风电项目起步,自2010年以来,已完成近60个大型海上风电场项目的建设,施工版图从南通辐射南北,形成了由点及线,连线成片的整体规模化海上风电施工,成为国内海上风
随着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加速构建,储能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据机构预测,到2030年储能全面进入市场化阶段,国内累计市场规模达10万亿元。面对储能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各路企业纷纷切入这一赛道,浙江爱贝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爱贝能科技”)就是其中一员。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和专业的产品,爱贝能科
日前,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平潭完成吊装,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大容量机组装备制造能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海上风电“跑步”入场大风机时代,对行业发展、产业链上下游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在火热的海上风电“蓝海”下,如何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迎接平价、凸显价值?在日前召开的第八届全球
日本海上风电拍卖已结束。1.8GW容量的招标结果最迟将于2024年3月底公布。日本政府已经完成了第二轮大型海上风电招标的受理工作,日本计划在四个地区建设总计1800MW装机容量的风电项目。日本经济产业省表示,这一轮拍卖结果最迟将在2024年3月底前公布,也有可能提前至今年12月份,这要取决于拍卖过程的
2022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超过5GW,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8%左右;度电成本下降至约0.33元/度,单机容量18MW机组已经下线;三峡“引领号”、海装“扶摇号”、海油“观澜号”漂浮式风电项目实现创新突破。我国海上风电正在引领世界,产业迎发展空间利好,风机大型化、深远海风电、海上风电融合发展是未
我国的风电产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场围绕叶片长度的“军备竞赛”。近年来,风电叶片长度不断突破纪录,百米级的叶片不断更新迭代,一次次刷新人们的认知。叶片长度不断刷新2024年1月,三一重能131米陆上风电叶片在巴彦淖尔零碳数智产业园成功下线,刷新当时全球最长陆上风电叶片纪录。2024年9月,
4月13日,由中国建材市场协会主办,国材(北京)检测认证服务有限公司、北京众城永信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风车叶片树脂纤维板》生产技术及产品专家论证会在北京成功举行!近三十名来自科研院所、检测机构、行业协会、生产企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行业代表出席。中国建材市场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
3月20日,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材科技”或“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披露,2024年,中材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39.84亿元,同比下降7.3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2亿元,同比下降59.8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84亿元,同比下降80.48%
王欣:千里征程风正劲,重任在肩再出发王欣中材科技党委委员、副总裁,中材叶片董事长2024年是充满变化与机遇的一年,回望过去一年征程,心中充满自豪与感激。作为中国风电叶片领军企业,中材叶片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号召,以行动践行双碳战略,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助力中国风电累计装机突破5亿千
近期,AI技术DeepSeek迅速进入大众视野,DeepSeek以其强大的智能体系及暖人的回答受到关注,那DeepSeek对于氢能10强的答案是什么呢?全球氢能10强1.PlugPower(PLUG)国家:美国领域:燃料电池系统简介:PlugPower是全球领先的氢燃料电池系统供应商,主要产品用于叉车、卡车和固定电源等领域。公司与亚马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了2025年度锂离子电池四大主要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EVTank数据显示,2024年度,中国锂离子电池四大主要材料总产值3472.4亿元,同比下滑24.8%,已经连续两年出现同比下滑。据EVTank分析,2024年度,中国锂离子电池四大主要材料的出
1月20日,四川新津区中材科技年产10万只氢气瓶生产线建设项目(一期)设计-施工总承包(第二次)/标段招标,建设内容及规模:拟通过购置土地88亩(含既有厂房、办公楼等约3.6万平方米),建设一条年产10万只氢气瓶生产线。项目分两期建设,项目一期对厂房、办公楼、辅房进行局部改造翻新,采购拉深机、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中材科技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据披露,中材科技2024年预计盈利63,400.68万元~95,014.65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7.26%~71.48%。详情如下: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锂离子电池隔膜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白皮书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锂离子电池隔膜出货量同比增长28.6%,达到227.5亿平米,其中湿法隔膜出货量达到174.9亿平米,干法隔膜出货量达到52.6亿平米。从不同类型隔膜出货量来看,EVTank统计数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日前,中材科技发布《关于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辞任的公告》,公司董事张文进和副总裁乔光辉因工作变动,分别提交了辞职报告。张文进即日起不再担任公司董事,并且辞任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乔光辉也即日起不再担任副总裁,同样辞任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2024年前三季度,中
2024年8月20日,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的议案》,公司董事会聘任何思成女士担任公司董事会秘书,任期自何思成女士取得董事会秘书任职培训证明之日起至第七届董事会任期届满之日止,详见《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
1月3日,由中车永济电机公司和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联合研制的全球首台20MW级蒸发冷却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在中车永济电机公司成功下线,这标志着我国大功率海上风力发电机技术在高效冷却和低成本磁材应用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实现了蒸发冷却技术在大型海上风力发电机领域的创新应用。中国科学院重大
12月23日,中广核可再生能源孤网海水直接制氢系统(以下简称中广核制氢系统)海上试验样机在中广核汕尾海上综合实验平台(以下简称汕尾实验平台)完成安装,正式启动海上试验,标志着汕尾实验平台科研功能正式启用。该系统由中广核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联合研发,以汕尾实验平台配套建设的风电、光伏发
作为光伏系统“三大件”之一,光伏支架不仅支撑和稳固着系统核心设备,且其性能也直接影响着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及投资收益。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光伏支架类型不断革新。01AI赋能,跟踪必争众所周知,相较于传统支架,跟踪支架可以将电站发电量提升15%-25%。近年来,为应对产业链、土地价格上涨等因素
相信,随着国内海洋风电的迅速发展,从事该行业的同仁们对海洋风电的配套船舶也是越来越熟悉。SOV(ServiceOperationVessel)是一种用于海上风场运维操作的船舶类型,她配备动态补偿廊桥(Gangway),在DP定位系统以及其他船舶系统的协助下,实现工作人员和物资安全、高效、且无障碍地从船舶到风机平台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近日从证监会官网获悉,上海雄程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雄程海洋”)已递交申报稿,拟申请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保荐机构及主承销商为中信证券。此次申请上市,公司计划募集资金22.3亿元:“雄程6”号3000吨自升自航式多功能海上风电工程船建造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15.40亿元;购置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大力推进风电发展的当下,明阳智能并未误打误撞,而是有机结合区域市场需求与自身优势,打开国际海上风电这一蓝海突破口,实现中国风电欧洲海上首秀,获取单体最大海外海上项目订单,并着手在欧洲开展堪称海上技术顶流的漂浮式机组项目示范。正是在明阳智能吊装完成地中海首台样机当日
日前,一台全新的SG11.0-200DD机舱从西门子歌美飒位于德国Cuxhaven的工厂运出,这是该机型在全球范围内量产的首台机舱;而SG11.0-200DD机型的量产,标志着全球海上风电量产机型正式进入11MW时代!这批机舱将配备长度97米的B97叶片及塔筒,组成SG11.0-200DD永磁直驱风机,用于由Vattenfall开发的荷兰Hol
10月18日,鉴衡认证中心为长江三峡集团福建能源投资有限公司长乐外海A区项目海上升压站颁发项目认证证书。这是我国第一个预制功能舱组合式海上升压站项目,该证书的颁发标志海上升压站项目认证在国内正式开启;国内开发商,金融保险机构更加重视认证工作对项目安全的保障作用,将为海上技术创新并快速应用到工程实际,推动海上风电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氧化碳捕捉、利用与封存是指将二氧化碳从排放源中分离后直接加以利用或封存,以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的工业过程。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哈电集团和湖南兴湘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对哈电风能公司新增的7亿元注册资本已全部实缴到位。截至目前,哈电风能公司的注册资本已增加至42.67亿元,为哈电集团、兴湘集团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携手融入新发展格局,加速发展风电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