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产业访谈正文

安吉拉·威尔金森: 选择减碳路径要“以人为本”

2021-11-02 13:46来源:《能源评论》关键词:碳中和能源转型可再生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能源不可能三角”怎么破?这是国内能源行业近两年经常讨论的问题。

所谓的“能源不可能三角”,即要求能源发展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足够清洁、足够便宜、供应充足。在减碳、安全和平价都非常重要的当下,政策制定者需要根据本国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做出最佳决策。

但怎样才算是最佳决策?我们可以从世界能源理事会的“能源三难困境指数”(Energy Trilemma Index)中看到各国的路径选择和效果。这项指数在2010年正式推出,以能源安全、能源经济性、环境可持续性和各国背景为维度,动态追踪2000年以来全球120多个国家的能源发展状态。

世界能源理事会主席安吉拉·威尔金森在2021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上指出,“能源三难困境指数”的意义,在于其能够评估各国在平衡“能源不可能三角”问题上的能力,以及相关能源政策的效果,帮助各国政府在能源转型中找到正确的方向。

据统计,中国在这项指数的排名已经从2019年的第58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51位。威尔金森认为,排名的进步说明,中国在能源转型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她同时指出,能源转型必然带来社会转型和变动,当下,能源技术方面的投资很多,但并非惠泽四方。但是,能源可及性同样非常重要。世界需要的能源解决方案是服务所有人,而不是服务幸运的少数人。

要避免能源转型带来社会危机,威尔金森建议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打造适合的税赋体系,以确保能源的可及性;同时,要做好成本收益比的分析,以更低的代价实现更大的收益,让更多人可以使用绿色能源。

那么,“以人为本”的减碳之路应该怎么走?成本问题如何解决?能源转型需要遵循怎样的原则?

减碳要更关注需求导向

问:在全球减碳的大趋势下,如何推动“人人享有更好的能源”目标实现?

答:尽管我们都临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共同挑战,能源转型也已成为全球重点战略之一,但由于社会的差异,各地的能源转型有所不同,我们必须因地制宜。

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我会关注能源三难困境指数。通过指数,我们可以衡量各国在能源转型过程中的表现,这些国家如何管理能源安全,如何管理能源系统的环境绩效以及如何让能源系统的承载性更强。

当下,中国正在研发大型能源技术解决方案,也在寻找更多的方法,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能源转型中。能源不仅仅是指家里的电,我们的衣服需要借助能源生产,食物需要能源生产。所以,中国和世界其他地方一样,需要让普通人更好地了解并使用能源,能让他们不反对和抵制转型,而是参与到转型中来。

问:在推动减碳中,政府如何发挥作用?

答:我们生活在一个多样化的世界,世界各地有不同的经济制度。

目前,中国正在尝试平衡国家导向和市场导向,并在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中寻找平衡;欧洲则正在探索市场经济的极致,以及让社会团结一致的方法。所以二者的出发点完全不同。当谈论政府背景时,我们会涉及不同层级的政府,因为能源转型要求我们在这些不同层级的政府之间进行更多的协调。

同时,政府的关注点需要发生转变。我们可以看看世界银行的一个例子。

众所周知,在发展能源绿色技术方面,如果发展中经济体需要,世界银行能够为他们提供资金。比如,非洲的一些国家就需要这类贷款。

部分非洲国家接受了贷款,建立了小型电网、太阳能和小型风能发电系统,并让农村社区通电。但完成了这一切后,一个问题却出现了——尽管当地居民用的是世界上最便宜、最绿色的能源,他们却不愿意支付电费。

我问,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原因在于,没有人问过这些社区的居民,他们需要能源做什么?事实上,他们需要能源用来做饭,而不是为手机充电。他们不想付电费,因为这不是他们做饭不可或缺的东西。

这个例子说明,我们必须停止思考以供应为中心的绿色技术、以供应为中心的碳中和,而是开始思考如何以需求为中心。在探讨减碳路径前,先明确几个问题:用途是什么?用户是谁?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供应系统?

在能源领域,政府有一种既定的思维模式,即以安全供应为中心。我认为,政府应该看到一种新的思路,那就是以需求为中心或以客户为中心。之后,我们才能实现碳中和以及社会公平的目标。

能源转型不仅是升级电网

问:您曾提到,打造一套适合的税赋体系,以确保能源的可及性,这个体系具体如何构建?还有哪些措施可以提升能源可及性?

答:当我在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中谈到成本时提到,我们刚刚经历了一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新的可负担性和社会正义问题。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同样的能力,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同样的能源。

因此,我们必须在人类和地球之间建立起这种健康的关系,使社会变得更有经济效益,利用剩余利益来帮助地球变得更加生态友好。这需要两部分人做出努力:一部分人要为技术付费,另一部分人则需提出解决方案。

首先看解决方案。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我们将需要考虑市场的设计,还有社会的支持机制,以及这两个过程如何协同。

其次看技术付费。对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我们需要提供能源补贴,否则他们会变得更贫困。但我们不能无止境地补贴下去,否则会对经济造成拖累。

比如,如果你有一辆电动车,我们不再从化石燃料中征税,但需要支付道路使用费——你开的里程越多,你支付的费用就越多。对于其他同样使用的人来说,你得到了更多的服务,所以政府要对这些服务征税。

因此,能源转型不仅要打造一个新的电网,还要形成一个新的能源系统框架。我们还必须考虑建立相应的税收机制。

问:将智能技术应用于减碳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答:尽管人工智能的学习速度比人脑快得多,但我们需要对它持有谨慎的态度。原因在于,人工智能有效率却缺乏情感,这些技术不会关注我们的环境治理。在推动技术应用前,我们应明确两个问题:一是为何而智能,二是为谁而智能。

能源转型会引发社会转型,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智慧能源系统应是一套能够帮助我们管理、使用和行动的系统。同时,在数字技术引入能源时,它不应引起安全风险,不会在数字中心和非数字中心之间造成更大的不平衡。

我们还须注意,每个智能系统都有一套人工智能算法,因为算法是由人编写的,有设计者的偏好,反映了他们对世界能源转型的理念。

要让公众理解减碳并主动参与

问:如何让公众接受减碳概念并主动付诸行动?

答:和100年前相比,世界各地的人们接受教育的程度更高,因此,他们不应该被动接受减碳理念,而是主动参与减碳。

首先,我们需要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角色——让他们讲述如何使用能源,在未来将如何使用能源以及他们如何做出选择。

这不是向他们传授知识,而是号召他们成为行动者。如果我们有10亿个行动者,他们可以自发行动,情况将会有很大的改变。我认为,我们还需要在这方面做更多努力。

问:教育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

答: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我通常会问记者两个问题:今天你使用了多少能源?目前世界能源系统的电气化率是多少?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1/5,也就是说,20%的世界能源系统是以电来驱动的。在英国,1/7的能源生产实现了电气化,6/7的能源生产尚未实现电气化。因此,我要考虑的不仅是如何管理家庭能源,还有如何管理我的健康服务、教育服务、水资源、服饰所消耗的能源。因此,我认为教育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了解他们所处的能源系统,以便他们参与并做出选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中和查看更多>能源转型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