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21-11-02 17:30来源:华北电力大学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关键词:特高压直流输电±800kV华电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在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等共同资助下,开展了SF6气体绝缘装备特高频局部放电(PD)定量监测(检测)方法与技术研究,解决了最能反映设备内部绝缘故障特征与程度的PD信号传感、提取、定位和标定等关键科学技术难题,建立了相应的绝缘故障专家诊断系统,研发的SF6气体绝缘装备绝缘状态在线监测装置得到广泛应用。
成果介绍
1、发明了特高频PD信号传感技术:创新了特高频传感器展频的附加阻抗匹配网络、多层屏蔽谐振、非中心点馈电以及复合结构等关键技术,发明了强电磁环境下采集微弱PD信号的微带与横电磁波喇叭超宽频带特高频复合传感器,检测频带达到超宽范围(在驻波比为2、增益不小于3dB时,相对带宽为25.6%),且中心频率在500MHz〜1GHz内可选,并可调节多频谐振点的相对位置以形成抑制窄带干扰频段的阻带,解决了特高频PD信号监测中的首要技术难题。
2、发明了抑制强电磁复合干扰方法与技术:率先提出复小波(包)变换需用复阈值的科学思想,给出了选取复阈值的原则与方法,构建出用于抑制强电磁干扰的最优复合信息WTRIn序列,发明了用复小波(包)变换抑制强电磁复合干扰的算法与技术,解决了强电磁环境下监测(检测)PD信号需要抑制白噪声、电晕脉冲、随机混频窄带及其复合干扰的技术难题,同时建立了抑制干扰效果的综合定量评价方法。
3、发明了基于传感器阵列的泰勒遗传PD源定位方法与技术:创新了非平稳脉冲信号多样本能量相关提取信号时间差的方法和全局搜索PD源最大概率位置的遗传算法,提出了双曲面定位方程的泰勒优化方法,发明了利用阵列传感器多样本冗余检测数据融合并逐次修正定位结果的逼近技术,使定位时间差求取误差为皮秒级,距离误差在厘米级。
4、发明了特高频PD定量监测(检测)的标定原理与技术:创立了用波形参量时频域等效定量监测(检测)PD量的标定方法,揭示了PD波形参量与PD量之间的内在关联,获取了不同影响因素下标定PD量大小的校正实验曲线及解析表达式,发明了可方便用于实验室和现场监测(检测)的人工注入特高频标准校正波形与实测PD波形时频域等效定量标定PD量的关键技术。
奖项等级
华北电力大学排名:第3
奖种、等级: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6年度)
项目成果项目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授权发明专利103项(含美国授权发明4项),其中3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发表SCI/EI论文78篇;出版学术著作3部;制订国家标准4项。
成果团队
项目主要完成人:崔翔
本项目研制出我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A5000型±800kV换流阀,2012年在世界首条±800kV/7200MW锦屏至苏南工程中示范应用,并推广应用于哈密至郑州等5条更大容量的特高压直流工程。经同行专家鉴定:“综合技术水平国际领先”。以上工程每年可向我国东部地区输送电量1800亿度,减少排放二氧化碳L62亿吨。
截至2015年,已实现新签合同3527亿元,近三年新增销售收入17.43亿元,利润7.39亿元。项目支撑了我国中标巴西美丽山II期特高压直流工程,使我国换流阀高端装备步入世界前列。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1月29日,工信部下达立项通知,内蒙古电力集团首次牵头申报的项目《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基地特高压多端直流输电外送关键技术》获批立项。本项目是国家在沙戈荒新能源消纳方面的重大科技攻关布局,将解决沙戈荒特定地理环境下新能源广域深度开发、远距离输送和消纳等关键技术和工程示范问题。本项目诞生于
11月28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三塘湖镇“疆电入渝”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巴里坤±800千伏换流站工程现场,施工人员正操作工程机械,在阀厅、换流变、750千伏交流滤波器场、交流场等区域同时进行基础施工。据了解,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于2023年8月8日召开“疆电入渝”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开
来自南方电网公司的消息,日前,中国首台国产±800千伏直流高速开关在南方电网柳州换流站挂网运行。这标志着中国特高压直流高速开关国产化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对于推动国内直流输电技术发展,促进特高压直流装备产业升级,以及保障电力能源供应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直流高速开关是多端混合直流输电
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西电东送重大战略项目,庆阳换流站作为直流输电工程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对建设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推动庆阳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土建B包GIS基础阀板、极1高端辅控楼及换流变基础、区域内主排水管网等施工任务重、工期紧迫的
截至11月5日24时,±800千伏哈密南—郑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年度累计外送电量达404.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哈郑直流是实施“疆电外送”的首个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天山换流站作为哈郑直流的送端站,将西北地区的风电、光伏发电、火电通过这条“电力大动脉”外送至华中地区。该站自2014年投运以来,
“报告,昌吉换流站已按照国调令完成吉泉直流双极解锁,目前换流器运行正常。”9日,随着±1100千伏昌吉换流站双极恢复运行,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吉泉直流”)完成2023年度综合检修后重新启动运行,继续向华东地区输送电能。吉泉直流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
在距离新疆伊吾县30公里左右的施工现场,27日,随着混凝土泵车的轰鸣声,混凝土缓缓注入模具,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新疆段正在进行首基铁塔基础浇筑试点作业,标志着该工程正式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确定的102项重大工
10月18日,在四川省广安市,国家电网哈密送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以下简称哈密送重庆特高压工程)四川段启动基础施工首基试点,即将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工程起点位于新疆哈密市,落点位于重庆渝北区,线路途经新、甘、陕、川、渝五省区市,全长2290公里,输送容量800万千瓦,投资286亿
10月17日上午,±800千伏金上—湖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高海拔空气间隙真型试验顺利完成。特高压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是换流变压器与阀塔电气连接的核心设备,是特高压交直流系统连接枢纽,其外绝缘性能关系到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本次试验由青海电力科学研究院与日立
10月18日,记者从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完成±800千伏金上-湖北特高压工程换流变阀侧套管高海拔空气间隙真型试验。本次试验由国网青海电科院与日立能源(中国)有限公司联合开展,是国网青海电力首次开展国际合作,为我国高海拔地区特高压工程的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本次试验支
“安全检查完毕,旋挖机开挖。”10月18日,四川省广安市境内,随着施工指挥员一声令下,国家电网哈密送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四川段启动基础施工首基试点,这标志该工程四川段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据了解,哈密送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是中国首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
宁夏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电力基地,将宁夏电力跨区输送至华中湖南,能够实现能源资源更大范围优化配置,可促进华中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高湖南非水可再生电力消纳比例,优化受端地区能源供应格局,实现全社会整体效益的优化。2022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生态环境部环评批复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报送的《陇东-山东±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一)新建±800千伏陇东~山东直流输电线路。线路途经甘肃省、陕西省、山西省、河北省、山东省,路径全长约934千米。(二)新建±800千伏陇东换流站。站
西藏南城市政建设管理有限公司800KV铜芯干式变压器采购项目竞争性谈判公告项目概况西藏南城市政建设管理有限公司800KV铜芯干式变压器采购项目采购项目的潜在供应商应在鸿远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西藏分公司(拉萨市城关区金珠西路盛域滨江别墅区10幢5号)获取采购文件,并于2023年06月09日10点00分(北京时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陕北-安徽±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环评公示。建设项目名称、选址选线、建设内容等基本情况(一)建设项目名称陕北-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二)选址选线(1)新建±800kV送端换流站(含接地极和接地极线路)送端换流站、配套接地极及接地极线路位于陕西省延安
宁夏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电力基地,将宁夏电力跨区输送至华中湖南,能够实现能源资源更大范围优化配置,可促进华中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高湖南非水可再生电力消纳比例,优化受端地区能源供应格局,实现全社会整体效益的优化。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
8日记者从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新疆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下发《关于支持哈密-重庆±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的函》,哈密—重庆±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哈重直流工程”)新疆段在沿线五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率先完成核准前置手续办理工作。哈重直流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三交九直”
近日,由中国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与高澜股份联合研制的屏蔽式主循环泵在±800kV侨乡换流站成功挂网试运行满百日,这是世界范围内首次将屏蔽主循环泵应用于高压直流输电领域,实现了阀冷设备核心部件主循环泵国产化,引领了行业发展,对于保障高压直流输电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大意义。国产屏蔽主循
甘肃省能源资源充足,尤其是中东部地区的风能、太阳能资源更为丰富,未来经济发展仍将以新能源产业为重点。山东省作为全国首个新旧动能转换的试验区,正在积极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2021年以来,山东省用电负荷增长较快。“十四五”期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9月28日,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公示了“2022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拟授奖项目”。经过各专业评审组评审,共评出授奖项目446项并公布了拟授奖项目目录。±1100kV直流输电成套设备研制及工程应用、±800kV柔性直流换流阀关键技术与装备、芯片化非侵入式电流监测装备关键技术及应用、特高
金沙江为长江上游河段,流经青、藏、川、滇四省区,流域面积47.32万km2,总装机规模7500万kW以上,是我国水能资源富矿,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按照国家批复的金上流域“一库十三级”规划,金沙江干流上游河段分川青、川藏和川滇三段开发,其水电基地是我国建设“西电东送”接续基地和藏电外送的先导工程。
陕北-湖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起于榆林市陕北换流站,止于湖北省武汉换流站,线路全长1137公里,电压等级±800kV,设计送电能力800万千瓦。该工程是推进西部大开发与中部地区崛起的重点工程,是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工程建成后将有力提升陕北能源基地电力外送能力,推动陕北煤电和新能源
以火电(热电联产)机组为研究对象,从设备、流程、系统直到整个机组分层次展开研究,将机理分析与大数据方法相结合,确定机组基准工况,建立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计算模型和耗差分析模型,对比基准工况和实际运行工况的参数与性能指标,进行火电机组节能潜力分析与优化建模,开发火电机组全工况离线耗差分析系统,开发火电机组在线节能诊断系统,开发基于大数据的火电机组运行优化系统,指导火电机组的节能运行。
锅炉燃烧过程综合检测与控制技术项目成果,开发基于红外测温的炉膛燃烧温度测量装置,并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为基础,通过燃烧状态的二维数字化测量,提取能有效表征燃烧状况的特征参量,且与燃烧温度场、炉膛出口温度、飞灰含碳和NOX等其他燃烧状态信息相结合,实现炉膛燃烧状态的有效监测。
电力系统中发电煤耗量的计算通常采用关于机组出力的二次函数模型,该模型是基于机组稳态运行工况下的煤耗率与出力水平之间的关系建立的。
市场前景或成果应用案例:燃料智能化管理系统已成功在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华电集团等旗下多个火电厂应用落地
项目构建了涵盖多光谱缺陷检测和故障诊断、旋翼无人机自主巡检以及直升机吊篮法带电作业的输电线路巡检完整技术体系
光伏发电功率多时空尺度预测关键技术及应用,本项目围绕光伏功率预测开展了深入、持续、系统的研究,历时10年,发明了针对多时空尺度技术需求的一系列光伏功率预测方法,突破了多项光伏功率预测关键技术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承担着电能传输、变换等重要职能。随着先进传感和信息融合技术的发展,将其应用于电力变压器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评估诊断与在线预警,实现电力变压器的智能化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刀盘设计理论及应用,项目属机械学科领域。
磁暴对电网安全影响的监测与评估系统及其应用,项目提出以西北750kV超高压大电网为科学实验电网,研究中低纬(我国)电网地磁感应电流(简称GIC)的评估方法,开发电网GIC及次生灾害监测系统。在西北电网有限公司、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和山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等电力企业支持下,项目成果已在4个网省电网和7座变电站应用。
基于故障关联信息的站域分布式保护系统,本成果在973、863、国家自然基金重点等项目支持下,经过十年攻关,在新型保护系统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新能源大规模并网使系统动态过程越发复杂,而同步相量测量装置暴露出仅能实现静态过程监测、延时长、误差大等现实问题,已成为有效监测电网动态过程、提升新能源电力系统保护控制水平的瓶颈。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