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三峡响水近海风电场
国家电投、华能、国家能源、三峡等一批大型央企纷至沓来,实现风光资源的系统化、规模化、集中化开发。金风科技、远景能源、上海电气为代表的整机制造企业,中车电机、中材科技、时代新材、上玻院、京冶轴承等配套装备制造企业,以及泰胜风能、海工能源、长风海工等海工制造企业抢滩登陆。
△中材叶片
在盐城打造“海上风电第一城”过程中,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了突出作用。
2018年1月8日,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聚光灯下,由京冶轴承参与完成的“光纤输出高功率全固态激光器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是目前风电轴承行业获得的国内最高荣誉。过去十余年间,我国风电全产业链实现跨越式发展。但主轴轴承、控制系统等关键核心部件仍然面临“卡脖子”风险。这项技术的突破及其在风电轴承行业的应用,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打破国外垄断。
作为中国海上风电领域的先行者,盐城在创新强链方面勇挑重担,涌现一批科技创新成果,除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外,金风科技等风电企业先后承担30余项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共取得400余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其中,京冶轴承激光淬火技术、金海新能源新型反向平衡法兰制造技术全国唯一。
△金风科技大丰基地
同时,盐城加快配套平台建设。“十三五”期间,先后建成金风科技大型直驱永磁海上风电机组检测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中车电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中材科技江苏省风电叶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能海上风电技术研发中心等十多个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平台。盐城创新示范卓有成效,先后建成全球单体规模最大滩涂风光电产业基地、国内首个中外合资海上风电项目、首个风电水一体化项目、首个海上风电实训平台、风电领域首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十大产业创新示范工程。
掌舵扬帆,御风而行。不久前,盐城发布了“十四五”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产业迈向两个“2000”蓝海: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的目标,全力打造世界级新能源产业基地、国际绿色能源之城和国家新能源创新示范城市。
△盐城国能大丰H5#海上风电项目
盐城海上风电规划容量巨大,规划有902万千瓦的近海风电资源,占江苏规划容量的76%;同时,规划有2400万千瓦的深远海风电资源。“十四五”,面对海上风电“平价时代”的到来,盐城从全产业链协同降本的角度寻求解决方案,成立海上风电产业联盟,发挥联盟成员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强合作共享,搭建大中小企业创新协同、供应链互通的新型产业生态,带动全产业链降本增效,到2025年,建成千万千瓦级近海海上风电开发基地。坚持示范引领、稳步推进,推动千万千瓦级远海海上风电开发基地规划布局,在全国率先启动建设远海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为国家海上风电向深远海推进提供经验和借鉴。
规划提出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风电装备制造集群”。盐城将持续推动产业补链强链,聚焦风电产业链高端产品、关键技术和缺失环节,重点招引主轴轴承、控制系统等风电关键零部件领域龙头企业。规划还特别提出要实施“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全力打造一批具有行业引领地位的龙头企业、一批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骨干企业、一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高成长性企业。
△阿特斯
海上风电与光伏是盐城新能源产业的“两翼”。如果说海上风电是盐城产业绿色转型的排头兵,那么光伏产业则是盐城推动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点领域。近年来,阿特斯、天合、协鑫、润阳、正泰等一大批大型知名光伏装备制造企业纷纷在盐城实现全球布局。仅今年上半年,盐城建成电池片产能32GW、组件产能22.4GW;在建电池片产能30GW、组件产能9GW,均位居全省前列。
△悦阳光伏
今后五年,盐城将“力争把盐城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光伏产业基地和全国综合产能最大的光伏电池及组件生产基地”。一方面,加强金刚线、浆料、玻璃、背板等配套部件供应能力,提高光伏产业本地配套率;另一方面,引导企业研发异质结、钙钛矿等新一代高效光伏电池技术,抢占行业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润阳光伏
同时,盐城以“打造光伏综合应用示范基地”为目标,统筹推进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重点推进建湖、盐都、射阳、阜宁、滨海、市开发区、大丰等县(市区),在“化散为整”上下功夫,整合分散屋顶资源,形成整体推进的工作合力,打造具有特色的沿海光伏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积极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抢抓BIPV发展风口,启动BIPV产业布局,分层次打造BIPV示范项目、示范县和示范区。
△龙源大丰H12#200MW海上风电场
“双碳”引领,盐城新能源产业蓝图更为壮阔。盐城明确提出重点建设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示范基地、光伏综合应用示范基地的同时,同步打造“可再生能源+储能示范基地”“长三角绿氢示范基地”“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城市”。这幅蓝图让我们依稀可见一个属于未来碳中和时代的绿色发展的工业中心雏形。
崛起的国际绿色能源之城
人类对能源利用的每一次变迁都伴随着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回顾历史,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催生出其代表城市的崛起,而这些城市往往都与能源紧密相连。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代表城市是曼彻斯特。煤炭与蒸汽机结合,释放蒸汽机巨大能量,曼彻斯特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现代化城市。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代表城市是休斯敦。石油取代煤炭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力能源。时至今日,在页岩气革命加持下,休斯敦仍是全球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当前,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产业革命的兴起,新能源产业进入新一轮发展期。欧盟委员会前主席顾问杰里米·里夫金曾在其著作《第三次工业革命》中阐述过他的敏锐观察:历史上数次重大的经济革命都是在新的通信技术和新的能源系统结合之际发生的。在此基础上,部分学者提出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概念。
△盐城沿海二通道项目建设现场
回到中国,未来四十年碳中和革命将重塑中国经济版图。
与曼彻斯特、休斯敦一样,中国东北的煤炭、石油驱动了中国工业体系的兴起与建立。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体系逐渐向东南沿海城市转移。
“双碳”使命引领,又将引发新的产业变迁。在这次产业大转移中,能源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启动后,清洁能源富集区将产生更大的虹吸效应。
经济版图的重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相比“三北”和西部清洁能源富集区,地处长三角地区的盐城在产业基础、科技创新、交通设施、人力资源等方面优势显著。
△盐城港射阳港区
首先,“30·60”双碳目标正推动能源产业集群从以化石能源为中心的产业向以清洁能源为中心的产业转变。盐城拥有丰富优质的风光资源,在过去十余年间率先建立起坚实的产业基础。
其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叠加赋予盐城新的机遇和使命。盐城是长三角地区的新能源产业高地和经济腾飞引擎。盐城这颗棋,对打通内循环、盘活长三角全局意义重大。
△盐城港大丰港区
在《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盐城的豪情壮志清晰可见:“二○三五年盐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是综合竞争力进入长三角中心区城市先进行列,高质量发展跻身东部沿海城市第一方阵。”
目前,盐城已经形成汽车、新能源、电子信息和钢铁四大主导产业。新能源产业将继续抢抓机遇做大做强风电、光伏两大优势产业,加快布局储能、氢能两大未来产业;汽车产业稳定传统汽车基本盘、突破新能源汽车、瞄准智能网联、开拓汽车服务和后市场;钢铁产业加快建设钢铁大基地,推进产能集聚;电子信息产业着力打造智能终端、精密结构件、印制电路板三大地标特色产业。四大主导产业有望形成相互交融的新生态,进而带动整个经济转型发展、绿色发展。
“双碳”目标吹响能源变革号角。面朝大海向未来,绿色转型作典范。“风光”盐城,正砥砺奋进“十四五”,阔步迈向两个“2000”蓝海,创造创绿色智慧能源美好未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月19日,随着130吨吊车吊臂的缓缓落下,目前全球最长的147米叶片平稳落于鉴衡认证的江苏盐城风电叶片检测中心内,将开展全尺寸结构测试,这标志着国家级共性技术攻关与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全尺寸大型风电机组叶片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验证平台正式建成投运。该项目为工业和信息化部2022年
7月25日,中船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获得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中船科技拟发行股份购买控股股东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国海装100%股权、中船风电88.58%股权、新疆海为100%股权、洛阳双瑞44.64%少数股权、凌久电气10%少数股权(后两者由中国海装控股),并拟定增募集不超
1月9日下午,远景能源EN-252/14海上智能风机样机在射阳港经济开发区下线。远景EN-252/14机型是面向大兆瓦时代,推出的高风速区领先机组,该机组采用高稳定性中速混驱传动技术,实现核心部件完全自主开发,能够更加有效地适应高极限风、多气旋的热带气候,是2022年国内最早拿到批量订单的大型化商业机组
经过2021年的“抢装”,我国海上风电技术水平与工程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不少沿海地区也积累了宝贵的项目开发与产业发展经验。这为我国通过大规模开发海上风电,促进实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能源安全、经济发展、低碳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十四五”期间,我国海上风电将在迎来平价时代的同时,全面加速
位于盐城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是中国仅有的14个世界自然遗产之一,也是中国向世界展现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扇窗口。而作为中国最大的海上风电基地和东部沿海地区最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盐城又是我国引领碳中和革命的“碳路先锋”。拥抱“双碳”,不负“风光
6月16日,盐城港射阳港区顺利完成了首船107米风电叶片的装卸作业工作,这是中国近海岸风力发电场第一套107米发电机组叶片,也是射阳港区有史以来装卸作业的最长风电叶片,再次刷新了射阳港区风电叶片吊装纪录,标志着射阳港区成功跻身百米以上级风电叶片发运港口行列。这次成功装卸,创造了盐城港装卸
机遇从来青睐有准备者。正如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任京东在视频致辞中所说,江苏省盐城市作为中国海上风电装机规模最大、产业链条最为完备的地级市之一,首届大会在此召开很有现实意义。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港开区近沿海海域可规划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到了310万千瓦,对深远海的可规划建设容量超过千万千瓦,我们正在申报200万的深远海示范项目,这都要在十四五期间实施。
盐城市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代市长周斌作《打造世界级海上风电产业基地的实践与经验分享》主旨演讲。
11月15日,2021中国新能源发展论坛在盐城举行
2021年11月15日,中国新能源发展论坛在盐城召开。中共盐城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代市长勾凤诚出席论坛并做盐城市新能源产业推介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7%(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44%。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分三大门类看,3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制造业增长7.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
4月14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安徽省2025年重点项目清单的通知,其中包含14个相关风电项目,节选如下:3个相关风电项目:郎溪远景年产200套风电储能设备等项目、广德涌诚工业机器人风力发电部品树脂砂项目、涡阳县道仁新能源多能互补基地建设项目;11个风电场项目:皖能埇桥区褚兰风电场项目、萧县中广
136号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新能源从“计划+市场”双轨制向完全市场化过渡。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市场化交易量扩大后,系统需要更强的灵活性来平衡供需。136号文件的发布和实施不仅对新能源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对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灵活性调节资源提供更大发展空间
4月15日,中科云网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于2025年4月15日停牌一天,并于2025年4月16日开市起复牌;股票简称由“中科云网”变更为“*ST云网”;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公司股票交易的日涨跌幅限制为5%。由于公司同时触及对股票交易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的情形,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给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带来重大变革,在此转变中,需要实现顶层机制与底层技术的有机结合,为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入市提供有力支撑。在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的同时,行业面临两大挑战:顶层机制层面,需优化新能源与火电、新型经营主体同台竞价的制度设计;底层技术层面
在我国大力推进清洁能源转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时期,电力装备的可靠性与先进性成为行业焦点。4月7日,一场备受瞩目的抽水蓄能成套设备开盖检查在广东梅州抽水蓄能电站展开,西开电气首台套抽水蓄能电站机组用成套开关设备迎来了三年运行的“大考”,众多电力行业巨头——南网储能、中广核新能源
新形势下,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的“量、价”全面推向市场。而新能源的发电特性,又为市场化交易带来诸多不确定性。2024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实现新突破。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新能源装机容量为18.89亿千瓦,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56%。其中,水电装机容量为4.36亿千瓦,
助力我国能源转型加快构建新一代煤电体系怀柔实验室灵活燃煤发电团队副总师徐进良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落实《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有关要求,夯实煤电兜底保障作用,积极推进煤电转型升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制定了《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
两个月来,《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136号文件”),引发了业界持续、热烈的讨论。理解政策意图、分析政策导向,对于凝聚共识、推动政策落地至关重要。近期,本刊编辑部就此向相关各界专业人士约稿、约访,并与国网能源研究院共同举办学术沙龙,努力为
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消纳后,收益变动、系统调节、规划利用率、入市细则、协同机制等问题,仍然需要认真思考解决。136号文件的发布,体现了新能源市场化进程逐步加快的成果,也对下一步推进和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持续推进“十四五”时期,我国新能源进入高质量跃升发展
据悉,近日,内蒙古乌审旗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中煤绿能(鄂尔多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乌审旗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配套光伏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情况公示。据文件显示,上述项目性质为新建,由中煤绿能(鄂尔多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乌审旗境内建设293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其中:风电170万千瓦,光伏123万千瓦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5日,中国电建华东院华东咨询河北建投祥云岛250MW海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含塔筒)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三一重能中标,投标报价75378万元,含塔筒单价3015元/kW。项目概况:河北建投祥云岛250MW海上风电项目拟建风场总容量250MW,单机容量8.5兆瓦海上风机3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文件明确,积极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组织新型能源技术开发示范项目申报,推动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能源示范项目建设。开展电网建设计划管理和专项检查。配合市级部门
记者4月15日从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获悉,随着220千伏浦北壮岭风电场工程项目12号风机顺利并入广西主电网,广西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大关,达1.00004亿千瓦。所有电源类型中,新能源装机规模达4523.8万千瓦,占比45.7%。广西电网电力大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广西新能源装机年均增速超41%,逐步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到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石化”)北京总部,拜会中国石化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马永生,并开展座谈。双方围绕推进全面战略深化合作、聚力打造绿色新质生产力等进行深入交流。马永生表示,中国石化牢牢把握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
根据各种官方、非官方等机构的公开数据,整理2024年中国各类电源装机及发电量统计表如下,仅供参考。(来源:微信公众号“电力市场那些事儿”作者:郎木晨烟)电量单位为万亿千瓦时,装机单位为亿千瓦。1.水力发电中,抽水蓄能装机5869万千瓦,较去年同期的5064万千瓦,增长15.9%。2.截至2024年12月,
4月14日,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到国家级新型科研事业单位——怀柔实验室调研,与怀柔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汤广福座谈交流。明阳集团党委副书记刘连玉参加座谈。汤广福对张传卫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实验室成立三年多来,在能源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和技术突破,回顾了与相关
4月14日,国家电投集团福建电力有限公司2025年第2批招标(宁德深水B-1区3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项目、福鼎B-2区7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项目前期工作及其他技术咨询服务)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共两个标段。标段1:宁德深水B-1区3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项目前期工作及其他技术咨询服务中标候选人第一名:福建省水利水
2024年,中国海上风电机型大型化发展有所加速,下线的机型数量与2023年基本一致。2024年,有6家整机企业下线了8款海上风电机型,其中7款的单机容量在16MW以上。这表明中国整机企业对海上风电市场的产品规划已达成一致。越来越多的中高风速风电项目,出于对度电成本的考量,将采用16MW级海上风电机组。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4日,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的意见》。意见提出:实施再造一个“海上海南”战略。推动出台海南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围绕重点领域建设产业创新平台,培育壮大深海油气、海洋新能源、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
近日,在阳江三山岛附近,全国首个海陆一体柔直输电工程正在悄悄搭建一条“海底电缆高速公路”,它能让海上大风车的电像坐高铁一样“嗖”地直达大湾区。这到底是怎样的一项工程?什么是海陆一体柔直输电?海陆一体柔直输电=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陆上电网无缝衔接。就像在海底修了条电力复兴号专线,
近日,大连庄河V海上风电场项目成功完成两台新型基础#x2014;#x2014;单桩-摩擦筒基础的精准沉贯施工。该项目由三峡能源投资建设,三峡上海院承担勘测设计工作。大连庄河V海上风电场是辽宁省重点清洁能源项目,风电场位于大连庄河海域,总装机容量250兆瓦,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预计超7.5亿度,可满足约40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