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9月以来,包括东北三省在内的多个省份实施了有序用电,引发各方的广泛关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等电力央企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主动的举措,供电紧张形势趋于缓解,但此次事件的发生仍值得深思。
从政府部门、能源企业与社会媒体的回应与分析来看,目前比较客观的原因大抵包含以下三点:一是电煤库存与燃气供给偏紧,价格上涨,导致发电企业成本上升,煤电机组出力和持续性不足;二是在消纳新能源发电的过程中,由于新能源波动性、间歇性特点,导致全网新能源出力较小,加剧了电力供需紧张形势;三是部分省份为完成能耗“双控”目标进行了“一刀切”式的限产和“运动式”减碳。
上述原因虽然能够对当前能源供需紧张形势直观地进行解释,但在我国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突然集中出现大规模能源供需紧张的形势,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不同主体之间复杂的利益冲突需要引起注意
碳达峰、碳中和是对我国能源行业乃至社会经济生产关系和利益格局进行的一次重大调整。调整过程中必然暴露出各主体之间复杂的利益冲突。
中央与地方之间:克服经济转型期的阵痛,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是我们的唯一出路。减碳与产业升级作为国家既定政策,实现此目标不应附加任何条件。当前所面临的困局应当倒逼社会顺势前进,而不能逆势回走。地方更应当保持定力,用壮士断腕的决心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淘汰落后产能。此次限电问题集中爆发,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地方对能耗“双控”的认识不全面,出于短期政绩的考虑在政策上选择简单执行,导致政策执行出现偏差。另一方面,也不排除个别地方通过各种办法,借机向中央争取更大的减碳空间与发展利益。因此,决不能因地方多元利益诉求干扰全国经济转型的决心,要实现“全国一盘棋”。
地方与地方之间:时至今日,协调地方之间的发展利益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存在空间上的不平衡是客观存在的。长期以来,为了弥合这种不平衡,我国推行了“西电东送”等多项政策推动能源资源从富集地区向消费地区输送。但是,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能源商品属性不明确,依靠政策既不能完全疏导能源送出地生态环境与资源消耗的成本,也不能满足发展利益需求,导致能源送出省份缺少向能源消费省份输送能源的积极性,不同程度地存在地方利益保护主义。此次限电事件集中爆发虽然直接由煤电缺口引起,各省真实情况不得而知,但也不排除个别地方会因保护主义的消极心态夸大事实,以防止后续因上级政策施压而承担过多责任义务,触及本地区利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地区之间的不平衡。
新能源与传统能源之间:立足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基础事实,客观认识不同能源品种之间的互补关系。能源安全来源于不同能源之间的梯次利用与相互补充,单一的能源结构难以形成稳定的能源供给格局。在当前减碳的政策形势下,“新能源优先”一定程度上被用不恰当方式渲染为一种“政治正确”,煤炭行业“动辄得咎”,各地对能源品种的转换和退出煤电存在过激、过急、过快的情形,导致煤炭行业发展面临极大困难。
但是,从当前的能源发展阶段看,煤电依然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根本支撑,其他发电方式替代煤电还需要一个“先立后破”的过程。新能源与煤炭行业发展利益的过度不平衡,会使不同能源品种之间的关系更加割裂,不利于形成相互补充、相互替代的稳定的能源供需格局,进而对我国能源安全稳定与转型发展产生负面作用。
能源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此次限电事件广受社会舆论关注,不仅对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产生影响,更是引发了社会公众对长期以来电力投资有效性的质疑。社会资源具有有限性,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大量社会资本被用于能源转型与新能源发展相关的产业投资,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他行业发展资源的充裕程度。但在社会资源的“高投入”与“限电”所表现出的“低回报”对比之间,其他行业对能源发展的优先性会产生质疑。若能源供需紧张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甚至常态化影响民生,必然会引发更多反对的声音,对国家能源转型与新技术的持续投入产生更大阻力。届时,能源行业发展利益与其他行业发展利益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会更加激化,使能源转型的决策左右为难。
着眼长远,要抓住“一个根本、两个出发点”
解决能源供需问题,短期内需要采取应急措施保障基本供应,着眼长远则需要抓住“一个根本、两个出发点”。一个根本是保障民生;两个出发点,一是市场,一是法治。
保障民生是根本。在我国当前的发展环境下,任何社会变革都不能以牺牲民生作为代价,安全稳定的能源供给既是民生的基本保障,也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下最大的政治。
不断完善市场机制,提升能源依法治理水平。关于回归能源商品属性、健全能源价格机制、理顺能源品种和区域间的成本补偿机制等问题已在业内讨论不少,但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经济,在高度重视能源市场发展的同时,对能源法治的重视也刻不容缓。当前,在缺乏能源上位法的情况下,能源立法稳定性不足,市场主体权利义务边界不明确,监管部门执法裁量空间较大,导致政策制定与监管行为频繁,存在一定的“随意性”。能源法治水平不足让市场主体感到无所适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不少社会矛盾。长远来看,在能源治理过程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法将是缓和各方利益冲突的有效手段。一方面,通过民主立法的方式在各方利益主体有效协商的前提下稳定能源投资主体的利益秩序,保障市场的有序运行与良性健康发展,可以收“定分止争”之效;另一方面,推动监管部门依法行政,审慎行使监管权力,减少政策的不可预期性。这对提升能源监管部门的社会公信力具有重要积极作用,是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保障。
作者:国网能源研究院管理咨询研究所 朱文浩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21日,贵州省能源局印发《贵州省电力需求响应交易方案》,明确,邀约型削峰补偿价格上限为2.0元/千瓦时,最终补偿价格通过市场化方式竞价形成。邀约型填谷补偿价格上限为0.45元/千瓦时,最终补偿价格通过市场化方式竞价形成。实时型削峰、实时填谷补偿价格上限分别按照邀约型削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1日,贵州省能源局发布《贵州省电力需求响应交易方案》政策解读。交易价格机制能有效激励市场主体参与。交易方案明确,邀约型削峰价格上限为2元/千瓦时,即市场主体在实施削峰需求响应时段减少用电负荷,每少用1度电最高可获得2元补偿;邀约型填谷价格上限为0.45元/千瓦时(新能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7月,广东天气进入“蒸笼模式”,电网全面进入迎峰度夏电力保供的“战时”阶段。7月4日,广东电网公司发布城中村“战时”保供八条核心举措(以下简称“八条核心举措”),以梳理整治城中村的供电薄弱环节、配齐配足驻点抢修人员和物资等手段,确保打赢城中村民生保供硬仗。建立高温联动应急响应机制“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遂宁市人民政府发布致全市人民节约用电倡议书,现向广大电力用户发出节约用电倡议,公共机构带头节约用电,家庭社区绿色低碳用电,商业场所科学高效用电,工业企业主动节能提效,景观照明科学合理用电,详情如下:致全市人民节约用电倡议书全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广大市民朋友:为
华灯初上,霓虹璀璨。走进围场县木兰夜市,各类美食众多,香味弥漫在空气中,在斑斓夜色下为老百姓带来了休闲与惬意。7月9日,围场公司围场镇供电所组织服务人员对县域夜市所在地周边商铺的用电情况精心“把脉”,针对发现的隐患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保证夜市商户安全用电,服务“夜经济”高质量发展
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7月12日14时50分,廊坊电网负荷攀升至796.6万千瓦,创历史新高,较去年最大负荷增长5.2%。面对严峻考验,国网廊坊供电公司采取多项有力措施,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目前,廊坊电网整体运行平稳,电力供应有序,有力支撑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用
近期,受全国多地高温闷热天气和经济增长双重因素驱动,各地电力负荷快速攀升。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创历史新高(2024年为14.51亿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接近1.5亿千瓦。入夏以来,华东地区以及蒙东、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6个省(区)电网负荷也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浙江温州平阳县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印发《平阳县迎峰度夏(冬)电力保供补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根据市级指令在规定时段内使用用户侧柴油发电机组顶峰发电的工业企业用户,给予2元/千瓦时的补贴。根据市级指令在规定时段内使用电化学储能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多地电网负荷创新高。国家电网公司积极应对夏季用电“尖峰时刻”,从经济、技术等方面持续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加强需求侧管理,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挖掘多尺度可调节负荷资源,打好负荷管理“组合拳”。国家电网各单位研判供需形势,细化应对策略,做到分时电价调节、节约用电引导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征求《广东省市场化需求响应代理合同(2025版)》意见的通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依托广东电力市场零售合同标准范本,修编了本范本,优化调整签约主体范围,扩充完善使用说明条款,简化需求响应代理套餐模式,对等增加双方权利义务,细化明确交易模式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1日,贵州省能源局发布《贵州省电力需求响应交易方案》政策解读。交易价格机制能有效激励市场主体参与。交易方案明确,邀约型削峰价格上限为2元/千瓦时,即市场主体在实施削峰需求响应时段减少用电负荷,每少用1度电最高可获得2元补偿;邀约型填谷价格上限为0.45元/千瓦时(新能
7月21日,呼伦贝尔市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呼伦贝尔市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公告指出,分布式光伏上网模式包括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三种。自然人户用、非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伏可选择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或者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
7月16日-19日,国网涡阳县供电公司领导深入辖区内企业大客户进行走访调研,征求企业对供电服务的意见建议。走访期间,该公司领导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征求供电服务意见建议,感谢企业对供电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向企业大客户宣传了当前的电费电价政策以及供电形势,感谢大客户对供电公司各项工作的
7月21日,河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河北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意见的公告。文件提到,用固定建筑物屋顶及其附属场所建设的容量、电压等级超出第五条规定的光伏发电项目,按集中式光伏电站管理,自由选择三类上网模式;选择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的,自发自用比例不得低于50%。上
2025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136号文”)明确,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价格。在此背景下,我国新能源行业迈入发展新阶段。(来源: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21日,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河北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意见的公告。文件明确,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模式包括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三种。其中,全额上网和自发自用余电上网项目,按照河北省有关规定参与市场化交易。涉及
摘要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推动下,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在许多国家的电力系统中占比持续攀升。然而,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的扩大,如何有效提升新能源的消纳水平和利用率成为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首先选取了美国加州与德国两个地区,分析梳理新能源市场化消纳的一般规律;其次回溯了中国新能源消纳历程,
7月18日,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在京召开2025年上半年电力市场交易信息发布会,以现场+线上直播方式发布上半年电力市场交易信息、电力供需形势分析、电力市场运营监测分析,介绍跨经营区常态化交易机制建立情况、2025年“阳光交易”信息披露质效提升工作方案等。今年上半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经营区市场化交
电力市场交易辅助平台技术路线主要分为两类:基于电力系统模型的模拟出清技术路线和基于数据驱动(AI)的电价预测技术路线。这两类技术各有特色,在电力市场交易决策支持中扮演着不同但互补的角色。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两类技术路线正逐步从各自独立向融合协同方向发展,共同推动电力交易智能化
2025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规范了绿电直连相关主体的权责范围和相关要求,并从落地层面指导绿电直连在微观层面的有序发展。650号文总体体现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1日,贵州省能源局发布《贵州省电力需求响应交易方案》政策解读。交易价格机制能有效激励市场主体参与。交易方案明确,邀约型削峰价格上限为2元/千瓦时,即市场主体在实施削峰需求响应时段减少用电负荷,每少用1度电最高可获得2元补偿;邀约型填谷价格上限为0.45元/千瓦时(新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21日,四川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四川电力市场2025年备选保底售电公司名单的公示》。四川电力交易中心对四川电力市场2025年保底售电公司进行了征集,共收到20家售电公司申请。20家售电公司均符合遴选条件,现予以公示。名单如下(按综合分数由高到低排序)。公示期为自本公示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国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253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分布式光伏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答复文件明确,针对分布式新能源参与市场存在的困难,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能发法改〔2024〕93号)明确提出分布式电源可直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5011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加大电力改革和制度创新力度,答复文件明确,一是开展绿电直连。为支持新能源生产和消费融合发展模式探索创新,更好促进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2025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有序推动绿
2025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136号文”)明确,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价格。在此背景下,我国新能源行业迈入发展新阶段。(来源: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21日,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河北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意见的公告。文件明确,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模式包括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三种。其中,全额上网和自发自用余电上网项目,按照河北省有关规定参与市场化交易。涉及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21日,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度陕西电力市场经营主体信用评价结果,38家售电公司获AAA级,30家燃煤发电企业获AAA级,194家新能源发电企业获AAA级,4家批发用户获AAA级。详情如下:
在以集中竞价方式组织的电力现货市场交易中,源侧的电厂报量报价,然后根据申报价格从低到高进行排序,形成单调非递减的供给曲线。而需求曲线在大部分地区都以垂直向下的负荷电量所代替,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就该是本次交易的出清点,对应着出清电量和统一的出清电价。全部的出清电量对于申报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6日,河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2025年7月份电力用户市场注册情况的公告(交易注册〔2025〕085号)。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发改价格〔2021〕1439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电网企业代理购电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摘要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推动下,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在许多国家的电力系统中占比持续攀升。然而,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的扩大,如何有效提升新能源的消纳水平和利用率成为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首先选取了美国加州与德国两个地区,分析梳理新能源市场化消纳的一般规律;其次回溯了中国新能源消纳历程,
日前,甘肃公布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通知,新能源项目进入电力市场交易后,在市场外建立差价结算机制,纳入机制的新能源电价水平(以下简称机制电价)、电量规模、执行期限等由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能源局、省工信厅明确。对纳入机制的电量,市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