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中国绿色电力交易试点正式启动
2021年9月7日,中国正式启动绿色电力交易试点。绿电交易是中国能源领域低碳转型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一个里程碑。据报道,绿色电力交易启动当日共有250余家国内和国际市场主体参与交易。最终达成交易绿电量逾79亿千瓦时,占2020年中国风电、光伏总发电量的1%以上。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电力企业管理”ID:zgdlqygl 作者:)
我国绿色电力市场化交易的组织形式如下:交易主要以风电、光伏等绿色电力产品为标的物,而且大多在电力中长期市场交易机制内开展(月度或年度合同)。在现阶段,绿电交易市场涵盖了我国上网电价机制下已经有资格获得保障性收购的可再生电力输出。该机制对各省每月保证电网保障性购买的风电和太阳能电力输出的最大运行时间有严格的限制。如果消费者对这些绿电的需求较高,导致由上网电价和保障性购买小时数已经覆盖的所有电力完全被消纳,那么电力消费者就可以考虑从补贴项目和电网保障性收购电力中购买绿电。根据绿电来源于市场化部分还是电网保障性收购部分,绿电交易获得的收益资金将补偿给不同的实体。根据绿电交易实施方案,绿电将被优先考虑用于电力市场交易和调度。
国际视角下的绿电交易机制
绿色电力交易在北美和欧洲都是电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地区的绿电交易机制与中国有所区别,并且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采取的做法也是大相径庭。在美国,由于没有国家层面的可再生能源目标,加之缺乏相应的对于国家电力批发市场的监管,导致美国形成了分散的绿色电力自愿购买系统,通过长期购电协议(合约期通常为20年或30年)和短期的可再生能源证书(REC)交易实现。在美国和加拿大,参与绿色电力交易的公司购买绿电的初衷往往各不相同。这些公司参与绿电交易主要原因包括:对冲电价上涨、锁定较低价格的可再生能源、向消费者宣传企业践行100%可再生能源采购等。由于过去十年中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成本迅速下降,相比于传统化石能源,大多数可再生能源电力在交易时不存在溢价。
欧盟国家绿证正式名称为来源担保证书(GO,guarantee of origin,亦译为原产地担保证书),其市场发展脉络与北美不尽相同。2009年,欧盟在其第一份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中引进了来源担保证书。所有欧盟境内的电力项目每发一兆瓦时的电量,就可以获得一份来源担保证书。所有来源担保证书都必须包含对应发电项目的相关信息,包括:发电项目所在地、是否获得投资支持、是否在国家补贴计划下运行、证书发布日期和国家,以及设施投运日期。包括核能及化石燃料在内的所有类型的能源均可获得有关部门签发的来源担保证书。来源担保证书系统是自愿的。欧盟推出来源担保证书的初衷仅仅是为了向终端电力消费者证明特定数量的电量源自可再生能源,而不是为了支持成员国实现各自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不同于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多数绿色电力涵盖风能和太阳能,欧洲水电在签发来源担保证书中所占比例最高。和美国一样,欧洲来源担保证书的价格相当低,只有0.5欧元/兆瓦时(2020年水平)。
欧洲和美国的绿色电力市场与中国的绿电交易之间最重要的区别或许是在绿色能源的调度方面。在国外大多数电力批发市场,风电和光伏的边际生产成本最低,因此除了电网输电容量不足的罕见情况,在正常情况下风、光几乎能够在化石燃料发电之前获得优先调度。在中国,电力调度横跨不同的时间范围和地理区域,风电和光伏电力生产商被允许在行政规定的保障运行小时数内优先被调度。如前文所述,中国的绿色电力交易目前是风电和光伏发电商在这些行政保障之外销售其生产电力的一种方式。
随着未来更多的省份参与到电力现货市场、现货市场电能交易量的增长,以及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补贴的减少,上文所述情况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发生变化。由于风电和光伏电力经济性的提升,这或许会导致绿电交易的价格显著低于目前的价格。此外,随着政策制定者制定更多的长期目标,类似于国外市场为期数十年的长期购电协议或将变得可行。
中国的绿电交易市场刚刚启动,尽管还在试运行阶段,但一些国际专家认为这是中国目前已经在推行的电力市场改革进程的重要一步。
国际能源署(IEA)可再生能源并网与电力安全部门主任埃尔南德斯(Alejandro Hernandez)表示:“中国启动了绿色电力交易的消息令人鼓舞,这对正在进行的电力市场改革至关重要。”
Energy Transition Catalytics公司电力市场专家穆勒(Simon Mueller)强调了中国启动绿电交易的重要性。“对于中国,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市场交易可能充满挑战,但同时对于中国电力系统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是要确保投资确定性和系统的高效运行。”穆勒说。
绿电交易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根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数据,试点启动以来,绿电交易价格比大多数中长期以煤电为主的双边购电协议高0.03~0.05元/千瓦时。以北京煤电上网电价0.37元/千瓦时为例,这意味着绿电交易价格比煤电价格高出8%~13%,即存在绿色溢价。在初始阶段,市场设计中优先考虑市场的稳定运行是无可厚非的。未来在市场中,由于中国风电和光伏已经在许多地方实现平价上网,绿色溢价很可能会在以后逐渐下降直至消失。
近期中国部分地区出现拉闸限电的问题,部分原因在于煤炭供应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政策制定者和行业专家正在全力寻找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举措。考虑到全球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价格高企,绿电交易可以并应该成为中国能源供应保障战略的有效手段之一。10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提出将燃煤发电市场交易价格浮动范围由现行的上浮不超过10%、下浮原则上不超过15%,扩大为上下浮动原则上均不超过20%。这不仅使可再生能源发电更具竞争力,同时也彰显了可再生能源电力合同的对冲价值,即上述8%~13%的现阶段绿色溢价等同于相对近期煤电价格的一个“折扣”。
协调绿电交易机制与其他各种绿电相关政策工具对中国来说是个挑战。上述绿电相关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证书和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举例来说,刚启动的绿色电力交易采用“证电合一”(可再生能源证书与所交易的电力捆绑在一起)的方式,而未参与绿电市场交易的风、光发电量则与绿色证书并无捆绑关系,即“证电分离”;此外,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对中国每个省份的可再生能源消纳目标作出了强制性要求,这可能会对跨省区绿电交易规模的扩大形成一定阻碍。
尽管面临这些挑战,但绿电市场化交易对中国正在进行的电力系统改革来说仍然是一个里程碑。随着中国电力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实现国家能源、经济和环境发展目标,与市场经验和相关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将为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和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多思路和参考价值。我们坚信,绿色电力交易有助于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市场消纳,从而能够使中国更迅速地实现能源系统的低碳转型,助力中国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
本文刊载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1年10期,作者侯安德系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中德能源转型研究项目主任,作者李想系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副研究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自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贵州列为全国第一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以来,经过近9年的探索与实践,贵州电力市场建设和市场化交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基本构建了体系完备、竞争充分、健康有序的中长期电力市场。同时,圆满完成7轮次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贵州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有序推进,为贵州能源
在山西电力交易大厅里,一场“春天的交易”正在进行——山西电力市场正式启动2025年3月至8月连续电力交易,这是全国首次开展的中长期多月连续撮合交易,标志着山西电力市场化建设又实现重要突破。“市场经营主体可提前6个月锁定电价,高频次博弈让价格发现更透明。”山西电力交易中心交易部主任弓建华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广东电力市场实现了从“价差传导”向“顺价联动”、从“只降不升”向“能升能降”、从现货“间断运行”向“连续运行”等根本性突破,从2015年全国第一个实现中长期集中交易,到2019年全国第一个开展现货结算试运行,再到2021年全国第一批现货市场“转正”,广东电力市场为电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南方区域勇担改革“试验田”使命,大胆探索、稳步实施,以广东起步开展现货市场试点,以省域市场积累的宝贵经验助力区域市场建设,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南方能源监管局以监管促改革、以创新破难题,为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从无到有、从省内到跨省协同的跨越
近期,按照国家能源局有关要求,东北能源监管局分管领导带队,由市场处、行业处、稽查处相关人员组成督导组,在黑龙江业务办协调配合下,赴黑龙江省开展2024年电力领域综合监管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督导工作。根据督促整改内容,涉及的单位和部门,采取不同方式,分别对地方政府、电网企业、发电企业开展督
据外媒报道,新加坡可再生能源生产商VenaEnergy公司在南澳大利亚州的一个87MW太阳能发电场配套部署了41.5MW电池储能系统。该项目位于南澳大利亚州首府阿德莱德东南约90公里处的TailemBend,占地面积达207公顷。VenaEnergy公司确认,该项目将通过ElectraNet公司运营的TailemBend变电站接入澳大利亚国家
136号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新能源从“计划+市场”双轨制向完全市场化过渡。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市场化交易量扩大后,系统需要更强的灵活性来平衡供需。136号文件的发布和实施不仅对新能源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对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灵活性调节资源提供更大发展空间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给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带来重大变革,在此转变中,需要实现顶层机制与底层技术的有机结合,为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入市提供有力支撑。在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的同时,行业面临两大挑战:顶层机制层面,需优化新能源与火电、新型经营主体同台竞价的制度设计;底层技术层面
新形势下,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的“量、价”全面推向市场。而新能源的发电特性,又为市场化交易带来诸多不确定性。2024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实现新突破。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新能源装机容量为18.89亿千瓦,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56%。其中,水电装机容量为4.36亿千瓦,
两个月来,《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136号文件”),引发了业界持续、热烈的讨论。理解政策意图、分析政策导向,对于凝聚共识、推动政策落地至关重要。近期,本刊编辑部就此向相关各界专业人士约稿、约访,并与国网能源研究院共同举办学术沙龙,努力为
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消纳后,收益变动、系统调节、规划利用率、入市细则、协同机制等问题,仍然需要认真思考解决。136号文件的发布,体现了新能源市场化进程逐步加快的成果,也对下一步推进和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持续推进“十四五”时期,我国新能源进入高质量跃升发展
自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贵州列为全国第一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以来,经过近9年的探索与实践,贵州电力市场建设和市场化交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基本构建了体系完备、竞争充分、健康有序的中长期电力市场。同时,圆满完成7轮次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贵州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有序推进,为贵州能源
136号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新能源从“计划+市场”双轨制向完全市场化过渡。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市场化交易量扩大后,系统需要更强的灵活性来平衡供需。136号文件的发布和实施不仅对新能源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对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灵活性调节资源提供更大发展空间
两个月来,《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136号文件”),引发了业界持续、热烈的讨论。理解政策意图、分析政策导向,对于凝聚共识、推动政策落地至关重要。近期,本刊编辑部就此向相关各界专业人士约稿、约访,并与国网能源研究院共同举办学术沙龙,努力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吉林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吉林省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规划》指出,持续优化完善储能政策体系和商业模式,全力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明确新型储能独立市场地位,健全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优化我市非电网直供电价格政策的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的通知。《指引》指出,非电网直供电终端用户用电价格可按照“基准电价+上浮幅度”确定。具体如下:基准电价为非电网供电主体向电网企业购电的平均购电价,平均购电价按
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14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16年实施电力市场化交易以来,截至目前,新疆电力市场主体注册用户达到1.3万家,市场化交易电量累计达到9009亿千瓦时,突破9000亿千瓦时大关;市场化交易电量由2016年的196亿千瓦时增长至2024年的1500亿千瓦时,占新疆电网经营区内全社会用电量的
为进一步发挥分时电价信号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节假日连续生产和错峰用电,缓解电力阶段性供大于求的现象,促进光伏等新能源消纳,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省发改委制定了重大节假日工商业深谷电价政策。一、政策出台背景从分时电价体系完整性来看,我省现行分时电价虽然“高峰之上有尖峰”,但是“低谷之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湖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湖北省电力市场主体运营评价实施细则》的通知,本细则适用于已获得电力市场准入、在湖北电力交易中心电力交易平台(以下简称“交易平台”)注册生效并参与湖北电力市场化交易的市场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发电企业、售电公司、电力用户、独立辅助服务供应商(储能
136号文下发后,自6月1日起,新能源上网电量将全面参与市场化交易。这意味着,不论是央企、地方国企以及民营企业,都需要直面新能源发电既不保量也不保价的重大变化,投资决策将更加困难。而不具备交易能力的企业,则无法在这轮新变革中保持竞争力。风光全面入市下的新困境近两年,在“双碳”目标、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电力市场秩序突出问题专项监管的通知,监管范围是国家电网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各分部,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北京、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北京、河北、内蒙古(蒙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浙江、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
随着加快沙戈荒风光大基地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大基地场景下光伏电站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但沙漠、戈壁和荒漠地区的地质地形和气象条件特殊,8级以上伴随沙尘的大风和高温差等严苛的气候非常常见,对光伏电站的建设施工和运维管理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沙戈荒大基地建设规模较大,对光伏组件设备选
自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贵州列为全国第一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以来,经过近9年的探索与实践,贵州电力市场建设和市场化交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基本构建了体系完备、竞争充分、健康有序的中长期电力市场。同时,圆满完成7轮次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贵州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有序推进,为贵州能源
在山西电力交易大厅里,一场“春天的交易”正在进行——山西电力市场正式启动2025年3月至8月连续电力交易,这是全国首次开展的中长期多月连续撮合交易,标志着山西电力市场化建设又实现重要突破。“市场经营主体可提前6个月锁定电价,高频次博弈让价格发现更透明。”山西电力交易中心交易部主任弓建华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新疆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印发《新疆绿色电力交易实施细则(3.0版)》的通知,其中提到,绿色电力环境价值随绿色电力交易由发电企业转移至电力用户,绿色电力环境价值应确保唯一,不得重复计算或出售。初期,参与绿色电力交易的发电企业主要为已建档立卡的风电、光伏发电项
随着能源消费绿色转型步伐加快,电力市场主体对多年期绿电交易的参与度不断增强。多年期绿电交易在更大范围的应用,将在稳定用电预期、保障发电收益、激励源荷互动等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沿河西走廊一路向西,在“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三峡安怀一体化光热电站内,光伏板呈矩阵式排列,远处排排风机
今年一季度南方区域绿证绿电交易规模达1289亿千瓦时,同比实现爆发式增长,交易总量已超越前两年之和,跨省交易占比高达81%,单独绿证交易规模占全国75%,绿色资源全国范围优化配置特征凸显。规模跃升凸显绿色消费升级。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最新数据显示,3月单月交易量飙升至829亿千瓦时,参与主体突破1.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一季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健全完善市场运营体系,积极推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持续创新交易机制,全面服务新能源入市,不断提升跨区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助力电力保供与能源转型
今年一季度南方电网经营区域绿证绿电交易规模达1289亿千瓦时,同比实现爆发式增长,交易总量已超越前两年之和,跨省交易占比高达81%,单独绿证交易规模占全国75%,绿色资源全国范围优化配置特征凸显。规模跃升凸显绿色消费升级。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最新数据显示,3月单月交易量飙升至829亿千瓦时,参与主
在能源转型的时代浪潮中,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绿色答卷。最近的一则消息令人瞩目:2024年江苏省绿色电力交易电量达126.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3%,这一数字不仅刷新了历史记录,更彰显了江苏在绿色能源领域的蓬勃发展态势。自全国绿电交易启动以来,江苏绿电年交易量从最初的13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安徽芜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芜湖市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建设一流智算之城若干举措》,其中提到,加强算电协同建设。会同国家智库、科研机构以及电力企业开展算力与电力协同技术研究和应用场景探索。加快“虚拟电厂”建设应用,鼓励数据中心企业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探
4月3日,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获悉,为实现绿电交易加速跑,重庆加大绿电供需情况摸排,加强宣传培训,服务重点企业,重庆绿电交易正驶入“快车道”。一季度,重庆绿电成交电量达26亿千瓦时。其中,省间绿电成交量达17亿千瓦时,市内绿电成交量达9亿千瓦时;绿证成交量突破36万张,有效满足市场主体对
4月10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思格新能源携全模块化光储融合解决方案重磅亮相,全面展现其在光储融合、高度集成、灵活部署、AI智能方面的领先优势,助力新能源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随着新能源电价全面进入市场化阶段,储能产业正从传统的配套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