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从图1可以看出,在天然气价格2.5~3.5元/m3的范围内,对外售价保持在大概14~19元/kg的范围内,其中天然气原料成本占到总成本80%左右,即天然气价格直接决定着氢气价格。
1.2 运氢
目前国际主流的运氢方式主要有高压气氢、低温液氢、管道输氢。由于技术及基础设施造价等问题,液氢运输及管道输氢在我国应用较少,目前主流的运氢方式仍然以长管拖车运输高压气氢为主。通过高压将氢气压缩至拖车内的储氢单元中,通常由6~10个高压钢瓶组成。该方法已经非常成熟,但由于氢气密度小,而储氢压力容器自重大,所以最终拖车所运氢气的质量只占总运输质量的1%~2%。国内常见的单车运氢量约为350kg,而且氢气装卸过程时间较长,效率不高。目前长管拖车钢瓶主要为Ⅰ型瓶,受制于材料,运输压力约为20MPa。随运输距离的变化,运氢成本会随之变化,同时附加毛利15%,氢气运费具体见图2。
从图2可知,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加,单位质量氢气运输成本直线上升。一般认为,高压气氢运输的经济运输半径在200km以内,200km范围内的运氢价格可以控制在12元/kg以下,如果在150km范围内,则可以将运输成本控制在10元/kg以下。
1.3 加氢
加氢站是整个氢能产业链的终端,其成本也要被包含在用氢成本中。一个典型的加氢站由储存系统、压缩系统、加注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从站外长管拖车运进的氢气,通过压缩系统压缩至一定压力,加压后的氢气储存在固定式高压容器中。当需要加注氢气时,氢气在加氢站固定高压容器与车载储氢容器之间高压差的作用下,通过加注系统迅速充装至车载储氢罐。除去土建成本和管阀外,加氢站建设成本占比较大的主要是一些核心设备,如压缩机、加注设备和储氢罐。由于国内缺乏成熟量产的加氢站设备厂商,进口设备推高了加氢站建设成本。一个具备1000kg/d加注能力的加氢站投资约为2000万元,每年运营成本约250万元,如果投资回报率按20%计,按每日不同的加氢量分析,单位氢气成本见图3。
从图3可以看出,每日加注量越多,加注环节的成本越低,尤其在日加注量500kg以下,每增加100kg的加氢量其成本几乎以指数形式下降。由于加注量的增加可以摊薄折旧和运营成本,但由于我国目前加氢站平均日加氢量只有240kg,所以加氢环节成本仍然很高。
图4是近期氢气供应链的成本汇总分析。从图中可知,由于制氢成本主要取决于天然气价格,但我国天然气定价体制并非完全市场化,所以制氢成本相对变化幅度不大,人为可控因素较小。运氢成本取决于氢源与加氢站的距离,实际相对比较固定,所以波动也不大。加氢站的加氢成本波动幅度较大,主要由加氢站每日的加氢量决定,每日加氢需求越高,加注成本越低。所以要想在不依赖补贴的条件下实现35元/kg的氢气售价,关键还是取决于制氢工厂与加氢站的设置距离和氢气每日的加注需求。但在当前的现实条件下,受制于燃料电池汽车数量稀少、加氢需求不足、以及运输距离过长等因素,在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一般很难达到35元/kg的目标价位。因此,在氢能产业发展的初期,要特别注意制氢工厂以及加氢站的区位选择,在项目的可研阶段要将当地加氢需求纳入统筹考虑范围,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项目建成后的亏损。
2 中期模式探讨
在2030年后,预计我国氢能产业已经逐渐从起步期过渡到产业化快速发展期,在这期间,氢气售价的目标价位为25元/kg。遵循相同思路,对此阶段氢能的制氢—运氢—加氢产业链进行价值分析。
2.1 制氢
在2030年后的氢能产业快速发展期,氢气来源会更加多元化,电解水制氢会占据一定的比例,但化石燃料制氢仍然占据主流。由于规模化效益以及折旧和财务费用的递减,天然气制氢的成本会比现在降低大约12%,但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此时制氢项目会通过二氧化碳捕集技术(CCUS)实现氢气的脱碳化生产,即将“灰氢”变为“蓝氢”。如果叠加CCUS,预计每吨CO2处理成本为210元,则天然气制氢成本上升1.26元/kg。剔除设备折旧和财务费用后,计算分析利润率20%,有CCUS和无CCUS两种情况的天然气制氢的氢气价格,结果见图5。
从图5可知,在2.5~3.5元/Nm3的天然气价格范围内,叠加CCUS后的氢气价格基本在13~18元/kg范围内波动。由于技术进步以及产业的完善,即便叠加CCUS,此时的制氢费用仍然比当前费用更加低廉。
2.2 运氢
在2030年后由于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当下20MPa的运氢压力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运氢压力会比现在有所提高,长管拖车储氢的Ⅰ型瓶会逐渐被Ⅲ型或Ⅳ型瓶取代,运氢压力可以达到目前国外的50MPa甚至更高,单次运氢可以达到1200 kg以上。由此,采用相同的计算方法,计算出50MPa压力下的运氢费用,详见图6。
通过对比图2和图6可知,由于压力的提高导致单次运氢量的提升,使每公斤氢气运输成本平均下降50%,运氢效率获得了极大提升。在此条件下,氢气运输的经济距离大大增加,可以向更远的地方运氢。
2.3 加氢
随着氢能行业的发展,加氢站的数量逐渐到达一定规模,建设费用和运营费用会比现在有一定的降低,但幅度有限。但由于氢燃料电池汽车数量增加,每日的加注量会比现在上一台阶。预计在此阶段,1000kg/d加注能力的加氢站投资约为1800万元,每年运营成本约200万元,投资回报率按20%计,根据每日不同的加氢量计算加氢成本,结果见图7。
从图7可知,在此阶段,加氢环节成本会比当前降低近20%。由于燃料电池汽车数量的增加,预计可以将每日平均加氢量稳定在500kg以上,此时加注环节的氢气成本将在20元/kg以下。对以上成本分析进行汇总,如图8所示。
从图8可知,在氢能产业的发展中期,虽然由于技术进步,产业链各个环节对比现在都会有一定幅度的降低,尤以运氢环节降低幅度最大,但此时制约氢气成本下降的瓶颈仍与现在相同,即在加注环节上。如果氢燃料电池汽车数量发展至一定水平,使加注量可以维持1400kg/d以上,才有可能达到25元/kg的目标价位。由此可见,在氢能发展中期阶段,全行业盈利的平衡点主要仍在于市场对于氢气的加注需求。
3 远期模式探讨
预计在2050年后,氢气在动力能源消费比例中将达到10%,氢燃料电池汽车获得广泛应用,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基本完善,氢能行业将进入产业成熟期。此时,可再生能源制氢成本相比现在将大幅降低,市场在售氢气基本以电解水的“绿氢”为主,同时,站内制氢将成为主流,制氢加氢一体化,避免了运输成本。
3.1 制氢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氢能发展规划,2050年之后,氢能行业将进入成熟期。天然气制氢和煤制氢在此阶段虽然仍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但由于“双碳”政策的深化,化石能源制氢将逐步退出市场,电解水制氢将占据市场的主流,而PEM电解槽将成为电解水制氢的主流设备。由于光伏电力成本和电解槽价格的降低,以及技术进步带来的电解槽能耗效率的提升,预计制氢的平均电耗将降至4kWh/Nm3以下,1000Nm3/h的PEM电解槽购置成本将降至1000万元以下,光伏、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电费将降至0.13元/kWh以下。此时站内制氢会取代站外制氢成为主流,如果按照站内制氢产能800万Nm3/a、毛利20%计算,不同电价条件下的电解氢气价格见图9。
从图9可知,如果光伏、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电力成本在0.13元以下,则单位氢气生产价格可在14元/kg以下,与当前的天然气或煤制氢价格处于同一水平。随着技术的进步,“灰氢”向“绿氢”的过渡不会带来成本的提升。
3.2 加氢
在2050年后,预计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数量将达到500万辆以上,加氢站数量达10000座以上,加氢站每日加氢量可以稳定在1000kg以上,甚至有可能达到2000kg。由于制氢-加氢一体化,大部分加氢站都将配备电解制氢设施。假设此时加氢站建设成本在1000万元以下,运营成本每年150万元,毛利20%,站内制氢,不同每日加氢量下的加氢成本详见图10。
从图10可知,当氢能行业发展到成熟期后,加氢站每日加氢量可以稳定在1000kg以上,结合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下降,氢气的加注成本将在8元/kg以下,如果加氢量达到1500kg,则加注成本可以进一步降低到5元/kg以下。在加氢需求达到一定水平后,加氢环节将不再是制约氢气成本的瓶颈。对远期的氢气价格组成进行分析汇总,详见图11。
从图11可知,如果未来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顺利,“绿色”电力成本比现在大幅降低,同时氢燃料电池汽车数量稳步增加,氢气加注需求同步增长,那么加氢站加注环节将不再是制约氢气成本降低的核心。在2050年前后,氢气售价将极有可能降到20元/kg以下,届时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使用成本将在乘用车、商用车、重卡等细分领域全面低于燃油车。
4 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当前氢能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燃料电池汽车数量还是加氢站等配套设施还都很短缺,为了使这一行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对燃料电池汽车政策扶持,降低购车成本。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近期和中期,降低氢气成本的瓶颈在于加氢站加注环节,其核心在于提高加氢需求以摊薄折旧和运营费用。短期内,由于燃料电池汽车购置成本高于燃油车和电动车,因此,需要政府介入,以补贴或者产业优惠政策等形式努力降低燃料电池汽车的购置成本,尽可能增加燃料电池汽车数量,增加加氢需求。
(2)通过合理规划,缩短运氢距离。在目前阶段,由于我国供应燃料电池汽车的氢气仍以工业副产氢为主,尚未建立成熟的分布式的制氢网络,所以现在氢气平均运输距离仍比较长,成本较高。未来应通过合理规划,科学选址,为加氢站和制氢工厂确立合理的运氢距离,尽量不大于200km,以150km甚至100km为宜,以降低运氢成本。
(3)提升运氢压力,提高单次运氢能力。受技术限制,利用长管拖车公路运输高压氢气是我国目前的唯一选择。如提高运氢压力至国外的50MPa,则可多运氢气3~4倍,从350kg左右提升至1000~1500kg,可极大降低单位运输成本,且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加,高压的优势更加明显。这就要求必须替换现有长管拖车的Ⅰ型高压气瓶,更换为Ⅲ型瓶或者Ⅳ型瓶管束,以提高压力等级降低运输成本。
(4)优化加氢站工艺,降低运营成本。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国产化程度的提高,加氢站核心设备的购置成本会越来越低,使用寿命会越来越长,每年的折旧成本也会随之降低,那么加氢站每年的主要成本就来自于日常运营。目前各种经济性分析主要集中于加氢站的建设成本,但加氢站的运营成本为250万~300万元/年,是成本核算中的大头,如果可以通过工艺优化,如降低故障次数或电耗、减少工作人员等手段来降低运营成本,其收益大于仅单纯降低设备投资的手段。
5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在近期和中期,氢能是否可以实现全行业盈利、吸引更多资本进入的关键仍然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数量,如果数量不足,加氢站的加氢量无法突破临界点,那么在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氢气成本无法大规模降低,企业也无法获得投资回报。因此应该在氢能产业的发展初期,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大幅增加燃料电池汽车数量,在充分的加氢需求的驱动下,带动制氢—运氢—加氢产业链的全面发展,各个环节均可获得合理利润,实现全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推动下,CCUS、电解水制氢等热点技术会持续进步,成本持续降低,但相关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市场化同样需要足够的市场容量。所以,氢能行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燃料电池汽车应用端的需求支撑。相信在我国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大力推动下,通过相关科研单位、装备制造企业、能源企业和燃料电池车企的持续努力和通力合作,氢能行业会很快跨过当下的产业导入期,在逐步离开政策扶持的条件下进入实质性产业化快速发展阶段,氢能的可持续发展会最终实现。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日,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投用,这是我国首个实现工业运行的海水漂浮式光伏项目,与前期投用的桩基式水面光伏联动成为目前中国石化规模最大的水面光伏电站。该项目位于青岛炼化氢能“产研加”示范园内,具有零排放、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占地面积约60000平方米,装机容
6月30日,云南能投曲靖高新区花山氢能综合能源站成功完成氢燃料电池卡车首次氢气充装作业。标志着云南省首座1000kg/天加氢能力的氢能综合能源站实现加氢功能,配售电公司在氢能赛道取得实质突破,为电投公司及能投集团能源结构转型提供坚实基础。战略使命与布局意义该项目由配售电公司与云能资本共同组
第四章nbsp;天然气行业发展本章作者nbsp;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天然气供需01天然气表观消费同比增长8%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4260.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随着稳经济政策及接续措施加快推进并落地生效,国内经济持续呈现复苏向好态势。各个领域的用
近日,由隆基氢能联合国际能源巨头ACWAPower、中国电建华东院共同打造的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绿氢项目(以下简称“乌兹绿氢项目”)成功实现产氢,为全面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标志着隆基氢能在中亚地区的首个大型绿氢项目取得里程碑式突破,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中国技术+国际协作”的典范案例。成功
中国能建绿色交通可持续燃料解决方案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船集团第七一八研究所旗下中船(邯郸)派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派瑞氢能”)自主生产的首套“电解CO2转化集成装置”已顺利向客户完成交付,该成果标志着派瑞氢能在二氧化碳电化学资源化利用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为工业端碳减排提供全新解决方案。该装置采用派瑞氢能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6月24日,上海市2025年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安排计划(第八批)发布!支持方向为国家汽车报废更新、汽车置换更新(燃油车)、汽车置换更新(新能源)、电动自行车报废更新、燃料电池示范应用、国四柴油车提前淘汰更新、国二非道路移动机械更新,计划下达市节能减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湖北楚道氢能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经营范围包含: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汽车销售;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楚天高速、湖北交投、武汉临空港等共同持股。湖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持股51.292%、楚天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30日,吉电股份梨树风光制绿氢生物质耦合绿色甲醇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服务询价采购终止公告发布。公告显示,因所参与项目报价人竞争力不足,本次项目终止。此项目将于近期重新发布询价公告。6月24日,吉电股份-梨树风光制绿氢生物质耦合绿色甲醇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服务询价采
氢燃料电池是目前氢能产业中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核心产品之一,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并大力推动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效且清洁的能源转化设备,成为各国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能源技术攻关的重点方向,并推动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和商业化进程。根据电解质的不同,氢燃料电池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要求逐步推动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
近日,由隆基氢能联合国际能源巨头ACWAPower、中国电建华东院共同打造的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绿氢项目(以下简称“乌兹绿氢项目”)成功实现产氢,为全面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标志着隆基氢能在中亚地区的首个大型绿氢项目取得里程碑式突破,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中国技术+国际协作”的典范案例。成功
6月29日,由中国能建氢能公司投资葛洲坝机电公司EPC总承包的中能建兰州新区绿电制氢示范项目满负荷联合调试成功顺利产出99.9999%高纯度氢气。该项目是西北地区首个规模化电解制氢示范项目,填补了区域内绿氢制备的空白。项目成功出氢,将进一步夯实公司在氢能全产业链的布局优势,有力推动兰州新区及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6月27日,“氢电智联创新力电控蓄能领未来”——国电南瑞“一氢二储”新技术·新产品·新范式发布会在南京召开。会上,南瑞发布4S储能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及产品、绿电制氢整体解决方案及产品、变速抽蓄交流励磁系统,并发布《绿电制氢技术白皮书》。国电南瑞董事长、党委书记郑
6月23日上午9时28分,中能建兰州新区绿电制氢示范项目(以下简称“兰州项目”)首次运行,10时58分负荷升至30%,相关性能参数正常,达到既定目标,制氢设备首次运行一次成功,正式产出氢气。兰州项目使用一套1000Nm³/h碱性水电解制氢成套装备,包括电解槽、分离撬块、纯化撬块以及水碱箱等配套设备,
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用户侧燃料电池微网集成与主动支撑电网关键技术”项目示范工程在广州国际氢能产业园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由广东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牵头,预计将在2026年建成国内规模最大“向上支撑电网、向下服务用户”氢热电高效联供燃料电池微网,热电联供综合效率超90%,达国际领先水平。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20日,国蒙氢能科技(巴彦淖尔)有限公司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绿电制氢项目(一期)-公开招标公告:项目名称:国蒙氢能科技(巴彦淖尔)有限公司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绿电制氢项目(一期)。建设地点: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经四路西,中轴路北,经三路东,远鑫公司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6月21日,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吉电股份”)发布《关于拟投资建设梨树绿色甲醇创新示范项目的公告》。公告指出,吉电股份控股子公司上海吉远绿色能源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吉远(四平)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梨树绿色甲醇创新示范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9.20亿元。梨
在张家口市崇礼区,兴蓝风电自主研发的3.4MW永磁直驱直流风力发电机组基于高效柔性绿化氢基的整体解决方案已连续稳定运行超三年。作为国内首例直流微网风光储互补制氢系统的核心装备,该机组不仅为崇礼大规模风光储多能互补制氢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项目持续输送稳定绿色能源,更凭借其独特优势,成功助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10日,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办公室发布《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指出,在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提下,推动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富集地区的工业企业、工业园区有序建设“制氢+用氢”一体化项目。推动可再生能源弱并网、离网制氢新模式发展,探索工业
6月初的兰州大学,上演了一场能源领域的“群英会”:国网甘肃电力、中石油兰州石化、华电科工、大唐甘肃发电、国家电投甘肃公司、国家能源甘肃公司等22家能源头部企业齐聚一堂,共同成为兰州大学氢能与低碳中心的创始理事单位。随后,兰州大学又与华能甘肃、隆基绿能、金川集团、中能建数科集团等18家
6月6日,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召开中国能建重大科技项目“氢能关键技术和核心设备研究”验收评审会。项目围绕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开展了关键技术和核心设备攻关,项目成果的示范应用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引领了我国氢能产业的健康顺利发展。评审专家来自国内知名科研单位、氢能产业头
近日,由隆基氢能联合国际能源巨头ACWAPower、中国电建华东院共同打造的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绿氢项目(以下简称“乌兹绿氢项目”)成功实现产氢,为全面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标志着隆基氢能在中亚地区的首个大型绿氢项目取得里程碑式突破,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中国技术+国际协作”的典范案例。成功
6月27日,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南京召开新产品发布会,来自国家电网、大唐集团、国能集团、华电集团、中电建、中能建等电网、发电、建工、石化冶金领域企业以及高校、学会、投资机构、媒体约400名专家学者、嘉宾代表参加会议,海德氢能作为核心合作伙伴出席活动。会上,双方联合发布《绿电制氢技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6月27日,“氢电智联创新力电控蓄能领未来”——国电南瑞“一氢二储”新技术·新产品·新范式发布会在南京召开。会上,南瑞发布4S储能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及产品、绿电制氢整体解决方案及产品、变速抽蓄交流励磁系统,并发布《绿电制氢技术白皮书》。国电南瑞董事长、党委书记郑
未来氢能于近日取得北京市非政府投资工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制氢用催化剂、阳极电极、阴极电极等材料产线扩产项目备案”,《京昌经信局备〔2025〕34号》未来氢能2021年成立并落地于北京昌平区未来氢能产业基地后,锚定新一代电解水技术研发方向,近年来完成了AEM制氢技术核心材料的研发,从
近日,考克利尔氢能按计划完成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1.16亿欧元,几乎覆盖了考克利尔氢能业务发展所需的全部资金。本轮融资中,考克利尔集团、全球能源技术巨头斯伦贝谢(SLB)以及TechnipEnergies与考克利尔的合资公司Rely通过参与此次融资展示了他们的长期愿景,即推动业务加速发展及下一代碱性加压电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24日,上海市海洋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指出,大力支持新能源船舶的研发和应用以及传统船舶的低碳化转型,加快研制新一代双燃料环保船、液氢运输船和电动船舶,加快LNG、甲醇、液氨、氢等燃料动力船型的研制
各地氢能发展虽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涉及基础设施、成本、技术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往往相互交织,有时互为因果。来源:电联新媒作者:郑平近年来,国内多地将发展氢能作为促进产业发展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推出不同层面的氢能发展规划,并投入大量资源推动具体
近日,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首批工业领域低碳氢应用场景名单。三一氢能有限公司两大标杆项目——“氢基低碳冶金与保护技术应用示范项目”(与湖南涟钢联合实施)与“绿电制氢加氢一体站及氢交通示范项目”成功入选。这标志着三一氢能在推动绿氢规模化工业应用、助力高碳行业深度脱碳方面取得实质性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25日,吉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相关信息显示,中核汇能吉林能源通榆绿色氢基能源一体化项目化工部分通过备案。单位名称为通榆湘通新能源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1208178万元,计划开工时间202512,计划竣工时间202812。主要建设规模及内容:项目整体规划年产180万吨/年绿色甲
绿墨涂染新丝路——中国能建海投中亚布局结硕果2025年6月16日至18日,第二届中国—中亚五国峰会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市举办。在本次峰会期间,中能建海外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能建海投”)将服务国家战略融入谋定发展规划和具体海外投资中,成功签署哈萨克斯坦图尔克斯坦州300兆瓦光伏配储项目购电
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高位推动下,内蒙古以“起跑就领先”的魄力,按下科技“突围”快进键,锚定稀土、储能、氢能、乳业、空天计量等战略领域,以“非常之举”在重点点位上精准落子,让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与“最大增量”。这里既有“工业维生素”稀土的“精密蜕变”,也有绿电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